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单位质量评价报告

设计单位质量评价报告

设计单位质量评价报告
设计单位质量评价报告

邓州市都司镇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工程

质量评价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都司镇中心小学院内。总建筑面积743平方米,建筑物长度40.74米,宽18.24米,共1层。建筑物总高度4.95米(±0.000计)。室内外高差为0.45米。工程结构形式:框架结构。设计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合理使用年限50年,建筑性质为综合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A、建筑概况:

(1)外墙:涂料外墙。

(2)内墙:混合砂浆墙面,外刷白色仿瓷涂料。

(3)顶棚:采用混合砂浆粉刷,外刷白色仿瓷涂料。

(4)楼地面:水泥砂浆地面。

(5)屋面: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屋面。

(6)门窗:门为成品套装门,窗均为中空塑钢窗。

B、结构概况:

本工程基础为独立柱基础。基底标高为-1.900m。

材料:

砼:垫层为C15,基础C25,一层柱、梁、板C25,构造柱、过梁、栏板、楼梯均为C20。

墙体:基础采用MU15页岩砖,一层采用MU10加气混凝土砌

块。

砂浆:基础采用M7.5水泥砂浆,主体采用Mb7.5水泥砂浆。

二、质量评析

该工程基槽开挖至基底标高后,我院派设计人员到现场对基底土质、基底标高、轴线位移、基槽的几何尺寸进行了验收,经验收基底标高、轴线位移、基槽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基底的土质满足设计要求。

该工程地基与基础、主体等分部工程,我院都按施工现场进度到达施工现场,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验收,经验收该工程的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都能按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国家现行有效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达到了设计图纸要求和国家现行有效验收标准的规定。我院对该工程评为合格工程。

设计项目负责人:

邓州市规划建筑勘察设计院

二0一五年六月十八日

各类环境要素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

精心整理培训资料—2 各类环境要素评价方法 一、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1、评价标准 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修改单(环发[2001]1号)规定的浓度限值 Coi—i项空气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n—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污染物项数。 根据全省各地空气污染的状况和特征,结合空气常规监测项目情况,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参数为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12个城市将可吸入颗粒物监测结果计入综合污染指数,其他市、县、区以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计算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⑵空气质量达标评价由单项污染物水平和级别以及综合的空气质量级别进行评价,其中年均 单项污染物级别由环境空气质量的年均值标准确定;综合的空气质量级别的确定为最差一个单项污染物级别即为空气质量级别。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一级和二级)为达标,超过二级标准(三级和劣三级)为超标。其中一级为空气接近良好背景水平的优级,二级为空气有一定程度的污染物存在但影响程度尚可接受的合格水平,三级为空气污染已经达到危害性程度,劣三级为空气污染相当严重。 ⑶污染负荷系数法 为: 1 2 9:00 3、降水评价方法 降水酸度(pH值)以pH=5.60作为划分酸雨界限,一般将pH<5.60的降水称为酸雨。用降水pH 年均值和酸雨出现的频率评价酸雨状况。 三、沙尘暴评价 (总站生字﹝2004﹞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印发<沙尘天气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31号)规定进行评价。详见表3-7。 表3-7 沙尘天气分级颗粒物浓度限值单位: mg/Nm3

10 2、沙尘天气持续时间达不到规定时间者,其分级下降一级; 3、未达到分级标准的其它沙尘现象统称为“受沙尘天气影响”。 四、地表水评价 限值进行比较,以该断面(或河流)污染最重因子的类别作为该断面(河段)的水质综合类别。 ⑵地表水域功能标准 根据陕西省地表水域功能标准进行水质超标状况评价 ⑶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污染分担率来计算和评价各水域(或河流)间的污染程度大小和污染年际变化(污染指数计算,采用第Ⅲ类标准值)。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

1总则 1.1任务来源及评价目的 1.1.1任务来源 汉江平川段位于汉江干流上游,西起勉县武侯镇,东到洋县小峡口,东西长105km,南北宽5-25km。汉江平川段防洪工程建设始于建国后。五十年代修建了38.4km砌石护岸,有效地操纵了局部河段的河岸坍塌;六十年代初,提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在干支流两岸筑堤73.5km,造林4万多亩,新建、加固了一些险工段;1974年以后,按照“向汉江要地”的错误精神指导下,筑堤83.8km。由于过度缩窄河道,导致所修建的大堤大部分毁于“81.8”、“90.7”洪水。1991—1994年,一期工程新修堤防52.02km。1998年开始续建,到2000年底完成新修堤防12.97km,加高培厚16.16km。截止2001年4月底,汉江干流两岸共建有堤防工程171143m,其中左岸堤防工程20段长93935m,右岸堤防工程21段、长77208m;各类坝垛228座,其中左岸81座,右岸147座;涵闸(洞、管)138座,其中左岸61座,右岸77座。但仍存在城防段防洪标准偏低,部分地段堤线布置不合理,排涝设施不健全、尚未构成完整的堤防防护体系等防洪问题。继1998年“三江大水”之后,为汲取大灾之后的经验教训,水利部及所属各大流域机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按新的技术规范重新编制河流防洪规划。为此,汉中市河道治理处托付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原防洪“一期工程”和“续建工程”基础上完成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依照《建

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要求,汉中市河道治理处于2002年3月21日托付我院进行该项目环境阻碍评价。 1.1.2评价目的 通过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环境阻碍分析,预测、评价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的阻碍,从环境角度论述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将不利阻碍减小到最低限度,使经济建设和环境爱护协调进展,为环境治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2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1989.12); (2)《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 (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阻碍评价规范》SDJ302—8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治理条例》; (6)《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1993); (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利部SL204—98; (8)《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2.4—95),1995年; (9)《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阻碍》(HJ/T 19—1997); (10)《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汉中市河道治理处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环境阻碍评

单项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 5210.2—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 Code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 Part 2: boiler unit 2009-07-22发布2009-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

目次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4施工质量验收 4.1 施工质量验收规定 4.2 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及通用表格 4.3 通用标准 4.4 锅炉本体安装 4.5 锅炉除尘装置安装 4.6 锅炉整体风压试验 4.7 锅炉燃油设备及管道安装 4.8 锅炉辅助机械安装 4.9 输煤设备安装 4.10 脱硫设备安装 4.11 脱硝设备安装 4.12 锅炉炉墙砌筑 4.13 全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 4.14 全厂设备及管道油漆 4.15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 5单项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5.1 基本规定 5.2 评价规定 5.3 评价内容 5.4 评价方法 5.5 锅炉本体安装、整体风压试验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5.6 锅炉除尘装置、脱硫及脱硝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评价5.7 锅炉辅助机械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5.8 输煤设备、燃油设备及管道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5.9 炉墙砌筑、设备管道保温及油漆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5.10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单项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5.11 单项工程各部位(范围)评价得分汇总 5.12 单项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报告 6单台机组质量评价 7整体工程质量评价 附录A(规范性附录)垃圾焚烧锅炉安装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物质焚烧锅炉安装 附录C(规范性附录)燃机余热锅炉安装 附录D(规范性附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验收签证表 附录E(规范性附录)通用检测方法 条文说明 5 单项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5.1 基本规定 5.1.1火力发电工程中的土建工程、锅炉机组、汽轮发电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管道及系统、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焊接工程、加工配制及电气装置安装等单项工程应分别进行评价。 5.1.2火力发电工程中的锅炉机组、汽轮发电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管道及系统、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及加工配制应分别按DL/T 5210的相应部分进行单项工程评价。 5.1.3实施创建优质工程的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参建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制订质量目标,实行目标管理,编制质量计划,明确各方责任,加强过程控制,强化各阶段的质量验收。 5.1.4单项工程评价施工单位应按本部分规定自行检查,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监理单位或其他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并由监理单位或其他评价机构将评价结果汇总分析形成评价报告。 5.1.5单项工程评价应在单位工程验收全部合格后进行。 5.1.6单项工程评价应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技术资料进行全面的检查。 5.1.7锅炉机组单项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应按锅炉本体安装、整体风压试验;锅炉除尘装置、脱硫及脱硝设备安装;锅炉辅助机械安装;输煤设备、燃油设备及管道安装;炉墙砌筑、设备管道保温及油漆共五个工程部位(范围)分别进行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 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是检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关于印发《XX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细则>的通知》及省、州环保部门相关要求,现将我县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县是省4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之一,属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类型为生物多样性维护。近年来,我县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的原则,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一)建章立制,规范工作程序。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把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国土、住建、环保、林业、农牧、水务、统计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年度考核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部门职责,落实了具体任务。 第 2 页共 10 页

二是建立生态保护规划。根据《县生态县建设规划(XX-2020)》,按照“一核二廊三区多点”的生态建设构架要求,编制了《省州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XX~2020年)》,继续以开展4大体系和9大重点生态项目工程建设来支撑我县的自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三是编制了检测方案。制定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XX年度环境监测方案》,继续委托州环境监测站对我县大渡河流域2个断面25项水环境质量指标和县城区4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及2家工业企业污染源进行现场环境监测,确保辖区内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安全。 四是层层分解工作任务。认真学习考核办法,准确把握各项指标的报送要求。同时,将考核指标填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要求每年1月15日前提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所需的各项数据和资料,并由县环保局负责完成考核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在工作中,各相关部门严把指标的填报关,确保了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目前,自查报告的资料收集、汇总、软件录入等工作已经完成。 (二)严格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XX年,我县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根据《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设立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资金专户,并规范操作流程,强化资金监管,严格实行投资评审、公开公示、绩效考评等管理制度,按照基本建设相关 第 3 页共 10 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江苏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利用废纸和商品浆造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苏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 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1 评价目的---------------------------------------------- -------1-1 1.2 编制依据-----------------------------------------------------1-1 1.3 评价采用的标准-----------------------------------------------1-2 1.3.1 环境质量标准--------------------------------------------------------1-2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2 1.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3 1.4.1 评价工作等级--------------------------------------------------------1-4 1.4.2 评价范围------------------------------------------------------------1-4 1.4.3评价因子-------------------------------------------------------------1-4 1.5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表-------------------------------------1-4 1.6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5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2-0 2.2 项目规模及总投资---------------------------------------------2-0 2.3 生产工艺方法-------------------------------------------------2-0 2.4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2-0 第三章工程分析 3.1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3-1 3.2 主要原辅材料用料---------------------------------------------3-1 3.3 主要工艺设备-------------------------------------------------3-2 3.4 公用工程-----------------------------------------------------3-2 3.4.1 供汽----------------------------------------------------------------3-2 3.4.2 给排水情况----------------------------------------------------------3-3 3.5 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控制措施-----------------------------------3-4 3.5.1 废气----------------------------------------------------------------3-4 3.5.2 废水----------------------------------------------------------------3-5

单项工程质量验收报告(精)

单项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工程名称荆门市掇刀区 行政办公大楼 建设单位荆门市掇刀区人民政府 验收项目椭圆会议室钢结构工程造价15万元 设计单位徐州飞虹网架有限公司资质等级甲级 施工单位浙江中博建设有限公司资质等级工民建壹级分包单位徐州飞虹网架荆门分公司资质等级钢结构壹级 实体质量检查情况 椭圆会议室屋面钢网架结构的杆件、高强螺栓、螺栓球、焊接、玻璃安装均满足设计要求,主要材料试验报告全部合格。检验批质量验收全部覆盖本子分部工程,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满足要求。 质量文件核查情况下列文件全部具备: 1、施工图; 2、原材料质量合格证和复试记录; 3、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措施; 4、隐蔽验收记录; 5、见证取样记录; 6、施工记录。 分包单位评定意见:

项目经理: 企业技术负责人:(公章 年月日施工单位评定意见: 项目负责人:(公章 年月日 设计单位验收意见: 项目负责人:(公章 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意见: 项目负责人:(公章 年月日 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项目负责人:(公章 年月日 备注: 监理单位工程评估报告 工程名称荆门市掇刀区行政办公大楼 工程地址 掇刀区龙井大道

东侧 建筑面积16600m2结构层次 框架结构 地下一层、地上六层 监理单位名称武汉金龙建设 监理公司 监理资质等级乙级 监理小结 椭圆会议室钢网架工程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方案,完善的“三检”制度。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钢网架结构的杆件、高强度螺栓、螺栓球、焊接、玻璃安装均满足设计要求。 本期工程共分为七个分项工程:钢结构焊接、紧固件连接,钢零件加工、钢结构涂料、钢网架结构安装、压型金属板、幕墙、共计九个检验批,全数检查,符合要求。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合格。 原材料现场取样送检复查,均符合要求,无不合格产品。 此期屋面钢结构工程评为合格。 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程 验 收

单项工程评价报告(设计)..

某某有限公司 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单项工程质量 评价报告 某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四月

某某有限公司 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单项工程质量评价报告 一、项目工程概况 原某某有限公司是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90万吨/年的基建矿井,于**年**月**日批准开工建设*****年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文批准为兼并重组整合矿井,是由原某某有限公司、******煤业有限公司和*****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并扩大参与整合的这三个矿井之间的空白区。重组整合矿的名称为某某有限公司。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主体企业为某某煤矿有限公司。2014年11月4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 某某有限公司煤矿位于****************。东距湍水头镇2.5km。行政区划属湍水头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0′22″~111°03′35″,北纬37°44′26″~37°46′16″。 该矿井位于******段,距离约2.0Km。向西沿秋水河公路可达黄河岸边碛口,过黄河可到陕西等城镇,向南距孝柳铁路的交口站,交通较便利。某某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1.7498km2,批准开采煤层为4#-9#煤层。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万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万t。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服务年限54.3a。 二、建设项目设计及完成情况 1、提升系统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工业广场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三条井筒,主斜井担负矿井担负全矿井提煤、升降人员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区包括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优化生态环境状况和各分指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新增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等专题生态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废止。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3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我国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地级(含)以上城市辖区及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L 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环境质量报告书简介

刍议《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的修订 《环境质量报告书》是环境监测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具体形式,也是环境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各地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之初,根据自身的监测工作编制当地的单项或水气环境质量报告书。1980 年建立环境质量报告书制度,1991 年原国家环保局总结各地十多年来的编报经验,颁布了《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暂行)》及配套的《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规范和统一了全国的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工作,并于1991年组织了第一次环境质量报告书的评比。之后,每逢5 年一次的大编年,都要进行评比,这已成为环境监测系统科技人员的一大盛事。《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已于1996进行了修订,《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和《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迄今为止尚未修订。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这些文件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特别是成立了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国民经济的大舞台和主战场,环境管理和宏观决策对环境质量报告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为例,对现有编写大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修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编写大纲修改的建议稿,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新的、合乎新的环境保护形势需要的《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问世。 一、《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存在的问题 1、报告书名称不恰当 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社会条件的综合体。根据现代概念,环境可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说法。 狭义地说,环境是指环境中的各要素,如大气、水、土壤、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这些要素按其属性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按其组成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 广义的环境包括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宏观环境指宇宙空间、地球表面的四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微观环境指特定中心的某一区域,如一座城市、一个村落、一间居室甚至一盆根雕景观都可以称之为环境。 环境与生态两词往往被联用,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环境系指人类或某一特定中心的周围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环境中的主体是人;生态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它的主体是动物或植物等生命体,自然属性的“人”也可以认为是生态的主体之一。 什么是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可以运用人类制订的标准来评判的环境要素的质量,对生态状况的评判,很难用主观标准去评判,只能用变化趋势来评判其在特定时间内的生态平衡情况。 在新的形势和认知情形下,《环境质量报告书》这个名称不很恰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涵,全国各地普遍进行生态区域建设,因此,反映一个地方的生存条件不仅是水、气、噪声等环境要素的优劣,而且还要有植物、动物等生物圈的变化情况,以及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程度和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环境质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第一节 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 知识点: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 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评价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将指数系统与环境标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具有简单、直观、易于换算、可比性强等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污染物浓度与环境危害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线性的。 设某一因子i 作用于环境,其环境质量指数的公式可写为: 式中:P i 为环境质量指数;C i 为i 因子在环境中的浓度;S i 为环境质量标准中该因子某一标准浓度值。 大气、水、土壤等绝大多数评价因子均可采用上述的标准型指数;由于DO (溶解氧)和pH 与其他因子的性质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指数形式。 1. DO 的标准型指数形式 式中:P i ——i 点的DO 环境质量指数;DO f ——饱和DO 浓度;T ——水温(℃); DO j ——i 点的DO 浓度;DO s ——DO 的评价标准。 2. pH 的标准型指数形式 式中:P i ——i 点的pH 环境质量指数;pH i ——i 点的pH 监测值; pH sd ——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 下限;pH su ——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 上限。 需要注意的是:当P i ≤1,表示未超标; 当P i >1,表明已超标,而此时(P i -1)×100%可以表示超标百分率。 第二节 单要素综合指数法 知识点:单要素综合指数 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评价对象中,一类是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它们往往是以要素形式出现,主要有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单要素综合指数是对某一要素中不同的环境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用于描述环境中某一要素的质量现状。根据不同评价目的的需要,环境质量指数可以设计为随环境质量提高而递增,也可设计为随污染程度的提高而递增。 常用的单要素综合指数具体形式如下: 1. 代数叠加型指数: i i i S C P =() s i s f i f i DO DO DO DO DO DO P ≥--=()s i s i i DO DO DO DO P --=pH pH pH P su i i n

环境评价报告书

煤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解读 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主要是对煤矿建设的地理位置是否合理布局,未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质量安全以及对周围水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等的影响是否合理、合法作出评价。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资料搜集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煤炭工业环境保护暂行管理办法》的要求,编制出《神华乌海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利民矿井(150万t/a)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的保护目标涉及棋盘井镇59户居民、109国道、棋盘井水源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其他环境敏感点。 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指导思想是以工程特征和区域环境特征为基础,以国家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突出建设项目特征为重点,以保护项目区环境质量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环境现状监测,充分进行类比调查研究,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予以合理性论证,做到工程措施适用可行,为决策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及下阶段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遵循发展地区经济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调查了解项目区及周围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对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2)对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对评价区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3)结合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功能要求,论证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提出必须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使拟建项目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4)为决策部门、设计部门及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供科学依据。 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评价范围涉及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公路沿线环境五个方面。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以下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煤炭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该报告书主要评价内容为:(1)环境现状评价(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现状评价、水环境现状调查、噪声环境现状评价)、(2)工程分析、(3)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4)运营期环境影响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沉陷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5)环境保护对策、(6)水土保持方案、(7)环境经济效益分析、(8)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分析、(9)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及环境监测计划、(10)公众参与等方面。本次评价的重点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表沉陷影响评价及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同时突出环境保护对策内容。 该报告书的环境现状评价因子包括生态环境、空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和固体废弃物各个评价因子。 生态环境包括 (1)植被:植被类型、覆盖度、植物种类组成等。 (2)土壤:土壤类型、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程度、侵蚀面积等。 (3)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等。项目区主要分布有灰漠土、棕钙

设计单位单项工程评价报告

山西东辉集团西坡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单项工程质量评价报告 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山西东辉集团西坡煤业有限公司120万t/a 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单项工程质量评价报告 一、设计编制过程 我院自2007年开始承担本矿井设计以来,依据批复的矿井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自矿井开工建设以来又根据相关政策等要求,2009年根据晋煤安发[2009]349号“关于吕梁市山西美盛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2号、4+5号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批复”,编制了《矿井瓦斯抽放工程设计》,并于2010年晋煤安发[2010]68号“关于吕梁市山西美盛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抽放工程设计的批复”予以批复。2010年依据批准(晋煤规发[2010]9号批复)的“关于山西省东辉集团西坡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了《西坡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0]251号“关于山西东辉集团西坡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予以批复。2010年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二字[2010]531号“关于对山西东辉集团西坡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批复”予以批复。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相关专篇,设计单位进一步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对矿井建设项目的各单位工程进行了施工图设计,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及时到现场进行设计交底,根据建设条件变化进行必要的设计变更,并配合建设单位、相关施工单位及质检部门对各单位工程进行了中间检查、分项验收、竣工验收。 二、设计概况 (一)井田概况 西坡矿井位于山西河东煤田中段,离柳矿区三交三号精查区中部,行政区划属山西省离石市柳林县西王家沟乡、成家庄镇、孟门镇及临县碛口镇管辖。 矿井工业场地南距柳林县城约28.Okm,西王家沟乡~盂门镇三级公路从选定的工业场地北部0.9km处通过,由此公路往南到达柳林县城后经307国道向东北可达汾阳市及太原市。 井田范围呈不规则多边形,南北走向长约7.0km,东西宽约 6.5km,井田面积44.9676km2。批准可采煤层为2、4、5号煤层,矿井工业资源/储量32196万t;其中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范文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书

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指导老师: xxxx 实践课程:环境影响评价 专业: xxxxxxxxxxxxxxxxxxxxx 小组成员: 学号: 前言 建设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对发展贵州人才基地有一定的建设意义,花溪大学城的建设主要以各高校狙击为主要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基地,提高贵州省教育素质质量。

建设项目投入巨大,最终还是希望给予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当前,花溪大学城还在建设之中,我们本次对贵州师范大学的正在建设中项目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拉简单的评估。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稿, 4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稿, 6月1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稿, 3月1日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稿, 8月28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月1日施行)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施行,国务院第253号令)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10月1日施行,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11)《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6月1日(12)《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 7月 (13)《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 11月 (14)《贵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1997年10月 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 )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的地点及背景 a.项目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内的三组团建筑单体四号学生生活区 (学生公寓)和三号学生中心(学生食堂)设施建设 b. 地理坐标:地处东经105o07?至108o07?,北纬27o11?至29o22?之间,海拔高度1650米 c. 周围建筑:与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宿舍相邻,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宿舍与建设项目之间距离大约400米 d. 项目背景: 贵州省为了给当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土地整治项目 工 程 质 量 评 估 报 告 ****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 * 月

*********土地整治项目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1、项目名称 (1)*********土地整治项目。 2、项目性质 项目建设规模:144.05公顷;项目区位于*********, 通过整理现状耕地得到新增耕地5.01公顷,新增耕地率3.47%。 项目预算总投资:477.51万元,单位面积投资2209.92元/亩。 资金来源:申请省级土地出让金全额拨款。 3、项目所在地及环境 项目区位于**中低山峡谷盆地地区。项目区地貌类型为平坝,区内总体地势东北部较高、中部和南部较低,地面自然坡度为0.1°~1.0°之间,平均坡度为0.3°,海拔在759.2~766.7米之间。项目区位于******集体土地范围。 项目区交通条件好,***---**公路从项目区穿插而过;乡村道路四通八达,陆路交通十分便利,各种建筑材料均可由陆路直接送到工地。项目区内民风纯朴,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为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4、项目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不明显、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78mm,每年5~10月为雨季,雨量充沛,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9%,11月~次年4月为旱季,晴朗少雨,日照充足,

降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11%。多年平均气温18.93℃,最热月平均气温23.40℃,最冷平均气温11.20℃。 5、项目承建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6、项目的主要结构设计 项目区主要建设工程内容有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三大项。 ⑴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面积为62.80公顷,平整方量90855.83立 方米;表土剥离(15㎝)70004.09立方米;垒埂1274.10立方米。 ⑵农田水利工程:改建斗渠2条,总长2193.51米;新建斗渠2条,总 长1833.55米;新建农渠10条,总长3293.92米;改建农渠4条, 总长2766.01米,改建斗沟3条,总长2845.17米;新建斗沟1条,

环境质量监测汇报

环境质量监测汇报 篇一:环境质量监测调研报告 仙游县饮用水环境质量监测调研报告 前言:饮用水是城市生存环境的基础和命脉,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 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80%的人类疾病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不安全的饮用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每年造成了超过500万人死亡;据2003年《中国地质环境公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 关键字:饮用水、环境、污染治理 1.仙游县水环境现状 水源情况 饮用水保护是2012年环境保护的重

点工作,仙游县共有古洋水库、东溪水库及枫亭文子水库等9个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已全部完成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及审批、设置标志牌等工作。年初制定《仙游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工作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到位,部门联动,共同做好饮用水保护工作。仙游县环保局协助饮用水保护领导小组工作,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力度,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与供水设施无关的项目,目前已完成对全部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的监测工作,确保公众饮用水源的安全。 饮水覆盖面积 农村饮用水问题是“六千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仙游“饮水村村通”工程由莆田市统一部署,共覆盖900多个村、170万人口,其中仙游应完成的工程覆盖318个村、62.95万

人口,可谓“群众最期盼、政府最关心、发展机遇最好”的利民项目。 2.环境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 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 河流型和湖库型水源地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值进行水质达标评价;地下水型水源地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值进行水质达标评价。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按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的通知》中规定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评价。 2011年全年水质达标率:木兰溪Ⅲ类达标率%;枫慈溪Ⅲ类达标率%;古洋水库饮用水源水质Ⅲ类达标率100%。水质监测情况:地表水监测概况 根据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设置原则,仙游县地表水主要河、溪监测点位、频率、项目见表1。评价标准 河流、饮用水源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表1:

环境质量报告书

环境质量报告书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 平和县位于闽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地处九龙江西溪上游,东与龙海、漳浦相连,西与广东省的大埔、饶平县接壤,南与云霄、诏安县相接,北与永定、南靖县相靠,全境 面积2328.6平方公里。县域全境地处博平岭山脉的南段,大芹—双尖两山脉纵贯南北。 地势中西部高,向东南、西北倾斜,整个区域分属花山溪、韩江等5个流域地理单元,并 构成多重马蹄形结构,花山溪流域面积857.3平方公里,属境内首位,全县年均水资源总 量达27.78亿立方米。境内千米高山64座,海拔1545米的大芹山是漳州市第一高峰。县 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2℃,七月份最高,月均温达28.5℃,多年极 端最低温度-2.9℃,最高气温38.8℃,无霜期318天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985.9毫米,气温高,日照多,雨量充沛。温雨同期,十分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生长。森林是我县陆地生 态系统的主体,境内木本植物有151科866种。2019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69.9%。 第二节社会环境概况 全县人口57万人,辖10镇、5乡、1国有农场和1个工业园区。2019年,完成生产 总值81.96亿元,年增长12.8%; 三产比重为:39.7:23.9:36.4;实现工业总产值57.1亿元,年均增长3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2亿元,年均增长44.8%;农业总产值57.84亿元,年均增长7.5%;城 镇化水平30.2%。平和县推动县域经济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拥有一个省级工业园区和 三个工业集中区,逐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纸制品加工、水电、服装织造 等主导产业。 第二章环境监测 第一节环境空气 一、监测工作概况 设臵空气监测点位2个,2019—2019年共获得有效监测数据2400个,其中二氧化硫(SO2)监测数据960个,二氧化氮(NO2)监测数据960个,总悬浮颗粒物(TSP)监测 数据480个。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为SO2、NO2、TSP三项;监测采样时间及监测频次:2019—2019年每季度中期监测4天,2019—2019年每月监测4天。 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的规定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