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文】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范文】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xxxx年7月,州委、州人民政府决定,将原xxxx一中和xxxx三中民汉合校,组成新的xxxx第一中学。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9.25亩,校舍面积52447余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实验楼2幢,教辅楼2幢,学生公寓楼2幢。现有3484名学生,8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35个,高中49个;汉语言52个班(2238人),双语言23个班(1005人),维语言9个班(241人)。xxxx年3月,学校在职教职工397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164人,专任教师354人,高级职称教师121人,中学一级教师151人,拥有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自治区、自治州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10余名。两个校区均以高中教学为主,民汉师生共处一园。近十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目标明确,定位准确

合校之初,学校党委就把民族团结作为民汉合校后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保稳定作为各项工作之首,确定了“保稳定,重育人,求质量,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提出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的工作目标,切实把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

过程,做到计划周密、措施到位,每个学期有安排,每次活动有侧重,全面总结、及时表彰。学校认真总结合校前后在民汉学生当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形成“一月”、“两周”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即除每年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常规性活动外,学校还把每年的3月19日和12月18日所在的周,确定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警示周”,对全体师生进行警示宣传教育,至今已经开展了17个“民族团结教育警示周”活动。学校积极引导各民族师生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基础上逐步淡化民族意识,消除民汉师生之间的隔阂,逐步实现各民族师生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学校在教学楼醒目位置开设了“民汉互学语言提示栏”,供教职工互相学习;在教职工中开展了“民汉合校带来的好处”的大讨论,其中的优秀被xxxx日报社选中,刊登在《xxxx 日报》上,其它论文征集则装订成册,发放给教职工进行学习;举办了5次大型“xxxx一中民汉师生结对子家庭联谊会”,让‘对子’的家庭成员、学生家长共同联欢,增加感情;举办了“xxxx一中优秀师生结对子演讲比赛和经验交流会”,并将优秀稿件装订成册,发放给师生进行学习;每周开设一节“民族团结教育课”进课堂,安排每一个教师听一节“民族团结课”;组织“结对子”师生同照一张“民族团结合影照片”,并将这些照片制作成“xxxx一中民汉师生‘结对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