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利集团和蒙牛乳业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伊利集团和蒙牛乳业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伊利集团和蒙牛乳业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伊利集团和蒙牛乳业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伊利集团和蒙牛乳业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逐渐退出大部分产业领域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国有资本将会彻底退出竞争性产业领域,这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2004年,中国国内对管理层收购(MBO)这种产权改革方式进行了中国范围内的大讨论,

这场以郎咸平质疑TCL和海尔的产权改革为起点,以“郎顾之争”为高潮,最后由政府出台

一系列讲话和政策为结果的大讨论,对于MBO在中国改革的作用,国家对于MBO的态度,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态度等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国资委对MBO采取了暂停和谨慎的态度。

2006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了国企管理层持股解禁的信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增量资产实现自己

的股东梦想再次成为可能。作为国有资产产权改革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MBO将在中国的产权制度改革中继续发挥作用,只是在操作上受到更多的监督,定价更加市场化。在可预见

的将来,MBO将会继续成为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式。

隐性MBO模式

政府监管部门已对MBO有严格控制,从叫停上市公司MBO,到叫停大型国企MBO,到对中小国企实行MBO提出5个先决条件,再譬如对企业原经营者进行离任审计、严禁自买自卖、

必须公开竞价、不得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等等。

但与中国的许多其他事情一样,有法可依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则在于既有的政策、法

律是否能够得到切实而严格的落实。当国企的“管理层”与地方政府官员、资产评估机构及

部分国有银行官员结成某种利益同盟的时候,所有政策、法律约束自然形同虚设,国有资产

在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中流失,也就成为必然。这正是中国目前隐性MBO大行其道的原因。隐性MBO可能隐藏的,不仅仅是收购者的身份,还包括收购资金来源,收购者的身份等。对

于试图完成MBO的企业而言,即使无法满足监管层的要求,仍可以通过各种“非常”的手段,

“曲线”绕过这些障碍,成功实现MBO,但其风险也较大。

2004年是“伊利股份”的多事之年,最大的竞争对手“蒙牛乳业”在香港成功上市,

一次募集14亿港元,给予伊利一个重创;“独董”风波使得伊利燃起内讧;董事长郑俊怀

涉嫌挪用巨额公款进行MBO的丑闻,使得伊利高管彻底易主。下面就来仔细看一下这个案

例。

(1)基本状况

伊利起家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奶厂,起家时的注册资本只有40万元,性质是国有企业,拥有国有股3200万股。20年来,在郑俊怀率领的团队拼搏下,回民奶厂变成了上市公司。

改制之后的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号称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乳业双雄”,雄心勃勃有意成为

中国乳品行业的龙头老大。伊利股份2003年的销售额达到63亿元。

2.MBO演变过程

2001年,伊利公司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实行期权激励,为了便于持股,伊利公司用激励

资金注册了启元投资有限公司,企业法人即为郑俊怀。其中,郑俊怀出资2540万元,杨桂琴出资34万元。2002年,呼和浩特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的伊利国家股全部被划拨到市财

政局名下,并于当年将其中的500万股(占总股本的3.41%)有偿转让给启元公司,至2003年末,股份持有增至4.38%,成为伊利股份的第二大股东。而启元则是由伊利20多位高管组成的投资公司,其中郑俊怀的股份最多。

华世商贸于1999年底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张显著和李永平分别出资20万、30万元。2002年11月增加注册资本415万元,由郑海燕、马庆、李凤兰三人共同缴足,他们三

人分别是郑俊怀之女、杨桂琴的丈夫、李永平之母。郑海燕以占49.47%的比例为华世商贸第一大股东。

2002年10月,伊利董事长郑俊怀在董事会上提出购买国债的想法。11月开始,近3亿元资金陆续打到闽发证券。截至2004年9月7日,已售出所持全部国债,收回资金2.2亿元,累计亏损775万元。

2003年3月,呼和浩特市财政局拟将所持伊利股份2802.87万国有股转让给金信信托,

占总股本的14.33%。转让价格定为每股10元,而其时伊利的每股净资产为9.54元,半年每股业绩已经达到0.58元,该转让被市场指责为低价转让。7月,股权转让获得批准完成

过户,金信信托成为第一大股东,受让的股权性质由国有股变为法人股。

由于在时间和金额上,伊利股份的国债投资与金信信托的国有股收购几乎吻合,市场怀

疑国债资金很可能被腾挪出来,作为实施MBO的资金。

随之,博时基金价值成长持有3.30%的股份。博时在伊利前10大股东中的位置不断靠前,从2002年底的第五名,升到2003年中期的第四、2004年初的第三名,到2004年9月底,博时价值成长已经成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公开信息显示金信信托恰恰是博时基金的第

一大股东。

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备注

金信信托 14.33% 以购买国债渠道隐性转移资金使得金信收购承购,董事长郑俊怀

为金信信托背后大股东。

启元投资 4.38% 伊利20多位高管组成的投资公司,董事长郑俊怀股份最多。华世商贸 2.16% 有伊利高管层个别人士及亲属共同出资组建博时基金 3.30% 金信信托乃博时基金第一大股东

3.情势演变

2003年6月,俞伯伟等三名独立董事要求对公司国债买卖等作专题审计,8月3日,临时股东大会罢免俞伯伟独董职务,公司独董王斌提出辞职。2004年12月20日,伊利股份“紧急停牌”。12月17日,董事长郑俊怀、副董事长杨桂琴、董事郭顺喜、财务负责人兼

董事会秘书张显著及证券代表李永平5人因涉嫌挪用公款,违法进行MBO被刑事拘留。事后,检察院就伊利事件不断深入调查,诸多事实逐渐浮出水面。2005年4月7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金信信托已于4月6日与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金信

信托将其持有的公司社会法人股5605.74万股(占总股本14.33%)协议转让给呼市投资公司,

每股转让价格为5.352元,转让总价款为3亿元。本次转让实际上是对前期股权转让的撤销。

呼市投资公司正是该市国资委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

伊利MBO最后以国资委收回金信信托所持股权划上句号。

4.悲惨结局的思考

伊利MBO以高管郑俊怀被拘告终,“伊利”这个曾经在资本市场上最耀眼的绩优蓝筹股,

一夜之间成为了MBO风潮中一片被吹落的残叶。

这里我们看到这种隐性MBO其实是企业高管为己谋私,与其说是伊利MBO,倒不如准确地说是郑俊怀等人利用华世商贸、启元投资和金信信托三家公司作为通道为个人谋取利益而

损害了流通股股东利益的行为。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一言堂”治理模式,流通股东

作为贡献最大、损失最多、数量最众的一个群体,缺乏代言人,丧失话语权。另外,还看到

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改革不彻底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中国法律法规环境对资本市场上MBO行为的立法与监管力度薄弱。

激励型MBO

笔者认为,与伊利这种隐性违规的MBO相比,蒙牛乳业成功实现香港上市的过程背后却

有种另外一种变相的经营团队的持股增资,一定程度上激励了蒙牛的成长,其实质类似于

MBO形式,所以在此称之为激励型MBO。

案例. 蒙牛上市

1.基本状况

蒙牛创立于1999年,短短5年时间,便闯入乳业三甲之列。蒙牛从发起成立时的9个人,900多万元的第一批投入资金,到如今市值超过40亿港元。在这5年发展中,其业务年均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365%。

牛根生在创立蒙牛之前曾任伊利股份董事会执行董事、生产经营副总裁,在如今蒙牛董

事会中,另有3名成员也曾在伊利担任重要管理职务。

2.蒙牛的成长

蒙牛的成长比较顺利,一直都不缺钱,在2001~2003年融资所得资金净额分别为8250万元、1.48亿元、5.833亿元,而其2001~2003年间的投资也不断增加,分别为1.077亿元、1.782亿元、7.379亿元,资金筹措与扩张步伐紧紧相连。

2004年6月,蒙牛乳业(HK 2319)在香港成功上市,公开发售3.5亿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股票发行价高达3.925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19倍,IPO 融资近14亿港元。同时也给予其同业最大竞争者伊利重重一击。

3.)“千万豪赌”的资本游戏

蒙牛乳业从1999年1月成立后,用了3年的时间,先后进行了增资、股改等四次资本

运作,实现了初步的原始积累,但是要成为一家足以垄断乳业行业的巨头,它还差一个关键

的因素———资本的支持。

经历了国内上市努力的失败后,2002年6月,蒙牛管理层与摩根斯坦利、鼎辉、英联

三家外商投资机构定下协议:外资投入2.16亿元,只占32%的股份,即2000多万股,折合起来,“蒙牛股份”的外资进入成本为10.1元/股。另外,若蒙牛在未来3年的年盈利复合增长不能达到50%,蒙牛管理层就必须将所持有的7.8%股权,即7830万股转让给摩根士丹利等策略股东;反之,若达到50%的增长幅度,这3家股东就将把同等数量的股权转让给管

理层。幸运的是,到了2003年8月,牛根生就已经提前完成任务了。“蒙牛股份”的财务

数据显示:税后利润从7786万元增至2.3亿元,增长了194%。

实际上,外国资本在资本入股的整个过程中操作手段是非常复杂和巧妙的,目的就是为

了控制“蒙牛”。在此暂不赘述。

2004年3月23日,牛根生以各1美元的象征性代价,从三家外资投资者手中获得了上

市公司“蒙牛乳业”4600万股股份,价值1.8055亿港元,这也是牛根生在整个上市过程中

直接获得的惟一一笔财富,还是有禁售期限制的。

蒙牛上市,解决了资本通道问题,而且也从制度上保证了管理层及其他人才的激励问题。

蒙牛乳业没有政府性投资和国内投资机构入股,是一家由自然人持股同时又吸纳境外投资机

构股的企业。股本结构中,牛根生的个人持股比例只占6.1%,众多管理层以及业务伙伴通

过信托方式持股,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也继续持股,流通股本占近40%,较为健康合理。

但是蒙牛上市之后,外商投资机构又与蒙牛签订了一份协议:要求蒙牛未来3年的年盈利复合增长达到50%,也就是说蒙牛在2006年的税后利润要达到5.5亿元以上,如果税后利润率保持4.5%,2006年销售额需要在120亿元以上。否则,没收蒙牛管理层7830万股给外资。

MBO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新生儿,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势必经历诸多坎坷,诸多磨难,

但是,硝烟散尽,MBO将继续前行。而且,由于有了更加市场化的环境,更加公平的定价机

制,MBO的脚步将更加稳健。另外,MBO作为一种解决代理成本过高的有效方法,其应用范

围不止局限于国有资产的转让转移领域,对于民营资本也同样使用,在可预期的将来,MBO的成功案例将在民营资本的舞台上上演。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许倩倩 何佳飞 田琳琳 王萍萍 翟利娟 胡娟 孙飞

这时,风险注资还未开始,壳公司架构搭建已经完成,壳公司的结构和预计注资完成后的股权结构如下图。 这样设置壳公司结构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避税,一方面是为蒙牛将来上市做准备 ②风险投资的进入 2002年9月24日,在完成了壳公司结构搭建后,风险投资正式开始。 第一步,股本结构准备: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扩大股本1亿倍,即从原来的1美元扩大到1亿美元,共计1亿股,并将股本分为A类股5200股和B类股99999994800股。其中,A类股每股拥有十票投票权,B类股每股拥有一票投票权,另外规定了AB类股票的分红权,中国乳业同时规定,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原先持有的1000股为A类股。这些关于投票权和分红权的规定为双方之后的对赌协议提供了条件。 第二步,注资过程开始:摩根士丹利、鼎辉和英联三家风险投资机构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3141007美元,认购了中国乳业公司32685股、10372股、5923股的B类股票,合并持有B类股票48980股。三家金融机构总计为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注入资金2597.3712万美元。 第三步,注入蒙牛公司资产:中国乳业将得到的全部资金以增资的方式,转移给毛里求斯公司,毛里求斯公司使用这笔资金(2597.3712万美元)购入内蒙古蒙牛66.7%的股份。中国乳业是毛里求斯公司的母公司,因此,中国乳业间接成为了蒙牛乳业最大的股东 第四步,股权分配,金牛公司与银牛公司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合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第一轮注资后,蒙牛股份的股权结构如下

(完整word版)蒙牛企业案例分析

蒙牛企业案例分析 ●组长:金凡楣 0607060122 (企业组织文化分析及案例、 组织文化、环境、战略部分文档制作) ●小组成员:王利 0607060120 李雪瑞 0607060135 (案 例描述) 张泽英 0607060130 (企业环境分析) 温哲 0607060121(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万嘉阳 0607060118 (企业社会责任观分析) 张丹 0607060129 (企业职能分析) 案例描述: “天苍苍,野芒芒,风吹草低见牛羊”,就在内蒙这快天然优质且人均拥

有奶量和牛奶增长进展居全国第一的牧场上,牛根生以1000万元注册资本于1999年1月成立了这个中国民营企业巨头——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 成立之初,企业面临着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以及“伊利”的重重压力。牛根生进行大胆的作法,以注册资本300万元打广告,雇佣工人,为合作方出人才,出标准,出管理,出技术,出品牌,进军了牛奶市场。为避开与当时乳业老大“伊利”的冲突,他们做出了: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立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价格标准不一致的蒙牛不收。并且于2000年提出“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把标杆定为伊利,随后又在呼和浩特市的红色路牌上打上“蒙牛乳业,创内蒙古第二品牌”和“向伊利学习,为民族争气”。有的广告牌还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力、兴发、蒙牛乳业”。借这两个内蒙无人不知的大企业的“势”出自己的“名”,使伊利降低“敌意”。2000年9月~2001年12月,他们推出《为内蒙古喝彩,中国乳都》的公益广告,在3000多幅灯箱广告中,推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在成长的过程中,蒙牛从未错过每一次商机。2005年的“超级女生”,更让蒙牛走进大家视野,并使蒙牛酸酸乳销售额比同年增长了2.7倍。神五升天,蒙牛打出“航天员专用奶”,在中央电视台争做广告。蒙牛1999年4400万的销售额排名1116,而到2002年,就进入乳业排名第四,销售额直迈21亿。这些成就取决于他们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管理。在成员之间8大元老均来自伊利,90%的中层干部也来自伊利。干部们在乳业平均工作年限都在五年以上。2003年,以牛根生任院长成立企业商学院。要求每位新员工接受一周全封闭入职培训,灌输企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3,4

[案例3] “老牌”企业的竞争 海清啤酒成功的在中国西部一个拥有300万人口的C市收购了一家啤酒厂,不仅在该市取得了95%以上市场占有率的绝对垄断,而且在全省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60%以上,成了该省啤酒业界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C市100公里内有一金杯啤酒公司,3年前也是该省的老大。然而,最近金杯啤酒因经营不善全资卖给了一家境外公司。 金杯啤酒在被收购后,立刻花近亿的资金搞技改,还请了世界第四大啤酒厂的专家坐镇狠抓质量。但是新老板清楚的很,金杯啤酒公司最短的那块板就是营销。为一举获得C市的市场,金杯不惜代价从外企挖了3个营销精英,高薪招聘20多名大学生,花大力气进行培训。 省内啤酒市场的特点是季节性强,主要在春末和夏季及初秋的半年多时间。一年的大战在4、5、6三个月基本决定胜负。作为快速消费品,啤酒的分销网络相对稳定,主要被大的一级批发商控制。金杯啤酒没有选择正面强攻,主要依靠直销作为市场导入的铺货手段,由销售队伍去遍布C市的数以万计的零售终端虎口夺食。 金杯啤酒的攻势在春节前的元月份开始了,并且成功地推出了1月18号C市要下雪的悬念广告,铺还有礼品附送。

覆盖率和重复购买率都大大超出预期目标。但是,金杯在取得第一轮胜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内部的管理问题。该公司过渡强调销售,以致把结算流程、财务制度和监控机制都甩在一边。销售团队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浮躁,甚至上行下效不捞白不捞。公司让部分城区经理自任经销商,白用公司的运货车,赊公司的货,又做生意赚钱,又当经理拿工资。库房出现了无头帐,查无所查,连去哪儿了都不知道。 面对竞争,海清啤酒在检讨失利的同时,依然对前景充满信心。他们认为对手在淡季争得的市场份额,如果没有充足的产量作保障,肯定要跌下来;而且海清的分销渠道并没有受到冲击,金杯公司强入零售网点不过是地面阵地的穿插。 如今,啤酒销售的旺季,也就是决胜的时候快到了,您认为海清啤酒应该怎样把对手击退,巩固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呢? [问题] (1)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海清啤酒面临的环境。 (2)如何评价金杯啤酒的竞争战略? (3)海清啤酒应采用什么用的战略? 分析: 1、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海清啤酒面临的环境。 (1)优势S: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市内:95%以上;全省:60%以上);有一定的生产加工能力; (2)劣势W:销售队伍不太雄厚,市场没有细分,产品没有特色; (3)机会O:拥有很高的客户群,产品在当地拥有

案例一:蒙牛网络营销案例分析资料

案例一:蒙牛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一)企业及其网络经营现状的概要介绍 1999 年8 月,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总 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一一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拥有总资产100多亿元,职工近3 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 万吨。 十年来,本着“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的企业定位,按照“立足自主开发,强化联合作业,培育核心产品,抢占技术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乳业集团累计投入科研资金上亿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创新之路,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从创业初“零”的开始,至2008 年底,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39 亿元,年均递增104%,是全国首家收入过200亿元的乳品企业。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5% 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冰淇淋和酸奶销量居全国第一;乳制品出口量、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居全国第一。 (二)、企业网站运行情况介绍 1. 蒙牛官方网站的类别 蒙牛官方网站从类别上(信息发布型、网上销售型)来说属于信息发布型的,是企业网站的初 级形式。网上销售的部分主要是由蒙牛商城网站承担的。 2. 蒙牛官方网站的功能 蒙牛官方网站的功能分为:品牌形象,塑造良好的蒙牛品牌形象;产品/服务展示, 网站公布了蒙牛集团所推出的所有产品, 对其产品的规格等进行详尽的描述和展示;信息发布,对企业的各类信息如公司信息、产品信息、企业荣誉、中期年报、企业新闻等等;顾客关系, 顾客服务, 网页中的联系我们下设了呼叫中心方便网上直接对用户服务, 邮信地址以 及可以直接从网上反馈意见;网上调查是对顾客的需求和意见进行调查, 联系我们中的意见反馈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起到网上调查的作用;资源合作, 和其他企业建立投资合作、业务合作、技术合作、招标信息也在网站上有相应公告。 3.蒙牛官网的网站内容进入蒙牛企业的网站首页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它采用的是“三”字形布局,整体比较简洁,色彩分明,采用的是一种浅色的基调,给人一种清新自然、明亮整洁的感觉。在页面最主要位置(“F”型网页浏览注意力现象中的最上一横)鲜明的标出公司的LOGC图标和网 页导航系统, 在导航系统下面是幻灯片广告, 在首页的左半部分设有蒙牛的新闻中心, 可以让浏览者迅速的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 以及生产的流程简图, 是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蒙牛的产品,同时在首页中还有站内搜索系统, 便于浏览者快速有效地寻找需求信息。企业网站采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使直观性更强。企业的导航菜单清晰明了, 易于导航, 首页是上方横向的导航栏, 进入子页面后, 侧面又有竖向的导航将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能够较好的引导访问者快速进入要访问的页面。而且网站中内链书较多, 可以实现从一个界面到达任意界面的功能。主栏目清晰并且全站统一, 使浏览者可以得到很好地感受。

企业战略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20多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诞生了一大批新兴企业,能够存活至今的,大多数已经成为业界翘楚,比如联想集团、万科集团,以及健力宝。 从今年3月23日张海突然被警方拘留审查,到此前的去年12月初三水区政府强力接管;从去年8月23日张海被宣布下课,祝维沙走上前台,到11月16日北京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科闪电般地收购健力宝绝大部分股权;从资本屠夫闪电收购健力宝到创始人李经纬涉嫌贪污…… 最近几年来,由于健力宝在国人和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特殊地位,围绕健力宝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 从李经纬到张海到祝维沙再到李志达,及至后来的复产领导小组,健力宝一次次权利更迭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因果?五任掌舵人两任涉嫌犯罪,一任被强行驱赶,健力宝纷繁复杂的利益链条深处,到底又潜藏着怎样的因果?从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到如今背负数十亿负债,甚至净资产有可能已为负值的窘况,健力宝产业经营的覆辙中,究竟又有多少值得后人警醒的前车之鉴? 一、长期战略迷失。

健力宝无论在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代,都严重存在战略迷失的问题,战略迷失导致了两个时期的健力宝缺乏清晰的战略性目标,最终陷入困局。在李经纬时期,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个随遇而安的决策去自然推动的,而张海时期的健力宝则更像是一个患了多动症的小孩,喜欢四处出击。林佑刚评价,很大程度上,李经纬和张海都没有真正把握好饮料产业的发展规律。 二、组织架构不合理 健力宝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组织功能的设计、关键职位、职级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结构的缺陷导致整个组织未能抓住最关键的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跟国内很多企业一样,是一个具有鲜明创业者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企业。如果说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所存在的结构问题是当时国有企业的通病,那张海管制下的健力宝所存在的问题则完全是股东的经营管理问题,治理结构错位、组织功能缺失等,都是张海时期健力宝治理结构缺陷的基本表现。林佑刚表示。 三、流程管理僵化 在张海主政期间,流程在健力宝内部是一个经常被挂在嘴边的词,按流程走是很多中高层喜欢说的一句工作语言,而健力宝内部所制定的流程文件汇总堆起来都超过1米。但健力宝的流程却太完备了,乃至一个内部摄影摄像工作都有一套详细的流程,而人力资源部门的业务流程更是多达23项。林佑刚回忆,健力宝内部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一个电话或者一句话可以搞定的事情,却一定要拟一个书面的工作联络单;财务的审批时间时常要拖很久,假如某个领导出差了,很急的事情也要等他回来。 四、营销模式败局

蒙牛案例分析(1)

财务战略分析 ——蒙牛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奶类产品系列,现已在全国15 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 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 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二、蒙牛发展路线 ?1999年:蒙牛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埋下基石 ?1999年8月:股份制改造,增资到1398万元,10个发起人,进入快速成长期 ?2001年:从内蒙古走向全国 ?2002年:进军香港市场 ?2003年:借力航天,行业领跑 ?2004年:踏上世界牛“寻梦”之路 ?2005年:勇于追求,实现“乳都”梦想 ?2006年:获得国际乳业大奖,开启中国牛奶爱心行动 ?2007年:多元合作,200亿领军乳业 ?2008年:牛奶安全,取信于民 ?2009年:跻身世界乳业20强 成立仅仅8年多的蒙牛,销售收入就从1999年的119位上升到了2007年的第2位,其中,超高温瞬间灭菌牛奶、液态奶、冰淇淋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并成为中国牛奶出口量最大的企业。

三、蒙牛集团财务战略简介 (一)蒙牛的融资 1.蒙牛第一次融资 面世不到半年,资金成为蒙牛发展的巨大瓶颈。与此同时,蒙牛开始了向民间资本融资,并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非法集资”风波。1999年8月18日,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工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398万元,法定代表人牛根生,发起人共10位。 2002年蒙牛将绣球抛向风险资本。2002年10和2003年10月,摩根、英联、鼎辉分两次向其注入了约5亿元资金。 2002年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联手向蒙牛的境外母公司(开曼群岛公司)注入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约2.1亿),同时取得49%的股权。 2003年10月三家投资机构再次向蒙牛的海外母公司注入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 2.蒙牛第二次融资 到2003年,蒙牛上市已经水到渠成,丰硕的果实等待着收获。2004年6月蒙牛股票在香港持牌上市了。本次共发售3.5亿股,股价3.925元。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冻结资金280亿港元。这笔资金将通过增资大陆蒙牛的方式注入。 不断地筹资使蒙牛的资金流超越了“环绕速度”,从而成功使企业避免了面临困境、险境、绝境乃至死境的局面。 (二)蒙牛的投资 1.虚拟联合 1999年蒙牛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蒙牛搞“虚拟联合”,与中科院联合,开发产品,塑造品牌;与中间商联合,开辟全国大市场。 后来蒙牛将“虚拟联合”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把传统的“体内循环”变作“体外循环”,把传统的“企业办社会”变作“社会办企业”,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蒙牛集团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案例分析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 只为优质生活。(For a bitter life.) 每当听到这两句话,我相信大家肯定会想到蒙牛集团,一个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自豪的民族企业。下面我将对蒙牛集团进行详细分析介绍,让我们树立民族意识,为我们的民族企业的辉煌成就而感到无比自豪吧! 一.蒙牛集团简介 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属中外合资企业。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60多亿元,职工2.9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330多万吨/年。到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相,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创业7年,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0.37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4.87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4.56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和冰淇淋销量居全国首位;乳制品出口量全国第一。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在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3700多个,至今已累计收购鲜奶650多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120多亿元,仅2005年一年就发放奶款42亿多元;目前,日均收奶量达到近9000吨,位居行业第一。 在社会公益事业上,2003年,率先捐款、捐奶1200万元抗击非典;2004年,为全国教师捐奶3000多万元;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2005年,出资1000万元参与呼和浩特奶牛风险基金的设立,董事长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2005由蒙牛乳业集团与湖南卫视联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青春女孩秀,全国震撼;2006年,积极响应总理号召,率先向全国贫困地区500所小学捐赠牛奶一年,预计受益小学生在7-10万人,总价值达1.1亿元。 目前,蒙牛乳业集团正按照确保在 2011 年跻身“世界乳业 15 强”的既定目标,为中国乳业的发展,为国人体魄的强健,为内蒙经济的腾飞做着自己不懈的努力。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1 宜家出走马甸变脸 宜家在马甸15000平方米的店面,创造出5.4亿元/年的销售额。 这个世界500强将在明年年初搬离马甸,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既关心宜家的前景,也关心马甸的发展趋势。 马甸曾经被北京市商委规划为北京市十个商业中心的一个。马甸经历过两次辉煌,一次是在亚运会期间,马店是亚运会商品集散地,那时大众和社会对马甸作为商业中心有了初步认识。第二次是在马甸被大规模开发以后,特别是宜家进驻以后,形成了马甸商业上真正的繁荣。 据了解,宜家在选址上有两点必备的条件,第一,必须处于交通要道。马甸地区有四通八达的交通,马甸立交桥交通流量巨大。第二,宜家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物业都是自己的,不采取租用的办法。宜家初进北京,在马甸破例采取了租赁的方式来开店,也证明了马甸的商业价值。 宜家出走可能基于三个原因:一、1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已不能满足经营需求;二、宜家失去了在马甸的定价权,成本为王的经营理念使宜家难以接受马甸区域日益成熟带来的租金上涨的成本压力;三、马甸由纯商业向商业与商务结合的大势,已使宜家失去了小资定位的环境土壤。 商业和商务应该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不同的业态,对商务的支持也各不相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宜家“出走”也许意味着这个区域的商业或商务价值的新陈代谢。 宜家搬走不一定是坏事,通过马甸商业的重新整合和洗牌,让市场来检验马甸区域真正的商务和商业价值。 (1)根据宜家在选址上的两个条件,谈谈你对企业战略的认识。 (2)根据上述资料谈谈你对战略实施的认识。 参考答案: (1)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正确确立自己的经营定位,即目标顾客群,宜家之所以定位于交通要道,是针对自提货物和追求低价格的顾客;自己经营物业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 (2)战略是由一定的产品和市场定位组合体现的,没有明确的产品(服务)与准确的市场定位,企业会失败。战略制定后,一般不应朝令夕改。战略是动态的,战略制定时的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要适时调整。 ★案例分析2 俄亥俄州牛排包装公司 在牛排包装行业中,传统的成本链包括:在分布很稀疏的各个农庄和农场饲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一、案例简述 (一)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 据蒙牛介绍,他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想建立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上市。除了早期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它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而把这事搁下了。 2002年初,蒙牛的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香港二板。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蒙牛发展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见了面之后,摩根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香港二板上市。众所周知,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摩根与鼎晖劝牛根生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香港主板。

(二)外资进入蒙牛进程 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和其全,第一家作为未来回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MS Dairy Holdings资子公司. 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金牛公司)和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 2002年9月24日,China Dairy Holdings扩大法定股本1亿倍,并开始对外发售股份,股份从1000股扩大为1000亿股,分为一股十票投票权的A类股5200股和一股一票投票权的B类股,并规定原来的1000股旧股算作A类股份,包含于5200股A类股份之内。 2002年10月17日,“金牛”与“银牛”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合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紧随其后,三家金融机构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3141007美元,认购了32685股、10372股、5923股的B类股票,合并持有B类股票48980股,三家金融机构总计为China Dairy Holdings提供了现金2597.3712万美元(注:2002年税后利润7786万元乘以8倍市盈率得出当时“蒙牛股份”的总价值应该是6.5亿元,6.5亿乘以1/3得2.16亿元即2597.3712万美元)。China Dairy Holdings其余A类股票和B类股则未发行。

管理学案例分析-----蒙牛

管理学案例分析-----蒙牛 《超级女声》相信大家都不会佰生,尤其是年轻人谈起她就会说起”米奇”,” 玉米”,”笔述”,”盒饭”等一些新鲜的名词. 《超级女声》是中国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其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使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2005年度的超级女声在中国大陆地区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据电视调查机构央视索福瑞发布的资料显示,超级女声播出时期,湖南卫视收视率在中国大陆地区排名居第二位(总收视率第一位为央视一套);超级女声节目也是同时段节目的收视率第一位。8月26日总决赛的冠军得到352万的短信投票。前三甲一晚共获得约900万的选票。 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她背后的故事了? <<超级女声>>的全称为” 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故名思意,她是由蒙牛集团赞助而产生的,那么“蒙牛”又是一个怎么样的集团或者说是团队能有如此大的实力和魄力来策划这场如此大手笔的娱乐盛事了? “蒙牛”的历史就是一部典型的企业创业史。 一,遭受排挤,白手起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现在的蒙牛老总牛根生,在伊利做了16年,1998年上半年的时候他渐渐感觉自己开始受到老大哥郑俊怀的不信念。原因是他和郑俊怀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郑俊怀的战略思想是稳中求升,而牛根生的战略思想却是大

胆挺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资源让伊利"超常规成长"。但是,郑俊怀担心,如果伊利按照牛根生的战略思想发展,自己就会对伊利失控,这是他绝对不允许发生的。这时候,郑俊怀已经下决心让牛根生出局。当牛根生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已经很难在伊利施展他的抱负了。于是他决定离开伊利,他一共辞过三次职,最后一次是在一次董事会上。辞职后,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北京大学学习。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无论是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做事情的方法都比过去成熟了许多。利用这一段时间他重新审视了自己在伊利16年的各种经验和教训,让原本在企业中形成的应激反应模式转换成理性的思维模式。 之后,他试着进入其它的市场谋求发展,但最后都失败了,加上原来跟随他的一帮兄弟纷纷被伊利免职,他们一起找到牛根生,希望牛根生带领他们重新闯出一条新路。这几个人分别是:伊利原液态奶总经理杨文俊,伊利原总工程师邱连军,伊利原冷冻事业部总经理孙玉斌,伊利原广告策划部总经理孙先红。除了伊利人事和财务的头,伊利各个事业部的头都到了牛根生这里。牛根生想了想自己的困境,然后对他们说:"哀兵必胜!既然什么都不让我们干,我们就再打造一个伊利!大家起个新名字吧。"结果,大家起了一个名字叫蒙牛。 二,先争市场,后建工厂------------企业战略定位决定企业高度 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名字是"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卖伊利股票的钱。牛根生的蒙牛一成立,得知此消息还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开始一批批地投奔而来,总计有几百人。 牛根生曾经告诫他们不要弃"明"投"暗",面对"无市场,无工厂,无奶源"的"三无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第一次作业: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杨帆1201212159,汪乙戈1201212088,孔团有1201211927, 陈磊1201211831,谭清1201212077,陈天鹏1201211835 1、创业的初始资金来源何处?为什么? 牛根生和他的创业伙伴跑遍全国,费劲艰辛筹措到了900万元。这些钱来自至爱亲朋、承载着亲情和信任,所以说这也相当于自己的钱。 创业期,创业者依托的更多是创意、技术专利和人脉,而这些创业者认为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很难像固定资产一样度量。企业实力小,没有固定资产,就很难从银行等传统资金渠道获得融资。凭借一纸创业计划书,创业者的领导力、管理能力、市场前景等都不明确,投资风险极高,所以创业者基本都是靠亲朋好友筹得创业资金的。 2、蒙牛引入风险投资时的估值大约是多少?可能的估值方法是什么?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些定性的因素,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提供估值参考和确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围。根据市场及公司情况,被广泛应用的有以下几种估值方法: (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 (2)可比交易法: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3)现金流折现: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4)资产法: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比如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 蒙牛2001年税后净利润3344万元,2002年为7786万元。3家投资机构投入资金约合人民币2.1亿元,间接获得大陆蒙牛60.4%的股权,对蒙牛的估值为3.5亿元。其测算方法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许倩倩 何佳飞 田琳琳 王萍萍 翟利娟 胡娟 孙飞

一﹑蒙牛简介 牛根生,生于1954年。从1992年开始,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到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随后,自立门户,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蒙牛集团在3年内销售额增长50倍、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在2001年,蒙牛股份有限公司刚起步,还未进行过大规模融资。作为零售行业,蒙牛急需提升其生产能力、铺开其物流链来占领市场,对资金有大量需求,而这些资金主要通过融资市场来取得。蒙牛选择了引入风险投资者,计划在企业取得一定的成长后,再到主板上市。对蒙牛进行风险投资的公司有三家,为摩根士丹利(美国),英联(英国),鼎晖投资(中国)。 二﹑投资背景 国际风投公司在退出了互联网等高科技领域后,把目光逐渐转向了风险较低的行业,其中餐饮食品企业由于发展前景好、风险较低而被看好。1999年成立之初,蒙牛的营业额只有3700万元。在国际的大背景下,摩根等投行进入了蒙牛使其近10年快速发展,仅2008年上半年蒙牛的营业额即达到137亿元,其中仅2002年蒙牛的销售额就增长了20倍。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0.37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4.87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4.56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三、风险投资实施过程 1.第一轮投资计划实施 2002年12月,摩根士丹利公司、北京鼎晖创业投资中心和英联投资有限公司,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注资蒙牛26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6亿元),获得了蒙牛乳业49%的股权。这个注资的过程,可分为壳公司结构的搭建、风险投资的进入和对赌协议的签订三个过程。 ①壳公司结构的搭建 2002年6月5日,在摩根斯坦利等三家跨国公司的帮助下,蒙牛在境外注册了几家壳公司:中国乳业控股公司作为将来上市的主体壳公司,MS Dairy 、CDH、CIC3家壳公司分别作为3家风险投资方持股的代表公司,这四家公司均位于开曼。另注册有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分别作为蒙牛管理层和蒙牛相关人士(供应商等)持股的代表公司。金牛、银牛均注册在英属维京群岛。另外还注册了毛里求斯公司,作为连接中国乳业控股(上市主体)和蒙牛乳业(实质资产)的壳公司。三家风险投资机构将分别通过MS Dairy 、CDH、CIC3家壳公司间接持有中国乳业控股的股份,而蒙牛则将通过持有金牛乳业和银牛乳业的股份来间接拥有中国乳业的控股权。 这几家壳公司的初步股权结构和注册资本如下: 中国乳业控股公司注册股本1000股,注资1美元,每股面值0.001美元。 金牛乳业公司和银牛乳业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此时,金牛乳业和银牛乳业分别以分别以0.5美元购得中国乳业控股公司50%的股份,即合计100%控股。毛里求斯公司100%的股权都由中国乳业控股开曼公司持有。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集

案例分析 1、TCL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及战略 (1)在企业战略中,总体是要发展的,但并不是每一项业务都要采取发展的态势,总体的发展要以某一种或几种业务为主(2)在一定时期企业必须采取收缩战略,收缩战线,以使主要业务取得重大成功。(3)战略收缩的条件有两种,一是企业的几种业务前景不明或不乐观,另一种是企业遇到了更多好的发展机遇,收缩一些盈利水平不高的业务更有利可图 美国红十字公司的业务使命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对别人的关心程度;帮助人们避免意外事故,为意外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处理意外事故。根据该公司对其业务使命简要回答对企业使命表述的认识。 答:企业使命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企业生存目的、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使命应当比较宽泛以使企业有创造性的发展空间。企业应当明确自己能够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福特公司在应付账款方面的标杆学习,根据上述资料谈谈如何做好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答:(1)内部环境分析的核心是要确定企业的主要优势和劣势,而发现自己的劣势更加重要。(2)内部环境分析要针对主要的竞争对手。(3)针对主要的差距提出改进的办法。(4)当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时,更要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自己在具体某一方面的劣势。 4、简述你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解 核心能力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产生竞争优势的各种能力和知识。只要能为企业长久使用且不为其他企业模仿的能力是核心能力,能够成为企业利润源的能力也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不等同于核心技术,关键是能为自己所特有,并能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5、硫酸行业的经济特征 (1)该待业属于进入壁垒较低,退出壁垒也较低的行业,是比较典型的具有稳定低利润的行业(2)由于该行业中企业的市场范围的有限性,对于潜在的进入者来说,现有企业的瓜是比较强的。(3)由于行业中的产品受地域限制,因而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很激烈。(4)由于行业处于成熟期,市场增长缓慢,因而市场吸引力不是很强。(5)由于买方选择的余地较小,因而讨价还价的能力都不强。 6、"菁菁校园" 答:1、"菁菁校园"要想继续开展下去,就必须把赢利性项目和非赢利性项目结合起来。在非赢利性的理解上,不能太僵化,非赢利机构不是免费机构,因此,"菁菁校园"的动作要遵循市场的规律。2、要想赢利性和非赢利性项目结合发展,必须做好项目组合规划,重新定位,非赢利项目主要集中在假期,作为对品牌的宣传。周期短的课程削减,增加规模大、周期较长的项目,来适应假期的长短;费用标准也可以适当提高。3、管理问题突出表现在课程安排和师资队伍的管理上;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课程安排,淡季可以价格优惠,避免与特殊课程的冲突;避开学生寒暑假,在其他时间为社会专业团体提供比赛、训练的场地和设施。将其办成自力更生的项目。统一协调这三个部门之间的任命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未来将变得越来越光明,走上规范化稳健发展的道路。 7、莱凯公司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莱凯公司应当采取哪种竞争战略,采取该种战略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该公司应该采取差异化的集中化竞争战略。目标集中化战略应具备的条件是:其他的竞争对手不打算实行集中化战略,企业的资源有限,行业存在差异化的需求,该细分市场容量足够大。 ▲★案例分析1 宜家出走马甸变脸 宜家在马甸15000平方米的店面,创造出5.4亿元/年的销售额。 这个世界500强将在明年年初搬离马甸,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既关心宜家的前景,也关心马甸的发展趋势。 马甸曾经被北京市商委规划为北京市十个商业中心的一个。马甸经历过两次辉煌,一次是在亚运会期间,马店是亚运会商品集散地,那时大众和社会对马甸作为商业中心有了初步认识。第二次是在马甸被大规模开发以后,特别是宜家进驻以后,形成了马甸商业上真正的繁荣。 据了解,宜家在选址上有两点必备的条件,第一,必须处于交通要道。马甸地区有四通八达的交通,马甸立交桥交通流量巨大。第二,宜家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物业都是自己的,不采取租用的办法。宜家初进北京,在马甸破例采取了租赁的方式来开店,也证明了马甸的商业价值。 宜家出走可能基于三个原因:一、1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已不能满足经营需求;二、宜家失去了在马甸的定价权,成本为王的经营理念使宜家难以接受马甸区域日益成熟带来的租金上涨的成本压力;三、马甸由纯商业向商业与商务结合的大势,已使宜家失去了小资定位

(完整版)联想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一、简介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 办,是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1,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 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一体机电脑等商品。 自2014年4月1日起,联想集团将会成立四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分别是PC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企业级业务集团、云服务业务集团。 二、五力模型分析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联想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产品受原材料供应商的制约较小,而且供应商遍布大半个中国,可供选择性大,各个供应商之间互相牵制,形成一种竞争关系,这些会降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差异性较小,大都是电子产品的零件,因而对于联想转换成本就相对较低。IT产业往往以先进的技术、优良的品质、可靠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作为选择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的主要标准,联想企业在零件设备采购时要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扩容性和供应商的后续服务。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现在电子计算机的三巨头企业中有直销及经销两种分销模式。 终端消费者:现在电子计算机行业的终端消费者,逐渐由企业商用向个人消费用转型,个人消费者的特点是:对产品个性化要求高,对价格变动较敏感,对质量及细节的要求也很高。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目前对电子计算机的了解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因此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对中国的消费者显得更加重要。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个人消费者市场需求正逐渐趋于饱和状态,消费增长趋缓。再加上3G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消费者可选择范围增加,其议价能力正逐步上升。 经销商:经销商作为专门的销售商,对市场有着敏锐地并且深刻的了解和把握。经销商也与电子计算机的生产企业有着利益共存的关系,同时也分担着电子计算机生产企业的销售风险。正是由于这样的关系,经销商与普通的终端消费者相比,有着明显的价格谈判能力。 3.新进入者的威胁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向于高端技术发展,对技术、规模、品牌和运作等要素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现在只有那些在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比较强的企业才可以在此领域站稳脚跟,所以电子计算机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加之各大电子计算机集团都在打价格战,通过以不断地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消费群体的数量,因此也削弱了行业新进入者进入该行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对联想影响不是很大。 4.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戴尔,宏基,华硕,还有外国的知名品牌等等都是联想的竞争对手。现如今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快,这些企业之间一方面在不断地研发新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新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在努力降低成本,以便达到削价的目的。企业之间暗自较量,联想在近年来也采用一些方法开拓了另一片天地。首先联想于2005年正式收购IBM PC业务,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全球化,通过任用国际管理人才,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企业的发展。其次联想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及奥运代表团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

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第一篇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战略管理总论 ●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实施 目录 第一章战略管理总论 第一节企业战略涵义 第二节企业战略特征 第三节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实用案例1 索尼:为何你的品牌套路开始失效 实用案例2 麦当劳:有效实施管理控制 实用案例3 古井酒厂:实施PPSP战略 实用案例4 春兰公司:大胆决策,周密部署 实用案例5 福特汽车:经营战略控制过程 实用案例6 海尔:优势企业经营战略 第二章企业战略分析 第一节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第二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实用案例1 柯达:与机遇失之交臂 实用案例2 摩托罗拉:从集权到分权的演绎 实用案例3 福特汽车: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析 实用案例4 梅赛德斯:面向市场,赢得竞争 实用案例5 长虹:捍卫民族彩电的价格战 第三章企业战略规划

第一节企业总体战略 第二节单一经营发展战略 第三节多样化发展战略 第四节一体化发展战略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一个世纪的辉煌 实用案例2 福特汽车:“优秀中心”的全球战略实用案例3 联想集团:独具特色的海外发展战略实用案例4 青岛啤酒:在困境中崛起 实用案例5 长虹:跻身“世界500强”的梦想 第四章企业战略选择 第一节战略制定框架 第二节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经营战略选择 实用案例2 日本松下:战略转移,走为上计实用案例3 苹果公司:走出经营困境 实用案例4“康师傅”:迎合需求,占领市场实用案例5 通用:组织结构创新与战略选择 第五章企业战略实施 第一节战略计划体系 第二节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第三节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历史使命与战略目标 实用案例2 通用:推行分权制度 实用案例3 德州仪器:改善组织机构 实用案例4 惠普与王安:截然不同的命运 实用案例5 耐克公司:与阿迪达斯的竞争策略实用案例6 肯德基:与麦当劳的竞争战略 实用案例7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战略

蒙牛企业案例分析

蒙牛企业案例分析 ●组长:分析及案例、组织文化、环境、战略部分文档制 作) ●小组成员:35 (案例描述) 案例描述: “天苍苍,野芒芒,风吹草低见牛羊”,就在内蒙这快天然优质且人均拥有奶量和牛奶增长进展居全国第一的牧场上,牛根生以1000万元注册资本于1999年1月成立了这个中国民营企业巨头——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 成立之初,企业面临着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以及“伊利”的重重压力。牛根生进行大胆的作法,以注册资本300万元打广告,雇佣工人,为合作方出人才,出标准,出管理,出技术,出品牌,进军了牛奶市场。为避开与当时乳业老大“伊利”的冲突,他们做出了: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立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价格标准不一致的蒙牛不收。并且于2000年提出“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把标杆定为伊利,随后又在呼和浩特市的红色路牌上打上“蒙牛乳业,创内蒙古第二品牌”和“向伊利学习,为民族争气”。有的广告牌还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力、兴发、蒙牛乳业”。借这两个内蒙无人不知的大企业的“势”出自己的“名”,使伊利降低“敌意”。2000年9月~2001年12月,他们推出《为内蒙古喝彩,中国乳都》的公益广告,在3000多幅灯箱广告中,推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在成长的过程中,蒙牛从

未错过每一次商机。2005年的“超级女生”,更让蒙牛走进大家视野,并使蒙牛酸酸乳销售额比同年增长了2.7倍。神五升天,蒙牛打出“航天员专用奶”,在中央电视台争做广告。蒙牛1999年4400万的销售额排名1116,而到2002年,就进入乳业排名第四,销售额直迈21亿。这些成就取决于他们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管理。在成员之间8大元老均来自伊利,90%的中层干部也来自伊利。干部们在乳业平均工作年限都在五年以上。2003年,以牛根生任院长成立企业商学院。要求每位新员工接受一周全封闭入职培训,灌输企业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的双重标准。并把每年7月19日和11月最后一个星期五为学习节。同时,两次制作了企业文化手册,并与瑞典利乐公司合作。蒙牛以他们的口号要求做到最好并放眼世界。 蒙牛乳业在断断的8年时间里创造了众多的商业奇迹,成为现中国乃至世界乳业的领军式企业。除了他的领导阶层做出的正确企业决策外,另一个使蒙牛如此成功的原因就是该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要说蒙牛的社会责任感,不得不从三方面谈起:商业合作伙伴,消费者和国家。 作为乳制品生产巨头,蒙牛的最大合作伙伴就数广大奶农了。众所周知,奶业是一个关系到亿万消费者、千百奶农的巨大社会产业链,也是一个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巨大生态链,用蒙牛总裁杨文俊的话说,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没有奶农先富起来,没有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蒙牛就无法取得可持续的成长,更无庸说继续保持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因此,蒙牛成立八年来,一直在想奶农之所想、急奶农之所急。目前,蒙牛在各生产基地的周遍地区建立奶站3700多个,联结奶农300万,累计收购鲜奶800万吨,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