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安排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安排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安排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安排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培养方案

为适应现代科技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从2003级开始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等五个专业,构建具有各专业公共知识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

信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一、培养目标

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分为两个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方向(含教育部质量工程第二类特色专业《通信工程》)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微电子学专业(含教育部质量工程第二类特色专业《集成电路》)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微纳电子器件和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该专业下还含有教育部质量工程“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两个第二类特色专业方向,“信息安全”着重培养学生从事密码算法与分析、安全协议、可信计算、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等方面的工作;“网络工程”培养学生从事互联网理论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网络设计、开发、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等工作。该专业被教育部质量工程列为第一类特色专业。

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软件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等工作。该专业下设教育部质量工程5个第二类特色专业方向《软件工程与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软件系统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信息系统工程》。

软件科学实验班,由计算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主持。该实验班隶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单列。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数学和计算机理论,以及软件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在大四一年安排研究实践和综合论文训练,在教学上充分利用在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和高等研究中心从事理论研究的优秀师资,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软件系统实践方面的资深研究人员和其先进的研究环境,以期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计算机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培养总学分不少于172,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0,平均周学时为20,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课程 (≥38 学分)

公共课程是清华大学要求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军训、体育及外语等方面的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方面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一般贯穿于整个本科学习阶段。获得这些课程学分是达到通识教育最低要求所必须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历史的观点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能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看待科技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学分(春)

(2) 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为任选。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学分,入学教育期间完成

(4) 外语 4学分

大学外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水平I考试(4学分)。学生可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08)。

(5) 文化素质课 13学分

本科培养方案设置文化素质课程八个课组:1. 历史与文化、2. 语言与文学、3. 哲学与人生、4. 科技与社会、5. 当代中国与世界、6. 艺术与审美、7. 法学、经济与管理、8.科学与技术。要求在以上八个课组中选修若干门课程,修满13学分,其中必须包含2门文化素质核心课程。课程详见每学期选课手册。建议选择经济与管理和西方历史文化类课程。

2.平台课程 (≥82 学分)

平台课程是信息学院对所属各专业学生在数学及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基础、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必

修课程和学分的统一要求,这些课程和环节为学生提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进行较为深入学习和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科学方法、基本能力和技能培养。

这些课程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级学习,少部分安排在3-4年级学习,以便学生能够在院系指导下选择专业方向,从第三学年开始正式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这些课程又分为必修课程组、必修学分课程组和选修学分,学生可以在院系指导下按学分要求选修同类的高档课程替代。

(1)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 (不少于 40 学分) 1) 必修 11 门课,不少于 31 学分

数学 7门 不少于21学分 一元微积分 4学分 多元微积分 4学分 高等微积分B 2学分

几何与代数(1) 4学分 几何与代数(2) 2学分 随机数学方法 3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复分析 3学分 自然科学基础4门不少于10学分

大学物理课组1 ≥4 大学物理课组2 ≥4 物理实验A(1) 2学分 物理实验B(1) 1学分 物理实验A(2) 2学分

物理实验B(2)

1学分

2) 必修学分,不少于 7 学分

数学 不少于5学分 数理方程引论 2学分 数值分析课组 3学分 选1门,详见附录2

离散数学(1) 3学分 离散数学(2) 3学分 离散数学(1) 3学分 离散数学(2) 3学分 随机过程 4学分 应用随机过程 3学分 泛函分析(1) 3学分 流形上的微积分 4学分 代数编码理论 3学分 初等数论与多项式 2学分 应用统计 3学分 自然科学基础 不少于2学分

量子与统计 4学分 统计力学 2学分 现代生物学导论 2学分

近代物理实验课组

3学分 详见附录2

二选一 每组选一门,见附录2 二选一 二选一 二选一

二选一

近代物理3学分

高新技术物理基础3学分

大学化学B 2学分

允许在院系教务部门认可下选修理学院的同类型课程。

3)选修 2 学分

可以选修上述必修学分课程组中的课程,也可以选修理学院开设的其他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

(2) 学科基础课不少于 33 学分

1)必修其中 7-8 门课,17-20 学分

工程图学基础2学分

电路原理4学分

电路原理实验1学分

电子基础课组1≥3学分选1门,详见附录2

电子基础课组23学分选1门,详见附录2

电子技术实验2学分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1学分

程序设计课组3学分选1门,详见附录2 2)必修学分不少于 13-16 学分跨组选4 - 5门,详见附录2

数据结构课组≥3学分

信号课组4学分

计算机原理课组≥3学分

控制课组≥3学分

通信原理课组3学分

(3) 实践环节 9学分

程序训练课组2学分选1门,详见附录2

实践类课程7学分

3.专业课程 (≥37 学分)

(1)专业核心课组 A1-A6,在A1-A6课程组中必修一组:

专业核心课程是信息学院所属各专业对学生在相关学科专业基础方面必修课程的分别要求,学习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某一专门领域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以及相应的基本能力。信息学院为学生提供 6 个专业核心课组。这些课程一般安排在三、四年级学习。

A1:电子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电子信息工程方向)9 门,25 学分

(含教育部质量工程第二类特色专业《通信工程》)

电磁场与波3学分秋

数字信号处理(中英文均可)3学分秋

信号处理实验与设计2学分秋

通信电路3学分秋

通信电路实验1学分春

微波工程基础3学分春

电磁场与微波实验1学分春

随机过程4学分春

生产实习5学分夏

A2:电子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7 门,24 学分

固体物理4学分(秋)

微波与光导波技术4学分(春)

电磁场与微波实验1学分(春)

电动力学4学分(秋)

激光原理3学分(秋)

光电子技术实验3学分(秋)

生产实习5学分(夏)

电子系学生可以分别在A1或A2课组中选修不少于24学分,也可以在A1、A2课组中跨组修够25学分。注意:跨组选修的,A1、A2两组中同类内容的课只能选一门,选同类内容的课只计一门课的学分。

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8 门,22 学分

计算机系统结构3学分(春)

操作系统3学分(春)

编译原理2学分(秋)

计算机网络原理3学分(春)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学分(秋)

嵌入式系统2学分(秋)

人工智能导论2学分(秋)

专业实践5学分(夏)

A4: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 8 门,24 学分

自动控制理论(2) 3学分(春)

运筹学3学分(春)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2学分(秋)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3学分(秋)

人工智能导论2学分(秋)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4学分(春)

二选一

过程控制4学分(春)

检测原理2学分(春)

专业实践5学分(夏)

A5:微电子学专业核心课程9门,24学分

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3学分秋

微电子工艺技术2学分秋

半导体物理 3学分春

器件物理3学分春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3学分春

固体物理学3学分秋

微纳电子实验(A) 1学分春

微纳电子实验(B) 1学分秋

专业实践5学分夏

A6:计算机软件专业核心课程 8 门,24学分

编译原理2学分秋

操作系统3学分秋

计算机网络3学分秋

数据库原理3学分秋

软件工程3学分春

软件系统设计3学分秋

信息系统安全2学分春

专业课程实践5学分夏

经院系教务部门同意,可以跨组选修课程。

(2)专业限选课组B1-B6(详见附录3)

学生在各专业指定的课组(或经系教学办公室批准的其他课组)中根据本人兴趣选修若干门课程,以便在所选专业领域获得较深入的知识或者拓展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8-14学分。

B1 、B2:电子信息科学专业限选课程不少于 8 学分;

B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程不少于 11 学分;

B4:自动化专业限选课程不少于 9 学分;

B5:微电子学专业限选课程不少于10学分;

B6:计算机软件专业限选课程不少于 15 学分。

经院系教务部门同意,可以跨组选修课程。

(3)任选课程组C(详见附录3)

自由选修: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部分课程,作为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基本要求的补充。4-5学分。

电子信息科学专业任选课不少于 5 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任选课不少于 4 学分

自动化专业任选课不少于 4 学分

微电子学专业任选课程不少于4学分

计算机软件专业任选课程不少于 4 学分。

经院系教务部门同意,也可以选修B组课程。

4.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学生完成公共课程、平台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并满足规定的学分要求之后必须参加综合论文训练并达到合格要求方可申请本科毕业和学士学位。

综合论文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项工程设计(研究)任务,并独立完成一篇论文,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综合环节。

综合论文训练可由具有同等水平的项目训练成果或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项目以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成果经认定后代替。

软件科学实验班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清华大学-微软软件科学实验班”由计算机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教授主持,在清华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合作的平台上建立的。该班隶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在平台课学分要求和专业核心课、专业课设置上有所不同,其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数学、计算机理论以及软件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学上充分利用在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从事理论研究的优秀师资,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软件系统实践方面的著名专家和其先进的研究环境,以期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计算机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培养总学分不少于175。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31,平均周学时为21,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7学分,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在清华或微软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实践12学分,春季学期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课程 (不少于 38 学分)

公共课程是清华大学要求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军训、体育及外语等方面的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方面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一般贯穿于整个本科学习阶段。获得这些课程学分是达到通识教育最低要求所必须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历史的观点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能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看待科技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1)思想政治理论课 4门 14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学分(春)

(2)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6学期的体育专项为限选,不设学分;第7-8学期的体育专项为任选。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学分

入学教育期间完成。

(4)外语 4学分

大学外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水平I考试(4学分)。学生可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08)。

(5) 文化素质课 13学分

本科培养方案设置文化素质课程八个课组:1. 历史与文化、2. 语言与文学、3. 哲学与人生、

4. 科技与社会、

5. 当代中国与世界、

6. 艺术与审美、

7. 法学、经济与管理、

8.科学与技术。 要求在以上八个课组中选修若干门课程,修满13学分,其中必须包含2门文化素质核心课程。课程详见每学期选课手册。建议选择经济与管理和西方历史文化类课程。

2.平台课程 (不少于 59 学分)

平台课程是信息学院对所属各专业学生在数学及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基础、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必修课程和学分的统一要求,这些课程和环节为学生提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进行较为深入学习和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科学方法、基本能力和技能培养。

这些课程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级学习,少部分安排在三、四年级学习,

(1)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 (不少于 33 学分)

数学 8 门 不少于 25 学分 必修: 一元微积分 4学分

多元微积分 4学分 高等微积分B 2学分 几何与代数(1) 4学分 几何与代数(2) 2学分 随机数学方法 3学分

数值分析课组 3学分 选1门,详见附录2 离散数学(1)

3学分

选修: 初等数论 2学分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泛函分析(1) 3学分 代数编码理论 3学分 初等数论与多项式

2学分

自然科学基础 2 门不少于 8 学分 大学物理课组1 ≥4 每组选一门,见附录2 大学物理课组2 ≥4

物理实验A(1) 2学分

物理实验B(1) 1学分

物理实验A(2) 2学分

物理实验B(2) 1学分

(2) 学科基础课 (不少于 26 学分) 1)必修 7 门课、17 学分

电路原理 4学分 电路原理实验 1学分

电子基础课组2 3学分 选1门,详见附录2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1学分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学分

计算组成与系统结构

4学分

程序设计课组 3学分

二选一(选修)

二选一(选修)

2)实践环节 9 学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夏)

实践类课程6学分(夏)

3.专业课程 (不少于 51 学分)

(1)专业核心课程 11 门,41 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

计算机入门3学分(秋)

计算机应用数学3学分(春)

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4学分(秋)

操作系统4学分(秋)

理论计算机科学(1) 4学分(春)

理论计算机科学(2) 4学分(秋)

高等算法 4学分(春)

现代软件工程 4学分(秋)

分布式计算(基础与系统) 4学分(春)

当前计算机研究热门课题 2学分(春)

专业实践 5学分(夏)

(2)专业限选课组(详见附录3)

软件科学实验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A3、B3组课程中选课不少于 10 学分。

4.研究实践与论文(不少于27学分)

软件科学实验班学生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将在清华或微软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实践,12学分,春季学期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附录1:

信息学院理科基础强化班培养方案调整说明

信息学院本科2008级培养方案中,以下部分做相应调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课程

与信息学院本科2008级培养方案相同。

2.平台课程 (不少于 87 学分)

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实践环节三部分。

(1)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 (不少于45 学分)

包括必修课、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三部分。

必修课≥37学分。其中数学必修5-7门,≥23学分;自然科学必修4-5门,≥14学分。

数学类:

数学分析(1) 5学分

高等微积分(1)5学分

数学分析(2) 4学分

高等微积分(2)5学分

数学分析(3) 4学分

高等代数与几何(1) 4学分

高等代数与几何(2) 4学分

微分方程(1)3学分

复分析3学分

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5学分

注:“微分方程(1)”+“复分析”与“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为二选一

自然科学基础类:

普通物理(1)4学分

普通物理(2)4学分

普通物理(3)4学分

基础物理实验(1)2学分

基础物理实验(2)2学分

必修学分≥ 6 学分。其中数学≥4学分,自然科学基础≥2学分

数学类:

数理方程引论2学分

随机数学方法3学分

概率论及数理统计3学分

数学实验3学分

离散数学(1)3学分

离散数学(2)3学分

随机过程4学分

应用随机过程3学分泛函分析(1) 3学分二选一二选一

二选一

二选一

流形上的微积分4学分

代数编码理论3学分

应用统计3学分

自然科学基础类:

量子与统计4学分

量子力学2学分

统计力学2学分

基础物理实验(3)4学分

近代物理实验课组3学分详见附录2

近代物理3学分

高新技术中的物理2学分

现代生物学导论2学分

选修学分: 2 学分

可以选修上述2组必修学分课程组中的课程或以下建议课程,也可以选修理学院开设的其他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

建议课程:

初等数论与多项式2学分(秋)

抽象代数3学分(春)

生物/化学类3学分(秋/春)

分析力学3学分(秋)

概率论介绍2学分(秋)

数理统计及随机过程初步3学分(春)

(2)学科基础课 (不少于 33 学分)

与信息学院本科2008级培养方案相同。

(3)实践环节(9学分)

与信息学院本科2008级培养方案相同。

3.专业课程

参见信息学院本科2008级培养方案,可根据各专业培养要求和个人学习情况做相应调整。

4.综合论文训练

与信息学院本科2008级培养方案相同。

附录2:

部分平台课分组目录

附录3:

专业限选课程、任选课程目录

B 组课程(B1-B6):各专业限选课程

B3(B31-B3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

其中:B31-B33不少于11 学分(包括C组专业任选课程学分), B34不少于4学分。

B3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4 学分

B3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4 学分

B33: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2-4 学分

B3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4 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

B4:自动化专业限选课不少于9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7 学分,实验学分不少于2 学分

*:其中控制专题实验为必选。

B5:微电子学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0 学分

B6:计算机软件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9学分,其中专题训练不少于2学分

C 组课程:专业任选课程

注:C 组课程与 B 组课程有重复,但同一门课程不重复计算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就计算机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数据来看,该专业就业率居高不下,计算机人才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很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这无疑是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热门城市就业比率下降,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标准逐渐提高。根据网上调查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近几年对计算机人才的招募情况来看,这几所城市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对呈现饱和趋势,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也是逐渐减少。同时,其招聘标准也是逐年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很多企业只钟情于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端人才,因此必然导致毕业生去向不佳。 学业目标: 1.大学四年要求自己的绩点保持在年纪前列,并且能够稳定前进,尽量不要有退步。 2.一定要有一次社会实践,去体验社会。如“三下乡”。

3.在大三前尽量参加一些比赛,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付之于实践。同时能积累一些经验,克服自己容易紧张的性格。 4.在大二下学期之前通过CET4考试。 5.毕业前考出一部分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证书。同时也要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多方面知识,做全方面的计算机人才。

自己的计算机基础太差,在上大学前几乎对编程一无所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弥补这个漏洞。对于一个程序员而言细心是最重要的,然而自己有时候会粗心,这是必须要克服的。自己的数学英语基础可能并不是很好,要把这两门课当重心学习。 大学并不像高中老师说的那样轻松,大学在某些方面需要付出比高中更多的努力。 听一位学长说过一句话:“大学不是学习不重要,是重要的不仅仅是学习。”所以,在大学我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以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最近认识的优秀学长学姐们,他们的优秀不仅仅是学习优秀,各方面都很厉害。所以,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为目标,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我要用最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竭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和认识的人好好相处,泰然处事,不要意气用事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要扬长避短,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努力学习,努力生活。无憾地度过大学,才是圆满。

网络学院(信息科技类)

金融机构内部数据反欺诈四部曲 ?1、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的指标不包括()(20 分) 缺失异常 B 数值异常 C 长度异常 D 容量异常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1、金融反欺诈建模过程包括()四个步骤(20 分) A 问题定义 B 明确模型目标 C 挖掘数据价值 D 线上预测 正确答案:A B C D ?2、数据准备包括()三个步骤(20 分) A 数据融合 B 数据清洗 C 数据质量分析 D 数据评估 正确答案:A B C 判断题 ?1、首期不还款是金融机构定义欺诈的一种方法()(20 分)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社交网络中提取出来的特征被称为网络特征()(20分)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人工智能反欺诈利器之特征工程 题 ?1、“特征工程”位于反欺诈技术金字塔模型()层(20 分) A 塔底 中间 C 塔顶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1、优惠套利欺诈行为具有()的特点(20 分) A 短时期 B 小欺诈额 C 高频次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A B C ?2、欺诈者常利用网络并借助()三种载体实施欺诈(20 分)

代理 B VPN C 分散IP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A B C 判断题 ?1、高质量、相关的数据及特征决定模型预测能力的上限( )(20 分)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设备终端与网络层面的特征是防范欺诈的第一道防线()(20分)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人工智能反欺诈利器之设备指纹 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数据”位于反欺诈技术金字塔模型()层(20分) 塔底 B 中间 C 塔顶 D 不确定

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何认识

对于每一个步入信息时代的人来说,计算机都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能,而作为计算机系的我们所要学习的正是这样一门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在我校计算机系相比其他熙来说只能算是一个青年,年轻虽然有时会意味着经验不足,但同时更代表着无限希望,无限活力,我希望可以在我卑微且短暂的生命之中有所作为,可以耕耘在计算机这一片沃土之上。 计算机专业在任何高效的发展中都有不可代替的基础作用,所以即使是不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课程也是必须掌握的,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我们必须对计算机有更专业而全面地认识,计算机的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历史、网络、操作系统、语言、算法、数据、数据库、软件工程、安全等。全面了解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最新发展及应用,对今后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专业方向有一个基本了解,为后续课程构建一个基本知识框架,为以后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1世纪逐渐向着全球信息化社会发展,一个国家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是否强大,计算机专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专业知识更大化的与外国的先进知识交融,计算机专业很独特,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王国,在这里你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它在深度广度宽度上都有很宽的拓展空间,围绕硬件系统,大量软件系统被开

发,并深入应用。计算机技术逐渐向各个领域渗透,互联网的普及更推动着信息化社会的加速发展。我们处在一个物质精神都异常丰富的年代。而总有一天计算机技术将会覆盖全球,对于掌握了这些技术的我们应该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计算机专业是这样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 计算机专业就业口径宽广,就业机会增多了,可这些岗位良莠不齐,很容易变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竞争优势不强,所以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性很重要,因为可以选择的职业方向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一定要有职业方向感,你职业的目标只能确定一个,这样才会凝聚起人生的全部合力。确定了职业目标,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走一条道路,哪怕这条路崎岖不平,同行者寥寥无几,你只要甘于忍受孤独和寂寞,在诱人的岔路口仍不改初衷,就会苦尽甘来如愿以偿。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4种,我们应该结合自身能力,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开放性,实效性很强的专业,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不断革新,教师要时刻的注意计算机各项技术的发展动态,并及时而巧妙的将其反映在课堂学习之中,计算机在很多行业中作为一个基础,比如自动化,机械设计等专业都是建立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的,与其他学科相交融,才可以更好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计

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解

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解 在初中开始接触计算机,那时的计算机还不是现在这种非常小而且看起来很炫酷,那时候学校的机房是统一的那种白色大脑袋电脑,那时我们学习的叫做电脑,那时候,在我认知里计算机只是一种计算器而已,就像那种大街上卖的几块钱一个的计算数字运算的计算器,而电脑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是计算器根本无法进行比较的,但是,在学习了计算机专业导论课之后,我的观点彻底的被颠覆了,原来计算机才是对电脑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恰当的称呼,而电脑只是一个形象的称呼,在学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知识结构、计算机发展历史与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计算机软件系统与软件开发、计算机硬件系统及其应用开发、计算机科学学科前沿、计算机科学的学科内涵与学生的职业道德等知识后,计算机在我面前不像以前那样神秘,而是渐渐的懂得了一些计算机的原理,虽然大部分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解,但最起码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愚昧。我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解也有了一点浅陋的见解,计算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计算的机器,本质就是一个0和1的世界,也就是一个绝对理智的世界,只是是或者非,只有对或者不对,然后又根据这个基础组合出各种奇妙的组合,从而完全一些运算,从早期的那种穿针的计算机开始到现在的集成电路来运算,本质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运算的介质换了一种比以前介质更好更强大的介质而已,或许,若干年后,这种介质会变得及其强大,强大到可以根据0和1,对或不对组合出情感的组合,那么这就成了真正的人工智能。虽然那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是我相信那一定会实现的。对于我们的专业课程和知识结构,我觉得是先教我们去怎么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程序设计里面的各种编程等,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置的,然后开始教授我们计算机是怎么样工作的,它的运行原理是什么,这部分就应该是硬件的知识。因为任何的学科都要靠强大的硬件基础来支撑。而最新的计算机前沿知识则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比如中国银河计算机,还有大数据,云的时代等等,这些东西不仅仅给我们带来震撼,还有对于自己所处职业的自豪。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内涵,我认为,我们学计算机的是科学和技术,这是与那些职业技校学生本质的区别,我们的重点在于探索,在于思考,在于创新。而不是去钻研怎么样把一门语言所有语法全部玩转,那是本末倒置。还有我们这学科的学生道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可伤人,也可助人。如果我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侵犯他人的利益,那么我们就违背了自己的学科精神。我们学科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去造福人类,而不是去破坏。 我在未来三年的学习计划或规划 我在未来三年的学习将会尽自己所能去学习有关于计算机的一切,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探索关于计算机硬件的深层次知识,争取使得自己在计算机一方面经过这三年的学习达到一定的程度。再不是以前那种似是而非的状态。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在以后的三年时间里去外国语学院听听课,使得自己的外语能力有更大的提升,因为我发现我们学科对于外语的能力要求很高,而且我也想去机械设计听听课,因为那对于计算机硬

【爱考宝典】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分数线、专业目录汇总

简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目前承担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任务。现有教职工96人,是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 本科专业: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 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新 兴(支柱)产业人才培训计划项目”。本科生规模1600余人。 研究生专业: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软件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点和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研究生规模100余人。 专任教师队伍:现有7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 教师3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6人。拥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楚天学子”特聘 教授、武汉工程大学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 计算机学院拥有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先进的科研仪器,除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外,还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提供条件。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的学业导师,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准,签约率每年都超过95%,始终名列学校前列,体现在:一是就业城市好,每年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就业的人数稳定在35%以上,其他毕业生也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大城市就业;二是就业单位强,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外企、上市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和IT企业,其中包括:微软、宝洁、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工商银行、华为、联想、百度、腾讯、金山、浪潮等。三是薪酬待遇高,根据麦克斯进行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我院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位居全校第 一。 学院狠抓考研升学,考研率逐年上升,2016年超过24%,2017年达到27%,一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 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相近专业:微电子学、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信息科学技术、软件工程、影视艺术技术、网络工程、信息

显示与光电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电气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电力工程与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毕业生就业现状 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 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人才的需求分析: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多;2.数控人才需求增加;3.软件人才看好;4.电信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一、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由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微电子学系和智能科学系于2002年9月合并组建。 电子学系的前身—无线电电子学系源自北大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计算机系源自北大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的计算机专业,是国内高校中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系。微电子学系源自由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领导在北大物理系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教职员工近400人,各类学生超过3000人,是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国内同类院校中最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三名。他们分别是: 杨芙清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 王阳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电子科学家; 何新贵教授,中国工程院士,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 这支优秀的师资队伍,重视基础课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活跃的学术思想,是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很强、治学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全院有教授(研究员)7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97名,其中长江特聘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学院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信息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为我国信息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培养高质量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圣地,科研总体实力雄据全国前列。学院覆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物理学4个一级学科和11个二级学科。整个学院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部委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和国际著名公司、科研机构组建的若干联合实验室,是北京大学最大的专业学院。 北大是中国的最优秀的研究性大学,具有深厚的精神传统与文化底蕴。作为北京大学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传承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以其雄厚的技术科研力量,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整个学院设有软件研究所、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所、光子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物理电子学研究所、微电子研究院和信息科学中心等研究机构,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计划、攀登计划、军事预研计划等在内的各种科研项目,在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之后,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项获得国家级和部委级的表彰和奖励,并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已经成为国家科学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凭借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非常重视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提高学术水平。每年都有许多海外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学院年年派出大量教师赴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瑞典、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修、工作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每一个学期,学院的学生们都有很多机会参与多场国际知名学者的精彩学术报告会,与大师们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

美国最牛气的50所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排名

美国最牛气的50所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排名 美国有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例如:Facebook、Google, Apple, Raytheon等等,这些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业界精英,这些毕业生基本都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院毕业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都来自于哪些大学呢?Business insider对美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做了排名,小编列举了美国最好的50个大学,想要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可以做个参考。 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学院 2.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3.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4.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内基梅隆大学 5. Georgia Tech 佐治亚理工学院 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7.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 8. 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 9.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 10. 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学 11.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t Ann Arbor 密歇根安娜堡分校 12.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伦斯勒理工大学 13.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4. 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 15. Yale University 耶鲁大学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 实验考试确认单 一、实验考试考场规则及时间安排 1、考试时间:2018年3月17日(星期六)上午10:20-11:50(90分钟); 2、10:15到考试地点(47楼第七机房),10:30后不得入场; 3、携带身份证、准考证、资格审查合格证明,出示证件入场; 4、入场后通知用户名和密码; 5、10:20到11:50,上机实践考试;考试期间不得离开考场; 6、考试期间只能携带笔和白纸,不能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和通讯工具。开考后如发现违反此规定,则视为考试作弊; 7、考试过程中除了能够访问指定的考试系统页面和使用指定的DEV C++或VC++外,不准使用其他软件,也不准访问其他页面,否则视为考试作弊。 二、实验考试系统说明 1、实验考试系统主页:现场通知 2、当考试开始后,进入主页面下,点击相应考试; 3、进入考试页面,输入账号密码后,进入系统。考试开始后可以看到考试题目,点击题目名称后看题; 4、在本机编写程序。程序只能保存在D盘,保存在其他位置会丢失数据。编写并调试后,可点击考试页面上方“submit”,或点击相应题目页面上方“submit”;进入提交代码页面; 5、进入提交代码页面后,输入用户名、密码、题号;选择使用语言;并将自己编写的源程序粘贴到“source code”中,最后点击“submit”按钮; 6、提交程序后,点击“status”,查看提交结果,在Judge Status列中查看得分。

附件1:实验考试编程环境说明 1、程序可以采用DEV C++或VC++作为编译器。评测系统所使用编译器为GCC/G++ 4.5.0,某些在VC6.0中可以编译通过的写法实际上并不符合标准,此时提交到在线测评系统时可能会得到Compile Error。推荐使用DevCpp开发环境。编程时应该采用标准ANSI C/C++语法,不要使用VC的一些不标准的写法。 2、如果写C语言程序,一定要保存为扩展名为.c再编译,不要保存扩展名.cpp再编译。不要使用只能在C++中才能使用的语法,如:用//表示注释,使用struct mystruct时简写为mystruct等。 3、如果使用C++,在源程序中的开始处,使用文件包含命令的写法如下: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4、在main()函数前必须使用int返回类型,最后返回0,不要以void作为返回类型。否则可能得到Runtime Error。样例: int main() { //your code block return 0; } 5、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是保留字的单词做变量名,如count,建议应成mycount或count1之类。 6、当程序需要处理多组数据时,不必把结果全部存储起来在最后一起输出,读入一组数据,计算完成后直接输出这组数据的结果即可(见最后样例题目及程序) 7、较大的数组不宜开在局部变量里,以免栈空间溢出造成Runtime Error 错误样例: int main() { int a[1000000]; …… } 正确写法: int a[1000000]; int main() { …… } 8、数组大小最好以略大于题目给出的最大的范围为宜,以便处理一些边界情况。尤其用char数组存放字符串时,应注意给字符串结尾的’\0’留出位置。 9、应注意局部变量、数组的初始化。题目中一般有多组测试样例,在处理每组数据前注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4个二级学科、专业。 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的硕士学位专业人才。具体目标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专业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流利的进行交流,能运用该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软件工程 研究大型软件工程化方法的基本理论、技术与实施策略;自动程序设计、程序变换、软件设计理论、程序正确性理论、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及相关技术; 研究支撑软件开发全过程的各类智能工具及相应环境、智能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及其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软件开发环境。 研究软件规范的形式化的工具、形式语义学、程序逻辑及程序验证以及以上理论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和实现; 研究软件可靠性模型与理论、软件的评估与测试、软件工程规范、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保证技术。 2.计算语言学 研究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对语言的使用,建立具有自然语言知识的软件系统,包括能理解

自然语言的用于数据库查询的自然语言界面、通用自然语言描述事件或场景的多媒体软件以及进行不同自然语言之间互译的翻译系统。 3.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研究数据仓库、数据挖掘、Web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信息安全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及其数据模型与语言。 4.并行计算 研究各种分布式系统的模型、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基于细胞自动机理论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模型与算法、基于网络分布式系统的并行虚拟机(PVM)及信息传递界面(MPI)的分布式计算与并行计算及软件、分布并行语言的形式语法与语义、数值和非数值计算。 5.演化计算 研究演化计算,包括仿生(演化算法、演化软件和演化硬件)与拟物算法,如遗传算法、演化策略和模拟退火算法等,及其在智能计算中的应用。 6.移动计算 Agent模型、方法、软件系统;分布并行处理模型、方法、软件系统;计算网格、信息网格、服务网格和数据网格技术、软件系统等。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办公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智能代理及应用,电子商务技术。 2.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模型库及其管理技术,知识库及其管理技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工具与生成器,网络化决策支持技术,谈判支持系统。 3.可视化技术及应用 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应用,多维数据可视化,视频数据库技术,关系结构可视化。 4.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数据压缩技术,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 5.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 网络系统工程,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安全,宽带网技术及应用,无线移动网络技术,网络计算。 6.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7.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包括知识工程,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非规范知识表示和处理。 8.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9.生物信息工程 10.计算机图形学与CAD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VR技术与虚拟空间。机械工程CAD与CAM,土木、水利工程CAD,计算机辅助城市建筑与规划设计。 (三)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系统软件开发实践报告 姓名:王冬升 容易偏重

目录 1借助Flex进行词法分析 (2) 1.1实验内容 (2) 1.2实验要求 (2) 1.3程序代码 (2) 1.4实验结果 (4) 2借助Flex/Bison进行语法分析 (5) 2.1实验内容 (5) 2.2实验要求 (5) 8参考文献…………………………………………………………………… 1借助Flex进行词法分析 1.1实验内容 给定C语言的一个子集,具体内容如下: 1.下面是语言的关键字:elseifswitchforintfloatreturnvoidwhile所有的关键字都是保留字,并且必须是小 写。

2.下面是专用符号: +-*/<<=>>===!==;,()[]{}/**/ 3.其他标记是标识符(ID)和数字(NU),通过下列正则表达式定义: ID=letterletter* NUM=digitdigit* letter=a|..|z|A|..|Z digit=0|..|9 注:小写和大写字母是有区别的。 4.空格由空白、换行符和制表符组成。空格通常被忽略,除了它必须分开ID、NUM关 键字。 (即注 digit[0-9] id{letter}+ number{digit}+ enter[\n] spchar("{"|"}"|"["|"]"|"("|")"|";"|"="|","|"+"|"-"|"*"|"/"|"<"|"<="|">"|">="| "=="|"!=")

comment\/\*(\*[^/]|[^*])*\*\/ kwd(else|if|switch|for|int|float|return|void|while) %% {ws}{} {comment}{} {enter}{lineno++;} {kwd}{fprintf(yyout,"%d行\tkeywod\t%s\n",lineno,yytext);} usingnamespacestd; intmain(){ inta; intd=123456; floatb=123.45; inte=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方法及建议

读大学其实是培养一个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转变学习观念。 我觉得学习计算机必须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坚决克服依赖于教师,依赖于课堂学习的思想。 大学学习的时空大部分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对于学生来说即是一次学习活动的解放,也是对自己能否严格要求自己的一次考验。在这里学生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得到的解放和自由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并且这种便利只提供给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特别是在开展独立自主的个别学习活动要有超凡卓越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因此,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否积极进行自主学习,能否主动地吸取知识,主动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拟定学习目标。 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几年学习使自己在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方面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比如经过学习可以程序员、软件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影响重大,没有学习目标就好比行路人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狩猎人不知道猎物在何方。学习目标一经拟定,就为我们明确学习努力的方向,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员生学习积极性,自觉的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学习方面来。在总的目标的指引下,我们还可以制定自己在每个学期、每个学年的分目标,子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生活的总体设计和创造,它充满了希望和挑战,可以为学生提供内在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使学员对学习充满情趣和信心。 三、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需要专心致志,我觉得制定学习计划是个好办法。所谓学习计划就是将一天中的早晨、中午、晚上或其它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找出来,把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训练提高的素质、需要完成的作业安排进去,使自己的学习活动在时间和内容等方面能够有计划的进行。学习计划对于学生学习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它可以使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学习了,严密完整的学习计划还应当包括每次学习什么内容?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多少时间等。 四、选择学习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法是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学习活动的重心在课堂上,学生跟着老师走。而在大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决定者和主宰者,学生学习的表现形式是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形式,取代课堂学习为主的学习形式。这个变化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成主动,而且增加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责任,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自觉的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还要决定学什么?怎样学?学习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目标和计划不变的条件下,选择学习方法至为重要。选择学习方法应当因人而宜。建议一:自学也需要看书 自学只是说没有专门的老师手把手教你,并不是说连书本都可以不要了。如果没有书,那么你很难在脑子里形成一个较为整体性的认识,所有了解到的知识都是支离破碎的。一本书,即使不是什么经典之著,它也可以向你提供一个大体完整的框架,成为你自学过程中的一个向导。这里要说的是:网上电子教程资源丰富,看看无妨,但手中至少应有一本印刷的书,毕竟网上的教程鱼龙混杂,其作者也许并不精通此道,很难分辨其质量好坏。 建议二:学编程更需要实践 书是有了,可是整天抱着书也不成。编程最怕的就是纸上谈兵,我的建议是,无论你涉及编程的时间是多么地短,无论你目前学到的知识多么地少,你都应该不断地尽自己所能去编写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实验项目: 常用命令的使用技巧 实验地点:博西109 指导教师: 马占飞日期: 2012-11-07 实验类型:验证性试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10级学号:1012410020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目的:掌握以下常用命令的使用技巧 1.IPConfig命令的使用技巧 2.Ping命令的使用技巧 3.Tracert的使用技巧 https://www.doczj.com/doc/b23767074.html,stat 命令的使用技巧 5.Route 命令的使用技巧 6.pathping的使用技巧 具体要求: 1、在实验报告中具体的操作步骤 2、截取各命令常用的参数主要界面; 二、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计算机window XP上的cmd运行指令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1. Ipconfig显示所有当前的TCP/IP 网络配置值、刷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和域名系统(DNS) 设置。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 可以显示所有适配器的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语法 ipconfig [/all] [/renew [Adapter]] [/release [Adapter]] [/flushdns] [/displaydns] [/registerdns] [/showclassid Adapter] [/setclassid Adapter [ClassID]] 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基本TCP/IP 配置,请键入: ipconfig 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TCP/IP 配置,请键入: ipconfig /all 仅更新“本地连接”适配器的由DHCP 分配IP 地址的配置,请键入:ipconfig /renew "Local Area Connection" 要在排除DNS 的名称解析故障期间清理DNS 解析器缓存,请键入:ipconfig /flushdns 要显示名称以Local 开头的所有适配器的DHCP 类别ID,请键入: ipconfig /showclassid Local* 要将“本地连接”适配器的DHCP 类别ID 设置为TEST,请键入: ipconfig /setclassid "Local Area Connection" TEST 2.ping 是测试目的主机是否能够到达一种常用方法,它是通过回应请求和应答报文来检查和测试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是否能够到达。图示如下;

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介绍

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编码:1015501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内容有: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数据的抽象和封装,继承性,多态性;2.C++源程序的构成,C++在非面向对象方面的一些新的扩展;3.类和对象;4.派生类与继承;5.多态性等。 教材:《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陈维兴林小茶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编码:1020602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软件工程原理,内容有:1.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7.软件测试;8.维护;9.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10.面向对象分析;11.面向对象设计;12.面向对象的实现等 教材:《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张海藩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实用软件工程》郑人杰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课程编码:1014601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离散数学原理,内容有:1.集合论:集合、关系、映射;2.图的基本概念、图的遍历、平面图、有向图;3.代数系统:代数结构,概念、性质、运算,半群、独异点、群与子群,陪集与拉格朗日定理,同态与同构、环;4.数理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等。 教材:《离散数学》第一版郭希娟主编吉林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离散数学》赵树春辽宁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编码:1014801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内容有:1.计算机系统概论;2.数据化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3.计算机的逻辑部件;4.运算器;5.指令系统;6.中央处理器部件(CPU);7.存储系统;8.辅助存储器;9.输入输出设备;10.输入输出系统;11.计算机系统等。 教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二版)王爱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白中英科学技术出版社 课程名称:高级语言及程序设计课程编码:1020501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常用开发工具,内容有:1.C语言概述;2.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3.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4.逻辑运算和判断选取控制;5.循环控制;6.数组;7.函数;8.编译预处理;9.指针;10.结构体与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前言 踏着时光车轮,我已走到20岁的年轮边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驻足观望,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身处信息世界,作为一名中医学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不由得考虑起自己的未来。,在机遇与挑战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里,我究竟该扮演如何一个角色呢? 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由此,想起自己走过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我不禁有些惭愧。我对自己以往在学业、文体、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不是很满意。我发现我自己惰性较大,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学习、做事精力不够集中,效率不高,态度也不够专注。倘若不改正,这很可能会导致我最终庸碌无为。不过还好,我还有改进的机会。否则,岂不遗憾终生? 一本书中这样写到: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而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也许就一次,不把握好,将来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于是,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把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认识 1.兴趣爱好和性格特性 我的性格有些内向,但有时开朗、活泼,很积极向上,我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平时、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业余爱好、读书、听音乐、散步,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又时多愁善感。 2.职业价值观 1)兴趣爱好: 书法,钢琴,足球,篮球,登山,网页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测试,编程2)特长: 数据库维护管理,熟悉C++、汇编语言,精通java语言,熟练掌握OFFICE 系列。 3)人格描述: ·依靠理智的思考来做决定,总是采取客观、合乎逻辑的步骤。 ·谨慎而传统,重视稳定性、合理性;天生独立,需要把大量的精力倾注到工作中,并希望其它人也是如此,善于聆听并喜欢将事情清晰而条理的安排好。

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9年内招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010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9年内招硕士研究生拟录取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拟录取院系专业代码拟录取专业 105599210002090吴天宇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1061杨锦淞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13104王洁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5290朱丽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13145叶仕杜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7802沈欣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1314黄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8832李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1720钟史俊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2550汪家宇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8510肖冰清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9904蔡思敏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0476赵丹丹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2746胡逸轩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3774胥怡哲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105640159彭雯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25200应用统计 105599210008343杨虹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1基础数学 105599210004525吴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1基础数学 105599210014448李洁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1基础数学 105599210014452钟志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2计算数学 105599210011040马锦涛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2计算数学 105599210001692李美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2计算数学 105599210010433李翠婷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05599210014459杜文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05599210014460郑梦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4应用数学 105599210000311徐史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4应用数学 105599210017870王孝琳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4应用数学 105599210006350刘贺勤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105599210011654叶磊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105599210014952邓振宇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 ─我所认识的计算机专业对专业的最初认识1. 1.1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使当代社会的 经济、政治、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等方面在概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已经并还将产生极为深念和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刻的影响。目前,计算机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随着计算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逐渐成为技术及科学领域的核心。因而,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 的普及,其应用领域逐渐广泛,计算机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2最初的认识虽然对于这个专业刚开始的时候不了解它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是 从小就对于计算机十分感兴趣,因此在高考完填报志愿时就报了这个专业。进入大学之后,看到培养计划发现这个专业应用还是挺多的,但是因此让自己更加的对以后的职业感到很迷茫,不知道究竟是该干什么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慢慢地找到方向,并为之努力的。因此说对于计算机专业还是抱有很大的热情的。 2.学习的方法 2.1培养对专业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学好自己的专业首先就要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呢?可能阅读专业书籍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自己来说有点困难,也很枯燥,那么不妨先从科普书籍看起。科普书籍是了解理论、获得应用知识最好的途径。相信不少理工科的同学被量子物理和相对论搞得头昏脑胀过。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抽象的数学模型之间存在思想意识上的鸿沟。然而要是读读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你就会被书中有趣的故事和例证所吸引,从而对抽象的理论有了感性的认识——即使仍然没有读懂,你也至少了解了这个学科研究的领域和目标是什么,也必然有所收获。 2.2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学好数学 大学计算机专业对数学的要求较高,其重要性不必多言。数学令不少同学头痛,除了其“繁”与“难”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这些抽象理论的实际应用方向。与本科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计算机专业的数1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