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系统概要

第一章系统概要

第一章系统概要
第一章系统概要

第一章系统概要

1.1 总述

浙江浙大中控自动化有限公司于1997年推出了全数字化的新一代的集散控制系统JX-300。该系统不仅具有原JX-100集散控制系统的一切功能和优良的性能,更吸纳了

九十年代在微处理器、CRT图形显示和络通讯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为近几年国外著名

DCS系统在中国市场的最主要竞争对手。公司本着不断改进完善系统性能,最大限度地

满足应用需要的原则,充分应用了最新信号处理技术、高速网络通信技术、可靠的软件

平台和软件设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采用了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成熟的先进控制算

法,全面提高了JX-300的性能和功能,使其兼具了高速可靠的数据输入输出、运算、

过程控制功能和PLC联锁逻辑控制功能,能适应更广泛更复杂的应用要求,成为一个

全数字化的、结构灵活、功能更加完善的新型开放式集散控制系统。区别于早期推出的

JX-300系统,我们称该新型系统为JX-300X。

JX-300X的基本组成包括工程师站(ES)、操作站(OS)、控制站(CS)和通讯网络SCnet II。

通过在JX-300X的通讯网络上挂接总线变换单元(BCU)可实现与JX-100、JX-200、JX-300系统的连接;在通讯网络上挂接通信接口单元(CIU)可实现JX-300X与PLC

等数字设备的连接;通过多功能计算站(MFS)和相应的应用软件Advantrol-PI可实现

与企业管理计算机网的信息交换,实现企业网络(Intranet)环境下的实时数据采集、实

时流程查看、实时趋势浏览、报警记录与查看、开关量变位记录与查看、报表数据存贮、

历史趋势存贮与查看、生产过程报表生成与输出等功能,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生产过程的

管理、控制全集成综合自动化。

1.1.1系统的整体结构

JX-300X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1.1所示。

1-1

1-2

图1.1 JX-300 X 体系结构图

图1.1中构成系统的主要设备说明如下:

OS :操作站 ES :工程师站 MFS :多功能计算站

BCU :总线变换单元 CIU :通信接口单元

PCS :过程控制站 LCS :逻辑控制站 DAS :数据采集站

SBUS :系统I/O 总线

IOU :IO 单元 RIOU :远程IO 单元 1.2 系统主要设备和软件

1.2.1 系统主要设备

作为典型的通讯系统,JX-300X 系统有如下类型的节点:

? 现场过程控制设备节点;

? 操作监视设备节点;

? 智能设备的通信接口节点;

? 工程师站;

? 高级计算站。

用于过程控制,实现物理位置、控制功能都相对分散的主要硬件设备称为控制站(CONTROL STATION,简称CS)。通过不同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置,可构成不同功能的控制站,分别是过程控制站(PCS)、逻辑控制站(LCS)、数据采集站(DAS)。

在控制站中,以高性能微处理器为核心,能进行多种过程控制运算和数字逻辑运算,并能通过下一级通讯总线获得各种I/O卡件交换信息的智能卡件,称为主控制卡或CPU 卡(或俗称主机卡);而相应的下一级通讯总线称之为SBUS。

一定数量的I/O卡件(1~16)构成一个控制站的子单元,可以安装在本地控制站内或无防爆要求的远方现场,分别称为IO单元(IOU)或远程IO单元(RIOU)。

用于实现工艺过程监视、操作、记录等功能,以工业PC机为基础的人机接口设备称为操作站(OPERATER STATION),简称OS。

用于实现JX-300X系统与其它计算机、各种智能控制设备(如PLC)接口的硬件设备为通讯接口单元(COMMUNICATION INTERFACE UNIT,简称CIU)或通讯管理站。

用于控制应用软件组态、系统监视、系统维护的工程设备为工程师站(ENGINEERING STATION,简称ES)。

用于工艺数据的实时统计、性能运算、优化控制、通讯转发等特殊功能的工程设备统称为多功能站(MULTI—FUNCTION STATION,简称MFS)。

为了保护用户的投资和系统的向上兼容,用于联接不同网络版本JX系列DCS系统的设备可采用MFS。

用于实现系统各节点间相互通讯,将控制站、操作站、通讯接口站等硬件设备构成一个完整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通讯网络为SCnet II过程控制网,简称SCnet II。JX-300X 系统采用的是冗余10Mbps(局部可达100Mbps)的工业以太网。

1.2.2 系统软件

用于给CS、OS、MFS进行组态的专用软件,包括:SCKey (系统定义)、SCNetDiag (系统诊断)、SCFBD(功能块图)等工具软件包,称之为组态软件包。

用于过程实时监视、操作、记录、打印、事故报警等功能的人机接口软件称为实时监控软件AdvanTrol。

1-3

1.3 系统的主要特点

JX-300X覆盖了大型集散系统的安全性、冗余功能、网络扩展功能、集成的用户界面及信息存取功能,除了具有模拟量信号输入输出、数字量信号输入输出、回路控制等

常规DCS的功能,还具有高速数字量处理、高速顺序事件记录(SOE)、可编程逻辑控

制等特殊功能;它不仅提供了功能块图(SCFBD)、梯形图(SCLD)等直观的图形组态

工具,又为用户提供开发复杂高级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的类C语言编程环境SCX。

系统规模变换灵活,可以实现从一个单元的过程控制,到全厂范围的自动化集成。

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1.3.1 高速、可靠、开放的通讯网络SCnet II

JX-300X系统控制网络SCnet Ⅱ连接工程师站、操作站、控制站和通讯处理单元。

通讯网络采用总线形或星形拓扑结构,曼彻斯特编码方式,遵循开放的TCP/IP协议和

IEEE802.3标准。

SCnet Ⅱ采用1∶1冗余的工业以太网,TCP/IP的传输协议辅以实时的网络故障诊断。其特点是可靠性高、纠错能力强、通信效率高。通讯速率为10Mbps。

SCnet Ⅱ真正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开放性和互连性。通过配置交换器(SWITCH),操作站之间的网络速度能提升至100Mbps,而且可以接多个SCnet Ⅱ子网,形成一种组

合结构。每个SCnet Ⅱ网理论上最多可带1024个节点,最远可达10,000米。目前已实

现的网络可带载15个控制站和32个其它站。

1.3.2 分散、独立、功能强大的控制站

控制站通过主控制卡、数据转发卡和相应的I/O卡件实现现场过程信号的采集、处理、控制等功能。根据现场要求的不同,系统配置规模可以从几个回路、几十个信息量

到1024个控制回路、6144个信息量。

在一个控制站内,通过SBUS总线可以挂接6个IO或远程IO单元,一个IO单元又可以带16个I/O卡件。I/O卡件可对现场信号进行预处理。

主控制卡可以冗余配置,保证实时过程控制的完整性,尤其是主控制卡的高度模件

1-4

化结构,可以用简单的配置方法,实现复杂的过程控制。

1.3.3 多功能的协议转换接口

在JX-300X系统中还增加了与多种现场总线仪表、PLC以及智能仪表通信互连的功能,可方便地完成对它们的隔离配电、通讯、修改组态等。如Rosemount公司、ABB 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公司、西安仪表厂、川仪集团等著名企业的产品以及浙大中控开发的各种智能仪表和变送器,实现系统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1.3.4 全智能化设计

控制站的所有卡件,都按智能化要求设计,即均采用专用的微处理器,负责该卡件的控制、检测、运算、处理以及故障诊断等工作,在系统内部实现了全数字化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

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万能模拟信号输入功能,能自动根据用户的设置采样电压、电流、热电阻、热电偶、毫伏信号等多种模拟量信号,有效减少系统维护中备品备件的数量。

1.3.5 任意冗余配置

JX-300X控制站的所有卡件(如主控制卡、各类I/O卡)均可按不冗余和冗余的要求配置。从而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降低用户的费用。

1.3.6 简单、易用的组态手段和工具

JX-300X组态工作是通过组态软件SCKey来完成的。该软件用户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充分支持各种控制方案。SCKey组态软件是基于中文Windows NT/98/95操作系统开发的,全面支持系统各类控制方案的组态。

软件体系运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技术和对象链接与嵌入(OLE)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系统有序地完成信号类型、控制方案、操作手段等的设置。同时,系统还增加和扩充了上位机的使用和管理软件Advantrol-PI,开发了SCX 控制语言(类C 语言)、梯形图(Ladder Diagram)、顺序控制语言(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功能

1-5

块(Function Block Diagram)等算法组态工具,完善了诸如流程图设计操作、实时数据

库开放接口、报表、打印管理等附属软件。

1.3.7 丰富、实用、友好的实时监控界面

实时监控软件AdvanTrol是基于中文Windows NT/98/95开发的应用软件,支持实时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用户界面友好,具有分组显示、趋势图、动态流程、报警管理、

报表及记录、存档等监控功能。

操作站可以是一机配多CRT,并配有薄膜键盘、触摸屏幕、跟踪球等输入方式。操作员通过丰富的多种彩色动态画面,可以在这个窗口上进行过程的一切监视、操作功能。

1.3.8 事件记录功能

JX-300X提供了功能强大的过程顺序事件记录、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过程参数的报警记录等多种事件记录功能,并配以相应的事件存取、分析、打印、追忆等软件。

JX-300X系统具有最小事件分辨间隔(1ms)的事件序列记录(SOE)卡件,可以通过多卡

时间同步的方法同时对256点信号进行高速顺序记录。

1.3.9 安装方便,维护简单,产品多元化、正规化

JX-300X立足国内过程控制的需求,在多年的工程应用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靠人才优势,运用当今世界的先进技术,一定能简单、方便地完成整个工厂的控制、管理

系统的集成。

1.4 系统性能

1.4.1 工作环境

工作温度:0℃~50℃;

存放温度:-40℃~70℃;

湿度:50℃时,5%~95%;

1-6

高度:可达海拔4000m;

振动(工作): 0.1″振幅,5~17Hz;

2.5G峰值冲击,17~500Hz;

振动(不工作):0.2″振幅,5~17Hz;

3G峰值冲击,17~500Hz。

1.4.2 电源性能

1.控制站

双路供电,85~264V AC,47~400Hz,最大600W,功率因素校正(符合IEC61000-3-2标准);

2.操作站、工程师站和多功能站

200~250V AC,50Hz,最大500W;

1.4.3 接地电阻

在普通场合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在变电所、电厂及有大型用电的场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1.4.4 运行速度

采样和控制周期: 50毫秒~5.0秒(逻辑控制),100毫秒~5.0秒(回路控制);

双机切换时间:<0.1秒;

双机冗余同步速度:1Mbps;

1.4.5 电磁兼容性(EMC)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在其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其它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电磁兼容包括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度(EMS)两方面。

JX-300X采用具有功率因素校正的开关电源,谐波幅射大大降低,使系统对电源网络的干扰达到最小。

1-7

系统完全按照工业环境的通用抗扰性标准设计,并经严格测试,使系统在抗干扰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能完全满足各种恶劣电磁环境下的工作要求。

系统满足如下电磁兼容性标准:

IEC61000-3-2(GB/17625-1-198)谐波电流限值;

IEC61000-3-3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值;

IEC61000-4-2(GB.T17626.2-1998)静电放电抗扰度;

IEC61000-4-3(GB/T17626.3-1998)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IEC61000-4-4(GB/T17626.4-199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扰试;

IEC61000-4-5(GB/T17626.5)浪涌(冲击)\抗扰度。

IEC61000-4-8(GB/T17626.8-1998)工频磁场抗扰度;

IEC61000-4-9(GB/T17626.9-1998)脉冲磁场抗扰度;

IEC61000-4-11(GB/T17626.11)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

EN50082-2(1995)工业环境的通用抗扰性标准。

1-8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一、单选题 1.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 A.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B.目的性、整体性、有效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C.目的性、有效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D.有效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2.合理进行开发、设计和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的总称为 A.系统管理 B.系统工程 C.系统控制 D.系统方法 3.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包括 A.处理数据 B.预测未来 C.辅助决策 D.过程控制 4.MIS所解决的问题是 A.结构化问题 B.非结构化问题 C.半结构化问题 D.上述三种 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MIS是一个人机系统 B.信息与载体性质有关 C.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加网络化 D.MIS的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E.决策需要 6.二次信息选择的关键问题是 A.目的性和正确性 B.有效性和正确性 C.有效性和目的性 D.有效性、目的性和正确性

7.信息素质的核心内容包括 A.信息意识、信息知识 B.信息能力、信息品质 C.信息忧患意识、信息技术的跟踪能力 D.A与B 8.在管理信息的处理要求中,信息的生命是 A.及时 B.正确 C.适用 D.经济 9.现代信息系统是 A.计算机系统 B.手工管理系统 C.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 D.通信网络系统 10.信息系统属于哪种类型 A.自然系统 B.物理系统 C.逻辑系统 D.开放系统 11.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A.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存储、传输 B.数据的存储、传输、使用、管理 C.数据的管理、数据的使用 D.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使用与管理 12.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是 A.辅助支持型、战略支持型 B.关键运作支持型 C.高潜力型 D.以上全部支持 二、填空题 1.信息具有、、、等属性。 2.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 3.越靠近高层的信息与外界关系越大,而高层决策信息主要来自__________。 4.信息是有价值的,因为信息是由数据转换而来的,是_________创造的。 5.在信息系统中,最常采用的数据处理方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操作系统第1章(操作系统概述习题及解答)

第1章操作系统概述习题及解答 1.2 例题解析 例1.2.1 影响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影响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 (1) 硬件方面主要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器件的性能和硬件的体系结构,如存储器的速度和容量、多处理机结构、总线结构等。 (2) 软件方面主要是指操作系统,因为操作系统决定了硬件是否能被用户使用、硬件的功能是否能发挥出来、其它软件能否在计算机 系统上运行。 例1.2.2 说明操作系统与软件的关系 解操作系统与软件的关系如下: (1) 操作系统是每台计算机必备的系统软件。 (2) 操作系统是所有软件运行的基础,所有的其他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之上的,并得到它的支持和服务。同硬件一样,软件 资源也要操作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 (3) 软件的开发依赖于操作系统。开发软件必需在一定的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操作系统所能提供的功能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软件 开发的难易程度。 (4) 操作系统影响软件的生命周期。如果主流操作系统的变更,就意味着一批应用软件生命的结束。 (5) 应用软件是操作系统上的可用资源,是操作系统生存的基础。如何评论一个操作系统的好坏?不仅要考虑其可靠性、易用性、安 全性、兼容性等等,还要衡量在此操作系统上开发出的软件的数量 和质量。许多用户使用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用其上的能够完成 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软件,例如某些财务公司安装有微软的 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而其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却是Windows上开 发的各种财务软件,此财务软件是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可用资源。只有拥有大量应用软件的操作系统才能更多的占有市场,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微软的Windows系列是PC机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它不 仅拥有众多的软件产品,如软件开发工具VB、VC++、办公软件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一)选择题 1.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之为 A.硬件 B.软件 C.固件 D.辅助存储器 E.以上都不对 2.输入、输出装置以及外接的辅助存储器称为 A.操作系统 B.存储器 C.主机 D.外部设备 3.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 A. RAM存储器 B. 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4.计算机与日常使用的袖珍计算器的本质区别在于 A.运算速度的高低 B.存储器容量的大小 C.规模的大小 D.自动化程度的高低 5.冯·诺伊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C.堆栈操作 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6.用户与计算机通信的界面是 A. CPU B外部设备 C.应用程序 D 系统程序 7.下列属于应用软件。 A.操作系统 B 编译程序 C.连接程序D文本出来程序 8下列不是输入设备。 A.画笔与图形板 B 键盘 C.鼠标器 D 打印机 9.下列各装置中,具有输入及输出功能。 A.键盘 B 显示器 C.磁盘驱动器 D 打印机 10.下列设备中不属于输出设备。 A.打印机 B 磁带机 C.光笔 D 绘图仪 11下列语句中是正确的。 A.数据库属于系统软件 B.磁盘驱动器只有输入功能 C.评估计算机的执行速度可以用每秒执行的指令数为判断依据 D.个人计算机是小型机 12.计算机只懂机器语言,而人类熟悉高级语言,故人机通信必须借助 A.编译程序 B.编辑程序 C.连接程序 D.载入程序 13.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合称为 A. ALU B. UP C. CPU D. CAD 14.只有当程序要执行时,它才会去将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而且一次只能读取、翻译并执行源程序中的一行语句,此程序称为 A.目标程序 B.编译程序C解释程序 D.汇编程序 15下列语句中是正确的。 A. 1 KB= 1024x1024 B B. 1 KB=1024 MB C. 1 MB = 1024 x1024 B D. 1 MB = 1 024 B 16.一片1 MB的磁盘能存储的数据。 A. 106字节 B. 10-6字节 C. 109字节 D. 220字节 17. 32位的个人计算机,一个字节( byte)由位(bit)组成。 A. 4 B. 8 C. 16 D. 32

第一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什么是供应链物流。供应链与物流的区别。供应链物流是为了顺利实现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流,协调运作生产、供应活动、销售活动和物流活动,进行综合性管理的战略机能。两大思想:物流等同于供应链;供应链包含了物流。物流加生产等于供应链。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信息的概念,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数据是真实的反应原始事实的符号。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可以看成做原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系。数据是原材料,信息的加工后的。对决策或行动有价值的数据。 信息的分类 1 按信息的的特征分类: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2 按管理层次分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执行)信息 3 按信息的加工程度分类:原始信息(直接收集)和综合信息(在 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综合加工产生出来的心的信息) 4 按信息的来源分类: 内部信息和外部(环境)信息物流信息及特征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运输、库存、包装、搬运、流通加工等)有关的必要信息。特征:1信息量大2 更新快3 来源多样化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它是通过对系统内外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获得物流管理中有用的信息,并以表格、文件、报告、图形等形式输出,以便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组织物流活动,协调和控制各作业子系统的正常运行,来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 第二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条形码的内涵条形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条形码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处理信息的观念,奠定了信息标准化基础上的信息自动化基础。 分类:普通的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多维条码零售商品代码 零售商品是指在零售端通过POS 扫描结算的商品。零售商品的条码标识主要采用EAN/UPC 条码。在我国,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主要采用GTIN 的三种数据结构,即EAN/UCC -13、EAN/UCC -8 和UCC -12。通常情况下,选用13位的数字代码结构用EAN - 13 条码表示。只有当产品出口到北美地区并且客户指定时,才申请使用UCC-12 代码(用UPC 条码表示)。中国厂商如需申请UPC 商品条码,须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办理。非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 非零售商品是指不通过POS 扫描结算的用于配送、仓储或批发等操作的商品。非零售商品的条码符号主要采用ITF-14 条码或UCC/EAN -128 条码,也可使用EAN/UPC 条码。ITF - 14 条码只用于标识非零售的商品。因为这种条码符号较适合直接印在瓦楞纸包装箱上,所以也称“箱码”。物流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是为了便于运输或仓储而建立的临时性组合包装,在供应链中需要对其进行个体的跟踪与管理。物流单元的编码采用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18)进行标识。 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 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18码)是为物流单元(运输和/或储藏)提供唯一标识的代码,具有全球唯一性。物流单元标识代码由扩展位(1 位)、厂商识别代码(7-10 位)、系列号(6-9位)和校验码(1 位)四部分组成,是18位的数字代码。它采用UCC/EAN-128 条码符号表示。EAN -13码的结构 标准码共13位数,系由「国家代码」3位数,「厂商代码」4-5位数(当前缀码为690、691 时,4 位,否则5 位),「产品代码」4-5位数(当前缀码为690、691 时,5位,否则4 位),以及「校验码」1 位数组成。 EAN -13码的编码方式

操作系统第一章概论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1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 1.1.1 操作系统的目标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随着计算机研究和应用的发展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设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 1.方便性; 2.有效性; 3.可扩充性; 4.开放性; 1.1.2 操作系统的作用 (1)提供用户与硬件系统之间的软件接口,使用户能通过操作系统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2)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使之得到有效利用。(3)作为虚拟机,合理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 总之,所谓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操作系统能够把一台“裸机”改造成一台功能更强大,用户使用更方便灵活,更安全可靠的“虚拟机”。所谓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上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前者是实际存在的,而后者是虚的,只是用户的一种感觉。 1.1.3操作系统功能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具备五大功能。 1.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又称“处理机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对中央处理器(CPU)进行管理。为了提高宝贵的CPU资源的利用率,克服单道程序技术的缺点,操作系统采用多道程序技术,即在内存中同时驻留若干道已经开始但又尚未结束的程序,当一个程序因等待某一条件而不能运行下去时,就把CPU的使用权交给另一个程序;或者,当出现了一个比当前运行的程序更重要的可执行程序时,后者应能抢占CPU的使用权。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是多个程序共享CPU资源,CPU的利用率较高。在多道环境下,程序之间并不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需要通过同步、互斥等通信手段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多道程序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信息系统概述教学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第二节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电教组孔繁英 前言:同学们,众所周知,我们现在身处信息技术社会,那么你真正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社会吗?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些相关知识。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信息课程,高一学年我们学习信息技术必修1和必修2,必修1是《数据与计算》,里面是有关算法的内容,必修2是《信息系统与社会》,我们先来学习这本教材。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章“信息系统概述” 【教学目标】: 1、体会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 2、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能够在生活中找出恰当的实例进行比较分析; 3、能够对信息系统在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信息系统的概念及举例; 2、分析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难点】: 1、信息系统的特点及生活的实例比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小视频“无人自行车”。 实际上,除了无人自行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就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我国的国防科技大学也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观看这个视频以后,我们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自古至今的出行方式有哪些? 2、无人自行车及无人驾驶汽车这些区别于以往的行驶工具出现的契机是什么?

学生:(回答) (自古至今的出行方式从步行、马车、自行车、蒸汽机、火车、汽车、飞机等各种有人驾驶已经来到了无人驾驶时代,足见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教师:这是一个我们身边出行方式的一个转型,这种新模式的背后运作着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信息系统。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必定有信息技术的支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知识。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内容 【知识讲解一】: 1、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IT):是指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的各种技术总和。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包括了电视、电话等相关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人类从苏美尔人发明了文字,就开始了信息的存储、检索、加工和传播的漫长发展历程,我们将这一历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前机械时期,机械时期,电子机械时期,电子化时期。 (课件展示四个时期的代表技术) 3、信息技术促进社会进步 教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个人计算机逐步普及,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极大了促进作用。 【学生任务一】:请同学们列举身边的信息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的例子 教师:(展示课件中医院网上挂号、支付宝、钉钉、淘宝、柯洁对战人工智能选手alphago图片) 【视频欣赏一】: 学生观看信息社会大数据的视频 【知识讲解二】: 4、信息系统的概念 教师:我们课程开始提到的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疫情期间的学生学习由

1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第一章绪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 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 数据项管理 2.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A 物理模型 B 概念模型 C 数据模型D逻辑模型 3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 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4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E-R图 C 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 5. 实现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的是()。 A 物理模型 B 概念模型 C 关系模型D逻辑模型 6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①B,支 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做②B,由计算机、操作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③。 ① A 文件的集合B 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 程序的集合 ② A 命令系统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数据库系统 D 操作系统 ③ A 命令系统B 数据库系统 C 软件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7 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是()。 A 数据 B 数据库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数据库系统 8 数据库具有①、最小的②和较高的③。 ① A 程序结构化B 数据结构化 C 程序标准化 D 数据模块化 ②A 冗余度 B 存储量 C 完整性 D 有效性 ③A 程序与数据可靠性 B 程序与数据完整性 C 程序与数据独立性 D 程序与数据一致性 9 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 数据 B 数据模型 C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 信息 10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性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第一章-概述

数据:是关于组织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原始事实,它是信息系统中最活跃的元素。 数据的分类:模拟数据: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如声音和视频,温度和压力等。 数字数据:离散的值,如文本信息和整数等。 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对象。从外部形式来看,计算机可以处理数值、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而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中的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码形式出现的。 信息是数据的有组织、有意义和有用的解释。使用信息,可以判断条件、估计某个问题是否已经发生、评估其他解决方案,以及选择行动等。 信息的主要特征:社会性,时效性,传递性,能动性,共享性,客观性,不灭性 社会性:信息一开始就直接联系于社会应用,它只有经过人类的加工、取舍、组合,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才真正具有使用价值。 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性是指任何信息只有从信息源出发,经过信道载体的传递,才能被信宿接收并进行处理和运用。信息在空间中的传递称为通信,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为存储。共享性:信息的共享性主要是指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均可使用这种资源。 不灭性:信息从信源发出后,其自身的信息量并没有减少,即使信息并不因为被使用而消失,它可以被大量复制、长期保存、重复使用。 时效性:时效性是指信息应能反映事物最新的变化状态。 能动性:信息的产生、存在和流通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并对改变其价值产生影响。客观性:信息的客观性是指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信息的产生源于物质,信息产生后又必须依附于物质,因此信息包含于任何物质中。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信息与数据是密不可分的,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蕴含在数据之中。 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得到,是数据处理的产物。 信息中含有人们的主观意识,它仅为信息接收者而存在。 数据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无实际价值,加工成为信息后才有意义。 信息与数据都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与特征的。 信息技术:广义的信息技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技术。狭义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系统的定义:由相互依赖的若干个要素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组织在一起的一个有机整体。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称为关系,那些与系统密切相关的外部事物的总体叫做环境。 信息系统:系统的一般模型包括6个部分:输入、处理、输出、控制、反馈、边界。 信息系统的定义: 由一个或多个人使用的人造系统,用于帮助人们完成特定的任务。信息系统的形状和规模是任意的。 信息系统是以加工处理信息为主的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提供信息。

第一章概述作业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作业 一·选择题(50题 1.设计实时操作系统必须首先考虑系统是__ C ____ A.效率 B.可移植性 C.可靠性 D.使用的方便性 2. 一个作业第一次执行使用了5min,而第二次执行使用了6min,这说明了操作系统的__D__特点。 A.并发性 B.共享性 C.虚拟性 D.不确定性 3.下述操作系统类型中,___ D ___操作系统一定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 A.实时 B.批处理 C.分时 D.分布式 4. 按照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属于___ D ___

A.支撑软件 B.用户软件 C.应用软件 D.系统软件 5.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和__A___。 A.进程管理 B.用户管理 C.信息管理 D.操作系统管理 6. 操作系统的最基本的两个特征是资源共享和__ B ___。 A.多道程序设计 B.程序的并发执行 C. 中断 D.程序顺序执行。 7.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__ C ____。 A 稳定性B可靠性C利用性D兼容性 8.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时__ A____。 A.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

B.处于硬件之下的底层软件 C.处于应用之上的系统软件 D.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用户软件 9.操作系统是对__ C___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程序 10.从用户的观点,操作系统是___ A___。 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是扩充裸机功能的软件是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方便的虚拟机 11.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是__ B ___。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多任务系统 B.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批处理系统 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和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 12.为了使系统中的所有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操作系统应该是__A__。

第一章现行系统概述

第一章现行系统概述 水车镇卫生院现行的管理系统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虽然有计算机,但医院配备的计算机仅局限于打字和财会算账上,并没有使用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目前,水车镇卫生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职能管理部门结构上,部门重叠,机构臃肿。冗员多,效率低下,运作困难。业务上传统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且手续繁琐,重复。在医疗方面,医生在手工开处方时写的药名并不规范,这给药品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药品采购时,需要对药品库存账本对照查阅。而药品种类繁多,查对繁琐,易出错。相同药品不同产地价格不同,造成药品管理不便。 水车镇卫生院信息化改造可以是使药品库存管理以及采购更加现代化,药品管理和存储成本下降;同时可使医生开药更加安全,提高医生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月底结算。医院办公现代化的实现,会使得管理费用和管理成本下降。

第二章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这个阶段是系统开发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阶段。它既是后续开发工作的依据,也是衡量一个信息系统优劣的依据。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系统说明书审核通过以后,将成为系统设计的依据和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2.1 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而医疗行业中的大多数中小型医院信息处理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社会的发展给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系统的开发是在了解水车镇卫生院的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在医院现有系统之上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医院,传统的手工操作使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事务性工作上,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本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医院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医院员工的各类事务性工作的劳动强度,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服务病人。 医院在传统的手工操作下,病人排队等待时间长,看病辗转多,看病不方便。本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减收病人的等待时间,保证病人的利益。 本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为医院提供手工方式下无法进行的统计分析,为医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本系统的建立可以改善医院经营管理,为医院创造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2 可行性分析 2.2.1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数据库开发平台选用SQL2000,该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很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也选用PowerBuilder9.0,这是目前数据库应用软件的优秀开发平台。开发本信息系统的技术可行。 2.2.2经济可行性: 这主要包括项目所需费用的预算与对项目效益的估算。经济可行性已解决了供研制系统所需要的经费,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能回收系统的投资。成本包括初始成本与日常维护费用,应注意防止成本估计过低的倾向。经验表明,成本费用往往低于预先估计的2~4倍。采用新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使医院服务质量更上一个台阶。经分析,本系统经济可行。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一、名词解释 数据库数据信息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二、填空题 1.一般而言,信息技术的主要构成包 括、、、 和。 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其中,计算机 系统的硬件由、、 和组成。计算机软件系统又可分为 和 两大类。 3.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 和。广泛使用的Internet就是典型的。 4.计算机的储存器分为和,其中内存 又分为随机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在计算机断电后, 其中的信息会丢失。 5.数据通信忘了的优点包括:、、 6.。 7.一般来说,数据通信系统有着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以及。 8.信息系统具有、和 的属性。 9.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 、、、 、。 10.数据库系统的局限性包括:、、 。 11.传感器系统正向着、、 和、的方向发展。 12.会计的各项活动体现了对信息的某种作用:是手机和 初步确认信息;是为了取得某种信息儿预先设置好的 塑造该信息的模型或框架;是信息的分类; 是确认账面信息;会计管理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会计检查主要是审查会计 信息。 13.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可以分为和 两类。 14.一般而言,制造企业包括五个基本交易循环,分别是:、 采集、循环、、人力资源循环和。 15.会计信息系统中最为基本的两个处理子系统为 和。 16.会计信息系统安应用层次分类,可分为:会计信息系 统、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

17.财务会计子系统包括八个子系统,它们分别是:子系 统、子系统、子系统、 子系统、子系统、子系统、 子系统、子系统。 18.会计信息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为:、、。 19.决策支持系统一般包括四个基本构成部分,分别是:、 、资料库和。 20.除了基本功能之外,会计信息系统一般还要专设、 两个子系统。 21.分布式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吧不同地点的、 、等资源联系在一起,服务于。分布式系统可分为一般分布式系统 和。 三、不定项选择 1.在下列子系统中,()属于整个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 A.会计报表子系统 B.账务处理子系统 C.成本核算子系统 D.固定资产子系统 2.Intranet(内部网)是指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网络。 A.广域网 B.企业外部专用 C.企业内部专用 D.城域网 3.局域网的主要特点包括() A.数据传输距离较长 B.数据传输率高 C.传送误码率低 D.网络结构不规范 4.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如果采用账务处理中心式,那么各个账务子系统对原始凭证的汇总、处理后,编制出()直接传递到账务处理子系统。 A.记账凭证 B.报表 C.付款汇总表 D.付款凭证 5.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A.综合性 B.复杂性 C.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定和可靠性 D.内部控制严格 6.会计信息系统内的数据传递方式大体上有()。 A.集中传递式 B.直接传递式 C.账务处理中心式 D.一般传递式 7.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 A.资金管理子系统 B.成本管理子系统 C.项目管理子系统 D.决策计划子系统 8.会计信息系统内子系统间接受和传递数据的类型包括()。 A.单项接收型 B.双向接收型 C.单项发送型 D.双向联系性 9.数据库系统可能产生的效益包括()。 A.增强数据储存于应用的弹性 B.减少数据重复性,消除数据要素之间的不一致 C.提高数据存取于应用效率 D.增强数据安全与内部协调 四、判断题 1.数据和信息在概念上相同。()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1操作系统概述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 1.1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1. 操作系统的概念 操作系统介于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其他所有软件系统之间,为所有软件系统使用计算机硬件提供各项服务。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 操作系统追求的基本目标是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方便性,以及计算机硬件的高效率运行。操作系统主要有两方面重要的作用。 (1) 操作系统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及软件资源。 在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硬件部件(如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均称作硬件资源,而程序和数据等信息称作软件资源。因此,从微观上看,使用计算机系统就是使用各种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特别是在多用户和多道程序的系统中,同时有多个程序在运行,这些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要求使用系统中的各种资源。操作系统就是资源的管理者和仲裁者,由它负责在各个程序之间调度和分配资源,保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得以有效地利用。 (2) 操作系统要为用户提供的良好的界面。 一般来说,使用操作系统的用户有两类:一类是最终用户,另一类是系统用户。最终用户只关心自己的应用需求是否被满足,而不在意其他情况。至于操作系统的效率是否高,所有的计算机设备是否正常,只要不影响他们的使用,他们则一律不去关心,而后面这些问题则是系统用户所关心的。 操作系统必须为最终用户和系统用户这两类用户的各种工作提供良好的界面,以方便用户的工作。典型的操作系统界面有两类:一类是命令行界面,如UNIX、Linux等;另一类则是图形化的操作系统界面,如Windows、Linux等。 2. 操作系统特征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但它也改变了程序的工作环境,使程序由顺序执行变成并发执行,因此带来一些新的复杂问题,使得现代操作系统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并发性(Concurrence)。这种标题要缩进两个字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宏观上在一段时间内有多道程序在同时执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个时刻仅能执行一道程序,微观上,这些程序是在交替执行。 (2)共享性(Sharing)。 共享是指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CPU、内存、I/O设备及软件资源)不再为一个程序所独占,而是供同时存在于系统中的多道程序共同使用。根据资源属性不同,可有互斥共享和同时共享两种不同的共享方式。 (3)虚拟性(Virtual)。 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物理实体是实际存在的,是实的;逻辑物体是用户感觉到的,是虚拟的。例如在单CPU多道分时系统中,通过多道程序技术和分时技术可以把一个物理CPU虚拟为多台逻辑上的CPU,使每个终端用户都认为有一台“独立”的CPU为它运行,用户感觉的CPU是虚拟CPU。

最新操作系统考试复习整理资料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 识记: 1.OS有哪3种观点(目标?)和OS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一组计算机程序的集合 1)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使之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共享及保护,以及尽量好的性能。 3)向应用程序和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友好的使用接口。 2.OS有哪3种基本类型及其目标: 1)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作业吞吐率 2)分时操作系统:满足用户交互的及时响应 3)实时操作系统:提高系统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3.OS有哪4个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随机性) 4.OS有哪5大功能:(6?) 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网络通信与服务、安全与保护是现在主流操作系统的衍生功能。 第二章进程管理 识记: 1.进程的定义: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保护和调度的一个基本单位

进程的基本状态:就绪状态,运行状态,阻塞状态(等待状态) 进程的组成:进程控制块(PCB)+程序块+数据块+堆栈 进程控制块的组织方式:线性方式(有?) 链接方式:单向,或双向 索引方式:对具有相同状态的进程,分别设置各自的PCB索引表,表明PCB在PCB表中的地址 2.原语的定义:由若干条指令所组成,用来实现某个特定功能,在执行过程中不可被中断的程序段 3.进程互斥的定义:若干进程因相互争夺独占型资源而产生的竞争制约关系 (若干个进程要访问同一共享资源时,任何时刻最多允许一个进程访问,其他进程必须等待,直到占有资源的进程释放该资源) 4.临界资源和临界区的定义; 临界资源:某段时间内只能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共享资源 临界区: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段 5.进程同步的定义:为完成共同任务的并发进程基于某个条件来协调其运行进度、执行次序 而等待、传递信号或消息而产生的协作制约关系 理解: 1.进程同步机制;锁、信号量、管程、消息传递 2.进程互斥与进程同步的异同点;(?) 异:进程同步是为完成共同任务的并发进程基于某个条件来协调其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1信息概述 1.1.1信息的定义 1928年,哈特莱(L.R.V.Hartley)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信息传输(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的论文,区分了消息和信息。他认为“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将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算这种信息的大小。 1975年,意大利学者郎高(G.Longo)出版了专著《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并在序言中指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是在事物本身。” 1996年,中国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中详尽阐述信息概念。他指出,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两个层次:一个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另一个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 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 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者主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1.1.2信息的特性

所谓信息的特性,是指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1、普遍性 2、时效性 3、相对性 4、与物质不可分割性 5、可传递和干扰性 6、可加工性 7、可共享性 1.1.3信息的类型 1、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自然信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信息以及人类所生产的物质所产生的信息,包括生命信息、非生命物质存在与运动信息、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作用信息等。 社会信息是指人类各种活动所产生、传递与利用的信息,包括一切人类运动变化状态的描述。 2、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将信息划分为消息、资料和知识 消息是关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的最新报道。 资料是客观事物的静态描述与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成果 3、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

第一章--档案信息化概述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第一章档案信息化概述 第一节档案信息化基本概念 一、国家信息化战略在档案领域的具体实现二、档案工作目标与信息网络手段的结合三、档案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四、档案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第二节档案信息化要素 一、档案言息网络二、档案信息资源三、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 四、信息技术及设备五、档案信息化法规和标准 第三节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 一、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三、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四、档案信息化法规标准建设 五、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六、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第二章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第一节档案信息安全的涵义 一、信息安全二、档案信息安全 第二节档案信息安全涉及的要素 一、硬件安全二、软件安全三、档案数据安全 四、人为安全影响五、物理环境安全六、人文环境 第三节威胁档案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载体损害二、设备故障或破坏三、操作失误四、程序缺陷 五、电子计算机病毒六、窃听与篡改七、黑客攻击八、技术淘汰 第四节档案信息安全的基本策略 一、技术与管理并重二、主动防御三、分级防护四、长治久安 五、立足国内六、采用最新技术七、重视内部安全 第五节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档案信息安全的法制建设二、档案信息安全的行政执法 三、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体系四、档案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 第三章电子文件管理 第一节电子文件概述 一、电子文件的含义二、电子文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三、电子文件的基本特点四、电子文件的种类五、电子文件与元数据 第二节电子文件管理概述 一、电子文件管理目标二、电子文件管理原则三、电子文件管理内容 四、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五、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化建设 第三节电子文件形成、办理和归档 一、电子文件的形成二、电子文件的办理 三、电子文件的归档四、不归档电子文件的处置

第1章操作系统概述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两种。 【答案】命令接口,系统调用 【解析】按用户界面的观点,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来有效地使用计算机。一般操作系统提供了两类接口为用户服务,一种是程序一级的接口,即通过一组广义指令(或称系统调用)供用户程序和其他系统程序调用;另一种是作业一级的接口,提供一组控制命令供用户去组织和控制自己的作业。 2.用户程序调用操作系统有关功能的途径是。 【答案】利用系统调用命令 【解析】系统调用命令是操作系统专门给编程人员提供的调用操作系统有关功能的途径,一般在汇编语言和C语言中都提供了使用系统调用命令的方法。编程人员可以在这些语言中利用系统调用命令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 3.UNIX系统是①操作系统,DOS系统是②操作系统。 【答案】①分时(或多用户、多任务),②单用户(或单用户、单任务) 【解析】UNIX系统是一个可供多个用户同时操作的会话式的分时操作系统,DOS系统是为个人计算机设计的一个单用户操作系统。 4.现代计算机中,CPU工作方式有目态和管态两种。目态是指运行①程序,管态是指运行②程序。执行编译程序时,CPU处于③。 【答案】①用户,②操作系统,③目态 【解析】CPU工作方式分为目态和管态,主要是为了把用户程序和操作系统程序区分开,以利于程序的共享和保护。 5.从资源分配的角度讲,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分为、、 和。操作系统相应的组成部分是、、和。 【答案】处理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文件资源;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 【解析】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有处理机、内/外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备。而软件资源指的是程序、数据和相应的文档。从资源管理的观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系统的管理系统,它提供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和信息文件管理的功能。对每种资源的管理都可从提供资源情况的记录、资源分配策略、资源分配和回收等几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6.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常用的单处理机OS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允许多个用户在其终端上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的OS称为①,它通常采用②策略为用户服务; 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OS,称为③,衡量这种系统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是系统的④; 在⑤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设计这种系统时,应首先考虑系统的⑥。 【答案】①分时OS,②时间片轮转,③批处理OS,④吞吐率,⑤实时OS,⑥实时性和可靠性 【解析】分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的三种基本类型。分时系统一般采用时间片轮转的办法,使一台计算机同时为多个终端用户服务,对每个用户都能保证足够快的响应时间,并提供交互会话能力;批处理系统则是把用户提交的作业(包括程序、数据和处理步骤)成批输入计算机,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自动选择作业运行,从而缩短了作业之间的交接时间,减少了处理机的空闲等待,提高了系统效率;实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另一种类型,要求对外部输入的信息能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被控对象允许的时间范围内作出快速响应,其响应时间要求特别高。由于实时系统大部分是为特殊的实时任务设计的,这类任务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 7.实时系统通常采用方法来提高可靠性。 【答案】双工体制 【解析】在实时系统中,为了追求高可靠性,最一般的方法是采用硬件的冗余技术。所谓双工体制,就是采用性能完全一样的两套设备并让它们同步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 (C)工具软件(D)字表处理软件 【答案】(B)

答案-作业题-第1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2014

班级:学号:姓名:章节:第1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作业题 一、填空题 1.制造企业一般包括五个循环即、、、、。销售循环、采购循环、生产循环、人力资源循环、账务处理与财务报告循环 2.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层次可分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决策支持型会计信息系统 3. 会计信息系统除了基本功能之外,一般还要专设、。 系统初始化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 4.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可分为、。 集中式、分布式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各个子系统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如果采用账务处理中心式,那么各个账务子系统对原始凭证的汇总、处理后,编制出()直接传递到账务处理子系统。 A.记账凭证 B.报表 C.付款汇总表 D.付款凭证 2.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A. 综合性 B.复杂性 C.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D.内部控制严格 3.会计信息系统内的数据传递方式大体上有()。 A.集中传递式 B.直接传递式 C.账务处理中心式 D.一般传递式 4.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 A.资金管理子系统 B.成本管理子系统 C.项目管理子系统 D.决策计划子系统 5.会计信息系统内子系统间接和传递数据的类型包括()。 A.单项接受型 B.双向接受型 C.单向发送型 D.双向联系型 三、判断题 1.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是以提高决策的效果为目标,面向决策者的一种信息系统,由决策支持型会计信息系统发展而来。( F ) 2.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代替管理者做出决策。(F ) 3.会计信息系统中,对会计科目进行编码的目的在于便于记忆。(F) 4.一般而言,基层管理者的决策比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更加结构化。(T ) 四、简答题 1.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有哪些特点? (1)是反映与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有关的经济业务的数据或信息 (2)处理具有周期性 (3)不仅对企业外部利益关系的决策有用,而且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与决策有用。 (4)要求客观、真实、公允 2.会计信息系统有哪些特点? (1) 综合性。能够综合地反映、监督和控制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2)复杂性。内部结构复杂,有许多职能子系统组成如账务、工资、成本等,与其他管理子系统和外部的联系也十分复杂。 (3)提供的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和可靠。 (4)内部控制复杂。不仅数据处理要层层复合,保证其正确性,还要保证在任何条件下以任何方式进行核查核对,留有审计线索,防止犯罪破坏。其控制要求更为严格,内容也更为广泛。 3.核算型、管理型和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区别? (1)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面向业务数据处理的,功能是对业务数据进行登录、编辑、存储,按规定输出。目标是代替人工操作,提高处理效率。 (2)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是为辅助管理功能而设计的一种信息系统。它由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逐渐发展形成的。功能是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依靠计算机存储的经济管理模型,为管理规划、实施控制提供参考信息。 (3)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是以提高决策的效果为目标,面向决策者的,是由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形成的。关键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