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07T17:04:05.6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李双刘伟樊琢卓傅俊峰郭涛[导读] 摘要: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车辆数量的快速增加,城市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摘要: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车辆数量的快速增加,城市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在受益于汽车发展以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尽量避免汽车尾气污染,并恶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必须在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本文讨论了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介绍了新的汽车排放法规和排放标准,并探讨了排放控制技术与措施之间的平衡点。

关键词:尾气排放;控制技术;政策措施;国家标准

正文

一.汽车尾气排放的现状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中国城市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城市干线空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些城市汽车排放污染已成为一个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针对汽车尾气污染加剧的情况,我们必须采取行政行动。法律和经济等各种手段,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能源过度消耗,创造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汽车密集的城市,汽车排放污染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危害着一些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二.污染物成因,排放途径和成因

汽油发动机排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漂浮颗粒等,其含CO量最多,是污染的主要成分。气氛。汽车排放的大部分有害气体被排气管排出,一小部分从其他部分(如曲轴箱和燃料供应系统)中排出。此外,从燃料箱蒸发的燃料蒸汽也会污染空气。在汽车排放中,还有苯丙素类,它们是强致癌物质。 CO是燃料不完全然烧后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有害气体,主要从排气管排出,也有少量由曲轴箱排出。人吸入CO后,血中结合氧的血红蛋白将失去携带氧的能力,人就会出现中毒现象,如反应能力、视敏度下降等。CO中毒的早期症状是流泪、咳嗽、头晕、恶心、呕吐、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发生虚脱昏倒。

发动机排放的有害气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释放:一是排气管,约99%的CO,99%的NOx和60%的HC通过排气管排出;其次,曲轴箱,约1%CO,1%NOx和20%HC通过曲轴箱泵出;第三是燃料蒸发,大约20%的HC通过燃料蒸发释放到大气中。

三.排放控制技术

1.当发动机处于冷态时,由于催化剂活性差,不利于减少HC排放。在所使用的方法中,精益燃烧技术是最有效的。为了保证空燃比(A / F)变薄,在进气口安装涡流控制阀,改善发动机进气系统,提高充气效率;改善发动机燃烧系统,合理组织燃烧室内的气流,促进火焰传播;提高点火稳定性,使发动机在稀薄气体混合物下保持稳定燃烧,从而减少HC排放。

2. 未燃HC的吸附净化。通过在活化催化剂之前使用作为勃姆石的主要组分并吸附HC作为HC吸附剂,这是一种有效的减少未燃HC的方法。吸附剂最重要的性质是HC的吸附速率。吸附剂中的碳原子越多,吸附率越高。三元催化层可以涂覆有吸附的HC吸附催化剂。

3. 排气后处理技术。尽管已经提出并开发了各种柴油机废气后处理溶液,但是目前公认的更实用的解决方案仅是氧化催化转化器,微粒捕集器和NOx还原催化转化器。其中,微粒捕集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商业化的柴油微粒后处理技术。颗粒捕集器的壁是多孔陶瓷。在两个相邻的通道中,一个通道的出口侧被阻挡,另一个通道的入口侧被阻挡,这迫使废气通过入口打开。在通过多孔陶瓷壁进入相邻出口的开放通道时,颗粒在通道壁上过滤。颗粒捕集器对烟灰的过滤速率大于90%,并且可溶性有机组分SOF(主要是高沸点HC)也可以部分捕集。

四.政策分析

中国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带来更大的环境压力。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排除由于环境问题导致的汽车开发;我们也不能忽视环境问题,让自由;无论国情如何,我们也不能盲目提高标准。

1.严格标准,全面管理。汽车排放标准的修订和制定,应当在环保部门的主持下,从汽车工业转变为研究所,生产企业和公安部门的组织体系。排放标准应突出政府的环保政策,并进行排放控制。法规和标准更加科学,并且改进了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使其尽可能接近车辆的实际使用。

2.开发新能源与环保技术。注重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大力开展对可燃冰等新型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正处于开发阶段的稀土元素催化转化器,具有成本低廉、对含铅汽油的毒化作用不敏感的优点;特别是在不用电子控制的供油系统条件下,采用它可以减少CO和HC的排放量。

五.未来展望

中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必须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在严格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同时,必须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环境效益。这是我们寻求的实际保护。环境与汽车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滨丹,吴宁.探讨汽车尾气污染危害与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

[2]肖荣华.最不可忍受的污染物——汽车尾气[J].防灾博览,2006,(02)

[3]杨柳,何洪.汽车尾气的危害及治理[J].城市问题,200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