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6.50 KB
- 文档页数:6
- 1 - 教学课件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有竹书 《论语·知道》篇,据专家考证,它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下列内容最不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
A. “仁” B. “齐物” C.“有教无类” D.“克己复礼”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思想家是(
)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3.某人举出两个政府施政不当的例子,说明他对政治及国家运作的想法:( )
例一:有位正直的人,向地方官检举他的父亲偷了一头羊。地方官却下令将他杀掉。从此以后,没有人敢向政府报告事情了。
例二:一位军士每战必败,问他原因,军士说是家里有老父要奉养。政府不但不治罪,反而予以嘉奖。这个国家的军队从此再也无法打胜仗。
此人最可能是谁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荀子
4.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应是( )
A. Li Er B. Xun Kuang C. Zhuang Zhou D. Meng Ke
5.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书生,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①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
②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
③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
④即使你出身贫寒,也有可能到政府做官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汉武帝创建太学,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方向。某班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给汉武帝创建太学命名,下列名称比较准确是( )
A. 儒家师范大学 B.汉朝郡国联合大学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11
.............密.....................封.....................装.....................订......................线.............. - 2 - C.国际孔子学院 D.汉朝中央政治学院
7.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C.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D.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8.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丧家(家中有人去世)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以为资冥福,出葬用以导行。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这主要反映出( )
A. 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 B. 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传统地位
C. 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表现 D. 北宋统治迷信色彩浓厚
9.关于“天理”和“人欲”朱熹有一段论述:“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C.天理和人欲是统一的 D.人的欲望都是合理的
10.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
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1.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2. “双凤亭”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北43公里处黄陂县鲁台镇鲁台山上,为纪念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而建。因为二程聪颖过人,道德文章名满天下,人称双凤,所以此亭命名 “双凤亭”。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克己复礼”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13.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 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1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 )
A. 批判宋明理学 B. 批判重农抑商 C. 批判君主专制 D. 批判农工商皆本
15.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是( )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 3 - C.“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6.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这一主张( )
A.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本框架
B.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
C.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
D.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
17. 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18.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
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19. 归纳法是活化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归为一类。按其归纳的标准,他还可以选择( )
A.《离骚》 B.《石氏星表》 C.《四书章句集注》 D.《红楼梦》
20.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发明,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
A.重阳 B.中秋 C.清明 D.端午
21.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 ②不重实用 ③不注重科学分析 ④注重经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提出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医学书籍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23.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 - 4 -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24.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励志佳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等等。上述佳句对应的文学体裁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汉赋、唐诗、宋词 B.楚辞、唐诗、宋词
C.楚辞、汉赋、唐诗 D.诗经、楚辞、唐诗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25题16分,26题22分,27题14分,共52分)
25.(16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婚姻制度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材料二 “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
——清代林纾《畏庐琐记》
材料三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5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1)依据材料一,请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阐述持此态度的理由。(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4分)
(3)请依据材料三,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6分)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