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 6的乘法口诀

16 6的乘法口诀

16   6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6的乘法口诀)

教师:郭苗苗 姓名

一、教学目标:

1、能熟悉6的乘法口诀,记住6的乘法口诀。

2、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学

1、前置性学习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6+6+6= 5×3= 6+6= 4×3= 6+6+6+6+=

(2)看图填空

一共有多少个笑脸?

+6 +6 +6 +6 +6

6 ( ) ( ) ( ) ( ) ( )

2、合作学习

根据上面的填空写出口诀及乘法算式。

一六( ) ( )×( )=( ) ( )×( )=( ) 二六( ) ( )×( )=( ) ( )×( )=( ) 三六( ) ( )×( )=( ) ( )×( )=( ) 四六( ) ( )×( )=( ) ( )×( )=( ) 五六( ) ( )×( )=( ) ( )×( )=( ) 六六( ) ( )×( )=( )

(二)展

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合作学习问题。

(三)点

6的乘法口诀:

写法:1×6=6 6×1=6 口诀:一六得六

2×6=12 6×2=12 二六十二

3×6=18 6×3=18 三六十八

4×6=24 6×4=24 四六二四

5×6=30 6×5=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四)练

教材60页做一做,61页1、6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6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2.列式计算:1个5 3个4相加 5的2倍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 (2 (3 提问: (4 2 (5 (6 (7 6 (8

(9)试背口诀。 A、师生对口令,开火车说口诀。 B、请学生齐背口诀,再指名背口诀。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6×2=() 6×5=() (2)口算出结果,并说说各用哪一句口诀?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应用6的乘法口诀,能很快地算出6和几乘积是多少,我们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算式。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比较每组两个算式有何特点?讨论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2。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6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3。 8题口算,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力求都算对,集体交流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4.完成“想想做做”4。 (1)要求学生多读几遍题后,再列式计算。 (2)比较一下6×6与6×2(2×6)有什么不同?哪个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6?哪个算式是6个2相加? 5.完成“想想做做”5。 出示第5题图,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完成“想想做做”6。 独立列式、口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你为什么用乘法算? 四、作业: 背6的乘法口诀。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6的乘法口诀》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6的乘法口诀》教案 学科数学课题2-6乘法口诀课型练习课时 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 2、会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西题和解答有关的用乘法计算的 问题。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会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西题和解答有关的用乘法计算的问 题。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复习。 1、背诵乘法口诀。 (1)背诵6的乘法口诀。 全班背、小组背、指名背。 (2)背诵1-6的乘法口诀。 2、把口诀说完整。 一六()二六() ()六二十四三六() ()六三十()六三十六 ()六十二四()二十四 六六() 3、写出乘法算式,再把算式读出来。 (1)3个6相加是多少? (2)6个5相加是多少? (3)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多少? 4、根据□里的得数,写出乘法口诀。 (1)□4_______ (2)□6________ (3)□ 12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练习。 1、练习十三,4。 该题是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三,5。 该题是看图列式计算。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指名说出图的意思。在让学生独立填在书上,然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三,6。 先让学生弄清楚题意:1只蜜蜂有6条腿,3只蜜蜂()条腿,6只蜜蜂()条腿?然后把得数填在书上。 4、练习十三,7。一只蜜蜂4条腿,2只蜜蜂4×2=8条腿,3只蜜蜂4×3=12条腿,依此类推,让孩子明白结果的计算过程,从中形成规律。 1 / 2

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题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题及答 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根据算式填空。 算式:8÷2=()这个算式有2种不同的含义。 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还表示()里面有()个()。 二、仿照例子编出两道不同的应用题(提示:数量不变,应用题的事件可以变换成不同的内容)。15÷3=5例: (1)有15名同学,平均分成3个小组,每个组有几个人?(2)有15名同学,每3个人为一个小组,这些同学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三、三年级组买回16个实心球,12副羽毛球拍。 (1)把买来的实心球平均分给三年级的4个班,每个班分到几个实心球? (2)如果每个班分4副羽毛球拍,能分给几个班? (3)要想把这12副羽毛球拍恰好分完(分给全年级的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几副羽毛球拍? 四、桌子上有一些钮扣,只告诉你这些钮扣比10个多,又比20个少,如果把这些钮扣平均分的话,分的份数与每一份的个数正好同样多,桌上有多少个钮扣?

参考答案 一、分析:本题适用于中等学生。这道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两种不同分法的基础上安排的,重点是想通过这道题掌握除法的两种分东西的方法,以及这两种分法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解答: 这个算式有2种不同的含义。 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表示把( 8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4 )。 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还表示( 8 )里面有( 4 )个( 2 )。 二、分析:这道题适用于中等偏上的学生。 目的:(1)掌握除法的两种分东西的方法;(2)两种分法所表示的不同含义;(3)引导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编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学习了数学,就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4)渗透学习数学要学的是方法,而不是具体的题目。(5)渗透“变与不变的思想”本质上意义不变,可以变换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事件变化的只是一些外在的条件,而内在的联系是不变的。解答:略三、分析与解答:在解答这道题的每一问以前,需要学生们首先进行选择。因为如果单看每一个问题,只有一个已知条件。因此,在解答每一个问题前,首先要选择好要解决所求的问题还需要什么条件,然后再进行解答。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3页例1、第24页例2做一做,练习五第3题、第7题。(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把例1、例2安排在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求商方法的过程,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了解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求商的方法,正确求商。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课件、奖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乘法口算并说出所用的口诀:63 25 46 34 56 3、填空并说出所用的口诀:( )4=28 ( ) 6=30 5( )=25等 二、探索求商的方法 1.看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算的这么好,猴妈妈要请大家帮助他解决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课件出示例1插图,猴妈妈在干什么?从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12个桃,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3个)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这3个数学信息,谁能编一道除法解决的问题?(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或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学生在编题时要重点强调平均分 2、教学多种求商方法 教师:可以分给几只猴子,怎样列除法算式? (123=) 教师:12除以3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小组商讨,求出商。 学生1:我是想,1只猴分3个,2只猴分6个,3只猴分9个,4只猴分12个,正好分完。所以123=4。 师小结:(课件展示这种算法)他是用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推算出来的。 学生2:我想3和几相乘得12呢,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教师板书:123=4(只)想:三(四)十二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直接利用一句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求出商是4的。 当学生采取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商的方法时,可以用教师语言夸夸学生他多聪明,直接用口诀这么快就算出来了。 师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们想知道小猴是怎么算的吗? 课件展示:第一只分3个,123=9;第二只分3个,93=6;第三只分3个,63=3;第四只正好分完。

二年级上数学说课26的乘法口诀_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说课-2-6的乘法口诀人教版新课标 一、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习“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2、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而且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就已经对6的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背诵下来。所以这节课我们着重要求学生探究6的乘法口诀。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两个数相乘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的阐述及确立的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设计注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我们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⑴探究6的乘法口诀。 ⑵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教学难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三、教材处理 我们对本节课的教材是这样进行处理的:先创设情景,出示一个含有6个三角形的小鱼图,再出示2个这样的小鱼图……学生看图列出含有6的乘法算式,算出得数,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由此,我们又把由教师半扶半放的编口诀过程,改为学生看情景图列出乘法算式后,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推导6的乘法口诀。 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学手段的说明 1、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的特点,结合学校的教研主题,我们确立本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上我们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四人小组在自主探究、交流中学习,教师给学生留出充分观察、思考、发现新知的时间,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同时突出生活数学的思想。本节课我们还采取了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2、《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实录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学习重、难点】:能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我能点亮这颗星”。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除法的初步知识,如果出几道以前学的知识,你能会做吗? 生:能 师:请说出算式地得数和用的口诀。 2×=43×=64×=8 ×3=12×4=205×=15 2、分一分。把6个圆片平均分一分。(实物展示) 师:把6个圆片平均分一分你有几种分法? 生:把6个圆片每3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2份。

生:把6个圆片平均每成6份,每份有1个。 生:把6个圆片6个一份,可以分成6份。 生:把6个圆片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把6个圆片平均分的几种情况全部想到了。猴妈妈听了大家精彩的发言,特别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它遇到了一点小难题,你们能帮帮猴妈妈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1) 1、挂图出示情境图“猴妈妈分桃”。 2、观察回答: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图中猴妈妈摘了12个桃。 生:桌子上摆着12个桃。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桌子上有12个桃,一个猴宝宝分到3个。(2-3人说一说)师: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以分给几只猴宝宝? 师:你会列算式吗? 生:12 ÷3=4?(板书12÷3=4(只)

师:你都能算出来了,那他算得对不对呢?咱们一起来帮他验证一下吧,(拿出学具摆一摆)学生独立操作 3、展示结果 生:他算得正确 师:如果我们不用摆的方法,你有其他的好办法吗?小组内讨论讨论,看哪个组的办法好! 4、展示算法。 学生以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一种:第一个人分3个,12-3=9; 第二个人分3个,9-3=6; 第三个人分3个,6-3=3; 第四个人分3个,3-3=0正好分完。 第二种:学生用学具分,分成4个3。 3+3+3+3=12。 第三种:我可以用圈一圈的办法。 第四种:想乘法算式的过程。把乘法算式中的积当成除法算式的被除数,把两个因数分别当成除数和商。 第五种:想:三()十二,三(四)十二,商是4。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想了这么多好办法来帮助猴妈妈。

6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6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诀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 突出“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两句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口诀卡片及写有6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下列算式的得数和所用的口诀。(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回答。)算式:5×2= 3×1= 3×3= 4×2= 4×3= 口诀: 2.说出下面每句口诀的前一句口诀和下一句口诀分别是什么?(出示口诀卡片,指名回答。) 三五十五二四得八四五二十

3.教学准备题。 ①写数。第一排学生在准备好的卡片上写6,第二排同学加6,把得数写在自己的卡片上,第三排同学继续加6......一直加到36。 ②填数。翻开教科书33页,将每次加6 的结果填在准备题的空格里。(学生独立完成。) ③说数。指名回答:1个6是多少?2个6相加是多少?3个6呢?4个 6、5个6、6个6呢?(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依次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口答:18是几个6连加?30是几个6连加?12、24、36呢? ④读数。按顺序齐读这6个数,然后指出:后面一个数总比前面一个数多6,前面一个数总比后面一个数少6。 4.揭示课题,几个6相加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计算乘法要用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6 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字卡片。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 (1)看图写算式。 (出示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观察:树上有几只蝉?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表示几个6?列出乘法算式。(6×1=6) (贴图:又飞来一只蝉)观察:现在有几只蝉?两只蝉有几条腿?表示几个几?列出乘法算式。(课件显示:6×2=12) 如果树上现在有3只,4只,5只,6只蝉,你能按照顺序列出几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吗?试一试吧!(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参考教案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动手分一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的活动中不断加深对12÷3=4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通过交流汇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不断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用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12个小圆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乘法口诀 (1)口算,并说出用的哪句乘法口诀? 6×2= 4×3=2×5= 3×3= (2)填空 2×()=4 3×()=6 4×()=8 ()×3=12 ()×4=20 5×()=15 问:()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2.复习除法算式及意义 (1)将12个小圆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2)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写出的除法算式,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讲故事:又到了桃子成熟的季节了。小猴子家门前的桃树上接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这天,猴妈妈从桃树上摘下了12个桃子,准备分给它的孩子们吃。小猴子们看见被妈妈洗得干干净净的桃子时,谗得直留口水,并不停地催促妈妈快点分桃子。猴妈妈笑笑,对小猴子们说:“孩子们,我开始分桃子了,你们每人只能拿3个桃子。”小猴子们高兴地不得了,纷纷从盘子里拿走属于自己的桃子。猴妈妈怕小猴子们拿错了,就在盘子旁边盯着桃子,口中还不听的计算着:12-3-3-3……不一会,盘子就空了,桃子被小猴子们拿完了。这时,猴妈妈急忙问:“桃子没有了,快让我看看都有几个孩子拿到桃子了?” (2)通过看图和听故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猴妈妈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3)课件显示数学信息及问题,学生自由读 (4)你能解决猴妈妈提出的问题吗? (5)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探究计算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①用小圆片摆:每只小猴子拿3个桃子,就可以将12个小圆片每3个放一堆儿,分完小圆片后,正好是4堆儿,说明有4只小猴子拿到了桃子。 ②列式计算:12÷3 问:为什么用除法?(求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子就是求 12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计算的结果是什么?与摆小圆片的结果一样吗? 你是怎样计算的?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同学们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你最喜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谦让的 高尚品质。 发展目标: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把感性 认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 一步加强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由他们自己构思解决本节中一系列的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理解能力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部分内容以往教材是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的,新教材把此内容放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的,要使这部分知识学得好、理解得深刻,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安排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本课采用CAI课件office XP制作,充分利用此软件的特点制作成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的

动画、故事情景。 [教学流程图](附后页) [教学过程] 一、温故铺垫,导入新课。 1.出示幻灯片2,教师由故事入手:数学王国里今天举行比赛活动看谁能准确地说出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同学们你们有兴趣一起参加这次比赛活动吗?教师用媒体逐条出 示学生回答的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编制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数学故事激趣,从学生们已经掌握的15的乘法口诀入手,让同学们回忆说出已经学习过的每一句口诀,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2.出示幻灯片3,在习题纸上列式计算下列各题。 1个5 3个4相加5的2倍 学生做完后,请学生口答,同时教师逐条用媒体出示。 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前面几节课学习的知识,在前面几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乘法口诀,而且还学会用所学的乘法口诀正确地计算乘法式题。同学们的本领真大!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学习新的乘法口诀吗? 出示幻灯片4,出示课题:6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教师利用同学们已有的旧知识引入新课,帮助小朋友们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懂得乘法口诀是怎样编出来的,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的乘法口诀》

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理解2的乘法意义,熟练进行2的乘法运算。 2.熟记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求积。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推算能力、归纳编撰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口诀的结构,熟记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设备、主题图、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周末爸妈们带着小朋友骑着自行车去秋游(课件出示主题图)。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自行车的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 (一)教师教编口诀。 1.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我们就说是1个2,用两个方格图表示(课件出示),用乘法算式表示: 2×1=2或1×2=2 口诀是:一二得 2 (板书)。 2.两辆自行车有4个轮子,我们就说是2个2,用4个方格图表示(课件出示),用加法表示2+2=4,用乘法算式表示: 2+2=4 2×2=4 口诀:二二得 4 (板书)。 3.观察前两句口诀,口诀与算式有什么关系?说明:口诀的前半句是乘式里的两个因数,后半句是乘得的结果。编口诀习惯上把比较小的数放在口诀的最前面。 (二)教师带着学生试编口诀。 1. 三辆自行车有几个轮子?是几个几?怎样用方格图表示?学生涂一涂(见教材) 用加法算式表示:2+2+2=6 用乘法算式表示:2×3=6 或3×2=6口诀:二三得 6 (板书) 2.出示6辆的轮子的方格图(课件出示),表示多少辆自行车?多少个轮子? 用加法算式表示:2+2+2+2+2+2=12 用乘法算式表示:2×6=12 或6×2=12口诀:二三12 (板书) 3. 四辆自行车有几个轮子?是几个几?5辆车呢?完成表格 自行车的 1 2 3 4 5 6 7 8 9 辆数 轮子个数 2 4 6 12 (三)自编口诀。 1、编下面的口诀(见教材)。 2、同伴说一说,并说出使用什么方法编的。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中的问题,注意学困 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指导。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四)了解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 1.师:看一看乘法算式的结果,观察积有什么规律?学生会发现:积一个比一个多2。问:为什么积会一个比一个多2呢?(学生讨论)发现:因为算式一题比一题多1

(完整版)1到6乘法口诀表练习题

1到6乘法口诀表练习题 姓名: 4×4= ×5=4×2=4×6=×3=3×7= ×3= ×3=5×3=3×2=×5=8×3= ×8= ×9=7×7=9×2=×3=9×7= ×5= ×5= ×8= ×4= ×9= ×5=5×8= ×2=2×8= ×4= ×9= ×4= ×2= ×6= ×4= ×5= ×6= ×5=8×3= ×4=3×2= ×6=8×4= ×8= ×2= ×3=4×6= ×7= ×3= ×6= 6×3=2×3=4×8=4×4=2×5=2×3=2×4=6×9=5×3=×6=7 ×6=3×9=2×3=5×8=8×2=3×4=2×8=9×2=8×5=7×9=×7=8×2=7×5=2×3=2×6=×8=7×3=×3=5×7=8×5=8×2=5×5=×9=3×5= ×3=5×4= ×7=6×2=×8=×7= ×4=3×2=×8=3×9= ×9=8×4= ×9=9×3=×9=×8=5×6=7×9=×3=6×9= ×2=2×6= ×2=5×4= ×2=7×3= 志成教育乘法一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并写出口诀. △ △ △ △ △ ________________ △ △ △ △ △________________ △ △ △ △ △ 口诀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 口诀 ________________ 2.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式计算. 5个3连加是多少? 加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6,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和2相乘,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5×=20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 案 课题:6的乘法口诀本课初备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6的乘法口诀。2.培养简洁地表达和迁移类推能力。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重点难点:1. 熟记6的乘法口诀。2. 能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瞧,今天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小动物图))你能口算一下小动物身上的算式吗?瞧,小房子上面有些什么?(出示小房子上面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读一读。提问:你能帮小动物们找一找他们的家各在哪里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算式和口诀之间画线连结)讲述: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玩一玩。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1)观察场景图,提出数学问题。谈话:来到儿童乐园,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想玩木马转转车吗?提问:一次可以坐几人?(6人)一次可以坐6

人,2次可以坐几人?3次、4次、5次、6次呢?怎样知道2次、3次……6次各坐多少人呢?把你知道的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集体交流。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2)填写表格。谈话:如果列表加一加,用怎样一张表呢?(之前板书1,2,3,4,5,6师生共同设计出和例题一样的表)你能把这张表格填写完整吗?找一人上黑板填,其余小朋友在书上填一填。提问: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1次可以坐6人,就是几个6人呢?2次呢……6次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写乘法算式,编口诀。求几个6是多少会写乘法算式吗?口诀会编吗?找一人上黑板写一写,编一编,其余小朋友把书上算式、口诀填写完整。集体交流写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2.记忆口诀。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把口诀读一读,记一记。通过编口诀,记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比较每一句口诀)你认为哪一句口诀最好记,哪一句最难记?你想怎样记住它?3.教学“想一想”的内容。提问:刚才你们编了几句口诀,这些口诀能算哪些乘法题?下面这些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6×2 6×5 6×1 6×3 6×4三、想想做做,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第1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教案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一)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二)初步熟记2,3,4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 (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乘法口诀的含义,熟记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计算有关乘法. 难点:乘法口诀的结构,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具和学具 教具:29根同样长的小棒,投影片若干张. 学具:16根同样长的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教师启发性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下面有几道乘法算式,谁能读一读乘法算式,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意思.23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 34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 45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 67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 你们已经知道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

数.现在教师和你们比赛,看谁算得快.(由于学生用加法计算,教师用乘法口诀计算,教师必然比同学算得快) 你们想知道教师为什么算那么快吗?因为我是用乘法口诀 进行计算的.乘法口诀是我国的一大发明,中国小朋友比外国小朋友乘法算得快,就因为中国小朋友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演示 提问:(1)每组有几根小棒,有几组? (2)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说出;2+2=4,22=4,教师板书) (3)谁能说一说22=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2个2是4) 教师叙述:我们编成口诀是二二得四,教师板书.表示2个2得4.乘法口诀中的第一个二表示乘数的2,第二个二表示被乘数的2.口诀的后半部分是积. (4)我们知道2个2得4,请观察小棒图说一说1个2得几,乘法算式怎样列?怎样编成乘法口诀.(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逐一板书) 板书排列为: 221=2一二得二

苏教版6的乘法口诀教案_0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6的乘法口诀教案 6 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 课本第35 ̄36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经历6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6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 突破方法: 结合实际,加强具体的操作活动。 难点: 掌握6的乘法口诀,探索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 突破方法: 让学生尽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教学准备: 1 / 11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开火车1、出示例题图,提问: 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 坐的次数123456人数612师: 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 1个6是多少?2个6呢?18是几个6?几个6相加得24?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 1个6是6,2个6是122.揭示课题: 6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二、展开1.试编。 师: 大家能编6的乘法口诀吗?每位小朋友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把大家编的乘法口诀写下来。 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一看屏幕上的这一列数,再编口诀。 学生小组活动。 2.汇报。 师:

苏教版6的乘法口诀教案-顾锐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35~3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经历6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应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6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 突破方法:结合实际,加强具体的操作活动。 难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探索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 突破方法:让学生尽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开火车

1、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 坐的次数 1 2 3 4 5 6 人数 6 12 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 1个6是多少?2个6呢?“18”是几个6?几个6相加得24?……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 1个6是6,2个6是12…… 2.揭示课题: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展开 1.试编。 师:大家能编6的乘法口诀吗?每位小朋友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把大家编的乘法口诀写下来。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一看屏幕上的这一列数,再编口诀。 学生小组活动。 2.汇报。 师:现在请各小组先汇报你们编写了几句乘法口诀。 展示学生各小组编的乘法口诀。 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如何改正? 追问:编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 3.排序。 师:小朋友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你能将这些口诀按顺序排一排吗?再读一读6的乘法口诀,发现一些规律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案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编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受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亲历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掌握6的乘法口诀的特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1-5的乘法口诀,还记的吗?我们来对口令好吗? 师:一一生:得一师:一二生:得二师:一三生:得三师:一四生:得四师:一五生:得五师:非常好!二、新知: 1、看花朵,填表格: (出示一个花儿的图片)看,老师今天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生:花儿。师:花儿里有什么?生:花瓣。师:有几片花瓣? 生:6片。 师:(指花朵)一朵花儿里有6片花瓣,也就表示一个6,一个6是6。(在表格里写6) (出示另一个花朵的图片)看,又一朵花儿,现在一共有几朵花儿?生:两朵 师:两朵花朵里有几片花瓣?生:12片。 师:(指两朵花朵)也就是两个6,两个6是——生:12。 (老师在表格里写12) 师:(展示另外四朵花朵)那么3个、4个、5个、6个花朵里分别有几片花瓣? 打开课本60页,把这个表格填写完整。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填? (学生举手,老师指名上黑板填写。教师到学生中间巡视指导)师:(回到黑板前)同学们,看他填得对吗?非常好,请你回到座位上。同学们都和他填得一样吗? (指表格)为什么在这里填18呢?举手说。为什么在这里填24呢?举手说。为什么在这里填36呢?举手说。 2、写算式,编口诀: 一个6是6,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生:1×6=6,6×1=6 (板贴算式和口诀) (依学生的回答填空) 师:这两道乘法算式可以编成一句什么样的口诀?生:一六得六。 (教师随学生回答填空:得六)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法计算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计算(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且能进行一些简单的除法计算。 2. 通过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得出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以及灵活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一、复习引入,生成问题。 1. 谁能点亮这颗星?(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出示) 2×☆=8 ☆×6=12 2×☆=6 2×☆=10 ☆×3=9 3×☆=12 2. 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8÷4=2 (①把8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②有8个物体,每2个一份,分成了4份。)12÷3=4 (如果学生只说出算式的一种含义,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另一种含义。) 3. 把12个圆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1)小组合作完成,做好记录。 (2)汇报:先说说分工情况,再说说怎么分的,算式是什么? (3)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分得最棒?(引导学生发现别组的亮点)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1) 1. 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猴妈妈分桃”。 2. 观察回答: (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2)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让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会同时提出例1中(1)、(2)两个问题)

(3)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下面我们一个一个地来解答好吗? 3. 多媒体课件出示: 例1(1)12个桃,每只小猴分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4. 引导学生解答例1(1) (1)谁能把题目给同学们读一遍?(指1-2名学生读题) (2)谁能根据题目意思列出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3=?) (3)你会计算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谁能把你们小组的算法告诉全班同学?(抽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三种算法)第一种方法:一只小猴一只小猴的分,第一只分3个,12-3=9;第二只分3个,9-3=6;第三只分3个,6-3=3;第四只分3个,3-3=0;正好分完。 第二种方法:用12个圆形卡片分,分成4个3。12=3+3+3+3,所以商是4。 第三种方法: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三()十二,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5)师:同学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想了这么多的方法来帮助猴妈妈,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呢?为什么? (6)小组内交流、汇报。 师:听了小朋友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能说清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能采用他人的好方法,老师也是用口诀求商的,像这题只要想三(四)十二就能又快又准确地求出商来。刚才我们帮猴妈妈解答了第一个问题,猴妈妈对大家的帮助表示感谢!接下来它还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解决第二个问题,你们乐意吗? (二)教学例1(2) 1. 出示例1(2):12个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1)全班齐读题目,弄清题目意思。 (2)抽生板演,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3)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 (4)订正板演答案,并请该同学说出自己的算法。 (如果该生回答的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2÷3=4(想:4和3相乘等于12,口诀三四十二,商就是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实录

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学习重、难点】:能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我能点亮这颗星”。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除法的初步知识,如果出几道以前学的知识, 你能会做吗? 生:能 师:请说出算式地得数和用的口诀。 2× =4 3× =6 4 × =8 ×3=12 ×4=20 5 × =15 2、分一分。把6 个圆片平均分一分。(实物展示) 师:把6 个圆片平均分一分你有几种分法?生:把6 个圆片每3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2 份。生:把6 个圆片平均每成6 份,每份有1 个。

生:把6 个圆片6 个一份,可以分成6 份。 生:把6 个圆片每2 个一份,可以分成3 份。师:你们真是太棒了,把6 个圆片平均分的几种情况全部想到了。猴妈妈听了大家精彩的发言,特别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它遇到了一点小难题,你们能帮帮猴妈妈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1) 1、挂图出示情境图“猴妈妈分桃”。 2、观察回答: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图中猴妈妈摘了12 个桃。生:桌子上摆着12 个桃。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桌子上有12 个桃,一个猴宝宝分到3 个。(2-3 人说一说) 师: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以分给几只猴宝宝? 师:你会列算式吗?生:12 ÷3=4 ?(板书12÷3=4 (只)师:你都能算出来了,那他算得对不对呢?咱们一起来帮他验证一下吧,(拿出学具摆一摆)学生独立操作 3、展示结果生:他算得正确师:如果我们不用摆的方法,你有其他的好办法吗?小组内讨论讨论,看哪个组的办法好! 4、展示算法。学生以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一种:第一个人

26的乘法口诀

2、2~6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能力点: 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板书: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 2、数一数本组同学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请数的快的学生说说,怎样数的? 强调: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熟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 3、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 +5 +5 +5 5 ()()()() 4、编5的乘法口诀。 (1)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 1×55×1 (分左右两边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 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2)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10 5×2=10 这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 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二五一十”。

6-6的乘法口诀练习

八年级生活数学: 1 - 6 的乘法口诀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直接写得数 4×5=4×4=6× 4=4× 3=2×4= 5×6=1×4=2× 3=4× 3=5×2= 3×1=1×2=2× 5=5× 2=1×1= 5×1=2×1=6× 1=4× 2=3×6= 3×3=3×8=3× 2=6× 5=3×4= 5×4=6×6=2× 2=5× 6=3×5= 二、连一连 4×6=三六十八2× 3= 3× 4=四六二十四3× 5= 3×6=三五十五4× 5= 6×1=三四十二6× 3= 3×5=一六得六6× 4= 三、数花瓣 1 朵花有()个花瓣, 2 朵花有()个花瓣,算式 _______ 算式 _______ ________ 口诀 ________ 口诀 3 朵花有()个花瓣,算式 _______ ________ 口诀 4 朵花有()个花瓣,算式 _______ ________ 口诀 5 朵花有()个花瓣,算式 _______ ________ 口诀 四、数六边形

1 个六边形需要( 6)根火柴, 算式 口诀 五、读一句口诀,写出对应的乘法算式 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 2 个六边形需要()根火柴, 3 个六边形需要()根火柴, 4 个六边形需要()根火柴, 算式 ___________ 口诀 算式 ___________ 口诀 算式 ___________ 口诀 算式 ___________ 口诀 算式 ___________ 口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