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艺术类大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让艺术类大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让艺术类大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让艺术类大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让艺术类大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艺考已经成为大多数文化课较为薄弱却有艺术天赋或者特长的学生进入大学殿堂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艺术生在经过高三上半年的集训后,使得本就薄弱的文化课尤其是英语成绩雪上加霜、越来越低,从而使得艺术类大学英语课堂困境重重,如何才能让艺术类大学英语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就此展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英语多媒体情感因素英语课堂艺术化

一、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成因

近几年,随着艺考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艺术生已经成为高校校园内一支独特又富有朝气的新升力量。

作为高校学生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生,他们思维敏捷、个性突出、思想活跃、感性自我,同时自由散漫、崇尚自由,骨子里比同龄人更叛逆,纪律性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由于艺术类专业课招生是以学生的专业课成绩为主要考核前提和标准,考生在通过严格的专业考试后,才能参加文化课的高考,从而导致藝术生的文化课录取分数明显低于其他专业,而英语成绩更是没有任何限制。另外,这些艺术生在进入高校后,专业课学习十分紧张,课后作业日益繁重,造成部分艺术生为完成专业课的作业而不得不以“包宿”为常态,而英语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们的休息课,在英语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课声中“酣然入睡”者不在少数,英语课堂的主动参与性差。

二、教师技巧篇

1.根据艺术生的英语成绩和现状进行难易适中的、速度适宜的、内容相宜的教学。

鉴于艺术生英语底子薄,对英语兴趣不浓厚,同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大把的精力在专业课上,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有限,因此必须保证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教艺术生的大学英语教师就要具备更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能因为艺术生基础差而歧视他们。面对这些纪律性较差,自尊心强,又叛逆的学生群体,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走进学生的心里,与他们做朋友。

艺术班的英语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准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而应根据学情(成绩、专业、学风、学习的动力等的总称)选择与学生相

对“搭”的知识点和内容加以强化和深讲、多讲,巧妙地避难就简,这样学生就能听懂并掌握课堂教学内容,逐步在英语学习中体会成就感,而成就感是一个学生长期进行积极有效学习的必要前提。

2.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形式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的迅速普及,WIFI的无死角覆盖(如果国人能做到WIFI不设防那就可以用all over来形容覆盖之广了),某些高校已经配备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得心应手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因特网技术和网络资源之所以成为十分普遍的教学实践和日益普及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因特网为英语习得创造了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得学习者可以自然地习得语言,而不是死记硬背老师讲过的单词、语法和句法结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的互动和参与热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视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在外语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求异的过程当中,情感因素对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谈及教学方法时强调:“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实际上,教学活动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是在课堂这种特殊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在外语教学中应抓住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加强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尝试超越传统的师生关系,有效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厌倦、焦虑、害羞或者自卑等各种不良心理情绪,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内驱力。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曾说:“课堂有效的学习要靠教师的能力,教师的能力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喜欢一门课或者一个道理一个学说,首先要有一个他喜欢的老师来向他传授这门课或者学说。艺术生的英语老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舒服的语言习得环境,鼓励学生,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可打断他们急于纠正,更不要每错

必究,让学生只看到自己的错误和失误,而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从而避免尴尬和不和谐,让这样的良性循环主导课堂,使学生盼着上英语课。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学生的进步是递增的。

4.努力使艺术类英语课堂艺术化。

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抓住艺术生的这一特点,扬长避短,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努力使英语课堂艺术化,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艺术性,把英语课堂变成创造性的、给受众带来美感的艺术活动。

一堂好的英语课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跌宕起伏、动中有静,既要和学生进行酣畅淋漓的课堂互动,又要有恬静安和的沟通画面。教师可以通过优美流畅的板书、得体自如的教态和衣着、幽默风趣的语言、机智优雅的课堂控制能力,偶尔辅以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音乐、励志的英语演讲视频或者音频,甚至是经典的动画片段,还可以引用很时髦的网络术语或者网红达人或者网红段子,这一切都可以提高英语课堂的可欣赏性和艺术性。

在努力营造艺术氛围浓厚的课堂气氛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艺术生的创造天赋,例如他们的画画都很好,很多学生写得一手好字、唱得一首好歌,还能抱着吉他等乐器想唱就唱,他们做出的ppt也很有艺术性,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他们这样表现自我、活跃课堂氛围的大好机会,可以借此弥补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可谓一举三得。

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艺术修养和与时俱进永不服老的精神征服的学生,会成为该老师永远的铁杆粉丝,学生会以各种方式热情地为英语课加油。

三、学生技巧篇

1.端正对英语的学习态度。

Jakobovis曾经提出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因素及这些因素所占的比重:“才能占33%,努力占20%,动机占33%,其他因素占14%。”在上述因素中,智力因素客观天成,不会因环境影响而改变,而其他非智力因素都是可控因素,可以因学习者而改变,在这些非智力因素中,动机处于核心地位,可谓是影响二语习得的第二大重要因素。而在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英语仅仅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在此大环境下,艺术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明显不足,因此艺术生必须端正学习英语的态度,寻找主观方面的原因,提高学习英语的动机。老师可以在前方拼尽全力、

拿出120%的干劲和热情为学生铺路,可是作为当事人的学生如果不为所动、无动于衷,那么这一切都是枉然。

2.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重塑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和信心。

任何一个学生从最内心来讲,都想功课门门优秀,成为家长眼里有出息的好孩子,学生眼中的尖子生,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尤其是英语要是学得好,遇见一个老外张嘴就可以交流,那样不知道羡煞了多少旁人,可是大多数艺术生却不知从何下手,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学会英语。笔者在多年教学生涯里经常跟学生提到的一条学外语的金科玉律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如果真能把一篇文章用心地读千遍,想忘掉也是很难的。当这样的朗读积累越来越多的时候,英语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出你的脑海,跃然于纸上,流露于唇齿之间。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学习方法也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适合的学习方法则是如虎添翼。不管什么神法,在别人的学习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奇迹到底哪种方法适合,只有学生自己知道。

四、结语

为了解决艺术生大学英语的困难局面,英语老师要抓住艺术生的特点,挖掘适合的教学方法,加强与他们的心灵沟通,让他们从厌倦或者害怕上英语课转变为喜欢上英语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学好英语,既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可以借英语的一臂之力了解、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开阔自己的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鄧嵘. 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增刊).

[4]朱彦.艺术类大学英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4).

[5]赞可夫.教学与发展[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怎样让英语课堂生动起来

怎样让英语课堂生动起来 四川省内江市第五小学校卿恩群 英语是门有用的语言,也是一门美的语言。然而它却让许多孩子望而生畏,觉得困难重重,通过实践,我们意识到,有效的利用课堂的40分钟,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要使课堂有效,关键的因素是学生乐于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愿意积极主动地动脑筋,并独立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的课堂气氛至关重要。《现代汉语词典》给气氛下的定义:“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辞海》对气氛的解释是:“洋溢于某个特定环境中的情调与气息”。课堂气氛是多维概念的综合体,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教与学成为愉快的实践,使班级有下列特点(Hadfield, 1992):级凝聚力强,积极向上;同学间相互容忍,倾听;同学相互信任,合作;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有共同目标和集体主义精神;对所学语言及其文化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课堂组织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英语课,就像一支动人的曲子,有前奏,有铺垫,有高潮,还有余音袅袅的尾声。”(钟启泉,2001) 一、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对孩子健康的身心、独立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温和而坚毅的性格,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乐于助人、善待他人的品格,执着的精神,坚强乐观的态度,文明的谈吐,落落大方的举止都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中,教师的亲和力,民主的作风,艺术的处理小意外都无不给学生带去爱的阳光,孩子们感觉到老师就在他们中间。从而不由自主爱屋及乌,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 二、精心备课,设置教学环节。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1、匠心独用,设计多种导入方式,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大凡成功的小学英语课堂总是一开始就能迷住学生,犹如春色初展,令人钟情,急于一听,爱意便油然而生。①或实物,直接明了;②或图片,对应直观;③或小故事,简短易懂;

合作共赢,共同提高,促进英语课堂灵动性

合作共赢,共同提高,促进课堂灵动性关键词: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建设中,我们对“六环节”教学模式运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深入探索,目前已在全校推广实施。通过此实验研究,我们认为其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在课堂时间减少的情况下,通过组内成员的督促检查较好地完成课后巩固;二是展开小组竞争,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课堂上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分组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小组的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的前提。首先班主任对学生合理分组,分组时注意男女生的混合搭配,以及各成员之间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保证分组后各小组总体水平相对均衡。其次还要征求各科科任教师的意见,进行微调,以期利于各科教师教学。另外,各小组人数要适当,一般4人为宜,各小组设一名组长,并由小组成员为本组取名。 (二)操作模式: 教师导入——感知自学——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交流展示(质疑-答疑)——练习检测评价——作业设计 第一环节:教师导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设置合作学习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把这段时间内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布置清楚,让每个学习小组都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明白通过怎样的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对学生适当引导,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的知识背景,为学习新课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感知自学。首先由教师给学生提供自学提纲,让学生对于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发展思维的独创性,然后每个人将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整理好准备在小组内交流。在新授课伊始提前下发导学提纲让学生课下自主探讨学习,然后教师可以每组抽查一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也就是我校所提倡的个性化备课。 第三环节:组内合作探究。在学生自学、感知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小组合作、探究。首先各小组成员汇报自己预习自学情况,主要回答本节课学习目标和自学

怎样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怎样让英语课堂“活”的有效果 扬州市宝应县西安丰镇南窑小学朱庆霞王俊兰【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坚持“以学为本”,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教学教改的急切呼唤。而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地参与活动、有效地完成任务,是让课堂“活”起来的关键。所以发现课堂设计中的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能发现,发现了并解决才有助于教育的不断改革。 【关键词】自由提问形式多样化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多媒体创设情景教师的态度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是过去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也不再是过去的执行者。但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这种状况对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极为不利。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而怎样才能“活” 的有更好的效果呢?这就是我要探索的问题. 一、注重课堂交际,让学生自由提问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动脑思考,而且要动眼观察、动耳听取、动

口说话、动手操作,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的氛围中,沉浸于英语交流的喜悦中,自由地发挥。 案例一、 T: Hello, how are you ? S: I’m fine, thank you , Miss Zhu T: Oh! I have some fruits S1: Hello! Do you have apples? T: Yes , I do S1: Do you like apples? T: Yes , I do.. S1: Anything else? T: Some bananas ,too. Do you like them? S: No, I don’t . I like pears. Do you have pears? T: No, I don’t. but I have some peaches. ………… 案例分析:这是我放在一节课开头的师生对话,让学生同老师交朋友,鼓励学生积极地运用已经学过的句子向老师提问。学生敢于向教师提问,说明课堂上师生间的活动是平等的;学生敢于自己提问,就说明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所学的句子。比如,有几个小朋友会问我:, how many apples are there? 等一些课堂上我常用的句子,也可以让同学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语言的运用只有在语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另外,教师还应开发课程资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 由当前英语改革想到的 近一段时间以来, 关于英语高考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部分省市也岀台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改革 是大势所趋,只有改革才能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面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新局面, 目前有些英 语教师开始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将来也许会被辞退,甚至会失业;部分学生也岀现了心理浮动, 认为英语可学可不学,更有甚者岀现了厌学情绪, 这恐怕不是我们改革的初衷。 鉴于此,笔者认 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顺应改革洪流, 积极转变教学角色,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创建教学新 模式,千方百计地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高效起来。 一是培养新情感。一方面,要变“重教师情感”为“重学生情感”。以往教师往往只注重自 己的情感态度,而忽视学生情感的存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并随时进行 调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变“情感隔膜”为“情感交融”。近 些年来,师生之间的感情总体上趋于淡漠。很多教师虽然备课认真、教法娴熟、工作勤恳,但其 教学效果却不佳, 这与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与沟通有很大关系。 由 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且英语教学传授的是“表情达意”的语言,因此 要实现新课程标准, 教师就必须改变师生间的情感现状。 教师如果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关注 他们的喜、怒、哀、乐,喜其所喜,忧其所忧,学生自然就会把你当成知心朋友。事实证明,很 多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才喜欢上他教的那门课,学习成绩才得以快速提高。 二是创建新模式。要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旧的传统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 程序、内容、方式、方法,决定了教师怎样传授,学生就要怎样接受。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学过 程变为师生积极互动、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学生 是主体,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 “示范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如每节课最后的一个环节是语言的巩固运用 环节,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采访对话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 接受新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三是借助新载体。要变“单一利用传统资源”为“综合开发现代资源”。一本教科书、一支 粉笔、一块黑板,这些单一、传统的课程资源既让学生感到乏味,又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听、说、 读、写等综合能力的目的。 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 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资源, 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从不同的渠道、 以不同的形式接触英语。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单词、短语等语言知识点时,列举的例子应尽可能贴近中学生 的日常生活,符合他们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易于被他们所理解和接收,以求达到“师生共鸣”, 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例如,学习 Itis/hasbeen+ —段时间+since...(自从”以来已 经有多长时间了)句型时,我们可以例举更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自从初中毕业已经有两年了 (Itis/hasbee ntwoyearssi ncewegraduatedfromju niorschool. 源,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活泼的画面,配之以恰当的解说,充分刺激

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发表时间:2019-11-29T12:08:35.117Z 来源:《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2期作者:王玉梅 [导读]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南村镇南村中学266736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学得有效。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可以使英语课堂活跃起来。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要精力充沛、情绪饱满、面带微笑,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举止要大方,言吐要简洁,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穿插如“Good”“Don’t be shy”“You are clever”“I believe you”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 二、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单词教学是学生机械地读、背,单词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只有一种模糊的、间接的认识。对于背单词,学生总是记了忘,忘了又记。其实在单词的教学中,除尽可能地利用动作、实物、图片一些比较直观的东西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外,还可根据需要利用简略的解释、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造句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三、寓知识于生活中 随着中国加入WTO,英语也正在悄悄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加入一些生活英语,会让学生真正觉得英语不只是中考的必考科目,生活中英语也无处不在。现在许多商品用英语单词作为商标,例如:Flower,Safeguard,Soft,National,Legend等等。几乎所有的电器及其按钮名都是用英语标明的,如electric fan,washer,pause,record等等。高科技信息时代,CD,VCD,IP,IT,APEC这些名称人们已不再感到陌生。这些英语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能引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使用英语的习惯。充分利用传媒及生活中平凡的日用品,把英语与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英语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学英语不是在啃一块又脏又硬的骨头。 总之,英语学习不是机械的单词记忆和语法规则的罗列,英语知识可以更多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惊奇地发现:啊,原来英语也可以这么学!只有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课堂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英语课才能活起来。

巧用多媒体,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巧用多媒体,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生命课堂。但是目前仍有部分教师不能紧随教改大流,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不是教师“一言堂”就是对学生的“满堂灌”。从而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学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忍”。严重遏制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思路,寻找源头活水。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多媒体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很好的改变了这一现状。它利用声像等方面的优势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使得一度僵死的课堂教学重新焕发了新的动机和活力。运用多媒体手段在英语课堂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课堂有效性课外拓展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首先不仅要看执教教师能否活化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看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个体差异,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看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重点是否放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内容的呈现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老师都会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认为哪些是学生会的,哪些是不会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不会顾及到学生的需求。因此,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和要求,教师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形式下的新课程标准。这也是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涵。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性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那么教师应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二、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加课堂容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课堂依靠的是一个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课堂形式单一,课堂容量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少,这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相悖的。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耳目一新,不仅极大的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催化剂”,能够激活课堂、激活教材、激活师生,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视、听、说并举,真正感受英语的魅力,使他们学在课堂、乐在课堂。在牛津高二英语模块八教材中,在牛津高二英语模块八教材中,有一节课是关于文学欣赏的。笔者在一开始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中国的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学生的情绪立刻变得高涨起来,师生之间的距离在瞬间被拉近了,然后我顺势转到西

浅谈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浅谈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浅谈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生活信息化的脚步,英语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忽视。各个教学阶段采用的英语教学法也因此备受关注,其中通过重视学生,民主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人人参与活动;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有效方法,小学课堂活跃了起来,摆脱了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更高。关键词:英语;小学;活起来 Talking about how to live up to the English classroom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pace of life,information technology,English,in people’s live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an not be ignored.Teaching English in all stages of teaching and therefore the use of concern,which by focusing on students,teaching democracy,the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participation of all activities,play in school,learing to play in such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English,to develop their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arning Ehglish,so that they build self-confid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these effective methods,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activity up to get rid of the boring classroom atmosphere,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will be higher. Key words: English, Primary school,living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然而,在英语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加课堂或课外活动;

动起来,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全身反应法 我们学习英语这样的第二语言,就如同幼儿学习母语,在最初的阶段也需要通过观察动作帮助理解词语。全身反应法(TPR)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是一种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外语教学法。在课堂上,适当、恰当地运用全身反应法(TPR)辅助教学,能发挥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促进其内在潜能的发挥。现在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全身反应法(TPR)汲取了人文主义心理学关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让微笑的目光洒落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不仅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PEP Book2 Unit1 “My Family” B “Let’s talk”一课时时,我用“TPR”活动导入新课: Come on, boys and girls. Stand up, please! Sit down, please! Open your books. Look at the blackboard.(手指黑板) Watch TV.(新知识,用手势提示。) 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手势提示下,完成动作,学习语言。既复习旧知,使导入新课自然流畅,又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有利于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James J Asher教授认为,记忆联系的追踪频率和强度越大,记忆联系就越强,所学的知识也就越容易回忆起来。记忆的方式有很多,有死记硬背,也有通过行为动作。根据研究证明,按全身反应法结合动作记忆对儿童来说,成功率最大,没有全身动作,一个新的语言现象即使重复多次也依然是一连串的噪音。 如,在教学PEP Book1 Unit2 “Look At Me” B “Let’s Learn” 一课时时,我并不是采用机械的操练来学习人体各部分的名称,而是通过发指令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Touch your head.

英语灵动课堂

英语灵动课堂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接受知识,还是主动接受知识,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那么,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英语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是我们这学期主要研究的内容——打造灵动的英语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让学生想动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是课堂的生命。教师在课堂上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等都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让学生产生“我要动”的欲望。在课堂上我也是这样做的,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明显有所提高。在本学期许伟老师参加市优秀课的评选,在对许老师进行指导时,首先就是要求许老师在课堂上要有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在新华小学的课堂上以及在我们学校的评优课的展示上,许老师都做到了这一点,课堂上学生在许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发言,主动参与。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敢动 我们的课堂是一个有生命的课堂,一个体验的课堂,要

求教师不能时时、处处地用死的课堂规范和纪律锁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学期,我们英语组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来研究灵动英语课堂。在这学期的精品课上,我也是从这两方面着手,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我还比较满意的。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第十二小学黄思红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愉快的方式给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保持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地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 一、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不仅指实际生活情境景,还包括模拟交际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小学生好表现爱表演,表现力强、很少害羞,情境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还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积极参与的好方法。会话教学中将学生的“动”融于具体情境中,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首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打破呆板的“井田式”座位顺序,把学生的座位安排成各种很随意的排列方式,几人一组,就好像课间在聊天、游戏一样,这样可减轻学生的紧张拘束感,也为他们创设了比较真实的生活情景。 情景表演最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为了表演成功,他们会很积极而精心地设计出表演内容,更会细心地把准备好的内容展现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内容已嵌入学生的脑子里。例如学习了见面打招呼,互相介绍的句子后,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课堂上表演出来,从Hello! Nice to meet you! 到Bye—bye, See you later,从姓名What’s your\his\her name?到年龄How old are you?亦或其它的问题,老师都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预订的教学目标进行情景表演。除了真人表演的对话,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玩具、木偶等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表演木偶戏,自己帮配音,这样效果也很好。因为充当配音小演员及造型可爱的小玩具同样是孩子们喜欢的事与物,学生们在说说笑笑、玩玩跳跳中,即感到轻松愉快,又达到了“动手又动脑”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法国大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到:“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游戏引入课堂,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根据学生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将整个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把游戏转变成比赛,让他们在这些表现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我在复习数字一课时,要求学生们能够流利地数出学过的数字,我安排了“数字擂台赛”。挑选一位同学当擂主,快速的读出这些数字,记下他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其他的同学可以向他挑战。战胜擂主的就成为新擂主,名字被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为了不使部分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同学失去信心,我在这部分学生中也设立一个擂主。两个擂主,随你挑战。比赛中的激烈竞争,使学生都积极地把数字牢牢地掌握下来。复习人体器官时,可以让学生“画画接龙”;复习水果名词时,可以进行 “Touch it and guess”比赛;复习单词的写法时,“Bingo”游戏很受欢迎。 三、以愉快的方式结束,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在Wrap-up-环节,以愉快的方式给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是学生热爱学习英语的关键之一,可以使其带着对课程的美好感觉回到家,以保持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关于颜色一课的单词时,在最后我教学生这样一首儿歌:“小黑熊真顽皮,手里拿着大画笔,画片天空是蓝色,blue,blue是蓝色;画朵白云是白色,white,white是白色;

英语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英语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教学这么多年来,感觉比较难的就是在英语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在基础比较差的班级。今年3月到支教中学接手的初一(3)班,就是一个英语基础较差的班级,全班46人30分以下有25人之多,平均分只有30分,4人及格。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小学时没有与英语接触过,即使在小学时接触过英语,也是把英语当作好玩的、不重要的科目,没有认真的学过。所以在初中学了一个学期,很多学生甚至连二十六个字母都不认识。一开始,课堂上死气沉沉,领读时没有几个人开口读英语,更不用说齐读了。但是在我教了一个学期之后,初一(3)班在同年级中平行的五个班里是最好的一个班了,上课表现最活跃,会读英语的同学越来越多了,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在每次考试中平均分都比其他班至少要多五六分到十一二分。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后,有个学生很兴奋的告诉我:唐老师,上学期期中考试我才得三十多分,这次我考了七十多分呢,真是谢谢你。那么我是如何做的呢?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上课开小差 在英语课堂上,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不让学生在上课时有任何与英语学习无关的动作、行为甚至思维是有点难度的,而要让他们主动动起来则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便只好先让学生被动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开口读英语。虽说是初一年级,我却是中途接手的,一开始,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认为自己小学没学好,初中也会学不好,接手后第一步: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们上好每一节课。在正式上初一下新课前,先复习初一上学期的内容,我从字母、音标、单词、重点句子,一步一步来,先教会学生会读字母,再教会学生会读音标,然后开始复习学过的单词,初一上学期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子。字母、音标、单词、重点句子,这些都是我着重复习的内容。 上课时我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开小差。只要发现有学生在上课时趴台、低头看别的东西、讲话等等,我随时都会叫学生读课文或单词,若不会读,我叫会读的学生教会他读,一个教不会,再叫一个教,直到开小差的这个同学会读为止。有天上课时,我发现上课几乎从来都不跟着老师读英语的A同学趴台,于是我便叫他站起来读我刚刚教过的一个英语单词,他根本就不会读,于是我便叫他旁边的学生站起来教他,他开了几次口读的都不准,于是我继续叫他旁边的其他同学教他读,叫了好几个同学教,他读的都不太准,他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但我还是鼓励他继续,后来他终于读对了,同学们都为他的进步鼓掌了,他很高兴,下课后告诉我:唐老师我总算会读一个英语单词了。我说:祝贺你,只要你肯学你就会进步的。慢慢地他一节课会一个单词了,又一节课会两个单词了,他更高兴了,学习英语的劲头也更足了,上课时他有时还会举手要求读某些新学单词或句子。有学生说:唐老师,在你的课堂上我可不敢随便,免得

浅谈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浅谈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生活信息化的脚步,英语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忽视。各个教学阶段采用的英语教学法也因此备受关注,其中通过重视学生,民主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人人参与活动;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有效方法,小学课堂活跃了起来,摆脱了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更高。 关键词:英语;小学;活起来 Talking about how to live up to the English classroom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pace of life,information technology,English,in people’s live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an not be ignored.Teaching English in all stages of teaching and therefore the use of concern,which by focusing on students,teaching democracy,the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participation of all activities,play in school,learing to play in such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English,to develop their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arning Ehglish,so that they build self-confid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these effective methods,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activity up to get rid of the boring classroom atmosphere,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will be higher. Key words: English, Primary school,living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然而,在英语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加课堂或课外活动;而有的

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小学英语课堂更灵动

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小学英语课堂更灵动 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和交流,因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应提倡如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在教学中如何贴近生活实际。摒弃就教材学习而学习、就考试而学习的应试教育,提倡灵活多元的生活式教育。因而,我们在课堂上应尽量创造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提供生活化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到他们学的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处可见,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学得有意义、有兴趣。换一种角度讲,我们必须活化英语课堂,把机械的操练、枯燥的背诵转变成学生喜欢的方式,从而让他们乐学、爱学,这样的学习,才是实在、有效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适应生活、实用的。 例如,在学习shopping这个话题时,我往往会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戴上头饰扮演不同角色(售货员、顾客等)、给实物贴上标签(不同的价格)、设立不同的摊位(学习用品、水果等)。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巩固句型“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How much is it ?”“I’d like some...”“Here’s your change”“Anything else?”“How many kilos?”“What colour?”“Which fruit?”“Thank you”等等。这样的课堂不仅学生感兴趣、

积极主动准备道具,还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想必老外们在商场里也无非是如此这般的买卖吧,我们的学生学得又快又好,采用生活式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在英语学习中,不同的风俗文化一般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因为身处不同的国籍、现实环境,很多习惯和文化是有天壤区别的。问候礼仪、节假日风俗、数字颜色类忌讳、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国家、不同种族都是不同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学习,就要创造一定的生活环境、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例如,在学习Holidays话题时,先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外的各种节日,然后和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比较。接着让他们组成小组,上网或查阅资料,比较哪些是中国特色的节日,哪些是国际性共有的节日,还有哪些我们不熟悉的国内外节日,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动手动脑,展开了进一步的调查。最后,在万圣节当天,师生精心准备,创设一个真实的Halloween庆祝活动,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参与体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了国外文化。开放式、生活式的课堂让学生能摆脱教材知识的局限性,开阔视野,掌握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 总之,尽可能地创造丰富、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使我的英语课堂更加灵动高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

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激活课堂的四项要求是:1、导入含活式——带着兴趣,带着思索;2、形式求活泼——方式多样化,感受多方位,信息反馈畅通;3探索有活力——思维有深广度,见解有创新度;4、结尾有活意——留有激情,留有悬念。 一、导入含活式——带着兴趣,带着思索 英语中有句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 ,要求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既能拓宽思路,又能以最佳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教师要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有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导入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可以以下列几种方式来导入新课:(1)由复习单词导入课文;(2)由老师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或简单地先复述课文;(3)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先作简单的讨论;(4)如果课文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则让一组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行表演等等。 二、形式求活泼——方式多样化,感受多方位,信息反馈畅通 1.建立全新的脑图 实践证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偏爱的学习方式。我们有些人是视觉学习者:当他们看到学习的内容以图象形式出现时,他们学得最容易,最好。有些人是听觉学习者:通过交谈的声音或音乐来学习。有些人则是触觉/动觉学习者:当他们通过触摸或者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会学得更好。美国马里兰州洛克维勒斯特市特殊诊断研究公司董事林恩·奥伯来恩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在运动时学得最好,而大多数成年人则有视觉偏爱。但是,我们中大多数人把所有三种类型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组合。只有当我们把大脑的许多巨大能量连接起来时,才能学得更快更好。 牢记信息。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一行一行地记笔记,但大脑不是以此方式运作的。大脑是将信息存储在树状的树突上的,它以类型和关联存储信息。因而,当你用大脑自身的记忆方法工作,你就会学得容易,迅速。在课堂上教师可尝试不让学生作记录,而是跟着自己一起画脑图——用树状结构再辅以颜色,符号,类型和关联来把整篇课文勾画成一幅脑图。

让小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让小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盱眙县马坝中心小学张云 【内容摘要】小学英语课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 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借助歌曲歌谣,组织趣味游戏,利用态势语言,创设 交际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让英语课堂“活”起来,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英语 的潜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快乐地学习英语,提高课堂教学 效果。 【关键词】情境形体歌谣游戏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其中特别强调要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 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增强实践 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维比较活跃, 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丰富。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 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愉快因素,让学生乐起来、动起来,置身于 知识内容的环境中,亲身体验、直接感受,让愉快的情感体验伴随学习过程,把 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情境中,使英语课堂“活”起来。 一、设计情境,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内容的知 识进行具有交际性特征的语言实践。它虽然不是完全自然的交际活动,但与机械 的语言操练相比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在这种准交际性的活动中学习英语, 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 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例如,在教句型“What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的知识后,为 了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达到来你巩固的目的。教师可以安排设计一个 调查访问的活动。活动要求学生调查几个同学对食物的不同喜好,喜欢的画笑脸, 不喜欢的画哭脸。最后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Mike likes chicke. He doesn’t like hot dogs. 这种交际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用英语的兴趣,调动了 每个孩子得积极性,而且学生了解信息的同时,学习了新的英语知识,锻炼了英 语交际能力。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英语课让学生动起来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英语课让学生动起来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学得有效。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可以使英语课堂活跃起来。 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要精力充沛,情绪饱满,面带微笑,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举止要大方,言吐要简洁,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穿插如“Good”“Don"t be shy”“You are clever”“That"s a good idea. Thank you”“I believe you”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

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单词的教学传统的单词教学,是学生机械地读、背。单词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只有一种模糊的、间接的认识。对于背单词,学生总是记了忘,忘了又记。其实在单词的教学中,除尽可能地利用动作、实物、图片一些比较直观的东西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外,还可根据需要利用简略的解释、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造句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在这一环节还可以用讲故事、猜谜语、问问题等方法。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描述,为课文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在检测学生背单词的情况时,不仅只是采取听写、抽背的方法,还将班上学生分成小组,每次每组抽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进行小组比赛。通过多种方法的单词教学,学生的兴趣提高了,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强了,学习单词时就不再感到枯燥,不再怕背单词了。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单词关过了,课文理解及语法的学习就会容易些了。 课堂交际的学习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就在课内创设更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去进行交际。”尤其是外研版的课本,每堂课都有一定量的听力及课堂交际活动,其表现方式是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大量的交际活动。这时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一、“课堂话语分析法”从全新视角揭示课堂教学的实质 1966年,贝拉克等人在著作《课堂中的语言》中提出了著名的“课堂话语分析法”[1]。按此观点,课堂言语相互作用基本上遵循“依次交替循环”(turn-taking cycle)规律。这一循环,由教师言语引起学生反应开始,随之是学生相应的回答,最后以教师对学生这一回答的反应而结束。Sinclair等人在巨著“Teacher Talk”中,对这种话语相互作用做了更精确更系统的阐述。他把“依次交替循环”细分成五个环节:教师引语(Teacher Initiation)—学生举手(Students Bids)—教师提名(Teacher Nomination)—学生反应(Students Response)—教师评语(Teacher Follow up),并把它命名为“交换”(Exchange)。[2] 笔者认为,Sinclair命名的“交换”概念,作为课堂话语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单位,在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中,有理由被认定为课堂结构的组合单元。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了课堂教学的实质正是这一个又一个“交换”的组合。这种组合具有鲜明的特性,其一是运行有序,即“依次交替”;其二是遵循有据,即“交替循环”。由此,它可以进入有效操作,成为广大英语教师的不懈追求;由此,它可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层层推进,在循序渐进中使教学流程日臻灵动且完美。 二、课堂言语“交换”规律对英语教师言语行为的启示 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语言习得。而“交换”,作为课堂话语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单位,对英语的学习和提高尤显重要。它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练习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为学生确认或否认他们对英语的“假想”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同时又为教师动态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最好的机会。成功的“交换”意味着灵动的流程和成功的课堂,也意味着有效的习得。 组成课堂话语“交换”的基本模式是“教师引语—学生举手—教师提名—学生反应—教师评语”。这五环节是一个严密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遗漏或操作不当都会导致“交换”乃至整个课堂教学的失败。因此,成功“交换”对于激活课堂教学、改善教师言语行为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要求学生有积极强烈的参与意识。如果学生对教师引语不情愿作出反应,不能作出反应,或者反应迟缓,课堂教学就不可能顺利平稳高效地进行,从而造成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又乏味。它同时要求教师能根据课的类型和包括学生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等内容的学情分析,适时给学生的配合意愿提供可能性,并作出实际上的配合。从“交换”的基本结构不难发现,课堂中教师的一切言语行为正是发生在“引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