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英国

2.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D)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50

B.80

C.90

D.95

3.按钮有三个主要参数为:(B)、作用力及移动距离。

A. 体积

B.直径

C.色彩

D.形状

4.模拟显示大都是靠指针指示。指针设计的人机学问题,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考虑,但其中(D)不属于重点考虑范围。

A. 手套

B.鞋

C. 工作服

D.口罩

5.为了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行动自如,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和身体损伤,最小工作间的地面面积不得小于(B )米2。

A.80

B.8

C.0.8

D.20

6.人机界面主要指(D )。

A. 控制和运行系统

B. 控制系统

C.显示系统

D. 显示和控制系统

7.(B)是指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偶发故障。

A. 初期故障

B. 随机故障

C. 耗损故障

D. 晚期故障

8.能量代谢率的英文简写是(C)。

A. BMR

B. RBR

C. RMR

D.RMB

9.在人的三种视野中,(B)范围最大。

A. 静视野

B. 动视野

C. 注视野

D. 视平面

10.下列(B)不属于疲劳测定方法。

A.闪光融合值测定

B.空气含氧量测定

C.能量代谢率测定

D.心率测定

11.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B)

A.屏幕式显示

B.定量显示

C.定性显示

D.警告性显示

12.闪光信号的闪烁频率一般为(D ),亮度对比较差时,闪光频率可稍高。

A. 0.6~167Hz

B. 6~167Hz

C. 0.6~16.7Hz

D. 0.6~1.67Hz

13.按钮有三个主要参数为:(B )、作用力及移动距离。

A.体积

B. 直径

C. 色彩

D. 形状

14.照明的均匀性主要从(D)上来解决。

A.空间的大小

B.设备的布置

C.光源的选择

D.灯具的布置

15.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进行客观的和符合逻辑的分配,这是(C )。

A.剩余分配原则

B.经济分配原则

C. 比较分配原则

D. 弹性分配原则

16.人机界面设计,首要的是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过程中的(B )。

A.准确性、可靠性及美观度

B.准确性、可靠性及有效度

C.准确性、可靠性及速度

D.连续性、速度及有效度

二、填空题

1.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_铁锹作业实验、砌砖作业实验,肌肉疲劳试验2.划分开环与闭环人机系统的依据是__有无反馈控制作用(4)__。

3.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_生理特征(5)_和__(6)心理特征__。

4.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_5%、第_50%__、第__第95%__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5.就人、机、环境的总系统而言,__(11)人__与环境、__(12)机__与环境可以作为子系统来对待。

6.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_(1)人_、_(2)物_、_(3)环境_。

7.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水平面、_冠状面(4)_、_(5)矢状面_和眼耳平面。

8.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_5%、第_50%__、第__第95%__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9.劳动强度可以理解为,作业中人在单位时间内_做功(10)_和机体代谢能力之比。10.控制器到位时应使阻力发生一种变化,作为反馈信息传达给操纵者,这种变化可以是操纵到位时_(11)阻力变大_或_(12)阻力变小_两种情况。

三、综合题

1.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简答题,7分)

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从两方面考虑:减少机器本身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安全性。

1)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1) 利用可靠性高的元件。(2) 利用备用系统。(3) 采用平行的并联配置系统。(4) 对处于恶劣环境下的运行设备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5) 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6) 加强预防性维修。

2)提高机器设备使用安全性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安全装置的设计,即在机器设备上配以适当的安全装置,尽量减少事故的损失,避免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一旦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可以起到终止事故,加强防护的作用。(1) 设计安全开口。(2) 设置防护屏。(3) 加联锁装置。(4) 设置双手控制按钮。(5) 安装感应控制器。(6) 设示警装置。(7) 设应急制动开关,可在紧急状态下,停止机器设备的运转,以保证作业者的安全。

2.在进行作业空间设计时,一般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简答题,7分)

(1) 操作高度应适合于操作者的身体尺寸及工作类型,座位、工作面(工作台)应保证适宜的身体姿势,即身体躯干自然直立,身体重量能得到适当支撑,两肘置于身体两侧,前臂呈水平状。

(2) 座位调节到适合于人的解剖、生理特点。

(3) 为身体的活动,特别是头、手臂、手、腿、脚的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4) 操纵装置设置在肌体功能易达或可及的空间范围内,显示装置按功能重要性和使用频度依次布置在最佳或有效视区内。

(5) 把手和手柄适合于手功能的解剖学特性。

3.何为安全人机工程学?其任务与研究范围是什么?(简答题,7分)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安全工程学的观点出发,为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和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提供人机工程学方面知识的科学体系。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合理而可行的人机系统,更好地实施人机功能分配,更有效地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并为劳动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实现人机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效能。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 2)研究人机功能合理分配 3)各种人机界面的研究 4)作业方法与作业负荷研究 5)作业空间的分析研究 6)事故及其预防的研究

4.作业空间包含哪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简答题,7分)

作业空间包含了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第一种是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如操纵机器、维修设备等),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或称为作业接触空间。人们为完成劳动任务的大部分工时主要在这个范围内度过。第二种是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即作业活动空间。第三种是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如机械转动部位等)直接触所需要的安全防护空间。在进行工作场地和器设备的设计与布局时,必须充分考虑作业空间的安全人机工程学设计问题。

5. 论述安全人机系统的构成以及其相互联系。(论述题,12分)

论述安全人机系统的构成以及其相互联系。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机系统包括人和机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人机之间存在着信息环路,人机互相联系。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显示器将机器的工作信息传递给人,实现人一机的信息传递;人通过控制器将自己的决策信息传递给机器,实现人一机的信息传递。因此,人机界面主要指显示和控制系统。合理的人机界面要符合人机信息交流的规律和特性。

6. 论述进行人机系统评价的各个方面。(论述题,12分)

7.简述显示器的设计原则。(简答题,7分)

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1).时间顺序原则 2).功能顺序设计。这是指按多个控制器的作用顺序排列布置显示器及控制器。如果功能的顺序不止一个时,应按主要功能顺序排列。

显示器或控制器按功能顺序排成直线时,由左向右或由上向下排列;如果是圆形排列应取顺时针方向。 3).使用频率原则。使用频率最高的显示器或控制器应布置在最佳的信息接受区域或最佳操作区。 4).重要性原则。重要的显示器或控制器即便使用的频率不高,也应布置在比较方便的位置。 5).运动方向性原则

8.人机系统设计的重点是什么?(简答题,7分)

人机功能匹配;人机匹配;人机界面设计

9.简述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简答题,7分)

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

1)优先性,即把最重要的操纵器和显示器配置在最佳的作业范围内2)功能性,即根据操纵器和显示器的功能进行适当的划分,把相同功能的配置在同一分区内;

3)关联性,即按操纵器和显示器间的对应关系来配置。

10.正确地选择控制器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简答题,7分)

答:满足系统要求的情况下,控制器越简单越好。控制器设计的一般要求(控制器要适应人体运动的特征,考虑操作者的人体尺寸和体力;控制器操纵方向应与预期的功能方向和机器设备的被控制方向一致;利于辨认和记忆;尽量利用控制器的结构特点进行控制或借助操作者的体位的重力进行控制;尽量设置多功能控制器,并把显示器与之结合);涉及控制器应考虑的因素(控制信息的反馈;控制器的运动;控制器上手或脚使用部分的尺寸和结构)

11. 论述提高机器可靠性的目的以及提高机器可靠性的方法。(论述题,12分)

(1)目的:

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目的有二:一是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是保证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高的产品,使用效率就高,使用寿命就长,甚至一个产品能顶几个用。在现代设计中,一个元件不可靠,影响的不是元件本身,而是一台设备、一条生产线以至整个生产系统。机器设备可靠性高,就会使人操作起来感到安全,减少失误,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和经济损失,相应地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就会提高。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从两方面考虑:减少机器本身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安全性。

(2)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

(a)利用可靠性高的元件。机器设备的可靠性取决于组成件或零件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加强原材料、部件及仪表等的质量控制,提高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水平和装配质量。

(b)利用备用系统。在一定质量条件下增加备用量,尤其是厂矿的关键性设备,如电源、通风机、水泵等都应有备用的。再如矿井的主扇、连接电机及电源都应有备用品,以使井下通风不致因偶然事件而中断。

(c) 采用平行的并联配置系统,当其中一个部件出现故障,机器设备仍能正常工作。如果两个单元并联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发生故障,则系统的可靠性就降低到只有一个单元的水平。所以为保持高可靠性,必须及时察觉故障,并能迅速更换和调整。

(d) 对处于恶劣环境下的运行设备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通过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控制来改善设备周围的条件;对有些机器设备以致零部件要采用防振、防浸蚀、防辐射等相应措施。

(e) 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因为增加机器设备的复杂程度就意味着其可靠性降低,同时机器设备的复杂操作也容易引起人为失误,增高故障率。

(f)加强预防性维修。预防性检查和维修是排除事故隐患,消除机器设备潜在危险,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检修查明,有的部件仍可继续使用;有的部件已达到使用寿命的耗损阶段,必须进行更换,否则会因为存在隐患而导致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12. 论述进行人机系统评价的各个方面(论述题,12分)

1)作业效能改善

2)改善人力资源利用率

3)加大培训投入

4)提高使用者满意度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王保国版-有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 水平面作业范围:人在台面前,在台面上左右运动手臂所形成的轨迹范围。垂直面作业范围:手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做上下运动所形成的范围。坐姿空间作业范围:人坐姿时手脚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百分位数:工程上常以正态分布的某个百分位a处的人体尺寸数值Xa作为设计用人体尺度的一个界值以控制设计的适应范围,该界值称为百分位数。方差: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带来的偶然的代表性误差 第三章:人的生理因素及生物力学特征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一次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能被感觉器官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视角:确定被观察物尺寸范围的两端光线射入眼球的相交角度。 视力(视敏度):能够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视距: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 视野: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动视野:当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自由转动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静视野(注视野):指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明适应(亮适应):当人从黑暗处到光亮处,有一个对光适应的过程。暗适应: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 程。视错觉:人观察外界物体形象和图形所得的印象与实际形状和图形不一致的现象,是视觉的正常现象。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现象。 听觉(掩蔽)残留:由于人的听阈的复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掩蔽去掉以后,人耳的效应并不立即消除的现象。 听觉的辨别阈限:在某频率下,仍能够听到的该纯音的最小声级的分贝数。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 疲劳: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疲劳。在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功能的变化,也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闪光融合值:当闪光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人眼对高于这个频率以上的闪光没有辨识能力感 觉它是连续的光源 第四章:安全人机功能分配 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功能分配。 宜人分配原则:信息由机器的显示器传递到人,选择适宜的信息通道,避免信息通道过载而失误。同时,显示器的设计应符合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题及答 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英国 2.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D)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3.按钮有三个主要参数为:(B)、作用力及移动距离。 A. 体积 B.直径 C.色彩 D.形状 4.模拟显示大都是靠指针指示。指针设计的人机学问题,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考虑,但其中( D)不属于重点考虑范围。 A. 手套 B.鞋 C. 工作服 D.口罩 5.为了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行动自如,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和身体损伤,最小工作间的地面面积不得小于(B )米2。 6.人机界面主要指(D )。 A. 控制和运行系统 B. 控制系统 C.显示系统 D. 显示和控制系统 7.( B)是指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偶发故障。 A. 初期故障 B. 随机故障 C. 耗损故障 D. 晚期故障 8.能量代谢率的英文简写是( C)。 A. BMR B. RBR C. RMR 9.在人的三种视野中,(B)范围最大。 A. 静视野 B. 动视野 C. 注视野 D. 视平面 10.下列(B)不属于疲劳测定方法。 A.闪光融合值测定 B.空气含氧量测定 C.能量代谢率测定 D.心率测定 11.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 B) A.屏幕式显示 B.定量显示 C.定性显示 D.警告性显示 12.闪光信号的闪烁频率一般为(D ),亮度对比较差时,闪光频率可稍高。A. ~167Hz B. 6~167Hz C. ~ D. ~ 13.按钮有三个主要参数为:(B )、作用力及移动距离。 A.体积 B. 直径 C. 色彩 D. 形状 14.照明的均匀性主要从( D)上来解决。 A.空间的大小 B.设备的布置 C.光源的选择 D.灯具的布置 15.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进行客观的和符合逻辑的分配,这是(C )。 A.剩余分配原则 B.经济分配原则 C. 比较分配原则 D. 弹性分配原则 16.人机界面设计,首要的是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过程中的(B )。 A.准确性、可靠性及美观度 B.准确性、可靠性及有效度 C.准确性、可靠性及速度 D.连续性、速度及有效度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明适应:当人从黑暗处到光亮处,有一个对光适应的过程。 暗适应: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视错觉:人观察外界物体形状和图形得的印象与实际形状和图形不一致的现象 视力:能够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动视野:当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自由转动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静视野:指当头部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眩光: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人机界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 可靠度: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内和规定的的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 视觉疲劳:长时间不恰当用眼之后出现视觉模糊、干涩、流泪、眼眶酸痛的现象,甚至发展为头痛、恶心、眩晕、乏力等全身不适应的综合症。 闪光融合值:当闪光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人眼对高于这个频率以上的闪光没有辨识能力感觉它是连续的光源作业接触空间: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必须触及的空间。 作业活动空间:人体在作业时进行其他活动时,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色彩三要素:明度、色调、饱和度色调:不同波长所引起的不同感觉 彩度: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度,某种颜色含该色量的饱和程度 安全防护空间: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直接接触所需要的空间 疲劳: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疲劳 静态测量: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动态测量: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的测量。 二、填空题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工效人机工程学和安全人机工程学。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铁锹作业试验、砌砖作业试验、肌肉疲劳试验。 3、人机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和机的关系上。 4、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人、机、环境。 5、人机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接受、储存信息、处理信息和执行功能四种。 6、人的视野通常用角度表示。 7、设计中一般以静视野视野为依据。 8、在听觉阈限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范围为0-120分贝。 9、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和眼耳平面。 10、当噪声的声压级超过语音10分贝时语音全部被掩蔽。 11、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58.3CM则有95%男性身高大于158.3CM 12、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5%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65.9CM。 13、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温度、空气流速、湿度和热辐射。 14、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效的一门科学。 15、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把人机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 16、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安全的观点出发,为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和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提供人机工程学方面知识的科学体系。 17、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心理特性和生理特性。 18、作业方法研究包括作业的姿势,体位、用力、作业顺序,合理的工位器具和工卡量具等的研究,目的是消除危险因素。 19、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立姿应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20、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铅垂轴、纵轴、横轴)来决定的。 21、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矢状面。 22、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

安全人机工程_习题集(含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 ①耳朵②眼睛③嗅觉④其他感官 2.为了保证安全作业,在机器设计中,应使操纵速度()人的反应速度。 ①大致等于②低于③大于④远大于 3.对于坐姿作业形式,固定的工作面高度是按照坐高或坐姿肘高的第()百分位数值设计的。 ①5 ②50 ③95 ④15 4.安全人机系统主要包括人、机、()三部分。 ①环境②设备③厂房④家庭 5.作业环境中的照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天然采光、人工照明、()。 ①近距离采光②远距离采光③移动采光④混合照明 6.人机界面主要指()。 ①控制系统和运行系统②控制系统 ③显示系统④显示和控制系统 7.正确地选择控制器的类型对于安全生产、提高工效极为重要,在其选择原则中下列()是错误的。 ①快速而精确度高的操作一般采用手控或指控装置,用力的操作则采用手臂及下肢控制; ②手控制器应安排在肘和肩高度以下的位置,并且易于看见; ③紧急制动的控制器要尽量与其他控制器有明显区分,避免混淆; ④控制器的类型及方式应尽可能适合人的操作特性,避免操作失误; 8.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像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①50 ②80 ③95 ④55 9.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 ①三角形②正方形③竖向长方形④横向长方形 10.人体与带电导体间的安全距离视电压的高低和操作条件而定,(),人体与带电体至少应保持100毫米的距离。

①在低压操作中②在高压操作中 ③无论在低压还是在高压操作中④无论何时 11.照明的均匀性主要从()上来解决。 ①空间的大小②设备的布置③光源的选择④灯具的布置 12.按操纵器和显示器间的对应关系来配置。这是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的()原则。 ①功能性②准确性③关联性④优先性 13.下列()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①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②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 ③形状编码和位置编码④符号编码和状态编码 14.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①55 ②60 ③70 ④50 15.只有频率在()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①20~20000Hz ②10~20000Hz ③40~200000Hz ④30~200000Hz 16.操纵控制器的类型很多,按操纵方式划分可分为()。 ①手动控制器和脚动控制器②手动控制器和声动控制器 ③开关控制器和转换控制器④调整控制器和转换控制器 17.在高压无遮拦20~35千伏操作中,人体及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①100米②1米③100毫米④1毫米 18.疲劳程度的轻重决定于()。 ①作业者的满意度②劳动强度的大小 ③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④劳动强度的大小和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 19.根据操纵器和显示器的功能进行适当的划分,把相同功能的配置在同一分区内。这是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的()原则。 ①功能性②准确性③关联性④优先性 20.全身进入的各种姿势所需的最小作业空间尺寸,应根据有关人体测量项目的第()百分位数进行设计。 ①5 ②50③95④15 21.()是由瞳孔中心到被观察物体两端所张开的角度。 ①视力②视角③视野④视平面 22.下列()不属于不安全心理状态。 ①逆反心理②侥幸心理③省能心理④胆怯心理 23.立姿工作面高度应按身高和肘高的第()百分位数设计。 ①5 ②50 ③95 ④15 24.视野是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其中在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注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成为()。 ①静视野②动视野③注视野④视平面

安全人机工程学 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分×6=12分) 1. 掩蔽效应: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到最强的声音,而较弱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即弱声被掩盖了。这种一个声音被其它声音的干扰而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被掩蔽声音的听阈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2. 人机界面: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 3. 大小编码:以相同形状而不同大小来区别控制器的功能和用途,这种形式的编码应用范围较小,通常在同一系统中只设计大、中、小三种规格。 4. 局部照明:是指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 5. 光的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因此,可见光不仅可以用波长来表示,也可以用强度来表示。光的强度可用照射在某平面上的光通量,即照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勒克司。 二、填空题(17分) 1.系统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比较分配原则、剩余分配原则、经济分配原则、宜人分配原则、弹性分配原则 2.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 3.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 4.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 5% 、第 50% 、第 95% 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5.常用的操纵器编码方式有:形状编码、大小编码、色彩编码、操作方法编码、位置编码、符号编码等 三、选择题(3分×8=24分) 1.对于远视距下,为保证在日光亮度和恶劣气候条件下清晰可辨,可选用(A )的信号灯。 A.红光 B.白光 C.黄光 D.彩色光 2.闪光信号的闪烁频率一般为(D ),亮度对比较差时,闪光频率可稍高。

(完整版)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2.人机功能分配 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的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3.人机结合面 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4.人的反应时间 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5.疲劳 疲劳---就是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这样的变化,引起生理活动的变化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

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人机工程学中的安全为着眼点进行研究的,其研究对象是人、机、人机结合面三个安全因素。 2.人能够产生视觉是由视觉对象、可见光、视觉器官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3.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4.颜色视觉的三种特性明度色调饱和度 5.“三同时”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 6. 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技能性、规则性、知识性三种类型。 7. 所接受的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比例最大、听觉信息次之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理性疲劳除与劳动速度、强度和身心活动简单的因素有关外,还与(AB)工作环境因素有关。 A.劳动方式 B.持续时间 C.温度 D.照明 E.色彩 2.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人的失误引起的事故占有较大比例,而不注意又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据研究引起不注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一)

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一) 安全是人类生命和财产得以保障的前提条件,而人机工程学则是人类与机器之间相互关联的学科,关乎着人类安全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为此,应当对人机工程学进行综合测试,以检验标准和规范是否得以贯彻落实,从而促进人机系统设计的专业性和精准度。 下面是一份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测试试题,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其中红色字体为答案。 1. 人机系统设计的关键目标是什么? 答:人机系统设计的关键目标是使人类的生产、操作或使用工具、设备更加安全、高效、准确。 2. 为什么需要进行人机工程学评估? 答:进行人机工程学评估是为了保证人机接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误操作和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保护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3. 人机界面的设计应该有哪些原则? 答:人机界面的设计应该符合以下原则:对目标用户进行界面设计、充分考虑人的认知和过程、将反馈设计为必要的信号、使人能够预测和避免潜在的错误和故障。 4. 在人机接口中,发声提示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发声提示应该在必要时使用,例如在紧急情况下、重复操作的情

况下、用户需要反馈信息的情况下。 5. 请简述操作面板的设计要求。 答:操作面板的设计要求包括:按钮布局清晰、设计合理、符合人类 认知规律、不易产生误操作、合理分配功能区域、包括必要的警示和 提示等。 6. 什么是人机交互性? 答:人机交互性是指让人和机器之间通过交流与交互来完成相应的工 作功能,从而满足人们使用设备的需求和期望。 7. 请简述界面的设计关注点。 答:界面的设计关注点包括:易于理解、操作简单、合理的层次结构、合适的界面反馈、合适的界面形式、视觉效果、色彩和排版等。 8. 为了提高人机界面的可用性和便携性,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为了提高人机界面的可用性和便携性,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善于简化、利用相似性和一致性、提供贴近用户的界面、对交互设计 重视、利用图形化界面、合理使用终端设备、灵活虚拟屏幕等。 通过上述试题,可以看出安全人机工程学至关重要,相关专业人士需 严格遵守标准和规范,确保各类机器设备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因此,进行综合性评估有助于发现设计调整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设备 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安全人机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 一、填空题: 1.人机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是指、、。 2.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人机工程学和人机工程学。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人机工程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本学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 程设计中“”。 4.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 5.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 是指人的和。 6.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和。 7.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坐姿应使左、右大腿大致,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 手轻放在大腿上。 8.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 9.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立姿应使两足大致呈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10. 是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11.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 1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三 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13.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 以第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14.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称为。 15.人的知觉一般分为,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与社会知觉等。 16. 觉在人接受的信息中所占比例最大。 17.人眼所能感受到的电磁波长为毫微米,这个波长范围的光称为可见光。 18.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应要求慢一些才能引起视觉注意。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 预先引起人的注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或者采用结构。 19.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基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量叫。 20.劳动强度可以理解为,作业中人在单位时间内和机体代谢能力之比。 21. 是处于变动状态,或显示停留时间很短或显示不停地连续变化。 22.指针式模拟显示的显示作用不仅是用来提供准确的定量信息,许多情况下还要表示。 23.实验表明,在数字、字母、几何形状、位置和色彩这五种常用的视觉编码方式中,和最 为有效,而的效率最低。 24.当显示器不是为了记录准确的读数,而是为了对机器的运行状态作出定性显示时,选用仪表 更为有利。 25. 的间隔时间较长,每次认读都有足够的时间,显示基本处于静止的状态。 26.模拟显示最常用的有和。 27. 声频率高,声强也高,较适合于紧急状态的音响报警装置。 28.由于控制器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系统的变化,因此,应尽量使控制器的操作方向与系统过程的变化方 向。 29.控制器到位时应使阻力发生一种变化,作为反馈信息传达给操纵者,这种变化可以是操纵到位时或 两种情况。 30.刻度盘指针仪表最宜用于检查显示和显示。 31.显示装置与是协调人机关系的一座“桥梁”。人们通过这个“桥梁”来合理地使用机器。 32.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如机械转动部位等)直接触所需要的。 33.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如操纵机器、维修设备等),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或称 为。 34.为了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行动自如,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和身体损伤,最小工作间的地面面积不

(完整版)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英国 2.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D)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50 B.80 C.90 D.95 3.按钮有三个主要参数为:(B)、作用力及移动距离。 A. 体积 B.直径 C.色彩 D.形状 4.模拟显示大都是靠指针指示。指针设计的人机学问题,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考虑,但其中(D)不属于重点考虑范围。 A. 手套 B.鞋 C. 工作服 D.口罩 5.为了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行动自如,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和身体损伤,最小工作间的地面面积不得小于(B )米2。 A.80 B.8 C.0.8 D.20 6.人机界面主要指(D )。 A. 控制和运行系统 B. 控制系统 C.显示系统 D. 显示和控制系统 7.(B)是指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偶发故障。 A. 初期故障 B. 随机故障 C. 耗损故障 D. 晚期故障 8.能量代谢率的英文简写是(C)。 A. BMR B. RBR C. RMR D.RMB 9.在人的三种视野中,(B)范围最大。 A. 静视野 B. 动视野 C. 注视野 D. 视平面 10.下列(B)不属于疲劳测定方法。 A.闪光融合值测定 B.空气含氧量测定 C.能量代谢率测定 D.心率测定 11.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B) A.屏幕式显示 B.定量显示 C.定性显示 D.警告性显示 12.闪光信号的闪烁频率一般为(D ),亮度对比较差时,闪光频率可稍高。 A. 0.6~167Hz B. 6~167Hz C. 0.6~16.7Hz D. 0.6~1.67Hz 13.按钮有三个主要参数为:(B )、作用力及移动距离。 A.体积 B. 直径 C. 色彩 D. 形状 14.照明的均匀性主要从(D)上来解决。 A.空间的大小 B.设备的布置 C.光源的选择 D.灯具的布置 15.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进行客观的和符合逻辑的分配,这是(C )。 A.剩余分配原则 B.经济分配原则 C. 比较分配原则 D. 弹性分配原则 16.人机界面设计,首要的是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过程中的(B )。 A.准确性、可靠性及美观度 B.准确性、可靠性及有效度 C.准确性、可靠性及速度 D.连续性、速度及有效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1.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安全人体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研究人与机器关系的学科。它的立足点是安全,目的是保护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机器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2.人机功能分配 人机功能分配——对人机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适当分配给人或机器,称为人机功能分配。 3.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是人和机器在信息交换和功能方面相互接触或交互的区域。 4. 人的反应时间 人的反应时间——从接受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 5. 疲劳 疲劳---是人体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功能丧失或中断,生理活动的变化是功能变化、物质变化、意识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

2.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安全工效学主要从安全的角度研究,以工效学中 的安全为重点。 2、人产生视觉的能力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 视觉对象、可见光、视觉器官。 3.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压力。 4、色觉的三个属性:明度、色调、饱和度 5、“三同时”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经营 6. 人类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类行为分为 技能、规则和知识三种类型。7. 视觉信息占接收信息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听觉信息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理疲劳按劳动速度、强度和身心进行划分,除了活动的简单因素外,还与(AB)有关工作环境因素。 A. 劳动方法 B. 持续时间 C. 温度 D. 灯光 E. 颜色根据研究,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如下() A. 了解对象的目的和任务 B. 注意力对象的设计不好 C.关注的起起落落 D 事先有预定目的 E. 对对象有间接兴趣 3. 从形态和功能上,人体可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

(完整版)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2、视敏度是能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3、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 4、安全防护装置是配置在机械设备上能防止危险因素引起人身伤害,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所有装置。 二、填空题(20分) 1、人机工程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体(即人的身心)与外界事物联系的交叉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机和环境 之间的关系。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铁锹作业实验、 砌砖作业实验、肌肉疲劳试验。 3、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和眼耳平面。 4、人体尺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人体尺度应用的原则、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和程序、确定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确定产品的功能尺寸。 5、人能够产生视觉的三要素是 指:视觉对象、可见光、视觉器官。 6、人体节律周期是指:体力节律23天、情绪节律28天、智力节律33 天。 7、人体的活动范围分为三种:最有利范围、正常范围、最大范围。 8、研究人的传递函数的意义在于:把“”和“”配合,以便选择最合理的参数,传递整个“人机系统”工作效率达到最优。 9、人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指研究对象在规定条件下 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0、人经统计分析,在人机系统失效中人为失误约占80%,人为失误是指:工作人员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导致实际要实现的功能与所要求的功能不一致,其结果可能以某种形式给生产、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的行为。换句话说,人为失误就是工作人员在生产、工作中产生的错误或误差。 三、选择题(20分) 1、(D )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 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A )%、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①50 ②60 ③70 ④95 3、疲劳程度的轻重决定于( A )。 ①劳动强度的大小和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②劳动强度的大小 ③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④作业者的满意度 4、下列(C )不符合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 ①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由机器来做 ②研究、创造、决策由人来做 ③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由人来做 ④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由机器来做 5、( B )是由瞳孔中心到被观察物体两端所张开的角度。 ①视力②视角③视野④视平面 6、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D )。 ①三角形②正方形③竖向长方形④横向长方

安全人机工程考试题(答案版)

安全人机工程考试题(答案版) 1.作业者在疲劳状态下继续作业,立即可能发生的直接后果是使工作效率下降、____,并且会使作业者作业后的恢复期延长。 A.易患职业病 B.事故率上升 C.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D.企业经济效益增加 答案:B 注:作业疲劳又称为工作疲劳或产业疲劳,是劳动者劳动机能衰退的正常的心理、生理反应,与休息相对应,它们是消耗与恢复的交替过程。而过度疲劳则不能被认为是正常的生理或心理反映,它的直接结果在一定的情况下则会导致事故率的增加。一般意义上的疲劳,与职业病不具备直接的因果关系,通常不会导致立即发生职业病,但有时职业病却是过度疲劳积累的结果,如噪声性耳聋,就是听觉疲劳长期积累的结果。 2.在劳动者、机器设备和作业环境这三者组成的系统中,从人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学和劳动科学诸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称为____。 A.系统工程学 B.工程心理学

C.劳动经济学 D.安全人机工程学 答案:D 3.按疲劳产生的原因,它可分为心理性疲劳和____。 A.环境疲劳 B.全身性疲劳 C.产业疲劳 D.生理性疲劳 答案:D 4.站着不动、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经常性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和手臂长时间前伸等姿势极易产生疲劳。这几类姿势容易导致产生疲劳,究其原因,主要为____。 A.动态作业 B.动作力量过大 C.动作幅度过大 D.静态作业

答案:D 5.人们往往伸手取物直接伸向物品,穿越空地走斜线;为图省事直接从有限高度的设备或货物堆上翻越而过等,按所谓的"动作经济原则"行事,这在某些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意外,甚至造成事故。这被称为____。因此,我们在工艺设计、进行日常安全管理时,就要密切关注这种情况。 A.捷径反应 B.躲避反应 C.积极反应 D.消极反应 答案:A 6.控制器阻力大小设计不合理而最易导致的控制器使用操作错误是____。 A.置换错误 B.调节错误 C.逆转错误 D.无意中引发错误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明适应:当人从黑暗处到光亮处,有一个对光适应的过程。 暗适应: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视错觉:人观察外界物体形状和图形得的印象与实际形状和图形不一致的现象 视力:能够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动视野:当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自由转动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静视野:指当头部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眩光: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 方差: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人机界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 可靠度: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内和规定的的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视觉疲劳:长时间不恰当用眼之后出现视觉模糊、干涩、流泪、眼眶酸痛的现象,甚至发展为头痛、恶心、眩晕、乏力等全身不适应的综合症。 闪光融合值:当闪光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人眼对高于这个频率以上的闪光没有辨识能力感觉它是连续的光源 作业接触空间: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必须触及的空间。 作业活动空间:人体在作业时进行其他活动时,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色彩三要素:明度、色调、饱和度 色调:不同波长所引起的不同感觉 彩度: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度,某种颜色含该色量的饱和程度 安全防护空间: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直接接触所需要的空间 疲劳: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疲劳 静态测量: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动态测量: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的测量。 二、填空题 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工效人机工程学和安全人机工程学。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铁锹作业试验研究、砌砖作业试验、肌肉疲劳试验。 3、人机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和机的关系上。 4、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人、机、环境。 5、人机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接受、储存信息、处理信息和执行功能四种。 6、人的视野通常用角度表示。 7、设计中一般以静视野视野为依据。 8、在听觉阈限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范围为0-120分贝。 9、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和眼耳平面。 10、当噪声的声压级超过语音10分贝时语音全部被掩蔽。 11、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58.3CM则有95%男性身高大于158.3CM 12、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5%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65.9CM。 13、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温度、空气流速、湿度和热辐射。

安全人机工程习题及答案

一、解释名词、术语 (1)暗示:人在无对抗条件下对于接受到的信息无加批判地接受,并由此产生相应的行为。 (2)气质: 人的情感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及外部表现上的心理特征,而 且比较典型和稳定。 (3)感觉阈限:人对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的刺激强度范围。 (4)微气候:小范围作业环境中所产生的气象条件。 (5)作业疲劳:在作业活动中,作业人员由于不断消耗能量而使心理和生理系统发生变化的现象。 (6)开环人机系统:系统的输出对控制作用没有影响,且系统的输出不返 回到系统输入端的人机系统。 (7)情绪: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时所产生的一种态度 体验。 (8)性格: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9)照度:均匀地照射到物体表明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10)安全人机工程学:利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 人机系统,以便于作业者安全、高效、健康、舒适、方便工作的学科。 (11)人体尺度:人体所占据的三维空间的尺度,包括人体高度、宽度、 胸廓前后径、体重、重心、肢体转动惯量、握力、提举力、推力和拉力等。 (12)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13)选择反应时:机体受到多种刺激选择适当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它受 到识别、判断和选择因素的影响。 (14)职业适合性:人们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条件以及经过培训可获得 的某种潜在性能。 (15)错觉:人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16)剂量当量:是一个反映实际辐射损伤的量,它仅仅适用于人或其他 生物体,只能用于接近剂量当量限值的小剂量情况。 (17)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8)人机界面:人和机器通过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进行信息交流的面称 为人机界面。 (19)控制显示比:指控制装置的控制量与显示器(指示器)的显示量之

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测试试题三(含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测试试题三(含答案)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

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测试试题一(含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测试试题一(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作业空间 2. 视野 3. 局部照明 4. 反应时 5. 感觉阈值 二、填空题(3分×5=15分) 1.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 、。 2.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水平面、和眼耳平面。 3.热环境的基本评价参量有、 、、。 4.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第、第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5.人体的疲劳分为疲劳和疲劳。

三、选择题(3分×8=24分) 1.以下()不是操纵器按操控功能分类的结果? A. 开关式操纵器 B. 转换式操纵器 C. 调节式操纵器 D. 时间操纵器 2.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 50 B. 80 C. 90 D. 45 3.在人的三种视野中,()范围最大。 A. 静视野 B. 动视野 C. 注视野 D. 视平面 4.人眼视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s。 A. 1.7 B. 0.17 C. 5 D. 17 5.只有频率在()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A. 20~20000Hz

B. 10~20000Hz C. 40~200000Hz D. 30~200000Hz 6.下列()不属于疲劳测定方法。 A. 闪光融合值测定 B. 空气含氧量测定 C. 能量代谢率测定 D. 心率测定 7.以下()不是作业环境中的一般照明形式 A. 天然采光 B. 人工照明 C. 混合采光 D. 机械照明 8.模拟显示大都是靠指针指示。指针设计的人机学问题,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考虑,但其中()不属于重点考虑范围。 A. 形状 B. 宽度 C. 长度 D. 材质 四、简答题 1.防止和减轻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工作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 3.仪表刻度盘尺寸选取的原则? 4.请简述噪声控制方法?

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测试试题二(含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测试试题二(含答案)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第一章 一,人机关系随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变化,请举例说明其变化及其特点 答:1 原始人机关系,旧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枪、骨针等工具大部分呈直线形状,有利于人使用;到新石器时代,人类所用的锄头、铲刀及石磨等的形状,更适合人的使用。那是的人类在用这些工具进行笨重的体力劳动时,就自发地存在保护自己和提高劳动效率两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2 经验人机关系,这些工具由于人的使用经验、体会促使人机关系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自发到自觉,逐渐科学化。但这个时期的人机关系及发展只是建立在人类不断积累经验和自发的基础上。3 人机关系越来越复杂,机器要求操作者接受大量的劳动成果,例如:飞机的飞行,座舱及仪表位置设计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和生物力学特性等。 二,如何理解人机工程学的含义? 答:人机工程学是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系统中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人们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并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的一门科学。 三,阐述人机工程学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联系与区别。 答: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人机工程学的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安全人机工程学基础研究的方法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基本相同,但是研究问题的角度和着眼点主要侧重于从适应人的安全性特征去研究人机界面。 四、举例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机系统的人、机及其结合面 答:计算机。在人机系统中,存在一个人与机相互作用的“面”,所有的人机信息交流都发生在这个面上,通常把这个“面”称为人机界面。在人机界面上,向人表达机械运转状况的仪表或器件叫做显示器。对机械来说,显示器执行的功能是输出,而对人来说,是输入。而显示器就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面。人即安全主体。机这里是指计算机。 五、请说明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安全工程学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答:安全人机工程学是安全工程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安全工程学的科学依据和最活跃的人的作用因素,它与其他三个子系统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制约、互为补充,从而构成了安全工程学这一整体。 六、何为安全人机工程学?其任务与研究范围是什么? 答: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任务是为人机系统设计者提供系统安全性设计,特别是确保人员安全的理论、方法、准则和数据。范围:1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2,研究人机功能分配。3,研究各类人机界面。4,研究工作场所和作业环境。5,研究安全装置。6研究人员选拔问题。7,研究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人机系统的安全8,研究人机系统总体安全设计准则和方法以及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方法。 安全人机工程学第二章 1.为什么说人体测量参数是一切设计的基础?P17 P24 答:(1)为了使各种与人有关的机械、设备、产品等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率地工作,实现人-机的最优结合,并使人在使用时处于安全、舒适的状态和无害、宜人的环境之中,现代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人体的各种人机学参数。(2)人在活动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承受的负荷量不同,进而导致一系列生理指标值发生改变。通过测定人的有关生理学参数,即可科学地推断人从事某种活动或操作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又可据此合理安排劳动定额、劳动节奏,从而提高工效和操作安全性。 2.人体测量数据如何处理?P30 答:根据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人体测量的数据处理步骤如下:1、将人体测量数据分类分组;2、划出频数分布,做直方图与概率计算;3、确定假定平均数;4、计算离均差;5、计算并列表; 3.使用人体数据的原则是什么?P40 答:(1)满足度。满足度是产品设计尺寸满足特定使用者群体的百分率。也即你的设计适合多少人。(2)产品的设计任务的分类1)Ⅰ型产品尺寸设计(可调准则)。尺寸在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可调,上下限百分位分别为5%和95%时,满意度为90%。2)Ⅱ型产品尺寸设计(最大最小准则)。 4.手、脚作业域如何确定?P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