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于()。

A.1912.2.12,清帝退位

B.1911.2.12,清帝退位

C.1912.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1916.6.6,袁世凯暴毙

2. 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始于()。

A. 新中国成立

B.洋务运动

C. 五四运动

D. 辛亥革命

3. 近代中国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是()。

A. 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中国成立

4.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中,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5.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的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日知会

6. 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民国宪法》

7.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清政府却宣称()。

A. 预备立宪

B.实行新政

C. 局外中立

D. 支持俄国

8. 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湖北新军中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昌起义的两个革命团体

是共进会和()。

A.光复会 B.华兴会 C.文学社 D.日知会

9.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舆论阵地是()。

A.《新民丛报》

B.《民报》

C.《国闻报》

D.《万国公报》

10.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告友邦书》中()。

A.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及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

中国

B.向列强严正提出,必须废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及外债

C.向列强提出,必须废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部分不平等条约及外债

D.向列强提出,必须废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部分不平等条约

11. 辛亥革命后,长辫、缠足和跪拜礼等封建陋习被逐渐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

A.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B.长辫、缠足不方便生活也不卫生

C.革命了,所以对人要尊重

D.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改变社会风俗

1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20世纪初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改革封建制度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猛烈抨击封建思想

D.颁布一系列法令制度,促进社会习俗的进步

13. 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 辛亥革命()。

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B.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

14.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

写的是()。

A.浙江起义

B.安徽起义

C.惠州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5.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

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颁布

16.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其充分理由是()。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D.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17.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中,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18. 下列事件发生时,孙中山没有亲临的是()。

A.兴中会成立时

B.中国同盟会成立时

C.武昌起义爆发时

D.中华民国成立时

19. 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0. 科举考试终结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1. 旧民主主义时代终结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

B.维新运动

C.鸦片战争

D.辛亥革命

22.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

滇、黔独立,文意豁然。”这与()有关。

A.二次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战争 D.黄花岗起义

23. 1996年是中华民国成立()年。

A.84 B.85 C.86 D.87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中,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有保路运动和()。

A.拒俄运动

B. 拒法运动

C. 抵制美货运动

D.收回利权运动2.在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宣传家。请从下列各组中选出他们各自的代表著作()。

A.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邹容:《革命军》

C.陈天华:《警世钟》

D. 邹容:《猛回头》

3.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由于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核心

D.能够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4.辛亥革命失败至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革命党领导的革命有()。

A.二次革命 B.护法运动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5.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所产生的伟大人物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李大钊 D.邓小平 E.江泽民

6.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是()。

A.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B.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C.无民权思想 D.平均地权设想有空想色彩

7.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A.要不要改变旧的教育制度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 D.要不要社会革命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C.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言论等自由

D.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9.1913年至1917年期间,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有()。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第二次护法战争 D.第一次护法战争10.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是()。

A.都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都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都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D.都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三、材料分析题

一)

材料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二: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

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这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途径和选择有何不同。

2.“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反映的是哪一派政治人物的主张?他们的主张是怎样实践的?结局如何?

3.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二)

材料一: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家天下的彻底终结。辛亥革命胜利后,虽然经过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逆流,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北京政府走马灯的变更总统,军阀乘机而起,孙中山二次革命的等事件的影响下,任何人再想重新做皇帝的美梦变得越来越困难,包括了蒋介石父子们。——方丞时凤凰评论材料二: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被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是疯子”

材料四: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他们……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小说《阿Q正传》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ADCAC ACCBA 11-23 DBDDC ACCBC DCB

二、多项选择题

ABCD ABC ABC ABD ABD ABD BCD ACD ABD ABD

三、材料分析题

一)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途径和选择有何不同。

康有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试图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壳来宣传西学,以日本为楷模,走改良的道路;孙中山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有较全面的认识,主张以美国的民主政治为楷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反映的是哪一派政治人物的主张?他们的主张是怎样实践的?结局如何?

反映的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政治主张。他们曾经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楷模,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在中国发动了一场百日维新,企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由于封建守旧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以及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力量的薄弱、策略的失误等原因致使维新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

3.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取,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腐朽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图谋武力统一导致军阀混战不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二)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

成功:革命党人的目标基本实现。

1).推翻了延续2000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民国。2).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失败:主要从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来看。

1).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这个中国封建势力的代表所夺取。2).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触动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标记孙中山与兴中会的建立 【知识解读】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1895年春,在香港建立起兴中会总部,规定革命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檀香山兴中会的创建和香港兴中会总部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基本形成,从此他鉴定地走上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道路。 标记中国同盟会 【知识解读】1905年8月2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领会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 【知识解读】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之为三民主义。其基本内容为: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要是革命推翻清王朝,改变其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实现中国的独立。 (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主”,也就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就是通过涨价归公和照原

价收买的办法,逐步剥夺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实现土地的国有化,国家可以利用全国地产收入来发展经济。 领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知识解读】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而逐渐形成的。他们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深感到民族危难的加深,在群众斗争的推动下,走向了清政府的对立面,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简单运用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知识解读】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加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表明《辛丑条约》后,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列强加紧控制和争夺中国,一方面是清政府甘心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致使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清末“新政”涉及面很宽。一是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7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门;二是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于()。 A.1912.2.12,清帝退位 B.1911.2.12,清帝退位 C.1912.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1916.6.6,袁世凯暴毙 2. 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始于()。 A. 新中国成立 B.洋务运动 C. 五四运动 D. 辛亥革命 3. 近代中国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是()。 A. 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中国成立 4.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中,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5.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的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日知会 6. 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民国宪法》 7.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清政府却宣称()。 A. 预备立宪 B.实行新政 C. 局外中立 D. 支持俄国 8. 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湖北新军中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昌起义的两个革命团体 是共进会和()。 A.光复会 B.华兴会 C.文学社 D.日知会 9.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舆论阵地是()。 A.《新民丛报》 B.《民报》 C.《国闻报》 D.《万国公报》 10.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告友邦书》中()。 A.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及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 中国 B.向列强严正提出,必须废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及外债 C.向列强提出,必须废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部分不平等条约及外债 D.向列强提出,必须废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部分不平等条约 11. 辛亥革命后,长辫、缠足和跪拜礼等封建陋习被逐渐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 A.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B.长辫、缠足不方便生活也不卫生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 图示本章逻辑关系 一、本章主要内容归述 本章讲授的是发生在20世纪初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第二章里面讲了近代以来来自中国各个阶层的试图挽救或改变中国的政治尝试,也曾讲了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运动。但我们称作“早期”探索。 本章显然不属于“早期”范畴。为什么呢?就是毛泽东讲过“辛亥革命才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革命”。这就是说,辛亥革命超越了早期那些运动,真正摸索到了改造中国的正确方式——革命!在这一点上它即继承超越了太平天国运动,也继承超越了戊戌变法,打开了中国近代进步的闸门,造成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认为孙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1)20初期10年左右的社会情况:被统治者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统治者不能再继续统治下去。(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形成。 辛亥革命的酝酿和准备:(1)从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2)宣传工作。革命派的主要鼓吹者和文章,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论战。(3)首要的是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从1905年未遂的广州起义到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4)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分析。 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1)武昌起义所引发的辛亥革命高潮。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及其政权性质(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以及孙中山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4)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历史局限) 二、各节分别讲授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三方面条件促成辛亥革命爆发: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即被统治者无法照旧生活下去) 辛亥革命是与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密切相关的。 (1)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其特点是:在政治控制前提下,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结果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权益“转让”日本。同时,英国侵入西藏地区。 (2)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1901年至1911年10年间财政开支激增4倍,人民负担沉重,激起了民众的普遍反抗。(表现为反洋教斗争、抗捐、抗税、抗租、抢米斗争、罢工、罢市,少数民族与会党起事等)。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全国性的民变和爱国运动,反映广大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简单应用)(按多项选择理解) (1)“新政”的实施及内容: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为“洋人的朝廷”。清王朝为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平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怨,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于1901年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清末民族危机加深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表现。 答:1)外国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2)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2.预备立宪为什么会失败? 答:1)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2)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而不是真正要寻求革新。 [多选、简答、论述]3.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清末“新政”的破产。(3)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皇族内阁”的成立。(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发展。 4.何谓清末“新政”(内容)? 答:1)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7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门;2)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3)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4)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单选、多选](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 [单选、多选](2)兴中会的成立。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以《民报》为机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著书立说作为宣传与组织工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11.同盟会成立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宣传与组织反清斗争的? 答:1)著书立说,传播革命思想;2)成立革命团体,进行反清斗争;3)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 12.三民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如何评价? 答:三民主义: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多选、简答]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1)民族主义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并明确将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区分开来;2)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即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评价: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多选、简答、论述]1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 (1)内容1)围绕三民主义【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焦点);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进行论战。 (2)意义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3)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1)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3)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些阶级历史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8.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1.封建帝制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1

《辛亥革命》课堂实录 仙桃四中许顺成 一讲授新课 播放《猛回头》歌曲视频 师:透过视频,我们 可以看到19世纪未20世纪初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生:看到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地侵略中国,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师: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无数仁人志士起来斗争,在中国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为中国民主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谁? 生:孙中山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师:让我们一起来熟悉教材,了解辛亥革命的基础知识。 环节一史料整理——再现历史 1.组织的建立是革命的保证 (1)兴中会的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师:展示《兴中会会员秘密宣誓》的图片请同学结合教材介绍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创建者及它的性质。 生: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 师:追问创建者是谁? 生:孙中山创建 师:继续追问兴中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生: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2 )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师:兴中会成立以后,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为了团结革命力量,孙中山提出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让我们看一段同盟会成立的视频播放《同盟会的成立》视频 请同学结合教材介绍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领导者、纲领、机关报、作用、性质 生: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师:同盟会的成立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生: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师: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什么? 生: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 师: 同盟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呢? 生:是全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师:非常棒!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 2.思想的传播是革命的号角 展示孙中山和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图片 师:“鞑虏”指满族统治者,用武力来推翻满族统治者;“恢复中华”光复我民族国家;“创立民国”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指改革土地制度。学生熟读并掌握 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内涵是? 生:(齐答)“民族”“ 民权”“民生” 三大主义 师:阅读课文对“三民主义”的解释 师: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应“民族主义”;

第3章辛亥革命

第三章辛亥革命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近代,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 A.孙中山B.严复C.李大钊D.毛泽东 2.发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之言的是( ) A.邹容的《革命军》B.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D.陈天华的《警世钟》 3.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传播民主思想的主要舆论阵地是( ) A.《民报》B.《苏报》C.《新民丛报》D.《时务报》 4.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的是( ) A.驰禁派与严禁派的争论B.维新派与守旧派的争论 C.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争论D.抵抗派与投降派的争论 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同盟会B.光复会C.华兴会D.兴中会 6.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 A.抢米风潮B.保路运动C.变法运动D.五卅运动 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三民主义,即( ) A.民有主义、民治主义、民享主义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C.国民主义,公民主义,人民主义D.民享主义、民富主义、民主主义 8.20世纪初,中国涌现了许多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A.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B.孙中山、朱执信 C.洪秀全、洪仁玕D.康有为、梁启超 9.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著作是( ) A.《革命军》B.《猛回头》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D.《警世钟》 10.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 A.袁世凯B.孙中山C.黎元洪D.段祺瑞 11.孙中山举行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反对参加"一战" B.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C .打击日本侵略D.阻止溥仪复辟

12.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内部分裂,军心涣散B.帝国主义不再支持 C.护国军战斗力强D.卖国复辟,全国共讨 13.兴中会誓词中提出的“合众政府”指( ) A.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的政府 B.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府 C.资产阶级联邦制的共和政府 D.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府 14.下列活动反映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矛盾的是(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府院之争 15.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在国外宣传革命的中心是( ) A.东京 B.檀香山 C.伦敦 D. 巴黎 16.《革命军》成为清末最畅销的书籍,是因为它提出( ) A.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 B.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C.实行议会制度,建立"中华共和国" D.应该把反帝与盲目排外相区别17.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主要目的是( ) A.支持袁世凯复辟 B.企图独占中国 C.夺取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D.抵制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18.1918年孙中山通电指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争雄,南北如一丘之貉”。表示当时孙中山( ) A.正确揭示了近代军阀割据 B.决心同军阀彻底决裂

辛亥革命(1)

论辛亥革命的现代化意义 何衡09营职一班0910812104 辛亥革命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与世界先进政治制度接轨, 有了涵纳更新生产力与生产力更大发展的空间。革命的直接后果是埋葬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 于帝制的废墟上建立起法、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从制度层次上完成了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从而使历史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 跨进了近代的门槛, 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这是现代化探索之路上由量的渐变到质的飞跃的一大进步, 标志着专制时代的结束, 民主共和世纪的到来。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不仅是革命的宗旨, 也是中华民国的追求目标。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与5临时约法6等政策法令的颁布, 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暂时的兴旺与新生气象。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形成社会政治中心,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产物。而夺取政权仅仅是政治现代化的开始, 权力的理性化、世俗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根据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和代议政治的原则,临时约法规定, 在政权机构上, 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总统和内阁行使行政权, 法院行使司法权, 三权互相独立与制衡。孙中山晚年又在三权之外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 形成五权宪法。主张分权以限制个人专权, 打破了传统圣化社会的绝对权威, 是对专制的否定, 是历史的进步。以三权分立为组织原则而建立起来的民国, 与世界先进政治制度接轨, 是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 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有助于把生产力从专制制度下解放出来,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主义思想因之蓬勃发展,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 为进一

第三章辛亥革命(自考历史)

第三章辛亥革命 本章重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活动(成立政党、宣传与辩论、组织武装起义等) 2、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3、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4、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本章提示 注意比较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改良的区别,理解革命是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的最好途径和手段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回收利权”运动: 20世纪初铁路和矿山的利权是列强掠夺的重点。中国人民开展了回收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 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3、清末新政的部分内容:1901年设立督办政务处开始新政。主要有: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颁布《商律》等。 4、“预备立宪”与“皇族内阁”: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成立“皇族内阁”。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6、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904年后,华兴会(黄兴在长沙组建),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成立。 7、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及其纲领: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 8、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焦点: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 9、革命的思想宣传家及其代表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 10、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11、保路风潮:1911年,反对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铁路路权给帝国主义的运动。四川省最为激烈,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 1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随即全国响应,从此掀起辛亥革命的高潮。 13、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孙中山为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发点。它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5、北洋军阀:中国近代史上的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政治集团。1912年到1928年为其统治期。 9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1)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前一课时的内容了解辛亥革命历史背景,通过自主学习简述以武昌起义为起点的辛亥革命的进程;知道“中华民国”的创建过程及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 2.通过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的关系,了解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所采取的措施和过程,从而认清袁世凯丑恶嘴脸。 3.查找相关材料,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理解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创建。 2.难点:辛亥革命的 三、教学策略 采用合作探究和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理解。 四、教学过程

各抒己见 探索影响 1.课堂探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夺 取,是不是意味着辛亥革命失败 了?说看法,讲理由? 2.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研读 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P16最后一 段) 3.以“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 曙色。”实行小结 1.学生各抒己见 (各自说出理由) 2.结合史实分析辛亥 革命的积极意义 3.辛亥革命过去了一 百多年。回首往昔,有 很多借鉴的地方 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 明确论从史出的方法 了解、理解辛亥革命的意 义 提升小结。前后呼应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成功补充了史料。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史料,组织学生探究辛亥革命的波澜壮阔。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临时约法》的内容和德驻华公使哈豪森的讲话等史料。通过史学资料(文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丰富解读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近历史的真相和提升历史思维,教学较为成功。 (2)媒体辅助,创设情境。本课导入环节,在教授《武昌起义》时播放了视频,也是十分有效的。最后总结同样以“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前后呼应。 2.不足之处 对辛亥革命的意义本想采用胡锦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讲话》,但视频内容较长,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1

第13课 辛亥革命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加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 无能,成为众矢之的 背景: 2、19世纪末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根 本原因)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逐渐传播 任务:用暴力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领导: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见必修3:内容、性质、评价) 时间:1894年——1912年(广义) ①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为思想武器、 上海和东京是宣传中心,代表人: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②建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孙中山、纲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 体) 1、酝酿:③建同盟会(1905年、东京、孙中山、十六字纲领“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中国第 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提出三 民主义 ④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 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成功 经过: 2、高潮:②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南京、五色旗、中华民国纪元、使用公历。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内容、性质、意义) A 列强支持袁世凯对革命政权施压 ①原因:B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3、失败:袁篡权 C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 D 袁拥有强大军事实力,且老奸巨滑 ②经过: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清灭亡。 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成——原因(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 2、败——原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社会性质未变)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 失败原因: 发展慢)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1、政治上: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 产阶级共和国 2、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冲击了陈规陋习,解 意义: 放了思想 3、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对帝: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5、对被压迫民族:推动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辛 亥革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