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外热环境对人居方式、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的影响资料

室外热环境对人居方式、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的影响资料

室外热环境对人居方式、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的影响资料
室外热环境对人居方式、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的影响资料

室外热环境对人居方式、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的影响

室外热环境对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的影响

摘要: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物理量的总称,是由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热环境,而人体与此环境中保持平衡,对人的健康与舒适来说是首要条件之一,因此对室外热环境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室外热环境;人居方式;影响;措施

室外热环境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物理量的总称,是由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热环境。其中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功能之一在于抵抗或利用室外热湿作用,以便在室内产生易控制的舒适热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室外热环境通过外围护结构将直接影响室内环境,为使所设计的建筑能创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必须了解影响室外热环境各个因素的变化规律及特征,以此作为建筑热工设计的依据。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热量的基本来源,是决定室外热环境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一部分到达地面,称为直接太阳辐射;另一部分为大气的分子、大气中的微尘、水汽等吸收、散射和反射。被散射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返回宇宙空间,另一部分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这部分称为散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散射太阳辐射和直接太阳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然而,太阳辐射的分布并不均匀,它到达地表的全球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基本上成带状,只有在低纬度地区受到破坏。在赤道地区,由于多云,年辐射总量并不最高。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特别是在大陆荒漠地区,年辐射总量较大,最大值在非洲东北部。而且,由于太阳的公转和地球的自转,太阳辐射随之改变,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带来的是春、夏、秋、冬四季。

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也就是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空气中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热;地面再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把热传给空气,这是空气中热量的主要来源。

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可用绝对湿度或相对湿度表示,通常使用相对湿度表示空气的湿度。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在地球上,空气湿度因为降水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也是室外热环境复杂性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空气的绝对湿度变化不大,但由于空气温度的变化,使得空气中饱和水蒸气压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相对湿度变化强烈。

风(空气流动速度)

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我国夏季是东南风,冬季则是西北风。

凝结与降水

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

降水也常常分布不均,主要受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的影响。

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对人居方式的影响

当人们在室外活动时,影响人体热舒适感觉的因素有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平均辐射温度、人的新陈代谢率和衣服热阻,前四个因素为室外物理因素,后两个因素为个人因素。人体热舒适度受到上述六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其中人体产生的热量是不可控制的。

人体常常通过自动生理调节系统尽量达到与周围环境的热平衡,但由于空气温度、空气温度、风等影响,人们还需要通过改变人居方式来达到与室外热环境的平衡。比如冬天添加衣物御寒;夏天打伞遮阳。

对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影响

室内热环境直接影响建筑的功能、形式、围护结构。是紧凑还是疏松的?是封闭还是开敞的?是厚重还是轻盈的?是平屋顶还是坡屋顶等,所有的这些构成了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

室外热环境还常常伴随着的问题是湿热、通风不畅、温度流失快、能耗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深深地影响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

比如说:极地的圆顶雪屋

极地全年只有在1-4月温度在0-10摄氏度之间,冬季酷寒漫长。降水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苔藓和地衣等少量植物。而雪屋屋顶一般为圆形(如图一),这样可以更好的应对极地气候区极端恶劣的气候和严重匮乏的资源,显示出气候因素对于建筑最大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图一(极地圆形屋顶) 图二(陕西靠山窑)

再比如:我国西部地区靠山窑

西部地区的靠山窑利用山崖、黄土断层、干洞等纵深掏挖的窑洞,为的是防火、防噪、节省土地。然而如此经济省工、冬暖夏凉的窑洞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室外热环境对当代城市的影响主要“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 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

而且室外热环境常常影响室内热环境,伴随着湿热、通风不畅、温度流失快、能耗高等诸多问题。

改善室外热环境的措施

改善室外热环境方法多种多样,但最有效的还是环境绿化。

1.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环境;

2.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地区的绿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以改善小气候;

3.应把消除裸地、消灭扬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除建筑物、硬路面和林木之外,全部地表应为草坪所覆盖,甚至在树冠投影处草坪难以生长的地方,也应用碎玉米秸和锯木小块加以遮蔽,以提高地表的比热容;

4.建设若干条林荫大道,使其构成城区的带状绿色通道,逐步形成以绿色为隔离带的城区组团布局。

小结:

热环境的各影响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复合的,而各因素之间又是互相影响的, 因此,应该把热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各因素对人们居住方式的影响。调节室外热环境的方法有很多,但还是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重视,建立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保护绿化,调节环境,而作为普通人民更应该用实际行动保护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关键词: 建筑材料;生态环保;以人为本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建筑设计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只有掌握新型建筑设计的特点,人们才能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建筑业是一个贴近民生的行业,现代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各级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必须以强化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监管、落实节能环保标准为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现代建筑产品。建筑工程质量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追求的最终目标,为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面要突出“三抓”,即抓基础管理、抓精品工程、抓重点企业,逐步将监管的重点向使用功能、质量通病治理等方面延伸。住宅作为重要的个人物产,其工程质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建管部门要着力抓好住宅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把住宅质量的考核单位从小区、整栋楼分解细化到每个住户,维护广大住户的合法权益。公共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工程主管部门要制定专项质量监督方案,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公共安全。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建筑业注重人性化施工,尽力减轻现代建筑施工对周边造成的不利影响。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形象的提升,离不开群众支持和社会认同。施工现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展示现代建筑企业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工程的质量,更关系到行业的公众形象、地方的投资环境。我们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大力推进文明施工,创建文明工地。同时要针对目前建筑业容纳的农民工就业量,在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重超过五分之一的实际,要求现代建筑业企业切实关爱农民工,注重对农民工的教育和管理,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统筹做好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依法查处拖欠工资等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实施绿色建筑战略,着力打造生态环保人居环境。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智能、绿色环保建筑,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从而推动现代建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近来日趋关心的焦点,尤其是自进入2005年以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就是,“营造世界城市,呵护地球家园”,而有 关绿色的、和谐的人居节、人居环境的论坛也在今年扎堆儿召开。于10月3日世界人居日前夕、9月底在深圳举行的“2005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由于联合国安南秘书长特别顾问、联合国副秘书长、全球环境界的泰斗莫瑞斯·斯特朗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的出席而格外引人 关注,一些全新的观点、理念从论坛上频频传出。

人居环境与绿色建材

论文序号:85 论文提交时间:2012/11/06 全校性公选课论文 论文题目:论室内装饰材料的发展与未来的家居环境 课程名称:人居环境与绿色建材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1级机械电子工程2班 学号 311100xxxx 姓名陈景霖 联系方式 - 任课教师范庆新 2012年11月03日

1. 概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最基本的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室内,因此室内环境例如办公室、卧室、客厅等成为人们提出要求的重要部分。而作为室内环境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室内装饰便成为人们高度关注及集中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诸如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文化回归设计、简装修、重装饰理念等概念的提出,则进一步强调装饰材料的多能性、安全性、环保性等等。 本文主要对室内装饰材料的发展与未来的家居环境进行分析。 2. 室内装饰材料的发展 2.1 室内装饰材料的概念 室内装饰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内部墙面、顶棚、柱面、地面等的罩面材料。现代室内装饰材料,不仅能改善室内的艺术环境,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还兼有绝热、防潮、防火、吸声、隔音等多种功能,起着保护建筑物主体结构、延长期使用寿命以及满足某些特殊要求的作用,是现代建筑装饰不可缺少的一类材料。 2.2 发展现状 近几年装饰业的发展带动了装饰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使用也促进了装饰行业的进步。由于房地产、建筑装饰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装饰材料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装饰材料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材料主导产品不管在数量上

还是人均消费指数上在世界都可以说是名列前茅。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室内装饰材料高消费高销量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建筑和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首因。因此不得不提出一个近年来曝光率比较高的问题:室内环境污染。建筑和装饰材料形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并且重视的问题。 室内环境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及苯系物,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氡,可吸入颗粒物,细菌及真菌。 室内环境污染往往在人们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开始危害人体健康,而当出现一定症状时已经是比较严重了。因此,室内环境污染可以说是无形的杀手,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也成为室内装饰材料发展要改善的主要问题。 3. 未来的家居环境 3.1 概述 家居环境是以室内环境为主体的环境体系,提出这个概念意在改善人们家居的环境,保持人们的身体、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休息与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维持和睦的家庭关系,提高人们生活的便捷性。 目前来看,未来家居环境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如下几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艺术,绿色环保,智能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

说起中国古代的建筑,不得不先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大背景下营造出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所借鉴,而且他的作用也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可。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古典建筑园林中的应用,那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我仅从五行学说,等级观念,这两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古人,乃至现代人一直所推崇的境界。所谓五行它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构成的,古人造房,喜用木材,木材扎根于土,生于水。又得大自然的滋润。用它来构造房屋,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中国古代认为这五种常见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说明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这种观念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成型之前,十分注意风水,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风水学,其中虽然夹杂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去其糟粕,仍有不少可供借鉴的地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们,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最后敲定建造地点,尽量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因此这样的一种观念和文化也与中国古典建筑园林结合在了一起,比如建房时用的房顶样式,装饰的材料,装饰的花纹都有明确的规定。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又称五脊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等。这种供地位一般的人使用。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形成了样式多变的建筑体系,比如有北京的四合院、云南的一颗印住宅、江南的水乡建筑、河南和陕西的窑洞住宅,甚至到庄严无比的皇宫大殿。无一不是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一、中文摘要: 人居环境,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 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 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 和自然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现代生活越来越依 赖于高技术,但是还有很多因素如传统的大家庭, 正朝着中心家庭发展,独身生活形式在增多,同时 高质量的生活导致人口的老龄化、全球化的发展影 响着我们。所有这些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房 子内房间数量在减少,休闲的空间增大了,人们想 拥有家庭影院、音乐室和家庭办公室,还有就是考 虑无障碍设施的房屋,所有这些不胜枚举,我们能 满足所有这些要求吗?当然可以。设计的宗旨就 是: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们的舒适,安全,快 乐和健康乃至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我 们需要对建筑进行设计。 关键字:建筑设计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导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许 多新的建筑理念,建筑技术,建筑设计形式 孕育而生,以满足新的形式和新的要求,城 市规划与交通系统的设计,世界房屋设计及 趋势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的要 求,节能技术,生态技术,绿色建筑,在建 筑物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广泛的被利用和推 广。现代城市设计和房屋设计发展中面临着 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但 没有一个设计观点和政策可是永远适合的, “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性发展”设计思路 将长期与我们共存。 世界上正进行着许多关于房屋建设方面的新的试验研究,如节能型房屋、先进技术在房屋设计中的使用、建筑质量保证和快速建筑等方面的研究。无须置疑我们将要提高我们的房屋建设和城市规划,但没有一个设计观点和政策可是永远适合的,“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性发展”设计思路将长期与我们共存。 三、(一)文章主体: 人和动物一样都要长时间住在某个住处。在19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由于人口大量涌入,有

绿色建筑设计包括六个方面-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 开彦

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开彦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以后,尝到一种苦果,人们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性,资源基础的完整性,要使自然资源、能源能够永远为人们所利用以至于不能够影响后代人的生活和生产。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的利用资源的方式进行的,在最低环境负荷情况下,能够达到最安全、高效舒适的居住空间,使人、建筑环境能够共生共融。具体而言,绿色建筑设计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重视地方性、地域性、认钱、地化、文化的脉络。第二,要采用简易、简单的技术。第三,最大程度使用可再生材料,防止破坏性的建设。第四,要采用被动型的能源策略。第五,降低建设资源使用量。第六,避免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建材浪费。 绿色建筑包括建筑物理的表现,也涵概人文和社会因素,我们中国绿色建筑的研究开始于2001年,我们近年来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也包括我们明天要开的建设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重要部门共同组织的绿色建筑大会。这个大会实际上显示了政府对绿色建筑的重视和推动力。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开始呈现一种勃勃生机。但是与此同时,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是面临着很多的考验,目前各地的绿色建筑满天飞,打着绿色的招牌项目几乎到处可见。从项目的宣传当中,生态、环保、节能的辞藻满视野,已经悄然成为搅动开发商推广营销的一种手段。 从实际表现来看,许多项目是真的绿色了吗?还是仅仅是炒作?我们当今面临困难重重和当前的炒作也是非常有困难,也为我们真正行业当中推行绿色建筑成为一种重要障碍。我们当前的表现,归纳几个方面。 第一,公众参与意识比较差,第二,社会大环境、生产面壮大,效益不能体现。第三绿色建筑设计它的程序还不能适应这种变革,现在我们设计体制还是停留在多种过种分开情况下,设计技术不灵活,对设计体制对设计人员来讲,大而全设计体制需要改革,需要社会化、战略化的投入,实行精细化管理。总的来说,大力推行绿色建筑重要性已经勿庸置疑,但是如果踏踏实实的讲绿色节能建筑,能够落实到我们的实践开发当中,而不是成为一种标签,成为一种概念,就是简单表像的炒作,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科技节能已经成为我们当前的发展潮流,这个十多年来政府正在主张这一点,我们提出关于节能50%的标准,北京从90年代开始提出了关于推进节能建筑,但是这几年的形势又往南方转,特别是夏热东冷地区这两各地区都建立了标准。 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目前节能现状怎么样呢?在现存建筑总量中,430多亿平方米中99%是高能耗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几乎是三到四倍,每年建筑量我们大概在20亿左右,这20亿当中,松部长说55%仍然是高能耗,我对此有点怀疑,这能不能达到。这样的形势已经成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论文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湘潭大学通识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论文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班级名称 学院名称 交阅时间

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的成果越来越广泛深入,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燃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更少的劳动力、更少的投资、更少的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人居环境,是指人类集聚或者居住的生存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后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是一个由人、建筑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自然、人群、社会、居住和支撑五大系统。特别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就城市和建筑的领域来讲,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因此,要求设计一种聚居地,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发展及将来之间取得平衡,使创造节约能源及材料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美观的建筑与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特别是城镇住宅建设迅猛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外部环境,如交通、信息、绿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建筑设计如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是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人居环境要以人为中心。应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心理审美要求营造居住环境。居民对居住环境有心理、安全、社交、休闲和审美五个层次的需求。其中,心理、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社会交往、休闲、审美是较高层次的需求。从心理、审美的需求来看,环境要按照生态学要求以及景观要求,营造出绿气较浓,充满自然气息的外部绿色环境,使之既能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又能美化家园,陶冶情操。植物应该是环境设计的主要材料,即以植物造景,运用植物的多样性,四季变化与生长发育,使环境空间在四季产生季相变化,同时,还可产生空间比例上的时间差异,使固定不变的静态建筑环境,具有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季候感。树木的枝干自然弯曲,可打破建筑线条平直呆板的形象,如粉墙黛瓦,疏竹横斜,配以点石树木,可求得一种动态均衡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在维护生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的推动下,许多城市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先后采取了见缝插绿、拆房见绿、拆违建绿等一系列措施,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休闲游乐的场所,对城市的景观建设、生态效益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了精神享受,也在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了情操,这一切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城市绿化景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儒家礼教、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民俗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与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古代建筑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1。 一、儒家礼教等级制与中国古建筑 儒家建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到传统建筑的布局、造型和色彩等方面。 中国古典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主建筑为中,次要建筑在两侧,左右对称,以众多的单体建筑有序的组成一组建筑群体。这些单体是以中心建筑为核心,布局有严格的方向性,等级分明,层次清晰。其组成的方式是严格按照儒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思想。纵向以北为上,东西为下,横向结构以左为上,以右为下,居住方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也都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如中国传统屋顶就分九级,其中以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十字脊顶、盝顶、盔顶。硬山顶等级最低,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来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2。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建筑 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人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主张顺应自然。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 中国古代房屋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古代风水学中,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背负高山,面对江河,坐北朝南,享受最充足的阳光,是修建房屋的最佳的位置,这也体现了人渴望与自然相融合,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的居住环境。3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人居环境的探究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人居环境的探究 发表时间:2019-08-13T09:12:00.843Z 来源:《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作者:杨素波[导读] 人居环境质量与住宅建筑规划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居环境出现问题的,会直接影响住宅建筑规划的整体质量,所以需要引起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体现人居环境,是现代住宅规划发展的主要方向,满足了人们对住宅建筑环境的更高要求。此外,对于一个良好人居环境的创建来说,保障安全、方便的生活所需供应、丰富多彩的休闲场所、健康的运动生活场 所、文明的社会氛围及便利的交通等都非常重要。1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的概述1.1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设计的理念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主要体现为室外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协调的室内设计。对于居住建筑的住宅套型设计来说,在每套住宅的内部空间应包含大厅、卧室、卫生间及厨房等。而辅助空间如基本过道、贮藏间及阳台等应配合室内净高,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住宅建筑的外部环境包含服务型的公共建筑及绿化、道路等,它促进了住户间的交往接触,为邻里互助创造条件,而且也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健康的生活场所。 1.2住宅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对于住宅建筑如果要进行全方位的设计规划,前提就在于以人为本,这是因为,住宅设计只有密切结合居民的真实要求,才能体现厚重的人文关怀。具体在进行设计与规划时,住宅设计人员有必要综合运用多样的手段来创新设计思路,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住宅规划体现宜居性,符合以人为本的目标,致力于创建优美的住宅周边环境,建筑物设计不仅要体现美观性,同时也要突显实用性的价值。住宅设计规划也应当转变思路,把生态要素融入整体的住宅设计与住宅规划中。住宅设计融入了当地的整体生态系统,才能体现生态保护的宗旨,从而让居民获得更好的体验,生态要素融入住宅设计是构建和谐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能够美化城市,更好地宣传城市文化。 2规划设计的要点分析2.1致力于节能环保住宅规划应当与节能环保结合在一起,在住宅规划过程中推进节能,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在我国提倡节能环保的理念下,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应体现出节能的设计要点。节能环保的住宅建筑设计理念,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资源的合理使用,符合建筑住宅规划的持续发展方向。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应该体现在规划设计的全过程,确保将节能理念应用在实处,针对我国大部分建筑规划中,节能措施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应将节能设计理念,融入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全过程,真正的实现规划设计的节能。依照节能与环保的基本目标来设计新型住宅,致力于住宅设计领域的减排与节能。 2.2通过增加绿色景观的方式来体现宜居性城市居民逐步感受到紧张的日常生活气氛,居民平时需要承受较沉重的压力。住宅设计体现宜居性与生态性的目标,优化住宅生态环境,把绿色景观融入住宅设计中,通过绿色景观的方式来增强生态体验。通常,居住于喧嚣城市中的居民都会渴求静谧宜居的住宅环境,对此有必要把绿色景观融入住宅设计中,通过构建绿色景观的方式来增强居民的生态体验。如果住宅周围与住宅内部都布满了生态绿色,居民就可以完全达到身心的放松,真正享受到宜居环境给自身带来的舒适感受。 2.3住宅设计应当与生态理念密切结合近年来,很多地区都表现为生态脆弱的特征,这种现状根源就在于破坏生态。住宅设计应当密切结合最基本的生态理念,通过改善生态的方式来创建宜居环境,体现更高的生态价值。在小区的绿化建设过程中以“因地适宜”的原则来种植,加强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了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植物,对于一些已经成形的景观,要加强养护,在不同的时间段种植不同的植物,植物种类各异,各自的生长气候要求也会不同,严格控制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对病虫害进行防预与治理,使植物更好的生长。从本质上讲,住宅系统应当构成整个生态体系中的核心部分,通过改善生态的方式来创建宜居环境。住宅设计只有密切结合生态环境,才能体现更高的生态价值。 3完善住宅建筑人居环境的措施3.1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为了达到住宅环境最优化的目的,以住宅规划设计区域内结构的信息全面掌握来实现周围可利用资源的分配。由于可利用资源为自然资源,因此在设计时要能够分辨自然景观,从而降低其带来的繁重感。并做好其维护工作,使之在住宅集中区域科学、合理地分布,避免由于萡围标准不清晰所造成的人为破坏,而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应尽量选取地势平坦、安全的区域建筑,并做好其资源的保护。 3.2从家居气氛角度完善住宅环境舒适的家居气氛已经慢慢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住宅的整体气氛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舒适程度。家居气氛与人居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家居环境与住宅的空间布局和环境有很大关联。可以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在住宅中种植一定量的绿色植物提高家中的空气质量改变整体色调。同时需要增加一些娱乐性设备,增添一些提现当地文化内涵的物品和风格。例如,考虑阳台的设计,阳台是作为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便于人们与自然的亲近,直接影响到舒适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推动了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的住宅建设,创建舒适的家居气氛,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好,舒适的家居气氛给人民提供的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美的视觉享受。 3.3开展健康物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传统的物业管理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住宅建筑模式了,所以对传统物业管理加以改进,创立了新型健康物业管理模式,在传统物业管理模式上加以改进,采用现代化技术,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维护居民的利益,以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基准,促进居民与物业的良好关系。健康物业管理模式由环境管理中心、健康保健中心、智能管理中心、求助中心、健康社区文化中心和健康交流俱乐部等组成,全方面地保障健康生活的延续。 3.4创建“绿色景观”

运用绿色建筑材料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

现代化工与高新技术结课论文题目:运用绿色建筑材料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 姓名:董燕学号:3014206126 学院:建筑学院班级:14级环境设计

运用绿色建筑材料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 【摘要】: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材料基本的研究和对健康人居环境的涵义及当前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做了的阐述,说明了绿色建筑材料广泛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如何在健康人居环境中更好的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以保证当前人居环境问题的妥善解决。【关键词】:绿色建筑材料;人居环境;研究;应用。 引言: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材料的化学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和寿命,建筑材料的质量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所以绿色的化学材料、绿色的建筑材料是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绿色建筑技术、材料的集成。环境破坏的罪恶之源不仅仅是工业污染,更严重的是建筑方面的污染。在建筑工程中,大量能源和自然资源被消耗掉,严重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建筑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建筑材料,如果能将建筑材料进行合理运用,对缓解资源短缺、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必须在建筑中广泛应用绿色建筑材料。 一、健康人居环境的内涵 人居环境也叫“人类住区”,或者叫“人类聚居”。它的含义就是“人类生存、从事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人类的居住环境是由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它不仅仅是指住房、小区及城市,它是人类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以及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是指影响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室内外环境因素,它包括室外环境的阳光、空气、水、绿化、避免噪声干扰,要使居住者有社区感,确保居住者的私密性。室内环境要控制空气质量,做到建筑装饰材料的无害化、绿色化。健康的人居环境,要求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是一种完好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他要求一切以居住者为出发点,通过绿色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居住者 能够获得一个舒适且健康的居住环境,保证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通识教育自修课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摘要: 21世纪,人类对人居环境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营造安全、优美、舒适、宜人和充满活力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已成为当代环境发展的方向。什么是人居环境呢?顾名思义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人居环境”就城市和建筑的领域来讲,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因此,要求设计一种聚居地,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发展及将来之间取得平衡,使创造节约能源及材料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美观的建筑与城市。 关键字:人居环境建筑设计以人为本 一个现代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能否协调,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城市环境又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它是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类的文明与进步需要城市的发展,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又需要良好的环境,这两者是对立的,又应当是相互统一的。因而,城市必须选择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双赢的发展战略。那么如何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室内生态环境方面: 在住宅规划设计中,有关宜人居住面积、结构布局、功能分区、日照、通风、保温、隔热、隔音、建材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指标,实际上也是生态指标,由技术指标上的控制来达到完善生态建设的要求。而现在光污染和装修污染则是新出现的生态问题,需要建筑师新的关注。 二、室外生态环境方面: 最重要的是住区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物间距,以及大气、水体、植被、土壤等的环境质量。尤其是植被的造氧、降温、增湿、抗污、滞尘、杀菌、减噪等功能的发挥。科研成果证明,乔、灌、草相结合的三元复合结构绿地,其生态效应明显优于单一结构绿地。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讲的人居环境因素,或称环境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

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论文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保护 姓名:龙杰 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工程管理1103 学号: 110602317 指导教师;魏娜 2014年12月30 日

目录 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保护 (1)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1) 二、现代建筑遇到的问题 (1) 三、绿色建筑的发展 (2) 四、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3) 1、绿色建筑与社会环境 (3) 2、绿色建筑与自然环境 (4) 五、环境保护需要发展绿色建筑 (5) 1.绿色建筑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5) 2.绿色建筑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 (5) 3. 绿色建筑有利于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5) 4.建材的推动 (5) 5.绿色建筑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 (5) 六、绿色建筑的其他环保措施 (6) 1. 水 (6) 2.建筑物中的应用 (6) 七、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保护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绿色建筑的介绍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结合现在建筑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及可持续发展中绿色建筑的具大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节能的、环保的、健康的、高效的人居环境,它是现代建筑为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它要考虑到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绿色建筑它属于生态建筑,它是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是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 二、现代建筑遇到的问题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的追求。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此外,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以提高节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太阳能是一种最丰富,便捷,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近年来在我国的天津、北京、甘肃、河北等省市建立了17座被动式太阳能恒温式住宅,以建筑物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从而达到屋内取暖制冷的目的。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城市化让我们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美好,然而当下社会面临诸多发展带来的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居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这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作为全球最知名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如何减少约占全社会总能耗三分之一的建筑能耗打造绿色建筑的确是个命题。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重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与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与价值 建筑既是技术的,也是艺术的,既是实用的,也是审美的。我们在建筑时,不仅要考虑它的实用价值,更要考虑它的文化价值,因为,建筑的核心是文化。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对文化的理解,从建筑的文化内涵及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基础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对建筑的影响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内容。 当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正处在建筑高潮的时期,到处是工地,只要抬头就可以看到塔吊,但是,我们虽然重技术,重开发,但我们缺少文化,记得曾经有人告诉我,建筑问题本质上还是文化的问题。陕西是一个文化大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内涵,有着较多的文化建筑,既是在现在,也不能丢弃这个传统,因为,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及意义 建筑不仅仅是盖几栋楼,也不仅仅是让人居住,它融合了文化的内涵。文化最早是由泰勒提出,主要是指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具有一定符合的社会现象。同时,它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具体而言,文化应该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等。 文化表现在建筑中就是建筑不仅是技术性的作品,更是艺术性的作品,在建筑中,体现了当时的思想、理念、甚至融合了当时的审美等。因此,从建筑中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思想理念,当时的审美情趣,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福禄寿喜四个字作为装饰图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如此,建筑就是一部历史,通过建筑这种独特的存在可以感知这个城市的历史,看到城市的发展变迁。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建筑的文化内涵,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挖掘,将建筑文化薪火相传。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 1.建筑设计的理念。 中国人崇尚自然,自然的魅力使人们欲与之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儒家思想中,讲究天人合一。其中,天就是自然,合一就是统一,天人合一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例如,古代的园林建筑就是最好的典型,《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犹如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庭院与山石草木交相辉映,人居住的地方与自然相映成趣,和谐如一,这虽是文学作品中的建筑,但是也是这种建筑设计思想的体现。 同时,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儒家的思想核心就是等级秩序,这种思想也融入了建筑当中。例如,中国的四合院就是极为典型的建筑布局,这种布局所表现的就是等级秩序,在四合院中,强调正房,或称上房,居于整个院子的中心位置,是这个院子的枢纽,两边则是偏房,又称厢房、耳房等。根据人的等级地位决定你居住那个屋子。《红楼梦》中的建筑更是体现了这种等级思想,例如,《红楼梦》中门是一个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的意象,主要有正门,大门,二门,三门,仪门,垂花门,角门,边门,后门,腰门,钻山门,月洞门等。门在《红楼梦》中如此讲究,它不仅是防卫安全,更是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森严的封建等级,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另外,绿色低碳的思想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核心思想。建筑是人为了自身生存而与自然相抗争的结果。城市的发展可以分为扩张性发展和非扩张性发展,所谓扩张性发展就是一味追求城市的建设,不注重城市内涵和品味的提升。所谓非扩张性发展就是城市在追求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内涵和品味的提升。为了可持续发展,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都必须灌入绿色低碳的理念,必须按照非扩张性发展进行建设。例如:遵循保护自然的设计策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开发引起的污染和浪费。 2.建筑的布局安排。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行为了。建筑业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然而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是最主要是资源消费者和环境污染者。本文通过对环境和建筑的现状分析,指出了绿色建筑是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共建绿色建筑,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关键词:环境;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科学地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育、当代发展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现状分析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亿万年来与人类的发展形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对这一生存环境的至今人类人在不断的认识和调整中。长时期的农耕历史,人类与环境关系相对和谐,居住因地制宜,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特别是近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显现,地球环境难以为继。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 %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全球一半的固体垃圾由建筑物产生。中国每年开发70万公顷土地用来建筑,许多森林和农田正被开发项目占用。整个欧洲所消耗的能源大约有一半用于建筑的运行,而这些能源主要来自于日益减少的不再生的能源如:石油。而且,石油转换成能源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制造过程还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废弃物,俗称建筑垃圾,美国环保署对建筑废弃物定义为“在建筑物新建、扩建和拆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废弃物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正严重污染着地球,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建筑废弃物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如今尤其近30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更新快速,每年新建筑的建筑面积大20多亿m2,建设的规模迅速扩大,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也高速增长。据报道,我国建筑的“寿命”不长,上世纪的80、90年代的的房子寿命只有30年左右,而欧美国家的建筑寿命长达百年。相比之下,我国的建筑污染也就更为严重了。如今我们的房子拆迁不多,技术还是采用古老的办法,没有考虑到拆卡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据相关的报道,2005年后,我国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超过4亿t/年。建筑废弃物的总量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总之中国已经成为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要减少污染,就得增长建筑的寿命,打造百年建筑。与建筑有关的无然类型还有很多:光污染、空气污染、热力污染等。目前我们国内大多数的建筑可能是为了美观或阴人注目,建筑的外形都喜欢采用整体玻璃和便面折光性很强的材料。因此当遇到阳光时就会反射很强的光,影响到人们的视觉和生活,如给行车驾驶带来困难,甚至引起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建筑的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另外由于高层建筑集中带还存在着“热岛效应”,如空调机的散热引发的一系列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等等。令人堪忧的是,不仅处于建筑中的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就连整个城市,甚至于人类自身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如今的消费水平继续发展,人类将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些严峻的现实呼唤绿色建筑。因此我们必须而且坚持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包括由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等一系列过程,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建造可持续建筑的前提。我国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节约资源更为紧迫和重要。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并且必须认识到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对于 我们的建筑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二、绿色建筑三、可持续能源规划可持续能源规划的关键是理性的取得能源利用效率低和可在生能源使用间的动态平衡,使城市发展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影响最小,与《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全是一致。中国政府

建筑设计中的人居环境理念

建筑设计中的人居环境理念 【摘要】倡导在建筑中更加的融入人性化设计,为居住者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当代工程建筑领域的一个主题。以下将就在建筑设计中如何进一步融入人居环境的理念加以探讨。 【关键词】建筑;居住环境;人性化设计;环境建设 引言 “百事住为先”,一个宜居的环境是人们得以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作为当代的城市人群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一个个“方盒子”中度过的。可以说城市人说出的居住环境基本就代表了他的生活环境。有鉴于此,这就给我们建筑业的同仁在建筑设计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将不仅仅只是增大的建筑面积的问题,必须要拥有新的思路,从而在设计中融入人居环境理念,营造一个更优质的生活氛围。下面我们就由浅入深的加以论述。 1、基本概述 1.1人居环境的基本定义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1.2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将城市人居环境在地域层次上划分为近接居住环境(微观城市人居环境)、社区环境(中观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环境(宏观城市人居环境)。其中以住宅为核心的近接居住环境又分为两个部分:住宅和邻里环境;社区环境为居民社会活动的主要环境,其地域范围相当于一个居住区;城市环境相当于整个城市系统环境。在地域层次划分的基础上,以城市人居环境的住宅、邻里、社区绿化、社区空间、社区服务、风景名胜保护、生态环境、服务应急能力8个方面为评价对象,充分考虑到评价指标选择的代表性、不可替代性和多层次性,选择29项指标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2、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从以上介绍和图表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包括很多方面。人居环境角度建设也相应的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不再仅仅是房间里多出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经典范文之浅谈建筑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 何谓智能材料? 现在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但一般说来,它指的是能感知环境条件并做出相应“行动”的材料。智能材料的行为与生命体的智能反应有点类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太阳镜片中就含有某种材料,这种智能材料能感知周围的光,并能对光的强弱做出判断:当周围的光很强时,它就自行变暗:当光较弱时,它又变得透明起来. 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是一种能感知外部刺激,能够判断并适当处理且本身可执行的新型功能材料。智能材料是继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设计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是现代高技术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支撑未来高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下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实现结构功能化、功能多样化。科学家预言,智能材料的研制和大规模应用将导致材料科学发展的重大革命。一般说来,智能材料有七大功能,即传感功能、反馈功能、信息识别与积累功能、响应功能、自诊断能力、自修复能力和自适应能力。 现在,科学家们正集中力量研制使桥梁、高大的建筑设施以及地下管道等能自诊其“健康”状况,并能自行“医治疾病”的材料。这方面,美国伊得诺大学的研究已初见成效,该大学建筑研究中心的卡罗琳?德赖开发出了两种“自愈合”纤维,这两种纤维能分别感知混凝土中的裂缝和钢筋的腐蚀,粘合裂缝的纤维是用玻璃丝和聚丙稀制成的多孔中空纤维,将其渗入混凝土中,在混凝土过度挠曲时,它被撕裂,从而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来充填和粘合混凝土中的裂缝。德赖开发的另一种纤维能感知造成钢筋腐蚀的酸度。若把这种纤维包在钢筋周围,当钢筋周围的酸度达到一定值时,纤维的涂层溶解,从纤维中释放出阻止混凝土中的钢筋被腐蚀的物质。在医疗方面,智能材料还被应用于药物自动释放系统上。 日本东京女子医学院已经推出一种能根据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而扩张和收缩的聚合物。葡萄糖浓度低时,该聚合物会缩成小球,葡萄糖浓度高时,小球会伸展成带。借助这一特性。这一聚合物可制成人造胰细胞。将这种(“这种”两字下面加点)聚合物包封的胰岛素小球注入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小球就可以模拟胰细胞工作,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高时,小球释放出胰岛素,血糖浓度低时,胰岛素被密封。这样,病人的血糖浓度就会始终保持正常的水平。英国科学家还在研制一种能让残疾儿童借助它“说话”的智能化衣料。残疾儿童穿上由这种独特的电子纺织材料制成的马甲,连接一个语音合成器,就可以简单地通过轻拍这种触敏性材料使别人明白他的意思。把这种材料与适当的电子仪器连接起来,将带来新型外衣的问世。把电话主板集成在袜子里以提醒穿着者新鞋子是否会磨脚,或者将其放入袖子里,乃至足球衣中,让裁判知道何时被人拉扯过。可以用该材料制成地毯,以检测走过它的“入侵者”:或者制成汽车坐垫,能感受乘客体重的分布,调整合适的承受力. 智能材料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过,现有的智能材料的多种定义仍然是大同小异。大体来说,智能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