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对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

标做出全面梳理,从土地面积,年末常住人口,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

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理解,洞悉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现状 (1)

第二节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指标分析 (3)

一、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同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指标分析 (7)

一、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年末常住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省年末常住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1)

一、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1)

二、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12)

五、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12)

六、全省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13)

七、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13)

八、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同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

第五节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5)

一、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5)

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5)

三、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15)

四、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16)

五、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16)

六、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17)

七、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17)

八、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8 第六节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9)

一、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9)

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9)

三、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19)

四、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20)

五、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20)

六、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21)

七、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21)

八、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22 第七节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23)

一、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23)

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23)

三、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23)

四、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24)

五、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24)

六、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25)

七、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25)

八、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26 第八节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27)

一、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27)

二、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27)

三、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27)

四、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28)

五、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28)

六、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29)

七、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29)

八、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同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0)

第九节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1)

一、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1)

二、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1)

三、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占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1)

四、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32)

五、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32)

六、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33)

七、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33)

八、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同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4)

第十节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分析 (35)

一、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统计 (35)

二、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统计 (35)

三、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统计 (35)

四、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 (36)

五、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 (36)

六、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 (37)

七、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 (37)

八、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2018)变动对比分

析 (38)

第十一节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指标分析 (39)

一、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 (39)

二、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39)

三、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39)

四、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0)

五、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0)

六、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1)

七、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1)

八、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42)

第十二节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43)

一、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43)

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43)

三、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43)

四、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4)

五、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4)

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5)

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5)

八、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46 第十三节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标分析 (47)

一、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 (47)

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 (47)

三、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 (47)

四、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48)

五、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48)

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49)

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49)

八、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50 第十四节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指标分析 (51)

一、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现状统计 (51)

二、全省住户存款年末余额现状统计 (51)

三、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占全省住户存款年末余额比重统计 (51)

四、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2016-2018)统计分析 (52)

五、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2017-2018)变动分析 (52)

六、全省住户存款年末余额(2016-2018)统计分析 (53)

七、全省住户存款年末余额(2017-2018)变动分析 (53)

八、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同全省住户存款年末余额(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54 第十五节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55)

一、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55)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55)

三、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55

四、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6)

五、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6)

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7)

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7)

八、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

动对比分析 (58)

第十六节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59)

一、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59)

二、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59)

三、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59

四、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60)

五、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60)

六、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61)

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61)

八、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

动对比分析 (62)

图表目录

表1: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现状统计表 (1)

表2: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土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3)

表4: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3)

表5: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

表6: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杭州桐庐县土地面积同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年末常住人口现状统计表 (7)

表12: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比重统计表 (7)

表13: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省年末常住人口(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省年末常住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

增长%)10表17:杭州桐庐县年末常住人口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1)

表21: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12)

表22: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省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13)

表24: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杭州桐庐县生产总值同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表26: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5)

表27: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5)

表28: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5)

表29: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16)

表30: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

表31: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17)

表32: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

表33:杭州桐庐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

表34: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9)

表35: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9)

表36: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9)

表37: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20)

表38: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

表39: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21)

表40: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

表41:杭州桐庐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

表42: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23)

表43: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23)

表44: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23)

表45: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24)

表46: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

表47: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25)

表48: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

表49:杭州桐庐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

表50: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27)

表51: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表 (27)

表52: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27)

表53: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28)

表54: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

表55: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29)

表56: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

表57:杭州桐庐县工业生产总值同全省工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

表58: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1)

表59: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1)

表60: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占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31)

表61: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32)

表62: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

表63: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表 (33)

表64: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

表65:杭州桐庐县人均生产总值同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4)

表66: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统计表 (35)

表67: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统计表 (35)

表68: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统计表 (35)

表69: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6-2018)统计表 (36)

表70: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6)

表71: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6-2018)统计表 (37)

表72: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7)

表73:杭州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38)

表74: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39)

表75:全省财政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39)

表76: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统计表 (39)

表77: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 (40)

表78: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0)

表79:全省财政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 (41)

表80: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1)

表81:杭州桐庐县财政总收入同全省财政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2)

表82: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 (43)

表83: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分析表 (43)

表84: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表 (43)

表85: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 (44)

表86: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44)

表87: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 (45)

表88: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45)

表89: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6)

表90: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 (47)

表91: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 (47)

表92: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表 (47)

表93: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 (48)

表94: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8)

表95: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 (49)

表96: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9)

表97:杭州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0)

表98: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现状统计表 (51)

表99:全省住户存款年末余额现状统计表 (51)

表100: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占全省住户存款年末余额比重统计表 (51)

表101: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2016-2018)统计表 (52)

表102: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2)

表103:全省住户存款年末余额(2016-2018)统计表 (53)

表104:全省住户存款年末余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3)

表105:杭州桐庐县住户存款年末余额同全省住户存款年末余额(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54)

表106: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55)

表107: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55)

表108: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表.55 表109: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表 (56)

表110: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56 表111: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表 (57)

表112: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7)

表113:杭州桐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8)

表114: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59)

表115: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表 (59)

表116: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表.59 表117: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表 (60)

表118: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60

表119: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表 (61)

表120: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61)

表121:杭州桐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62)

第一节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现状

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杭州桐庐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现状统计表

1

2020年杭州市西湖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杭州市西湖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答案】A 【解析】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故选A。 2、从系统管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体现为伦理关系、管理关系、法律关系与人际关系等。处于最高层次的是()。 A、伦理关系 B、管理关系 C、法律关系 D、人际关系 【答案】A 【解析】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这种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故选A。 3、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答案】D 【解析】《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故选D。 4、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 A、针对学习自主性 B、人际交往,相互促进 C、个性张扬

D、发展特长 【答案】B 【解析】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故选B。 5、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 A、校长 B、班主任 C、老师 D、教导主任 【答案】B 【解析】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班主任。故选B。 6、以下关于动作技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复杂的动作技能比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更短 B、动作技能的遗忘进程与无意义音节的遗忘进程是一样的 C、动作技能的学习不存在迁移现象 D、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会出现高原现象 【答案】D 【解析】复杂的动作技能比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更长,故A项错误;动作技能的遗忘进程与无意义音节的遗忘进程是不一样的,故B项错误;动作技能是可以迁移的,故C项错误。故选D。 7、遗传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能够产生积极影响,请指出以下哪一方面个体很难通过遗传来传递()。 A、外貌 B、身高 C、行为 D、骨髓构造 【答案】C 【解析】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如外貌、身高以及骨髓构造。而行为属于后天习得的,很难通过遗传来传递。故选C。 8、下列属于学校制度文化的是()。 A、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B、学校的体育设施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C、人的本性学说 D、神的竟志学说 【答案】A 【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要点:(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故选A。 2、小刚同学因多次旷课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申诉人是()。 A、校长 B、学校 C、书记 D、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被申诉人应该是学校。故选B。 3、在教师申诉的程序中,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日内,做出处理。 A、15 B、20 C、25 D、30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故选D。 4、适用于对违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的主要教育惩罚手段或方法是()。 A、人身罚 B、能力罚 C、财产罚 D、申诫罚 【答案】D 【解析】行政处罚可分为四类:(1)申诫罚。属最轻微的处罚,表现形式有警告、通报等。(2)财产罚。 主要有罚款、没收等形式。(3)行为罚。是限制或剥夺违法者特定行为能力的一种制裁,主要有停止营业、扣留或吊销许可证。(4)人身罚。是限制或剥夺违法者人身自由的处罚,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人身罚主要有行政拘留(最高期限为15天)和劳动教养(期限为1~3年)。人身罚、心理罚、财产罚不适用于违 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故选D。 5、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 A、教书育人原则 B、乐教勤业原则 C、人格示范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A 【解析】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育学生成人成才,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故选A。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答案】C 【解析】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近景、远景是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来划分的。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过程就其本质上是属于()。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主体活动 D、文化活动 【答案】A 【解析】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故选A。 2、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整合 D、课程实施 【答案】B 【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故选B。 3、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 A、授业、解惑者 B、示范者 C、管理者 D、心理医生 【答案】B 【解析】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学习的对象都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所谓“润物细无声”。这体现了教师的示范者角色。因此本题选B。

4、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这种想象属于()。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之间处于同一难度水平,二者之间的影响是一种横向迁移。故选B。 5、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答案】D 【解析】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故选D。 6、方老师工作勤奋,为人直爽,教学能力也很强,但经常和同事发生矛盾冲突,甚至和有的教师已经发展到了互不理睬的地步。方老师应该()。 A、不予理睬,只需关注教学质量 B、反思自我,加强与同事的沟通 C、无需改变,继续保持独特个性 D、避免冲突,减少与同事的来往 【答案】B 【解析】教师对待同事应尊重、理解、协作,所以方老师应反思自我,加强与同事沟通。故选B。 7、人性论是确认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很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对人性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理论,其中主张“性善论”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2019年1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技术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3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信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是不可以进行加工和处理的 B.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 C.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不一定依附于某种载体 D.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2.关于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万维网采用POP3协议将浏览器发出的请求发送到Web服务器 B.SMTP协议的功能是让收件人从电子信箱中将电子邮件读到本地计算机 C.在IE浏览器中将正在浏览的网页添加到“收藏夹”,实际上保存的是该网页的URL D.超链接可以实现同一网站网页间的链接,但不能实现不同网站网页间的链接 3.小红周末到某主题公园游玩,她经历了下列事件: ①安装主题公园的APP ②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支付费用 ③向“人机对话”导游机器人询问景点位置 ④给鹦鹉喂食时,鹦鹉说“你好” ⑤把游玩感受发到“朋友圈” 对于以上事件,下列选项中都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要建立一个“班级藏书”的Access数据表,存放下列表格数据: 以下表结构设计合理的是 A. B.

C. D. 5.下列VB表达式的值等于8的是 A.Abs(-8.3) B.Int(Rnd*7+1) C.Len(“2+6”) D.18 Mod 10 6.下列关于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进制数1110001转换为16进制数是E1 B.二进制数1110中的末位数码0对应权值是 C.若二进制数末位为0,则该数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末位不一定是0 D.若二进制数1101去掉末位数码1,则新数110是原数1101的1/2 7.使用GoldWave软件打开某音频文件,选中一段音频后的部分界面如第7题图所示。 第7题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音频文件为MP3文件 B.单击“剪裁”按钮后,该音频的时长变为1分钟 C.通过“静音”命令设置静音效果后直接保存,则该音频文件存储容量不变 D.若将左声道全部选中,单击“删除”按钮后直接保存,则该文件变为单声道文件 8.有甲乙两幅未经压缩的1024×768像素的BMP图像文件,甲图为256色,乙图为24位色,则甲图和乙图的存储容量之比约为 A. 32 : 3 B. 4 : 3 C. 1 : 3 D. 1 : 2 9.小红创作了一个主题为“美丽乡村”的多媒体作品,经历过以下五个主要步骤: ①进行脚本编写②在校园电视台播放完成的作品 ③进行作品的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④确定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 ⑤收集素材并进行处理,用Flash进行合成 根据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下列顺序合理的是 A. ④③①⑤② B. ⑤①③②④ C. ④②①③⑤ D. ①④③②⑤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应该是()。 A、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和谐关系 【答案】C 【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故选C。 2、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答案】B 【解析】传统教育重知识记忆和再现,而现代教学过程则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提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故选B。 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答案】B

【解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处理好人际关系对班主任来说非常重要。故选B。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答案】A 【解析】《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其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思想,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都出 自其中。《论语》是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著。因此,《孟子》是“四书”之一,记录的孟子的言行。《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华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 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2000千年历史文献。故选A。 5、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 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 B、人可以有选择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好坏,完全取决于环境 【答案】B 【解析】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人可以 6、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 A、隐私权 B、名誉权 C、人身权 D、教育权 【答案】C 【解析】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人身权。人身权是指与人身相联系或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亦称人身非财产权,分为人格权与身份权。人身权是一种绝对权,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权利主体之外的任何人都是义务人,都负有不妨害权利主体人身权的义务。故选C。 7、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理论是()。

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卷

() 小学语文学科试卷 1.本试卷分试卷和答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报考单位、报考岗位和座位号。 3.所有大题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试卷和答卷。 18分) .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哺.育(bǔ)脑髓.(suǐ)撒.谎(sǎ)羁.绊(jī) 、吸吮.(shǔn)琴弦.(xuán)翩.然(piān)发酵.(jiào) 、字帖.(tiē)戏谑.(xuè)搭讪.(shàn)愤懑.(mèn) 、剖.析 ( pōu ) 悄.然(qiǎo)奖券. (quàn) 挑.拔 ( tiǎo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冀望建档捷足先登宁缺毋烂 .抵御修葺玲珑剔透信马由缰 .壁垒赎职心驰神往视如仇寇 .缄默疏浚得垄望蜀望风响应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 ....,你们还是 .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 ....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 . 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 ....,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 . 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歌王的这次告别演出将是一场顶级的艺术盛典,老帕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次在.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对可持续.古城淮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洪泽湖、铁山寺、明祖陵、周恩来故居等名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019年4月浙江省物理选考卷(含答案)

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物理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基本量且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功/焦耳B.质量/千克C.电荷量/库仑D.力/牛顿 2.下列器件中是电容器的是 3.下列式子属于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是 A.B.a =C.D. 4.下列陈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牛顿测定了引力常量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安培发现了静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伽利略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在磁场中的同一位置放置一条直导线,导线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则下列描述导线受到的安培力F 的大小与通过导线的电流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小明撑杆使船离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与船之间存在摩擦力 B.杆的弯曲是由于受到杆对小明的力 C.杆对岸的力大于岸对杆的力 D.小明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某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则此卫星的A.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 C.角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D.向心加速度大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8.电动机与小电珠串联接人电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小电珠的电阻为R1,两端电压为U1,流过的电流为I1;电动机的内电阻为R2,两端电压为U2,流过的电流为12。则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 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一般是在()。 A、2岁后 B、3岁后 C、4岁后 D、5岁后 【答案】C 2、儿童对形状形成正确直觉的关键期是()岁。 A、1 B、2 C、3 D、4 【答案】D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C 4、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A、自我反思 B、同伴互助 C、专业引领 D、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答案】D

5、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教学过程的规划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 D、教学方法的选择 【答案】A 6、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聋、哑、盲儿童 【答案】C 7、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答案】A 8、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答案】B 9、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答案】D 1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形关系

2020年杭州市江干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杭州市江干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1、一位教师赞扬一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演出服装很漂亮,并说:“我对你们的爱不是用身高、体重和 成绩来衡量的,我有足够的爱去疼爱每个学生。”这位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注重了()。 A、帮助恢复信心 B、有益的对谈 C、安慰 D、赋予尊严 【答案】A 【解析】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通常没有自信,老师通过赞扬学生的演出服,让学生恢复自信,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去表现自己。故选A。 2、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学媒体 D、教学环境 【答案】D 【解析】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教学环境。故选D。 3、班级组织构建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答案】A 【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构建的首要原则,班级组织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展开的。故选A。 4、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存在于动物界的教育起源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B 【解析】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了“生物起源说”,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故选B。 5、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B、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故选D。 6、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答案】C 【解析】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故选C。 7、下列教学策略中,属于以教师为主导的是()。 A、指导教学 B、发现教学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答案】A 【解析】指导教学常称指导学习,是指在教育者仔细指导下,学生按规定程序来进行的学习。故选A。 8、“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答案】A

17年杭州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数学

2017年浙江省某市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试卷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 3.△+□+□=44 △+△+△+□+□=64 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 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 7.在y轴上的截距是1,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8.函数y=1x+1的间断点为x=。 9.设函数f(x)=x,则f′(1)=。 10. 函数f(x)=x3在闭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 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A. 合数 B. 质数 C. 偶数 D. 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 长方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 1/20 B. 1/16 C. 1/15 D. 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5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 A. 2 B. 4 C. 6 D. 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根。 A. 208 B. 221 C. 416 D. 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A. 十进分数 B. 分数 C. 真分数 D. 假分数 8.设f(x)=xln(2-x)+3x2-2limx→1f(x),则limx→1f(x)等于()。 A. -2 B. 0 C. 1 D. 2 9.如果曲线y=f(x)在点(x,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 则此曲线方程为()。 A. y=x3-2 B. y=2x3-5 C. y=x2-2 D. y=2x2-5 10. 设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P(AB)=1 B. P(AB)=0 C. P(AB)=P(A)P(B) D. P(AB)=P(A)+P(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8分)

2019年6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依偎(wēi) 悲怆(chuàng) 一掷千金(zhì) B.坍妃(qǐ) 俨然(y?n) 玲珑剔透(tì) C.狭隘(ài) 口供(gōng) 孑然一身(jí) D.跌宕(dàng) 挣揣(zhēng) 命途多舛(cu?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近年来,引人关注的夜间旅游正成为热门项目,也成了一些城市亮丽的明片。 B.各部门要让技术对结渠道畅通,形成高效协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精准扶贫。 C.走进活动现场,感受演说者的睿智,领略辩论者弛骋古今、纵横捭阖的风采。 D.科学研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敷衍了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闻报道对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讴歌时代英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C.在竞技场上,要放松心态,专注比赛;一味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反而容易背上包袱。 D.蓝天保卫战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还应继续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垃圾分类并不是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 B.中国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关键是在于我们热爱学习。 C.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既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化的刚性约束。 D.虽然童话讲的都像梦话,但梦话里有新鲜的空气,值得现实生活中的人进来呼吸。 5.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改善民生需要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辩证关系。,,

杭州市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02----2007年杭州市小学数学职称考试专业知识部分试题集 2002年 第一部分(30分) 1.“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从事学科教学,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请简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提出的数学课程应突出的特点以及“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实现的目标。(10分)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体目标是:●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请选择其中的1条目标谈谈你的理解。(10分) 数与代数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感受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运算会口算,估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3.《数学课程标准》阐述的数学内容标准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你认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应作怎样的改革?(10分) 教学内容:认识简单几何体与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方法上,应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 第二部分(30分)

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模拟题

杭州市教师招聘历年真题、模拟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5、估算有哪三大特点?如何评价估算? ①估算过程多样 ②估算方法多样 ③估算结果多样 评价: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 6、可以用哪四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①上下、前后、左右 ②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③数对 ④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019年5月杭州市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试题回忆★

2012年5月杭州市小学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试题回忆 一.基础(这次既没考病句也没考标点,12月那次考了) 1.用楷体字端正地抄写所给一句话。 2.拼音(选择正确的一项) 3.字形(选择正确的一项)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5.判断修辞手法(其中顶真、回环比较容易搞混) 6.选关联词 (好像有一题忘了) 8.古诗默写(12月份考的都是初中古诗文,这次只考了2句,其中一句是小学70首里的,所以有空都背背吧)(4分) (1)忘了,没写出来,既不是小学70首里的,也不是初中古诗文50篇里的 (2)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古诗赏析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南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1.解释词意:商略何许(4分) 2.赏析“燕雁无心”“数峰清苦”(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二)现代文阅读 我心中的芦苇 1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的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份清高,一份落寞,一份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佚,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2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远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松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画上生命的句号。 3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阳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A、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 B、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C、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D、具体形象思维形式不变 【答案】C 【解析】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故选C。 2、小刚同学因多次旷课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申诉人是()。 A、校长 B、学校 C、书记 D、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被申诉人应该是学校。故选B。 3、在教师申诉的程序中,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日内,做出处理。 A、15 B、20 C、25 D、30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故选D。 4、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故选B。 5、“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答案】A 【解析】《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其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思想,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都出 自其中。《论语》是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著。因此,《孟子》是“四书”之一,记录的孟子的言行。《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华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 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2000千年历史文献。故选A。 6、表示传统师德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的先哲名言是()。 A、躬身后而薄责与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 C、学而时习之 D、见贤思齐 【答案】A 【解析】A项的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身体力行的意思。B选项是指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表示要虚心好学。C选项是指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它。D选项 是指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也表示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故选A。 7、比概念学习低一层次的学习是()。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 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共同性与方向性的关系 B、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C、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D、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故选D。 2、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是()。 A、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D、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答案】B 【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故选B。 3、被公认为是联结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派的折中主义者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杜威 【答案】A 【解析】加涅是被公认的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派的折中者,他坚持认为,他实际上不是在系统论述一种新的学习理论,而是从各理论流派中汲取所需要的成分。加涅一方面承认行为的基本含义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另一方面又注重探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心智活动。故选A。

4、电子白板是汇集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它通过应用 ()原理,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学。 A、投影 B、压感式 C、屏幕捕获 D、电磁感应 【答案】D 【解析】电子白板是汇集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它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学。故选D。 5、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严格按照教材的安排来讲解,教材上怎么写的,就必须怎么写,考试的时候答案也是按照书上的来写,学生自己的看法总是不对的,并经常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是为他们的升学好。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 A、王老师的做法兢兢业业,值得称许 B、王老师的做法是好的,毕竟是为大家的升学做准备 C、王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D、王老师的做法强调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答案】D 【解析】题干中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故选D。 6、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答案】C 【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它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因此,题中只有C项符合要求。故选C。 7、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熹苏格拉底 【答案】A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心理学发展史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关于建构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学习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是主动的信息构建者 B、认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 C、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往往存在最终的答案 D、建构主义者重视知识获得的结果,强调学习的结果比学习的过程更为重要 【答案】B 【解析】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任务 B、教育目的 C、教育内容 D、教育规律 【答案】B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故选B。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稈、拓展型课程、研究别课程这是从()角度划分的。 A、课程制定者或者管理制度 B、课程的功能 C、课程的组织核心 D、课程的任务 【答案】D 【解析】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塑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故选D。

浙江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_小学语文

浙江杭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小学语文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2.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3.辨析题(每空1分,共4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4.默写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共10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 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④感时花溅泪,。(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⑥千磨万击还坚劲,。(郑板桥) 5.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