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石油产业寡头垄断与市场竞争的深入思考_严绪朝

对石油产业寡头垄断与市场竞争的深入思考_严绪朝

对石油产业寡头垄断与市场竞争的深入思考_严绪朝
对石油产业寡头垄断与市场竞争的深入思考_严绪朝

O C U S

焦点

对石油产业寡头垄断与市场竞争的深入思考

严绪朝 俞志华 丛 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 )

摘 要 产业组织理论从结构主义发展到可竞争性市场,促使世界主流国家的反垄断政策从反垄断地位调整为反垄断行为。石油具有竞争性商品和战略物资的双重属性;石油产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投入、高风险,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资产专用性突出的特点;全球石油资源分布与消费格局严重错位,这些因素导致世界石油产业形成了由跨国石油巨头和国家石油公司主导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国石油产业组织目前形成了以三大石油央企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大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这种行政性寡头垄断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过多运用行政规制手段,限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2)产业组织政策有亲有疏,妨碍了公平交易和竞争;3)三大央企占据垄断地位,民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4)国企被赋予过多政治责任,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建议:树立新的石油安全理念;实行公平、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培育矿权和油气交易市场;依法规范市场、监管企业;深化国有石油企业改革。

关键词 中国 世界 石油产业组织 市场结构 垄断 竞争 行政管制 绩效

对我国石油产业内寡头垄断与市场竞争的关系,近年来一直争议不断。部分学者和社会人士认为“垄断是万恶之源”,将国内油气产量增长缓慢、价格高企,不时出现“油荒”、“气荒”,都归结于“两桶油”垄断的结果,甚至把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利润增长称作“垄断暴利”,一旦利润下滑则斥之为“垄断低效”。特别是2013年8月曝出中国石油个别高管涉嫌严重违纪以来,更被认定是“垄断导致腐败”,拆分中国石油的声音一时成为舆论热点。

我国石油产业是继续坚持三大央企为主、各类中小企业参与的寡头垄断结构,还是打破寡头垄断,将三大央企拆分为若干家地区石油公司,形成完全竞争的格局?这不仅是一个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大局和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问题,需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产业组织理论入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国际石油经济

No.4

2014

手,认真分析全球石油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和规律,并结合我国石油行业改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冷静分析和深入思考。

一、产业组织理论:从结构主义到可竞争市场

所谓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是产业组织理论最基本的分析框架。结构即市场结构,根据市场竞争受限制的程度,市场结构可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种基本类型。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企业的市场壁垒等。行为即企业行为,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而对市场需求做出的适应性行动。企业行为可分为价格行为、产品行为和并购行为三大类。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形成的经济运行结果。根据对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不同观点,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从结构主义产业组织理论、效率主义产业组织理论到可竞争性市场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演变。

1. 结构主义产业组织理论

哈佛大学梅森、贝恩等学者以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构建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这一学派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统治主流产业组织学界近半个世纪。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他们强调,寡头垄断即生产集中于两三家企业的市场结构,会限制竞争行为,进而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强调市场结构的决定性作用,哈佛学派的理论被称为结构主义。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曾经以哈佛学派理论为基础,实施严厉的反垄断政策,其核心问题是控制企业兼并。

2. 效率主义产业组织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斯蒂格勒、德姆赛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大学学者,在对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批判中,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他们强调,与其说存在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的因果关系,倒不如说是市场绩效或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他们认为,大企业的形成和生产的集中是通过企业内部或外部增长来实现的。企业内部增长无非表明这些企业具有超越竞争对手的生产效率,如果对这种通过内部增长而形成的大企业进行分割,就等于破坏了效率增长的源泉。同样,兼并是企业实现外部增长的基本途径,兼并的结果会使社会资源从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企业向具有竞争力的效率高的企业转移,从而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只要不存在人为的市场进入规制,潜在的竞争压力会迫使兼并后的大企业仍然处于竞争状态。因此,芝加哥学派在产业组织政策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进行干预,强调反垄断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护竞争,促进效率,而不是单纯保护竞争者;政府监管的重点应放在企业的市场行为,尤其是对企业间协调价格、分配市场的行为实行禁止和控制。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因而被称为效率主义,并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产业组织学界的主流观点,直接推动了美国反垄断政策的调整和政府对企业购并规制的放松。3. 可竞争性市场产业组织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对政府规制以及规制制度本身低效率的批评日益高涨的背景下,鲍莫尔、潘札和威利格于1982年提出了进退无障碍理论,又译为可竞争性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良好的市场绩效在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可以实现,而无须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垄断市场,甚至是完全垄断市场,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成本,潜在的竞争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从而使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也可以与效率并存。

O C U S

焦点油产业的竞争与垄断关系,应当以国家反垄断法为依据。

二、世界石油产业组织:跨国石油巨头和国家石油公司主导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近代石油工业发端于美国,1859年美国人用蒸汽驱动顿钻钻机在宾夕法尼亚钻凿成世界第一口油井,揭开了近代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大幕。经过150多年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分化组合,当今世界石油产业结构呈现出各类石油公司共存的生态格局。按照公司规模大小,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最小的公司只有几口油井,有数据显示美国有6000多家这类小公司;按照公司业务,分为从勘探开发到油气贸易一条龙经营的一体化石油公司、单纯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独立石油公司、单纯从事炼油化工业务的石油化工公司、单纯从事批发零售和进出口贸易的油气贸易公司;按照公司所有权,分为政府全资或控股的国家石油公司(NOC)和私人持股的公众石油公司,后者通常被业内人士称为国际石油公司(IOC)。不同类型公司各有各的优势,例如,大公司实力雄厚,能够投入巨资开发大项目挣大钱,小公司经营灵活,能够低成本地经营小型项目;从事单一业务的公司专而精,拥有自己独到的专长,一体化公司则可以发挥范围经济效应,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国际石油公司资本、技术实力雄厚,国家石油公司则拥有资源优势,等等。这是各类石油公司能够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共生共存的根源所在。

尽管公司类型和数量很多,但是在全球石油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的,是为数很少的超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国际大石油公司都是百年老店,经过多次大规模购并重组,成为规模巨大的一体化经营的跨国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大多是特殊企业法人,既有经济目标,又有政治目标,其基本职责是:控制本国石油资源,维护国家对资源的主权;控制本国石油市场和石

这种理论直接导致近20年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体转换规制思路,进一步放松对企业购并的限制,从而推动了以强强联合为特征的新一轮企业购并浪潮,出现了波音兼并麦道、埃克森兼并美孚等超大规模购并案以及由此诞生的巨无霸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一些重要产业领域,面对来自国外大公司、大集团的竞争压力,大都采用行政手段组建少数国有寡头垄断企业(如国家石油公司),以提升国家在这些领域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简言之,企业垄断是企业竞争的结果,在市场竞争中,社会资源必然向优势企业集中,能够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往往是资源配置效率高的优势企业。即使是政府为了某种目标用行政手段设立的垄断企业,也要在这一领域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并通过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国有垄断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垄断并不必然导致低效率,只有利用垄断地位限制和排除竞争、牟取暴利,才会浪费社会资源、损害消费者利益。因此,政府需要干预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垄断地位,而是利用垄断地位限制和排除竞争的垄断行为。从反垄断地位到反垄断行为,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反垄断政策调整的主流。

我国反垄断立法成功借鉴和吸取了当今世界反垄断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2007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明确禁止三种企业垄断行为: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同时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但是,中央政府以保障国家安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促进社会整体利益为目的,以国家名义凭借国家强制力实施的垄断,即国家垄断,是一种合法垄断,不受司法审查。分析研究我国石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国际石油经济

No.4

2014

油价格,保证国内石油供应安全;组织石油生产经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受权代表国家与外国公司开展石油合作,引进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石油产业发展。目前,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道达尔等国际大石油公司,控制着世界30%以上的石油工业产值、2/3以上的国际贸易量和直接投资额以及80%以上的石油石化先进技术;沙特阿拉伯等6大资源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则拥有世界石油可采储量的70%和世界石油产量的32%。因此,世界石油市场是一种寡头垄断市场,又称寡占市场,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

世界石油市场之所以为少数寡头垄断,是由油气资源的特殊性质和石油产业的行业特点决定的。1. 石油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资产专用性,进入和退出的壁垒很高

油气生产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探明一个大油气田一般需要8年左右,建成一个大油气田约需3~5年时间。炼油化工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炼油装置经济规模在500万吨/年以上,目前新建、扩建炼厂年加工能力大多达到1000万吨/年;乙烯生产经济规模在30万吨/年以上,目前新建、扩建的乙烯厂规模大多达到80万~100万吨/年,投资额巨大。

特别是石油产业作为资源采掘业,资源多寡和丰度高低,决定了油气勘探和生产的效益。油气资源深埋在地下,勘探和生产具有极高的风险性:一是技术风险,目前国内探井成功率不到50%,钻一口深探井动辄需数千万元,一旦打空就全部沉没;二是安全风险,石油、天然气易燃易爆,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一旦发生泄露,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和环境事故;三是市场风险,国际原油价格受供求关系、地缘政治等各种因素影响,时常剧烈波动,难以准确预测;四是政治风险,石油资源国政府更迭、政局动荡,特别是内战和恐怖袭击,往往让投资者损失巨大。没有足够的资本与技术实力,是难以在石油市场立足的。

2. 全球石油资源分布与消费格局严重错位,石油产业成为最早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全球性行业

世界石油生产和出口集中在北非—中东—中亚—俄罗斯,而石油消费重心长期在欧洲—北美,新世纪开始向亚洲转移。这就使石油公司的竞争不是局限于本土市场,更是在全球范围内,石油公司要生存发展,必须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过上百年跨国经营,不仅拥有丰富的技术和经验,而且通过实施全球化战略,优化全球市场布局,牢牢控制了优质资源和高端市场。作为后来者,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科威特、委内瑞拉、卡塔尔等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则依托油气资源优势,向国外市场和下游领域拓展,通过推进业务一体化、经营国际化、管理现代化,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3. 石油不仅是竞争性商品,更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性物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上升到40%以上,成为现代工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经济衰退,诱发多种形式的社会危机,石油供应与安全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对于依赖进口的石油消费国而言,能源供应安全主要指石油供应的数量、价格和通道安全,为了防止供应突然中断和价格剧烈波动,需要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获得稳定的来源和多元化的渠道。对于主要石油资源国,石油生产和出口是本国的经济命脉,为了保障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政府纷纷实行石油国有化政策,通过国家石油公司对石油资源和产业实行有效控制,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保障销路畅通、资源增值。

三、中国石油产业:行政管制下的寡头垄断市场

改革开放前,我国石油工业一直是政府主管部门直接投资和管理的政企不分、高度垄断的国

O C U S

焦点道的国际化经营布局,海外油气权益年产量突破1.1亿吨。其中,中国石油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和实现利润分别占集团总额的39.8%和25.2%;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在《财富》500强的综合排名,分别从2001年的第83位、68位和2006年的第469位上升到第5位、第4位和第93位;在依靠自身积累发展油气生产的情况下,仅中国石油集团15年来就累计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上缴税费2.84万亿元。可见,三家石油央企的生产经营是有效率的。

与此同时,在国家“抓大放小”、引进外资、鼓励民营等政策的推动下,国外各大型石油公司和国内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前,位列世界500强的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都已在中国投资布局,采用独资、合资和并购等方式,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油气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地方国有企业中,延长石油集团异军突起,原油生产和炼油加工能力双双跨入千万吨级行列,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中化集团在国内重点发展炼油化工、仓储物流和油品销售,旗下1200万吨/年的泉州炼化项目已于2013年年底投产,并拥有17省(区)营销网络。民营石油企业数量较多,其中从事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共有38家,炼油厂90多家,加油站近4万座,已占有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

我国石油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已初步形成以三大石油央企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大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这是符合国际石油产业组织发展规律的。不过,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国石油产业组织和政策中不尽合理的一面也日益凸显出来。

第一,过多运用行政规制手段,限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一是对油气资源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石油、天然气探矿权和采矿权都必须由企业申请、国土资源部审批登记发证。石油石化产品进出口贸易仍保留原油、成品油和化肥的非国

有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过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1988年,国家撤销石油部,通过推动政企分开、组建行政性总公司,形成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新星、中化五家公司上下游分割、陆海分治、内外贸分开的产业组织结构。第二次是1998年,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国务院对石油行业进行大规模战略重组,形成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的市场格局。第三次是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三大石油央企进行内部重组改制,油气核心业务分别在境外成功上市,实现公司治理和体制的重大转变。

从我国石油行业改革历程来看,国家对石油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变革,主要立足于两个基本考量。一是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需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兴起,世界范围内资本集聚、产业集中和大公司垄断的程度越来越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演变成为各国大公司、大集团之间的竞争;我国经济经过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具备了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条件;随着国内市场逐步开放,一大批跨国公司先后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只有改组联合,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才能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站住脚跟。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特别是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后,石油进口量逐年快速攀升,石油企业必须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走出去”需要有中国的大石油公司。

重组上市以来,我国三大石油央企立足国内,开拓海外,在市场竞争中快速崛起,取得了好于国际同行的杰出业绩。与重组之初的2001年相比,2013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成品油和天然气销售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和上缴税费,分别增长1.68倍、4.75倍、2.42倍、6.4倍、10.15倍、3.41倍、5.51倍和10.33倍;基本完成了海外油气合作区和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国际石油经济

No.4

2014

营贸易配额,非国有企业需每年提交申请,经核准后按照许可的配额组织进口。二是对油气价格实行严格的行政管制。国内原油出厂价格从1998年开始与国际接轨,但企业必须依据三地的价格和相近的原油品质,按照政府规定的定价公式(进口原油到岸价加减升贴水)计算作价,并不是依据国内供求关系由市场定价;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机制几经改革,也一直没有脱离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框架。

探矿权、采矿权不能在企业之间流转,民营企业不能按照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组织原油成品油进出口,油气交易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这就严重扭曲了资源配置机制,而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

第二,产业组织政策有亲有疏,妨碍了公平交易和竞争。一是对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查、开采的企业法人资质,前述两个《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必须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石油公司或持有国务院同意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查、开采的批准文件,到目前只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延长油矿四家具备这些条件。根据海洋和陆上两个石油对外合作开采条例的规定,三大石油央企拥有对外合作专营权,可以代表国家谈判和签署对外合作合同,其他企业没有资格涉足。二是三大石油央企可以按照市场供求情况,自主进行原油成品油进出口贸易,而非国有企业必须申请配额,而且特别规定,配额内进口的原油必须全部交给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炼厂加工,成品油配额只准许进口燃料油。

三大石油央企享有特权,民营企业不能享受“国民待遇”,这就严重限制了公平交易和竞争,而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第三,三大央企占据垄断地位,民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目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获得的陆上矿权区面积大体占陆上含油气沉积盆地400多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90%以上,并完全垄断海洋石油对外合作和自营;三大石油央企2013年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93.4%

和99.1%;拥有的炼油能力约占全国的75%;基本垄断全国石油、天然气干线管道和LNG接收站,拥有国内石油仓储能力的40%以上;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拥有的加油站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50%,两者零售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80%。

民营企业则受资源制约,困难重重。从事石油、天然气开采的民营石油企业,因为没有正规资质,只能与拥有采矿权的国企合资或合作,但采出的原油只能卖给国企合作方;目前,民营炼油厂拥有炼油总能力约7700万吨/年,占国内总量的12%,但开工率不到四成,远低于全国平均83%的水平;民营零售企业加油站约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40%,但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只有10%左右。在资质、资源的严格管制下,近年来民营开采、炼油和零售企业的数量、产量和市场份额,都呈现减少和萎缩之势。

第四,国企被国家赋予过多政治责任,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三大石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比例过高,国家股东一股独大。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组织完备,但实际控制权往往为母公司内部人掌握,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衡。作为上市公司母公司的集团(总)公司,有董事长没有董事会,有派驻监事没有监事会,有职工代表没有职工代表大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但重大决策还是由党组讨论拍板,既不是受《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范的传统工厂制企业,也不是受《公司法》规范的国家独资公司制企业,治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特别是前些年强调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除了经济、社会责任,还必须承担政治责任,政企不分导致企业行政化,助长高层管理人员片面追求数量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和短期行为,成为滋生高管贪腐行为的体制性因素。而且,政府的过多行政干预和保护,导致石油央企大而不够强,在理念、管理和人才的国际化上,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甚至一些国家石油公司都存在较大差距。

参照国外,追溯历史,思考现实,可以得出

O C U S

焦点

几点共识。第一,大公司大集团是一国参与全球

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国家队”,中国作为世界石

油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必须有自己的石油“国

家队”。第二,中国作为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大

国,不可能再走美国式的众多中小公司在竞争中

兼并重组,逐步成长为国际大石油公司的老路,

只能借鉴大多数产油国和消费国的经验,重点培

育两三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公司(集团)。

第三,中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对于三大国有

石油公司,政府既赋予稳定国内石油市场的重

任,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保护,“扶上马送一

程”,这在一定时期内是完全必要的。第四,目

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已经跨入《财富》500强前5位,在国内市场特别是上游领域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继续给予特权优惠和保护,不仅缺乏必要性和合理性,也明显不符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只能阻碍我国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深化石油产业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并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化石油产业改革,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构建和完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使市场在石油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整个石油产业的效率、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1. 树立新的石油安全理念

“众人拾柴火焰高”。国家石油安全涉及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涵盖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需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担当。因此,必须摒弃“姓社姓资”的僵化观念,切实改变歧视排斥非公企业、只靠国有企业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的老思路,敞开市场大门,不问国有民营,不论企业大小,不管哪个产业链环节,让所有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都参与进来,各展所长,互利共赢,共同增加国内市场有效供应;必须摒弃迷信行政手段、习惯于用行政许可和审批分配资源的计划经济思维,切实改变政府大包大揽、过多干预企业和市场微观经济活动的老路子,管好宏观、放开微观,加强监管、搞活市场,放手让各类市场主体有序竞争,在竞争中提高石油产业的活力和效率。从而形成以三大石油

央企为主导、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上中下游协调发展、规则统一、监管到位、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

2. 有序放开行政管制,削减许可管理,实行公平、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

一是改革石油、天然气勘查、开采两个登记管理办法,取消所有制身份限制和审批登记发证管理制度,从技术、管理、人才、装备、从业经历和融资能力等方面,明文规定企业必备的资质条件,实行资质核准备案制。

二是改革石油天然气进出口贸易管理制度,取消非国营贸易许可和配额管理,以及相应的进口原油必须交给两大集团炼厂加工和进口成品油配额只准进口燃料油等限制性规定,代之以统一的油气进出口贸易商资质审核备案制。

三是在试点的基础上,在油气管道运输企业推行非歧视性“代输”经营模式,强制管道运营商必须向所有具备资质的油气生产商、供应商、仓储商、进口商和批发零售企业等第三方开放,并按照政府核定价格收取管输费。

3. 加快培育矿权和油气交易市场

一是取消油气矿权申报审批登记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的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投标市场,无论是尚未勘查的含油气盆地,没有达到最低工作量标准、由政府主管部门收回的勘查区块,已经探明但企业多年没有开发动用的难采油气储量,都应当一律投放市场,通过公开招标投标优选符合资质的企业去勘查开采,而不论其所有制身份。

二是建立石油产权市场,鼓励企业剥离非核心资产,出售低效资产,特别是将其不愿或无力勘查开采的油气区块主动拿到公开市场上,通过公开交易有偿转让,提高资产创效能力。

三是将上海石油交易所扩建为我国乃至亚洲地区石油(包括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在逐步取消许可和配额管制,放开原油、成品油、天然气(主要是LNG)进出口贸易和批发环节的基础上,允许符合资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包括开采商、炼油商、进口商、批发商等)进入交易中心,参与现货和期货交易,通过市场发现和形成价格,彻底终止政府定价,真正让市场在油气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吸引外商和民间资本投资我国石油产业,增加国内有效供给,还将大幅提升我国在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 依法规范市场、监管企业

应当尽快制定能源领域的“基本法”《能源法》以及《石油天然气法》,修订已经出台但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相符合的有关条例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统一公平公开透明的油气市场规则,同时设立专门的能源监管机构,改变监管缺位和多头监管现象,确保石油市场有序竞争、石油产业健康发展。

5. 深化国有石油企业改革

完善三大国有控股石油公司特别是集团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引进民营和社会资本,加快股权结构的混合所有制改造,切实改变国有股东“一股独大”和董事、监事、总经理“内部人控制”,严格落实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力和责任,推动管理层的职业经理人化,实现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强做优三大石油央企。

注:本文部分数据和资料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年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年报。

参考文献:

[1] 金碚, 新编工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2] 周庆祖, 等.中国石油工业经济若干问题回顾与思考[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3]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

展报告[R].2014.

收稿日期:2014-03-20

改回日期:2014-04-03

编 辑:萧 芦

编 审:张一驰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Vol. 22, No. 4, 2014 ABSTRACTS OF SELECTED ARTICLES

The extent of oligopoly and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oil industry

By YAN Xuchao, YU Zhihua & CONG Qiang, CNPC Consulting Centr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s turn from structuralist to market competitionist prompted anti-trust policy by the world's mainstream countries to move from a position of merely making anti-trust adjustments to anticompetitive behavior, to outright opposing it. Oil has the double attribute of being a competitive product and a strategic material; the petroleum industry’s prominent features are being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tensive, demanding, and high-risk, and having economies of scale, wide economic reach and highly specialized assets;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of global oil resources have been so critically dislocated as to result in the oil industry’s formation of an oligopolistic market structure dominated by a few multinational oil giants and national oil companies. China’s current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the oil sector takes the form of the big-three central oil enterprises in a system where various ownership ingredients jointly participate, with large, medium and small businesses’ developing together. The structural problems with this kind of oligopoly are: 1) excessive use of bureaucratic methods to limit the market’s role; 2) direct or indirect industrial policy hindrance to fair trade and competition; 3) the obstacle to priva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esented by the big-three central enterprises’ monopoly position; and 4) the existence of serious flaw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due to giv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o much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Recommendations: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of oil security; establish a fair and transparent market access system; accelerat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and drilling rights trading market; and depend on market laws and rules to regulate firms; and deepen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oil companies.

Strategic place of oil & gas in China’s adjusting energy mix

By ZHANG Guosheng, LIANG Kun & LI Xin,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China’s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is huge and coal’s domination of its energy consumption mix presents a serious challenge in coordinating economic,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priorities. Continued growth in primary energy demand is putting a strain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and putting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mix in urgent need of adjustment. It is hard for new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alone to shoulder responsibility for adjusting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mix; so, oil and gas becomes an inevitable development alternative. China’s current oil output has entered a steady phase, with a steady long-term annual production capability of 220 million tons, while its annual natural gas output continues to grow rapidly, expected to reach 360 billion cubic meters in 2030. There are abundant oil and gas resources abroad and estimated incremental output from them can satisfy China’s incremental energy demand. Meanwhi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development circumstances are opportune for China to tap foreign energy resources. The proportion of oil and gas in China’s total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is predicted to rise to 40% in 2030.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oil and gas supply: (1) a domestic oil and gas output “doubling plan”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domestic supply security; (2) there should be an oil and gas supply security system with a “strategic channels” and “deployment relays” structure; and (3) large energy groups should be cultivated to enhance world oil and gas supply and control capability.

论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和厂商行为方式

论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和厂商行为方式 中国自主品牌中高端男装市场一直由:七匹狼、柒牌、劲霸等品牌垄断。上世纪90年代“七匹狼”、“劲霸”以做夹克起家,柒牌以西装起家。后来他们相继生产:夹克、西装、T恤、派克、夹克羽绒服、等版型。他们的夹克、西装、T恤、派克、夹克羽绒服在同领域价格相近。七匹狼找一线明星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相继劲霸找陈道明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 柒牌找李连杰在中央电视台做代言。2014年元旦快前七匹狼专卖店门口贴的广告:“买1000送400的商品;买2000送1000的商品!”两天后柒牌广告“买1000返300现金!”2013年3月31日劲霸也推出与柒牌相同的策略。 中国电信网络、移动通信:由电信、移动、联通瓜分市场。上世纪九十年代移动公司推出短信业务,当年移动通信公司在短信业务赚了很多钱,第二年“联通”也推出短信业务。相继电信小灵通也推出短信业务。前几年移动通信公司注重细分市场,推出了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套餐。“移动”三种套餐推出为它抢的了很多用户。一年后联通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套餐。由于物联网的推动,电信采用了交宽带网费,送手机话费;移动和联通采取充手机话费送宽带的服务。当联通降话费时移动和电信也降话费。 上面的两个案例说明了: 寡头垄断特征: 1厂商极少,买者众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品和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2.相互依存,有合作也有竞争。 3.产品同质或异质。产品没有差异性的。 4.进出市场困难,、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要素流动性的障碍很强 5价格相对稳定,非价格竞争更重要。 6生产规模缺乏一致性。 7信息不完备。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行为: 1. 寡头垄断企业间非合作的产量古洛模型。 2.先走一步的优先模式,史塔克伯格。

三大石油公司组织架构

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单位列表~~~ 1中国海油单位列表 (1)上游业务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辖)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2)中上游业务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 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炼化与销售事业部 (3)专业技术服务 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近海石油服务(香港)有限公司 (4)金融服务 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5)其他 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东海公司 中海实业公司 中海油基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中海油信息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报社 2 中国石油单位列表

(1)油田企业: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南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石油煤层气公司中国石油对外合作经理部 (2)炼化企业: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 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公司 中国石油炼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华北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华南化工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燃料乙醇公司 (3)销售企业: 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燃料油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广东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内蒙古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中国石油黑龙江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河北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山东销售公司中国石油陕西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公司中国石油甘肃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河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浙江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公司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广西销售公司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大连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山西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天津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宁夏销售公司中国石油贵州销售公司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江西销售公司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公司中国石油海南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大连海运公司 (4)天然气与管道储运企业: 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中国石油管道公司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 中国石油唐山液化天然气公司中国石油大连液化天然气公司 中国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公司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 中国石油昆仑燃气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利用公司 (5)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汇总

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汇总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成立于1907年,一直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占60%股份,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英国)占40%的股份。两家母公司均为上市公司,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股票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苏黎士等9个城市挂牌上市,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在伦敦、纽约、巴黎等5个城市挂牌上市。1996年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在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6位,在全球石油公司中排名第1位。该公司集团主要从亊石油上下游及化工业务,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0多个于公司,现有员工10.1万人。公司集团总部分设在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现任主席贺诗德(C.A.J.Herketroter)。

埃兊森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在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根据1998年总收入排名的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中,埃兊森公司位居第8位,在石油公司中排在第1位。同时,埃兊森公司也是美国《石油情报周刊》1998年12月14日根据1997年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石油加工能力和油品销售量六项挃标综合测算排名的世界第6大石油公司。

英国石油公司(BP)是目前世 界第四大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跨国石油公司,业务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及开采、炼油和营销、石油化学品三个主要领域,还涉及金融、太阳能等其它方面。在1996年美国《并福》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公司中名列第21位,在世界大石油公司中名列第4位。公司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现任董亊长戴维·西蒙(David Simon),总经理约翰·布朗(John Browne)。BP公司是世界上公开上市的第三大石油公司,其股票在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兊福、苏黎世、东京挂牌上市。

西方经济学答案

第六章寡头市场与博弈 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与优缺点。 答: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根据产品特征,寡头市场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两类。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无差别产品,而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有差别产品。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寡头市场可以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同类型。寡头行业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形成寡头市场的主要原因有:生产的规模经济;行业中几家企业对某些基本生产资源供给的控制;政府的扶植等。 2.在古诺均衡的条件下,为什么寡头不勾结起来制定高价? 答:古诺模型(Cournot Model)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Augustin Cournot)1838年最先提出的一种双寡头垄断模型。模型分析了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确定自己的最优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古诺模型是一个“背对背”模型。双方不存在勾结的问题。 3.为什么会有价格领先,价格领先与产量领先有什么样的不同结果? 答:在价格竞争的条件下,首先降价的厂商预期会获得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出现了价格领先。而如果是产量优先决定,原因在于首先行动者造成一种既定的事实,不管其竞争对手如何行动,首先行动者将生产较大的份额;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竞争对手只有把首先行动者的较大产出视为既定,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产出。 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首先行动者都会取得优势。在寡头进行产量竞争时首先行动者会取得优势,但是在价格竞争的条件下,首先做出决定的寡头不但不会取得优势,还有可能处于劣势地位。 4.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会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不会要求生产相等的产量,为什么? 答:卡特尔的成员企业是按照共同利益最大化而制定的价格。因为不同厂商的成本函数不一样,在这个约定价格下不能确保每个厂商都是个人利润最大化的。因此,不同的成本函数决定了不同的产量份额。 二、计算题 1.x和y公司是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两家各占市场份额一半,故两家公司的需求曲线均为P=240O-0.1Q,但x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400000十600QX十0.1Qx,y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600000+300Qy+0.2Qy,现在要求做出: (1)x和y公司的利润极大化的价格和产出。 (2)两个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价格冲突? (3)你是x公司的经理,对y公司的定价有什么反应? 解:(1)x公司: TR=2400QX-0.1Qx 对TR求Q的导数,得:MR=2400-0.2Qx 对TC=400000十600QX十0.1Qx求Q的导数, 得:MC=600+0.2Qx 令:MR=MC,得:2400-0.2Qx =600+0.2Qx Qx=4500,再将4500代入P=240O-0.1Q,得:P=2400-0.1×4500=1950 y公司: 对TR=2400QY-0.1QY求Q得导数,得:MR=2400-0.2QY 对TC=600000+300Qy+0.2Qy求Q得导数,得:MC=300+0.4QY 令MR=MC,得:300+0.4QY=2400-0.2QY QY=3500,在将3500代入P=240O-0.1Q中,得:PY=2050 (2)两公司之间存在价格冲突。 (3)这两个企业定价不同,所以确实存在着价格冲突。如果仅从价格上看,x公司处于优势。但在实际中,企业竞争不仅仅是价格竞争,而要涉及到企业整体方方面面的考虑。所以,x公司对y公司的定价

全球石油公司排名

1 ExxonMobil Corp 埃克森美孚 2 Royal Dutch Shell 荷兰皇家壳牌 3 Total SA 道达尔公司 4 Chevron Corp 雪佛龙公司 5 BP 英国石油公司 6 Rosneft Oil 俄罗斯石油公司石油 7 ENI SpA 埃尼公司 8 StatoilHydro StatoilHydro集团 9 Petrochina Co 中石油 10 Gazprom OAO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 11 LUKOIL 卢克 12 Petrobras Brasileiro 巴西石油公司 13 Electricite de France 法国电力公司 14 Valero Energy Corp 瓦莱罗能源公司 15 China Petroleum 中国石油 16 ConocoPhillips 康菲 17 Reliance Industries 信实工业公司 18 Marathon Oil 马拉松石油公司 19 E.On AG e.在股份公司 20 RWE AG RWE的公司 21 Occidental Petroleum 西方石油公司 22 Suez 苏伊士 23 TNK-BP TNK - BP公司 24 Repsol YPF SA 雷普索尔YPF公司山 25 Oil & Natural Gas 石油和天然气 26 Centrica plc Centrica的上市公司 27 PTT Plc 邮电局公司 28 Gaz de France 法国燃气公司 29 BG Group plc BG集团有限公司 30 Imperial Oil Ltd 帝国石油有限公司 31 OMV AG 监查公司

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21.3)《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特点 1.厂商极少。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当厂商为两个时,叫双头垄断),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 3.产品同质或异质。产品没有差别,彼此依存的程度很高,叫纯粹寡头,存在于钢铁、尼龙、水泥等产业;产品有差别,彼此依存关系较低,叫差别寡头,存在于汽车、重型机械、石油产品、电气用具、香烟等产业。 4.进出不易。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甚至极其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有厂商匹敌,而且由于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他厂商不仅难以进入,也难以退出。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有一点与垄断竞争相类似,即它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因为少数几个企业在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使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垄断势力。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前者有时被称为纯粹寡头垄断,后者则被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的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这是少数企业能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存在的原因。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是这些行业存在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如果这些行业中要容纳大量企业,则每家企业都将因生产规模过小而造成很高的平均成本。规模经济性使得大规模生产占有强大的优势,大公司不断壮大,小公司无法生存,最终形成少数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对试图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来说,除非一开始就能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并能占据比较可观的市场份额,否则过高的平均成本将使其无法与原有的企业相匹敌。 形成原因

石油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截至到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拥有的加油站共计达到36350座,占全国75000座加油站的近一半。然而,两家企业拥有的加油站虽然数量多,但都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得来的,它们为此投入的巨额资本要用10年的时间才能消化完。而于近日出台的有关石油市场的新办法和新政策,又为它们之间的竞争火上浇油。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石油市场可谓变数频生,国际上受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美国对阿富汗展开军事行动等事件的影响,而国内则受十月底由国家经贸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安部、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的影响,使原本就不很平静的石油市场上又掀起阵阵波澜。 有关人士指出,随着我国石油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办法和规范我国成品油市场的行业政策的陆续出台,必将引发我国石油行业两大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一场石油大战。 政策斜向两大巨头 为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五部委发布的《意见》规定,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规范新建加油站审批程序,成品油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集中批发。有关人士认为,这为今后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油集团的竞争埋下了伏笔。 在今年7月24日结束的全国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会议上,面对来自各省市经贸委市场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国家经贸委官员明确提出要求:今后新批准建设的加油站统一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负责建设,其他企业、单位和个人不得新建加油站。主管部门的意思很明显,收紧成品油的市场准入关口,既是利用入世前的一段有限时间和入世后的过渡期,向两大集团倾斜,尽快提高其整体竞争力,也是为了尽快结束石油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然而,这一项政策,让两大集团的加油站扩张战又有了新招数。两大集团包办新建加油站的步伐和雄心得到了进一步膨胀。 “5分钱”小战与“加油站”大战 今年8月12日,中石化和中石油在上海加油站供应的汽油首次以不同的幅度降价,供应量最大的90号汽油中石化加油站的零售价从每升2.58元降到2.41元;中石油则降至2.36元。上海市场上首次出现两种油价,二者之间仅有5分钱之差。但有关人士称,“5分钱之战”预示着两大集团在上海的油价大战拉开帷幕。 几年来两集团一直未在上海市场展开零售价格战。而这次中石油集团表示,本次上海汽油价格不同的出现是一种市场行为的体现,公司有这方面的优势就要通过市场体现出来,与对手展开竞争。 看来,新办法中规定的石油零售浮动范围从5%扩大到8%更有文章可做,即扩大了降价空间。 其实,在此以前,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并没有通过对石油价格的浮动的不同而展开过分激烈的竞争,但双方并未放弃在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上的争夺。记者了解到,两大寡头之间的激烈竞争主要表现在对加油站的争夺和扩建上。 据统计,去年中石化在全国范围内新增了9000多座加油站,整

17秋学期《管理经济学(二)》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17秋学期《管理经济学(二)》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 事物的客观性 B. 不确定性 C. 人类的主观性 D. 完全信息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2. 下列()物品具有典型公共物品的特点。 A. 清洁空气、天气预报的服务等 B. 汽车 C. 飞机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A 3. 寡头垄断市场是() A. 产品价格竞争大于非价格竞争的市场 B. 产品非价格竞争大于价格竞争的市场 C. 垄断因素等于竞争因素的市场 D. 一个厂商之间在产量与定价决策上相互依存的市场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D 4. 均衡工资的决定取决于() A. 厂商劳动的需求曲线 B.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 C. 劳动的需求与供给曲线的交点 D. 以上都不正确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C 5. 外部性的主要影响是()。 A. 导致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 B. 贫富差异 C. 分配不公 D. 民愤民怨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A 6. 成本加成定价法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是() A. 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B. 呈正方向变化的关系 C. 二者无关 D. 以上都不正确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A 7. 风险偏好者的的决策规则()。 A. 风险规避者的期望收入总是比期望效用小 B. 期望收入总是比期望效用小,决策偏好选择具有较大风险的方案 C. 喜欢稳打稳扎 D. 既不冒险也不保守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8. 完全竞争厂商最优化决策的唯一途径是() A. 边际收益等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B. 边际成本不等于边际收益 C. 改变消费者偏好 D. 改变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A 9.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为() A. 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B. 一条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 C. 为1 D. 为0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A 10. 斯威齐模型最大的特点是()。 A. 具有曲折的需求曲线 B. 具有水平的需求曲线 C. 具有垂直的需求曲线 D. 具有斜率为负的线性需求曲线

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

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 乙烯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 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 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 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 标志之一。 工业领域应用领域1 主要用途: 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等;1. 石油化工最基本原料之一。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2. 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胶等;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经卤化,可制氯代乙烯、氯代烯烃,进而生产高级醇、烷基苯等;α-乙烷、溴代乙烷;经齐聚可制 主要用作石化企业分析仪器的标准气;3. 乙烯用作脐橙、蜜桔、香蕉等水果的环保催熟气体;4. 乙烯用于医药合成、高新材料合成。5. 生态领域

1.乙烯“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of ethylene):①抑制茎的伸长生长;②促进茎和根的增粗;③促 进茎的横向增长。用乙烯处理黄化幼苗茎可使茎加粗和叶柄偏上生长。 2.由于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可在高等植物体内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加速呼 吸作用,因而当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进一步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常用乙烯利溶液浸泡未完全成熟的番茄、苹果、梨、香蕉、柿子等果实能显着促进成熟。 3.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乙烯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乙烯还可促进某些植物(如瓜类)的开花与雌花分化,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 5.乙烯还可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促进根的生长和分化,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 的分泌等。 Unrestricted 危险概述安全防护2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易燃。? 急救措施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 一、基本含义与特征: 1.含义:垄断竞争市场是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的市场结构。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市场结构。 2.特征: (1)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每个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 (2)厂商生产的产品存在着差别,即有很大的替代性。而这种差别的存在是垄断竞争形成的基本条件。产品的差别包括产量本身的差别和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别是企业对自己的产品的垄断成为可能,但产品替代性又促使在市场上同类产量之间激烈竞争。 (3)从长期来看,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 二、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提供的产

品有一定的差异,厂商可以对其产品实施垄断,厂商具有影响产品价格的能力,因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的下方(如同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一样)。当个别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可能有两种情况: (1)当一个厂商降低自己产品价格,该行业中其它与之竞争的厂商并不随之改变价格时,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的销售量就会大幅度的变动,那么该厂商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 (2)如果其它厂商随之该厂商降价,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很难吸引其他消费者的需求,这时该厂商的销售量就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其需求曲线比较陡直。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垄断竞争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调整只能限于可变投入,因而厂商面对成本的是短期成本。由于改行业的厂商数目众多,有可能其他厂商不参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通过不断降低价格,增加销售量,直到满足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原则,就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215319674.html,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 作者:董卫杰 来源:《中国市场》2009年第27期 摘要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它不同于完全垄断市场,也不同于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厂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寡头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决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关键词寡头垄断市场;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27-0007-01 1寡头垄断市场的结构特征是厂商为数不多。而且相互影响 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西方国家的许多重要行业都被少数几家厂商所控制。寡头垄断市场的极限是双头市场,整个行业被两家厂商所控制。寡头垄断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厂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任何一家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变化都会影响到寡头垄断市场上其他厂商的销售量和利润。任何一家厂商对自己的价格和产量的决策,都是在充分考虑了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作出的。 2寡头垄断厂商不一定存在产品差别 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前者有时被称为纯粹寡头垄断,后者则被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寡头结构一方面促进了这个市场整体的标准化,另一方面又让各个厂商面临无差别竞争的境地。这种竞争存在于价格和非价格竞争之间。非价格竞争分为广告竞争和品质竞争。对寡头厂商来讲,品质仅仅停留于对改善技术以及系统的质量而不解决同质性问题,那么,厂商的竞争往往就侧重于价格和广告两个领域。 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纯粹寡头的产品同质,不会引起消费者对某一厂商产品的偏好,因而各寡头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共同市场需求曲线,它表示市场价格是市场总产量的函数。

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与效率比较

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与效率比较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结构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研究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与效率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经济效率来分析各个市场结构的特点。 目前市场结构主要分为四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垄断。这四种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市场结构中的厂商的价格决策、产量决策都不相同,其竞争策略和竞争程度也不一样,因而经济效率也就不同。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没有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经济效率是不相同的,市场结构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 一、不同市场结构经济效率的对比 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垄断市场较低,完全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其具体分析如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所以,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且等于最低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较低,且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 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若垄断厂商肯放弃

石油行业产业链

石油行业产业链 一、行业市场现状 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这种趋势仍将延续,经济发展必将推动能源需求增长。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2014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23%和全球净增长的61%。中国的能源结构持续改进,煤炭占比创历史新低。中国石油净进口增长8.4%至700万桶/日,创历史最高水平,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1995-2013年中国原油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2010-2014年我国原有产量及石油消费量单位:亿吨

2005年-2013年我国原油出口、进口及对外依存度情况单位:万吨 油气对外依存度提高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以提高油气资源的自给率。同时国内油气开采已逐步进入难动用油藏阶段,对技术要求更高,单位产量的资本支出也将随之提高。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石油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14年,中石油、中石化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分别达到2,214.79亿元和801.96亿元。 近年中石油石油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近年中石化石油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带动了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发展,一般而言,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在勘探开发投资中的占比达到50%以上,根据中石油、中石化2013年勘探与生产支出数据推算,其市场规模在1,650亿元以上。 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结构 衡量钻井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的指标还包括钻井数量、钻井进尺。由于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占据国内钻井工程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从其历年钻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简史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简史 (2010-04-05 19:28:26) 摘自《读书网》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我们分五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中共中央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

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玉门油田在开发建设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当时和以后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他们立足发展自己,放眼全国,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战斗,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 为发展石油工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正象著名诗人立季赞诵的那样:“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当时一些苏联地质专家对能否找到有开采价值的油田,曾有不同的看法。石油工业部在总结这一地区前段勘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56年开始,调整勘探

石油行业特点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原油产量保持平稳,天然气产量增速较快,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油气消费保持增长,油气加工能力增强,油气管网建设和石油储备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油气产业也面临着油气勘探难度加大、成品油供需矛盾加剧、油气对外依存度提高、成品油中柴汽比矛盾突出、页岩气开发面临技术和成本双重挑战这五大矛盾和问题。以下是宇博智业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国油气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丰富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中国页岩气的技术可采储量为31.6万亿立方米,居全球第一位,是全球最有潜力的页岩气生产国;页岩油的技术可采资源量为43.7亿吨,占全球总量的9%。此外,我国埋深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5万亿立方米;油砂资源量约1000亿吨,可采资源量可达100亿吨。 中国油气行业面临着五大挑战 “十三五”期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居民用燃气发电用气增加等因素将进一步增加油气需求量,油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李寿生指出,在此发展态势下,我国油气产业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1、油气勘探难度不断加大。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生产的不断推进,隐蔽和复杂的油气藏成为主要勘探对象,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是勘探的重点目标区,剩余常

规油气资源品质较差,低渗透、特低渗透、深埋藏和稠油等低品质资源比重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探明油气储量中低渗、超低渗储量占比油气储量分别为70%和90%,规模有效动用难度日益加大,油气勘探整体进入低品类资源勘探开发阶段。 2、国内成品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达7亿多吨,“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仍将增加。考虑到部分项目停建等因素,2020年全国炼油能力仍将超8亿吨。预计“十三五”期间成品油需求年增长速度为3.1%,较”十二五”期间下降2.3%,202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量将达到3.5亿吨,供需矛盾加剧。 3、油气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预计今年我国进口原油3.75亿吨,同比增长14.3%,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5%,进口天然气70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2%,对外依存度达到33.2%。 4、成品油中柴汽比矛盾突出,成品油消费增速继续分化,汽高柴低的特点明显。今年1-9月,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为8896.1万吨,同比增长7.6%,柴汽比由2015年的1.49下降至今年的1.36。“十三五”期间,我国柴油消费将继续延续下降的趋势,汽油和航空煤油消费保持增长,柴汽比进一步下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5、页岩气开发面临技术和成本双重挑战。页岩气重点建厂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地质深度超过3500米,深层开发技术尚未成熟。同时,页岩气单井建厂投资较高、产量低,产量的递减速度较快。目前传统化石能源的价格深度下跌,预计今年原油的平均价格约为每桶原油45美元,比最高时130多美元的油价降幅较大。 2017年中国油气行业发展趋势:有望中期实现再平衡 11月30日,OPEC8年来首次达成限产协议,或加速原油市场再平衡,长期低油价不可持续。 2016-2021年中国油气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分析认为限产协议是长期低油价环境对产油国等财政支出和经济发展造成压力的必然结果。限产协议执行有待观察,但协议达成有可能改变市场情绪并引起边际变化。近年全球油气上游投资低于正常水平,长期低油价不可持续,油气市场有望在2017年中

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寡头市场是网络经济下市场结构的必然趋势,网络经济的寡头市场特征与厂商高度竞争并存,因此,有必要区分垄断和垄断行为,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市场结构与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 一、认识寡头市场 (一)寡头市场是由极少数几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他们每家都在该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同于完全垄断市场,也不同于垄断竞争市场。 (二)寡头市场出现的原因。寡头市场形态的出现主要归因于两点:1、缘于市场竞争的垄断,即企业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所获取的市场垄断,比如微软 对操作系统软件领域的垄断;2、缘于政府法定的行政垄断,即政府通过法律法规赋予行业中的某个企业以垄断权力,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管制,以改善效率。比如自然垄断属性的行业中的供水、管道煤气等。 (三)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 厂商数量极少,新的厂商加入该行业比较困难。势均力敌的少数厂商已经控制了这一行业的市场,其他厂商难以介入 并与之竞争。(2) 产品既可以同质,也可存在差别,厂商之间同样存在激烈竞争。(3) 厂商之间相互依存。寡头厂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以至于每个寡 头厂商在作出决策时都必须特别考虑这一决策对其对手的影响;每个厂商的价 格和产量的变动都会影响其对手的销售量和利润水平。(4) 厂商行为具有不确 定性。由于寡头厂商之间相互依存,因而厂商不能独立决策,任何厂商作出的 决策,其结果自己不能完全左右,而取决于竞争对手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厂商 无法控制的,这就使得厂商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二、在经济学中,寡头市场与其他三种市场存在状态比较存在显著特点。 市场一般会处于四种状态,即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 与寡头市场。 第一,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各个厂商均不需考虑其他厂商行为,而是 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销售它希望卖出的所有商品,每个厂商均不把其他厂商看 作自己的竞争对手。它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拥有数量众多、规模很小的生产者 与消费者,任何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产品同质,所有 生产者提供的都是标准化产品。投入要素可以在各个行业之间自由流动;信息 完备,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及时获得有关市场的全部信息,包括现在和 未来的价格信息,因而不会有任何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购买,以低于市场 的价格进行销售。在现实生活中,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 第二、完全市场是与完全竞争相对的另外一个极端,是指一种产品市场上 只有一个卖主的市场结构。当产品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时,该厂商是不太可能 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相反,垄断厂商能认识到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并选择 使它的总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水平。在垄断市场上,独家厂商的市场力量 仅受到需求和法律的约束。如同完全竞争的模型一样,完全垄断也是对现实市 场结构一种抽象,现实经济中很少有纯粹的垄断市场。 第三、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分别是市场结构的两个极端。在现实中,经常 遇到的是各种中间状态的市场类型,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就是主要的两种 中间市场结构,也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前者更靠近完全竞争市场,后者更靠 近完全垄断市场。

三大石油公司二级单位分析

三大石油公司二级单位分析 首先我个人觉得只要学石油,工作环境大多数都是艰苦的,我想这点大家必须认识清楚,毕竟坐在办公室里面,而且还是大城市,周围环境还很好的情况是极少数的。所以希望所有找工作的同学要把心态调整好,需要明白工作环境是艰苦的,相当单位的环境是不如学校的,不如东营的。同时找工作的时候,大家找工作的时候不要看绝对工资,要看相对工资,就是你的工资水平在当地属于什么水平,因为中国太大,同样3000元在北京和东营西安是两回事。还有很多企业只会告诉你基本工资,而不告诉你奖金,不要以为基本工资低就不好,很多地方奖金比工资还高,至于原因,我想大家心知肚明。 一、中石油部分(股份公司是优良资产,集团公司是存续资产) 首先大家一定要分清楚,油公司和非油公司,油公司基本都是上市企业,效益会好一些,非油公司主要是油田的存续部分,效益会差些,但也不绝对,区别也很简单,油公司一般都叫“XX有限公司”,非油公司一般叫“XX管理局”或者“XX勘探局”。 大庆:中石油部分我觉得大庆还是不错的,可能就是太北了,不是所有人都适应,特别是南方同学,但大庆油田在中石油里面很好,它的分厂主要集中在大庆市区和周边,最远的好像在内蒙古,但整个待遇水平还是很好的,在大庆生活绝对属于中上水平。而且大庆在我们学校招人力度较大,所以签约难道不大。辽河应该跟大庆差不多 中油海:类似于中海油,都是在海上工作的,听说主要有两个分部,在盘锦和天津,待遇还是不错的,不过由于招聘人数有限,所以竞争相对大些,前不久来我校的中石油海洋工程公司还可以,在青岛的海工部刚投了28个亿,2009年完工到时将和中海油服一征天下。据传中油海一年接近20万 吉林:个人感觉比较一般,起码比大庆是差一截。 华北、大港:个人觉得相当一般,最好不去。大港据传800块一月,没事去拔草的言论,没什么潜力的油田,不过大港有天津户口。 冀东:冀东自从去年发现大油田了就牛了,去年不要非专干的,给的理由是自动化水平高了没需要,殊不知前年是个人就要,年头变了,有了油就是老大。总的来说冀东发展有前途,而且人员不是太多,生活在当地肯定是较为舒服的,地点在唐山下面的唐海,一县城,虽然地理上毗邻京津,但还是很有差距的。 长庆:长庆一度被说成中国最有前途的油田,但长庆除了西安部分以外,其他地方环境都相对很恶劣,虽然待遇在当地属于中上,部分地区完全是上上水平,但环境的因素希望大家要考虑清楚。但整体而言发展前景很大,也很缺人,属于有机会的地方,我个人觉得签长庆有点赌博的意味,搞的好可以发展很好,搞不好的话就只有待在偏僻的地方了,所以最好想清楚。特别注意是,长庆油田公司更好些,长庆勘探局最好别去---现在叫川庆钻探。 玉门:有种说法“玉门油田,郁闷油田”,青海甘肃那边环境比较艰苦,所以那边都有疗养期,但待遇在当地绝对不错。

管理经济学(二)-卿志琼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现在的竞争市场存在不同的生产与营销结构,寡头垄断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结构之一,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应用于实际的市场极为必要。 一、什么是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

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结构 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有一点与垄断竞争相类似,即它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因为少数几个企业在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使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垄断势力。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前者有时被称为纯粹寡头垄断,后者则被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的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这是少数企业能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存在的原因。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是这些行业存在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如果这些行业中要容纳大量企业,则每家企业都将因生产规模过小而造成很高的平均成本。规模经济性使得大规模生产占有强大的优势,大公司不断壮大,小公司无法生存,最终形成少数企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对试图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来说,除非一开始就能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并能占据比较可观的市场份额,否则过高的平均成本将使其无法与原有的企业相匹敌。 三、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寡头垄断市场主要有下列特点:厂商数极少,新的厂商加入该行业比较困难;产品既可同质存在差别,厂商之间同样存在剧烈竞争;厂商之间互相依存;厂商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垄断虽然是竞争的矛盾对立面,但它的存在并没有消灭竞争,尤其是寡头垄断改变的只是竞争形式,而非竞争本身。如美国汽车市场一直呈现寡头垄断的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