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EC B-452-HS用户手册

TEC B-452-HS用户手册

TEC B-452-HS用户手册
TEC B-452-HS用户手册

机械故障诊断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系统

机械故障诊断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系统 一、实验教学系统简介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具有保障生产正常进行,防止突发事故,节约维修费用等特点,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应的研究方向和课程。 然而,目前的“机械故障诊断”教学主要是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将机械系统的故障机理、故障类型和相应的故障诊断方法灌输给学生,因为没有相应的实验课程,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相结合起来,很多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后并没有真正地掌握相关的故障诊断方法,因而更谈不上将所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 实际上可以开设实验课程,使学生在使用机械故障诊断系统的同时理解消化相关的理论方法。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机械故障诊断系统,但是,这些故障诊断系统除传感器和信号调理器之外,还需多种、多台测试仪器,以及个人计算机及其外设等,这使得整个诊断系统不但体积、重量庞大,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最主要的是这些机械故障诊断系统都是针对企业开发的,不适合用于教学,因此迫切需要一套能适用于教学的机械故障诊断系统。 本项目开发一套用于教学的机械故障诊断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系统。所有的测量仪器主要功能可由数据采集、数据测试和分析、结果输出显示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分析、结果输出完全可由基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来完成。 本系统充分利用虚拟仪器的“软件集成测试”功能,将多种测试仪器功能、多种故障诊断方法集成于一个“诊断功能软件库”中,使得学生能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地掌握相关的机械系统的故障机理和故障诊断方法。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自己修改、补充程序,使得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 二、实验教学系统功能

Pilz安全继电器的故障诊断

Pilz安全继电器的故障诊断 安全继电器的硬件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其上的状态显示LED也只 有三个,分别是POWER,CH1,CH2。如果用户在使用安全继电器发生问 题没有输出时该怎么办呢 第一,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每个型号的安全继电器的接线方式都 是不同的,但接线的理念都是一样。 1.检查工作电压是否正确。正确上电后POWER灯会常亮。 2.检查输入回路的接线。确定安全继电器是按照单通道输入方式 接线还是双通道方式接线,根据用户手册仔细确认输入回路的接线是 否正确。例如X3P,如果是单通道工作方式的话则是短接S21和S22,S31和S32,一个常闭触点置于S11和S12之间。 如果是双通道不检测触点间短路故障工作方式的话则是短接S21和S22,两个常闭触点 分别置于S11和S12,S11和S32之间。 如果是双通道检测触点间短路故障工作方式的话则是短接S11和S12,两个常闭触点分 别置于S21和S22,S31和S32之间。 3.检查复位回路的接线。确定是需要自动复位还是手动复位,根据用户手册仔细确认复位回路的接线是否正确。例如X3P,如果是自动复位方式的话则是短接S13和S14。

如果是手动复位方式的话则是把复位按钮置于 S33和S34之间。 4.检查反馈回路的接线。根据用户手册仔细确认复位回路的接线是否正确。 第二,检查是否是安全继电器本身发生故障。选择自动复位,去除反馈回路。短接输入通道,察看安全继电器是否有输出,即CH1和CH2灯常亮。 第三,如果通过上述的操作可以使安全继电器正常工作的话,那就说明故障并非在安全继电器内部而是在外部。外部故障一般分为这几类: 1.触点发生焊死状况。如果是手动复位方式此时CH1灯会常亮,但CH2灯不亮,按下复位按钮CH1和CH2都会熄灭。如果是自动复位方式CH1和CH2灯都不亮。当解决了这个故障之后需要拍下急停按钮再释放才能使得安全继电器再次工作(如果是手动复位的话还需按下复位按钮) 2.触点间发生短路故障。此时安全继电器的三个状态显示灯POWER,CH1,CH2都会熄灭。 3.输出回路上发生短路故障。此时安全继电器的CH1和CH2灯都会熄灭。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姓名:安磊 班级:计科0901 学号: 0909090310

指导老师:宋虹

目录 课程设计内容 ----------------------------------- 3 uC/OS操作系统简介 ------------------------------------ 3 uC/OS操作系统的组成 ------------------------------ 3 uC/OS操作系统功能作用 ---------------------------- 4 uC/OS文件系统的建立 ---------------------------- 6 文件系统设计的原则 ------------------------------6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功能模块 ---------------------6 文件系统的详细设计 -------------------------------- 8 文件系统核心代码 --------------------------------- 9 课程设计感想 ------------------------------------- 11 附录-------------------------------------------------- 12

课程设计内容 在uC/OS操作系统中增加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要求如下: (1)熟悉并分析uc/os操作系统 (2)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3)可以是存放在内存的虚拟文件系统,也可以是存放在磁盘的实际文件系统 (4)编写测试代码,测试对文件的相关操作:建立,读写等 课程设计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多道操作系统的原理与技术,与其它计算机原理、编译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关系十分密切。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建立系统和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概念,理解和巩固操作系统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掌握操作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 I.uC/OS操作系统简介 μC/OS-II是一种可移植的,可植入ROM的,可裁剪的,抢占式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它被广泛应用于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 μC/OS 和μC/OS-II 是专门为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绝大部分代码是用C语言编写的。CPU 硬件相关部分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总量约200行的汇编语言部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为的是便于移植到任何一种其它的CPU 上。用户只要有标准的ANSI 的C交叉编译器,有汇编器、连接器等软件工具,就可以将μC/OS-II嵌入到开发的产品中。μC/OS-II 具有执行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实时性能优良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最小内核可编译至2KB 。μC/OS-II 已经移植到了几乎所有知名的CPU 上。 严格地说uC/OS-II只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它仅仅包含了任务调度,任务管理,时间管理,内存管理和任务间的通信和同步等基本功能。没有提供输入输出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等额外的服务。但由于uC/OS-II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源码开放,这些非必须的功能完全 可以由用户自己根据需要分别实现。 uC/OS-II目标是实现一个基于优先级调度的抢占式的实时内核,并在这个内核之上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如信号量,邮箱,消息队列,内存管理,中断管理等。 uC/OS操作系统的组成 μC/OS-II可以大致分成核心、任务处理、时间处理、任务同步与通信,CPU的移植等5个部分。如下图:

实验三 数据通路组成实验(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实验三数据通路组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数据通路 2.将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和双端口存储器模块连接,构成新的数据通路 3.掌握数字逻辑电路中的一般规律,以及排除故障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4.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独立分析故障现象,并排除故障. 二实验电路 数据通路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它是将双端口存储器模块和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模块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存储器的指令端口(右端口)不参与本次实验。通用寄存器堆连接运算器模块,本次实验涉及其中的DRl。

由于双端口存储器是三态输出,因而可以直接连接到DBUS上。此外,DBUS还连接着通用寄存器堆。这样,写入存储器的数据由通用寄存器提供,从RAM中读出的数据也可以放到通用寄存器堆中保存。 本实验的各模块在以前的实验中都已介绍,请参阅前面相关章节。注意实验中的控制信号与模拟它们的二进制开关的连接。 三、实验设备 1. TEC-5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1台 2.逻辑测试笔一支(在TEC-5实验台上) 3.双踪示波器一台(公用) 4.万用表一只(公用) 四、实验任务 1.将实验电路与控制台的有关信号进行连接。 2.用8位数据开关SW7-SW0向RF中的四个通用寄存器分别置入以下数 据:R0=OFH,R1=0F0H,R2=55H,R3=0AAH. 3.用8位数据开关向AR送入地址0FH,然后将R0中的数据0FH写入双端口存储器中.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将R1,R2,R3中的数据分别置入RAM的0F0H,55H,0AAH单元. 4.分别将RAM的0AAH单元数据写入R0,55H单元数据写入R1,0F0H单元数据写入 R2,0FH单元数据写入R3.然后将R0-R3中的数据读出,验证数据的正确性,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要求 1.做好实验预习,掌握实验电路的数据通路特点和通用寄存器堆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方法。 2.写出实验报告,内容是: (1)实验目的。 (2)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及校验结果。 (3)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 六、实验步骤及结果 任务1:接线

Pilz安全继电器的故障诊断

P i l z安全继电器的故障诊 断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Pilz安全继电器的故障诊断 安全继电器的硬件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其上的状态显示 LED也只有三个,分别是POWER,CH1,CH2。如果用户在使用 安全继电器发生问题没有输出时该怎么办呢 第一,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每个型号的安全继电器的接 线方式都是不同的,但接线的理念都是一样。 1.检查工作电压是否正确。正确上电后POWER灯会常 亮。 2.检查输入回路的接线。确定安全继电器是按照单通道 输入方式接线还是双通道方式接线,根据用户手册仔细确认 输入回路的接线是否正确。例如X3P,如果是单通道工作方 式的话则是短接S21和S22,S31和S32,一个常闭触点置于 S11和S12之间。 如果是双通道不检测触点间短路故障工作方式的话则是短接S21和S22,两个常闭触点分别置于S11和S12,S11和S32之间。 如果是双通道检测触点间短路故障工作方式的话则是短接S11和S12,两个常闭触点分别置于S21和S22,S31和S32之间。 3.检查复位回路的接线。确定是需要自动复位还是手动复位,根据用户手册仔细确认复位回路的接线是否正确。例如X3P,如果是自动复位方式的话则是短接S13和S14。 如果是手动复位方式的话则是把复位按钮置于S33和S34之间。

4.检查反馈回路的接线。根据用户手册仔细确认复位回路的接线是否正确。 第二,检查是否是安全继电器本身发生故障。选择自动复位,去除反馈回路。短接输入通道,察看安全继电器是否有输出,即CH1和CH2灯常亮。 第三,如果通过上述的操作可以使安全继电器正常工作的话,那就说明故障并非在安全继电器内部而是在外部。外部故障一般分为这几类: 1.触点发生焊死状况。如果是手动复位方式此时CH1灯会常亮,但CH2灯不亮,按下复位按钮CH1和CH2都会熄灭。如果是自动复位方式CH1和CH2灯都不亮。当解决了这个故障之后需要拍下急停按钮再释放才能使得安全继电器再次工作(如果是手动复位的话还需按下复位按钮) 2.触点间发生短路故障。此时安全继电器的三个状态显示灯 POWER,CH1,CH2都会熄灭。 3.输出回路上发生短路故障。此时安全继电器的CH1和CH2灯都会熄灭。

实时操作系统报告

实时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1001 学号:3100601025 姓名:陈治州 完成时间:2013年6月11日

实验简易电饭煲的模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在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的应用中,基于多任务的模式的编程方法。锻炼综合应用多任务机制,任务间的通信机制,内存管理等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1.按“S”开机,系统进入待机状态,时间区域显示当前北京时间,默认模式“煮饭”; 2.按“C”选择模式,即在“煮饭”、“煮粥”和“煮面”模式中循环选择; 3.按“B”开始执行模式命令,“开始”状态选中,时间区域开始倒计时,倒计时完成后进入“保温”状态,同时该状态显示选中,时间区域显示保温时间; 4.按“Q”取消当前工作状态,系统进入待机状态,时间区域显示北京时间,模式为当前模式; 5.按“X”退出系统,时间区域不显示。 6.煮饭时长为30,煮粥时长为50,煮面时长为40. 三.实验设计: 1.设计思路: 以老师所给的五个程序为基础,看懂每个实验之后,对borlandc的操作有了大概的认识,重点以第五个实验Task_EX为框架,利用其中界面显示与按键扫描以及做出相应的响应,对应实现此次实验所需要的功能。 本次实验分为界面显示、按键查询与响应、切换功能、时钟显示与倒计时模块,综合在一起实验所需功能。 2.模块划分图: (1)界面显示: Main() Taskstart() Taskstartdispinit() 在TaskStartDispInit()函数中,使用PC_DispStr()函数画出界面。

(2)按键查询与响应: Main() Taskstart() 在TaskStart()函数中,用if (PC_GetKey(&key) == TRUE)判断是否有按键输入。然后根据key 的值,判断输入的按键是哪一个;在响应中用switch语句来执行对应按键的响应。 (3)切换功能: l计数“C”按 键的次数 M=l%3 Switch(m) M=0,1,2对应于煮饭,煮粥,煮面,然后使用PC_DispStr()函数在选择的选项前画上“@”指示,同时,在其余两项钱画上“”以“擦出”之前画下的“@”,注意l自增。 四.主要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ncludes.h" #include "time.h" #include "dos.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TASK_STK_SIZE 512 #define N_TASKS 2 OS_STK TaskStk[N_TASKS][TASK_STK_SIZE]; OS_STK TaskStartStk[TASK_STK_SIZE]; INT8U TaskData[N_TASKS];

非常简单CPU数据通路设计实验报告

非常简单CPU数据通路设计 【实验目的】 1.掌握CPU的设计步骤 2.学会芯片的运用及其功能 【实验环境】 Maxplus2环境下实现非常简单CPU数据通路的设计 【实验内容】 绘制非常简单CPU的寄存器:一个8位累加器AC,一个6位的地址寄存器AR,一个6位的程序计数器PC,一个8位的数据寄存器DR,一个2位的指令寄存器IR。其数据通路详见教材P。 1、零件制作 6位寄存器(自行设计) 6位计数器(自行设计) 8位寄存器(可选择74系列宏函数74273) 8位计数器(由两个74161构成) 2位寄存器(由D触发器构成,自行设计) 6三态缓冲器(自行设计,可由74244内部逻辑修改而成) 8三态缓冲器(选择74系列宏函数74244,或作修改) alu模块(自行设计,限于时间,其内部逻辑不作要求) 2、选择器件,加入数据通路顶层图 8位累加器AC:选择8位计数器 6位地址寄存器AR:reg6 6位的程序计数器PC:cou6 8位的数据寄存器DR:选择8位寄存器 2位的指令寄存器IR:选择2位寄存器 3、为PC、DR加入三态缓冲器。 4、调整版面大小,器件位置。 5、设计地址引脚、数据引脚、8位内部总线,加入数据引脚到内部总线的 缓冲器。 6、连接各器件之间以及到内部总线的线路,设计并标注各控制信号。 7、(选做)编译之后,给出微操作AR<-PC 的测试方法及仿真结果。 8、实验报告中应给出各元部件的实现方法、内部逻辑贴图、打包符号说 明及顶层的“非常简单CPU”数据通路图。 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 基于前面非常简单CPU的讲解,我掌握了非常简单CPU的指令集结构及非常简单CPU的指令读取过程和执行过程,本次实验是在上次实验的基础之上完成非常简单CPU数据通路的设计,其步骤如下: (1)、AC累加器原理图如下:

远程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系统

电力电子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 实验室建设背景 目前的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教育成为理工科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随着各学科实验项目和学生人数的增多,传统的电气实验室和实验仪器数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和学生使用上的不便之处也慢慢凸现出来。如何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资源分配不足、实验方式过于刻板、实验器材维护费时费力、实验内容固定难以拓展等问题,是目前新工科建设、课程改革内容中一个讨论的热点。 在对创新型实验建设的需求日益明确之际,仿真实验教学的概念开始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仿真教学实验是一种基于软件技术构建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各种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为开设各种专业实验课程提供了全新的教学与科研环境。因此建设仿真实验室可以与实物实验室互补,它除了可以辅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如利用率高,易维护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国内的许多高校都根据自身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建立了一些高科技的仿真实验室。 远宽解决方案 远宽能源除了将仿真技术应用于科研与工业测试,也率先将该技术引入到了教学实验室建设中。对于不同的实验内容与实验类型,远宽能源提出了如下的仿真实验建设的解决方案:实时仿真实验和远程虚拟仿真实验。

1. 实时仿真实验 远宽能源将先进的FPGA小步长实时仿真技术应用到教学实验室建设中,小步长实时仿真技术使它能够覆盖电力电子、电机驱动、新能源等多个电力电子相关应用的创新教学实验以及研究的需求。基于图形化系统建模,模型一键下载,无需FPGA编程编译,大大增强了产品的易用性;同时实验平台还配置了硬件控制器(TI的DSP或者NI的GPIC),和仿真器构成完整的闭环系统。实时仿真实验系统如下图所示:

位移磁尺选型手册

SDMS 系列磁致伸缩线性位移传感器 z 概述 SDMS 系列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是利用磁致伸缩原理开发的高精度位移测量传感器。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产品使用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强;不需要定期标定和维护;产品为绝对量输出,重启无需归零;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重复性的技术特点;支持电流、电压、SSI、Modbus、PROFIBUS 等多种输出方式,广泛应用于石油、钢铁、化工、港口、机械、食品等环境恶劣的工业场合,是高精度位移控制的首选。 z 产品应用示例 钢铁生产的多缸系统的同步控制 轧机行程精密控制 港机自动控制 注塑机械

z性能参数 参数 SDMS系列模拟输出磁尺 SDMS系列数字输出磁尺 供电电压 DC 24V 测量对象 可测1~2个位置量 可测1~3个位置量 量程范围 80mm~5000mm 输出信号 电压 0~5VDC或0~10VDC MODBUS SSI 电流 0~20mA或4~20mA 负载能力 电压信号输出最低负载>5KΩ, 电流信号输出最大负载电阻 600Ω 可组网32台磁尺 点对点 非线性误差 <±0.05%F.S(最小±50μm) 重复性误差 <±0.002%F.S 分辨率 采用 16Bit D/A 转换,0.0015%F.S25um 迟滞 <0.002%F.S. 工作温度 -40~+85℃ 温度系数 <0.007%F.S./℃ z结构尺寸(更新) 图1:航空插头接口磁尺结构尺寸

图2:M16金属电缆接头磁尺结构尺寸 z接线方法 模拟输出 电气连接方式 插脚引线说明 航空插头 电缆线 颜色定义 单磁环 单磁环带调试接口 双位置输出 Pin1 红色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 Pin2 白色 信号输出(-) 信号输出(-) 信号1输出(-) Pin3 蓝色 信号输出(+) 信号输出(+) 信号1输出(+) Pin4 绿色 NC RS-485信号B 信号2输出(+) Pin5 棕色 NC RS-485信号A 信号2输出(-) Pin6 裸线 屏蔽线 屏蔽线 屏蔽线 Pin7 黑色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 数字输出 电气连接方式 插脚引线说明 MODBUS输出 航空插头 电缆线 颜色定义 MODBUS输出 SSI输出 Pin1红色 红色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 Pin2白色 NC Pin3蓝色 NC Pin4绿色 RS-485信号B Pin5棕色 RS-485信号A Pin6裸线 屏蔽线 屏蔽线 Pin7黑色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 注意事项: 1.传感器供电电源要求:输出电压+24VDC±10%,对每个传感器的供电电流必须大于150mA; 2.传感器的屏蔽电缆走线必须避开大功率机电设备、高压电缆线及有强电磁辐射的场所等; 3.电缆的屏蔽网线必须保持完好无断线,并接到后续设备的地端。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非常简单CPU数据通路设计实验报告非常简单CPU数据通路设计【实验目的】 1. 掌握CPU的设计步骤 2. 学会芯片的运用及其功能 【实验环境】 Maxplus2环境下实现非常简单CPU数据通路的设计 【实验内容】 非常简单CPU的寄存器:一个8位累加器AC,一个6位的地址寄存器绘制 AR,一个6位的程序计数器PC,一个8位的数据寄存器DR,一个2位的指令寄存器IR。其数据通路详见教材P。 1、零件制作 6位寄存器 (自行设计) 6位计数器 (自行设计) 8位寄存器 (可选择74系列宏函数74273) 8位计数器 (由两个74161构成) 2位寄存器 (由D触发器构成,自行设计) 6三态缓冲器 (自行设计,可由74244内部逻辑修改而成) 8三态缓冲器 (选择74系列宏函数74244,或作修改) alu模块 (自行设计,限于时间,其内部逻辑不作要求) 2、选择器件,加入数据通路顶层图 8位累加器AC:选择8位计数器 6位地址寄存器AR:reg6 6位的程序计数器PC:cou6

8位的数据寄存器DR:选择8位寄存器 2位的指令寄存器IR:选择2位寄存器 3、为PC、DR加入三态缓冲器。 4、调整版面大小,器件位置。 5、设计地址引脚、数据引脚、8位内部总线,加入数据引脚到内部总线的 缓冲器。 6、连接各器件之间以及到内部总线的线路,设计并标注各控制信号。 7、(选做)编译之后,给出微操作 AR<-PC 的测试方法及仿真结果。 8、实验报告中应给出各元部件的实现方法、内部逻辑贴图、打包符号说 明及顶层的“非常简单CPU”数据通路图。 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 基于前面非常简单CPU的讲解,我掌握了非常简单CPU的指令集结构及非常简单CPU的指令读取过程和执行过程,本次实验是在上次实验的基础之上完成非常简单CPU数据通路的设计,其步骤如下: (1)、AC累加器原理图如下: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湖北警官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方案 一、方案背景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决定于2013年启动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是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针对课程使用实验教学软件,但由于每个专业或课程的情况不同,购买的软件所采用的工作环境、体系结构、编程语言、开发方法等也各不相同。由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各校乃至校内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建设大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形成了“信息孤岛”。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管理混乱,各种实验教学软件缺乏统一的集中管理。 ? 使用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方式; ? 可扩展性差,无法支持课程和相应实验的扩展; ? 各系统的数据无法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 缺乏足够的开放性; ? 软件部署复杂,不同的软件不能运行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二、方案目标 该方案的目标就是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平台要实现学校购置的所有实验软件统一接入和学生在平台下进行统一实验的目的,通过系统间的无缝连接,使之达到一个整体的实验效果,学校通过该平台的部署,不仅可以促进系统的耦合度,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还可以使学校能够迅速实施第三方的实验教学软件。 平台提供了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包括:门户网站、实验前的理论学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智能指导、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在线答疑、实验教学效

pilz样本选型手册

公司形象 自动化 元件——系统——服务 皮尔磁是一个领先的创新的自动化技术公司。皮尔磁的解决方案为人、机器和环境提供四重安全——技术上的、生态上的、个人的和能效上的安全。 The 4-fold safety

元件 自动化 元件——系统——服务 皮尔磁是一个领先的创新的自动化技术公司。 皮尔磁的解决方案为人、机器和环境提供四重安全——技术上的、生态上的、个人的和能效上的安全。 这些包括创新的产品,如传感器、控制和驱动技术以及面向自动化和安全的完整服务 ?PNOZ 功能安全继电器 ?可配置安全控制系统PNOZmulti 选型指南 ?新一代紧凑型安全继电器 PNOZsigma 选型指南?PNOZmulti Mini 简介?PNOZsigma 简介?PNOZmulti 简介 ?S 系列电子监控继电器 简介? PNOZ 安全继电器 简介 The 4-fold safety

系统 自动化 元件——系统——服务 皮尔磁是一个领先的创新的自动化技术公司。 皮尔磁的解决方案为人、机器和环境提供四重安全——技术上的、生态上的、个人的和能效上的安全。 这些包括创新的产品,如传感器、控制和驱动技术以及面向自动化和安全的完整服务 The 4-fold safety

? 元件 行业应用 自动化 元件——系统——服务 ?控制与信号设备PIT 选型指南 ?2012 新品汇编 ?用于包装机械的现代控制理论?用于压机行业的安全自动化?铁路行业解决方案 ?风电行业解决方案?包装机械解决方案? 压机行业解决方案 The 4-fold safety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实验教程[1]

???VxWorks 偠 ? Laboratory Tutorial for Embedded Real ˉtime Operating System VxWorks ?? ? ? ? ? ? ? 2003 10

???VxWorks 偠 ? ? 1 ???? (1) 1.1 ?? (1) 1.2 ??? (7) 2 ? MPC860 (16) 3 ???VxWorks ? ? Tornado (25) 3.1 ???VxWorks (25) 3.2 Tornado? ? (43) 4 VxWorks?BootRom (48) 5 偠 (55) 5.1 偠??Tornado??? (55) 5.2 偠?? ??? ? ? (74) 5.3 偠?? ? ? ?? (78) 5.4 偠 ?? ??? (101) 5.5 偠?? ?????? ?? (110) 5.6 偠 ? ?????? ?? (116) ? A hwa-xpc860 偠 (120)

1 ???? ?? ?? 催? ?? ??? ?? ? ? ?? ??Ё?????? ? ?? ?? ? ? ?? ?? (Embebdded computer) Ё??? ?? ? ??? ⑤?20??60 ?? ????? ? ????? ? 1.1.1 ???? ??? ?? ? Н? ??? ????? ?? ?? ???? ???? ?? ?? ?? ?? ???? ??? ????? ? ?????BIOS? ? ? ???? ?催 ? ? ? ㄝ???? ? ??? ? ? ? ?????????? ???? ?? ? ? ? ? ???? ?? ? ? ???? ?ㄝ???? ???? ??? ? ? ??? ? ???? ? ? ?? ㄝ ?? ? ??? ? ?? ? (control)???Mointer) ??(Managemet)ㄝ ?? 1.1.2 ? ?????? ? ? 1.1. 2.1 ? ?? ? ?? ??4?? ? 1? ? ? ? ?? ? ? ???Ё ????? ???? ?? ? ? ?? ?2? ? ??? ?? ?????? ? ????? ??? П? ??? ??????? ? ?? ???? ? 3? ? ? ? ????? ?? ? 催 ? ? ? 4? ? 乏 ? ?? ?? ? ? ? ??? ? ? Ё??∴??? ?? ?? ?? ? mW??uW??1.1.2.2 ? ???? ???? ?? ?? ? ? ?? ? ??? ?? ? ? ? ? ???1000 ??????? 30 ??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数据通路实验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报告 9.5数据通路实验 姓名:曾国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计算机工程学院 班级:网络工程1班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语: 得分:

一、实验类型 本实验类型为验证型+分析型+设计型 二、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数据通路 2.将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和双端口存储器模块连接,构成新的数据通路. 3.掌握数字逻辑电路中的一般规律,以及排除故障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4.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独立分析故障现象,并排除故障? 三、实验设备 1、TEC-5实验系统一台 2、双踪示波器一台 3、逻辑测试笔一支 、实验电路 DBUS7 DBUSO 左端口 > 1JWK273) H3F2HTQ Cn*4 Al JU <181 CnN 戍蜩口通用寄"器那RF CispLSI10165 -一耐'1 2 ARM — T2 —- 双堵口存储器 IDT7132

数据通路实验电路图如图9.7 所示。它是将双端口存储器模块和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模块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存储器的指令端口(右端口)不参与本次实验。通用寄存器堆连接运算器模块,本次实验涉及其中的DRl 。由于双端口存储器是三态输出,因而可以直接连接到DBUS 上。此外,DBUS 还连接着通用寄存器堆。这样,写入存储器的数据由通用寄存器提供,从RAM 中读出的数据也可以放到通用寄存器堆中保存。本实验的各模块在以前的实验中都已介绍,请参阅前面相关章节。注意实验中的控制信号与模拟它们的开关K0~K15 的连接。 五、实验任务 1、将实验电路与控制台的有关信号进行连接。 2、用8位数据开关SW7-SW0向RF中的四个通用寄存器分别置入以下数据:RO=OFH, R1=0F0H, R2=55H,R3=0AAH。 3、用8位数据开关向AR送入地址OFH,然后将R0中的数据OFH写入双端口存储器中.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将R1,R2,R3中的数据分别置入RAM的0F0H,55H,0AAH单元. 4、分别将RAM 的0AAH 单元数据写入R0,55H 单元数据写入R1,0F0H 单元数据写入R2,0FH单元数据写入R3然后将R0-R3中的数据读出,验证数据的正确性,并记录数据? 六、实验要求 1、做好实验预习,掌握实验电路的数据通路特点和通用寄存器堆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方法。 2、写出实验报告,内容是: (1)实验目的。 (2)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及校验结果。 (3)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

我国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我国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洪慧婷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虚拟实验具有透明性、共享性、互动性、自主性及可扩展性等特点,能为目前实验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策略和方法,因此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通过数量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基于对CNKI网上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该文探讨了本领域的研究重心、研究内容,浅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期望为虚拟实验教育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今后开发出设计合理、功能全面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虚拟实验教学系统;虚拟实验;发展现状 一、研究背景 教学实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验证知识、探究客观现实规律不可缺少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实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学校实验经费不足、实验设备严重缺乏、学校实验场地空间有限等。而且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难题。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采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的各种虚拟实验室,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1]。 通过对2001年到2010年间发表的有关虚拟实验教育应用文献的收集与查阅,分析了虚拟实验教育应用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虚拟实验教育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今后开发出设计合理、功能全面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奠定基础。 二、虚拟实验教育应用文献分析 (一)概念界定 1999年5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举行的虚拟实验室专家会议上采用如下定义:虚拟实验室是为研究和创新活动提供远程协作和实验的一个电子平台。这主要从实验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角度描述,虚拟实验作为远程教学的组成部分,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实验教学,成为学习者新的学习方式,同时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1]。 (二)文章数量统计 以“虚拟实验教学”为精确主题在CNKI 网上搜索,根据题目筛选出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章,统计出每年文章发表数量的情况,统计出每年文章发表数量的情况。(见表1)表 1 文章数量统计(2001年~2010年) 时 间 中国 期刊 全文 数据 库 中国 优秀 硕士 学位 论文 全文 数据 库 中国 重要 会议 论文 全文 数据 库 中国 博士 学位 论文 全文 数据 库 总 计 2010 55 6 2 0 63 2009 34 7 2 0 43 2008 26 16 3 0 45 2007 21 7 0 0 28 2006 15 4 1 0 20 2005 16 5 1 1 23 2004 20 1 0 0 21 2003 7 1 0 0 8 2002 2 1 0 0 3 2001 2 0 0 0 2 总计198 48 9 1 256 (三)文章研究内容的分类 教育技术94定义中,确定了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通过对256篇文章内容的纵览,将文

操作系统实验心得(精选多篇)

操作系统实验心得 每一次课程设计度让我学到了在平时课堂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所以我对每一次课程设计的机会都非常珍惜。不一定我的课程设计能够完成得有多么完美,但是我总是很投入的去研究去学习。所以在这两周的课设中,熬了2个通宵,生物钟也严重错乱了。但是每完成一个任务我都兴奋不已。一开始任务是任务,到后面任务就成了自己的作品了。总体而言我的课设算是达到了老师的基本要求。总结一下有以下体会。 1、网络真的很强大,用在学习上将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助手。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能够在网上找到。从linux虚拟机的安装,到linux的各种基本命令操作,再到gtk的图形函数,最后到文件系统的详细解析。这些都能在网上找到。也因为这样,整个课程设计下来,我浏览的相关网页已经超过了100个(不完全统计)。当然网上的东西很乱很杂,自己要能够学会筛选。不能决定对或错的,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尝试。就拿第二个实验来说,编译内核有很多项小操作,这些小操作错了一项就可能会导致编译的失败,而这又是非常要花时间的,我用的虚拟机,编译一次接近3小时。所以要非常的谨慎,尽量少出差错,节省时间。多找个几个参照资料,相互比较,慢慢研究,最后才能事半功倍。 2、同学间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老师毕竟比较忙。对于课程设计最大的讨论伴侣应该是同学了。能和学长学姐讨论当然再好不过了,没有这个机会的话,和自己班上同学讨论也是能够受益匪浅的。

大家都在研究同样的问题,讨论起来,更能够把思路理清楚,相互帮助,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3、敢于攻坚,越是难的问题,越是要有挑战的心理。这样就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当然这也是不提倡熬夜的,毕竟有了精力才能够打持久战。但是做课设一定要有状态,能够在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想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你不成功都难。 4、最好在做课设的过程中能够有记录的习惯,这样在写实验报告时能够比较完整的回忆起中间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当时我遇到我以前从未遇到的段错误的问题,让我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在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之后,我对段错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用相应的办法来解决。 在编程中以下几类做法容易导致段错误,基本是是错误地使用指针引起的 1)访问系统数据区,尤其是往系统保护的内存地址写数据,最常见就是给一个指针以0地址 2)内存越界(数组越界,变量类型不一致等) 访问到不属于你的内存区域 3)其他 例如: <1>定义了指针后记得初始化,在使用的时候记得判断是否为 null <2>在使用数组的时候是否被初始化,数组下标是否越界,数组元素是否存在等 <3>在变量处理的时候变量的格式控制是否合理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实验指导

一、实验准备和实验注意事项 1.本课程实验使用专门的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设备,使用前后均应仔细检查主机板,防止导线、元件等物品落入装置导致线路短路、元件损坏。 2.完成本实验的方法是先找到实验板上相应的丝印字及其对应的引出排针,将排针用电缆线连接起来,连接时要注意电缆线的方向,不能反向连接;如果实验装置中引出排针上已表明两针相连,表明两根引出线部已经连接起来,此时可以只使用一根线连接。 3.为了弄清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前面几个实验的控制信号由开关单元“SWITCH UNIT”模拟输入;只有在模型机实验中才真正由控制器对指令译码产生控制信号。在每个实验开始时需将所有的开关置为初始状态“1”。 4.本实验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的指示灯亮时表示信号为“0”,灯灭时表示信号为“1”。 5.实验接线图中带有圆圈的连线为实验中要接的线。 6.电源关闭后,不能立即重新开启,关闭与重启之间至少应有30秒间隔。 7.电源线应放置在机专用线盒中。 8.保证设备的整洁。

二、实验设备的数据通路结构 利用本实验装置构造的模型机的数据通路结构框图如下图。其中各单元部已经连接好,单元之间可能已经连接好,其它一些单元之间的连线需要根据实验目的用排线连接。 图0-2 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框图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4.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l81)的组合功能。 二.实验设备 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1-l所示。其中两片74LSl81以串行方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ALU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三态门由ALU-B控制,控制运算器运算的结果能否送往总线,低电平有效。 为实现双操作数的运算,ALU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DR1、DR2(由74LS273实现)锁存数据。要将数据总线上的数据锁存到DR1、DR2中,锁存器的控制端LDDR1和LDDR2必须为高电平,同时由T4脉冲到来。 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经过三态门(74LS245)后送入数据总线,三态门由SW-B控制,低电平有效。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上的容。 图中已将用户需要连接的控制信号用圆圈标明(其他实验相同,不再说明),其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它均为电平信号。由于实验电路中的时序信号均已连至“W/R UNIT”的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只需将“W/R UNIT”的T4接至“STATE UNIT”的微动开关KK2的输出端,按动微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ALU运算所需的电平控制信号S3、S2、S1、S0、Cn、M、LDDR1、LDDR2、ALU-B、SW-B均由“SWITCH UNIT”中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来模拟,其中Cn、ALU-B、SW-B为低电平有效,LDDRl、LDDR2为高电平有效。 对单总线数据通路,需要分时共享总线,每一时刻只能由一组数据送往总线。

虚拟现实实训室建设方案(DOC 26页)

虚拟现实实训室建设方案(DOC 26页)

虚拟现实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 2015年7月

一、项目提出背景 (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稳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提高,生活内容也在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人们开始更多的参与到舆论当中。在当今社会人们对资讯需求越来越高,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资讯来源,各种媒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导。而政府各职能部门如何能够与媒体进行良好互动,如何及时掌控信息,如何正确反馈和传达信息,让媒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促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对社会进行合理的高效的管控,这已经成为当今所有职能部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建设和应用媒体沟通情景模拟教学系统,已成为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当今社会各类危机事件频发,如自然灾害中的洪涝灾害、雪灾与冰灾、火灾和旱灾,城市大火、重大工程事故、群体事件、重大犯罪事件等。当危机发生时,如何能在第一时间协调各职能部门,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与影响,这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领导干部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传统教学方式与手段落后,老师授课难有激情,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干部培养的教学需求,呆板、无味的教条式教学模式,学生听课索然无味,使得当前的干部教学水平不进反退,教学效果差。这些因素迫使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必须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形势迫在眉睫。 二、项目概述 情景模拟教学实训系统,是为了培养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和直面媒体的能力而建设的,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模拟案例的构思、角色的分配、场景的设计到模拟演练,再现了现实工作的场景,对在实际中如何运用科学的决策和灵活的技巧快速有效地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达到理论教学与能力培训的有机统一,可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情景模拟演练,使学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深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