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产品质量法的比较与借鉴

中外产品质量法的比较与借鉴

中外产品质量法的比较与借鉴
中外产品质量法的比较与借鉴

中外产品质量立法的比较与借鉴【摘要】

本文主要从比较法角度,针对我国现行产品质量法的现存问题,借鉴欧美产品责任法中的相关制度,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拓宽产品定义与范围以更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二,完善产品缺陷判断标准,借鉴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中将缺陷分为设计缺陷、制造缺陷、警示缺陷和发展缺陷,并根据不同的类别确定判断缺陷标准。第三,衡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合理地完善生产者针对产品质量责任的抗辩事由。第四,针对《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送审稿)中有待完善之处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划清政府部门之间的权限,提高管理权之效率;设置惩罚性赔偿以及在《条例》实施以后加快构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产品定义产品缺陷责任抗辩事由产品召回制度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are aimed at existing problems on Product Quality Law of China. Through learning from relevant systems in Products Liability of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First, to broaden the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products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consumer in a greater degree. Second, consummate the criteria of defect,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 Model Uniform Product Liability Act " ,divide the defects into designing defects, manufacturing defects, warning defects and defects in development and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defects to determine the standards to defects. Third, to balance interests of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through adding defense matter on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liability. Fourth, aiming at making " Management Ordinance to recall defective products " to be in perf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ew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clarification of authorities among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settings punitive damages as well as speeding up the legal system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recall system for defective products.

【Key words】Definition of product Defects of products Causes to defend

the quality of product Recall system of defective products

【目录】

一、产品质量法中产品的定义与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立法对产品的定义与范围的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美欧立法对产品定义与范围的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的定义与范围的有益借鉴错误!未定义书

签。

二、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立法关于产品缺陷判断标准的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国外立法关于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的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完善我国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的对策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产品质量责任的抗辩事由.....................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现阶段立法关于抗辩事由的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国外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我国对国外产品质量责任抗辩事由的有益借鉴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审议稿)之评析错误!未定义书

签。

五、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产品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这一难题摆在了法学界面前。为了应对新的难题,自我国在1986年《民法通则》首次规定产品质量的侵权责任以来,先后制定《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填补我国产品质量领域内的立法空白。其中,产品质量法作为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市场失灵,维护广大消费者财产、人身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这部产品质量法也在使用过程中遭遇了现实困境。法律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它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1]。面对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产品质量法的修改已是迫在眉睫,尤其是近年来,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借鉴欧美产品质量法的相关制度,并与我国现阶段的法律规范进行比较,以期能发现些许立法不完善之处,并提几点漏建,希望在法律框架内合理设计相关制度和完善现有规范。

【正文】

一、产品质量法中产品的定义与范围

产品的定义与范围实际上解决的是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问题,因此,一国的产品质量法对于产品的定义与范围也反映出了立法者对于消费者保护的程度。

(一)我国立法对产品的定义与范围的规定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条第2款将产品定义为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根据第2条第3款和第50条规定,分别将建筑工程和军工产品排除在产品范围之外。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用的是“商品”一词,这里的“商品”与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当属同一个含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产品是为了生活需要购买、使用的商品。

(二)美欧立法对产品定义与范围的规定

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基于有力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对产品的范围作了较宽的规定。该法第102条规定,产品是指具有任何内在价值,能够整体或部分地转让,用于贸易或商销的物品。无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只要具备可转让和商销性的物品都是产品,但人体组织器官包括血液及其成份不属于产品。美国的“产品”范围还排除了法律另有规定的一些物品如:高度危险的产品、核产品等。

根据欧共体《为协调成员国关于有缺陷的产品的责任的法律、行政规定的指令》(以下简称《共同指令》)第2条规定,产品是除了初级农产品及猎获品外的所有动产,不论独立存在或附着于其它不动产物体之上,及电器产品均包括在内,但核产品不属此列,同时将初级农产品、猎获产品排除在产品之外。

(三)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的定义与范围的有益借鉴

研究、比较欧美产品概念与我国的产品概念的异同,笔者认为我国《产品质量法》在定义产品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确定产品范围的依据。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之所以将人体组织器官包括血液成份排除在产品范围之外,而《共同指令》将初级农产品、猎获产品排除在产品之外,是因为这些产品并没有现代工业的加工过程,本身的品质几乎没有人工的因素加入,因此它们不具有现代工商产品的特征,故不将其列入产品范围。对此,我国产品责任的有关立法没有规定。因此,笔者建议应考虑在产品概念中排除人体组织器官、初级农产品、猎获产品等。

第二,产品中是否包括不动产的问题。欧共体《共同指令》的产品只包括动产,而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的产品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只将“建筑工程”排除在产品范围之外。“建筑工程”并非一个法律术语,笔者建议首先应修正“建筑工程”概念,用“不动产”取而代之。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私人购买用于消费的住宅纳入产品以内这样的冲突,笔者认为,有关立法时应予以协调。

二、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

产品缺陷是承担产品责任的基础,更是产品责任法的核心。产品责任法的核心在于对‘缺陷’一词的解释和定义,因为缺陷是任何权利要求的基础”。[2]

(一)我国立法关于产品缺陷判断标准的规定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4条规定,产品存在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根据该规定,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具有不合理风险,这个根源于美国;另一类是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不合理风险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品本身不尊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而由于生产上的原因导致产品存在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另一种是某些产品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如能合理正常的使用,便不会发生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但是由于生产上的原因造成了合理使用情形下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

(二)国外立法关于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的规定

美国的《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将产品缺陷进行分类,分为四种并根据每一类的缺陷来确定其判断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1设计缺陷。指产品设计人的设计方案有违背科学之处而导致整个生产线的产品具有不合理的危险。

认定标准采用“危险效用分析”标准,即比较产品的有用性和危险性,综合考察产品的效用性与必要性、危险规避可能性、消费者危险预测的可能性、制造时或预定使用时的技术水平、替代设计的可能性等因素确认是否存在设计缺陷。

2制造缺陷。指生产者在制造或装配产品的一系列环节中,因质量监控系统的疏忽而导致个别产品异于科学的设计而具备不合理的危险。

其认定应根据对合理使用者的预见性进行分析,即已出售的产品其危险程度若超出普通消费者对该产品特性所知常识所能预见的程度,则该产品具有不合理的危险,判断的因

素包括产品的性能、质量、成份等。

3警示缺陷。又称未作警示说明缺陷,指生产者疏于以适当的方式向消费者说明产品使用的方法和警示危险、防止应注意的事项,因而导致具有合理的危险的产品可能导致危险发生。

认定警示缺陷应判断是否存在未警示、说明的缺陷的考察因素有:警示时间、内容合理性、警示方式等。

4发展缺陷。又称发展风险,指产品具有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难以发现的潜在的不合理的危险。发展风险在美国的多数州可以免责。作为一种抗辩事由,将在后文中详细探讨。

(三)完善我国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的对策

我国《产品质量法》中确定缺陷的标准为“双重标准”,这中双重标准既借鉴了美国的“不合理风险”标准,又通过设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便国家或行业协会对相关行业的产品进行有效监管。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双重标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采取双重标准,会发生标准冲突。根据《产品质量法》第34条规定的“不合理危险”标准和“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会在实践中发生冲突。例如,法定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均具有滞后性,无法较快反应由于科技水平的进步或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增高而对产品质量的新要求,因此在切实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许多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中均有生产商参与,标准的制定者的独立性遭到质疑,不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等。

第二,“不合理危险”标准缺乏可操作性。我国立法不仅没有采用列举式的缺陷种类,仅采用“不合理危险”标准,而且又未将这一标准具体化,或制定或确立更为具体的明确的标准,如美国“危险效用分析”标准和“消费者预见”标准。我国的“不合理危险”要求较为抽象、笼统,法律没有给予进一步规定,因此,实践中很难操作。

第三, 法定标准下政府责任的追究。若采用国家、行业标准,那么由于标准错误或制定标准违法时,产品缺陷给消费者或使用者造成损害时,损害的赔偿责任的承担问题我国

现行有关立法没有作出规定。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再结合国外相关立法规定,尤其是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规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应借鉴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的规定,将缺陷分为四种并确定相关缺陷认定标准。

第二,现行双重标准中的法定标准(即国家和相关行业标准)应作为产品缺陷判断标准中的补充标准。作为国家、行业组织对相关行业的质量监督的一种手段,法定标准的存在对相关行业产品的监督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产品缺陷的法定标准作为一种国家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手段之一,笔者认为应予以保留而且在某些特殊产品的缺陷认定中,这种作为补充的缺陷标准应优先采纳。

但是,实践中符合相关法定标准仍具有缺陷并造成损害的情形并不少见,政府此时应对其自身的责任承担赔偿义务。许多国家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些血友病患者和接受输血的人由于使用了受艾滋病毒污染的血制品,而身患艾滋病。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荷兰国家巡视员针对荷兰政府在1982-1989年的行为进行了调查,该调查要求是应荷兰血友病患者协会提出的。1984年5月调查的结果是政府给予每个病人或其家庭200,000荷兰的

赔偿.[3]反观我国,针对政府的法定标准问题提出的诉讼少之又少。笔者认为这与我国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独立自治性不强,行政性色彩浓厚的状况有密切关系。三鹿奶粉事件中,我国乳业的行业协会有加工和奶业两个协会,对相关事件存在严重的不作为;消费者监管的“话语权”也因为消费者协会的独立性不足而长期处于缺失的状态,这种情形下是很难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责任追究制度的。因此,要构建政府责任追究制度,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的自治能力必须予以加强,以作为社会力量对抗相关国家权力。

三、产品质量责任的抗辩事由

生产者和销售者相比,消费者处于弱者地位。虽然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各国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但是生产者的利益也不能被忽视。产品责任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生产者、销售者的利益。通常,法律规定一定的产品责任抗辩事由以减轻或免除生产者或销售者的责任。所谓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是指消费者或使用者因使用某缺陷产品引起伤害或损失,向生产者、销售者提起诉讼时,生产者和销售者可根据充分的证据进行抗辩,并以此减轻或免除自己责任的事实,也称为生产者或销售者的免责条件。

(一)我国现阶段立法关于抗辩事由的规定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1条2款对产品责任做了三条抗辩事由的规定:

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这是指生产者尚未将产品售于销售者或消费者,也就是产品未进行销售,因此,尚不属于产品质量法上所界定的产品,所以不承担产品责任。

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这是指生产者出售产品时,还没有引起损害的那种缺陷,其后形成的缺陷,不属于生产者的责任,不应该由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销售者、运输者有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产品质量责任。

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这是一条法定的规则,既考虑了对人体和财产的充分保护,又考虑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水平。应当注意的是,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是否存在以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为标准,并不意味着生产者可以无限期的免责,通过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可以对以后由于科技水平进步而发现的缺陷产品进行召回,以尽可能将损害局限在最小的范围内。

(二)国外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研究

纵观欧美有关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规定,除我国《产品质量法》已规定的“未将产品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

[3]张民宪,马栩生:“荷兰产品质量法新发展”,《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

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四点抗辩事由:

1、为使产品符合政府颁布的强制性标准而产生的缺陷。目前,欧美的大多数国家的产品责任立法均承认这条抗辩理由,认为生产者为了使其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而导致产品产生缺陷的,生产者可以免责。如《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第7条D款规定:“产品为符合官方政府所规定的强制性法规而制造产生缺陷的”生产者不承担责任。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08条同样规定:A、产品致人损害的属性符合制造时有关产品设计、性能的立法机关的规范标准或行政机关的安全规范标准,产品应当被视为不存在缺陷。B、产品致人损害的属性符合制造时有关产品设计的强制性政府规定,即构成绝对抗辩,产品应当被视为不存在缺陷。美国的州法律规定,如果产品符合州或联邦规则,则该产品是没有缺陷的。然而,也有一些国家对此持不同看法,根据荷兰产品责任法的有关规定,生产或销售某种需要取得政府许可的产品,且政府的特许或批准有可能对产品责任发生影响,政府的许可并不使第三人丧失对被许可人提起产品责任之诉的权利。根据比利时法律规定,如果产品是符合政府颁布的强制性标准却造成损害的,则有关的机关最终将承担责任;但这并不因此影响卖主的责任,卖主在向受害人履行了损害赔偿责任后,有权要求政府予以补偿。

2、受害人过错导致被告责任的减轻或免除。由于受害人自身的过错行为导致产品损害的发生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可以相应地减轻或免除赔偿责任。欧美国家对“受害人有过错导致被告责任的减轻或免除”一般都规定了如下几项原则:(1)减免责任事由法定。产品责任的减免是以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产品责任已经成立为前提。这一点与上述四项免责事由有所区别。减免的被告人产品责任只能根据法律的规定,而不能依当事人的约定,以当事人的协议减免产品责任是法律所禁止的。如英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在产品责任一章中明确规定:“任何人根据本章规定,对全部或部分地由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受害人的责任,或者对受害人的被抚养人或亲属的责任,不得以任何合同条款、任何通知或任何其他规定加以限制或免除。”又如德国《产品责任法》第14条不得限制条款规定:“生产者根据本法应当承担的责任不得事前给予减轻或免除,任何与此规定相反的协议无效。”(2)受害人的过错是广义的,还包括受害人对其负有责任的任何人的过错。如《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第8条第2款明确规定:“当损害是由于产品缺陷和受害人的过错或受害人应对其负责任的人的过错共同引起时,可减轻或免除生产者的责任。”(3)对减免事由的限制。即产品损害是由产品的缺陷和第三人的行为引起时,不得减免生产者的责任。如《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第8条第1款规定:“当损害是由于产品缺陷和第三人的行为或疏忽共同引起时,

不得减轻生产者的责任。”

3、特殊敏感性抗辩。如果产品或其配料对大多数人不至于引起伤害,生产者可以伤害是由使用者或消费者对产品特殊敏感引起的,而不是产品缺陷所致进行抗辩。例如,一种洗涤剂因原告完全异常的过敏性体质而引起皮炎,而其他人使用时都是安全的,则原告不能提出赔偿请求。

4、其它抗辩事由。这里主要指诉讼时效和请求权时效。(1)关于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世界各国的规定不一。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10条C款规定:原告发现或者在谨慎行事的情况下,应当发现产品的损害及其原因的2年之内,依据本法规定提起诉讼。从原告发现产品或应当发现产品的损害及其原因起开始计算。《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第10条规定,成员国应在本国法律中作出产品责任诉讼时效为3年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原告知道或者被合理的认为应当知道损害、缺陷及生产者的身份时起计算。(2)请求权消失是指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因超过存续时间而归于消灭。在此情形下,生产者的产品责任即被免除。关于请求权的存续时间,绝大多数国家均规定为10年。至于10年期间从何时起算,则有些不同。多数国家规定从造成损害的产品投入流通之日起计算。如《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第11条规定,成员国应当在其法律中规定,本指令赋予受害人的索赔权利从造成损害的产品投入流通满10年后消灭,但受害人在此期间对生产者提起诉讼的除外。在此值得注意的是,10年也不是绝对的,如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10条B款2项对责任期限作了限制性规定,在以下四种情况下,请求权的期限还可适当延长:第一,销售者明示保障其产品能够安全使用10年以上的;第二,销售者故意地虚假陈述了关于产品的事实或以欺骗手段隐瞒了有关的产品资料,并且此种行为系造成受害人损害的主要原因的;第三,如果损害是由于长期的、连续的受缺陷产品的影响而造成的或者产品在交付时即存在缺陷,在产品交付10年内造成的损害10年后才显露出来的;第四,被依据该法裁定承担责任的任何人,可以请求和得到依据本法规定负有责任的其他人员的分担和补偿,此种权利不受10年的限制。

(三)我国对国外产品质量责任抗辩事由的有益借鉴

我国《产品质量法》已规定了“未将产品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这三种抗辩事由,虽然这三条规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立法条文基本相似,但是我国有关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与欧美相比,还是存在许多有待完善之处的:

第一,我国法律没有将“受害人有过失导致被告责任的减轻或免除”、“特殊敏感性”

等规定为抗辩事由。我国《产品质量法》对此没有做明文规定,其它法律也没有就产品责任上的这两项抗辩事由作专门规定,我们只能适用《民法通则》第131条就一般侵权行为作出的免责规定来处理产品责任案件;该法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由此可见,我国产品责任立法还很不完善,有关抗辩事由的规定过于狭窄和笼统,不能涵盖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情况,在我国产品责任立法中增加这两项抗辩事由,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关于请求权消失问题。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5条第2款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满10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这一规定与欧美国家的有关规定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是欧美大多数国家规定10年期间自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投入流通之日起算。即将产品交给销售者、运输者、购买者或使用者之日起算。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规定为自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起算,显然我国的起算时间要迟一些。二是我国对10年责任期间的例外规定相对简单,忽略了对于在身体中逐渐积累而损害人的健康的物质所致损害的情形和须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的损害情形。该种情形的受害者可能因请求权的过早消失而得不到赔偿,这是不合理的,建议对该条作进一步的修改。

四、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一)我国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必要性

第一,保障消费者权益的现实需要。产品召回提供的主要是行政救济,相比于产品责任零星的、分散的只针对现实受害者的救济,产品召回救济的是购买某种产品的全部的消费者。现代社会中政府、企业、消费者这成了社会的三大主体,企业为社会提供了产品的同时容纳了大量的就业劳动者,因此当代社会被称之为“企业社会”[4]。相对于企业而言,消费者作为个体则显得弱小许多,再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时代背景下,各国在立法过程中都对消费者实行了倾斜保护政策,甚至专门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

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对消费者实施保护性的规定,但没有规定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消费者通过正常的渠道往往难以维护其权益,而采取过激的行为反倒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在中国就有了消费者“打、砸、抢”等事件频繁出现。这种近乎暴力的行为却是消费者用以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手段。有人预言:如果有一天,投诉不再没用,鉴定不再黑箱操作,告状伸冤不再要金钱铺路,消费者维权才会告别暴力时

[4] [日] 中村一彦、北野弘久:《企业现代法》,劲草书房1983年版第2页

代。[5]

第二,遵循国际惯例及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市场将与世界市场接轨。然而缺乏产品召回制度,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临国际竞争的一道障碍。相比于制度,更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观念,国内许多企业对召回制度有错误的认识,担心召回削弱了竞争力。其实不然,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既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又体现了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召回制度的缺失使我国企业难以融入全球经济,经济伦理无法得到真正的弘扬。

第三,产品召回制度弥补了产品责任制度的不足。其一弥补了产品责任的预防功能的不足。侵权责任的功能包括补偿功能和预防功能,产品责任作为一种侵权责任,最基本功能是补偿功能。产品召回制度与产品责任制度针对缺陷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尚未造成损害和已经造成损害的两种情形构成了预防损害和赔偿损害完整的保护链[6]。其二填补了发展缺陷抗辩事由上对消费者保护的空白。通过法律规定发展缺陷可以鼓励生产者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然而将风险完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显然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产品召回制度责令企业将具有发展缺陷的产品召回,有利于公平解决“发展缺陷”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审议稿)之评析

现阶段出台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审议稿)是对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系统全面地构建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一条例既是当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我国入世以来国际化趋势。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条例中还有一些有待完善之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分清管理部门职权,提高政府的管理效力。该条例的在主管机关的规定上,“有关机关”指定不明,不利于管理机关“有形之手”作用充分发挥。在产品召回过程中,如若政府权责不明,我国现行产品质量法的市场与政府的二元调整机制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二,构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体系。该条例在附则一章中规定“本条例涉及的产品信息系统、缺陷调查、认定以及风险评估等具体工作可以由国务院质检部门确定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机构承担,有关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质检部门另行制定”。美国发达的产品召回制度依据《消费者产品安全法》(CPSA), 《儿童安全保护法》(CSPA),《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FDCA )等联邦法律,这使得其召回制度从厂商报告、评估、分级至最后的

[5]郦缨、郁进东:《消费者维权进入暴力时代?》,载《广州日报》2002年3月15日

[6]卢修敏:“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分析”,《财贸研究》2007年18 卷第4期

实施召回都有严密法律依据。我国应在该条例实施后尽快制定这一系列实施细则,以赋予召回制度更强的可操作性并使其规范化执行。

第三,设置高额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punitive damages),一般指判定的损害赔偿金不仅是对原告的补偿,而且也是对故意加害人的惩罚。美国《惩罚性赔偿示范法案》将惩罚性赔偿定义为“给予请求者的仅仅用于惩罚和威慑的金钱”。根据《召回条例》法律责任一章的规定,企业生产者在产品被证实存在与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的缺陷时,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缺陷产品,主动召回缺陷产品,并向所在地的省级以上质检部门报告;并且不得隐瞒或者虚报其生产的产品缺陷危害的事实,如果没有履行上述义务,将受到20万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相比于欧美各国的怠于召回缺陷产品产生的责任,处罚过轻,不利于促成企业的主动召回。

五、结语

笔者认为,现阶段实施的产品质量法,应做出以下三点完善:拓宽产品定义与范围,完善产品缺陷判断标准,合理扩大生产者抗辩事由。那么,加之《缺陷产品召回条例》在不久将来的实施,新的产品质量法必将在产品质量法律规制领域,突破现有的困境,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以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则原则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2李昌麒:《产品质量法学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

3刘静:《产品责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4漆多俊:《经济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史际春:《经济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7张庆、刘宁、乔栋:《产品质量责任法律风险与对策》,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8杨紫煊:《经济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9顾功耘:《经济法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10美国法律研究院:《侵权法重述第三版:产品责任》,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11张云:《我国缺陷产品立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12周新军:《产品责任立法中的利益衡平—产品责任法比较研究》,中山中山大学出

版社 2007

13赵晓光:《欧美产品召回制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4徐士英:《产品召回制度:中国消费者的福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5朱景文:《法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二、文章类:

程信和、赵湘英:“产品责任法比较研究——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孙波:“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之思考”《政法论坛》2001年第1期

沈贵明、陈书鹏:“英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制度”《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杜江涌:“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反思与重塑”《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9期

周新军:“中美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比较研究”《现代法学》2004年第2期

董春华:“美国产品责任法中的惩罚性赔偿”《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6期

【致谢】

在本文的构思,写作过程中,幸得吕明瑜老师的指导,笔者深感受益匪浅。吕老师对我的文章写作和今后如何为人的教诲,我都深深铭记在心,在此深表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母校——郑州大学,在这里我收获了四年美好的时光,这里有诲人不倦的良师,有真诚相待的益友,如今即将毕业,感慨万千之际,将本文作为对母校的最后一份回忆珍藏。

最后,我要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不辞劳苦的养育让我有机会接受大学的高等教育,并完成本文的写作,将本文献给我的父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释义:第二十七条 2009-10-14 15:54 来源:法律教育网【大中小】【我要纠错】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 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 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 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释义】本条是关于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的要求的规定。 一、所谓产品包装,是指为在产品运输、储存、销售等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和附着物并在包装物上附加有关标识而进行的操作活动的总称。所谓产品标识,是指用于识别产品或其特征、特性所做的各种表示的统称。产品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标志、标记、数字、图案等表示。产品标识由生产者提供,其主要作用是表明产品的有关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说明产品的正确使用、保养方法,指导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大产品出口的需要,产品标识日益为人们所看重,认为其是产品的组成部分。如果产品标识指示不当或者存有欺骗性,则易引起消费者的误解,产生产品质量纠纷。这次修改本法,特别强调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本条规定的生产者对产品标识应当标明的内容,这是生产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二、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产品标识可以标注在产品上,也可以标注在产品 包装上。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所谓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指生产者出具的用于证明产品质量符合相应要求的证件。合格证明包括合格证、合格印章等各种形式。合格证的项目内容,由企业自行决定。合格证一般注明检验人员或者其代号,检验、出厂日期等事项。一些不便于戴佩合格证的产品,可用合格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只能用于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上,未经检验的产品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出厂产品的检验,一般由生产自身设置的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对不具备检测能力和条件的企业, 可以委托社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所谓用中文标明,是指用汉字标明。根据需要,也可以附以中国民族文字。产品名称是区别于此产品与他产品的文字语言标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按《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的下列行为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的是()。 A.不知道该产品是《产品质量法》禁止销售的产品 B.提供出产品的进货渠道 C.举报出该产品的生产窝点 D.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渠道 2、甲公司售与乙商场一批玻璃花瓶,称花瓶上有不规则的抽象花纹为新产品,乙商场接货后即行销售,后受到很多消费者投诉,消费者说花瓶上的花纹实际上裂缝,花瓶漏水,要求乙商场退货并赔偿损失,乙商场与甲公司交涉,甲公司称此类花瓶是用于插装塑料花的,裂缝不影响使用,且有特殊的美学效果,拒绝承担责任。经查,消费者所述属实。下列答案中不正确的是()。 A.乙商场应予退换并赔偿损失 B.乙商场退换并赔偿损失后可向甲公司追偿 C.消费者丙被花瓶裂缝划伤,可向甲公司直接索赔 D.乙商场无过错,不应当对此负责 3、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产品质量法》禁止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服务的,没收全部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罚款。 A.50%以上三倍以下 B.20%以上三倍以下 C.50%以上两倍以下 D.一倍以下三倍以下。 4、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先承担()。 A.民事责任 B.罚款 C.罚金 D.平均支付各种费用 5、隐匿、转移、变卖、损毁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封扣押的物品的,处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货值金额()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A.三倍以下 B.等值以上三倍以下 C.50%以上三倍下 D.20%以上三倍以下 6、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附加产品标识。A.可以 B.必须 C.应当 D.可以不 7、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依照()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油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原油田外购物资和自产产品的质量,根据《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中原油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部建设工程以外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于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属于《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围的,本办法也适用。 第三条监督抽查分为定期监督抽查、不定期监督专项抽查及监督统一抽查。 定期监督抽查每两个月或每季度开展一次;不定期监督专项抽查根据油田所用物资质量状况不定期开展;监督统一抽查对油田使用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类)产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时间和统一判定法开展。 第四条技术安全监督处负责组织和实施监督抽查工作,对在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并发布监督抽查通报;通过省级及以上计量认证的局级质量检验机构或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定的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受技术安全监督处的委托,负责承担监督抽查样品的抽样和样品的检验工作。

第五条为避免重复监督抽查或质量检查、检验,给油田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油田有关部门不得擅自组织产品质量抽查或质量检查、检验活动,不得发布产品质量抽查通报。若需对某类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检验,应与技术安全监督处联合开展。 油田所属单位组织的任形式的检验不得代替监督抽查,其检验结果以监督抽查为准。 第六条监督抽查的质量判定是以《标准化法》的要求和中原油田有关规定的有效标准、技术规等为依据。 第七条监督抽查的样品,在目前所抽查产品的类别中,除各种橡胶制品和阀门产品属破坏性检验外,其它样品由被抽查单位无偿提供。对各种橡胶制品抽样时,质检站以领料的形式抽取样品,质检站付给被抽查单位所抽样品的费用,由技术安全监督处审核后,随每次的检验费用补偿;阀门样品的处理暂按阀门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执行。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 第八条被抽查单位或生产厂家应当积极配合监督抽查工作,无正当理由任被抽查单位不得拒绝监督抽查。 第九条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抽查单位或生产厂家收取检验费用。按照有关规定,监督抽查所需费用由财务资产处(部)安排专项经费解决,实行专款专用。 第二章抽查计划和抽查实施细则 第十条技术安全监督处根据上年度的抽查情况,结合本年度的主要工作量,年初制定本年度的监督抽查计划,通过征求有关部门

(完整版)经济法试题库及答案

经济法试题库(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世界上唯一的颁布了经济法典的国家。 2、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 期。 A、蒲鲁东 B、德萨米 C、摩莱里 D、鲁姆夫 2、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构是() A、股东大会 B、总经理 C、监事会 D、董事会

3、下列关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地位的表述中,正确的表述是() A、依法成立即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B、企业债券由合作各方承担连带责任,是合伙型企业 C、符合中国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D、依法成立即取得外国法人资格 7、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下列何种产品属于该法所称的产品?() A、芝麻油 B、大坝 C、冰毒 D、电力 8、某热水器厂将一批“阳光”牌热水器交给某商场销售,孙某从商场购得一台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到两天,由于热水器内部线路问题引起短路,发生

火灾,致孙某财产损失8万元。孙某遂向该生产厂家要求赔偿,但热水器厂能够证明引起短路的缺陷于投入流通时尚不存在。此时()。 A、热水器厂无权拒绝赔偿 B、热水器厂有权拒绝赔偿 C、孙某只能要求该商店赔偿 D、孙某只能要求热水器厂赔偿 9、()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 B 侵权 C 当竞争 D、两种商品装潢虽外观近似,但常喝“太岁康”的人仔细辨认可以加以区别,故乙厂的行为不受法律禁止 11、我国明确规定“商店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的法律是()。 A、产品质量法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反不正当竞争法 D、广告法 12、某商场的店堂告示声明“商品离柜,概不负责”,该行为违反了经营者的什么义?() A、接受监督义务 B、提供信息义务 C、承担责任义务 D、实现公平、合理交易义务 A B C D A、《产品质量法》 B、《农业法》 C、《标准化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7、甲与乙是好朋友。一日,甲对乙表示,愿以300元的价格将自己一辆八成新的自行车出卖给乙。因为乙不需要,遂将这一消息告知丙,丙向甲表示愿以300元买下甲的自行车。丙的行为属于()。

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责任案例分析

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责任案例分析论文摘要:产品责任又称产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因产品有缺陷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产品责任问题是产品质量法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一则案例的分析,对产品责任问题加以分析,以期对此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论文关键词:产品责任,侵权,缺陷产品,归责 案情简介: 2010年5月,某物流公司从上海某公司购买了一套升降机,并在该公司办公楼内进行了安装使用。2011年12月,张某作为某劳务派遣公司的派遣工到该物流公司工作。2012年3月7日9时许,当张某在该物流公司办公楼三楼刚进入升降机,尚未触动升降机内的任何按键,升降机却突然发生故障,猛烈坠落到一楼地面。张某当即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被诊断为:左腿踝关节粉碎性骨折,右脚足弓断裂。共计住院35天,花去了医疗费72694.70元。出院后,张某又在门诊治疗中花去医疗费18674.20元。同年7月13日,张某被鉴定为七级伤残。后张某要求上海某公司赔偿,被该公司拒绝,理由是升降机出现事故是质量问题还是操作不当造成已无法认定,无证据证明系升降机质量问题;且该公司仅仅是升降机的销售者,张某应当追究的是升降机生产厂家的责任。张某索赔无果后,遂起诉至法院。 一、产品责任中的“产品缺陷” 所谓“产品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由此可见,在两种情形下可以认为产品存在缺陷:第一种情形是指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一般而言,造成“不合理的危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产品本身存在设计缺陷,即由于产品在设计上就存在问题,导致产品即使是在正常使用中也存在危及人身、其它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例如,家庭中日常使用的液化气灶,因其储存钢罐的结构或安全系数在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在正常使用中爆炸的,则该产品即存在设计缺陷。(2)产品制造缺陷,是指产品虽然在设计上并不存在问题,但是在加工、制作、装配等制造过程中未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从而导致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例如,玩具厂家生产的儿童玩具,应当避免使用能够伤害到儿童的原材料,而应当采用安全的软性材料,但是在制造过程中未按照设计要求使用了金属材料并带有锐角,使得儿童在使用此玩具的

浅谈产品质量法的完善

浅谈产品质量法的完善 【摘要】近几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在生产或销售中,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来为自己谋取暴利。这种做法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产品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消费者权益和产品安全问题。对于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我国目前的有关法律制度还不能进行彻底的解决。本文通过对产品概念及产品质量法性质的概述,分析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如何改善的意见。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缺陷 一、引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商品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越来越多的以次充好、假的,甚至是有毒有害的商品流入市场。我国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颁布了一系列的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但对于越发频繁的贸易市场,现行的法律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二、概念 产品在产品质量法中,指的是经过制作、加工,用以出售的产品。其中,军工产品和建设工程产品不包括在内。弹药、武器装备及其配套产品就属于军工产品的范畴。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鉴于军工产品的特殊性,另行规定其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我国法律同时使用排除法和概括法来界定产品[1]。《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需经过加工、制作。像农产品、矿产品等未经过制作加工的天然物品就不包括在内。手工业上的和工业上的也属于制作加工。第二,由于销售。由此可见,产品质量法意义上的产品不包含只为自己使用的加工、制作的产品。 其中,“销售”一词不妥。因为有些企业为营销目的而赠送给消费者的产品就不具备《产品质量法》中销售的意义。这种规定使得产品范围过窄,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因此,有关法律规定将“销售”一词换为“流通”就很有必要。 三、产品质量法的基本性质 产品质量法是指在产品生产、销售及监督管理的一系列调整过程中,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广义上的产品质量法指的是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所构成的一套立法体系。《产品质量法》法典则为狭义上的产品质量法。 目前,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法》的模式是产品责任制度与产品质量监督制度合并立法,其调整对象主要有两类社会关系:第一类是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这类关系是经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和生产者、销售者之间,在国家对产品

产品质量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不合格产品包括()品和()品。 2、限期使用的产品,应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 3、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4、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 5、《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 6、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必须依法设立,不得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存在()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7、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产品质量法》。 8、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由()规划和组织。 9、产品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以及其他说明物等表示。 10、"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是指非法标注他人厂名、厂址的标识,或者()他人厂名、厂址的名称的侵权行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 2、"《产品质量法》中所称的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需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环境所具有的特征、特性的总和。() 3、伪造厂名、厂址,是指非法制作标注他人厂名、厂址的标识。() 4、"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直接予以公告。()

5、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特殊情况下“处理品”可以代表合格产品销售。 () 6、《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罚款和《刑法》规定的罚金,都是由违法行为人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二者本质上是一回事。() 7、产品标识应当有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应当是依法登记注册的,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者名称和地址。() 8、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以次充好的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应当予以没收。() 9、销售者进货时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是指所进的产品都应经过销售者再次检验。() 10、"《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主体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查处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为时,可以行使()。 A、拘留权 B、留置权 C、调查权 D、冻结银行存款 2、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 A、内部财务制度 B、内部人事管理制度 C、内部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法试题(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云南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 试题 一、填空题(10分每题一分) 1.《产品质量法》所称的“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标价计算。 2、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3、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4、组织机构应当自批准成立或者核准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有效文件向批准其成立或者核准其登记机关同级的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申领代码证书。 5、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产品质量法》禁止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服务的,没收全部收入,并处违法收入50%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6、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先承担民事责任。 7、组织机构的名称、机构类型或者地址等基础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变更的有关证件,到原颁证机关办理换证手续。 8、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9、产品或其包装上没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的,对此种行为应如何处理责令改正 10、组织机构未在本办法规定期限内办理代码证书的申领、变更、定期审查、补发、换发、注销手续的,由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并可以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判断题(10分每题一分) 1、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60 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2、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可以直接适用《产品质量法》处理案件。(×) 4、《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 5、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 7、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 8、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即构成犯罪。(×)9、抽样取证,应当有当事人在场,办案人员应当制作抽样记录,对样品加贴封条,开具物品清单,由当事人在封条和相关记录上签名或者盖章。(×)10、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40分每题2分少选多选不得分) 1、下列产品中应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的有哪些(ABC) A.有副作用的药品 B.需稀释方可使用的农药 C.易燃易爆物 D.书籍 2、甲公司售与乙商场一批玻璃花瓶,称花瓶上有不规则的抽象花纹为新产品,乙商场接货后即行销售,后受到很多消费者投诉,消费者说花瓶上的花纹实际上裂缝,花瓶漏水,要求乙商场退货并赔偿损失,乙商场与甲公司交涉,甲公司称此类花瓶是用于插装塑料花的,裂缝不影响使用,且有特殊的美学效果,拒绝承担责任。经查,消费者所述属实。下列答案中不正确的是( D )。

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条文的释义

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条文 的释义 【法规类别】技术监督行政复议 【发文字号】技监局法函[1993]345号 【失效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3年第75号――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公告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1993.08.03 【实施日期】1993.09.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条文的释义 (技监局法函【1993】345号 1993年8月3日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1.本条是对产品质量立法宗旨的规定。

2.制定产品质量法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加强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促使生产者、销售者保证产品质量;二是,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严厉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三是,为了切实地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善我国的产品质量民事赔偿制度;四是,为了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3.“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是指国家对产品质量采取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激励引导的措施,促使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并且通过加强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建立运用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制约假冒伪劣产品的机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4.本法所称“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需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环境等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5.本法所称“用户”,是指将产品用于社会集团消费和生产消费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6.本法所称“消费者”,是指将产品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公民。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 1.本条是关于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的规定。 2.本法适用的地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3.本法主要调整在产品生产、销售活动中发生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 4.本法调整的产品范围包括: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所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物品。 未经加工的天然形成的产品,如原矿、原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及初级农产品,如

产品质量法试题(含答案).

中华人民国产品质量法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 试题 一、填空题(10分每题一分 1.《产品质量法》所称的“货值金额”以生产、销售产品的标价计算。 2、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3、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4、组织机构应当自批准成立或者核准登记之日起30日,持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有效文件向批准其成立或者核准其登记机关同级的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申领代码证书。 5、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产品质量法》禁止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服务的,没收全部收入,并处收入50%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6、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先承担民事责任。 7、组织机构的名称、机构类型或者地址等基础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持变更的有关证件,到原颁证机关办理换证手续。 8、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9、产品或其包装上没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的,对此种行为应如何处理责令改正

10、组织机构未在本办法规定期限办理代码证书的申领、变更、定期审查、补发、换发、注销手续的,由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并可以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判断题(10分每题一分 1、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60 日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2、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可以直接适用《产品质量法》处理案件。(× 4、《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 5、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所得的,并处没收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 7、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8、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即构成犯罪。(× 9、抽样取证,应当有当事人在场,办案人员应当制作抽样记录,对样品加贴封条,开具物品清单,由当事人

产品质量法 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产品质量法 第一节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质量 (一)产品与产品质量 1、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物品。 2、产品质量是指由国家法律、专门标准规定以及由合同约定的对产品适 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综合要求。 (二)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产品的用户或消费者、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之间,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产品质量法》通过时间:1993.2 《产品质量法》施行时间:1993.9.1 修改版的《产品质量法》施行时间:2000.10.1 狭义的产品质量法:指《产品质量法》 广义的产品质量法:除了《产品质量法》,还包括同该法配套的行政法 规、行政规章以及有关的司法解释。 (三)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消费者、用户合法权益的原则 2、严格产品责任原则(又称“无过错赔偿责任”原则) 严格产品责任原则是指即主要存在产品对消费者造成了人身、财产的损害事实,就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而不问生产者或销售者主观上是否有过错。 3、鼓励产品质量超标和奖励优质者原则 4、各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原则 二、产品质量法的调整范围 1、从空间上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 遵守本法。 2、产品在仓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不受新产品质量法调整,应当由 合同法调整。 3、没有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或不是以销售为目的的产品,不受产品 质量法调整。 4、属于天然产品的农、林、牧、渔业产品、矿产品及竹、木采伐产品, 以及废旧物资等,也不受产品质量法调整。 5、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建筑法),但是建设过程中适用的水泥、 钢筋等产品,在形成不动产之前,适用产品质量法。 6、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属于产品质量法所称产品范围内的进口产品,适用 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考题及答案.docx

产品质量法考试题 考试人姓名得分 1、下列产品属于《产品质量法》管理的范围是(D ) A.药品质量 B.建筑工程质量 C.食品安全 D.建筑材料质量 2、《产品质量法》所称的“货值金额”以(A )计算 A.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标价 B.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实际售价 C.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当事人自述的价格 D.物价部门的评估价格 3、按《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的下列行为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的是(D ) A.不知道该产品是《产品质量法》禁止销售的产品 B.提供出产品的进货渠道 C.举报出该产品的生产窝点 D.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渠道 4、隐匿、转移、变卖、损毁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封扣押的物品的,处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货值金额(B )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A.三倍以下 B.等值以上三倍以下 C.50%以上一倍以下 D.20%以上三倍以下 5、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 C )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A.七 B.十 C.十五 D.三十 6、某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以印有“龙丰牌方便面”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未细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该损失应由下列哪个部门承担( D ) A.装卸工承担 B.装卸工的雇主承担 C.运输部门承担 D.某厂承担 7、某厂开发一种新型节能炉具,先后制造出10件样品,后来样品有6件丢失。1996年某户居民的燃气罐发生爆炸,查明原因是使用了某厂丢失的6件样品炉具中的一件,而该炉具存在重大缺陷。该户居民要求某厂赔偿损失,某厂不同意赔偿,下列理由中哪一个最能支持某厂立场(A ) A.该炉具尚未投入流通 B.该户居民如何得到炉具的事实不清 C.该户居民偷盗样品,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其自负 D.该户居民应向提供给其炉具的人索赔 8、一日,李女士在家中做饭时高压锅突然爆炸,李女士被炸飞的锅盖击中头部,抢救无效死亡。后据质量检测专家鉴定,高压锅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是设计不尽合理,使用时造成排气孔堵塞而发生爆炸,本案中,可以以下列何种依据判定生产者承担责任(A ) A.产品存在的缺陷 B.产品买卖合同约定 C.产品默示担保条件 D.产品明示担保条件 9、甲公司售与乙商场一批玻璃花瓶,称花瓶上有不规则的抽象花纹为新产品,乙商场接货后即行销售,后受到很多消费者投诉,消费者说花瓶上的花纹实际上裂缝,花瓶漏水,要求

【法规标题】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规标题】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类别】质量管理和监督/质量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质技监局政发[2001]43号 【批准日期】 【发布部门】中央其他机构/其他/各局(其他)/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2001.03.15 【实施日期】2001.03.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唯一标志】35934 【全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1年3月15日质技监局政发〔2001〕43号) (相关资料: 案例1篇裁判文书1篇相关论文1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自2000年9月1日起实施。该法对于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证法律的正确贯彻实施,解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执法中带有普遍性的具体问题,做好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1.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所需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数量应当按照检验的合理需要确定。因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监督抽查,样品由被检查者无偿提供。检验合格的样品除因检验造成破坏或损耗之外,在检验工作结束且无异议后一个季度内必须返还。同时通知被检查单位解封作备样的封存样品。 2.按照《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实施监督抽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复检申请。复检合格的,不再收取检验费;复检不合格的,应当缴纳检验费。 3.《产品质量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监督抽查的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依据本法第五章的有关规定处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时,要正确把握一般质量问题和严重质量问题的界限。有严重质量问题是指:(1)产品质量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2)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3)属于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4)失效、变质的。(5)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生产

产品质量法试题(有答案)

产品质量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售出的产品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已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这里损失是指( B ) B、除缺陷产品这上的损失,如交通费、邮寄费等; 2、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有的产品标准”中的“产品标准”是指:(D ) D. 企业自愿采用的标准; 3、按《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的下列行为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的是(D D.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渠道; 4、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不实,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产 品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指(A) A. 民事责任 5、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产品质量法》禁止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服务的,没收全部收入,并处违法收入(A )罚款。 %以上三倍以下; 6、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同时支付的,先承担(A ) A. 民事责任 7、隐匿、转移、变卖、损毁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封扣押的物 品的,处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货值金额( B )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 违法所得。 B.等值以上三倍以下; 8、下列产品中应予以销毁的是(A) A. 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失效、变质的产品; 9、《产品质量法》所称的“货值金额”以(A)计算 A.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标价; 10、下列产品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的范围是( D、建筑材料质量; 11、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依照(追究法律责任 B.《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2、下列产品中那种产品质量适用《产品质量法》调整( B. 电视机 13、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必须依法按照有关标准, 出具。 B.客观 14、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当有(A )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A. 警示标志 15、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 A. 产品合格证明 16、销售者不得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失效变质是指( B 超过安全使用期限 17、《产品质量法》罚则中规定的“货值金额”没有标价的, 财产安全的产品,应 A )和其他标识。 B )。 按照( D )计算。D) B )的规定 B )、公正地 B)

产品质量法练习题及答案

产品质量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售与乙商场一批玻璃花瓶,称花瓶上有不规则的抽象花纹为新产品,乙商场接货后即行销售,后受到很多消费者投诉,消费者说花瓶上的花纹实际上裂缝,花瓶漏水,要求乙商场退货并赔偿损失,乙商场与甲公司交涉,甲公司称此类花瓶是用于插装塑料花的,裂缝不影响使用,且有特殊的美学效果,拒绝承担责任。经查,消费者所述属实。下列答案中不正确的是哪项? A.乙商场应予退换并赔偿损失 B.乙商场退换并赔偿损失后可向甲公司追偿 C.消费者丙被花瓶裂缝划伤,可向甲公司直接索赔 D.乙商场无过错,不应当对此负责 【答案】D 2.某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以印有"龙丰牌方便面"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未细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该损失应由下列哪个部门承担? A.装卸工承担 B.装卸工的雇主承担 C.运输部门承担 D.某厂承担 【答案】D 【解析】见《产品质量法》第16条。根据这一规定,产品包装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剧毒、危险、易碎,储运中不能倒置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必须符合相应要求,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以标明储藏运输的注意事项。否则,后果自负。 3.一日,李女士在家中做饭时高压锅突然爆炸,李女士被炸飞的锅盖击中头部,抢救无效死亡。后据质量检测专家鉴定,高压锅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是设计不尽合理,使用时造成排气孔堵塞而发生爆炸,本案中,可以以下列何种依据判定生产者承担责任? A.产品存在的缺陷 B.产品买卖合同约定 C.产品默示担保条件 D.产品明示担保条件 【答案】A 【解析】见《产品质量法》第29条第1款。该条款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某厂开发一种新型节能炉具,先后制造出10件样品,后样品在有6件丢失。1996年某户居民的燃气罐发生爆炸,查明原因是使用了某厂丢失的6件样品炉具中的一件,而该炉具存在重大缺陷。该户居民要求某厂赔偿损失,某厂不同意赔偿,下列理由中哪一个最能支持某厂立场? A.该炉具尚未投入流通 B.该户居民如何得到炉具的事实不清 C.该户居民偷盗样品,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其自负 D.该户居民应向提供给其炉具的人索赔 【答案】A 【解析】见《产品质量法》第29条。该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生产者能够证明下列

电力不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兼议工商部门对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电能案有无管辖权

电力不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 ——兼议工商部门对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电能案有无管辖权 黄璞琳 2005年6月23日中午一时左右,某乡因供电电压超高,造成大范围用户电器终端损坏,用户经济损失10多万元。经查,该县供电有限公司从2005年6月1日始,在该乡水电站电力上网装置和并网安全性未经验收合格的情况下,就近直接将该水电站所发电能接入电网供给该乡用户,以致在该乡所供的电能不符合质量标准,电压忽高忽低。至案发时,该供电公司已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电能15万度,平均售价每度0.56元。 对供电企业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电能的行为,工商部门能实施行政处罚吗? 第一种意见认为:电力属于《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对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电能的,工商部门应当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或第五十条予以查处。理由是:1、在我国,一直有“电力产品”这种说法,《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在规定产品责任时,所称的“产品”就包括电力、煤气等,国家税务总局2004年还发布了《电力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2、在国外产品责任立法上,一般认为“产品也包括电”,如1985年的《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 第二种意见认为:对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电能的,工商部门可依照《标准化法》第二十条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有关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商品)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理由是:国家标准《电能质量》(GB 12325-1990)对供电电压允许偏差有强制性要求。 第三种意见认为:电力不属于《产品质量法》的调整范围,也不属于《标准化法》第二十条所调整的“产品”。但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电能的,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第㈠项和第㈡项所规定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应当由工商部门直接依据该条实施行政处罚。理由是:1、《产品质量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据

产品质量法及相关案例解析

吴大军一心想着今年父亲80大寿送件特别的礼物,本想给老父亲送一份孝心,让老人家温暖过冬,不成想,竟因一条电热毯使得父子二人天人永隔。 2013年11月28日是吴大军的父亲吴老头的生日,吴大军的母亲早年因病离世,一直是吴老头含辛茹苦拉扯吴大军长大。如今吴大军长大成人,一心想着要对父亲好,吴老头的生日当天,吴大军在某商场买了某品牌的电热毯送给父亲。由于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聊天到很晚。吴老头身体又不好,吴大军就把新买的电热毯给吴老头铺上让他早些休息。 深夜正当大家都聚在一起的时候,从吴老头的卧室传出来一股烧焦的味道。吴大军带头冲进卧室,却发现卧室的床上冒着丝丝的青烟,而吴老头正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看到这一幕,吴大军紧急拨打120并将吴老头送医,但是吴老头经过医生全力抢救还是无效死亡。 后经有关技术监督部门对电热毯进行了质量监督检验。检验发现电热毯有2项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属劣质品。吴大军悲愤之下将商场告上了法庭,诉讼请求该商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但商场却辩称电热毯的质量问题应该是厂家的责任,所以不应该由商场承担。 律云律师观点: 电热毯应该属于有可能危及个人人身安全的产品,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13条规定:“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另第26条规定:“生产者应对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负责。” 本案中,电热毯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属于劣质品,没有达到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所以销售者商场和生产者电热毯制造厂都违反了产品质量法。 至于责任认定问题,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4条规定,因产品缺陷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应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须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以及《产品质量法》第49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币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张大军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要求商场及电热毯制造厂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财产损失等。法院还可以依法判决没收制造厂及商场违法生产、销售该电热毯的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停止生产、销售该类电热毯。 广大消费者购物时一定要认清厂家标识及品牌,索取发票,以便出现问题时作为凭据。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应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产品质量法》问题

我国《产品质量法》存在的问题(整理版) 一、产品范围问题 “产品”是各国产品责任法首先要明确的概念。我国的《产品质量法》第二条规定,产品是“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筑工程不适用本法的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该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于这个定义,我认为,产品外延较窄,应稍宽泛一些,我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生产者的经济势力较弱小,无力承担像西方国家生产者,销售者那样重的产品责任。因此,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宜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必须是生产活动的有形产出物和无形产出物,不包括智力产品。无形产出物包括电,煤气,天然气,因为电,煤气,天然气现已成为或将成为消费者普遍使用的能源,产品质量法应将电,煤气,天然气归属产品范围内,智力产品包括图书,计算机软件等,应由知识产权法专门调整。2.不包括初级农产品和天然物品。因为初级农产品,天然产品主要是借助大自然条件天然生成,不依附于人的加工,制作,在造成消费者损害的情况下,可适用其他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3.必须用于流通。《产品质量法》第二条用“销售”一词欠恰当,因销售是指生产制造产品的目的,不是已经进人流通。假如让生产者为生产制造出但尚未入流通的产品承担责任是有失公平的,并且会与该法第四十一条的“未将产品投入流通”作为生产者免责条件的规定矛盾。现实中,企业除采用销售方式,还会采用赠送,发放福利的形式交付给消费者或使用者,因此,为囊括产品进入消费领域的各种方式,使该法前后规定相一致,用“流通”代替“销售”更合适。4.不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