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准确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准确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准确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准确

1.信息、知识、情报

1.1信息。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信息就是事物发出的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

1.2情报。

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即运用一定的形式,传递给特定用户,并产生效用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具有三个要素:知识性、传递性、效用(益)性。

1.3知识。

是人类对信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人们对事物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深化,便形成了知识。

从信息的观念看,知识来源于信息,是信息内容的组成部分。

简而言之,知识是理性化、优化和系统化了的信息。

特点:传递性、加工性、存储性、时效性。

2.文献

2.1定义。

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切载体材料上的人类知识。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知识、载体和

记录是构成文献的三个要素。

现代科技文献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数量巨大◆分布离散◆更新加快

2.2类型。

文献的类型是多样的。

◆按文献的信息内容特征划分有:事实型信息和分析信息;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

◆按文献的媒体形式划分有:书本型资料,也称印刷型:非书资料,包括缩微型、声像型和机读型。

◆按对文献信息内容加工的深浅不同,可将文献划分成四个结构层次: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和零次文献。

◆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科技文献方面可以分为:科技图书、科技期刊和特种文献

◆按文献的媒体形式分有: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

3.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产生信息;各种信息经过人们系统化的加工处理,便转化成为知识;信息知识经过专门化

的加工处理转化成为情报。信息、知识与情报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创造出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这时,信息、知识与情报便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产生新的信息,新的信息又不断产生新的知识与情报,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转化过程。这便说明,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不仅是包含关系,而且可以相互转化。

信息、知识、情报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而我们不仅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由于信息、知识、情报可以记录、编码、存贮、传递,以致最终形成文献。

信息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即事物发生发出信息;

知识来源于信息,是理性化、优化、系统化了的信息;即信息经人脑加工变为知识;

情报是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特定的知识;

文献是信息、知识、情报的载体。知识被记录在载体上形成文献;文献经过传递、应用于理论与实践产生新的信息。

信息包含知识,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情报包含信息和知识的特征,是活化的知识,能为人们所利用。

逻辑关系:信息>知识>情报,而信息、知识、情报是文献的实质性内容。

4.科技信息及文献检索

4.1概念。

科技信息检索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检索理论并借助各种检索工具和技术,从浩如烟海的科技信息源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科技信息检索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检索理论并借助各种检索工具和技术,从浩如烟海的科技信息源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文献信息检索就是查找文献信息即以科学的方法利用专门的工具,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迅速、准确、完整地查找文献资料的过程。

核心:是用户信息需求与文献信息集合的比较和选择,是两者匹配的过程.(通过检索语言匹配)

从广义上讲,信息检索全称应包括信息存贮与检索两方面的含义。

4.2类型

4.2.1按载体形式分

纸张文献。便于阅读和流传。

缩微文献。特点是存贮密度大、体积小,便于保存和传递,但必须借助专门的设备才能阅读。

电子文献。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出版周期短、易更新,传递信息迅速,存取速度快,可以融文本、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信息共享性好、易复制,但必须利用计算机才能阅读。

音像文献。特点是形象、直观。但其制作、阅读需要利用专门设备。

4.2.2按加工层次划分

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全文。作者以生产与科研工作成果为依据,而创作、撰写形成的文献。如期刊论文、图书等。

二次文献。非全文。是指对一次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浓缩,而形成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目录、题录、文摘。如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搜索引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三次文献。工具性。是指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系统整理、高度浓缩、评述等深加工,而形成的文献。如综

述、进展报告、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辞典等。

4.3图书

4.3.1 特点: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但传统印刷业图书的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可弥补这一缺陷。

图书识别依据:书名、著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总页数、国际标准书号(ISBN)等。

ISBN-国际标准图书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10位数,分四段。

地区或语种号+出版商代号+书名号+校验号。

如:7-158-03423-1;

7——地区或语种号,中国大陆。

158——出版商代号,国防工业出版社。

03423——书名号,流水号。

1——校验码,可辨真伪。

一本书的每一版或其他的变化能够申请到一个新的国际标准书号。一般来说,号码长度为是13码或者10码(在2007年1月1日之前)数字,由4或者5个部分组成:

1.如果13位数字的国际标准书号,一个GS1前导数字:

通常为978或者979。( 2008年国际ISBN中心启用前缀979)

2.出版国家或者语言代码。

3.出版商代码。

4.书所分配到的号码。

5.检查码。

国际标准书号号码由13位数字组成,并以四个连接号或四个空格加以分割,每组数字都有固定的含义。

第一组:978或979( 2008年国际ISBN中心启用前缀979 )

第二组:国家、语言或区位代码(由国际书号中心负责分配)

第三组:出版社代码由各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标准书号分配中心,分给各个出版社。

第四组:书序码该出版物代码,由出版社具体给出。

第五组:校验码只有一位,从0到9。

4.3.2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10位

假设某国际标准书号号码前9位是:7-309-04547;

计算加权和S:由前九位数字依次以10-2加权之和

计算的余数M:;

计算11 ? M 的差N:N = 11 ? 6 = 5

如果N = 10,校验码是字母“X”;

如果N = 11,校验码是数字“0”;

如果N为其他数字,校验码是数字N。

所以,本书的校验码是5,故该国际标准书号为 ISBN 7-309-04547-5。 13位

假设某国际标准书号号码前12位是:978-986-181-728;

计算加权和S:用1分别乘ISBN的前12位中的奇数位,用3乘以偶数位

S=(9×1)+(7×3)+(8×1)+(9×3)+(8×1)+(6×3)+(1×1)+(8×3)+(1×1)+(7×3)+(2×1)+(8×3)=164

计算S/10的余数M:M=4=164(mod10)

计算10-M的差N:N=10-4=6

如果N=10,校验码是数字“0”;

如果为其他数字,校验码是数字。;

所以,本书的校验码是6。完整的国际标准书号号码为ISBN 978-986-181-728-6;

4.3.3书号申请

出版社获得国际标准书号的途径在各地有所不同,或经申请、或经核发。通常由该国的法定图书收藏机构(全国各出版社需在图书出版前缴一份到该机构以编目)申请或发配国际标准书号,例如: 台湾出版的著作须向国家图书馆申请国际标准书号,日本则向国立国会图书馆申请。

中国大陆地区详细出版社名单见中国出版社的国际标准书号代码表

中国出版社的ISBN前缀号,均以ISBN 978-7开头。

4.3.4CIP号

CIP全称是: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是由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中心统一发放的数据,规定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内容和选取规则及印刷格式,

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印张等。即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是我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凡正规出版图书必须申报登记的数据记录。

4.4期刊

我国正式出版的期刊都有国内统一刊号.

地区号+报刊登记号+《中图法》分类号.

地区号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表GB2260-82》取前两位。如CN11-2257/G3

11—北京

2257—报刊登记号

G3—中图法分类号

4.5专利文献

发明专利,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复习题。

1.简述你对信息、知识、情报以及文献的理解,它们之间的范畴关系如何。

2.何谓信息素质和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信息素养是个人、社会和国家通过鉴别、查找、评价、组织和有效利用信息来查询结果或解决手头问题的能力。

它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涉及到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意识是人脑对信息知识价值的认识,是自觉地获取有关信息知识,并加以及时分析与利用的内在动力。信息意识表现为对新知识的敏感力、观察力、判断力与吸收能力,表现为对开发利用信息知识的主动性。

3.什么是科技信息检索?如何理解?

答。信息检索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文献检索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科学交流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状态逐渐变为正式的、有组织的状态。它使原来的信息流程大大简单化了,通道的容量也大扩充了,科学交流也显得更加便利和完善了。科学交流方式的这种演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表现。

4.学习科技信息检索的重要意义有那些?

答。从狭义上讲,在茫茫信息海洋中快速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了解掌握现有的信息源,即到什么地方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二是用什么方法找,即如何获得信息。从广义上讲,信息获取的速度,获取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还取决于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取决于对信息的表述语言(常常是某一种外语,如英语、日语)的掌握情况。①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②协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③便于继承和借鉴前人成果,避免重复研究走弯路;④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⑤促进专业学习。

5.科技信息都有哪些类型?分别按载体形式、加工层次和出版形式划分。(见上)

6.你对信息资源的含义是如何理解的?其特点如何?

答。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的集合。特点:可再生性:指它不同于一次性消耗资源,它可以反复利用而不失去其价值,对它的开发利用愈深入,它不仅不会枯竭,反而还会更加的丰富和充实。可共享性:指它能为全人类所分享而不失去其信息量。

7.何谓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一次文献:全文。作者以生产与科研工作成果为依据,而创作、撰写形成的文献。如期刊论文、图书等。

二次文献:非全文。是指对一次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浓缩,而形成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目录、题录、文摘。如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搜索引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三次文献:工具性。是指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系统整理、高度浓缩、评述等深加工,而形成的文献。如综述、进展报告、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辞典等。

区别: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的成果而撰写的文献,一般指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等.二次文献也称检索工具,是指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后形成的各种检索工具,如目录、题录、文摘等,它不对一次信息提供评论,仅仅提供一次文献的检索线索.三次文献是指在利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述评而撰写出来的文献.分为综述研究类和参考工具类两种类型.一次文献、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之间的关系: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就是一个由博到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也是科技文献资源的层次结构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一种有序结构演变为另一种完善的有序结构的过程.

8.简述信息检索的原理。

答。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其存贮与检索两个过程所采用的特征标识达到一致,以便有效地获得和利用文献。

也就是将特定的信息需求与检索体系中的信息线索进行有无、异同及大小的比较与匹配,选取两者相符或部分相符的信息予以输出。无论手工检索还是计算机检索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9.构成计算机检索提问式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检索词、逻辑算符、位置算符、优先算符及截词符

10.了解布尔逻辑检索 (Boolean Logical)、截词检索 (Truncation)、位置检索 (Proximate)和限制检索(Range)在计算机检索中的作用以及用法。

答。布尔逻辑检索(Boolean Logical)是用布尔逻辑运算符将检索词、短语或代码进行逻辑组配,指定文献的命中条件和组配次序,凡符合逻辑组配所规定条件的为命中文献,否则为非命中文献。它是机检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检索方法。逻辑算符主要有:And/与、Or/或、Not/非;截词检索(Truncation)是指用给定的词干做检索词,查找含有该词干的全部检索词的记录,也称词干检索或字符屏蔽检索。它可以起到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减少检索词的输入量,节省检索时间,

降低检索费用等作用。对于外文来讲,检索时,若遇到名词的单复数形式,词的不同拼写法,词的前缀或后缀变化时,均可采用此方法。位置检索为了提高检索的广度和准确度,常常需要对检索词之间的位置关系加以限定。全文检索的运算方式,不同的检索系统有不同的规定,主要差别有两点:规定的位置算符不同,位置算符的职能和使用范围不同。限制检索(Range)是通过限制检索范围,达到优化检索结果的方法。限制检索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进行字段检索、使用限制符、采用限制检索命令等

11.了解信息检索的检索策略。

答。①检索课题分析,即主题分析,以明确课题所包含的概念成份及其相互关系;②选择检索手段:一般来说利用光盘检索系统,结合检索相应的网络数据库能满足多数检索要求;没有机检条件时则选用手工检索。如果光盘检索能满足要求,则不必选用其它检索手段;③选择检索系统:选择合适的检索系统主要是选择检索工具/数据库,要根据检索课题的内容范围和要求来决定。要了解检索工具/数据库的学科专业范围及各种性能参数;④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词:检索途径主要根据分析课题时确定的已知条件,以及所选定的检索工具能够提供的检索途径来决定。检索词也称检索点是检索的出发点,以前常用"检索途径"这一术语。与检索途径相对应,是检索途径的具体化;⑤构造检索式:检索式是机检中用来表达检索提问的一种逻辑运算式,又称检索表达式或检索提问式。它由检索词和检索系统允许使用的各种运算符组合而成,是检索策略的具体体现。

12.信息检索的效果如何评价?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因素有哪些?答。有6项评价检索效果的指标,它们由克兰弗登在分析用户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包括:收录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用户负担及输出形式。其中两个主要的衡量指标是查全率(Recall ratio)和查准率(precision ratio),分别用R 和P大写字母表示。判定一个检索系统的优劣,主要从质量、费用和时间三方面来衡量。质量标准主要通过查全率与查准率进行评价。查全率和查准率是判定检索效果的主要标准。查全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系统文献库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该系统文献库中实有的相关文献量在多大程度上被检索出来。影响查全率的因素从文献存储来看,主要有:①文献库收录文献不全;②索引词汇缺乏控制和专指性;③词表结构不完整;④词间关系模糊或不正确;⑤标引不详;⑥标引前后不一致;⑦标引人员遗漏了原文的重要概念或用词不当等。另外,从情报检索来看,主要有:①检索策略过于简单;

②选词和进行逻辑组配不当;③检索途径和方法太少;④检索人员业务不熟练和缺乏耐心;⑤检索系统不具备截词功能和反馈功能,检索时不能全面地描述检索要求等。影响查准率的因素主要有:①索引词不能准确描述文献主题和检索要求;

组配规则不严密;②选词及词间关系不正确;③标引过于详尽;④组配错误。

13.什么是查全率?查准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查全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系统文献库

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该系统文献库中实有的相关文献量在多大程度上被检索出来。查全率 = [ 检出相关文献量 / 文献库内相关文献总量 ] × 100%

查准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每次从该系统文献库中实际检出的全部文献中有多少是相关的。查准率 = [ 检出相关文献量 / 检出文献总量 ] ×100%

14.计算ISBN为 978-7-5474-1447的校验码为多少?

答。假设某国际标准书号号码前12位是:978-986-181-728;

计算加权和S:用1分别乘ISBN的前12位中的奇数位,用3乘以偶数位 S=(9×1)+(7×3)+(8×1)+(9×3)+(8×1)+(6×3)+(1×1)+(8×3)+(1×1)+(7×3)+(2×1)+(8×3)=164

计算S/10的余数M:M=4=164(mod10)

计算10-M的差N:N=10-4=6

如果N=10,校验码是数字“0”;

如果为其他数字,校验码是数字。;

所以,本书的校验码是6。完整的国际标准书号号码为ISBN 978-986-181-728-6;

15.查全率、查准率的计算要会。

文献检索期末复习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1.文献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收集整理文献并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同时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又称为“文献存储与检索”。狭义的文献检索是指根据用户信息需求,利用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从文献信息集合里找出用户所需文献的过程。 2. 文献检索语言是根据文献检索需要而人工规范的语言系统,用来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信息检索提问的一种专用语言,供信息标引以及文献检索时使用。 3.文献指以文字、图像、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将信息、知识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贮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 三个基本要素:内容上的知识或信息;揭示和表达知识信息的标识符号;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 4. 信息素养 又称为信息素质,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形成和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名词术语,指具有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各种信息源以解决信息需求及制定明智决策的能力,是对个人信息行为能力、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概括性描述。 第二章医学文献信息资源 1.按文献内容的加工深度和内容性质划分 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零次文献 (1)零次文献零次文献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进入正式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2)一次文献是指作者以其本人的研究成果(如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等的结果)为基本素材写成的原始创作,如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

(3)二次文献是将大量无序分散的一次文献收集、整理、加工、著录其特征(如著者、篇名、分类、主题、出处等),并按一定的顺序加以编排,形成供读者检索所需一次文献线索的新的文献形式,如索引、文摘、目录以及其相应的数据库等。因其具有检索功能而称为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 (4)三次文献是科技人员围绕某一专题,借助二次文献,在充分研究与利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撰写而成的新的文献。 表现形式主要有:综述(Review)、述评(Comment)、进展(Progress、Advance)、现状(Update)、发展趋势(Trend)等期刊文献、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参考工具书。 2. 其中《中图法》具有比较突出的优点,已为大多数图书馆所取用。 3. 图书馆目录目录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而成的一种揭 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 4. 查找馆藏图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进开架书库或阅览室到书架上 查找,另一种方法是先利用馆藏目录查到要找图书的索书号,再根据索书号到书库中索取。 5. 参考工具书类型 参考工具书:是根据一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特点具有知识性、资料性、检索性。 ?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字典、词典、年鉴、手册、类书、政书、百科全书、表谱、图录、名录等。 ?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的、专科性的; 6.馆际互借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的定义 最简明的定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定义: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即用文字、图形、符号或声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或固化在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二次文献 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经过筛选、分析、整理,按其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进行提炼、浓缩,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编制而成的系统化的文献。 特种文献 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档案8种类型文献是一种介于图书与期刊之间的文献类型,通常在出版发行方面或获取途径方面比较特殊,因而也被称为特种文献或灰色文献。 文献检索式 或:A or B 或 A + B;用于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文献数量,有利于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全率。 与:A and B 或 A * B; 用于对检索词进行限定,从而缩小检索范围,有利于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全率。 非:A not B 或 A – B;表示检索记录中凡含有A不含B的记

录被检出。能够缩小命中文献的范围,增强检索的准确性。 网上的文献格式 期刊、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专利论文、[国际、国家标准]、报纸文章、电子文献。 文献信息源 用一定的记录手段将系统化的信息内容存储在各类载体上而形成的一类信息源。文献信息源是信息源的主体部分,是信息搜集、存储、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CA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文献 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书、学位论文、专利、技术报告。 什么数据库能检索会议文献 国外:ISI会议录数据库、会议论文索引数据库、OCLC PapersFirst 与ProceedingsFirst、STN联机系统中的CONF会议论文数据库、美国物理所电子会议录数据库、美国光学工程师学会会议文献数据库、美国航空航天协会电子图书馆。 国内: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文献通报、上海图书馆会议资料数据库。

化学化工类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存在和运动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消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特点:传递性、加工性、存储性、时效性。 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即运用一定的形式,传递给特定用户,并产生效用的知识或信息。三种基本要素:知识、传递和效用。知识是情报的实体,传递是情报的表现形式,效益是情报的结果。特点:传递性、加工性、存储性、实用性。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对客观世界物质形态和运动规律的认识特点:传递性、加工性、存储性、时效性。 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切载体材料上的人类知识。 知识、载体和记录是构成文献的三个要素。特点:传递性、加工性、存储性、时效性、借鉴性。 三大支柱性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能源资源 信息资源特点:可再生性,可共享性 学位论文的结构(1)封面(2)摘要和关键词(3)目次页(4)引言(或绪论)(5)正文(6)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 《中国化工文摘》 除月刊外,每年编有年度主题索引和年度著者索引两册; 该刊的文摘基本是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顺序排列,在大类编排上采用化工(TQ类)在前,其后是化学(O6类),三废处理(X类),在每一期前由文摘编排目录,不了解分类号可通过目录检索。 《中国化工文摘》的检索方法有两种:通过每期的中国分类号检索和通过年度索引检索。 解释O625.523①2000055046②壳聚糖硫酸盐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③[刊]/陈湘平,俞继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④//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⑤。-2000,(2)⑥。 -35-36⑦以壳聚糖硫酸盐为催化剂,由苯甲酸和甲醇合成苯甲酸甲酯。⑧…….. 注:①分类号②文摘号③论文标题④作者和第一作者单位⑤刊名⑥年期号⑦起止页码⑧文摘正文 美国化学文摘 79-Inorganic Analytical Chemistry 142: 398724r①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food, health products, and biological samples②Liu,Suhua; Zhai,Mingxia; Liu,Langzhen; Li,ziqiang; Wang,Xiaoguo; Hu,guangchun; Liu,zhong③(Jinan Shi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 Center, Peop.Rep.China) ④Faming Zhuanli Shenqing Gongkai Shuomingshu⑤CN 1,475794 ⑥(Cl.G01N21/64) ⑦,18 Feb 2004, Appl.2,003,112,500, 16 Jul 2003; 8 pp. ⑧(Ch) ⑨The method comprises: (1) digestion of a sample with HNO3-H2O2, (2) addn. of thiourea-ascorbic acid to the obtained soln. And allowing to stand for 40-50 min,and (3) detn.of As by at.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⑩ ①文摘号②论文标题③作者姓名④第一作者单位或论文寄发单位,所在城 市,州名缩写,国家名缩写(括号内)⑤专利文献名称⑥专利号⑦国际专 利分类号(IPC),置于括弧内⑧公告日期、申请号、申请日期、专利说明书页 数⑨专利文献文种⑩文摘正文 EI报导的文献资料是经过有关专家、教授精选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世界各国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科技情报人员经常使用的检索工具之一。 四种类型的数据库: 文献型数据库词典型数据库全文型数据库数值型数据库 .检索策略

科技文献检索大作业

一、简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按照加工层次可以把科技文献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2、文献检索有什么作用? 3、本图书馆的中文电子资源都有哪些? 4、文献检索中的三大索引是什么? 二、利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进行SCI的检索(50分) (1)检索2011年西北大学所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情况。 (2)在SCI中检索西北大学舒德干老师的论文被他人引用的情况。 (3)利用SCI检索与你专业相关的课题。 分别写清楚检索的数据库名称、检索途径、检索式、检中文献篇数、参考文献格式(每个内容任选2条记录将其按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写出)。 三、在文献检索中,获取全文的方法有哪些?(20分) 四、利用CNKI 中国知网检索西北大学2014年计算机技术学科方向的硕士毕业论文(共10分)

分别写清楚检索的数据库名称、检索途径、检索式、检中文献篇数、参考文献格式(每个内容任选2条记录将其按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写出)。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1)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2)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文献是会议论文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文献是学位论文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文献是来自报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报告者. 报告题目[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报告年份. (6)文献是来自专利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 (7)文献是来自国际、国家标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 (8)文献来自报纸文章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文献检索》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成为情报必须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 A.选择、综合、分析 B.综合、筛选、重新组合 C.知识、传递、效益 D.筛选、组合、系统化 2.下面对查全率和查准率描述错误的是( A )。 A.若某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查准率也会相对较高 B.查准率为检出的相关文献量占检出文献总量的百分比 C.查全率和查准率是反映文献标引深度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 D.查准率和查全率存在互逆关系 3.下面对叙词语言描述正确的是( A )。 A.叙词语言是后组式语言 B.叙词语言是非规范性语言 C.叙词语言是字面组配 D.叙词直接取自文献中有实际意义的词 4.下面哪项不是代查代检的服务项目?( D ) A.专题文献检索服务 B.论文发表快速通道检索证明 C.论文收录与引用情况报告 D.电子阅览服务 5.个性化导读服务的原则是( C )。 A.预测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B.选择性原则与针对性原则 C.主动性原则与双向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与及时性原则 6.读秀电子图书的专用全文阅读器是( C )。 A. DjVu B.Acrobat Reader C. ApabiReader D.SSReader 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能检索出含有“肝炎疫苗”、“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肝炎减毒活疫苗”、“肝炎灭活疫苗”等文献的检索式是( B )。 A.肝炎?疫苗 B.肝炎%疫苗 C.肝炎*疫苗 D.肝炎$疫苗 8.EMBASE com数据库中检索韩冬季(Han Dongji)的文章,检索式输入错误的是( C )。 A.Han D.J B.Han D J C.Han DJ D.Han D. 9.支持视觉搜索的数据库是( D )。 A.PubMed B.SinoMed C.EMBASE.com D.CINAHL 10.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师生发表的文献,可用的检索式是( B )。 A. Peking Univ AND hosp B.Peking Univ SAME hosp C. Peking Univ WITH hosp D.Peking Univ NEAR hosp 11.以下不属于特种文献的是( B )。 A.专利文献 B.期刊论文 C.学位论文 D.会议论文 12.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专利的有效期分别为( C )。 A. 20年、15年、10年 B.10年、20年、10年 C.20年、10年、10年 D.15年、10年、10年 13.下面错误描述Google的是( B )。 A.Google属于综合性搜索引擎 B.Google属于元搜索引擎 C.Google属于通用型搜索引擎 D.Google不属于专题搜索引擎 14.下面为开放获取期刊网站的是( D )。 A.NSDL B.维基百科 C.读书公园 D.DOAJ 15.关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著者6人以内全部著录,6人以上加“等”字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复习要点 第一章 一、情报和文献 1.情报(P4 1.2.3) 情报就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问题从一定文献资料中提取或经过传递获得的知识。 知识性、传递性、针对性是情报的3个基本属性。 2.文献(P5 1.2.5)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叫文献。 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是文献的4个基本要素。 二、文献按载体划分(P5~6 1.3.1) 1.印刷型 2.微缩型 3.视听型 4.电子型 三、文献级次划分(P6 1.3.2) 1.零次文献: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如手稿、演讲、听取经验交流,甚至包括口头言论。 2.一次文献: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或成果制作成果创作的文献,即通常所说的“原始文献”、“第一手资料”。如图书、期刊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等。 (原创性) 3.二次文献: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使之有序化而形成文献。如目录、索引、文摘等。(有序性) 4.三次文献:一般是围绕某个专题或出于特定目的,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经过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等深度加工而形成的文献。 如各种评述、进展报告、教科书、词典、年检、百科全书等。(综合性) 四、ISBN和ISSN(P7~9 1.3.3) 1.ISBN(国际标准书号)

(1)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1972年公布的一项国际通用的出版物统一编码。它是由10位数字组成,共分4段【组号、出版社号、书序号、校验码(1位数,ISBN最后一位数值)】。 (2)校验方式:将ISBN 1~9位数字顺序乘以10、9、8、7、6、5、4、3、2这9个数字,将这些乘机之和再加上校验码,如果能被11整除,则这个ISBN号是正确的。2.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 (1)实现对全世界文献的管理。由8位数字组成分2段,每段4位数字。中间用“-”隔开前7位是刊名代号,最后一位是计算机检验位。 (2)检验方式:将ISSN 1~7位数字顺序乘以8、7、6、5、4、3、2这7个数字,将这些乘机之和再加上检验号,假如能被11整除,则这个ISSN号是正确的。 第二章 一、信息检索(P12) 从广义的角度讲,文献检索是指把文献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针对用户的需求找出所需的文献过程,亦叫信息检索。而人们一般所指的文献检索,是指狭义的文献检索,即最后一个过程——信息检索,文献的查找过程。 二、信息检索的类型(P13 2.1.2) 1.按照检索的对象的不同,人们将信息检索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和事实检索。2.按照检索的方式的不同,人们还常将它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三、图书的四大常用检索点(P20 2.3.1) 1.书名 2.作者 3.主题词 4.分类号 四、检索语言的基本种类(P19 2.3) 检索语言是文献检索中用了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信息提问内容的一种专门化的人工语言,是信息组织和文献检索共同使用的语言。 检索语言大致分为分类语言(P19)和主题语言(P24)两种。 (1)最早的图书分类法(P20 2.3.1 2) 我国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著的《七略》。它首创的“七分法”对后世我国的分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极大。 (2)四库全书(P21 小资料) 纂修与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从收集编纂到成本,共用10年(1173-1782),集我国古代文献典籍之大成。共著录图书3461种,79309卷,36000余册。《四库》将各种书籍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各部下分若干类,类下细分为属。 (3)全球使用最广的分类法(P21 2.3.1 3) 《杜威十进分类法》(DDC)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用户最多的图书馆分类法。

文献检索_综合大作业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综合大作业课题名称:礼仪对企业的影响 专业:英语 班级:BM英语102 学号:1051403207 姓名:姜楠 得分:

评分体系及项目得分评分项目及其要求项目得分 1.课题难度值(05分)得分: 2.选择和使用工具书(检索系统)的情况(60分): (1)选择检索工具、系统(数据库)的种类[至少5种,其中必有一种外文数据库] (10分)得分:(2)查的文献条目的数量(至少15条,多查适当加分) (15分) 得分:(3)所查文献的出版类型(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5 种以上,每种出版类型1分)(05分)得分:(4)所查的原始文献的文种(限中英文两种)(05分)得分: (5)外文文摘的翻译情况(至少翻译一篇)(05分)得分: (6)综合运用所选检索系统(数据库)的各种检索途径或制订检索策略的能力(05分)得分:(7)所查检索条目查准率情况(检索条目与选择课题的针对性评价,

每查准一条1分)(15分)得分:3.原始文献的获取情况(请您至少提供2篇原文的第一页复印件或打印件)(10分)得分: 4.按照“步骤要求”和“格式要求”完成实习报告(10分)得分: 5.按照论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对你所下载的其中的一篇论文进行综合评价(10分)得分:6.检索结果总结与学习体会(05分)得分: 总得分: 课题名称:礼仪对企业的影响 一、分析研究课题 1.背景分析: 礼仪,是一种律己、敬人的形式,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培养个人修养,更可以改善企业形象。 现代的竞争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下,已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价格的竞争,更是服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文献检索》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成为情报必须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 A.选择、综合、分析 B.综合、筛选、重新组合 C.知识、传递、效益 D. 筛选、组合、系统化 2.下面对查全率和查准率描述错误的是( A )。 A.若某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查准率也会相对较高 B.查准率为检出的相关文献量占检出文献总量的百分比 C.查全率和查准率是反映文献标引深度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 D.查准率和查全率存在互逆关系 3.下面对叙词语言描述正确的是( A )。 A.叙词语言是后组式语言 B.叙词语言是非规范性语言 C.叙词语言是字面组配 D.叙词直接取自文献中有实际意义的词 4.下面哪项不是代查代检的服务项目( D ) A.专题文献检索服务 B.论文发表快速通道检索证明 C.论文收录与引用情况报告 D.电子阅览服务 5.个性化导读服务的原则是( C )。 A.预测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B.选择性原则与针对性原则 C.主动性原则与双向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与及时性原则 6.读秀电子图书的专用全文阅读器是( C )。 A. DjVu Reader C. ApabiReader

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能检索出含有“肝炎疫苗”、“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肝炎减毒活疫苗”、“肝炎灭活疫苗”等文献的检索式是( B )。 A.肝炎疫苗 B.肝炎%疫苗 C.肝炎*疫苗 D.肝炎$疫苗8.EMBASE com数据库中检索韩冬季(Han Dongji)的文章,检索式输入错误的是( C )。 A.Han B.Han D J C.Han DJ D.Han D. 9.支持视觉搜索的数据库是( D )。 A.PubMed B.SinoMed C.EMBASE.com D.CINAHL 10.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师生发表的文献,可用的检索式是( B )。 A. Peking Univ AND hosp Univ SAME hosp C. Peking Univ WITH hosp Univ NEAR hosp 11.以下不属于特种文献的是( B )。 A.专利文献 B.期刊论文 C.学位论文 D.会议论文 12.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专利的有效期分别为( C )。 A. 20年、15年、10年 B.10年、20年、10年 C.20年、10年、10年 D.15年、10年、10年 13.下面错误描述Google的是( B )。 A.Google属于综合性搜索引擎 B.Google属于元搜索引擎 C.Google属于通用型搜索引擎 D.Google不属于专题搜索引擎14.下面为开放获取期刊网站的是( D )。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本常识 1.文献按照出版形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举例。 图书、期刊、报纸、特种文献。 图书:专著、文集、教科书、普及读物、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词典等 期刊:化学学报、煤炭学报、电工技术学报、高等教育研究、建筑工程与科学在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到共209条记录:国际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建筑经济、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空间结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中国给水排水、工程力学世界建筑工业建筑工程勘察中外建筑工程建设等。 报纸:人民日报 特种文献: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标准文献、产品资料、科技档案 美国政府的四大报告1、国防部的AD报告2、商业部的PB报告3、国家航空及宇航局的NASA 报告4、能源部的DOE报告。 2现代科技文献具有的特点哪些? 答:(1)数量多、增长快, (2)出版形式多、文种多,(3)文献异常分散, (4)文献失效加快, (5)报道内容重复交叉, (6)文献总体质量下降 3什么是核心文献、相关文献和边缘文献? 答:核心文献通常是指与本学科发展水平、发展动向密切相关的一些文献。如核心期刊等。相关文献和边缘文献是指内容与学科的关系相对疏远一些的文献。相关文献和边缘文献是本学科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互相结合的结果。 4 什么是文献?构成文献的有哪四个要素? 答:文献的定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称为文献。构成文献的四要素是: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 5 电子文献的主要类型和文件格式是什么? 答: (1)按照载体的形态,电子文献可以有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可擦写光盘(CD-RW )等之分; (2)按照文献的电子格式,电子文献有文本格式的txt文件、doc文件、pdf文件,图像格式的gif文件、jpg文件以及标记文件格式的html文件和xml文件之分; (3)按照出版周期和内容特点,电子文献可以有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以及数据库等之分; (4)按照内容的性质和时效性,电子文献可以有论文文献和动态消息之分; (5)按照版权状况,电子文献又可分为有版权电子文献和无版权电子文献两类; (6)从文献信息利用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有版权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报告的学术价值相对较高,而单篇论文和动态性的电子文献有时虽然没有注明版权,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6 如何针对不同时间要求的文献信息,选用不同的文献信息源? 答:以信息利用者的观点,针对不同时间要求的文献信息应该使用不同的文献信息类型。例如,查找当前最新的信息(一、两个月之内的信息),应该通过互联网以及当前最新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两个月之前到十年之内的信息应主要通过网上图书、期刊类的数据库解决;5~20年前的信息应除了期刊之外,还可以通过印刷版的图书和手册性工具书来查找。 7什么是ISSN和ISBN?

信息教育论文:对“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信息教育论文:对“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摘要:针对“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如教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存储信息检索;教学建议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期待着新一代的大学生能够将无穷的新信息、新知识不断融合到现有的知识结构中,具有信息交流、评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资源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同时也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课。但传统的课程结构、教材和教学手段显然已很难反映飞快发展的信息检索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载体和蓬勃发展的信息服务业。笔者就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1教材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目前“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的教材纷繁复杂,跟旧教材相比,目前新出版的教材已能打破过去“西文工具书”、“中文工具书”的语种界限和“社科文献检索”、“科技文献检索”的分家,压缩精炼了传统手工检索技术的介绍,深入介绍了信息资源检索技术和网络数据库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与技巧,反映了信息资源检索的最新进展。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大部分教材重检索而轻存储,

侧重于传统检索技术以及各种联机以及光盘检索的介绍,而忽视了信息存取系统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的讲述,以致很多人认为本门课程仅仅为了教授大家如何查找资料,导致大家在“存储”方面的知识匾乏,知识面比较狭窄。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我建议: 一、“信息存储与检索”是在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逐步成熟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它不仅拥有反映本学科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系列专门概念及其表述这些概念的规范化词汇,而且还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所有这些都需要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应该加入信息存储与检索原理、检索语言等基本理论的介绍,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加强教材中有关信息标引和存储过程、多媒体、网络、数据库存储等知识的介绍,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将大量分散的文献信息搜集起来,根据其内容特征或外表特征进行标引,形成表征这些文献信息的特征标识,并能够试着存储在一定的载体上。 2教学中只重共性,不重个性自1984年教育部做出全国高校大学生必须普遍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这一决策后,我国一些专业纷纷开设了“信息存储于检索”这门课程,这些专业中有的是理工科,有的是文科,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

科技文献检索期末考试

《科技文献检索》试卷 姓名米永波学号 W516110132017 专业法律事务 本试题一共4道大题,共5页,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 A 载体 B 纸张 C 光盘 D 磁盘 2.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 期刊论文 B 百科全书 C 综述 D 文摘 3.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D ) A 专利文献 B 学位论文 C 会议文献 D 目录 4.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 标准文献 B 学位论文 C 综述 D 文摘 5. 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A ) A 图书 B 学位论文 C 科技期刊 D 会议文献 6.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D ) A 报纸 B 图书 C 科技期刊 D 标准文献 7. 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D) A 光盘 B 缩微平片 C 感光材料 D 纸张 8. 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文献是( B ) A 图书 B 报纸 C 期刊 D 会议文献 9. 使用分类语言对信息进行描述和标引,主要是可以把( B )的信息集中在一起。

A 同一作者 B 同一学科 C 同一主题 D A+B+C 1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1.《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 S类目 B Q类目 C T 类目 D R类目 12. 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C ) A 倒查法 B 顺查法 C 引文追溯法 D 抽查法 13. 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 A 数据库 B 记录 C 字段 D 文档 14. 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B ) A 检索与利用 B 存储与检索 C 存储与利用 D 检索与报道 15. 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C ) A 专利公报 B 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 专利索引 16. 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 A G B B CB C ZG D CG 17. 我校图书馆所购买的下列数据库中可以检索期刊论文的是( A ) A 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 B 超星数字图书馆 C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D 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 18. 期刊论文记录中的“文献出处”字段是指:(C ) A 论文的作者 B 论文作者的工作单位 C 刊载论文的期刊名称及年卷期、起止页码 D 收录论文的数据库 19.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 A )

《文献检索》总复习题参考答案

2012-2013经济学院《文献检索与利用》总复习题库 单选题 1.下列属于布尔逻辑算符的是(D)。 A、与 B、或 C、非 D、以上都是 2、信息素养的核心是(C).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3、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 B )发展. A、终身学习; B、学习型社会; C、创新发展; D、信息素质 4.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是( A )。 A、著者篇名来源出处; B、篇名著者来源出处 5.请标出文献:马品仲. 大型天文望远镜研究. 中国的空间科学技术,1993,13(5)P6-14,ISSN1000-758X 属于哪种文献类型( C )。 A、图书; B、科技报告; C、期刊; D、报纸 6.常用的检索系统有( D )。 A、目录检索系统 B、文摘检索系统 C、全文检索系统 D、以上都是 7、哪一种布尔逻辑运算符用于交叉概念或限定关系的组配?( A )。 A.逻辑与()B.逻辑或(OR)C.逻辑非(NOT)D.逻辑与和逻辑非 8、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文献的定义是指“记录有关( C )的一切载体。” A.情报B.信息. C.知识D.数据 9、( D )是指通过文献信息资料的主题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 A.题名检索途径 B.作者检索途径 C.分类检索途径 D.主题检索途径 10、搜索含有“data bank”的PDF文件,正确的检索式为:( A) A."data bank" filetype:pdf B.data and bank and pdf 11、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电子型文献。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 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12、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应将各个级别的文献排列成( C) A.三次文献、二次文献、一次文献B.一次文献、三次文献、二次文献 C.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D.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 13、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 A.追溯法B.直接法. C.抽查法D.综合法 14、《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给出的检索结果为( D )。 A.仅题录B.仅文摘. C.仅全文D.题录、文摘和全文三种 15、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并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称为(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16、学术论文写作的六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C ): ①搜集资料②研究资料③执笔撰写④选择课题⑤明确论点⑥修改定稿 A.①⑤④③②⑥ B.⑤③④②①⑥ C.④①②⑤③⑥ D.②④③①⑤⑥ 17、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是( B ) ①学生答辩②学生作说明性汇报③毕业答辩小组提问④评定成绩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公选课复习资料 1.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 2.知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知和总结,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 3.情报是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经过激活过程活化了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4.文献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5.会议文献是指在国内外学术或非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或报告。 6.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毕业生为获取各级学位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和提交和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书面报告。 7.著录是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8.数据检索是指特定的数值型数据为对象的检索。 9.按信息的加工层次分类:(含义)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图书、报纸、期刊、会议纪录、专利报告等 二次文献:目录、题录、索引、文摘 三次文献:论文丛集、综述、年鉴百科全书一次信息资源 (原始文献):以作者本人在生产和科研中所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所传递的信息资源。 二次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将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信息资源,按一定的原则加工、整理、简化、组织成为系统的、便于查找利用的信息资源。 三次信息资源(参考性文献):在合理利用二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选用一次信息资源的内容,根据一定的需要、目的进行分析、综合或浓缩重组而得到的信息。 二次信息资源与三次信息资源的区别: 对象不同:二次信息资源以“篇”或“本”为单位进行加工;三次信息资源则归纳了较多的一次信息内容 用途不同:二次信息资源为检索一次信息的工具;三次信息资源能直接提供检索答案. 10. 在印刷型资源时代,事实与数据检索工具主要依靠各类参考工具书完成各种数据或事实

MOOC期末课题检索作业范例

《科技文献检索》综合作业 例文 课题: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与利用; 一、检索部分 课题分析: 废旧电池不应直接、不经任何处理的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一观点已被社会大众广泛的接受,但究竟废旧电池对自然环境有那些危害,其主要成分有哪些,这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知识。进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希望通过检索解决的问题: *希望再了解废旧电池的主要有害成分是什么?相应的处理手段有哪些?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什么?*希望了解我国环保事业的法律规定,经济可行性。…….. 选择检索系统: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以下检索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EBSCO全英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 检索方法:先综述后具体;先中文后英文;建一个检索过程记录文件; 1 确定检索词 根据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系统的要求,确定检索词如下: 中文检索词:废旧电池废电池废旧干电池废干电池危害污染回收利用 英文检索词:waste battery ; used battery; waste dry battery; pollut*; utilize*; recycl*; dispos* 2 检索式构造 中文检索式:(废旧电池+废电池+废旧干电池+废干电池)*(危害+污染+回收+利用) 英文检索式:(waste battery or used battery or waste dry battery) and (pollut*or utilize*or recycl* or dispos*) 3 选择信息源(纸质资源检索途径、期刊、学位论文、专利……) 4.检索结果 (1)维普….. (2) 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3) EBSCO…. (4) Springerlink ……………… 5.选择最符合要求的文献 中文方面: 1综述类文章: I.关于废旧电池污染的危害及其回收现状 (1)【篇名】废旧电池回收的困惑及思考 【作者】王红云 【刊名】《环境教育》2001年02期 (2)…………………….. II.关于废旧电池污染及治理的经济、政策、人文的问题 (1)《环境污染治理如何走向市场化》 (2)…………………..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DOC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二次文献信息 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2.学科化服务 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的收集和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 3.网络电子图书 以电子图书形式发行,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交易为主要支付手段的图书。 4.专利文献 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5.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 6.书目数据库 是指存储某些或某一个领域的二次文献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 7.个性化导读服务 又称阅读指导服务,是图书馆针对各类型读者,采取各种措施主动诱导读者的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的一种教育活动。 8.双词频控制检索 指对一个检索项中的两检索词分别实行词频控制,也就是一个检索项使用了两次词频控制。是针对单项双词组合检索而设置的。 9.专利法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权人的权 利和义务的法 10.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11.参考数据库 指为用户提供信息线索的数据库,它可以指引用户获取原始信息。参考数据库包括

计算机信息检索复习资料

计算机信息检索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人类生活的3个基本要素是材料、能源和信息。(单选) 2、信息是指应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输和处理,来表达各种相互联系的客观事务在运动中所具有的特征性内容夫人总称。(名词) 3、信息的特征有:客观性、动态性、相对性、依存性、可传递性。(多选) 4、共享性是指同一内容的信息可以在同一时间里被多个信息用户使用。 5、信息的功能有哪些?(简答) (1)信息是感知世界的中介;(2)信息是管理决策的依据;(3)信息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4)信息是社会发展的资源; 6、信息的类型有哪些?(论述) (1)按信息的表达形式划分,可以分为 ①文献信息②声像信息③电子信息 (2)按信息的应用范围划分,可分为 ①白色信息②灰色信息③黑色信息 (3)按信息的加工层次划分 ①一次信息②二次信息③三次信息 7、信息需要:所谓信息需要,就是指人们在从事各项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的需要。(名词) 8、信息需求的特征有哪些?广泛性、社会性、发展性、多样性(多选) 9、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单选) 10、数据库是指为满足多个用户的多种应用需要,按一定的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中组织、存储和使用的相互联系的数据集合。(名词、单选) 1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信源和:信宿、变换器、反应器、信道、噪声源 12、信号的接收者称为信宿 13、信息传输的通道称为信道 14、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称为噪声 15、数据库简称DB 16、数据库的四种基本操作是:检索、更新、删除、插入 17、数据库的特点有哪些?(简答)(1)数据共享;(2)面向全组织的数据结构化;(3)数据独立性;(4)可控数据冗余度;(5)统一数据控制功能。 18、数据结构化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 19、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哪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恢复 20、构成数据库的三个主要层次是:文档、字段、记录 21、记录的基本单元是:字段 22、文档的基本单元是记录 23、一个文档中你好,认识一下!包含大量的记录 24、检索系统提供的数据库相关文档组成包括的文件数是3个 25、顺排文档:按记录的存取号的大小顺序存入全部记录,它相当于印刷型检索工具的正文部分。 26、倒排文档:把记录中的可检字段抽出,包括单元词、多元词,按某种顺序重新加以组织后得到的一种文档。 27、倒排文档只包括记录的标识、信息的数量及信息存取号。 28、存储了数据库所有记录的特征标识的是倒排文档 29、数据库文档中便于随机存取,实现非顺序存储结构的文件是索引文档 30、传统的检索对象主要是文献型的信息源 31、传统的检索对象的存储介质是纸张 32、对超文本、超媒体信息资源实施的检索是超维检索 第二章 1、计算机信息检索经历了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简答)(1)脱机批处理检索阶段;(2)脱机检索阶段;(3)光盘检索阶段;(4)网络化检索阶段 2、计算机信息检索必备的条件是物质和人员 3、计算机检索的类型有哪些?(论述)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类型可以通过检索的内容、信息出版的时间和检索工作的方式加以划分 1根据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内容划分,检索可以分为 (1)数据检索;(2)事实检索;(3)文献检索 2根据被检索信息出版的时间划分,可分为:(1)定题信息检索;(2)回溯性信息检索 3根据计算机检索工作的方式划分,可分为:脱机检索系统;(2)联机检索系统 4、事实检索的对象是事实 5、检索结果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文献线索或文献全文的是文献检索 6、回溯性信息检索:根据用户提供某一段时间范围内的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 7、计算机批处理的信息检索系统称为脱机检索系统 8、用户以联机会话方式直接访问系统及其数据库的信息检索系统称为联机检索系统 9、信息检索系统:是指按照某种方式、方法见利起来的供读者检索信息的一种有层次的体系,是表征有序的信息特征的集合体。 10、信息检索系统的职能有:报道职能、存储职能、检索职能 11、信息数据库可以划分为:参考数据库、源数据库、混合型数据库 12、参考数据库:是指用户从中获取信息线索后,还需要进一步查找原文或其他资料的一类数据库 13、源数据库:能够直接为用户提供原始资料或具体数据的一类数据库。 14、信息系统的构成模式是什么?(简答) (1)信息数据的选择、处理、录入和维护子系统;(2)词表和标引子系统;(3)检索子系统;(4)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统 15、信息检索系统的存储结构有:印刷存储、微缩存储、磁存储、半导体存储、光存储 16、信息存储的逻辑结构有: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树形结构、网形结构 17、数据元素按一定顺序构成一个有限序列的信息存储结构称为:线性结构 18、非线性结构中最常用的的是树形结构和网形结构 19、将信息用二进制表示称为编码 20、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一位二进制数 21、两级存储器是指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22、信息检索的概念起源自文献信息检索 23、对信息进行主题分析,提取代表该信息的特征的过程称为标引 24、自动抽词标引:利用计算机直接从信息正文、标题或文摘中抽出能表达信息主题的关键词作为标引词,并自动生成 关键词索引或倒排文档。 25、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所做的扼要摘述称为文摘 26、利用计算机自动编制文摘称为自动文摘 27、在信息检索自动化处理中,常用的运算是排序 28、常用的自动排序的方法有选择排序和快速排序 29、存储区域网简称为SAN 30、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见利网络环境的协议基础是 TCP/IP 31、信息检索系统的组织:为了控制信息的流速和流向、数 量和质量等,把传递中的杂乱无序的信息整理为系统有序状 态的活动。 32、信息检索系统的组织目的是什么?(简答) (1)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 (2)提高信息系统的质量和价值; (3)建立信息检索系统与用户的联系; (4)节省社会信息活动的总成本。 33、信息检索系统的组织的要求有哪些 (1)信息内容有序化; (2)信息流向明确化; (3)信息流速适度化; (4)信息质量最优化。 34、信息检索系统组织方法:是指对每一信息的各种外表特 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并确定其标识,然后按一定方式或规 则将其内容组织起来以供检索的方法 35、信息检索系统的传统组织方法有哪些? (1)分类组织法;(2)主题组织法;(3)字顺组织法;(4) 号码组织法;(5)自然组织法 36、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方式主要有:文件组织方式、 主题树组织方式、超文本组织方式、超媒体组织方式、元数 据组织法 37、以文件为单位共享和传输信息的组织方式称为文件组织 方式; 38、超文本的信息组织方法是非线性; 39、元数据又称描述数据; 40、对初选信息的鉴别、筛选和删除称为优化; 41、优化选择的方法有:比较法、分析法、核查法、引用摘 录法、专家评估法 42、检索语言:检索信息所使用的人工语言; 43、登录在类表、词表中的所有标识称为词汇 44、检索语言的作用有哪些?(简答) (1)对信息内容进行主题分析;(2)便于将标引、检索用 的标识符进行相符性比较,保证检索和标引的一致性;(3) 保证检索结果和检索要求的一致性;(4)保证信息存储集中 化和系统化 45分类语言的基础是科学分类 46主题语言是使用词语标识的一类信息检索语言,称为主题 法 47、把主题词按照一种便于检索的方式编排起来,称为主题 词 48、关键词:从信息的题名、摘要和内容中抽取出来的,能 够表达信息主题内容的具有检索意义的关键性词汇。 49、叙词:是指从自然语言中优选出来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 名词术语,属于后组式语言的一种,是采用表示单元概念的 规范化语词的组合来对信息主题或内容进行描述的标识系 统。 50、叙词的特点:专指性、直观性、多维检索、适应性、网 络结构 51、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系统排列的语言称为分类语言 52、按照主题词的字顺序列排列的语言称为主题语言 53、计算机信息检索是指利用计算机存储信息和检索信息 54、进入检索的入口称为检索途径 55、按学科分类体系查找信息的途径称为分类检索 56、利用信息主题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称为主题检索 57、选择实现检索计划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是选择检索方法 58、利用检索系统查找信息的方法称为工具法 59、信息检索策略:将课题的提问及其检索词与检索系统的 收录内容、编排特点相匹配而确定的检索方案或程序。 60、检索效果:是指信息系统检索信息的有效程度,反映了 信息系统的检索能力 61、查全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与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 量之比 62、查准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和检索出的信息总量之比。 63、衡量检索效果的相对合理指标是差准率和查全率 第三章 1、布尔逻辑检索:是指通过标准的布尔逻辑关系词来表达检 索词与检索词之间逻辑关系的检索方法。 2、布尔逻辑运算符有: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 3、INTERNET上信息出传输的主要方式是FTP 4、检索者将检索词在他认为合适的地方截断称为截词 5、限制检索:在检索系统中,使用缩小和限定检索范围的方 法称为限制检索 6、邻近检索:通过专门符号来规定检索词在结果中的相对位 置 7、中级检索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1)加权检索技术;(2)自然语言检索技术;(3)相关信 息反馈检索技术;(4)模糊检索技术;(5)概念检索技术。 8、自然语言处理应用领域之一是信息检索 9、概念层次网络简称HNC 10、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分为机器翻译、语义处理以及人 机会话 11、搜索引擎用到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机器翻译与语义处 理 12、实现只能搜获的过程主要分为:语义处理、知识管理、 知识检索 13、从用户角度看,用户可以分为最终用户和职业用户 14、信息检索发展史上的突破是应用了自然语言检索 15、智能代理资源管理器的基本结构是:适配器、引擎、知 识、库、视图 16、智能代理信息检索系统的特点有哪些?(论述) (1)智能代理侧重于面向用户。 (2)智能代理主要借助知识库、数据库,并参考用户需求习 惯和一段时期内的偏好,推断用户提问的真实意图,提高检 索的专指性。 (3)智能代理采用机器学习、用户框架模型、推理机制主动 协助用户查找信息。 (4)智能代理不仅是关键字的匹配,而且是基于概念和知识 的检索。 (5)智能代理能不断了解用户需求的变化,并根据用户的反 馈信息及时修正检索目标策略。 (6)智能代理能分离发送请求和接收结果,使它们异步进行。 (7)智能代理能使用户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信息分类。 17人们进行信息检索时总是期望获得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18对信息进行采集、标引、存储、处理,最后形成信息集合 体 19、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称为遗传算法 20、搜索引擎和挖掘引擎处理的都是字串和文本 21、数据挖掘也称知识发现 22、聚类:按照事物的某些属性,把事物聚集成类,使类间 的相似性尽量小,类内相似性尽量大 23、一种很有效的预测模型技术是神经元网络 第四章 1.INTERNET起源于ARPANET 2、我国的四大互联网络是: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科研网、 中国公用互联网、中国公用经济信息网 3、INTERNET提供的基本信息服务有:电子邮件、文件传输、 远程登陆、电子公告板、网络新闻组 4、可以在异地主机上登陆注册的服务是TELNET 5、通过专用电缆与INTERNET主干网直接连接在一起的称 为专线连接 6、综合业务数字网简称ISDN 7、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简称ADSL 8、网络信息资源主要类型是联机检索系信息资源和网络信 息资源 9、联机检索信息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联机数据库 10、文件传输协议是FTP 11、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的主要方式有:文件方式、主题 树方式、超文本方式、数据库方式、超媒体方式、元数据方 式。 12、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对数据内容的描述。 13、元数据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1)描述数据的内容、质量和特征,以及数据所适用的范围。 (2)管理和存储大量科学数据 (3)提供一种对数据进行检索、查询的方法 (4)帮助数据的使用者更好的了解和使用数据。 (5)促进数据共享 (6)为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提供辅助信息 (7)元数据是数据发挥其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 (8)维护科研成果,维护在数据方面的投资。 14、DC的特点有:简易性、通用性、兼容性、灵活的可扩展 性 15、知识产权:是公民和法人对在科学和文学等领域内创造 的精神财富以及智力成果依法享有权利的总称。 16、INTERNET上每位用户都有的帐号称为域名 17、数据库开发主要是开发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和全文 数据库 18、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制作知识导航库 19、数字图书馆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一种主要形式是馆 际互借 20、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是什么? (简答) (1)加强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立法工作 (2)加强国际交流,逐步与国际接轨; (3)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集体管理制度 (4)使用技术手段防止侵权 (5)重视解决网络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的两个基本原则,即网 络发表权问题和复制权问题。 第五章 1、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是基于INTERNET 2、专业检索的具体步骤是: (1)通过单击页面右上角的状态栏,即可进入专业检索条件 界面; (2)选择检索范围 (3)填写检索条件 3、二次检索:通过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及专业检索,在这些 检索结果上还可以继续进行操作。 4、二次检索的操作方式有:并且、或者、不包含 5、保存题录中最大保存记录数为50 6、向导式检索的检索操作顺序是由上到下 7、中共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简称CALIS 8、中文社科报刊数据库检索方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论述) (1)系统进入、检索途径的选择和结果的输出 (2)主题词、题名和著者检索途径 (3)分类号检索途径 (4)人名检索途径 (5)刊名检索途径 (6)检索结果的显示、标记、打印和保存 (7)索引词列表的使用方法 (8)历次检索策略的选用 9、最重要的统计工具和学术分析及评价工具是SCI 10、普通检索中检索来源文献的途径可分为:主题词、著者、 来源出版物、著者地址 11、执行检索后命中的记录在屏幕上显示的格式是简单格 式 12、联机公共检索目录简称OPAC 第六章 1、产权主要有哪几种:动产权、不动产权、知识产权 2、著作权:也叫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 对其创作的作品,依照法律享有的专有权利。 3、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享有对其发明的专 利权称为专利权 4、专利的特征有:排他性、地域性、时效性 5、专利的类型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6、国内检索专利信息的网站有哪些? (1)中国知识产权网;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 (3)中国专利信息网 (4)中国专利信息检索系统 (5)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 (6)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知识产权署 7、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简称USPTO 8、对专业人员根据其专业学术水平而授予的一种称号称为 学位 9、学位论文分为哪几种类型?(简答) 一类是理论研究型的,作者通常在搜集、阅读了大量资料之 后,依据前人提出的论点和结论,再通过自己的深入研究或 大量实验,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新论点和新假说。另一类是调 研综述型的,作者主要以前人关于某一主题领域的科研课题 做出概括性的总结,提出自己独特的论点和新见解。 10、会议文献:是指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产生的 记录及发言、论述、总结等形式的文献。 11、会议文献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分为:会前文献、会中文 献、会后文献 12、科技报告:对科学、技术研究结果的报告或研究进展的 记录 13、美国政府的四大科技报告分别是:PB报告、AD报告、 NASA报告、DOE报告 14、标准文献:按照规定程序编制并经过一个工人的权威机 构批准的,供在一定范围内广泛而多次使用,包括一整套在 特定活动领域必须执行的规格、定额、规划、要求的技术文 件。 15、标准文献主要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 专业标准、行业标准、基础标准 第七章 1、目前INTERNET网络资源主流是网络信息资源 2、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答) (1)交互式作业方式 (2)用户透明度 (3)信息检索空间的拓宽 (4)友好的用户界面且操作方便 3、网络检索工具共有的特点是交互式作业 4、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有哪些? (1)按照检索机制划分可分为: 1、分类目录检索工具; 2、搜索引擎检索工具; 3、混合型检 索工具\(2)按照检索的内容划分可分为1、综合型检索工具; 2、特殊型检索工具; 3、多元检索工具; 4、万维网和非万维 网检索工具 5、能够利用多个检索工具进行网络信息查询的检索工具称 为:多元检索工具 6、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按照检索机制划分可分为:分类目录检 索工具、搜索引擎检索工具、混合型检索工具 7、搜索引擎按照信息内容组织方式划分为按检索词检索和 按分类检索 8、分类目录型检索工具的典型网站是:YAHOO 9、目前网络上适用最多的引擎的检索形式是按检索词检索 10、搜索引擎使用最多的分类是按照主题 11、搜索引擎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搜索软件、索 引软件、检索软件 12搜索软件,通常称为机器人 13、检索软件决定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和返回结果的相关性 14机器人是一种计算机的程序 15、在遍历算法中,一般用到的两种方式是深度优先和广度 优先 16、内容索引项可以分为单索引项和多索引项 17、索引技术可以使用集中式索引算法或分布式索引算法 18、输入接口可以分类两种,分别是简单接口和高级接口 19、ALTA VISTA是常用的单个搜索引擎 20、EXCITE提供基本检索和高级检索 21、检索式中,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 22、EXCITE突出特点是采用了概念检索 23、EXCITE特有的功能是范例检索 24、便于用户在各个搜索引擎间进行灵活快捷的切换的引擎 称为多元搜索引擎 25、用户的浏览器和多元搜索引擎系统交互的界面称为用户 接口 26、多元搜索引擎实际上是一种网络查询接口工具 27、功能较强的多元搜索引擎一般采用的处理方式是并行和 串行 28、查询操作大多仅支持简单的布尔逻辑操作 29、多元搜索引擎一般可分为并行处理和串行处理 30、常用多元搜索引擎又:MAMMA、SEARCH、 METACRA WLER、ASK JEEVES、PROFUSION 31、提高搜索结果准确性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简答) (1)运用引擎的词组检索、字段检索和邻接算符等控制检索 的范围 (2)使用有些搜索引擎的REFINE功能 (3)可以使用概念检索和相似页检索 32、基于链接评价的搜索引擎的优秀代表是GOOGLE 33、搜索引擎的研究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搜索、个性化搜索、 结构化搜索、垂直化专业领域搜索、本土化搜索 34、结构化搜索:是指充分利用XML等技术使信息结构化, 同时使查询结构化,从而使搜索的准确度大大提高。 35、搜索引擎的发展新趋势是垂直搜索引擎 第八章 1、联机检索系统包括的三个部分是:检索终端、通信网络、 联机检索中心 2、系统拥有的各种数据库称为联机数据库 3、联机系统中数据库的选择方法有:数据库类型、收录范围、 文档结构、记录内容、更新周期 4、DIALOG的特点有哪些?(简答) (1)拥有最多的数据库;(2)拥有的用户数量最多;(3)服 务项目较多;(4)检索模式较多 5、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商业联机检索系统是DIALOG 6、DIALOG的检索模式有:菜单式检索、命令式检索、目标 检索、WWW检索 7、DIALOG的八种服务方式都是什么?(论述) (1)回溯性检索。利用回溯性检索,系统能够保证满足用户 查全某一课题或者领域方面的文献需要 (2)定题信息检索。DIALOG系统的数据库根据文献信息内 容更新周期或者根据用户检索要求,定期的向用户提供所需 的信息。 (3)商界链接服务。它是系统为满足用户的商业信息需求而 提供的一种菜单式信息检索服务。 (4)电子邮件服务。它是DIALOG系统提供的电子邮件传 递服务。 (5)原文订购服务。它是DIALOG系统提供的联机文献订 购服务 (6)多文档检索服务。它允许用户使用一个检索策略同时检 索多个数据库,而没有必要每检索一个数据库就重复输入检 索指令。 (7)DIALINDEX。它是DIALOG系统为用户提供的数据 库选择工具。 (8)其他服务。DIALOG还提供图像输出服务、报表生成服 务、光盘检索服务、通信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服务以及各种 培训服务。 8、DIALOG系统中,检索字段分为基本检索字段和辅助检 索字段 9、保证获得满意检索结果的前提是正确选择数据库 10、选择数据库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内容原则、范围原则、 时效原则、费用原则 11、获取检索结果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联机显示、脱机打印、 订购原始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