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

15、短文两篇(一)--谈读书

编写:付万明审核: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本文的读书观.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体会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3.积累文中精辟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和人生观。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学习体会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法与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把你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画上记号)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读书,毕业后曾当律师和国会会员,担任过掌玺大臣和英国大法官。晚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后集成《人生论》(即《随笔》)。

他的随笔小品说理透彻,平易流畅,会意隽永,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启人深思。雪莱曾评价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2.生字词学习:

狡黠.()诘.难()滞.碍()矫.情()吹毛求疵.()睾.()肾阐.证()傅.彩()味同嚼.蜡()咀嚼.()3.将下列的成语及其解释连线。

味同嚼蜡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吹毛求疵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寻章摘句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豁然贯通比喻故意挑毛病,找缺点。

因小失大指读书只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4.自学课文,完成任务。

1.《谈读书》一课选自《》,作者,国家、

家。著有《》、《》等。

2.读书要有哪些好处(目的)呢?它们分别见于哪种情形之下?你赞同哪一种?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3、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存在哪些不好的习惯?它们各有什么弊端?

4.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5、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态度有何不同?

6.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二、合作探究,精读分析。

1、《谈读书》紧紧扣住“读书”这个话题,分别从读书的、和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读书的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第二层: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书的作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2、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联系实际,你认为怎样的书分别适合用这些方法去读?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只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