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资料:6、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资料:6、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资料:6、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资料:6、制剂新技术

第十六章制剂新技术

一、名词解释

1. 包合物和包合技术

2. 固体分散体

3. 熔融法和溶剂法

4. 共沉淀物

5. 低共熔物和固态溶液

6. 微囊、微球和微粒

7. 流化床包衣法8. 环糊精

二、思考题

1.固体分散体有哪几种类型?固体分散体有何特点?

2.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有哪些?简述其适用范围。

3.固体分散体的载体类型有哪几类?试分别举例说明其应用特点。

4.简述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和缓释原理。

5.环糊精结构有何特点?为何常用β-CYD 包合药物?

6.环糊精衍生物有哪两类?试举例说明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7.包合作用有何特点?常用的包合技术有哪些?

8.述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9. 简述微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0.微囊的囊材分为哪几类?能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有哪些?

11. 简述单凝聚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备工艺;影响单凝聚法成囊的条件和因素有哪些?

12.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例简述复凝聚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

13. 制备微囊的物理化学方法有哪些?简述主要内容。

14. 影响微囊粒径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包合物和包合技术:包合物是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络合物。制备包合物的技术称为包合技术。

2. 固体分散体:是指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材料中即形成固体分散体。

3. 熔融法和溶剂法:均为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方法,前者是指将药物与载体材料混匀,加热至熔融,在剧烈搅拌下迅速冷却成固体,即得固体分散体;后者是指

将药物与载体材料共同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蒸去有机溶剂后是药物与载体材料同时析出,即得。

4. 共沉淀物:又称共蒸发物,是由药物与载体材料以恰当比例混合,形成共沉淀无定形物,有时也称玻璃态固熔体。

5. 低共熔物和固态溶液:前者是指形成固体分散体时,药物仅以微晶形式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形成的物理混合物;后者是指药物在固态载体材料中以分子状态分散时形成的固体分散体称为固态溶液。

6. 微囊、微球和微粒:微囊是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而成药壳型的物质;微球是指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微囊和微球统称为微粒。

7. 流化床包衣法:流化床包衣法又称悬浮包衣法,是借助急速上升的空气流使微丸在包衣室内悬浮流动,上下翻动,同时将包衣液喷入流化床并雾化,在微丸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膜,同时通入热空气迅速干燥的包衣方法。

8. 环糊精:是指淀粉用嗜碱性芽孢杆菌经培养得到的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作用后形成的产物。

二、思考题

1.固体分散体有哪几种类型?固体分散体有何特点?

答:固体分散体主要有三种类型:简单低共融混合物、固态溶液和共沉淀物;特点是:药物高度分散;制备速释、缓/控释、肠溶性制剂;提高药物稳定性;掩盖不良气味,减小刺激性;将液体药物固体化;固体分散体易老化,载药量有限。

2.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有哪些?简述其适用范围。

答: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主要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研磨法和双螺旋挤压法。其中,熔融法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溶剂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溶剂-熔融法适用于液态药物,溶剂-喷雾干燥法适用于连续生产,溶剂-冷冻干燥法适用于易分解或氧化、对热不稳定得药物。

3.固体分散体的载体类型有哪几类?试分别举例说明其应用特点。

答:1)水溶性载体材料:

①聚乙二醇(PEG):熔点低、溶解性好、可阻止药物聚集,毒性小,化学性质稳定,可使药物以分子状态存在;②聚维酮(PVP):无毒,熔点高,对热

稳定,溶解性好,抑晶性强,易形成共沉淀物,对湿度敏感;③表面活性剂类:毒性小,刺激性小,溶解性好,载药量大,可静脉注射(F68);④有机酸:枸橼酸、酒石酸、琥珀酸等;⑤糖类:右旋糖酐、半乳糖、蔗糖等;⑥醇类: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等。

2)难溶性载体材料

①乙基纤维素(EC):无毒,无活性,易成氢键,溶液粘性大,载药量大,稳定性好,药物以分子、微晶状态分散,不易老化;②聚丙烯酸树脂类(Eu):胃液中溶胀,肠液中不溶,不吸收,无毒;

3)肠溶性载体材料:溶于不同pH的肠液中

4.简述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和缓释原理。

答:1)速释原理:①药物的高度分散状态有利于速释;②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载体材料可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载体材料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作用

2)缓释原理:药物采用疏水的或脂质类载体材料,载体材料形成网状骨架结构,药物以分子或微晶状态分散于骨架内,药物的溶出必须首先通过载体材料的网状骨架扩散,故释放缓慢。

5.环糊精结构有何特点?为何常用β-CYD 包合药物?

答:环糊精由6-12个葡萄糖分子连接成环状低聚糖化合物,为水溶性,结构为中空圆筒形,空穴的开口处呈亲水性,空穴内部呈疏水性;常用β-CYD作为包合材料,因动物试验证明口服毒性很低,用放射性标记的动物代谢试验表明,β-CYD口服后可作为碳水化合物为人体吸收。

6.环糊精衍生物有哪两类?试举例说明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答:环糊精衍生物包括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和疏水性环糊精衍生物两种。水溶性的作为包合材料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毒性和刺激性降低;疏水性的环糊精包合材料可用作水溶性药物的包合材料,使药物具有缓释性。

7.包合作用有何特点?常用的包合技术有哪些?

答:包合作用的特点:①药物和包合材料之间的作用方式是物理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形成共价键;②一般情况下会形成药物与包合材料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③形成的过程与立体结构和极性有关,客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如与住分子的空穴相适应,则易形成包合物;④无机物大多不宜用环糊精包合,有机药物还

应符合:分子中原子数大于5,稠环数应小于5,分子量100-400之间,在水中溶解度小于10g/L,熔点低于250℃;⑤包合过程还具有竞争性。

常用的包合技术: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等。

8.述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答: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液体药物的微粉化;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掩盖不良气味、降低刺激性;减慢水溶性药物的释放,调节释药速度,起缓控释作用。

9. 简述微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答:掩味;提高药物稳定性;减少药物在胃内被破坏或对胃的刺激性;液态药物固态化,防止药物的挥发损失;防止复方制剂中的配伍变化;实现缓、控释和靶向;活细胞、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包囊。

10.微囊的囊材分为哪几类?能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有哪些?

答:1)天然高分子材料: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盐、蛋白类、壳聚糖、淀粉衍生物等;

2)半合成高分子材料:CMC盐、CAP、EC、MC、HPMC

3)合成高分子材料:可生物降解、不可生物降解

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有:聚酯类和聚合物酸酐

11. 简述单凝聚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备工艺;影响单凝聚法成囊的条件和因素有哪些?

答:基本原理:如将药物分散在明胶材料溶液中,然后加入凝聚剂,由于明胶分子水合膜的水分子与凝聚剂结合,使明胶的溶解度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成囊。

制备工艺如下:

将药物在30-50g/L明胶溶液中加热至50℃稀醋酸调节加入凝聚剂Na2SO4溶液

做成混悬液或O/W型乳状液pH3.5-3.8 得凝聚囊加入稀释液放冷至加甲醛用NaOH溶液调至pH8-9,

得沉降囊15℃以下溶液得固化囊

用水洗至无甲醛得微囊

影响成囊的因素有:1)凝聚剂的种类和pH值;2)药物的性质;3)增塑剂的影响。

12.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例简述复凝聚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

答:基本原理:1)将溶液pH值调至明胶的等电点以下,使明胶带正电,阿拉伯胶带负电;2)由于电荷相互吸引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3)加水稀释,甲醛交联固化,洗净甲醛即得微囊。

工艺如下:1)固态或液态药物与25-50g/L明胶和25-50g/L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得混悬液或O/W型乳状液,加热至50℃;2)加入50g/L醋酸调节pH4.0-4.5,成凝聚囊;3)用成囊系统体积1-3倍的30-40 ℃的水稀释得沉降囊;4)放冷至10℃以下,加甲醛溶液,用200g/L NaOH调至pH8-9,得固化囊;5)用水洗至无甲醛得微囊。

13. 制备微囊的物理化学方法有哪些?简述主要内容。

答:(1)单凝聚法:将药物分散在明胶材料溶液中,然后加入凝聚剂,由于明胶分子水合膜的水分子与凝聚剂结合,使明胶的溶解度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成囊。

(2)复凝聚法:将溶液pH值调至明胶的等电点以下,使明胶带正电,阿拉伯胶带负电;由于电荷相互吸引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加水稀释,甲醛交联固化,洗净甲醛即得微囊。

(3)溶剂-非溶剂法:药物混悬或乳化在材料溶液中(药物可以是固体或液体但对溶剂和非溶剂均不溶解,也不起反应),加入争夺有机溶剂的非溶剂使材料降低溶解度而从溶液中分离,形成囊膜或微球,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即得微囊或微球。

(4)改变温度法:温度决定溶解度大小,不加凝聚剂,而通过控制温度成囊。

(5)液中干燥法:从乳状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或微球。先制备材料的溶液,乳化后材料溶液处于乳状液中的分散相,与连续相不易混溶,但材料溶剂对连续相应有一定的溶解度,否则,萃取过程无法实现。如所用的材料溶剂亦能溶解药物,则制得的是微球,否则得到的是微囊,复乳法制得的是微囊。

14. 影响微囊粒径的因素有哪些?

答:1)药物的粒径;2)载体材料的用量;3)制备方法;4)制备温度;5)制备的搅拌速率;6)附加剂的浓度;7)材料相的黏度

工业药剂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剂型:药物经加工制成的适合于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 ●栓剂: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膜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软膏剂:指原料药、药材、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 ●输液剂:系指通过静脉输液滴注方式输入人体血液中的大剂量注射液。 ●气雾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闭容器中制成的澄明液体、混 悬剂或乳浊液,使用是借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雾粒喷出的制剂。 ●颗粒剂: ●泡腾片; ● ●微型胶囊:系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称囊心物或芯料) 包裹,使成半透明性或密封的微小胶囊。 ●渗漉法:是将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中,在药粉上连续填加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 出液的一种动态浸出方法。 ●灭菌法: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热压灭菌法:在热压灭菌器内,利用高压蒸汽使菌体内蛋白凝固而达到灭菌效果。 ●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的基质重量之比。 ●表面活性剂: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下降的现象。 ●助溶:系指主要由于络合剂的作用而增大溶解度的过程。 ●潜溶: ●粉碎:是借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粉碎成适用程度的操作过程。 ●转相:由一种类型的乳剂转变成另一种类型乳剂的现象。 ●滑角:将粉体铺于板面上,将板倾斜到能使约90%的粉体流动,此时平板与水平所成的夹角。 ●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系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 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 ●法定处方:是指药典、部颁(国家)标准收载的处方,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在制造或医师开法 定制剂时,均需遵守其规定。 ●协定处方:一般是根据某一地区或某一医院日常医疗用药的需要,由医院药剂科与医师协商共同 制订的处方。 ●热原:是微量即可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 ●昙点:对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 液出现混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 ●表面活性剂: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够定向排列,并能够使表面张力显著 下降的物质 ●HLB值:是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又称亲水亲油 平衡值也称水油度 ●CRH:具有水溶性的药物粉末在相对较低湿度环境时一般吸湿量较小,但当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

药剂学名词解释

药剂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 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 剂型:是把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3. 制剂:根据药典和颁布标准,将药物制成适合于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 4. 首过效应:某些药物口服后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而经受灭活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减少、药效降低效应。 5.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撰,并 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6. 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有法定处方、协定处方、医师 处方和秘方之分。 7. 处方药:必须凭职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调配、购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的药物=品。 8. 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借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 用的药品。 9.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0. GLP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11. 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 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叫临界相对湿度。12. 分配系数:物质在两种不相混的溶剂中平衡时的浓度比。不同的物质在同一对溶剂中的 分配系数不同,可利用该原理对物质分离纯化。 13.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用F表示,F=(A/D) X100% A为进入体循环的量,D为口服剂量。 14. 新药: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及已生产的药品中:(1)增加新的适应症(2)改变给药途 径(3)改变剂型。 15. 药品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 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

工业药剂学试题

《工业药剂学》试卷一 1.剂型:药物经加工制成的适合于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 2.渗漉法:是将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中,在药粉上连续填加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动态浸方法。 3.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的基质重量之比。 4.热压灭菌法:在热压灭菌器内,利用高压蒸汽使菌体内蛋白凝固而达到灭菌效果。 5.软膏剂:指原料药、药材、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 1.根据赋形剂在制备片剂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同,可分为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湿剂。 2.预测固体湿润情况,0.<θ<90.表示液滴在固体面上可以润湿。 3.三氯叔丁醇为注射剂的附加剂,具有抑菌剂和局部止痛剂作用。 4.一般膜剂最常用的成膜材料为聚乙烯醇,其外文缩写PVA,其性质主要是由其分子量和醇解度决定。 5.倍散较为适宜的赋形剂为乳糖。 6.滴丸剂的基质可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大类。 7.玻璃瓶输液剂的灭菌温度为115℃时间为 30min;塑料袋输液剂的灭菌温度为109℃时间为45min。 8.输液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澄明度检查、不溶性微粒检查、热源检查、无菌检查。 9.现需配发硫酸阿托品散1mg×10包,应取硫酸阿托品千倍散0.01g。 1(√)粉碎小量毒剧药应选用玻璃制乳钵。2(× )表面活性剂作为O/W型乳化剂其HLB 值应为15-18。 3(√)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商品名称是吐温8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卫生部制定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5(√)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是淀粉。 6(√)生物制品.抗生素适宜的干燥方法是冷冻干燥。 7(×)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大小,一般是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8(×)热压灭菌时,压力表指针开始上升时即可计算灭菌时间。 9(√)栓剂浇注后应于起模后把模孔上多余部分切掉 10(× )GLP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 11(×)眼膏基质的组成为白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 12(√)麻醉药品处方保存期为三年。 13(×)干胶法制初乳时,液状石蜡:水:胶比例为4:2:1。 14(√)输液剂灌封室消毒后的菌落数应控制在2个以下。 15(√)虫蜡常用作片剂包糖衣打光物料 1.下列化合物能作气体灭菌的是( D )。 A.乙醇 B.氯仿 C.丙酮 D.环氧乙烷 E.二氧化氮 2.焦亚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剂,最适用于( A )。 A.偏酸性溶液 B.偏碱性溶液 C.不受酸碱性影响 D.强酸性溶液 E.强碱性溶液 3.胃蛋白酶合剂属于哪种制剂( D )。 A.混悬液型 B.溶液型 C.乳浊液型 D.胶体溶液型 E.溶胶剂型 4.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D )。 A. 制成盐类 B. 制成酯类 C .加增溶剂 D.加助溶剂 E .采用复合溶剂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 原则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一、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给药途径及剂型确定后,针对药物的基本性质及制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要的工作就是选择适宜辅料和工艺将其制备成质量可靠和病人应用方便的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直接用于病人,无论经哪个途径用药,都应把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稍有不慎,轻则迨误疾病治疗,重则给病人将带来生命危害,同时也将给生产厂家带来不可估量的信誉损失和经济损失。药品的质量构成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顺应性。此外,对于制剂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制剂的生产成本和药品的价格也应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1、安全性 药物制剂的安全性问题来源于药物本身,也与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有关。任何药物在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些药物在口服给药时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在注射给药时可能产生剌激性或毒副作用。例如布洛芬、诺氟沙星的口服制剂安全有效,但在设计成肌肉注射液时却出现了严重剌激性。一些药物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的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在超剂量用药或制剂设计不合理使药物吸收过快时产生严重后果,这类情况对于象茶碱、洋地黄、地高辛、苯妥英钠等治疗指数较小、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都很强的药物更需要引起注意,临床上要求对这类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就是为了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对于药物制剂的设计者来说,必须充分了解用药目的、药物的药理、药效、毒理和药动学性质以确定给药途径、剂型及剂量。应该注意,在某些药物的新剂型及新制剂设计过程中,由于改变了剂型、采用新辅料或新工艺而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时,需要对制剂的剂量以及适应症予以重新审查或修正,对于毒性很大的药物或治疗指数小的药物一般不制备成缓释制剂、也不采用微粉化工艺加速其溶解。 2、有效性

课3、《机能实验学》教案--设计性实验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 集体备课教案(3)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一) 教学内容:1、实验设计概论 2、实验设计讲座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安排: 集中讲授,实验设计概论(约100分钟)→实验设计讲座(约100分钟)→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答疑(约25分钟)。 实验设计概论 §1 概述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什么课程?基础医学范畴? 机能实验学是融合传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实验内容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是实验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 ﹡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 人体实验:有一定局限性 动物实验:主要是应用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正常机体机能代谢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药物作用和机制的主要手段。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基础性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综合性实验: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设计性实验:掌握基本的科研工作方法。 §2 设计性实验 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以学生为主,导师带教,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开题设计、实施实验、观察记录、论文答辩等,即创设“发现情景”,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未知世界。 ﹡实验设计目的 1、充分认识实验在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2、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实验设计三个基本要素 1、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 3、实验效应: 如:观察巯甲丙脯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疗效(动脉血压变化是实验效应)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可使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有一个科学对比。 空白对照标准对照处理对照自身对照

工业药剂学(一)

工业药剂学(一) 一、名词解释 1. 工业药剂学: 2. 增溶: 3. 接触角: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药物制剂的名称的是() A. 维生素C B. 颗粒剂 C. 阿司匹林缓释片 D. 固体分散体 2. 两种亲水性药物混合,测定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60%和50%,其混合后的临界相对湿度为() A. 10% B. 30% C. 55% D. 110% 3. 一般来说,毒性最大的表面活性剂为() A.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D.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4. 液体制剂中,处方中苯扎溴胺属于() A. 增溶剂 B. 着色剂 C. 矫味剂 D. 防腐剂 5.一般来说,下列注射方式吸收速率最慢的是() A. 静脉滴注 B. 皮下注射 C. 肌肉注射 D. 静脉推注 6. 有关散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 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 B. 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C. 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D. 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较其他固体制剂更稳定 7. 关于片剂中制粒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 B. 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C. 避免粉尘分层

D. 避免细粉飞扬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固体制剂的是() A. 颗粒剂 B. 软膏剂 C. 凝胶剂 D. 胶囊剂 2. 关于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叙述正确的是() A. HLB值指亲水亲油平衡值 B. 表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 C. HLB值越高,亲油性越强 D. 其范围通常在0~40之间 3. 测定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包括() A. 影响因素实验 B. 长期实验 C. 震荡实验 D. 加速实验 4. 关于热原的正确表述有() A. 可被高温破坏 B. 可被吸附 C. 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 D. 可用0.22μm微孔滤器除去 四、简单题 1. 药物剂型的意义是什么? 2. 液体制剂的优点有哪些? 3. 纳米乳剂与普通乳剂比较的优点是什么?

最新药剂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名词解释 1、药剂学(Pharmaceuticals)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药典(Pharmacopoei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4、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 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5、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6、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 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 7、潜溶剂(cosolvent) 系指能形成氢键的混合溶剂。(P23)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叫做潜溶(cosolvency),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8、酊剂(tincture) 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或浸膏溶解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用。(P149) 9、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s)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多半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P147) 10、絮凝(flocculation) 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P153) 在一定条件下,微粒表面带有同种电荷时粒子间产生排斥力,而且双电层越厚,则排斥力越大,微粒越稳定。如在微粒分散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离子选择性地被吸附于微粒表面,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而降低表面带电量及双电层厚度,使微粒贱的斥力下降,颗粒聚集而形成絮状物,但振要后可重新分散均匀。将这种现象叫做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11、反絮凝(deflocculation)

药剂学 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一、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给药途径及剂型确定后,针对药物的基本性质及制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要的工作就是选择适宜辅料和工艺将其制备成质量可靠和病人应用方便的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直接用于病人,无论经哪个途径用药,都应把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稍有不慎,轻则迨误疾病治疗,重则给病人将带来生命危害,同时也将给生产厂家带来不可估量的信誉损失和经济损失。药品的质量构成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顺应性。此外,对于制剂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制剂的生产成本和药品的价格也应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1、安全性 药物制剂的安全性问题来源于药物本身,也与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有关。任何药物在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些药物在口服给药时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在注射给药时可能产生剌激性或毒副作用。例如布洛芬、诺氟沙星的口服制剂安全有效,但在设计成肌肉注射液时却出现了严重剌激性。一些药物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的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在超剂量用药或制剂设计不合理使药物吸收过快时产生严重后果,这类情况对于象茶碱、洋地黄、地高辛、苯妥英钠等治疗指数较小、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都很强的药物更需要引起注意,临床上要求对这类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就是为了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对于药物制剂的设计者来说,必须充分了解用药目的、药物的药理、药效、毒理和药动学性质以确定给药途径、剂型及剂量。应该注意,在某些药物的新剂型及新制剂设计过程中,由于改变了剂型、采用新辅料或新工艺而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时,需要对制剂的剂量以及适应症予以重新审查或修正,对于毒性很大的药物或治疗指数小的药物一般不制备成缓释制剂、也不采用微粉化工艺加速其溶解。 2、有效性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既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经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合剂 B.胶囊剂 C.气雾剂 D.溶液剂 E.注射剂 3.靶向制剂属于() A.第一代制剂 B.第二代制剂 C.第三代制剂 D.第四代制剂 E.第五代制剂 4.药剂学的研究不涉及的学科() A.数学 B.化学 C.经济学 D.生物学 E.微生物学 5.注射剂中不属于处方设计的有() A.加水量 B.是否加入抗氧剂 C. pH如何调节 D.药物水溶性好坏 E.药物的粉碎方法 6.哪一项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A.溶液剂 B.气雾剂 C.片剂 D.乳剂 E.散剂 7.关于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不正确的是() A.临床用制剂和处方的研究 B.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 C.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D.药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E.药剂质量的临床监控 8.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 A.药品 B.方剂 C.制剂 D.成药 E.以上均不是 9.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10.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 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要点 1.缓释、控释制剂 2.迟释制剂 3.固体分散体 4.包合物 5.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 6.纳米粒与亚微粒 7.靶向制剂 8.透皮给药制剂 一、缓释、控释制剂 1.特点 缓释:缓慢非恒速 控释: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 ①减少给药次数,避免夜间给药,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 ②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避免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③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 ④减少用药总剂量,小剂量大药效 2.不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 (制剂设计——药物选择) ①剂量很大:>1.0g ②半衰期很短或很长:t0.5<1h或>24h ③药效激烈 ④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则或吸收差 ⑤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 ⑥有特定吸收部位 3.缓控释制剂载体材料 1)阻滞剂:脂肪类、蜡类(疏水性强) 2)骨架材料

①亲水凝胶:天然胶(藻琼)、纤维素衍生物(CMC-Na、MC、HPMC、HEC)、非纤维素多糖类(甲壳素、卡波姆)、高分子聚合物(PVP、PVA)——形成凝胶屏障 ②生物溶蚀: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单甘油酯 ③不溶性:EC、无毒聚氯乙烯、硅橡胶 3)包衣材料 不溶性:醋酸纤维素(CA)、EC 肠溶性:纤维醋法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R) 4)增稠剂 延长口服液体制剂疗效——明胶、聚维酮(PVP)、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A) 4.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 溶出:溶解度↓,溶出速度↓ 扩散:包衣膜微囊骨架植入乳 溶蚀与溶出、扩散相结合 渗透泵:渗透压为动力,零级释放 离子交换作用:药树脂 QIAN:溶散是胜利 5.缓控释制剂给药时间的设计 ①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12h 1次 ②小肠、大肠都有吸收:24h 1次 ③ t1/短,治疗指数小的药物:12h 1次 ④ t1/长,治疗指数大的药物:24h 1次 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剂的80%~120%范围内

机能学实验设计格式和范例

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 实验名称:外源性PS和内源性PS在肺水肿疗效 中的比较 课题来源:自选 设计班级: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1班 设计人员:林静 设计日期:2006年10月8日 指导老师:张晓 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 2009年制

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验动物设计,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一)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目标: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实验性肺 水肿治疗作用上所存在的区别,从而探讨外源性PS能否在肺水肿的防治中作为一 种较为理想的内源性PS不足的替代药物。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模型的制备。对试验性肺水肿的模型进行分组与实验结果分析。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设计 我们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有以下几点理由: 1)、家兔易得到,容易饲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利用。 2)、家兔肺相对较大,易于得到样品,能在称重过程中减少实验误差。 2、实验专业设计 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给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对实验性肺水肿治疗作用,观察兔子死亡时间(min),肺系数(g/kg),肺湿/干重比(g/g),血管外肺水(g)等实验指标。 3、实验统计设计 实验统计设计中应始终贯彻随机、对照、重复三大原则。 (1)随机:选正常成年健康重相近的家兔80只,将80只家兔按体重由小变大编号后,从随机数字表中查取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家兔编号下。具体方法:动物编号为1—80号,随机数字从11行第一个数字开始接着抄写80个,按照能被4除的规律:不余到A组,余1到B1组,余2到B2组,余3到B3组,每组20只。 (2)对照:本组实验做了空白对照和实验对照,在前面的专业设计里已经提及。 (3)重复:本实验采用的是每实验小组有20只家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4)统计数据收集:本实验搜集计量资料,初步确定对各组实验数据的比较分为实验值和基础值比较。 表1 实验数据收集记录表 编号肺系数(g/kg) 肺湿/干重比(g/ g) 血管外肺水(g) 兔子死亡时间 (min) A B1B2B3A B1B2B3A B1B2B3A B1B2B3

药剂学名词解释-四合一

1 绪论 1.Pharmaceutics (Pharmacy) 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Dosage forms剂型: 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就叫做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药物制剂: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或者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 4.DDS 指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于普通剂型的各种新型的给药形式和方法 5.Pharmacopoei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著,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6.Formulation生产处方:是制剂生产或者调配的重要书面文件,是配料和成本核算的依据,包括药物,用量,配制方法以及工艺等内容。 7.Prescription医师处方: 医生对病人用药的重要书面文件,包括药品的种类,数量和用法。 8.Prescritption (Ethical) drug 处方药: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9.OTC非处方药: 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液体制剂 10.Liquid preparations液体制剂: 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 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11.Solubilizer增溶剂: 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Solubilization增溶: 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12.Hydrotropy agents助溶剂: 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13.Cosolvents 潜溶剂: 使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混合溶剂cosolvency 潜溶: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某一比例时药物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 14.Solutions溶液剂: 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15.Aromatic waters芳香水剂: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16.Syrups 糖浆剂:指含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17.Tinctures 酊剂: 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18.Spirits醑剂: 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19.Glycerins 甘油剂: 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20.Paints 涂剂: 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口或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21.Sols溶胶剂: 指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22.Suspensions混悬剂: 指难溶性固体微粒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23.Flocculating agents 絮凝剂: 使混悬微粒絮凝时加入的电解质或使混悬剂产生絮凝作用的附加剂 24.Emulsions 乳剂: 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25.Emulsifying agents/Emulsifier:乳化剂: 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表面张力并能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的物质26.Liniments搽剂:指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 27.Lotions洗剂:指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28.Nasal drops滴鼻剂:专供滴入鼻腔内使用的液体制剂29.Ear drops 滴耳剂:供滴入耳腔内的外用液体制剂30.Gargles 含漱剂:指用于喉咙,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31.Drop dentifrices 滴牙剂:指用于局部牙孔的液体制剂32.mixtures /mists合剂:指以水为溶剂含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药物成分的内服液体制剂。

工业药剂学

第十三章 1 关于软膏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是具有一定稠度的外用半固体制剂B.可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C.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D.药物必须溶解在基质中 E.药物可以混悬在基质中 2 不属于软膏剂的质量要求是 A.应均匀、细腻,稠度适宜B.含水量合格 C.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D.含量合格 E.用于创面的应无菌 3 对于软膏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为油脂性、乳剂型和水溶性三大类 B.油脂性基质主要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C.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选用乳剂基质 D.加入固体石蜡可增加基质的稠度 E.油脂性基质适用于有渗出液的皮肤损伤 4 关于乳剂基质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乳剂基质由水相、油相、乳化剂三部分组成B.分为W/O、O/W二类 C.W/O乳剂基质被称为“冷霜”D.O/W乳剂基质被称为“雪花膏” E.湿润性湿疹适宜选用O/W型乳剂基质 5 不能考察软膏剂刺激性的项目是 A.粒度检查 B.将软膏涂于家兔皮肤上观察 C.酸碱度检查D.外观检查 E.装量检查 6 关于眼膏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溶性的药物应先研成极细粉,并通过9号筛 B.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应加入抑菌剂和抗氧剂 C.常用的基质是白凡士林与液体石蜡和羊毛脂的混合物D.硅酮能促进药物的释放,可用作眼膏剂的基质 E.成品不得检出细菌 7 以凡士林、蜂蜡和固体石蜡为混合基质时,应采用的制法是 A.研和法B.熔融法 C.乳化法D.加液研和法 E.热熔法 8 在皮肤外层发挥作用的软膏剂,其质量检查不包括 A.主药含量 B.刺激 C.体外半透膜扩散试验D.酸碱度检查 E.稳定性试验 9 对眼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须在洁净条件下配制,并加入抑菌剂B.基质是黄凡士林8份、液体石蜡1份、羊毛脂1份 C.对眼部无刺激 D.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 E.应作金属异物检查 10 对凡士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软石蜡,有黄、白二种 B.有适宜的粘稠性与涂展性,可单独作基质 C.对皮肤有保护作用,适合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D.性质稳定,适合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反馈及对策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反馈及对策 开展机能学设计性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科研创新意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推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结合10年来的实践与探索,笔者就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的现状和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同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Abstract]To carry out the functional design experiment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e,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applying knowledge,is the effective means to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but also promote the teachers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promote the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https://www.doczj.com/doc/b22378900.html,bined with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10 years,The author makes a summary and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unctional science design experiment and the feedback of the students.At the same time,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Functional science;Designing experiment;Teaching feedback;Countermeasure 随着21 世纪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目标的提出和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机能实验学的教学体系、内容、手段等多个方面的改革日趋深化[1]。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多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和技能培训课[2]。近年来,设计性实验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导向,其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3-4]。为此,2007年我们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陆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在实验教学带教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反馈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完善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1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现状 1.1机能学实验的组成 我校于1999年对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理学这3门学科的实验课进行整合、组成了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学科——机能学实验。2006年开始实施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课程内容分3部分:一是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相关学科的验证及经典实验,二是综合性实验,三为设计性实验。 1.2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法 1.2.1 目的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机能实验知识和技能解决医学的某些问

工业药剂学

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形成的饱和液体的浓度。是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 2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 3临界相对湿度(CRH):吸湿量急剧增加的相对温度。 4平衡溶解度:指不考虑药物在溶剂中的解离因素,一般测定下的溶解度 5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6分散体系:是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7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8软胶囊:系指将一定量的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或将固体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宜的赋形剂中制成溶液、混悬液、乳液或半固体,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囊材中的胶囊剂。 9中位径:累积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 10昙点:对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加热升温时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洗出(溶解度下降)、出现混浊,此温度称昙点。11真密度:指粉体质量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固体体积求得的密度。 松(堆)密度:指粉体质量w与该粉体的堆体积V之比。 12有效径:即沉降速度相当径

13药物剂型: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简称剂型。 14药物传递系统(DDS):指主要由微粒状的载体以及它们相连的游离药物组成的不同给药形式。 15药剂学:药物制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合理应用以及药物制剂剂型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关系的综合技术科学 16药物制剂: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将药物按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符合质量标准的具体药品。 17滴丸剂: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 18松密度:又称堆密度,是指弥漫粉剂在不受振动的情况下粉剂的质量m与其充填体积V的比值 20 Krafft点:低温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加,但当温度升至某一值后,溶解度迅速增加,该温度称为Krafft点。 21无菌:系指在任意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22热原: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注射入人体后能引起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 23包合物:是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含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复合物。

机能学实验设计格式和范例

机能学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外源性PS和内源性PS在肺水肿疗效 中的比较 课题来源: 设计班级: 设计人员: 设计日期: 指导老师:

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验动物设计,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一)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目标: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实验性肺 水肿治疗作用上所存在的区别,从而探讨外源性PS能否在肺水肿的防治中作为一 种较为理想的内源性PS不足的替代药物。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模型的制备。对试验性肺水肿的模型进行分组与实验结果分析。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设计 我们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有以下几点理由: 1)、家兔易得到,容易饲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利用。 2)、家兔肺相对较大,易于得到样品,能在称重过程中减少实验误差。 2、实验专业设计 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给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对实验性肺水肿治疗作用,观察兔子死亡时间(min),肺系数(g/kg),肺湿/干重比(g/g),血管外肺水(g)等实验指标。 3、实验统计设计 实验统计设计中应始终贯彻随机、对照、重复三大原则。 (1)随机:选正常成年健康重相近的家兔80只,将80只家兔按体重由小变大编号后,从随机数字表中查取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家兔编号下。具体方法:动物编号为1—80号,随机数字从11行第一个数字开始接着抄写80个,按照能被4除的规律:不余到A组,余1到B1组,余2到B2组,余3到B3组,每组20只。 (2)对照:本组实验做了空白对照和实验对照,在前面的专业设计里已经提及。 (3)重复:本实验采用的是每实验小组有20只家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4)统计数据收集:本实验搜集计量资料,初步确定对各组实验数据的比较分为实验值和基础值比较。 表1 实验数据收集记录表 编号肺系数(g/kg) 肺湿/干重比(g/ g) 血管外肺水(g) 兔子死亡时间 (min) A B1B2B3A B1B2B3A B1B2B3A B1B2B3

工业药剂学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第三章片剂 第二节片剂的辅料 一、填充剂:增加片剂重量与体积以利成形。 1、淀粉:可压性差,不宜单独用,与糖粉、糊精等合用增加粘性和片剂硬度。 2、预胶化淀粉:又称可压性淀粉,水中部分可溶性,良好流动性,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3、糊精:微溶水,能溶于沸水,防颗粒过硬影响崩解,易出现麻点,水印。 4、糖粉:粘合力强,增加硬度,不影响崩解,易吸湿。除口含片或口溶性片剂外一般不单独用。 5、乳糖:易溶水,无吸湿,可粉末直接压片,优良。价贵,用淀粉:糊精:糖粉=7:1:1代替 6、甘露醇:无吸湿,溶水,作咀嚼片填充剂。有清凉感,流动性差,价格贵。 7、微晶纤维素MCC:不溶水,粉末直接压片,还有润滑、助流、崩解和粘合作用。 8、硫酸钙:稀释剂和挥发油的吸收剂。 二、润湿剂:可使物料润湿以产生足够强度的粘性以利于制成颗粒的液体。 1、蒸馏水 2、乙醇:一般30—70% 三、粘合剂: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物料聚集粘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1、淀粉浆:常用粘合剂、润湿剂,适于对湿热稳定药物。5-10%,常用10%。冲浆法、煮浆法 2、羟丙甲纤维素HPMC:溶水,崩解迅速,溶出快。 3、聚维酮PVP:溶水,还可作干粉直接压片的干燥粘合剂。 4、其他纤维素:MC、CMC-Na 溶水;EC:缓释制剂粘合剂 四、崩解剂:不溶水,吸水膨胀 1、干淀粉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 2、羧甲基淀粉钠CMS-Na 300倍,常用2% 。6、泡腾崩解剂 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4、交联聚维酮PVPP 五、润滑剂:1、助流剂2、抗粘着剂3、润滑剂 (一)、疏水性润滑剂:1、硬脂酸镁:量大不易崩解、裂片2、滑石粉3、氢化植物油 (二)、水溶性润滑剂:1、聚乙二醇PEG 2、十二烷基硫酸镁:能促进崩解溶出 (三)、助流剂:1、微粉硅胶2、滑石粉 第三节片剂的制备 粉碎、过筛与混合 一、粉碎 分类:1、闭塞粉碎2、自由粉碎3、循环粉碎4、低温粉碎5、混合粉碎 1、球磨机:用于毒、剧、贵重、吸湿及刺激药物,可制备无菌产品。 2、万能粉碎机:适于脆性、韧性物料分锤击式和冲击式粉碎机 1、流能磨:超细粉碎。抗生素、酶、低熔点、热敏感物。

工业药剂学

名词解释: 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 3、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4、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5、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6、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 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7、增溶剂: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 8、潜溶剂:指能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9、分层:指乳剂中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10、絮凝:乳剂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合现象。 11、转相: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乳剂的类型。 12、合并与破坏:乳剂中的乳滴周围有乳化膜存在,但乳化膜破裂导致乳滴变化,称合并, 合并进一步发展,使乳剂为油、水两相称为破坏。 13、F0值:在一定灭菌温度下给定的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在参比温度下给定的Z值所 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14、D值: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残存率为10%)所需的灭菌时间。 15、Z值: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即将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时,需要升 高的温度在相同灭菌时间内杀灭99%的微生物所需要提高的时间。 16、层流化技术:是一种洁净室气流形式,空气流线呈同相平行状态,各流线间的尘埃不易 相互扩散。 17、灭菌法:指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或技术。 18、溶出度:固体制剂中的药物在规定的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19、冷冻干燥:是吧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冰点以下的固体,在真空条件下使水直接升华,以水蒸气形式除去,从而得到干燥产品的一种技术。 20、软膏剂: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1、眼膏剂:指由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无菌溶液或混悬型膏状的眼用半固体制剂。 22、凝胶剂: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23、栓剂: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外用制剂。 24、包合技术:指一种分子被包藏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 25、固体分散技术: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某一固定载体上。 26、微型包裹技术:装备微裹的过程成为微型包裹技术,简称微裹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