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利用规律进行计算。(教材第3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提高学生的观察、对比和分析能力。

3.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难点:发现商的规律。

教具学具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畅谈生活,学习中你发现有哪些规律?说给同伴听。

提问:你是怎样发现这些规律的?学生叙述发现规律的过程。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发现规律要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和分析的过程。今天我们借助计算器共同探索乘除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二教学实施

1.用计算器计算。

(1)出示例题。

1÷112÷113÷114÷115÷11

(2)提问。

看到这些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甲:计算太麻烦,我们用计算器。

生乙:我想用计算器算出结果,这样既省时间,又能保证答案正确。

师:老师尊重你们的意见,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这些题目,但我要提高难度,要求计算后观察结果,找出其中的规律。

(3)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用计算器独立完成计算任务。

(4)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全班订正。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2.观察发现规律。

(1)自己观察、独立发现。

(2)小组交流、互相借鉴。

(3)全班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板书规律。

商的规律:都是循环小数,且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4)引导学生观察。

1÷11=0.0909…循环节是09;

2÷11=0.1818…循环节是18;

3÷11=0.2727…循环节是27;

……

3.用规律写商。

(1)教师板书:6÷11=7÷11=8÷11=9÷11=

(2)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商。

独立完成,略有困难的,可请同伴帮助完成,也可问教师。

(3)提问。

集体订正后,教师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引导学生说出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4.拓展练习。

探究乘法的计算规律。

(1)板书:3×7=

3.3×6.7=

3.33×66.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2)明确要求。

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找出积的规律,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3)交流反馈。

根据学生计算的结果和发现的规律板书:

3×7=21

3.3×6.7=22.11

3.33×66.7=222.111

3.333×666.7=2222.1111

3.3333×6666.7=22222.11111

3.33333×66666.7=222222.111111

(4)提问。

你是根据什么写出这些题的结果的?(根据积的规律,写出了它的计算结果)积的规律:第一个因数中有几个3,积就由几个2与几个1组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37页第12题。

2.教材第38页第13题。

3.用计算器计算,写出结果,找出规律。

111111111÷9=

222222222÷18=

333333333÷27=

555555555÷45=

888888888÷72=

999999999÷81=

4.看规律,写得数。

12×9=108

123×9=1107

1234×9=11106

12345×9=111105

123456×9=()

1234567×9=()

12345678×9=()

123456789×9=()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11111.11112222

2.22223333

3.33334444

4.44445555

5.55556666

6.6666

2. 444.2224444.2222

3.123456791234567912345679123456791234567912345679

4.1111104111111031111111021111111101

教材习题

第35页做一做:2122.11222.1112222.111122222.11111222222.111111

课后反思

1.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计算器找出规律。

2.注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归纳他们所发现的规律,学生对于表达他们的观察成果也很感兴趣。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学完小数除法和循环小数之后,开始学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在学生的学习中,计算器能提供很多的方便,学生比较有兴趣。

知识资料链接

9.4÷6=1.5666666 (正确为1.566…) 32.8÷2.7=12.148148(正确为

12.148148…)12.4÷11=1.1272727(正确为1.2727…) 3.7÷2.2=1.6818181(正确为1.68181…)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接触计算器的体验让学生认识到:用计算器计算具有迅速、方便、正确的优点。因为以前的经历使学生对计算器充满好感,所以无比信任它。题例中出现的错误有个共同点:照抄计算器显示屏的结果。“计算器算的还会错吗?”其实学生用的计算器一般都是只能显示8位的计算器,若结果多于8位就显示不出来了。照抄结果当然就错了,这都是过分相信计算器惹的祸。

课后小知识

------------------------------------------------------------------------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一句经典名言: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告别我们勤奋带来硕果累累,贪玩使人两手空空。在学习的道路上,你是要“勤”,还是要“嬉”,呢?值得你去深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