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信息系统剖析

土地信息系统剖析

土地信息系统剖析
土地信息系统剖析

川农土地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整理人:彼时花开时间:2016.5.20

第一章土地信息系统概述

土地数据:是各种土地特征和现象,包括空间位置、属性和时域特征及相互关系的符号化表示。

土地信息:是表征土地系统要素特征与相互联系以及实体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的总称。土地信息系统:是以土地管理决策服务为驱动,在集成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中,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能采用专业模型与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应用和传播多种多维的、动态的土地信息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的特征:1. 空间特征;2. 多维特征;3. 时变特征。

土地信息系统的特征:

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处理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

2.以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为目的,以模型方法为手段,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等能力,能产生高层次的有用的土地信息

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 硬件、软件、数据、用户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格式化、转换及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决策分析;6.显示与输出

第二章土地信息的空间数学基础

土地信息系统使用的几种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城市坐标系、高程参考系统、设备坐标系

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包括哪些?

1:500、1:1000、1:2000、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等11种。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采用的投影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为主,1:100万图的是Lambert投影

在我国, 除1:1000000 地形图采用Lambert(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外, 其余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 000、1:250 000、1:100 000、1:50 000、1:25 000、1:10 000、1:5 000)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第三章数据源与采集处理技术

线分类法:称层级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依次分成若干个层级目录,并编排成一个有层次的分类体系。

编码:是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沟通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相互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图层:是LIS区分空间实体类别的基本储存单位,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相同属性结构特征的同类地

理实体对象的数据集合。

土地数据的三个特征:

1.空间特征:表示土地的空间位置、形状和大小及其与相邻地物的拓扑关系。位置和拓扑特征是空间信息系统所独有的。

2.属性(专题)特征:是土地实体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地面的坡度、坡向、某地的年降雨量等。通常以数字、符号、文本和图像等形式来表示。

3.时间特征:依附于属性和空间特征,指土地实体的时间变化或数据采集的时间等。即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时段内得到或计算的。

土地信息系统获取数据的几种主要方法(包括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获取途径)

①野外实地测量;②摄影测量与遥感;③现场专题考察与调查; ④社会调查与统计;⑤利用已有资料(二手数据)。

要素的两种分类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

图形数据组织的层次结构:空间图形数据是地面实体相对于某一坐标系所处的空间位置特征的数据,按照“对象、数据”→“图层” →“地图”的层次结构组织数据

地图数字化的两种方式:数字化仪跟踪和扫描屏幕数字化

第四章 土地信息的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特定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部分。

关系模型: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中的元素,这种表就称为关系,关系的集合就构成为关系模型。

矢量数据结构:是通过记录地理实体坐标(坐标对、坐标串和封闭的坐标串)的方式精确的表示点、线、面、体等实体空间位置和形状。

栅格数据结构:是以规则的像元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的分布的数据结构。

二值图像:灰度值只有两种,通常用“1”表示前景元素,用“0”表示背景元素的图像。

元数据:描述数据的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说明数据集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的背景信息。

数据库的主要特征:

①能够减少空间数据存储的冗余量

②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 地图资料提取、社会经济统计、行业资料调查、网络采

属性数据

野外测量、GPS 、遥感、已有资料 空间数据

获取途径 数据类型

LIS 数据的获取

③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并高效的提供用户所需的查询结果

④在数据元素间维持复杂的联系,以反映空间数据的复杂性

⑤支持多种多样的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

⑥应用程序对数据资源的共享,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

⑦数据独立性,数据的存放尽可能地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

⑧统一管理,使用一个软件实现对数据的维护、更新、增删和检索等一系列操作

实体间的三种联系(具体实例,见ppt)

1.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材料,一种材料可以存放在多个仓库中

2.一种材料只能一个采购员采购,一个采购员可以采购多种材料

3.一个供应商只能供应一种材料,一种材料可由多个供应商供应

土地信息的三种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和关系模型(特点、具体实例)

层次模型:

用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型。它揭示的是实体(记录)之间的一对多(1: n)的联系。

特点:

1.容易理解,查找速度快,易于更新和扩充。

2.多码查找较为困难,容易导致数据冗余。

实例:企业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品的分类图书的分类文件管理档案管理

网状模型:

特点:

1、较层次模型扩充了实体之间联系的限制,较灵活地表示实体之间的多种关系,对确定数据表示效率较高,数据冗余较小,适于表示关系较为复杂的地理数据和具有网状特性的地理实体。

2、数据指针比较复杂,数据更新较为繁琐。

实例:表示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地理位置之间联系的示例

关系模型:

一个实体可由若干关系组成,而关系表的集合就构成关系模型。

特点:是对实体描述的一致性,用连接字段实现各实体之间联系。此外,关系模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数据修改灵活和更新方便、容易维护等特点。

实例:表示空间数据

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是如何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

用文件系统管理几何图形数据,用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属性数据,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目标标识或者内部连接码进行连接。

矢量数据的三种拓扑关系:

关联、邻接、包含

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四叉树编码(画四叉树)

链式编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和四叉树编码等。

四叉树编码——是一个分层的多分辨率的栅格地图表示方法。

先把地图看成是一个正方形的单元。如果该单元内有不同性质的多边形,则将单元分成四个大小相同的二级单元,然后再判断这四个二级单元中是否还有不同性质的多边形,若其中某个二级单元中有不同性质的多边形,则再划分成四个大小相同的三级单元,这种逐级一分为四的方法,一直分到预定的最高分辨率为止。

每个树叉均有4个分叉,所以称为四叉树。

判断网格属性是否单一,单一:不分,不单一:递归分割,最后得到一颗四分叉的倒向树

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对比

元数据的主要作用

1、帮助数据生产单位有效地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文档,并保证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员离退时,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情况的了解

2、提供有关数据生产单位数据存储、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质量、数据交换网络及数据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便于用户查询检索空间数据

3、帮助用户了解数据,以便就数据是否能满足其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4、提供有关信息,以便用户处理和转换有用的数据

第五章土地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

空间信息查询:是对土地信息系统所描述的空间实体及其空间信息进行访问,从众多的空间实体中挑选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空间实体及其相应的属性。

缓冲区:是指根据数据库中事物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多边形。

叠加分析:把分散在不同层上的空间属性信息按相同的空间位置加到一起合为新的一层。

DEM:一般情况下,当被描述的连续表面是地形面,即高程值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称为数字高程模型。

空间信息查询的三种类型:图文互访、空间关系查询、地址匹配查询

如何建立点与线的缓冲区?

矢量叠加分析的应用实例:

点与面——气象站的分布情况

线与面——不同区域的路网密度

面与面——不同地形区的土壤类型

ArcGIS 软件的矢量叠加分析命令——Clip 、Intersect 、Union 的功能

Clip :数据的裁剪。I

Intersect :求取图层交集区域。

Union :联合两个图层。

上机实验——市区选房的实验流程!实验五part1

为了便于了解城市其他地段的住房条件,可应用以上数据对整个城市区域的住房条件进行评价,分级标准是:

满足其中四个条件为第一等级。

满足其中三个条件为第二等级。

满足其中两个条件为第三等级。

满足其中一个条件为第四等级。

完全不满足条件的为第五等级。

1、属性赋值

(1)分别打开商业中心,名牌高中和名胜古迹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层的属性表,每个表添加一个字段:分别是market, school 和famous 字段,并全部赋值为1。

2)向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中添加voice 字段,全部赋值为-1。

2、区域叠加

(1)打开ArcToolbox ,选择Analyst Tools ︱ Overlay ︱Union 命令,打开图层合并操作对话框。

(2)依次添加4个缓冲区图层,并设定输出输入文件的路径和名称。在JoinAttributes 文本框中选择ALL 。

3、分级

(1)打开生成的Union 文件图层的属性列表。在属性列表中选择Options ︱Add Field ,添加一个短整型 点的缓冲区

原理:以点为中心,以一定

距离为半径绘圆;

线的缓冲区

原理:分别对每个顶点和每条线生成缓冲

区,然后对这些缓冲区多边形进行叠置操作;

字段class。

(2)在Editor工具条中,选择Editor︱Start Editing。然后在属性列表中的class字段上单击右键,选择Calcultate Values。

(3)在打开的字段计算器对话框中,输入运算公式:[famous]+[market]+[school]+[voice]。

(4)应用class字段的属性值进行符号化分级显示。

第一等级:数值为3。

第二等级:数值为2。

第三等级:数值为1。

第四等级:数值为0。

第五等级:数值为-1。

网络模型的组成要素及其属性(链、结点、停靠点、中心、转弯、障碍……)

结点(Nodes):网络中任意两条线段的交点,如港口、车站等

连通路线或链(Links):连结两个结点的弧段要素,是网络中资源运移的通道,如街道、河流、水管等转弯(Turns):资源运移方向从一个链上经结点转向另一个链

停靠点(Stops):网络路线中资源装和卸的结点点位,如邮件投放点、车站

中心(Centers):网络中具有接收或发放资源能力,且位于节点处的设施,如水库、商业中心、电站等障碍(Barriers):禁止网络中链上流动的节点,即资源不能通过的节点

DEM的主要表示模型(GRID和TIN,见ppt)

1)等高线(CONTOUR)模型

使用等高线表示高程,高程值的集合是已知的,每一条等高线对应一个已知的高程值,这样一系列等高线集合和它们的高程值一起就构成了一种地面高程模型

2)规则格网(GRID)模型

规则网格将区域空间切分为规则的格网单元,每一个格网单元对应一个数值,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一个矩阵,在计算机实现中则是一个二维数组,每个格网单元或数组的一个元素对应一个高程值。

3)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

利用所有采样点取得的离散数据,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把这些离散点(各三角形的顶点)连接成相互连续的三角面,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

几种DEM的应用

坡度和坡向计算:

坡向图是坡向的类别显示图,斜坡的倾斜方向可取方位角0o~360o中的任意方向。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为四种坡向,即平缓坡、阳坡、半阳坡和阴坡,分别用1、2、3和4表示。

剖面分析:

已知两点的坐标A(x1, y1)和B(x2, y2),则可求出两点连线与格网或三角网的交点,并内插交点上的高程,以及各交点之间的距离。然后按选定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按距离和高程绘出剖面图。常常可以以线代面,研究区域的地貌形态、轮廓形状、地势变化、地质构造、斜坡特征、地表切割强度等。

如果在地形剖面上叠加其它地理变量,例如坡度、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现状等,可以提供土地利用规划、工程选线和选址等的决策依据。

通视分析:

是指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研究某一区域通视情况的地形分析。如设置雷达站、电视台的发射站、道路选择、航海导航等,在军事上如布设阵地(炮兵阵地、电子对抗阵地)、设置观察哨所、铺架通信线路等. 土方计算:

使用ArcGIS的3D分析工具可以测量表面面积和体积,同时还可以测量两个表面之间容积的差异——进行开挖、填埋分析。

表面面积是沿表面的曲面进行测量,计算出的面积总要大于二维平面测量的面积。

体积是计算TIN表面和某一指定高程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立体空间,可以是平面之上,也可以是平面之下的。测量体积,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来计算土石方量。

第六章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

土地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它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创建软件以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即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对数据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的一种管理方法。

系统分析的内容:

1. 需求分析;

2. 可行性分析;

3. 系统结构方案分析

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内容:

任务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转化为相应的物理模型。

内容:

功能设计:根据系统研制目标,确定系统所具备的空间操作功能。

数据库设计: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处理,完成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包括数据采集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数据存储检索设计等。

应用设计:建立系统的应用模型和产品的输出。

系统总体功能评价的内容:

1)系统效率;2)系统可靠性;3)可扩展性;4)可移植性;5)系统的效益。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LIS):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土地信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空间信息查询:是按一定的要求对土地信息系统所描述的空间实体及其空间信息进行访问,从众多的空间实体中挑选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空间实体及其相应的属性。 叠加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该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土地信息的构成: 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机构设置、管理的方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答案二:(1)土地本身所客观反映的信息:土地空间定位信息(位置、大小、形状);土地质量信息(陆地、水域、土壤、岩石、沙滩、海洋);自然资源信息(植被、矿石、地形、地貌、水源);环境信息(阳光、温度、降水、风力、大气压) (2)土地关系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空间、地面、地下的各处建筑物信息、工、农、林、牧、渔等各种产业的土地利用及人口、文化、交通等等);社会法律信息(行政管辖、权属、有关政令、文书、契约、法规及转让交易)LIS的特征: (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 (2)以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为目的, 以模型方法为手段, 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 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土地信息; (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 LIS在土地管理中的服务领域: 1. 地籍管理:对土地确权、登记造册、发放使 用证书 2. 土地定级估价:评定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 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 测、制图、统计、分析与管理 4. 耕地保护:对农用土地进行分类, 划分基本 农田保护区5.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部署6. 建设用地管理:对城乡建设用地的征收、划拨和出让实施统一管理 7. 土地监察:调解土地纠纷, 监察土地政策的 执行情况 8. 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集 约度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 (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2)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 (4)查询、统计、计算 (5)空间分析 (6)显示 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土地信息技术更加融合;(2)时空LIS;(3)LIS应用模型; (4)Internet与LIS的结合;(5)L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 (6)更多地服务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7)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高度集成化(8)网络化要成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一种发展趋势(9)土地信息面向人民大众。 1

18春西南大学0724《土地信息系统》作业答案

1、地理信息一般具有3维基本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1.时间特征 2.空间位置 3.属性特征(简称属性) 4.时域特征 2、在土地信息系统中,按照其特征,土地数据可分为() 1.空间特征数据 2.地域特征数据 3.专题特征数据 4.时间特征数据 3、目前常用的空间分析主要有() 1.空间查询 2.缓冲区分析 3.网络分析 4.空间叠加分析 5.数据分析 4、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相比较有以下特点哪些是错误的?() 1.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小 2.数据结构复杂,冗余度大 3.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小 4.数据结构简单,冗余度大 5、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一般不使用以下哪几种空间分析方法()。 1.缓冲区分析 2.包含分析 3.网络分析 4.最短路径分析 6、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1.数据量特别大 2.既有属性数据也有空间数据 3.数据应用广泛 4.数据独立性 7、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有()比例地形图。

1. 1∶100万 2. 1∶50万 3. 1∶25万 4. 1∶10万 5. 1∶5万 6. 1∶2.5万 8、可以作为数据输入设备的有() 1.键盘 2.鼠标 3.打印机 4.扫描仪 9、4M指()。 1.量测环境参数 2.制作地图 3.监测环境的变化 4.对影响环境的过程和活动建立模型 10、地籍信息系统是由()所构成。 1.软件 2.使用者 3.数据库 4.应用子系统 5.硬件 11、土地数据主要有三大类数据组成,这些不同数据在应用于操作过程中可能引起数据的质量问题。分别是( 1.定位数据 2.非定位数据 3.数据的元数据 4.地理数据 12、土地信息系统空间参照系有()。 1.地球椭球 2.地理坐标系统 3.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4.高程参考系统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集OA、MIS、GIS技术于一体,整合空间数据库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等功能,实现土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证书发放等全部土地权属管理业务的办公自动化,构架国土资源管理日常办公、业务流程审批的规范化、图文传递电子化、管理科学化的综合管理全网络办公系统。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满足国土资源业务办公要求的《国土资源管理审批系统》;满足日常办公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 一、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模块框图如下: 二、技术路线 1、先进的数据结构 (1)、采用先进的B/S数据结构模式,可以实现网上远程报建、审批办公机制。 (2)、系统基于Oracle 9i或SQL Server2000大型数据库平台,运行快速、安全、稳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行、管理、备份、恢复机制。 2、工具化集成 采用模块化设计体系结构,操作简捷,易于掌握。系统提供的维护管理可以完成用户系统自定义的功能,包括增加业务机构、业务人员角色的定义、权限分配、系统使用界面的设计、各种表单及打印表格报表的设计、工作流程的设置定义和修改等。全面实现自制作、自维护、自拓展,使管理工作职能和流程能随着

业务的变化而进行即时调整。 3、OA、MIS、GIS一体化 已建立的OA 、MIS具模块有开放式的程序接口,模块间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为未来地籍管理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接口。图形在MIS业务办公系统中直接调用GIS系统数据库。 GIS系统采用最适用的AutoCAD Map软件平台,不需数据转换就可以直接调用CAD图形,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土资源业务管理与地籍图形管理一体化,MIS、GIS、CAD一体化,图、文、表、管一体化。 三、功能简述 (一)、OA办公自动化系统 1、公文管理 收文管理:完成单位外来公文的登记、拟办、批阅、主办、阅办、归档、查询等处理。发文管理:完成单位内部或对外公文的起草、审批、核稿、签发、发布、存档、查询等管理。 公文管理操作界面: 2、事务管理 包括待办事宜、日程安排、电子邮件、通讯录管理、规范查询等模块。

土地信息系统设计

一、课程设计概述 (2) 二、用arcgis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步骤 (2) 三、用arcgis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详细步骤 (4) 1.安装arcgis10.0软件 (4) 2.建立personaldatabase (6) 3. 镶嵌配准 (6) 4.矢量化 (9) 5、拓扑造区 (13) 6.给图形赋属性 (15) 7.计算相关面积 (17) 8.给图斑区赋相应图形参数。 (21) 9.标注 (23) 四、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24) 五、最终结果表 (26) 表一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26) 表二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27)

一、课程设计概述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程学习后的一个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的综合和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设计的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arcgis10.0软件和国家标准分幅的1:100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通过矢量化、建立个人地理数据库、空间分析等操作汇总统计相关数据。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课程设计的设备和材料 arggis10.0 、国家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J50 G 019041、excel等 二、用arcgis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步骤 1.安装arcgis10.0软件 2.在arcatalog中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要素数据集—-要素类 3.在arcmap中对所要矢量化的标准图进行镶嵌配准 4.分别对农村道路、高速公路、沟渠、地类界、村界、乡镇街道界等线状要素进行矢量化。 5.分别对农村道路、高速公路、沟渠线状地物赋属性(地物编码、要素代码、地物宽度、线状地物面积) 6.将村界、乡镇街道界合并生成“行政区划”区并赋予相应属性(权属单位、权属单位代码) 7.将农村道路、高速公路、沟渠、地类界、村界、乡镇街道界合并生成“地类图斑”区并赋予相应属性(地类编码、地类名称) 8.相关面积的计算 1)将农村道路、高速公路、沟渠合并为线状地物(xzdw) 2)用行政区划对地类图斑进行标识生成DLTB-QSDM 3)用行政区划对线状地物进行标识生成XZDW-QSDM(注意选中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作业

信息和数据间有何关系? 答案要点: (1)信息和数据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但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2)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和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3)信息以数据的某种形式来表现,而数据则是表示信息的某种手段。只有理解了数据的含义,对数据作解释才能得到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一定形式的数据可表示某一确定的信息。信息具有某种稳定性的特征,它是更直接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 简要回答土地信息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 (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土地信息系统技术更加融合 以遥感为主要数据源,以全球定位系统给遥感数据做精确定位与几何校正,结合土地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强大功能,整合成为一个土地利用监测分析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2)时空LIS 土地信息除具有空间特性外,还具有明显的时序特征。近几年提出的空间一时态数据模型也仅能处理空间二维和时间一维,不能完全表示和分析不断变化的三维世界,因而需要开发时空LIS。实现时空复合操作,将空间分析问题进一步拓展为时空分析范畴,已成为新一代LIS的重要研究课题。时空LIS主要研究时空模型以及时空数据的表示、存储、操作、查询和时空分析。 (3)LIS应用模型 根据某种应用目标或任务要求,建立LIS应用模型,是L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效率及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4)Internet与LIS的结合 Internet与LIS的结合即Internet LIS。利用Internet在web上发布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制作专题图和分析的功能,已经成为LIS发展的必然趋势。Internet LIS又有下列两个研究热点:①组件式LIS,即将已有的巨型LIS分解为若干可相互操作的自我管理、相互独立的组件,包括数据管理组件、空间查询组件、数据获取组件、专题制图组件和显示组件等。②Open LIS,即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是为了使不同的LIS软件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以及在异构数据库中实现信息共享的途径。从数据的观点看,Open LIS是未来Internet LIS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5)L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 将LIS和专家系统相结合,发展智能LIS或专家LIS是解决复杂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 空间数据输入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如何操作? 答案要点: (1)数字化仪进行数据输入。在进行数字化时,首先将待数字化的地图或航片等固定在数字化仪上,输人其比例尺,并用游标定出图幅上的左下角点和右下角点,确定出数字化范围,然后数字化员小心地用手扶动游标,使游标十字丝尽可能地保持在数字化线上,再按动游标键钮进行输入。在一般的数字化工作中常见的有两种基本输入方式,即流方式和点方式; (2)用扫描仪进行数据输入。将装有电荷藕合器件(CCD)的高分辨率镜头的摄像机与扫描装置以及低功率激光源组合在一起,对数字化对象进行扫描后,CCD将摄取的影像分解为离散的像元,然后将其记录成"黑”或"白”的像元。当然,这样得到的数据还需进行大量的处理工作后才能变成有数字地图要素,如等高线、道路等。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基本构成是什么? 答案要点: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贮、应用分析、产品输出。 简要叙述利用MapGis6.6软件建立土地利用图形库的流程? 答案要点:(1)光栅校正;(2)数据采集与编辑;(3)拓扑生成及检查;(4)属性录入;(5)库体数据检查;(6)标准图框的生成;(7)数据输出。 常见的空间数据中有哪些误差? 答案要点:(1)地图固有误差;(2)材料变形产生的误差;(3)图形数字化误差;(4)遥感数据误差;(5)测量数据的误差。 利用Arc系列通过对栅格图像矢量化所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其比例尺为1:10000),如何获得其图形库中两点的实际距离? 答案要点: (1)对图形是否定位进行判断; (2)重新赋予坐标系统和投影方式; (3)利用软件的量测工具测出两点的图上距离,再进行比例尺换算,从而获得实际两点的实际距离。 简要说明利用MapGis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库中数据采集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答案要点: 步骤: 1、按1:10000土地利用建库参数表分层作业。 2、调结点/裁剪搜索半径(拓扑半径)不大于0.0001。 3、各点线文件图形参数(包括图廓)统一设置为: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图形单位为米。 4、线状地物与线状地物相交处须有公共点;坑塘边线与居民地线相重合时,以坑塘边线为主,农村道路、单线沟渠可作坑塘边线。居民地边线使用地类界边线绘制。 5、双线沟渠套合光栅时采集沟渠边线,录入属性时以中线为主,该线形使用符号库中作好的线型,即不还原时为带面双线。 6、权属拐点点位与光栅严格匹配,误差不能超过0.1mm,拐点注记以像片外业调绘为准,其他注记均以调绘片为准。

储备土地看护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初探

储备土地看护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初探 发表时间:2019-07-01T09:23:01.0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郜惟 [导读] 储备土地作为保障城市规划资源的重要资产,在土地出让前由土地储备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看护管理。v 天津市滨海新区新地置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450 摘要:储备土地作为保障城市规划资源的重要资产,在土地出让前由土地储备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看护管理。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土地资源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对土地资源看护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其对土地看护管理的全过程跟踪对土地看护单位具有很好的支撑意义。本文从业务需求、系统框架设计、重点功能设计等方面就如何构建土地看护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储备土地看护;土地看护管理系统;土地资源管理;手持终端系统 政府储备土地作为保障城市规划资源的重要资产,任何人员和组织未经授权不得实施侵占、使用和破坏。在土地出让前由土地储备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看护管理,防止侵害土地权利行为的发生。土地看护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土地看护边界,保证储备土地权利不受侵犯,保证边界完整。 2.维护储备土地现状,不乱搭乱建、乱挖乱堆土方及垃圾。 3.接受上级检查,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土地资源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对土地资源看护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计算机辅助土地看护管理,对土地看护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建设,采用顶层设计理念,将日常办公、土地看管、土地巡查、看管移动终端联动等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以土地看管为核心、以综合办公为手段、以智能分析为依据、以手持终端APP和在线视频监控系统为渠道的多位一体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跨部门的协同办公机制,形成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的内部管理和外部事务管理体系,提升管理的约束性和科学性,全面实现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一、系统框架设计 从业务角度来说,储备土地看护管理过程需要内外协同办公。外业看护人员对地块进行驻场看护或巡视看护,发现土地违法、违规侵占问题及时将获得的影像资料向内业人员进行报告,内业人员进行问题分析,并将初步应对措施下达外业看护人员。一方面提高了问题处理的精准度,另一方面及时将出现的问题记录在案,可为相关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根据以上的业务特点,将系统框架设计如下: 1.采用面向服务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及业务联动。 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技术,实现面向服务、资源共享、统一注册服务组织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及业务联动。 2.通过配置平台创建统一的基础技术平台和环境。 配置平台按照全业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思想,以组件化可配置方式,提供统一用户认证管理、统一工作流引擎、统一GIS应用服务、统一数据支撑,为土地看护业务网上运行和监管创建统一的基础技术平台和环境。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工作流引擎、地图引擎、报表引擎,为业务审批、公文办理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通过可视化的配置工具,采取所见即所得的表单、工作流、GIS应用编辑功能,快速进行业务流程、表单页面调整。 二、重点功能设计 1.手持终端系统 (1)手持终端实时采集现场数据 将手持终端数据与协同办公系统进行互联,实现看护地块网格化管理,现场情况与指挥调度无缝拼接。土地看护人员对看护地块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后可利用手持移动终端上报有关情况。对于已解决的问题,按照协同办公系统的反馈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并将信息反馈至协同办公系统。 (2)构建看护土地数据库 建立看护地块数据库,根据看护人员权限,下放指定的看护地块范围至手持终端APP中。在看护过程中,看护人员可直观的查看出当前位置是否处于看护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地图与地块信息的叠加,可直观的查看到当前看护地块的范围及位置。 (3)GPS定位 APP通过GPS信号获取位置,并可实时查看当前看护地块信息。通过GPS定位与看护地块信息相结合,实现定位提醒和位置报送。在看护人员工作时间,通过手机终端实时定位,将位置信息每隔指定时间回传至协同办公系统,便于指挥调度人员实施核查看护人员工作状态。 (4)信息记录上报 通过手动采点或GPS采点,看护人员填写相关信息或者录制语音及视频资料,通过手机终端利用4G网络回传至协同办公系统。 (5)巡查轨迹记录 在看护人员工作时间,通过手机终端实时定位看护员的位置信息,可每隔一定时间将看护人员所在位置上传到服务器,形成看护人员巡查轨迹,便于指挥调度人员实时查看看护人员的工作状态。 (6)问题核查 对于已经处理完毕的问题,看护人员进行核查确认,并将确认信息、现场图片等打包后发送回服务器。看护人员可对已经处理完毕的事件进行核查,可对处理情况进行打分处理,以供在后期对看护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 (7)事件处理 通过APP数据接口,协同办公系统接收看护人员发送的巡查记录,指挥调度人员可通过事件基本信息,空间信息,现场多媒体信息以及处理过程信息,从多角度了解事件相关情况,并根据需要填写办理意见。最后将办理意见通过APP数据接口发送给看护人员,以便看护人员进行核查、核实。实现对上报的所有案件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案件处理和流转进行全程控制。

项目的的信息管理系统规划学习资料

项目的的信息管理系 统规划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就是确定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交流和信息需求,确定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信息、何时需要,以及如何将信息分发给他们。 虽然每个项目都需要沟通项目信息,但信息需求和传播方式差别很大。确认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和决定满足需求的适当方式是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内容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与项目组织相适应的信息流通系统。 (2)信息中心的建立规划。 (3)项目管理软件的选择与使用规划。 (4)信息管理实施规划。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的依据 (1)组织信息管理基础与环境。组织现有的信息管理基础与环境包括:组织人员整体素质与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水平;现有的信息管理规定与程序;现有的信息管理基础设施(计算机、存储体系、网络、通信方式等)。 (2)沟通需求。 (3)沟通技术。

(4)制约因素和假设前提。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的方法与过程 (1)项目信息管理方法与工具 1)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信息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是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通过分析各项目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以形成一个对他们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的逻辑的看法,并为满足他们的需求找到来源。该分析应考虑适于项目需求的方法和技术,为项目的成功提供所必需的信息,并且应避免将资源浪费在不必要的信息或不恰当的信息技术上。 2)项目管理软件。 3)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技术(PIP)。 (2)项目信息管理规划过程 1)根据项目信息管理战略确定项目信息管理的目标与方针。 2)信息需求分析。通过项目信息需求分析得出项目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的总和。确定项目信息需求的依据是:■组织机构图; ■项目组织与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职责关系; ■项目中涉及的学科、部门与专业; ■何时、何地及何人参与项目某一部分等计划及物流因素:

土地信息系统

第一章 数据: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资料,它是表示和记录信息的文字、符号、图像和声音的组合。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和信息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和信息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但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和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信息是以数据的某种形式来表现,而数据则是表示信息的某种手段。 土地信息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样和图形等的总称 土地信息系统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构成 土地信息系统一般由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组成;硬件一般包括输入设备(如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等) 、输出设备(如绘图仪、打印机、显示器等) 、计算机系统、数据存储设备(如磁盘和光盘驱动器、磁带机等);信息系统的软件由管理软件和功能软件组成。功能软件一般包括五大模块,即输入与预处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产品输出以及用户接口;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数据库应配有管理软件 土地信息系统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格式化、转化、概化3、数据的存储与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分析6显示 土地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土地信息系统是在土地科学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与计算机技术相关学科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土地科学作为LIS的分析理论基础,它反映了LIS所需要处理的内容与体系,并为LIS提供了空间分析的方法;测量和遥感不但为LIS提供快速、可靠、多时相的获取多种信息源的手段,而且它们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可直接用于空间数据的变换和处理;地图学为LIS 成果的表达以及可视化提供了方法。数据库技术为LIS的数据存储提供载体和管理方法。专家系统为LIS的数据处理中运用专业领域知识,提供框架。LIS应用了许多计算机图形学的技术,但又与计算机图形学不同;LIS与CAD和CAM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区别。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不足:缺乏空间实体定义能力、缺乏空间关系查询能力。 土地信息系统发展趋势: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土地信息系统技术更加融合2、时空LIS 土地信息除具有空间特性外,还具有明显的时序特征。3、LIS应用模型LIS强大的生命力在于与各种实际应用的结合4、internet与LIS的结合5、L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 第二章 土地信息分类的原则与基本方法是什么? 根据标准化理论,土地信息分类应该遵循下述原则:(1).科学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稳定性原则(4)完整性和可扩展性原则(5)易用性原则(6)灵活性原则(7)不受比例尺限制原则(8)与有关国家规范和标准协调一致原则(9)考虑数据来源原则 分类的基本方法:(1)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他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依次分成若干个层级目录,并编排成一个有层次的分类体系。(2)面分类法,是将给定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分成互不依赖,互不相干的若干方面,每个面中又分成许多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 简述土地信息的分类与分级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土地信息编码基础的分类体系,主要是有分类与分级方法形成的。分类是把研究对象划分成若干个类组,分级则是对同一类组对象再按某一方面量上的差别进行分级。分类和分级,共同描述了地物之间的分类关系、隶属关系和等级关系。土地信息的分类方法也可以是成因分类,即以成因作为主要的分类指标进行地物分类,这种方法通常为面分类法。分类体系中的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指标,一般以土地特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为主。例如,对河流的分级描述、土地利用类型的确定等。 土地信息编码的原则是什么?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之土地储备监管子系统用户操作手册20140312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 土地储备融资子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2014年2月

目录 1.简述 (1) 2.操作过程概述 (1) 3.储备用户 (2) 3.1. 新用户注册 (2) 3.2. 用户审核 (4) 3.3. 储备权限分配 (5) 3.4. 用户登录 (6) 4.土地储备总览 (7) 4.1. 储备监管总览 (7) 4.2. 业务操作导航 (9) 5.初始填报管理 (10) 5.1. 储备机构 (10) 5.2. 前四年储备供应量 (12) 6.年初填报管理 (13) 6.1. 土地储备年度计划 (13) 6.1.1.录入土地储备年度计划 (13) 6.1.2.上报土地储备年度计划 (15) 6.2. 年初土地储备信息 (17) 6.2.1.录入年初土地储备信息 (17) 6.2.2.上报年初土地储备信息 (17) 6.3. 年初储备资金收支 (18)

6.3.1.录入年初储备资金收支 (18) 6.3.2.上报年初储备资金收支 (20) 6.4. 年初储备融资信息 (21) 6.4.1.填报年初储备融资信息 (22) 6.4.2.上报年初储备融资信息 (22) 7.实时填报管理 (23) 7.1. 拟收储地块 (24) 7.1.1.新增拟收储地块 (24) 7.1.2.编辑拟收储地块 (25) 7.1.3.删除拟收储地块 (26) 7.1.4.上报拟收储地块 (27) 7.1.5.添加批准文件 (28) 7.1.6.面积调整 (29) 7.1.7.入库 (30) 7.1.8.申请撤回 (31) 7.1.9.终止 (32) 7.2. 已收储(已入库)地块 (33) 7.2.1.新增已收储(已入库)地块 (33) 7.2.2.编辑已收储(已入库)地块 (35) 7.2.3.删除已收储(已入库)地块 (36) 7.2.4.上报已收储(已入库)地块 (38) 7.2.5.追加储备证 (39)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修改版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1. 概述 我们针对当前国土行业信息化特点,以全国试点项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为基础,提供地、市、县级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实现计算机辅助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规划编制、规划出图打印、规划成果管理和规划实施等。系统基于工作流及Internet环境Web技术的集成和C/S模式下地图处理的办公服务,旨在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的有效管理,提高机关办公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 2.体系结构 2.1 技术架构设计 随着WEB技术的成熟,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采用Browse/Server网络结构建立GIS信息系统完全成为可能。采用这种胖服务器,瘦客户端的运行模式,主要的命令执行、数据计算都在服务器完成,应用程序在服务器安装,客户机不用安装应用程序,所有日常办公操作可通过免费的浏览器来完成。 采用这种B/S结构,大大的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另外,C/S方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与B/S方式相比对图形数据具有很强的编辑处理能力,对空间数据的存储效率较高。B/S方式和C/S方式各有优缺点,可以互补。因此将规划编工作中各种图形、图象、文档、等案卷的各种信息自动处理;而规划实施管理属性数据编辑、浏览的和空间数据浏览为主的模块采用先进的三层B/S结构,以方便用户用户操作。 所以,本系统采取以Browse/Server为主,Client/Server为辅的技术架构模式。(如果用户需要,也可提供纯粹的单机系统) 2.2系统软件平台架构 系统分为三大个部分功能:规划辅助编制系统、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系统辅助子系统,其中规划辅助编制系统为Client/Server结构,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和系统辅助子系统为Browse/Server结构,地图有关应用采用

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UML及其建模工具)课程实验(设计)记录与总结 实验设计名称: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指导教师:刘刚 专业班级:计算机092 日期:2012年04月22日 学号姓名 09109201 孔杰 09109202 任奕霖 一、实验(设计)目的和内容 实验目的: 通过分析设计《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并使用VISIO绘制《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建模图,熟悉《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理解利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建模的一般原理,掌握运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 实验内容: 运用UML进行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土地资源管理系统”,掌握运用UML建模方法进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一般方法 ①需求分析:对《土地资源管理系统》采用用例驱动的分析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②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行为模型:进一步分析需求,确定类之间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 ③物理模型:《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物理环境分析。 (7) 实验步骤与方法 ①分析《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②采用用例驱动分析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第一步,识别参与者; 第二步,识别用例,绘制系统用例图; 第三步,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③类之间的静态结构: 第一步,定义系统对象; 第二步,定义用户界面类; 第三步,建立类图,在VISIO中绘制; ④类之间的动态行为模型: 第一步,确定动态行为的建模图类型,分别为交互作用图、状态图和活动图; 第二步,建立交互作用图,在VISIO中绘制; 第三步,建立状态图,在VISIO中绘制;

⑤物理模型: 第一步,确定《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物理环境; 第二步,根据应用物理环境在VISIO中绘制系统的配置图; ⑥总结《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建模的过程,体会使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建模 的一般方法。 (8) 编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设计)过程情况 1、识别参与者 系统有四个参与者:投资者、规划者、督办者、系统管理员 参与者描述 投资者有查询、申报、取件等权限 规划者对投资者的申报受理、审批,最后根据可行性进行规划、发证 督办者对规划以及规划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催办,对以往的工程具有查询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对系统的数据进行更新 2、功能需求 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为满足土地利用规划业务需求中的规划、设计、实施、项目验收、监控、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要实现以下6方面的功能。 (1)、基本功能 建设一套完整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各项专题规划数据库,以及基础地图数据库。 (2)、查询统计功能 系统能以多种形式进行快速查询检索(图形查属性、属性查图形等),提高工作效率。 (3)、土地规划业务审批、审查 系统能按流程实现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审查、规划调整审查等功能。 (4)、规划成果的管理 实现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在规划实施中形成的相关图件、文档、指标等成果的管理,提供查询、统计、分析、调整修改以及输出等功能 (5)、辅助设计与决策支持 系统具有土地利用规划的辅助设计能力,有利于土地规划的合理布局与科学调整。提供缓冲区分析与叠置分析,以便快速理解土地规划的可行性等。

土地信息系统练习题

土地信息系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5分,共15分) 2.网络格式 DEM 模型数据有以下特点,但不包括( A ) (A)每一个网格都有一个高程数据;(B)每一个网格实地面积相等; (C)数据精度比一般网格格式数据精度高;(D)能够与其他网格格式数据叠加分析。 3.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信息系统有以下不同点,但不包括前者( C ) (A)是软件平台,而后者是应用系统;(B)常用来研究,而后者用来专项业务管理; (C)前者复杂,而后者简单;(D)作为后者的开发基础。 4.在地理 /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将弧段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用弧段组织图斑的有以下重要意义,但不包括() (A)减少表达图斑的数据量; (B)改变弧段坐标数据可以同时改变相关图斑的空间属性,保证数据一致性; (C)便于图斑数据检索;(D)增加空间数据精度。 5.一维游程码压缩网格数字图件需要表达的信息数据有每个游程() (A)位置与长度;(B)所在的行与列编号以及长度; (C)所在的行或列编号以及相应的属性代码; (D)所在的行与列编号、起始或终止的列或行编号以及相应的属性代码 7.在实施图形剪裁功能中,系统需要计算相关坐标链与剪裁窗口的交点,其目的是为了() (A)确保窗口内侧边沿线条的整齐; (B)线状地物与面状地物在窗内的完整; (C)线状地物与面状地物的完整; (D)选项A与选项B;(E)选项A与选项C。 8.已知某图斑 A 各个顶点的坐标值,又已知任意一点 P (x ,y) 的坐标值,用穿刺法判断出点 P 与图斑 A 边界有偶数个交点,则() (A)可以断定点 P 在图斑 A 以外; (B)可以断定点 P 在图斑 A 以内; (C)当点 P 不在图斑 A 边界情况下可以断定点 P 在图斑 A 以外; (D)当点 P 不在图斑 A 边界情况下可以断定点 P 在图斑 A 以内。 9.在手扶数字化仪图件输入模块中,容差设置过大,则()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2018-1-3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 为加强和规范土地储备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修订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8年1月3日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一、总体要求 (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防范风险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土地储备管理,增强政府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调控和保障能力,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国

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制定本办法。 (二)土地储备是指县级(含)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组织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的行为。土地储备工作统一归口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理,土地储备机构承担土地储备的具体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土地储备资金及形成资产的监管。 (三)土地储备机构应为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隶属于所在行政区划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辖区内土地储备工作的事业单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土地储备机构实施名录制管理。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将符合规定的机构信息逐级上报至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土资源部,列入全国土地储备机构名录,并定期更新。 二、储备计划 (四)各地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编制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合理确定未来三年土地储备规模,对三年内可收储的土地资源,在总量、结构、布局、时序等方面做出统筹安排,优先储备空闲、低效利用等存量建设用地。 (五)各地应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市场调控的需要,结合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地方政府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国土大面积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城镇地籍管理工作得以日趋细化,各种野外调查数据,不同比例尺图件资料急剧增加。特别是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以及土地有偿使用法规的实施,使得地籍变更日益频繁、地籍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对城镇地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如此数量巨大、来源多样、变更频繁的信息,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愈来愈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此外,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因此,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 从本质上来讲,建立土地管理信息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获取、分析、处理、管理和利用土地信息,就是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学、计算机科学(包括互联网技术……)等对土地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土地管理的许多业务工作,如,动态监测、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地价评估都必须建立在地籍、土地详查系统的基础之上,或者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详查系统,这是土地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必须先行。 土地管理的特色是对土地空间特性的管理。土地空间特性,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相邻关系,图层的划分及与土地相关的各种空间属性和人文属性。土地的这种空间特性,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GIS最初的应用领域,就是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相关(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数据库等有关系统的管理和规划等)的土地信息系统(LIS)。因此,GIS是进行土地管理,建立土地信息系统的最佳平台。 一、系统目标 建立地、市、县级的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地籍信息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核心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为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地、市、县级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实现土地管理信息的共享;提高土地管理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快速的土地信息查询服务、为土地使用者提供快捷的、全面的服务,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二、系统内容 (1)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业务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2)土地管理数据库的建设, (3)土地局业务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土地信息系统

第一章绪论 什么叫信息、数据?它们有何区别?信息有何特点? 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和图像等。信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和决策的依据。客观性适用性共享性可传输性。数据=信息+噪声或误差噪声或误差:与目标物无关的干扰+与目标物有关的模糊干扰可以排除,但模糊可减少不能排除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表达),而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内容) 什么叫空间数据、地图?举例说明空间数据有哪几种类型? 空间数据:图形,影像非空间数据:文字、公式、模型、表格空间数据用于描述有关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和相互关系的数据,以坐标和拓扑关系的形式存储地图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 什么叫地理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地理信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据、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总称。信息系统指具有采集、处理、管理和分析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各种有用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是各种土地信息及其载体(包括文字、数据及各种土地专题图表)的输入、存储、解说、修改、量测、统计运算、分析和输出的技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组成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来看,GIS是由软件、硬件、数据和用户组成。用户(GIS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是系统的核心,按其功能分为GIS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等)硬件(各种设备-物质基础,用以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地理信息或空间数据,主要包括:GIS主机,GIS外部设备,GIS网络设备等)。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分析(6)显示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的地理信息 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

土地信息系统设计实例

【土地信息系统设计案例】 土地信息系统设计实例 【学时安排】 30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系统设计的流程; 2、理解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作用; 3、掌握对土地信息系统进行评价的几个方面; 4、了解系统设计的目的。 【重点难点】 土地信息系统设计的流程;系统评价。 【教学方法与手段】 研究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 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设计的目的 土地信息系统,按其功能和内容,可以分为工具型土地信息系统和应用型土地信息系统。这里的系统设计是指应用型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所谓应用型土地信息系统,是指在工具型或基础型土地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经过二次开发,建成满足专门用户解决一类或多类实际问题的土地信息系统。因此,应用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它具有特定的用户和应用目的,具有为满足用户专门需求而开发的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库和应用模型,它继承工具型土地信息系统开发平台提供的大部分功能和软件,以及具有专门开发的用户应用界面等。 应用型土地信息系统,根据其应用层次的高低,又可分为空间事务处理系统(STPS)、空间管理信息系统(SMIS)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STPS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应用GIS的数据库技术,实现由传统的事务处理向计算机处理的转换,例如在房产、地籍等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SMIS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空间信息管理的高效率、模型开发和空间数据的动态更新,其功能不但表现为数据的查询和统计,还具有专业模型的分析应用等功能,它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管理、管网规划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SDSS主要用以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除了需要利用土地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它在宏观决策、行业发展规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 建立这些应用型的土地信息系统,要求功能能满足需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系统应用能达到高效益,实现业务操作的手工模式向信息化模式的根本转变,以便提高管理和决策的高效率和科学化。 二、土地信息系统设计的流程 应用型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及维护。系统分析阶段的需求功能分析、数据结构分析和数据流分析是系统设计的依据。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它的核心是对土地信息系统进行逻辑分析,解决需求功能的逻辑关系及数据支持系统的结构,以及数据与需求功能之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