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关于选题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关于选题类型

学术论文、翻译实践加翻译评论(英译汉或汉译英)、社会调研报告、项目考察报告和跨文化案例分析。鼓励创新,倡导学以致用;鼓励学生以英语语言学科群为平台和基础,进行跨文化、翻译或交叉学科研究,注重解决社会问题,突出外国语学院学科特色和办学方向。

按学校对毕业论文“各专业实验(设计)、课题(项目)、调查(研究)报告、作品等类论文题材不低于80%”要求,我院毕业论文应有80%以上是翻译实践(英译汉或汉译英)、社会调研报告、项目考察报告和跨文化案例分析等题材的论文。强调联系社会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杜绝拼凑复制。

2、关于选题范围

论文选题实行“1+x”申报模式。“1”表示论文选题必须具备英语专业内涵,是英语专业具备的学科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总和。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拓展选题申报空间;以“1”为基础,走“x”发展之路。“x”表示某一贴近社会需求的专业学科方向(如教育教学、科技、商务、经贸、旅游等)。积极引导学生以我校的办学特色为出发点,结合实际,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打通文理屏障,形成交叉研究领域,努力培养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涉及“文学”类选题,毕业生需要提交所阅读文学著作的出处、毕业设计期间的阅读计划表后方可进入选题。对于西方古典文学名著,原则上如无创新的评价视角,不予申报。对于文学类题材,鼓励原创和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确定选题。另外,论文选题如与往届选题重合或高度疑似,将被视为无效选题。凡论文选题与英语语言学科群无内涵联系或毫无关系的,不予申报。

对于翻译实践加翻译评论(英译汉或汉译英)、社会调研报告、项目考察报告和跨文化案例分析的说明:

(1)翻译实践加翻译评论必须是与英语专业学科内涵有关联的学术性文章 (如:小说、评论、各类实用文体文本、科技文献或资讯等)。具体的做法是:具体的做法是:在开题之前,指导学生选取一篇2000 至3000 字的汉语或英语文章,可由学生选取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有一定难度,内含在过去的翻译课堂上所讨论过的翻译中的各种问题。在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独立对此文章进行翻译,翻译时作详细的笔记,记

录下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难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翻译完成后即根据此翻译实践,写一篇4000字左右的翻译评论(英文)。

翻译评论的具体步骤是:首先,简要评述原文的写作目的、原文所具有的最突出的语言功能、主题、语域、文体、原文的读者群、原文的背景等,从而提出一个较为适合的翻译理论视角;其次,对原文和译文进行较为详细的对比。对比时要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如词义空缺、语序的调整、文化差异、文化空缺等等,并可一一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原文和译文分别进行评价。翻译评论有助于译者提高翻译能力,为其他译者提供具体、客观的翻译建议,并能使特定时期、特定领域作品的翻译对他人有所启示。

(2)社会调研报告(包含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是指用英语专业学科视角解读社会(或教育教学)现实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社会调研报告必须用英文完成,按照调研报告的写作模式和规范,用英语专业的学科理论分析解读相关问题,合理提出解决问题之道。调研报告必须注明调研场所、目的、数据采集、问题提出、理论解读和结论等相关环节,要求真实客观。字数要求5000字。

(3)项目考察报告是指用英语专业视角,从事跨文化方面的实物研究(如:跨国商贸旅游线路规划、名胜古迹中的跨文化元素发掘、企业文化研究、产品流程研究等)。考察报告必须以实物为载体,用英文完成;必须有明确的考察目的、内容和意义的介绍,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完成。字数要求5000字。

(4)跨文化案例分析是指用跨文化的视角,结合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以具体实例为解读线索,归纳总结中外文化差异现象。研究视角可选取中西国别国情、区域文化、历史、艺术、民间交流、贸易往来等各多个层面。要求毕业生必须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纲,以案例分析为线索,解读所选主题。案例分析须涵盖背景介绍、研究角度、研究路径、案例分析、主题解读、结论等方面,用英文完成。字数要求5000字。

3、关于选题程序

参照《河池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执行。采用备选与自选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全院具备论文指导资格的教师为毕业生提供参考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最后上报学院,由学院审查确定并最终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对学生选题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并对学生所选题目及其可行性拥有批准和否决权。指导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选题是否符合确定的选题范围,以及学生选题是否过窄或过大。如发现

问题,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

4、关于论文写作与指导

(1)确立毕业论文指导关系后,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工作职责开展工作。

(2)指导教师认真总结往届毕业论文工作的经验、问题,结合教学督导组对学生毕业论

文工作反馈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开设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论文质量。

(3)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要求参照《河池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执行。指

导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4)对完成毕业论文学生的要求参照《河池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执行。学

生应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各个环节的任务。学生应特别注意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按时完成。

5、关于指导教师资格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硕士研究生、讲师职称及以上教师组成。我院根据学生选题情况指派符合以上条件并有相关领域或方向学术专长的教师担任。

6、关于毕业论文格式

按照《河池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及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执行。

7、关于答辩

(1)对能提前完成毕业论文并能达到毕业论文质量要求的学生,学院里拟定5月初提前

安排一次毕业论文答辩。

(2)学生若对答辩小组评定的成绩有异议,可以提出书面申请。学院答辩委员会受理申

请后,进行审议并视审议结果可重新组织答辩,给出终评成绩。

8、关于抄袭问题

根据学校《河池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修订)》的规定,学校对已认定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划分为:一般、严重、非常严重三类。(一)一般作假行为:学位论文重复率高于30%(含30%)低于40%;(二)严重作假行为:1.学位论文重复率高于40%(含40%)低于50%;2.伪造数据的;3.其他严重作假行为。(三)非常严重作假行为:1.学位论文重复率高于50%(含50%);2.购买、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的;3.由他人代写、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代写的;

4.其他非常严重作假行为的。因指导教师无法肉眼判断论文的重复率,学生在提交初定稿前论文需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并获得相关证明方可参加答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