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水龙吟]北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三十四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水龙吟]北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三十四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水龙吟]北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三十四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水龙吟]北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三十四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之君子水龙吟]北师大版巩固辅导

[含答案解析]三十四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押韵以及韵脚次序与章质夫的《水龙吟》相同。

B、这首词借杨花自开自落的寂寞抒写了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

C、这首词借歌咏杨花,抒写了思妇难以耐受的别绪离愁。

D、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写杨花抒写作者豪迈的情怀。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暮春之际杨花“抛家傍路”,花无人惜即喻人无人惜,暗示有情人天各一方的事实,情思幽怨缠绵

而又空灵蕴藉。

B、“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柳絮离开树枝落在路旁,看上去仿佛无情,其实有着深厚情

意与愁思。无情有思,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苏轼也用其意,说

杨花虽然飘离枝头,看似无情,实则也有愁思。

C、“春色”三句,想象奇妙,手法夸诞,巧妙地用三个数字传达出作者的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

的无所归宿与词人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D、“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明写柳絮飘飞时起起落落、进退回旋的状态,暗写思

妇在梦中追寻夫君,却又被黄莺的鸣叫声惊醒。用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E、“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困酣娇眼,愁思扰人,令人慵懒得不愿睁眼。此句说,因

柳絮而想到细长的柳叶仿佛思妇娇眼。此处用拟人手法,把初生的柳叶比喻成美人娇眼。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水龙吟》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按要求默写。

在《水龙吟》中,以女子的娇眼比拟柳眼的句子:______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按照要求填空。

《水龙吟》这首诗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______。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靠近。______。

②连缀,这里指重返枝头。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问答题】

概括《水龙吟》这首词上阕写了什么内容?【答案】:

【解析】:

第8题【语言表达】

划分句子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似花还似非花

【解析】:

第9题【语言表达】

解释词语的意思。

①柔肠

②春色

【答案】:

【解析】:

第10题【诗歌鉴赏】

阅读下词,回答问题。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

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概括这首词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词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一句对杨花的刻画之工非同寻常,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其妙。

【答案】:

【解析】: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原文注释、翻译赏 析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译文及注释】 1、紫:指草木。 2、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 3、红尘:指灰土。 【赏析】 刘禹锡此诗,通过人们在长安一座道士庙──玄都观中看花这样一件生活琐事,讽刺了当时的朝廷新贵。 公元805年(贞元二十一年,永贞元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由于刺痛了当权者,他和柳宗元等再度被派为远州刺史。官是升了,政治环境却无改善。 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从表面上看,前两句是写看花的盛况,人物众多,来往繁忙,而为了要突出这些现象,就先从描绘京城的道路着笔。一路上草木葱茏,尘土飞扬,衬托出了大道上人马喧阗、川流不息的盛况。写看花,又不写去而只写回,并以“无人不道”

四字来形容人们看花以后归途中的满足心情和愉快神态,则桃花之繁荣美好,不用直接赞以一词了。 它不写花本身之动人,而只写看花的人为花所动,真是又巧妙又简练。后两句由物及人,关合到自己的境遇。玄都观里这些如此吸引人的、如此众多的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长安的时候,根本还没有。去国十年,后栽的桃树都长大了,并且开花了,因此,回到京城,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春色,真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了。 再就此诗骨子里面的,即其所寄托的意思来看,则千树桃花,也就是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 结句指出: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自己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他这种轻蔑和讽刺是有力量的,辛辣的,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所以此诗一出,作者及其战友们便立即受到打击报复了。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整理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 料整理 第五单元 第17课《中国石拱桥》 文学常识 茅以升,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主持修建了我国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文体知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思想内容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重点字词 弧形拱桥推崇匀称 洨河桥墩河堤混凝土 漳州饮涧惟妙惟肖张鷟 长虹卧波:拱桥像长长的彩虹一样横卧在波涛上。 雄跨:威武雄壮地跨越。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巧妙绝伦:形容技艺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的。 初月出云:看起来好像是穿出云层的一弯新月。 长虹饮涧:看起来好像是入涧饮水的一道长虹。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千态万状:形态多种多样。 惟妙惟肖: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第18课《苏州园林》 文学常识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

最新精选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北师大版练习题十一

最新精选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之君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北师大版 练习题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关于诗词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的句数有严格的规定,计有三类:律诗、绝句、排律。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求格律创作的诗叫“古体诗”。 C、律诗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对句必须押韵。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香毬无数( )。 A、qiú B、máo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雪霑琼缀( )。

A、zhàn B、zhān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理解性填空。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运用拟人将柳花写活了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______。【答案】: 【解析】: 第5题【问答题】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还有哪一位诗人也写过这首词? 【答案】: 【解析】: 第6题【问答题】 试分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泪”字的内涵?

【答案】: 【解析】: 第7题【语言表达】解释句子意思。望章台路杳 【答案】: 【解析】: 第8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 ①雪沾琼缀 ②落红 【答案】: 【解析】: 第9题【语言表达】

解释词语的意思。 ①香毬 ②盈盈 【答案】: 【解析】: 第10题【语言表达】 划分句子朗读节奏。(只划一处)燕忙莺懒芳残 【答案】: 【解析】: 第11题【语言表达】 解释划线词语: ①旋 ②兰帐玉人睡觉 【答案】: 【解析】:

古诗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赏析

古诗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赏析 “莲,花之君子者也”出自文言文《爱莲说》,其含义如下: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可:值得。 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美丽而不端庄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通,空。直,挺立。

不蔓(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远,名词作动词,遥远,空间距离大。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植”通“直”,立。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叹词,相当于“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喜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乎,当然。宜,应当。众,多。[2-3]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山水小品简练隽永 2.请给加点字注音。 缥.( )碧湍.( )急轩邈.( ) 泠泠.( ) 3.文学常识填空。 (1)《与朱元思书》一文选自《》,作者是代的。本文是一篇,描写了从到段的山水美景。(2)作者描绘富春江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八个字; 第二段写“”,抓住和的特点;第三段又分写“”,多层次展开描绘。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从.流飘荡:天下独绝 ..: 百叫无绝.: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互相轩邈 ..: 负.势竞上:千转不穷.: 水皆缥碧 ..:横柯.上蔽: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按提示及相关内容用原文填空。 (1)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2)用工整对偶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3)点明游览路线的一句是:。 (4)总领下文的一句是:。 (5)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无穷生命力的两句是:。 (6)写出光与影交相辉映的一句是:。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互相轩邈.邈:蝉则千转.不穷转: 经纶.世务者经纶.:窥谷忘反.反: 8.区别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绝: (2)以为妙绝.(《口技》)绝: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绝: 9.翻泽画直线句子。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字词

《中国石拱桥》 1.这种桥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xióng kuà()在江河之上。 2.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ji zai()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到解放的时候,赵州桥桥身有些cán sǔn()了。 4.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gǔpǔ()美观。 5.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qiáo dūn(),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6.他的游记里,十分tuīchóng()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7.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qīn luè()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 8.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xùmù()。 9.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ǎo miào júe lún()。 10.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jiāo tóu jiēěr(),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 11.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dúyī wúér()的” 《苏州园林》 12.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g 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3.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bài bǐ()。 14.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qiūhè()。 15.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léi tóng()。 1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17.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yī bàng()的。 18.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qiáng wēi()木香。 19.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bājiāo()。 20.图案设计和diāo lòu()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21.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z hēn zhuó()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22.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míng yàn ()照眼。 23.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zhìyí(),zìchūxīn cái(),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24.高树与低树fǔyǎng shēng zī()。 25.或者是chóngluán diézhàng(),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蝉》 26.在阳光bào shà()i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 27.蝉的suìdào()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28.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èliè()气侯,直到最后一刹那。 29.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dǎo xuán(),zhě zhòu()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30.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xiān wéi()撕裂,并微微挑起。 31.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fáng yù()某种特别的危险。 32.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gùjì(),真令人惊讶。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21课桃花源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yǎn然阡陌qiān mò髫tiáo 诣yì 间jiàn隔问津jīn此中人语yù云 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4)悉如外人。悉:都。 (5)具答之。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10)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拜见。 (11)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4.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 5.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至少三个) (1)成语:世外桃源。 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积累·运用(13分) 1、下面词语中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骈死pián相马xiāng槽枥lì一石shí粟 B、缥碧piǎo 轩邈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C、嗜酒shì肃然xiāo 晏如yàn 赋诗fù D、逾约yú加冠guān 晖裂jūn 哗然yè 2、诗显精神,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的美好祝愿。(3分) 3、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适当的调整(2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看池边绿树,莺唤起一庭佳丽,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4、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1)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2分) [示例]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

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 项目一: 目的: 项目二: 目的: (2)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2分) (3)班上的小刚同学是你的朋友,他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多好啊。”你听后可以这样说:“ ”(2分) 阅读理解(47分) 一、(10分)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鸢飞戾.天()窥谷忘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21课桃花源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yǎn然阡陌qiān m?髫tiáo诣yì 间jiàn隔问津jīn此中人语yù云 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4)悉如外人。悉:都。 (5)具答之。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10)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拜见。 (11)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4.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 5.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至少三个) (1)成语:世外桃源。 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成语:豁然开朗。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成语:无人问津。 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一、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2、相关知识: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57岁,因为此时正处于东晋末期,社会环境是战乱纷呈,生灵涂炭。他拒绝同统治者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到他的无能为力的思想矛盾。 课文下面注释: 2、 请掌握下列重点字词 1、缘溪行:缘:顺着、沿着。 2、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3、 缤纷:繁多的样子。 4、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5、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6、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 7、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8、俨然:整齐的样子。 9、属:类。 10、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11、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2、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13、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4、要:通“邀”,邀请。 1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6、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17、具言:详细地说出。 18、叹惋:感叹、惋惜。 1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菊花:清寒傲雪,花中君子

菊花:清寒傲雪,花中君子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唐. 元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菊花为文人所喜爱,也是许多诗词中的常客。菊花的品格注定了她的诗意,芳熏百草,色艳群英,清寒傲雪,高风亮节,这些品格也许是文人熏陶了她,也许是她的品格熏陶了文人。百花之中,她是常见的,但也是不俗的。 菊花自我国周朝就有记载,人工养殖栽培也比较早,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种也越来越多,也被人们赋予其很好的品格,有清廉、正直、不为五斗米折腰之气。正因为她9到11月开花,是清寒中的一股芳香,是飞雪中的一身正气。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恬然自处、傲然不屈。 菊花:菊科,菊属,宿根草本植物。 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 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有花中君子之美称,也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 中国十大名花: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凌霜绽妍——菊花、水中芙蓉——荷花、花中皇后——月季、繁花似锦——杜鹃、花中娇客——茶花、君子之花——兰花、十里飘香——桂花、凌波仙子——水仙花中四君子,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 世界四大切花为:月季、菊花、香石竹(即康乃馨)、唐菖蒲(即剑兰)。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 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 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 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由此誉为“花中隐士”。菊花也有长久之意,在秋季开放,为秋的象征,因此九月又被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豁()髫()俨() 诣()骥()邑() 2.解释下列成语。 (1)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外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人问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的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豁然 ..() ..开朗()(2)屋舍俨然 (3)黄发垂髫并怡然 ..前往() ..自得()(4)欣然 4.按要求填空。 (1)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桃花源内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理想生活场景的句子是:,。 二、课内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19-2020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9 爱莲说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五十二

2019-2020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之君子9 爱莲说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五 十二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表述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诗作《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愤怒谴责英法联军入侵中国 并焚烧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 淀。 D、《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 志。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 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 B、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住在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名远 扬。 D、《爱莲说》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 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 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 牡丹的赞美之情。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文学、文体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芦花荡》——小说——孙犁——《孙犁文集》 B、《爱莲说》——周敦颐——唐代——《太极图说》 C、《苏州园林》—说明文——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D、《陋室铭》——刘禹锡——唐代——《全唐文》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理解课文《爱莲说》并填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简介

一、单元目标 1. 学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 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3.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4. 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5. 激发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编写意图 本单元学习说明文。所选的四篇课文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蝉》说明的是昆虫的习性和成长规律,《梦回繁华》则围绕着《清明上河图》,介绍了这幅传世名画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四篇文章内容不同,各有特色,但都属于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他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抓特点,举例证,要言不烦。文章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另外,无论是说明道理还是描摹景致,文章都着眼于苏州园林共有的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具体的印象。《蝉》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针对蝉的习性,所做的一系列观察和实验的记录。文章围绕着“蝉的地穴”和“蝉的卵”这两个方面,做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总结,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梦回繁华》介绍的是《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其人,到画作的内容、艺术特点,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单元语文能力教学点主要是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如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首先,要知道怎么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把握说明的重点。然后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说明的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另外,通过课文的学习揣摩,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尊重事实,无论是说明现象、引用数据还是阐释道理,都要讲究准确、严密,用词严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升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三、单元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019年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水龙吟习题精选六十一

2019年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之君子水龙吟习题精选六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暮春之际杨花“抛家傍路”,花无人惜即喻人无人惜,暗示有情人天各一方的事实, 情思幽怨缠绵而又空灵蕴藉。 B、“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柳絮离开树枝落在路旁,看上去仿佛无情,其 实有着深厚情意与愁思。无情有思,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 作雪飞。”苏轼也用其意,说杨花虽然飘离枝头,看似无情,实则也有愁思。 C、“春色”三句,想象奇妙,手法夸诞,巧妙地用三个数字传达出作者的惜花伤春之 情。至此,杨花的无所归宿与词人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 高潮。 D、“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明写柳絮飘飞时起起落落、进退回旋的 状态,暗写思妇在梦中追寻夫君,却又被黄莺的鸣叫声惊醒。用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E、“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困酣娇眼,愁思扰人,令人慵懒得不愿睁眼。 此句说,因柳絮而想到细长的柳叶仿佛思妇娇眼。此处用拟人手法,把初生的柳叶 比喻成美人娇眼。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押韵以及韵脚次序与章质夫的《水龙吟》相同。 B、这首词借杨花自开自落的寂寞抒写了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 C、这首词借歌咏杨花,抒写了思妇难以耐受的别绪离愁。 D、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写杨花抒写作者豪迈的情怀。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按照要求填空。 《水龙吟》这首诗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______。【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靠近。______。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 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目标 1.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 2.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与思考。 3.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积累精妙的语句,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二、编写意图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安排游记单元,是一个颇具新意的设计。本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有助于学生通过集中学习,了解游记这一文体。这一安排贯彻了从八年级上册教材开始的“文体学习”的主线。这几篇游记都是比较新的课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 《壶口瀑布》视角独特,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既有整体观照,也有细节刻画,描写景物,表达情感,写法比较典型。《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写作者“游览”冰塔林的经历,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置身于这些难得一见的景物之中的身体感觉和心理感受,语言并不华丽,却很能打动读者。《登勃朗峰》先以散文笔法写登山过程中所见的勃朗峰景色,后以小说笔法写匪夷所思的“登山”过程,相辅相成,独具异趣。《一滴水经过丽江》可以算是游记中的“异类”,不写人的“游览”而写水的“经历”,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人大江的过程,串起了丽江的景物与建筑、人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感情饱满而含蓄,颇耐咀嚼。 将这样几篇游记组合在一起,有助于展示游记自由多样的特点,打破语文教学中对游记的一些刻板印象。 另外,我们在写景散文和游记的教学中经常强调“融情于景”“写景抒情”,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仅仅强调这一点,无疑是矮化了游记这一文体。游记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优秀的游记往往不仅是文学文本,也是文化文本。游记产生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建立,这也是衡量一篇文章是否为游记的一个常用标准。然而,游记的内涵又不局限于此,而是以此为中心向哲学、历史、道德、科学、民俗、社会生活等各个方向拓展,以其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展现民族文化的精神。因此,需要打开游记教学

关于花中四君子的古诗

梅兰竹菊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关于梅兰竹菊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关于"梅"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王安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林和靖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宋·卢梅坡 关于"兰"的诗句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兰花二首》(明)李日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幽兰》陶渊明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咏兰》释无可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蕲州兰溪》杜牧 关于"竹"的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竹石》郑板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宋)苏东坡 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咏竹》(七律)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王维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板桥题画.竹》郑燮 关于"菊"的诗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唐·元稹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菊花》明·唐寅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咏菊》黄巢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饮酒》(东晋)陶渊明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 以上是关于“花中四君子”的一些古诗名句,希望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些来积累记忆! 第九讲 经济利润问题 (一)基本知识 I 、经济类问题相关概念: 成本: 商品的进价。也称为买入价、成本价。 ? ? 售价: 商品被卖出时候的标价。也称为卖出价、标价、定价、零售价。 利润: 商品卖出后商家赚到的钱。 2、经济类问题相关公式: 售价=成本+利润,利润率= 成本利润 ×100%; 售价=成本×(1+利润率), 成本=售价÷(1+利润率) 3、解题主要方法: ⑴ 逻辑思想:利用经济类公式,抓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成本是不变量); ⑵ 方程思想:列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决经济问题; ⑶ 假设思想:用于求利润率、百分数,不涉及实际价钱关系的时候可以用到假设思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内容预览: 一、作家作品: 1、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早在30年代他就已是我国科学小品的开拓者之一,60年代笔耕不辍,他的作品以多姿多彩的文学方式生动活泼地传播。以生物学为主的科学知识,实现了文学与科学的联姻,1981年3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全国科普作品一等奖。 2、《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的作者是英国当代科普作家。 雨林是森林类型。包括、、等。 3、《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中关于海洋资源有一组文章,分别阐释了海洋为什么是个“粮仓”“大药 库”“聚宝盆”等,课文因篇幅限制仅选了其中第一篇。 4、《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人, 1957年与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此与李政通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还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三棱镜萎谢灼伤 蜜腺分泌并蒂 花卉褪色靛色 花萼花蕊濒临 奎宁摧毁胆怯 土壤癌症白垩纪 焚烧妥善鹧鸪 石莼鳞虾光纤 趋势芯片挠头 聘用着眼点弥补 2、成语积累(注意成语的意思和加点字的字音字形) 危言耸听意味深长万紫千红 按部就班与日俱增归根到底 三、单元解读 1、文体知识: 1、说明文分类: 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 按对象 事理性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死海不死》;文艺性说明文 按语言 平实说明文

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 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说明方法及作用: ※ 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 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清确、更具体。 ※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 是的B或的B,叫A。 ※ 作诠释: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对事物特征作一般性解说。※ 作比较: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这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列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 引资料:包括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花之君子第10课芙蕖译文及知识点举要素材北师大版

《芙蕖》译文及知识点举要 【译文】 芙蕖给人感觉似乎跟各种草本花稍有不同,但是它有根却没有本质茎,一年一个生长周期,这个性质与各种花是相同的。花谱上说:“生长在水域中的叫做草芙蓉,生长在陆地上的叫做旱莲。”那就不能说它不是草本了。我在夏季里,依靠它才能活命,这并不是故意向茂叔胡乱模仿,因袭古人早已有了的说法,而是因为芙蕖称人心意,它的长处不止一种,请让我来全面地说一说。 各种花当令的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这以前或以后,就都是无人过问的时候了。芙蕖却不是这样:铜钱似的小荷叶露出水面的那一天,它就替人们装点绿波,等到它茎叶一长出水面,就又一天比一天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向上长;一天比一天向上长,就一天比一天更好看。有风的时候,固然作出飘荡摇曳的娇态,没有风的时候,也呈现出苗条柔美的丰姿,这样,我在荷花未开的时候,就先享受到了无穷的悠闲情趣。等到苞蕾开成花,妩媚可爱的姿色就象要滴落下来,一批接着一批,从夏天一直开到秋天,这在荷花是本职应做的事,在人却是应得的享受。待到花儿凋谢,它也可以向主人宣告自己的无罪了;却又在花蒂下面生出莲蓬,在莲蓬中结出莲子,莲蓬高高地挺立着,仍象没有开放的花,和翠绿的荷叶一同挺立着,不到深秋露水结成白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就不会呈献完毕。这些都是讲它适合子眼睛观赏方面的事。 适合于鼻子的嗅觉的,那就有荷叶的清香,荷花的特殊香味;避暑,暑气就因它而消退,乘凉,凉气就随它而产生。 至于它适合人的口味的,那么莲子和藕都是一道列为盘中餐,使人的牙齿和嘴边都感到芳香的呀。 只有霜露季节中衰败的荷叶,零零落落使人感到不好受,似乎成了可抛弃的废物了;可是把它采摘下来收藏着,又可供一年中包裹东西之用。

克丽缇娜花君子系列产品隆重上市

克丽缇娜花君子系列产品隆重上市 最近,克丽缇娜旗下芳疗品牌花精部络(Joanna Chen)的花君子精油系列产品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并且一经上市,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管是从名字上来看,还是从功效上来观察,这个系列的精油产品都是让人心生向往的。据了解,此次推出的花君子系列产品包括沁舒桃花、清新紫白丁香、醒顺海棠、梦悦黄刺鱼儿牡丹和快乐芍药,从配方到原料,都是无可挑剔的,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源自天然,身份高贵 花君子精油系列专业选用高级天然植物,有西班牙迷迭香、澳大利亚茶树、保加利亚薰衣草、墨西哥甜橙、印度薄荷、中国尤加利等全球高品质产区原料,全部来自优渥纯净的土壤,自带丰沛天地的能量。这些产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比较适合香料的生长,能够为克丽缇娜花君子系列提供品质如一、质量上乘的原材料,让这一系列的产品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再加上花君子系列独特的配方,让消费者沉醉其中就不在话下了。所以,大多数消费者都对花君子系列情有

独钟。 功效不一,体验各异 熟悉花君子系列的人都知道,沁舒桃花精油的香气穿透力强,能够直达肺部,让人感觉到畅快淋漓。清新紫白丁香精油的香气颇为甜美,让人好像沐浴在阳光下一样,感觉到明朗清新。醒顺海棠精油能够有效缓解各种压力,清除消费者的负面情绪,让人感觉到轻松愉悦。梦悦黄刺鱼儿牡丹精油有助于平静思绪,安抚情志,对改善睡眠有显著的功效。快乐芍药精油能够帮助身体分泌出快乐的激素,让人时刻保持身心愉悦。如此特立独行的功效,让花君子系列产品一问世就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大家眼中的佼佼者。 包装雅致,别出心裁 这个系列的包装不落俗套,统一采用了故宫文创美妆概念,将国风的花卉元素用于包装设计,特别运用了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郎世宁的著名画作,看上去栩栩如生,让人有把玩的兴趣和冲动。大家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画更是让人在欣赏中余味无穷。在花君子系列的包装上使用经典的中国画,既可以提高产品的品位,也可以让消费者重温美好。尤其是在一些年轻消费者的眼中,这样的产品更值得拥有。 好产品来自好配方、好原料、好包装和好功效。克丽缇娜深谙这其中的道理,将花君子系列产品隆重推向市场,赢得了大家的青睐与认同。不管你是经常失眠的消费者,还是生活压力过大的消费者,都可以通过使用花君子系列产品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让自己在不经意间得到健康和美丽。在众多的精油产品中,花君子系列独树一帜,是大家养肤护肤的不二之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