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法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法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法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

新的课程教材主要特点:联系社会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又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社会上处处有数学知识,数学就在身边。我认为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把握好一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新教材的特点,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翻开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憨态可拘的动物,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了这样许许多多的情景图。实质上是编者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现实的看法,转化到书本上以图的形式来展示,并不是要广大教师局限在图中,必须看图、用图、讲图。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突出方法性、体验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并结合学科主要知识,精心策划练习和精心设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同时要介绍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学科知识,转变学习方式,有效促进学生学科学习效果的提升,逐步学会学习,努力实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农村学校,地处偏僻,特别要注意这些山村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知识发展水平,加强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练习、观察、实验、讨论、制作、评议、调查、研究创作等学习活动,强化学科知识的应用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也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养成,努力实现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落实。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小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大多能找其原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念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并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现行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实质,注重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从而形成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效的对话。例如,我在上《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我对课的导入作了如下设计: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分桃子,但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得的桃子数量。“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啪——啪”,学生用两下整齐的掌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啪”。我又不紧不慢地说:“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突然有几个同学用右手尖点了一下右手心,“半个”,还有的同学两手心相对并不合上,表示“半个”。熟悉的生活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说:“半个。”我继续说:“对,半个。半个该怎么写呢?小朋友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桃子的一半吗?”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有的同学接过老师手中的粉笔,跑到黑板前画图、写汉字。

我认真地看着同学们的板书,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着自己心中的“一半”……这样的设计使教材资源得以充分激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达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悱愤状态,有利于学生产生数学问题和主动建构知识的意识。

三、转变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牵引下的被动行为。显然,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此,教学的核心应是让学生参与到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之中,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到豁然开朗。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内驱力,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进行素质教育既要研究教师的教,又要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布鲁纳提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所以,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联系,怎样归纳、怎样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获取的数学知识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比如,现在最流行的尝试学习方法及操作法、迁移类推学习法等,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综合、逆向、假设解题方法,以指导分析方法。比如,(1)甲车每小时行a千米,乙每小时行b千米,两车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两个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的路程?(2)甲乙两车从中点向相反方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a千米,乙车每小时行b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3)甲乙两工程队合修一条路,甲每天修米,乙每天修b米,经过5天修完,这条路有多长?(4)甲医两人从大桥两端相向走来,甲每小时走a米,乙每小时b米.经过5小时两人相遇,大桥有多长?(5)小红买了a本语文练习本和b本数学练习本,每本5角钱,一共用多少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可发现上面三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都可概括为同一个数学表达式5a十5b,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数学表达式可以概括无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准备。这样在引导学生分析过程中,挖掘了数学知识的内在智力因素,学生能借助学法很好的消化、吸收、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了能力。

总之,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所以,根据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效的课堂教学,除了把握教材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加强学法指导以外,还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使出学生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使理智和情感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浅谈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从“做”中“学”,从探索中发现知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学

我们体会到:只有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只有改革,才能改变我校目前的被动局面。因此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进行课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两年的课改,我们学校的学生能力和成绩都提高得很快。

下面来谈谈我校的具体做法以及个人体会:我们学校采用了六步教学法,自己编写导学案,将学生6-8人分为一组,成绩好的与差的搭配,这样有利于学生讨论和交流,组内兵教兵,组与组之间有竞争。贯彻新课改中提出的“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以教师的教为主为,以老师的引导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

改革中谈谈我体会最深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引人入胜的教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精心备课,设置恰如其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堂好的课,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发现中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的,设置恰如其分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我们的科技每次进步都是由问题引起我们去思考、探索,从而加以解决的。学生接受知识也一样,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

生去积极的思考、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解决,从中学习到相关知识与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从中培养了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需要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因此我们教师

的问题中去思考、去实践、去分析、去探索,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遇到的问题。另外,教学中恰如其分的问题表现在难度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要适度。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不断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从中培养了综合能力。所以我们设置的问题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学备课

三、大胆的让学生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采用了苏联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往往是讲授法,这样我们的学生习惯于我们这种知识的灌输,一旦他们离开了老师,往往就无所适从,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很差,更别说创新能力。出现这种状况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剥夺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在新教改中我们要多给学生创造、设置更多的动手的机会,让我们的学

动手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进度以及不好把握课堂的节奏,我们的老师往往省去了这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因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我们的目的,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不利局面,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整体的创造力。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实践、交流、动手、动脑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今后学习和工作需要的学习与创新精神和能力。我相信:我们老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平时多注意一些方法,多收集一些学生喜欢的趣题、益智题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入我的视野。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价值。越是崇高的境界,越是纯净的层次,越是深藏于迂回曲折的过程里。比如登山,一个个台阶,是拖起你生命之峰的基石,一道道绝壁,是刺激你生命活力的养份,极顶的风光,只有在征服了过程的艰险之后,才会具有勾人心魂的魅力。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2003年秋,我校一年级进入新课程。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它牵动着基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纵向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横向看涉及到千家万户,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学校两年来的课改实验,在教育局、飞云学区的正确领导下,在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基本上明确了课改的方向

和目标,理清了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具体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立足文本、尝试新课改。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课改理论,立足文本。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只是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丰富着教材的内容。但是也有些教师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文本,把“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了评价一趟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在设计教学时,可谓是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图、采访、播放课件等等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们也始终被老师调动着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教师在花大力气精心设计教案时,忽视了如何有效的利用课本这个现成资源,往往只见活动的热闹,而课本只整整齐齐的叠放在桌角,却没上场的机会。然而,热热闹闹的课堂是否就能象教师想象得那样把所有的内容全部教给了学生呢?不见得,往往热闹后学生冷静下来,脑袋里一片空白。因此,这样的课堂只是给人热闹的感觉而已。如:这样的一节课:初步认识人民币后,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学生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本子、橡皮等。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旁若无人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高,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了学习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认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却没有真正的落实。而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

二、抓好常规、开展教研活动,走进新课改。

1、语数教研组强化了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不仅备了知识点,更备教法和学法。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居高临下地评价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要善于驾驭教材,创新性的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做到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开学后,我中心小学抓好1--3年级的新课改的教学工作,校长和教导认真深入学校听课、指导学校工作。对于一些没有按新的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都要求他们观看有关课改方面的录象、光盘,以最快的速度,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2、为扎实稳步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认真开展教研教改工作,组织了教师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有效促进了教改工作的深入开展。11月3日,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语文、数学等教研员来听课,教研员对我校十位教师的课给予了一定的评价,同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几位年轻教师通过教研员的点拨,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收到了良好的

教学效果,给全体老师很大的启发,使其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由原来的单一转变为多元,教学过程由原来只注重教师的教、学生学,转变为师生积极有效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开展课改实验、推动新课改

课改实验运作两年多来,我们真切地感到新课改的春风已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特别是在练习的环节上,我们采取了“兵练兵”的训练方法,好带差,学生之间互相训练,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语文采取了尝试“三步”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手写作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带着自己碰到的问题),最后可模仿借鉴所学课文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科,根据学科特点,采取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3)、教学手段的转变,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转变为学生利用学习工具自己学习。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自身的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学习。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要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有好奇心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只要我们教师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想象,创新的潜能就能被开发出来。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各方面条件都较差,特别是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中教师们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动手、合作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思想上引导,方法上指导,知识上辅导,对学习有余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制订四种评价办法。

(1)、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转为结果过程并重。

(2)、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

课上的好坏由过去只听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发展,转为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

(3)、提倡自我评价,学期结束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工作、表现做出书面形式的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4)、领导评价:根据每位教师学期的工作,表现过程、考核结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发展。

四、新课程带来的收获与体会

收获: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4、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5、但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6、由于城乡办学条件的差异,教育经费的不足,农村小学因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有些课程

的开设只能是“纸上谈兵”。现确实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使农村小学生也能真正享受新课改的益处。

体会:1、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师的才能和智慧决定着课改的质量和深度;

2、教育理念是基础。教师的观念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和性质;

3、方法改革是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

4、评价改革是动力。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五、问题与困惑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4、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我校在课改实验中锻炼教师,正逐步建立起与新世纪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学习兴趣浓了,学习信心增加了,情感态度、健康个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关山仰渡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我们很多期待的理想,理想为我们明确了方向和目标,给予了我们强大的内驱力。理想使我们兴奋,催我们前行。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现实为我们确立了自己与理想的差距,要求我们做深刻的反思,冷静的思考。我们虽然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挺立潮头,搏击风浪,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新课程改革的灿烂明天!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新课改,新理念,语文课文新教法

新课改,新理念,语文课文新教法 发表时间:2016-07-21T09:43:01.9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作者:王丽琴[导读] 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蓼兰中学266731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新课程下的课文阅读教学应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高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突破口的选择标准及着意点 课文教学好的突破口一般说来具有这样几个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新颖别致,富有艺术创造性;能“执一而驭万”,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能充分体现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训练其阅读能力。 根据上面的原则寻求突破口时,我们要特别着意课文这样几个地方:(1)学生阅读的忽略处。于“无疑处”生疑,最能引发学生去深究,从而思有所悟、究有所得。(2)文章阅读的生疑处。以疑促思,以问促学,相机诱导,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愿学、乐学。(3)体现文章个性的精彩处。课文无非是例子,例子者当有个性特色,笔力雄健处及构思精妙处,个性全出。(4)能带动全篇的关键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直奔重点,化难为易,“牵一发而动全身”,省时又省力。 二、突破口的常见类型 突破口可大可小,其常见类型有下面几种: 1.从题目突破。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题目暗示,可设计几个问题,长文短教。(1)题目是什么短语?它告诉我们课文主要写些什么?(2)根据课文题目,课文可分几部分?找出文章起止段及过渡语句。(3)对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生活的描写各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从文中划出有关感受语句。④作者为什么要详尽描述百草园生活?说出它的目的。⑤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联系思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谈谈你的看法和体会。 2.从结构突破。教学《海通精神》,根据一事一议、先叙后议的结构,可以设计五个问题教学。(1)文中哪部分为叙事?叙了一件什么事?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特点?(2)文中哪部分为议论?议论的内容是什么?议论的中心是什么?(3)叙和议的联系点是什么?请找出文中原句。(4)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试归纳“一事一议”议论文的一般写法。 3.从线索突破。教散文抓线索易突破重难点,如教郑振铎的《海燕》一文,可抓住“乡愁”这条线索,设计三个问题:(1)文中几处抒写乡愁?请划出相关语句。(2)每处乡愁是缘何而发?乡愁跟海燕有什么联系?(3)为什么写海燕前要描述家乡春天的小燕子?这跟乡愁又有什么联系? 4.从情节突破。教小说、戏剧等课文,从情节突破较为便捷,指导学生编写情节提纲,能迅速把握文章的重点所在。例如教学《陈毅市长》,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陈毅市长为何事而夜访齐仰之?(2)概述陈毅市长和齐仰之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的过程,并据此划出文章段落。(3)陈毅市长怎样围绕“化学”这个话题激发齐仰之的爱国热情?从中表现出陈毅市长怎样的性格特征?(4)举例说说文中人物对话富有个性化的特点,试概括齐仰之的性格特征。 5.从人物突破。教《故乡》一文,可抓住闰土这个人物,设计四个问题:(1)此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一个?(2)文章中几次写到闰土的形象?(3)少年闰土从外貌到思想精神上与中年闰土有哪些显蓍不同?(4)当年的小英雄二十年后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木偶人? 6.从关键词句突破。教师要善于发现体现文章中心、人格中心、作者独特感受的关键词句,将它拈出来,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难忘寄园情》一文结尾句是:“记下这段回忆,权作献在先生灵前的一瓣心香吧!”便可抓住“这段回忆”这一词组,设计下列问题进行教学:(1)这段回忆具体由哪些事组成?每件事表达了什么意思?(2)五十多年前的这些小事,作者为什么记忆犹新?(3)既然是回忆老师钱先生,为何用《难忘寄园情》作题目,而不用《回忆我的老师》作题目?(4)课文开头和结尾不是写回忆往事,能否将它们省略掉?如不能,请说出理由。 7.从重点语段突破。《晋祠》第一段是一个总起段,根据这段在文中的地位和与下文的联系,可以设计两个问题来教学:(1)山西晋祠是以什么而著名的?(2)这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和以下几段的关系是什么?诸如总结段、过渡段等均可以以它们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能防止平均用力,而把力量集中在刀刃上。 三、突破口的设计技巧 1.探求因果。即从揭示文章因果关系的文眼入手,探求文章内容和写作思路中因果关系的安排,由此带动学生对全文的研究理解。 2.检索证据。作为教材的课文,一般都文质皆备,对此教师不必“面面俱到,一一道来”。有经验的教师常常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从众多的材料中检索筛选,进行整体性阅读。 3.寻找异同。“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教师在设计突破口时,还可以就不同课文或同一课文的不同部分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寻同比异。如教学初语六册一、二单元“同一题材的不同写法”和“同一题目的不同写法”时,均可用“比较异同”作为突破口,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理解文章个性特色,把握其共性特征,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寻同比异的范围很广,可以就几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体裁样式、篇章结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方面作比较,也可以一篇文章的词语、标点、句式、选材、构思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选择突破口来组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胆魄和眼力。“胆魄”来自于对教学艺术的执著追求,“眼力”来自于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运用新理念打造新课堂

运用新理念打造新课堂 ——浅谈初中英语新课程中的教师与课堂教学 柳州市鹿寨县英山中学乔德金 随着新课程走进了教室,无数的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一个强烈欲求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来了,我们应该怎么教?同时也在绞尽脑汁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研究适合于新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在众多的理论性、研究性学习中,我本人自己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以校为本,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 一、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地提高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众所周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面临的教材不是永久不变的,教学方法也不能一层不变,面对的学生也不是凭着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就能教好。为了顺应时代的教育潮流,为了迎接新课程的挑战,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品质,我们岂能坐而待之呢?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杯水。而我认为,在社会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恐怕教师有一桶水也难以满足。因为现代的教育要求,确切地说应该是新课程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要从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也要从社会生活与爱国主义爱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英语课中还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既要从横向知识教育学生,又要从纵向知识进行教学,教师既要会说能解,又要会唱能

跳。 因此,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从观念上更新自我,在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上提高和发展自我,在文化知识上丰富自我。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从“自我”这一方面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潮流,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才能最终为课堂服务。 二、实施多层次的任务型教学,促使全体学生发展。 在英语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为教师应该避免同一要求和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应该运用实物,图片或者是多媒体等进行直观教学。与此同时,尽量采用多层次的任务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七年级的Module 13中Unit 1,Do you like appes?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针对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就必须设计和实施多层次的任务型教学方法。 第一层次是要求全体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领会并掌握:Do you like……? Yes,I do. No, I don’t. 第二层次是要求针对基础知识一般的学生,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增加了I like ……和I don’t like …….同时掌握单词rice, bread ,noodles,milk and vegetables. 第三层次是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掌握把句子的主语改成第三人称单数:Does he/she like……?Yes, he/she does. He/She like ……或者No, He/She doesn’t like…… 第四层次是针对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力, 除了以上内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新理念 新教材 新教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 象山三中化学教研组董亚娣 一,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初步认识 1.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指《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个学分,36学时. 2.高中化学新课程要求: 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个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模块之后,至少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我们浙江省是这样统一安排的:高一全体学生共同 学习必修内容后,从高二年级开始,向人文方向发展的学生可在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向理工方向发展的学生则规定必须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化学.目 前浙江省学业考试制度设想如下:高中化学实验考查时间定为高一第二学期末,考查内容为《化学1》和《化学2》必做实验内容;高中化学学业考试时间定为高二第一学期末,考试内容为前三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 高考到底怎么考,到现在专家们也没有一个说法,具体未定. 3. 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 我们浙江省的高中化学采用的是苏教版的,国内有三种版本,还有人教版和山东版. 从教材宏观的体系结构看:苏教版《化学必修1》包含四个专题: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物质,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其专题内容的选择不是单纯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其顺序的编排,体现了由具 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特点.通过专题一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思路,而专题二,三,四则 是关注身边的化学:与海水,矿物,空气有关的物质的宏观性质,来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另外,从教材的微观结构看,《化学1》借助各种栏目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如"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信息提示","拓展视野","整理归纳","化学史话"等. 这些栏目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设置的栏目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 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帮助. 再者,从教材的基础化学主干知识来看,教材有新的处理: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新教材以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知识与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对

渗透新理念改革教学法

渗透新理念改革教学法 发表时间:2011-03-04T10:38:10.813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涂瑞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也应该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 涂瑞(汉滨高级中学,陕西安康725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也应该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按照教育部2008 年颁布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中要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要渗透人文创新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要树立从生活走向英语,从英语走向社会的理念,倡导探究式教学与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探索,新方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应该在教学工作中摒弃旧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取得新的突破。那么,如何“改”,才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呢?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 90 后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已不再满足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并且新课标也已明确提出新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课堂上教师教为主为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1.设疑启迪,探究学习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通环节,层层递进,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从学习材料或信息中通过思考、探究不同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也利于教师及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语法教学为例,首先,让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和例句相同的语法现象,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最后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语法规律,这种发现———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情境,构建英语交际“舞台”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二、优化学习方式,加强合作学习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既克服了个体学习的缺点,又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会积极行动,这样,学生既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独立思考,又有伙伴间的互助,甚至为了在伙伴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就会加倍努力学习,积极主动地帮助同伴,学习兴趣会陡然递增,自然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以英语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枯燥但也是最重要的记单词为例。很多学生英语成绩提高不了的根本原因在于词汇量太低,而且记单词也成了令很多学生头疼的一个问题。天天记,天天忘,时间长了,学生丧失了信心,自然就不愿意记单词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4 人一组(每组由1 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和1 名差生组成),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记忆单词的任务(如每天10 个单词),规定由小组长负责,小组间展开竞争,课堂上老师检查学习结果,奖励、表扬任务完成较好的学习小组,批评、惩罚任务完成较差的小组,这样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不愿拖小组的后腿,都会以积极行动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好的学生也会主动去帮助同伴,带动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三、改革评价体系 新课标中提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是单一的一次考试来确定学生的成绩,只重结果,不看过程,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被淹没在浩瀚的题海中,造成了“一考定终生”的不公平的结果。新课标要求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记录下学生每一步成长的脚印,注重课堂评价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记录下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了几次,作业是否认真完成,小组活动中表现如何,比上次测验进步了多少等等。同时,除了教师评价外,学生间、小组成员间也可以展开自评和互评,把这些都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的最终评价结果中,给学生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时代呼唤新观念,新观念产生新教法、新学法。在新课程的推动下,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培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运用新理念 构建活力新课堂

运用新理念构建活力新课堂 发表时间:2012-04-24T16:54:26.123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18期供稿作者:魏来顺[导读]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魏来顺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深思、去探索、去实践。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坚持学习运用先进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正确定位师生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构建生动活泼、智慧火花飞溅的全新课堂。关键词:兴趣自主创新合作实践生活化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经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教师要坚持 “以人为本”,“以学为本”,让先进的理念在课堂中得到生动的体现,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飞溅智慧火花的舞台。 一、激发兴趣,发展思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只有学生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愿意学、主动学、认真学。“玩”是孩子的天性。为了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开心,在课堂学习中,我经常设计游戏活动和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的眼、耳、嘴、手、脚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获得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如在巩固乘法口诀时,如果让学生反复地背诵,会觉得很枯燥,不但学生不感兴趣也不容易记牢。我让同桌同学来玩“乘法口诀拍手歌”。随着学生有节奏的击掌声,一名同学说口诀的前句,另一名同学接后半句,而且不断交换。由于同桌同学所提口诀是没有顺序的,所以要认真听,快速想,才能接得上来。同学们一边拍手,一边思考,一边说,不仅要回答同桌对方的提问,还要判断他的回答是否正确,学生玩得可起劲了。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寓教于乐,注重活动的情趣,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学”、“玩中学”的教学思想,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 二、以竞激学,体验成功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成长的经验时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胜心”。可见好胜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是这种强烈的好胜心驱使人们百折不挠,奋勇前进,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喜欢争强好胜,唯恐自己落后,怕别人学习比自己强,这种心理特别强烈。因此我经常迎合孩子这种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善于运用竞争机制,创设竞争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用夺红旗、找朋友、开火车等竞赛方式操练口算、数的组成、算式的意义等,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又用“我是时间的小主人”竞赛形式让学生设计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学生兴趣犹存……这些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发挥自己最大潜能,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孩子们一个个神情专注,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活动,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快乐的乐园,成功的乐园! 三、转变角色,体现自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的奥秘。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配角”,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实验、讨论、类比、猜测等方式学习数学,增强学生参与“再创造”活动的力度,开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新天地,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通过设计一系列的主体性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平面图形的“再创造”活动。(1)试一试:谁能想办法把它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从立体图形上(正方体、长方体)搬出来,单独留在纸上?(2)做一做:你们想不想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用的方法多,做出来的图形多?(3)议一议:谁能把这些图形分分类,怎么分?这样的教学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四、改变方式,鼓励探究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热点和难点。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七个让”,即特征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找,学具让学生摆,算理让学生讲,思路让学生想,方法让学生推导,难点让学生突破,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主动探究新知的精神。例如当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我设计“我是小小设计师”活动:“宜馨花园准备建造一个游泳池,现请你来设计,你能设计一个好的方案吗”?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各小组提供建造游泳池所要解决的问题“游泳池占地面积多少平方米?游泳池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要挖多少立方米的沙土?池内的四周和底部用什么瓷砖来帖?水深多少才合适?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落后者得到提高,超常者得到发展,从而将课堂目标落实到各个层次,细化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都是成功而有效的,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走向“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佳境。 五、倡导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合作精神是21世纪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应从现在开始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时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合作学习应成为新理念下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情感。在合作交往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每个学生都能充当必要的角色,通过交流,思维火花竞相碰撞;通过沟通,心灵相互交流,学会与他人相处,理解关心他人;通过互教互学,促进彼此的学习,形成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拼图比赛,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各小组合作,拼出喜欢的东西,各小组通过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智慧,拼出了许多奇思妙想的作品:有小动物、有房子、有小树……学生兴致勃勃,敢想敢做,既加深了对这些物体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六、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216632273.html, 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作者:温儒敏 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9年第11期 使用新教材,不只是教学方法要变化和适应,最主要的还是教学观念要更新。要理解新教材“新”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变化,有什么学理支持。建议大家备课时,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新教材对照着读,以加深对教材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的理解。因为新的高中语文教材是按照高中语文新课标编写的,如果说有创新,那是新课标要求之下的“新”;如果说新教材存在某些缺失,可能是课标的精神“转化”为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新的初中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主要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但也显然接受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某些新理念。我们把新教材和新课标结合起来研究,才知道教材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和创新,这些变化、创新是源于哪些理论、政策的要求。这样,我们对于如何用好新教材,站位就会高一些,而不至于“只见樹木,不见森林”。 一、如何理解“学习任务群” 按照新课标要求,新教材是以“学习任务群”来整合单元教学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就是突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固定模式,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建构“语文核心素养”。因为“学习任务群”对于单元教学的“任务”比较集中而且清晰,我们的教学就不必面面俱到,同时也努力避免“同质化”。老师备课应当根据“学习任务群”所提示的“任务”去组织教学,把握某个单元或者某一节课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每个单元教学有哪些“干货”,做到心中有数,这将有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 采用“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也是为了减少灌输式讲解,多匀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学,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这对于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读书少”的问题会有帮助。 采用“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应当多往“学习活动”方面靠拢。备课就不能满足于准备好讲稿,而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某种学习情境下带着某些“问题”(课题)去读书、思考和探究。老师要转变角色,由主要担负讲授,转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即“活动”)中学习。不是讲授不重要,也不必限定讲授,而是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安排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些课多讲一点,有些少讲一点,都可以,但都力求围绕自主学习的“任务”去设计。教材“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的编写方式是新的,和以前常见的习题不太一样,备课要运用“任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读书和思考的“活动”。 其实,课标对各个任务群的教学功能、目标都有要求,有些属于比较“上位”的要求,备课时也应当关注,让教学设计的方向更加明确。比如,课标在论述“语文核心素养”时,提到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提

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法

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应变革,寻找适合教学实际新的教学方法。根据政治课的特点,政治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与时俱进 政治课教学必须面向当今世界,跟上时代的脉搏,用最新的事实、时事以及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材料去说明问题,证明课本原理。作为一位政治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呢?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点:(1)思维要活、观念要新,跟上时代。(2)多读书看报,关注新闻。世界变化之陕,不读书看报就会落伍,就无法使教学素材做到随时更新,满足学生的胃口。(3)读书看报要及时做好摘抄记录。人总有遗忘的时候,要及时记录储存信息以备后用。 二、要深入挖掘新知识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原理的一般阐述上,要进入更深的层次中,对得出结论的全过程进行推导和论证以扩展和丰富其内涵。在求深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广度。有的地方要突破教材的框子介绍教材边缘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厚的理论功底,知识面要广。作为教师这一行业,面对的是正处于求知欲最旺盛时期的学生,学生的问题千姿百态,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有较广的知识面,是做好一个教师的基础,也才能为课堂上的“深”奠定基础。教师还要有研究精神,深入钻研教材教法,不断学习,做学者型的教师。

时代在发展变化,政治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改革,作为一位政治教师,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适应教材的更新变化,钻研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把课本讲透讲深。还要理解国家政策,具有较强政治敏感度。政治的教学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对国家政策的宣传、贯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要联系实际,切忌空洞的说教 既要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这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多接触社会,多观察生活,密切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从而积累起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在课堂上有大量生动的素材,使学生感觉到学得“实”。其次,贴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首先要多与学生接触,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要融入学生,老师还要有广 泛的兴趣爱好。比如关心时政大事,留意各类体育、娱乐信息,上网、听流行音乐,关注身边的民情小事,这样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有话可说。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高级中学)

新教材 新理念 新教法 新学法

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 ——在新课标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河北省冀州市周村镇中历史教师胡淑颖053200 新课标全面实施以来,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现在的历史课堂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理念的改变。 1、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新课标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上,就是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从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转为更加注重人文性。 这方面的变化体现在新课标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新课标对这一要求作出了详细而宏观的展望与规定。具体到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例如讲述“鸦片战争”一节时,在教材的各个部分都要注意扣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中心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从注重知识到注重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原来的材料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内容多、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做出相反的、独道的判断。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新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过去对一节好课的评价就是教师讲得好,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好。现在,更看重教师的“教”如何引起学生的“学”,教师是否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决定了一节课的质量。 1、从“传授型”向“导向型”转换 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整个一节课只听见老师一个人讲,就这样老师还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学生没听懂。结果,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教学效果也不好。新课标实施之后,教师的角色变为“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协调的作用。我们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 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目的”“历史意义”“评价”等,有的结论学生不理解,有的甚至持反对意见。那么,老师在讲解时就把得出结论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正确的思考、回答。 3、注意各学科的综合联系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须向这个趋势转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

“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新技能”学习心得

“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新技能”学习心得 平塘民族中学化学组 通过举行的校本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要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用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新技能进行教学。这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一、创新理念,振作精神思发展 只有更新观念、树立信心,才能正视问题,思考发展。只有敢于面对现实,不等不靠,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创新发展思路,才能树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发展理念。在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自我加压,不断增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为干好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载体,营造亮点促发展 我们要注重学习,不断进取,转变观念。新课程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而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改变原来的旧的,不适用的教学理念。因此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培育出更优秀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每一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乐于接受新知识。 三、德育智育并抓 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教育所培育出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因此,培养德智兼备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很重要的。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体现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培养了与他人相处,并肩作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课堂。既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有注重了知识的积累。学习了这么多,了解了新课改的重要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及时掌握新方法,改变旧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3篇

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3篇 《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一: 培训提出的新理念,为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依据。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依据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要由过去的“重结果”转变为现在的“重过程”。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到: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少年儿童思想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会转化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而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二、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采取众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认为,在众多环节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而高尚师德的表现,我认为首先是行为。

新标准、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新标准、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响泉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阶段总结 新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已经两年了,目前,新课程实施已在各实验区和各实验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我校是榆中县新课程实施确定的重点实验校之一。由于起步早、工作实,两年来,在管理教师培训、教学研讨和课程实施与评价诸多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现将我校新课程实施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观念——课改不仅仅是换一套教材。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及日常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观念,改革才有动因、动力。一所学校,只有在观念层面上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全体师生才有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当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于2001年3月由教育部颁发,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校园,学校把更新观念作为新课改的第一要务来抓。其一是校长自身观念更新;其二引领师生群体观念更新。学校借助两条途径实现观念更新。 a、学习理论: 2001年起,学校分期分批组织教师首先参加了省市举办的新课程培训之后,学校设立“教师大课堂”,校长、主任、教师都是学生,又是讲师,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新“纲要”,解读新“课标”,对基础教育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负有重大使命的理解,对现实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思考。举办《我对新课改的理解》等演讲,形成对新课改的理性认识和追求,成为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动力。进行观念的“洗脑”,转变教育观、端正学生观;转变教师观,促进多校化教学观的形成。 b、反思实践: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观看光盘,并组织进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这突破口)的诊断,从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入手,为课程改革寻找动因。两年来,我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给教师创设新课程学习的平台,排除了我校教师观念转变中的障碍和心理阻力,把学校群体观念带进了新课程。 二、管理——不是控制和协调,而是开发和促进。

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教学设计

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new concept, new teachin g material and new teaching method

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概略xxx中学温 立三内容提要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新一轮语文教 育改革进入了教材建设的实战阶段。xxx中学中学语文室积极应战,编写出新世纪第一套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xx年5月,教育部 审查通过了三套国家级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人教版是 其中的一套。本文从封面设计、写在前面、目录、导读、课文、 练习和综合性学习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介绍这套新教材的特点, 试图以此呈现当代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活综合探究板块弹性平台开放性知识体系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教育部制定 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和《全日 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在社会各界的热 情关注下,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人教版初中语 文新教材终于问世了。目前,它正在全国的八个试验区试验,并

高中英语新课改 新理念 新方法

高中英语新课改新理念新方法 【摘要】新课程教改的推行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我们在教学一线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新的探索。作为实施英语新课改的排头兵,我们这一届全体英语教师通过学习、摸索、实践,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下面把我们的一些心得和具体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方法 New Curriculum New Ideas New Methods Zhou Xiao-lian 【Abstract】It has been three years since the curriculum reform started in Henan Province. In these three years ,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English teaching, which has brought us English teachers new ideas and we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and new ideas. Meanwhile, we have been trying us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in class. In the process, we have acquired some precious experience through learning and trying. We also met with some puzzles and problems. Now I’d like to share all that we have learned and gained

应该如何运用新教材教好新教法

应该如何运用新教材教好新教法 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它是小学语文坚守与突围、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冲突的产物。也是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的结晶。我市是xx年秋季学期被定为湖北省23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老师们深切体会到: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来教学新教材,肯定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只有运用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才能教学好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大家一致认为以下这些方法是教学好新教材的关键。 一,看一看,激发兴趣 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在教学时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教材中图画的作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爷爷和小树》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插图,教师问:图上画的是一些什么呀?学生说,有老爷爷、有房屋、还有小树。老师紧接着问:老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这一问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因此学生必须仔细读课文后才知道。 二,听一听,整体感知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听”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课文之前总是要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教师配乐范读后,让学生想象晴朗的夜空中弯弯的月儿的形状,并要求学生把

生活知识联系起来,再回过来读一读课文,这样不但对课文有了整体印象,而且有书本知识拓展到生活知识,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 三,问一问,调动思维 思维是智慧的结晶。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通过问才能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老师问,学生回答;有时学生问,老师点拨;有时学生之间相互问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阳光》一课时,首先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认真观察“正在发光的太阳”后,接着老师问:阳光可以使万物生机勃勃,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假如没有阳光,就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了。有的说,假如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生长,我们就没有吃的,会饿死的。等等就这样,把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同时学生也就很快把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弄明白了。 四,读一读,深化感悟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思考,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探索,在读中感悟。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平平搭积木》一课的第四、五自然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反复自由朗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后问:你明白了什么?学生甲说,我知道了,剩下的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学生乙说,通过反复读课文我知道了平平非常有爱心。学生丙说,奶奶听了剩下的一间,给没有房子得人住,一定很高兴的。老师追问道: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他若有所思地说,我是从图上奶奶的表情看出来的。从学生的发言说明他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