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教育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西部农村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西部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教育投入缺口仍然较大,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上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这些既是西部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制约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现实中西部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举债”达标问题较为普遍,已对西部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在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存在为“两基”而“冲刺”达标的现象,在西部地区表现得则非常突出。为了“普九”达标,许多地方采取“先上马,后备鞍”的办法,经县级政府批准,进行教育集资,创造或改善办学条件,然后再分年逐步偿还;或者向银行贷款,以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而债务人一般是学校,乡镇政府只是口头承诺偿还贷款。费税改革后,乡镇政府借以推脱了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因此,“两基”达标后,很多农村中小学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据测算,全国欠债500亿元左右。(注:李培利,“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任重而道远”,2004。)西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存在“举债普九”现象,这些年来,在落实农村“普九”、进行“两基”达标验收和改善办学条件时,相当多的学校用贷款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普九”工程,因而负债累累。有学者认为,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教育的欠债主要是在普及义

务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

据我们对贵州省息烽县的调查,为迎接2000年的“两基”验收,县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办学条件。世行贷款工程、义教工程的作用尤其重要,但其项目资金都只落实在主体工程上,需要县里匹配资金。由于县财政紧张,无力匹配,匹配资金和附属工程资金就都要由学校承担。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只好赊帐举债进行建设。根据县财政审计监察几部门核实的数据,全县“两基”欠帐911万元。这笔欠帐学校无力偿还,县财政和县教育局也没有款项拨付。据我们在一些学校了解,很多学校校长被施工单位追债弄得焦头烂额,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工作。对甘肃省通渭县的调查发现,1995年该县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7年达到省颁脱盲标准,2000年通过市县“普九”和国颁脱盲标准验收,2002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市评估验收和教育部的审查认可。事实上,通渭县在“普九”工作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都是校舍破旧、设施简陋、场地不足、仪器短缺,采取了“集、贷、借、垫”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硬件建设达到了一定标准。但由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匮乏和经济条件的落后,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在“普九”工作中的欠帐不能及时归还。目前,全县尚有“普九”欠帐1200多万元。

四川省仪陇县的情况是,仪陇县教育局的调查报告显示,该县承担义务教育的学校与政府共同负债高达5000万元。调查报告中提到,“乡镇和学校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部分学校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今没有负债的学校几乎没有,多的几百万,少的也有几十

万。”调查显示,当地不少教师认为学校背负的巨额债务,与“普九”过程中工程建设硬上马有很大关系。当时县里为了争创国家级“普九”先进县,将标准定得很高,很多学校要想达标就必须举债。而“普九”建设完成,仪陇县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县各级政府当初对学校的拨款承诺却始终没有完全兑现。

对西部一些省份的总体调查显示,广西至2002年底,农村中小学累欠债务达26亿元,其中社会贷资5亿元,工头垫资11亿元;从地市看,玉林市欠贷6.4亿元,贵港市欠债3.7亿元。合浦县公馆镇的47所学校有44所欠债,总额达4600万元。陕西“普九”债务15亿元,另有危房改造欠债8.09亿元。四川2000年“普九”负债总额达39亿元。其中安岳、巴中等县均超过1亿元。重庆市近几年仅投入校舍危改资金就达4.44亿元,全市教育欠债已达15亿元,这还不包括正在搞“普九”的6个县;四川广安市为“普九”累计举债达1.9亿多元,全市现在教育欠债已超过2亿元。而重庆市在“两基”方面的负债已经高达23.8亿元,地方财政在农村教育投入上面临巨大的压力。

(二)西部农村办学条件差,与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小学校舍原本建设标准就低,再加自然损耗和灾害,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危房。这些年来,中央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在不同时期也提出了一些阶段性目标,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个问题并未得到

有效解决。到2002年底,全国农村危房比率仍占7.6%,D级危房也还存有4000万平方米。

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危房问题更为突出。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抽样调查显示,样本小学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37.8%,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占22.3%,购置教具、墨水、粉笔等资金不足的占32.5%。我们在对甘肃省通渭县的调查中,走访了有代表性的3所中学、4所小学中,危房率平均占到50%,最严重的两所小学危房率是100%。而通渭这个有着如此严重危旧校舍的西部贫困县,2004年仅得到125万元的义教工程和危改工程资金,各级各类学校面临校舍破旧、设施简陋、场地不足、仪器短缺等问题,虽采取“集、贷、借、垫”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予以解决,但基本上是旧债未还,又添新债。目前,通渭县的适龄儿童仍处于入学高峰期,仅2002年净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562人,需增加教室70余间。事实上,在西部地区,由于缺乏起码的办学条件,农村大班额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相当一部分学校学位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从西部12省区2002年末农村初中和小学危房率情况看,西部大部分省区农村初中危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仍较大幅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小学危房率看,有8省区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云南、甘肃、内蒙古农村小学危房率相当高。

学生宿舍和教师住房的缺乏是西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学校存在的问题。而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地势复杂的特点决定了这种需求较之其

他地区要强烈得多。我们调研的贵州息烽县,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这方面的要求。甘肃通渭县现有初中学生29544人,需要住校的学生达三分之二,但由于条件限制,目前在校住宿的学生仅有1000名左右。贵州省的情况则是,农村初中一般办在乡(镇)所在地,普遍无学生宿舍,有食堂的很少。家离学校远的学生,有的投亲靠友寄宿,少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合伙租低价民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天往返4—5个小时,要走20多公里路,往往是早晚两头黑。一方面给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令人担忧。

2002年西部农村初中和普通小学危房率

省(区) 农村初中危房率(%) 农村普通小学危房率(%)

全国平均10.97 7.63

内蒙古15.90 16.58

广西11.28 8.02

重庆 5.84 10.76

四川 5.41 8.60

贵州 4.18 5.39

云南10.13 19.00

西藏- 7.15

陕西 3.32 5.52

甘肃16.53 17.51

青海8.38 8.92

宁夏13.95 7.48

新疆9.42 8.6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3》等资料测算。

总起来看,西部地区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相当多的学校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基本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只有少数地方建立了语音室、微机室,并配备了电脑,大多地方基本上还是在“黑板上开机器、做实验”。按教育部要求,2005年应普及计算机教学,而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在软硬件方面还不具备,目标的实现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三)西部农村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近几年来,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素质有所提高,但从目前来看,西部农村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的情况表现得较为突出。在西部相当多地区存在教师学历合格率低、合格教师短缺、代课教师相对较多等现象。

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建设的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在不少地区,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公办教师人心思走,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亦农亦教”,使农村基础教育力量更加薄弱。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总体偏低。相关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农村和县镇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者分别占

25.07%和40.03%,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者分别占11.36%和17.58%。农村教师队伍流失严重,尤其是农村的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难以补充到合格教师,大批村级小学只好找代课教师维持运转。在西部地区,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据相关调查,贵州省黔西县的中小学的代课教师有上千人,占全县教师总数的五分之一,在农村初中教师中代课教师占七分之一,农村小学教师中代课教师占二分之一。全县初中教师尚缺825人,农村初中教师合格学历达标率只有73.36%。

我们在对西部的一些地区调查中了解到,农村中小学教师月工资一般在500—600元之间,学校没有其他收入,每月95元的“西部贫困地区生活补贴”,由于需要学校“自筹”,多数学校没有办法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均无力参保。近年来农村“民办教师”问题基本解决,但一批“代课教师”却应运而生,主要原因除了某些边远山区教师留不住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校经费有限,而“代课教师”的工资大约是正式教师的1/3。农村初中基础教育质量差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加上教师工资偏低,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质教师难的问题,农村学校优秀、年轻教师和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我们在贵州所调查到的每个乡镇都有这个问题。而从对西北地区的调查看,农村高学历教师的流失很严重。在西北农村,学校拔高使用教师的现象十分严重,初中毕业生教小学生、高中毕业生教初中生属正常现象。

从另一方面讲,在西部不少地区,农村教师流失的同时,低水平教职员工却在不断膨胀。在一些地区,制度化的乡镇领导轮换,使得

新领导不得不滥用权力,安排一帮子人吃“皇款”,在乡镇行政机构人满为患时,就退而求其次,不论合格与否,把一些人安排进农村教育体系中来,形成农村教育管理机构层次增加,农村学校内非教学岗位充斥,低水平的教职员工滥竽充数。在挤占了宝贵的农村教育经费的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农村的教育质量。据有关估计,有超过20%的教育经费被滥用,使原本教育质量不高的农村教育更加雪上加霜。

据对重庆市江津市的有关调查显示,在农村地区,尤其一些贫困地区,教师素质状况堪忧。从调查情况看,正规全日制大学生一般都不愿到贫困边远山区的学校工作,即使是分配来了,工作也不是很安心,总想通过各种关系想办法外流。再加上有些好教师又留不住,造成山区学校教师结构不能得到良性改善,教师整体素质差,并形成恶性循环。

在对一些地区的调查中发现,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小学调上来或中师中专毕业生直接分配到学校任教,到中学后通过自修或函授获得专科或本科文凭。而自修或函授学理科难度大,学文科相对较容易(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主要学习的是中文和政史专业),学历达标了,但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现象严重。师资严重不配套,村级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现象,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都是民转公教师,当时为了能转公,通过短期突击培训获得的中师文凭,其质量可想而知。(注:重庆市“九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贫困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必须指出的是,教职工编制问题也是目前西部农村学校反映较为

突出的一个问题。根据国家所定小学编制标准,学生与教职工比分别为:城市19∶1,县镇21∶1,农村23∶1。我们走访过的西部农村学校,尤其乡中心学校,几乎都反映目前的编制标准偏紧偏严。在这些学校,一个教师讲好几门课的现象非常普遍,教师身心疲惫,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四)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突出,影响农村教育的正常发展

拖欠教师工资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西部,这个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

但从目前情况看,“以县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工资就有了保障。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将工资支付的重压从乡镇转移到了县,而并没有转移出农村内部,因此“拖欠教师工资”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继续存在,在某些地区表现得甚至越发严重。西部相当多的县财力十分有限,难以承受义务教育的重负,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拖欠。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2003年9月10 日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教师节及纪念《教师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上披露:“拖欠数额依然较大、涉及范围依然较广。而且有些地方陈欠未清又添新欠。”他引述的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02年7月,全国累计拖欠教师工资距国家规定标准还有127.06亿元,涉及24个省区;其中2002年1—4月新欠14.6亿元,涉及21个省和42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近几年西部部分省区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是:内蒙古2002年3月底全区累欠17.62亿元,其中当年1—3月新欠1.79亿元;广西部分县累计拖欠8.5亿元;陕西2000年底累计欠8.53亿元,2003

年11月增加到9.2亿元,7.7万名农村教师人均拖欠3300元;甘肃至2001年累计拖欠13.8亿元;四川至2001年累计拖欠4.68亿元。

(五)西部地区调整学校布局面临较大难度调整学校布局能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但在西部不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地形条件的限制,调整学校布局面临着相当大的难度。在不少地区则存在地方政府对学校布局调整过快而又对寄宿制学校投入不足的问题,也大大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从调查的贵州省息烽县看,县里对学校布局进行过几次调整,但办学效益仍然不高,而要作进一步的布局调整,不少学校的服务半径会扩大到4—6公里。这也使得学生上学的路程更远,有的学生上学往返要走几个小时,早上不能按时到校,下午放学到家太晚,尤其在秋冬季问题更为突出。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已撤了的校点,当地群众一再请求恢复。某种程度上,学校布局的调整甚至带来了学生的流失。

(六)西部民族教育发展仍然较为落后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9个省区中有44 个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这里。民族自治区总人口达6569.6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3905.11万人,占民族自治地总人口的56.03%。少数民族人口占9省区总人口的14.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目前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普六”、“普九”及扫盲任务相当艰巨。对一些西部省区,如四川、云南、贵州等,基础教

育的重点、难点都在民族地区。由于子女较多等原因,西部许多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尚未脱贫,导致儿童,特别是女童的失学或辍学率较高。据调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辖16个县(市)中有13个是贫困县。2000年底前,仅有3个县(市)基本实现“普九”,“普九”人口覆盖率只为25.1%。全州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仅达69.32%。在未“普九”的县中,初中阶段入学率最高的县才达73%,最低的县仅为36.6%。全州初中辍学率高达6%,小学按时毕业率仅69.35%,小升初升学率仅79.3%,而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仅占2.5%左右。

双语教学在民族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多西部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基本上还只是语言的简单学习,多停留在低级层次上。而能满足双语教学需要的师资非常缺乏,无论在质量上、数量上都急待改善。目前,对双语教学有兴趣、有研究的,主要是一些语言学家、教育家、大学教师,但这些人缺乏中小学教学的具体经验。中小学语文教师中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大多数汉语水平不高;汉语水平较高的,有许多又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中,既懂汉语又懂少数民族语言,既有具体教学经验,又掌握语言学理论的教师少之又少。

(七)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非常薄弱

目前,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非常薄弱。尤其落实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人权、财权从乡镇转到县教育局,乡镇管理教育

的权力相对减小,乡镇在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方面明显减少,也使得农村学前教育办园主体的责任不明确,许多乡镇和村不愿意承担学前教育的责任,视幼儿园为包袱,或投入少,或随意停办,更导致农村幼儿园经费的严重短缺。从贵州省情况看,学前一年受教育率为41.6%,学前三年受教育率仅达23.4%。除少数示范性幼儿园外,一般办园水平不高,学前班“小学化”的倾向较为严重,在总体上难以形成有效的学前教育。而据对贵州省修文县的调查,修文县10个乡镇只有4个乡镇有幼儿园,尚有6个乡镇未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这当中除县级财政困难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乡级政府兴建幼儿园的积极性不高,没有积极筹措经费,创造条件。

再有,西部农村幼师队伍素质偏低,并且工资、医疗、编制等缺乏基本的保障。目前大多数地区在职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虽然较高,但是原始学历为中专幼师专业的教师少之又少。一些幼儿园由于经费不足,只好临时聘请工资要求相对较低的代课教师,这部分人员素质偏低,业务能力较差,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工作。2001年,国家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西部农村幼儿教师现状来看,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到教师本身的素质距要求相差甚远,幼儿教师培训渠道狭窄,幼师队伍后备力量不足,很难满足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需要。

另外,各种社会力量办园缺乏应有的规范。目前各种社会力量办园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各种社会力量办园的承办者资格、办园条件、

教师资格、登记注册、收费标准、办园质量等没有有效的管理与规范,在房舍条件、师资条件等上都难以保证。

(八)西部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严重滞后

从目前来看,和城市以及其他农村地区相比,西部农村地区尤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严重滞后。西部地区农村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远低于城市地区或发达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县级财政基本上都是“吃饭财政”,高中阶段教育又是非义务教育,县级财政基本只能保证教职工工资的发放,很难有能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不少地区的高中校舍不足、教学设备简陋,大大制约了西部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而对西部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让孩子上高中在经济上是很难承受的。据估算,一个高中生一年的费用累计在4000元左右(包括:学杂书本费1800元<农村普通高中1100元,省示范高中2300元>;资料费、住校费、交通费等500元;生活费<仅指餐费>1500元,如果是借读生或计划生还要一次性交纳4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扩招费),不包括穿衣及其它非正常开支,高中三年下来至少花费12000元。如果考上大学,每年还得拿出6000元到10000元的学费,四年下来又是30000元左右。从近几年的高中招生实际情况来看,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而不能报到入学。农民收入水平低,是西部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西部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滞后还突出表现在,相当多地区师资严

重缺乏,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地理环境偏僻,不仅师范类应届本科毕业生不愿回到农村来任教,而且每年都有一些优秀的教师外流到城市或其它发达地区,结果导致了广大农村高中教师普遍缺乏,不少地方农村高中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很多是学历不合格的专科生,且高中语、数、英教师都超负荷兼课,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越是落后地区这种情况越严重。

(九)西部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面临一定困难

从目前看,西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教育的总体投入不足,而对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投资更少,即使已经拨付的经费也存在挪用现象。在职业教育上,企业或用人单位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就业培训方面投入不足;而农户则缺乏投资的动力和能力。由于农村职教和成教的设施、经费和人员很难一步到位,造成农村职教、成教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其次,是投资渠道也过于单一。目前,民办的农村教育微不足道,农村职业教育吸引民间投资和社会捐助的能力非常薄弱。再次,农村职业培训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农业、科协、教育、劳动四个部门,其他如财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也有所涉及,地方主要是乡镇政府。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多头管理,盲目性、无序性非常突出,内容雷同和空白点多的情形同时存在。从我们对贵阳市的调

查情况看,农村职业教育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一是总体办学条件较差,专业设置单一,办学模式陈旧,培训水平相对较低。二是就业市场与农村职业教育不匹配,劳动力市场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来解决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三是规模小、投入少,发展缓慢。贵阳市的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始终很小,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近年来,“普高”升温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冲击非常大,使得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还没有走出困境的同时,又受“普高”的冲击而步入了低谷。我们所调查过的地区,这个问题反映都很突出。在贵阳市调查中发现,各区(市)县都在大力加快发展“普高”,而清镇、修文职教中心(职高)连自己的校舍都没有;而全市7个农村区(市)县多数没有职教专项经费。甘肃省定西市的情况是,政府本身对办好农村“职教”统筹力度不够,投入少,学校办学条件差,而近年来,重“普教”轻“职教”现象较为突出。农村职业学校招生困难,一些条件较差的农村职业中学有的已名存实亡,职业班招生寥寥无几。有些区县连仅存的一、两所农村职业学校不是想办法办好,而是“赶时髦”翻了牌子,办成了普通高中。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旨在利用教育和科技为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服务的“富民工程”,其核心内容是实行普通、成人、职业三教统筹,在“加强领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的16字方针指引下,通过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人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利用科技致富。但从目前看,

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遇到很大困难。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机构不健全,业务经费无着落。一些地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办公机构无专职人员,有的虽有人员,却无人员编制,使得这些人无心本职工作。另外,一些地方在改革过程中大量裁减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方面的人员,导致人数减少,无法全面开展工作。在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既无专项经费,也无业务经费,使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既需理论作指导又要强调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而在西部许多地方,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很少,具有业务指导能力的专家就更少,从而使得总结评估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使综合改革缺少了推进的动力。

农科教结合推进难度大。农科教结合是政府行为,政府统筹是关键,但是在现实管理体制中却很难把国务院各部委的职能整合运作。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形成的行业、部门之间的人事、管理、财政、投入体制和利益机制都是农科教结合面临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政府机构改革以后,人员编制都严格定编定岗定人,农科教结合的国家财政专项经费没有着落,给统筹运作带来了实际困难。

(十)西部农村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意在提升教育整体素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在西部农村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新课改本身来看,存在新

课程设计城市化倾向突出、反映农村实际的教学内容偏少等问题。“目前,大多数新教材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反映不够,城市化倾向明显,严重影响新课程在这些地区的实施”。(注:郭晓明,“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的进展与反思”,2004。)而新课改中规定的“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离农村社会发展实际较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为新课改服务也不现实。

新课改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实施中,面临不少困难。首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但是,西部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没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专项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的杂费又非常低,财政又没有投入生均公用经费,因此,学校也没有经费投入到课程改革实验中去,给课改实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其次,在师资配合上较为困难。不少地方的教师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些地区小学实验教师群体的基本素质较差,农村初中某些学科教师的整体水平欠佳,部分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与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不匹配,导致学科教学要达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十分困难。“据有关研究调查统计,目前贫困地区的村小只有20%的教师能胜任现行教材的教学”。(注:洪俊、熊梅,“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设想”,2004。)再次,对西部不少地区来说,校点多而分散,很难进行课本研究,这些对课程改革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十一)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推进困难大、问题多

西部农村教育发展中,教育信息化将起着重要作用。《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施“西部教育信息化工程”。但从目前看,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起步很低,面临的困难非常大。

现阶段,我国东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上的差距十分悬殊,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处在严重失衡状态。西部农村尤其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教学手段陈旧,中小学计算机普及率极低,网络设施不健全。根据近两年数据测算,北京、上海等地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是甘肃省的7倍左右、贵州省的8倍左右、云南省的13倍左右。西部农村乡镇以下的许多学校几乎没有一台计算机。1997年已“普九”的贵州省清镇市,到目前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的台数,市直属小学只达2.4台,农村小学仅达0.3台;县直属初中只达4.5台,农村初中仅达2台。而2000年已“普九”的贵州省修文县,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的台数,县直属小学仅为1.2台,农村小学仅为0.08台,县直属初中仅为1.7台,农村初中仅0.7台。西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和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教育信息化起步很低,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

我们在对甘肃、贵州及其他一些地区的调研中发现,在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如下问题:一是经费的短缺;二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三是信息化设备未充分发挥作用。

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王洪彪张艳侠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05期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承担着基础教育的覆盖和普及的作用,还关系到农村教育的长远规划和未来发展。其中,校长、教师与学生构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本文便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当下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予以思考,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校长;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5-0010-0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技巧,只有把学校最本质的东西——教学与教育、教师与儿童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这句话恰恰切中了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校长、教师与学生。本文便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当下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予以思考,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一、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2003年9月,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并明确指出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这个决议强烈呼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个决议的出台,不仅为农村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指导,也对今后农村教育工作的发展以及解决“三农”等实际问题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当下农村的小学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有人曾撰文:在教育层面上,教学中有教无育;在教学层面上,教学中有教无学;在学生层面上,有学无生;在教学效果上,有近没有远。这种概括可谓一针见血,既指出了当下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提出了当下农村小学教育应该引以为诫和引起重视的诸多问题。其实,不只是当下的农村小学教育,即便其它各类教育当中,也大同小异地存在着相似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教师在教学中格外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却忽视学生的德育培养。殊不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以德育为本,依然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 可是,当下一提起素质教育,似乎只是与技能培养、艺术修养、注重能力培养等等同,却往往忽视了“德”育。孰不知,素质教育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心理、道德等方面,即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四有”新人,“德”应是第一位的。如今重谈“德”育,似乎是老生常谈,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分析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作者:————————————————————————————————日期: 2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如果有?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把?如果有?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个温暖的午后?如果那是?个你不熟悉的家,你会不会把善良当做路牌?如果这是?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在彷徨? ——电视节目《变形记》摘要:本文是对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与简要总结,冷静、客观分析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表达感想与感悟。 关键词:农村教育社会改革 (一)、农村教育大环境分析 1、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7月15号,我走访了xx小学和xx中心学校,调查发现,农村学校的硬件实施、软件实施存在严重不足。例如,体育场地建设滞后,球类场馆仅篮球场一块,且为硬质水泥地,篮板、篮筐已年久未修。操场由小碎石铺成面积有限,单杠、双杠等健身锻炼器材更是少之又少。学生住宿条件也不容乐观,一间宿舍平均住16人,且无独立卫浴。学校信息教学设施缺乏,电脑数量有限。教师水平较低,且存在较严重的优秀教师人才流失问题,老师的课题研究、学科交流数量有限。总之,这方面是农村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

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须高度重视。 2、家庭教育环境 在农村,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家长看到孩子做了,就以为自己帮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又将大失所望,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走访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调研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筛选器”的功能,又具.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重要地位。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浅谈新时期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同名17548)

浅谈新时期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同名17548)

浅谈新时期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绥江县石龙中心小学:黄仕前 农村小学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在农村小学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诸多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未来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建设一支数量适宜、学科配套、业务精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育流于形式,督查、指导不到位,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再加上学校重视不够,学习氛围不浓。造成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学历层次不高。农村小学学大部分教师是中师毕业到小学学任教后通过自修或函授等形式获得专科文凭,其“含金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继续教育提高困难,由于农村教育信息闭塞,无法及时、有效获取新课改的各种信息、资料,加之学校专项培训经费少,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少,因此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二、教师资源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因此,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地位与待遇均有所改善,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实施绩效工资后,看似让人高兴,但实际上广大农村教师并不能高兴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小学教师除了那点工资就是那点工资。其它各项福利、待遇和津贴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农村学校大多地处偏远地区,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较差,许多农村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近些年随着社会形势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无疑影响了农村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长期处于强工作压力下的教师,工资待遇低下,难免抱有消极的情绪,致使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流动更加明显,骨干教师纷纷通过考试被招聘到城里或城附近的小学,流失十分严重。 三、学校管理滞后,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由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合理和科学,再加上执行力度不够,致使激励程度不强,很多学校任然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从而使部分教师满足于现状,不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教学实践不到位,追求高质量教育目标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在教师管理中人文关怀不够,教师工作积极性没有被很好地激发出来。有些学校在实施目标计划过程中过分强调对教师的控制和监督,忽视了对教师必要的尊重和起码的关怀,只是一味地实施施压政策,这种管理不但不能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本人在农村小学任教七年来,亲身经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壮大与辉煌,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转瓦化,围墙化,花园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优良,中心校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 一、现所处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及体制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经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过分追求升学率,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本人就所在

的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一)、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属民师转正或直转。表现为: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再次,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个别教师学习动力不足,总是自以为是,教师间缺乏探讨和交流,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新的教育理念不闻不问。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认识不到位,对国家依法施教的政策视而不见,教学质量上不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而采取违规施教,例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发生。纵观我县农村教师四十岁以上教师居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学生及家长

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最新文档

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 当前农村中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由于思想准备不够、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等原因,素质教育收效甚微,危机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学生素质现状 笔者通过走访部分中小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了解到农村中小学一些学生的素质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存在着较为危机的问题。一是道德素质较差。二是心理品质较差。三是创造能力较差。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对策 顾明远说素质教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德育为先,二是能力为重,三是全面发展。详尽来说,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在方方面面,就目前农村中小学生素质现状来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思想品质教育。人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教育培养的。在学生的各项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首位的。一个人其他方面的素质再优异,倘若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美丑不辨,怎么会是个有用之才呢?有个形象的比喻十分牵强:“孩子的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而品德不好则是危险品。”品德的好坏关键是要靠从小养成。因而,中小学应把学生的品德培养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制定中小学生德育详尽标准,开展行之有用、丰富多彩的品德教育活动。通过看得见的养成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感,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心理康健教育。“重智轻德”的教育误区,造成当今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康健,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且朝低龄化发展。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农村中小学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农村中小学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例外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学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情绪、增强受挫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 农村幼教现状对策 [摘要] “把教育的视线延长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 不久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发出了这样急切和郑重的呼唤。 100年前,同样的一个金秋季节,中国第一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幼儿公共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在武昌诞生。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的幼教从以往自发、封闭的家庭教育形态走向社会。中国幼教社会化的第一步,可以说完全是以西方为摹本的。但是100年来,以陶行知、陈鹤琴、张宗麟、张雪门为代表的中国幼儿教育先驱以及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朝着“中国化、大众化、科学化”的方向展开了持久而艰苦的探索历程。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又发展到什么状况呢?以美国为例,美联邦政府与国会对学前教育愈来愈重视。白宫于1970年和1981年两次作出决定,把发展托幼事业作为国家最重要最迫切的需要之一。1979年国会通过了《儿童保育法》,1990年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同年还通过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前总统布什于1989年召集全国50个州的州长研究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其中第一项是: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基本内容有:到2000年,所有美国幼儿都要做好入学准备;所有的残疾儿童和处境不利 ........ ....的儿童都能受到高质量的与其 发展相适应的幼儿教育 ..........,以便为入学做好准备;要使儿童都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和医护,以便保证在入学时有健康的身体和大脑。 时隔100年,发展中的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又如何呢?中国贫困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又是如何呢? 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使昔日贫穷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幼儿教育已逐步得到了重视,并且有了较大的发展,幼儿入园(班)率逐年提高。 但是,据湖北省2002年对农村儿童发展状况的一次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数虽从1976年的44.26万所增加到141.18万所;入园幼儿人数从1976年的1395.5万上升到2036万。但近年来幼儿入园率呈下降趋势,发展形势令人担忧:2001年幼儿入园人数比1995年减少了690万人,减少幅度为25%,减少幅度大于人口下降幅度。目前,全国0-3岁幼儿的毛入园率仅为33.62%,低于“九五”规划目标11个百分点;而且农村幼儿保育教育质量与城市儿童的差距越来越大。 也许你会认为,中国农村人口众多,适龄儿童的入园率低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值得奇怪。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些地方政府简单照搬企业改制的做法,将公办幼儿园推向市场造成的必然结果。 发展中的农村幼儿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前进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寻求这些弊端的矫正对策,尽快地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不仅是实现中国政府对《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承诺的需要,也是提高二十一世纪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迫切需求。 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在现行办学体制下, 农村贫困地区幼儿教育以公办小学中的村、点小学校附设学前一年幼儿教育学前班和民间私人办园的形式双轨并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幼儿教育在步履维艰的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中仍然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何表现?如何应对和发展? 标签: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对策 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相对滞后。现今,教育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农村小学一改昔日的落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良好的开端,逐步向现代化教育的方向发展。诸如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校舍的修缮,教学器材的增加,师资力量的提高,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相应提高。但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中仍然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何表现?如何应对和发展?我将从以下方面分析探讨: 1 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1.1 管理者对教育的认识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的教育管理者对教育认识不全面,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教育。教育教学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教育问题。学校和教师的一切努力,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才是教育的成功。我们培养的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以及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我们今天的教学管理中的众多失败,究其原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单纯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淡化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1.2 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农村学校,硬件软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学校师资力量不强,年轻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待加强,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是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现阶段我区农村小学教师构成,一是年龄偏大,主要是中师和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人员,教龄一般在20到30年之间,已经在教学上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師的角色转变很难实现,基本是在过着一种等退休的日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二是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等专业化教师严重不足,往往是一个教师跨好几个专业代课,又要教语文又要教音乐还要教美术,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1.3 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问题。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迁移,加之带领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增多,每年都有一批孩子从农村进入城市就读,农村的学生也随之流失,农村学校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我镇农村适龄入学儿童有部分流入城区或外县市就学,有的进入公办学校,有的进入民办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着农村学校的发展。

对家乡教育状况的调研分析

争当先进,奉献青春 ——对家乡教育状况的调研分析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为此,笔者在学校的要求于自身发展的要求下特开展对家乡的农村义务教育状况的此次社会实践调查。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我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德育教育令人堪忧、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等等。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 摘要:作为基础教育的农村小学教育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提升,也影响着农村的发展。相对于过去,农村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发展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论是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还是农村小学教育自身,农村小学教育依旧很落后,发展不足。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小学教育面临发展和进步的困境。通过对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主要是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评价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依靠科学技术,农村的发展与进步更要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要依靠教育。教育是发展之本,教育是兴国之本。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基础教育,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小学教育是否发达,对教育事业影响重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小学教育面广量大。要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改善和发展好农村小学教育。农村小学教育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农村小学一改以前的落后,有了良好的开端,逐步向现代化教育的方向发展。诸如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校舍进行了一定的修缮,教学器材有所增加;师资力量相对

充足了一些,许多农村小学教师都是经过一定的教学专业培训的,以前的民办教师基本上没有了,民办教师这一说法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教学质量相应提高。但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环节上仍然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有那些?如何改善发展?本文将在下面进一步分析探讨。 1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1.1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不能满足小学教育需求把现在的农村小学教育与以前的农村小学教育相比,农村小学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有了很大地发展,校舍从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房屋,有些农村小学甚至有了两三层的教学楼,大部分农村的孩子不用再挤在一个教室学习。整齐的校舍,美丽的校园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不用再挤在一张破课桌上学习;一些农村小学也配备了一些教学器材,如电子教学器材、文艺教学器材和体育教学器材等。但目前很多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依旧缺乏、落后,教学设施老化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情况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农村小学教学设施很难跟城市的小学比较,许多需求无法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一些偏远贫困农村的小学校舍紧张,仍有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间教室的状况;教学器材缺乏、老化,德、智、体、美发展不平衡,

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对务川县分水镇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在乡村振兴中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发展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建议。 二、调查对象 分水镇中学、中心完小的老师、学生及部分家长。 三、调查内容 了解中学升学率、业务教育完成情况、学生及家长对业务教育的思虑。四、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实地走访、收集资料。 五、调查时间安排 本次调查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8年2月2日到2月8日,制定调研计划和调研目录,整理此次调研所要掌握的问题和实现目的。 第二阶段:2018年2月9日到4月2日,实地调研 第三阶段:2018年4月3日到4月20日,撰写调研报告

务川县分水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要转型,必须有农民思想、心态、人格的转型,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 一、分水镇教育发展现状 分水镇是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下辖镇,位于务川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务川至重庆彭水、武隆干线公路穿政府所在地的集镇而过。是务川北上重庆、通江达海的主要途径。东与茅天镇交界,南与砚山镇相连,西与泥高镇接壤,北与浞水镇毗邻。境内属典型的高山、半高山地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有锦鸡、五步蛇等珍稀动、植物品种齐全,有“活化石”野生银杏,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红豆杉,兰草繁多,桂花遍布,素有“兰桂之乡”的美称。 当前分水镇共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中心幼儿园1所及村小学3所,共有中学生500多人,小学生600多人。去年分水中学高中升学率为45.2%,职业学校升学率为28.2%,小学升学率99.1%。其中包括部分跟随父母到外地打工上学及县城升学的学生。 二、调查结果 由于此次调查问卷被老师当成了课堂作业,同学们对我的问卷作了非常认真的回答,从对问卷的统计来看,61%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19.5%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9.5%的学生害怕学习。而且,我在调查中还发现,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6%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崇洋媚外,对以后的生活一点用处没有。关于学习目的,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约一半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约五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就业,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没有考虑。约三分之一的同学有考大学的的打算。而有务农打算的学生很少,不足十分之一。学习态度上,同学们还都比较认真,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说能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老师讲得不好或听不懂老师的课。对老师的看法上,80%的同学认为老师的讲课方法古板,和同学们的交流不多。还有一些同学不理解九年义务教育,说没有学完的必要。一半以上的同学觉得家长教育很不得当,只关注自己的成绩。 许多乡亲认为有了钱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可是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许多乡亲长年外出打工,父亲单独外出打工的占有很大的比例,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又当爹又当妈,上有公婆,下有孩子,农活家务一大堆,自己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很难再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且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家长表示高中和大学高额的学费是他们更愿意认孩子学习一点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农村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点,是占中国教育的绝大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了提高人口素质及人均文化水平的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长期长远,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然而,随着时下市场经济时代大潮的汹涌澎湃,许许多多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对自己的事也失去了应该有的信心,尽管大多数人把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可还是被种种现实境遇所困惑。教师也是人,有个人的家庭生活、情感,有跟其他人一样的发展愿望,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有自己的理想和潜能和表现欲。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心,我们最近我们对本镇中小学,从农村教育现状和教师心态的角度,对各个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群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调查走访了本镇的16所中小学校,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群众100余人进行了交流访谈,带回了300多页的调查笔记。 一基本情况 1 调查对象: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全镇16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年纪从几岁到60岁不等。 2 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在2015年10月。 3 调查内容:教师的生活及家庭情况、教师的思想情况、教师的身体状况以及生病遭受坎坷时的救助情况、教师的工作状况、教师的子女生活现状,教师的福利状况、教师的心理反应形成的心理疾病、教师迁移变化的动机、农村教师的现状、对农村教育的意见、社会各界对教师的看法及理解等。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论文)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面临毕业,我在我们柯孜勒凯英寄宿小学的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这所小学与城镇学校相比,无论在教学水平,教育设施家庭素质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党和政府也十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作用,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我们的这所小学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板凳、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教师队伍有所壮大,新调来了许多“双语”教师,但是我认为我们村这

所寄校的教育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不完善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现在农村小学在校舍硬件设备配套上虽然已有很大改善,但与城镇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比方说,我们到过一些县城、乡级的小学跟人家相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了,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很,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相比我校的微机室、多媒体室缺乏,设备不完备,图书馆里的图书各类也很少,而且陈旧,体育设施也很简单,即使有了好的设备,也没有教,这些设备仅仅是摆设,有的坏了也没有人去注意修理,因资金缺乏也无法更新,微机室的门也是一两个月开一次,没有专教这门课的教师。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一)在我们这所寄宿小学里,年纪大的教师比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同时,这里大部队学生的家长是以牧业为主,所以大部分是一年四季都是在放牧,不顾孩子的学习状况,家庭教育严重缺为,把本应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是无意地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某乡镇位于上高西部边陲,,属于典型的农业之乡。乡农业以产 粮、药材、种植和猪、鱼养殖业为主。乡镇企业以建筑、养殖、药材业为主. 我们下乡调查,我们参观了他们的中学。一栋三层楼的教学楼和几间教师住房互相对峙,两座建筑之间便是简陋的黄泥操场??这也是孩子们唯一的活动场所。这就是芬水中学给我们此行留下的第一印象。据了解,在湘乡地区比这更破旧更贫困的学校还有很多,这所中学只是所有贫困学校的一个缩影。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以及在学校给当地小孩上课,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跃南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当地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存在的同时,也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结构失调,教学质量严重滑坡。 我所调查的中学,共有老师35个。其中20岁?25岁的老师占总比例的25%,28岁?45岁的已婚老师占总比例的55%,临进退休的老教师占总比例的20%。民办教师占总比例的80%,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还不到总比例的20%。绝大部分教师不会英语,不懂微机操作,带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老化,很多学校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全面开课,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我在给当地学生上课时发现,他们几乎是不说普通话的,就连上课回答问题都是用家乡话,我问他们老师上课时说的是什么时?他们告诉我,很少有老师说普通话。我们在进行培训时,他们学校正好有一名英语老师在给一些学生进行补课。那个老师在进行英语发音时竟然也是一口的乡音!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众所周知,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脱贫,达到温饱生活的水平线,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功绩。同时,我们还应对目前贫困人口问题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国贫困人口问题,为消除贫困扫除人口障碍。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如下现状: (1)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一遇天灾人祸,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又会返贫。虽然国家目前没有统一完整的返贫数字和返贫率的统计,但根据曾毅在《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指出广西一些贫困县的返贫率的计算估计。目前全国按最保守的10%左右的平均返贫率来算,应有1000万左右的返贫人口。还有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即未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仍然存在着一个贫困阶层,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若按照3.5%的保守比率计算,亦至少有2000多万。 (2)、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人口增长速度快,表现为农村贫困户新增人口的程度快和城镇贫困人口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增加。根据“四普”资料,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还表现为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老年贫困人的出现。 我国贫困人口的素质低下,不是某一方面的低下,而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低下。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 (3)贫困人口结构不合理,分布急集中又零星。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集中性。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由国家和省、自治区政府分别确定的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中。二是零星,位于贫困县之外的农村贫困人口零星地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另外在我国大部分城镇都存在着由各种原因造

最新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绥江县板栗镇桂花小学万远芳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想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现状、发展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领导不重视。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第一:过分依赖教材,忽视学生;第二: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科整合;第三:强调教材,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显然,这是造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最主要原因。而且在农村小学,乡、镇一级的基层领导对语文教育、教学知之甚少。在他们眼里特别低年级语文简单的不得了,是人人都可教的课。你数学应用题做不了就去教语文吧,所以语文教师就得低人一等,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且更是低人一等。因此,从高年级(作文、日记)到低年级(造句、写话)在众多农村小学的语文作业本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严重的方言现象。所以,我认为加强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使农村小学重视语文教学。 2.语文教师素质低下,缺少正规培训。目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民办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院校的培训,即使国家的远程教育所提供了电脑、课件、音像等,民办教师也无法熟练操作或发挥最大功效。同时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问题的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利用寒假闲暇的时间,我参加了关于农村教育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教育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家长对教育不太重视,一些世俗的观念根深蒂固。再者,由于我们濮城镇的经济不太发达,政府对教育资金的投入不足,这导致教育的质量偏低。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不仅仅是我们镇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全社会的一个缩影。农村教育不容忽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调查目的: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积极地反馈给市级及省级政府,解决问题,真正的普及农村教育。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教育仍旧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头等大事。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数的绝大数比例,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提高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农村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通过对我们镇将近200人的采访调查,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农村义务教育的情况,教育质量及教育设备的情况,师资力量的情况,还有教育观念和学生接受教育的态度情况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教育虽然迅速发展,但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矛盾日益凸显。我认为主要是经济的不发达导致教育的滞后性。但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教育的积累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忽视农村教育的问题。教育质量提不上去,农村经济就会陷入死循环。 (二)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陈旧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管理观念落后。 (1)学校教育目标不明确,大多数学校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注重应试教育。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将培养出一批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学生。 (2)通过同学的反映,我发现诸多问题,比如学校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和手段过于老套,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2、由于我们镇经济落后,导致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 (1)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据调查,城镇有一座小学楼房已经很破旧不堪,校舍有倒塌的可能性。 (2)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待遇低,而且又没有保障,致使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浅谈西部地区信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29806468.html, 浅谈西部地区信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作者:沈睿朱学君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32期 【摘要】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教育对信息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现阶段西部地区信息教育的相关状况,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方式;计算机 0 引言 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技术基础。它广泛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发展中,早在2000年,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信息教育是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对受教育者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品质的培养和提高,信息教育面向中小学以及高校的各个专业学生。 1 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水平比较 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计算机起源于国外,我国的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很大程度上上落后与国外,信息技术教育也是一样,不仅落后于国外,而且出现严重的东西部不平衡问题。 1.1 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状况分析 欧美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大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而且一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了2000年,美国每5名小学生就拥有1台计算机,信息教育的水平更是远远领先。90年代,美国要求小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能进行各种简单操作,中学就开始进行程序、算法、数据结构的内容教学。英国早在1988年的教育改革中就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国家同一课程中了,其地位仅次于核心课程。法国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学生均要参与多媒体教育活动。日本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较早的国家,信息教育贯穿整个小学到高中时期,其小学的信息教育就已经达到了高水平。新加坡从1996年开始推出全国教育信息计划,2002年计划做到让每两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这些国家硬件资源充足,软件环境良好,理念先进,对于信息技术教育有准确的定位,大力发展信息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