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质控制指标

水质控制指标

水质控制指标
水质控制指标

要求的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

项目单位要求和使用条件允许值

悬浮物mg/L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20

换热设备为板式、翅片管式、螺旋板

≤10

PH值mg/L 根据药剂配方确定7.0-9.2 甲基橙碱度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500 总硬度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30-600 Ca2+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200 总铁mg/L <0.5 氯离子mg/L

碳钢换热设备≤1000

不锈钢换热设备≤300 硫酸根mg/L 硫酸根与氯离子之和≤1500 硅酸mg/L

≤175

镁离子与硅酸根乖积≤15000 含盐量mg/L 投加缓蚀阻垢剂时≤2500 游离氯mg/L 在回水总管处0.5~1.0 石油类mg/L 〈5

锅炉水水质标准

项目给水锅炉水(低压锅炉)

PH值7.0~9.0 10.0~12.0

M碱度(asCaCO3)50~100ppm 400~1300ppm

P碱度(asCaCO3)50~100ppm <700ppm 药剂浓度--- 20ppm ~40ppm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相对碱度:(2P-M)*40/溶解固形物,溶解固形物:锅炉水电导率*0.7

电导率 ----

<5800μs/cm 氯离子浓度 由原水性质而定

<700ppm Fe 离子浓度 <0.3ppm <1ppm

浓缩倍数

---

依给水水质而定,一般以10倍计

项目

给水

锅炉水

锅内加药

锅外加药

锅内加药

锅外加药

悬浮物(mg/L) ≤20 ≤5 - - 总硬度(mmol/L )

≤4 ≤0.03 - - PH 值

≥7

≥7 10-12

10-12

溶解氧(mg/L)

蒸汽压力

≤1.6Mpa 蒸汽压力1.6-2.5Mpa 蒸发量<6t/h 额定功率≥4.2MW - -

≤0.1

≤0.05 ≤0.05

≤0.1 总碱度(mmol/L ) -

-

8-26 6-26

溶解固形物

(mg/L) -

- <5000 <3000

相对碱度 - - <0.2 SO 32-

(mg/L) - - 10-30 PO 43-(mg/L)

-

-

10-30

中央空调冷却水质标准

项目基准值补充水酸碱度PH(25℃) 6-8 6.0-8.0 全硬度(以CaCO3计)(mg/L) <200 <50 导电率(25℃)/(S/m) <500 <200 全铁Fe(mg/L) <1.0 <0.3 氯离子(C1)/(mg/L) <200 <50 硫酸根离子(SO2-4)/(mg/L) <200 <50 总碱度(以CaCO3计)/(mg/L) <100 <50 二氧化硫(SiO2)/( mg/L) <50 <30 中央空调冷冻水水质标准

项目基准值

酸碱度PH(25℃) 7.5-9.5 全硬度(以CaCO3计)(mg/L) 10-40

铜离子(CU2+)/(mg/L) <0.1

氯离子(C1)/(mg/L) <50 硫酸根离子(SO2-4)/(mg/L) <50

总碱度(以CaCO3计)/(mg/L) 15-40

上海市地方标准宾馆、饭店空调用水及冷却水水质标准DB31/T143-94

项目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冷却水热媒水冷媒水

PH 7.0-8.5 8.0-10.0 8.0-10.0 GB-5750 总硬度ppm <800 <200 <200 GB-5750

TDS ppm <3000 <2500 <2500 GB-5750

浊度度(NTU)<50 <20 <20 GB-5750

总铁ppm <1 <1 <1 GB-5750

总铜ppm <2 <2 <2 GB-5750

细菌总数个/m3<1010<109<109GB-5750

水中各种杂质最高最低允许含量

杂质名称最高最低允许含量过量危害含盐量

(以电导率计)

投加缓蚀阻垢剂时一般不宜大于3000μs/cm腐蚀或结构Ca2+

(以CaCO

3计)

根据碳酸钙饱和指数和磷酸钙饱和指数进行控制

一般循环水中要求≤500mg/L,≥75mg/L;全有机系统

≥150mg/L

使用多元醇和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时≤1000mg/L

Ca2+(mg/L)×SO42-(mg/L)(以CaCO3计)≤150000mg/L

Ca2+(mg/L)×CO32-(mg/L)(以CaCO3计)≤1200mg/L

结垢

Mg2+

(以CaCO

3计)

Mg2+(mg/L)×SiO2(mg/L)(以CaCO3计)≤15000mg/L

产生类似蛇纹

石组成粘性很

强的污垢

铁和锰(总铁量)补充水中(特别是在预膜时)≤0.2mg/L—0.5mg/L

催化结晶过程,

本身可称为粘

性的污垢,导致

局部腐蚀

铜离子补充水中≤0.1mg/L(碳钢设备中)

补充水中≤40μg/L(铝材)

产生点腐蚀,导

致局部腐蚀

铝离子补充水中≤1mg/L—3mg/L 起粘结作用,促进污泥沉积

总碱度

(以CaCO

3计)

根据碳酸钙饱和指数进行控制,一般不宜超过500mg/L,

磷系需>50mg/L,全有机需>100mg/L

一般情况下要求CO32-≤5mg/L,HCO3-≤150mg/L—

200mg/L(低PH系统)

HCO3-≤300mg/L—500mg/L(高效分散剂系统)

CL-在使用不锈钢较多的系统要求≤300mg/L,碳钢系统中

≤1000mg/L

强烈促进腐蚀

反应,加速局部

腐蚀,主要是缝

隙腐蚀、点蚀、

应力腐蚀开裂

SO42-SO42-+CL-≤1500mg/L

Ca2+(mg/L)×SO42-(mg/L)(以CaCO3计)≤150000mg/L

PO43-根据磷酸钙饱和指数进行控制引起磷酸三钙沉淀,在高温下会缓慢转化为羟基磷灰石

浊度(悬浮物)一般情况下≤20mg/L,使用板式、翘式、螺旋式换热器宜≤10mg/L

SiO2 (以SiO2

计)≤175mg/L,

Mg2+(mg/L)×SiO2(mg/L)(以CaCO3计)≤15000mg/L

污泥沉淀,硅垢

油一般≤5mg/L,炼油行业≤10mg/L污泥沉淀

细菌总数(异养菌数)循环水中总菌数≤1×105mg/L

污泥中的总菌数/循环水中总菌数≤100

微生物繁殖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手册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手册 第一部分总则 1.1 目的 此手册的目的是规范化验室分析工作,保证实验条件、仪器设备、人员操作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确保化验室检验的准确性。 1.2 宗旨 此手册的宗旨是以先进的、科学的分析方法,以准确的分析数据来帮助操作员工了解本废水处理系统实际的运行情况视实调整,以取得最好的工艺处理效果,达到指导的目的。 1.3 依据 本手册介绍的所有指标检测方法均使用国家标准方法或是行业规定标准方法;

第二部分注意事项 1.1进入实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员需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克 服麻痹大意思想,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救助知识,非工作需要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 1.2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后需着工作服,严格实行检验方法标准,遵守 操作规程和一切规章制度不得擅自修改。 1.3 水质分析过程需用到浓硫酸,浓盐酸、硫酸汞等腐蚀、有毒药品, 这些危险品及有毒药品要按规定设专用库房,做到专室专柜储存,并指定专人、双人双锁妥善保管,严格以上物品的管理; 1.4 开启使用硫酸、盐酸等腐蚀刺激性药品时,要带上耐酸手套和防护 眼镜,先用湿布盖上瓶口再开动瓶塞,以防溅出,烧伤眼睛和皮肤等。因为浓盐酸是具有挥发性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1.5 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建议购买环境标准样品,化验室分析人 员定期拿环境标准样品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 1.6 实验人员严格按规定方法取样、制样、留样,经常检查有关设备的 取样管等,确保取样有代表性,留样标记要清楚。

1.7 正确使用并维护好相关仪器,定期对其进行校正。 1.8 测定方法用到标准曲线的,严格上要求每次重新配制药品后需重新 绘制标准曲线。 第三部分操作手册 水质篇 第一章、PH的测定 (4) 第二章、悬浮物(SS)的测定 (8) 第三章、色度的测定 (10) 第四章、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11) 第五章、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14) 第六章、溶解氧的测定 (18) 第七章、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21) 第八章、总氮(TN)、总磷(TP)的测定 (23) 第九章、氨氮的测定 (34) 污泥篇 第一章、颗粒污泥总浓度(TSS)、挥发性污泥浓度(VSS)、灰分

饮用水水质标准

饮用水水质标准目录

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 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参考了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 1985年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饮用水浑浊度的指标是 “3-5”,新《标准》则将之提高到“1-3”,也就是说,抛开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标不说,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水色将更为清亮。 事实上,浊度不仅是感官指标,低浊度能使细菌病毒裸露于水中,消毒剂才能有效杀灭,让饮水更健康是新《标准》的核心所在。老的《标准》只有35项检测项目,其中关于无机污染物的检测项目居多,涉及的有机污染物、农药较少,而且其中根本没有检测如藻毒素等微生物的指标,这与近年来我国水污染致使水中有机物大大增加的形势严重不适应。 在新《标准》增加的71项水质指标里,微生物学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对蓝氏贾第虫、隐孢子虫等易引起腹痛等肠道疾病、一般消毒方法很难全部杀死的微生物的检测。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毒理学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2项,增加了对净化水质时产生二氯乙酸等卤代有机物质、存于水中藻类植物微囊藻毒素等的检测。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加至21项。并且,还对原标准35 项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修订。同时,鉴于加氯消毒方式对水质安全的负面影响,新《标准》还在水处理工艺上重新考虑安全加氯对供水安全的影响,增加了与此相关的检测项目。新《标准》适用于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 1、PH:7、0-9、2 在25℃时pH=7、0的水为中性,故pH=7、0-9、2的水大体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的范围;冷却水的腐蚀性随pH值的上升而下降;循环水的pH值低于这一范围时,水的腐蚀性将增加,造成设备的腐蚀;循环水的pH值高于这一范围时,则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容易引起换热器的结垢。 2、悬浮物:≤10mg/L 悬浮物会吸附水中的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于20mg/L,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宜大于10mg/L。 3、含盐量:≤2500mg/L 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天然淡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0-500μS/cm;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比关系,其比值1μS/cm的电导率相当于0、55-0、90mg/L的含盐量;在含盐量高的水中,Cl-与SO42-的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的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的水中,如果Ca2+、Mg2+与HCO3-的含量较高,则水的结垢倾向较大;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一般不宜大于2500mg/L。 4、Ca2+离子:30≤X≤200 mg/L 从腐蚀的角度瞧,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不宜小于30mg/L;从结垢的角度瞧,钙离子就是循环水中最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情况下,钙离子浓度的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Mg2+离子: 镁离子也就是冷却水中一种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60mg/L或2、5mmol/L(以Mg2+计);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的硅酸根生成类似于蛇纹石组成的不易用酸除去的硅酸镁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来水水质国家标准

表 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评价 指标限值 1 微生物指标 a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 CFU/100mL) 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 CFU/100mL) 菌落总数 (CFU/100mL)100 2 毒理指标 砷/(mg/L)0.01 镉/(mg/L)0.005 铬(六价)/(mg/L)0.05 铅/(mg/L)0.01 汞/(mg/L)0.001 硒/(mg/L)0.01 氰化物/(mg/L)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 20 三氯甲烷/(mg/L)0.06 四氯化碳/(mg/L)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 3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 浑浊度(散射浑浊度单位)/NTU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 3臭和味无臭味、异味 肉眼可见物无 pH不小于 6.5 且不大于 8.5 铅/(mg/L)0.2 铁/(mg/L)0.3 锰/(mg/L)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250 硫酸盐/(mg/L)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 耗氧量(COD Mn 法,以O2计)/(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 6 mg/L 时 为 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 4 放射性指标 b指导值 总α放射性/Bq/L0.5 总β放射性/Bq/L1 a MPN 表示最可能数; CFU 表示菌落形成单位。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 b 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判定能否饮用。 表 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消毒剂名称与水接触时 间出厂水中 限值 /(mg/L) 出厂水中 余量 /(mg/L) 管网末梢水 中 余量 /(mg/L) 氧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 30 min4≥ 0.3≥ 0.05 一氯胺(总氯)≥ 120 min3≥ 0.5≥ 0.05 臭氧(O 3)≥ 12 min0.30.02 如加氯, 总氯≥0.05二氧化氯(ClO2)≥ 30 min0.8≥ 0.1≥ 0.02 表 3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 指标限值 1 微生物指标 贾第鞭毛虫 / 个 /10 L )< 1 隐孢子虫 / 个 /10 L )< 1 2 毒理指标 锑 / (mg/L)0.005 钡 / (mg/L)0.7 铍 / (mg/L)0.002 硼 / (mg/L)0.5 钼 / (mg/L)0.07 镍 / (mg/L)0.02 银 / (mg/L)0.05 铊 / (mg/L)0.000 1 氯化氰(以 CN —计) / (mg/L)0.07 一氯二溴甲烷 / (mg/L)0.1 二氯二溴甲烷 / (mg/L)0.06

水质检测42项常规指标所需仪器试剂

水质检测42 项常规指标所需仪器试剂 一、42 项检测指标 根据农村饮水水质特点和现行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以及《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农村饮水安全水质中心建设导则》,水质检测指标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42项水质常规指标。水质检测中心检测指标即: 1、感官性状4项:色度(度)、浑浊度(NTU、臭和味(描述)、肉眼可见物。 2、一般化学指标13 项:pH 铝(mg/L)、铁(mg/L)、锰(mg/L)、铜(mg/L)、锌(mg/L)、氯化物(mg/L)、硫酸盐(mg/L)、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mg/L以CaCO计)、耗氧量(mg/L)、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mg/L)。 3、毒理指标15 项:砷(mg/L)、镉(mg/L)、铬(六价,mg/L)、铅(mg/L)、汞(mg/L)、硒(mg/L)、氰化物、氟化物(mg/L)、硝酸盐(以N计)(mg/L)、三氯甲烷(mg/L)、四氯化碳(mg/L)、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甲醛(使用臭氧时,mg/L)、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4、微生物学指标4项: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 /100mL、耐热大肠菌群(MPN /100mL、大肠埃希氏菌(MPN /100mL。 5、与消毒有关的指标4项:应根据水消毒所用消毒剂的种类选择检测指标,游离余氯(mg/L)、臭氧(mg/L)、二氧化氯(mg/L)、一氯胺(总氯,mg/L)。 &放射性指标2项:总a放射性、总B放射性。 说明: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3号)附件内容要求监测指标包括: 1. 感官性状4项:色度(度)、浑浊度(NTU、臭和味(描述)、肉眼可见物。 2. 一般化学指标9项:卩日、铁(mg/L)、锰(mg/L)、氯化物(mg/L)、硫酸盐 (mg/L)、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mg/L以CaCO3^)、耗氧量(mg/L)、氨氮(mg/L)。 3. 毒理指标3项:砷(mg/L)、氟化物(mg/L)、硝酸盐(以N计)(mg/L)。 4?微生物学指标3项: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 /100mL、耐热大肠菌群(MPN /100mL)。 5. 与消毒有关的指标3项:应根据水消毒所用消毒剂的种类选择监测指标,如游离余氯(mg/L)、臭氧(mg/L)、二氧化氯(mg/L)等。 各地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监测指标。

发电厂水质指标

发电厂水质指标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给水控制指标: 1、PH值:~ 2、硬度≤5umol/L 3、NH≤2mg/L 4、电导率≤μS/cm 5、SiO≤20μg/L 6、铁≤30μg/L 7、铜≤15μg/L 8、溶解氧≤15μg/L 二、炉水控制指标: 1、外状:澄清 2、PH值:9~ 3、碱度≤2mmol/L 4、磷酸根:5~15 mg/L 5、电导率≤200μS/cm 6、Cl-≤4 mg/L 7、SiO≤20μg/L 三、除氧器控制指标: 1、溶解氧≤15μg/L 2、硬度≤5umol/L 四、主蒸汽控制指标:

1、SiO≤20μg/L 2、Na+≤15μg/L 3、铁≤50μg/L 4、铜≤15μg/L 五、凝结水控制指标: 1、外观透明澄清 2、硬度≤15umol/L 六、疏水控制指标: 1、硬度≤5umol/L 2、铁≤50μg/L 七、循环水控制指标 1、PH值:8~ 2、Cl-≤1000 mg/L 3、SDI≤4μg/L 4、残余氯≤ mg/L 八、多介质过滤器产水控制指标 1、外状:澄清透明 2、压差≤ Mpa 3、SDI≤4μg/L 4、残余氯≤ mg/L 九、RO进水指标控制 1、水温:20~25℃

2、PH值:4~11 3、浊度≤1度 4、SOD≤μg/L 5、残余氯≤ mg/L 6、回收率:72~75% 7、脱盐率:98% 十、活性炭产水指标 1、外状:澄清透明 2、SDI≤4μg/L 3、残余氯≤ mg/L 十一、混床出水控制指标 1、电导率≤μS/cm 2、Na+≤10μg/L 3、SiO≤20μg/L 十二、除盐水控制指标 1、Na+≤10μg/L 2、SiO≤20μg/L 3、电导率≤μS/cm 4、PH值>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来水水质国家标准

表?1?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评价指标限值 1?微生物指标?a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 CFU/100mL) 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 CFU/100mL) 菌落总数?(CFU/100mL)100 2?毒理指标 砷/(mg/L)0.01 镉/(mg/L)0.005 铬(六价)/(mg/L)0.05 铅/(mg/L)0.01 汞/(mg/L)0.001 硒/(mg/L)0.01 氰化物/(mg/L)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 三氯甲烷/(mg/L)0.06 四氯化碳/(mg/L)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 浑浊度(散射浑浊度单位)/NTU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无臭味、异味 肉眼可见物无 pH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铅/(mg/L)0.2 铁/(mg/L)0.3 锰/(mg/L)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250 硫酸盐/(mg/L)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 耗氧量(COD Mn?法,以O2计)/(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 mg/L?时

实验方法汇总(水质监测指标)

实验方法汇总 第一部分水样的采集和储存 第一节进水取样 用烧杯从进水箱中取样,根据不同指标的测定频率确定取样量的大小,从中取约20mL水样过0.45um滤膜后存于聚乙烯瓶中,标明取样日期后4℃储存于冰箱中用于硝氮、亚硝氮的测定;另取约10mL水样过玻璃纤维膜后用硫酸调pH至小于2,存于玻璃试管中,标明取样日期后4℃储存于冰箱中用于TOC 的测定。其余水样用于COD、氨氮、色度、pH、总铁、蛋白质和多糖指标的测定,测定BOD的当天取样量约300mL。 第二节出水取样 用烧杯从出水口接取一定量水样,其它同进水。 第三节上清液取样 将适量混合液用定性滤纸过滤,取滤液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具体同进水取样,将过滤后余下的污泥倒回反应器内(整个实验中,除测定MLVSS外,其它指标测定完毕后都要将污泥倒回反应器内)。

第二部分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第一节DO、水温的测定 采用溶解氧仪进行DO和水温的测定:将溶氧仪的电极与仪器连接并将电极浸没入反应器内混合液液面以下(每次的测定位置都固定在同一死角处并保证温度感应部分也没入水面以下),打开溶解氧仪,调至显示mg/L单位的状态下,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下DO和水温。测试完毕后关掉溶氧仪,拔下电极依次用清水和蒸馏水清洗后,用滤纸小心擦干电极后将溶氧仪放回固定位置处。 第二节pH的测定 1.仪器:pH计10mL小烧杯 2.试剂 用于校准仪器的标准缓冲液,按《pH标准溶液的配制》中规定的数量称取试剂,溶于25 oC水中,在容量瓶内定容至1000ml、水的电导率应低于 2μS/cm,临用前煮沸数分钟,赶走二氧化碳,冷却。取50ml冷却的蒸馏水,加1滴饱和氯化钾溶液,测量pH值,如pH在6~7之间即可用于配制各种标准缓冲液。 pH标准液的配制 标准物质 pH(25 oC)每1000ml水溶液中所含试剂的质量(25 oC) 基本标准 酒石酸氢钾(25 oC饱 3.557 6.4gKHC4H4O6①

地下水水质标准

地下水水质标准 1 引言 c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 6.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6.2 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6.3.1 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6.3.2 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6.3.3 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表2)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表2 6.3.4 按式(1)和式(2)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式中:-各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平均值; Fmax-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 n-项数

环境水质常规指标检测

样品测量: 吸取25ml水样于50ml具塞刻度管中,加4ml过硫酸钾溶液,高压锅消解30min ——加蒸馏水定容至50ml——加入1ml10%抗坏血酸,混匀——30s后加入2ml 钼酸盐溶液,混匀放置15min——用10mm比色皿,于700nm波长处,以零浓度溶液为参比,测量吸光度。(标线测定不需消解) 药品:过硫酸钾,硫酸,抗坏血酸,钼酸铵,酒石酸锑氧钾,优级纯磷酸二氢钾试剂:(1)5%过硫酸钾溶液:溶解5g过硫酸钾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2)10%抗坏血酸:溶解10g抗坏血酸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4℃保存,颜色变黄需重配) (3)钼酸盐溶液:溶解13g钼酸铵于100ml蒸馏水中。溶解0.35g酒石酸锑氧钾于100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将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到300ml(1+1)硫酸中,加酒石酸锑氧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贮存在500ml棕色玻璃瓶中,4℃保存,可稳定两个月。 (4)(1+1)硫酸:200ml浓硫酸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0ml蒸馏水中。 (5)磷酸盐贮备溶液:将优级纯磷酸二氢钾于110℃干燥2h,在干燥器中放冷。称取0.2197g溶于蒸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1+1)硫酸5ml,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50.0μg磷。 总氮 样品测量: 吸取10ml水样于25ml具塞刻度管中,加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高压锅消解30min——加入1ml(1+9)盐酸,混匀——加蒸馏水定容至25ml——用10mm 石英比色皿,于220nm及275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以零浓度溶液为参比,测量吸光度。(标线测定也需消解) 药品:氢氧化钠,过硫酸钾,盐酸,优级纯硝酸钾,三氯甲烷(保护剂)(1)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8g过硫酸钾,3g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200ml。溶液存放在聚乙烯瓶内,可贮存一周。 (2)(1+9)盐酸:20ml盐酸加入180ml蒸馏水中。 (3)硝酸钾标准贮备液:称取0.7218g经105~110℃烘干4h的优级纯硝酸钾溶于无氨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每毫升含100μg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样品测量: 吸取50ml水样于50ml具塞刻度管中,——加入1ml 1mol/L盐酸——加0.1ml 氨基磺酸——用10mm石英比色皿,于220nm及275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以零浓度溶液为参比,测量吸光度。(标线测定相同) 药品:盐酸,氨基磺酸 试剂:(1)1mol/L盐酸:20ml盐酸加入220ml水中。 (2)0.8%氨基磺酸溶液:0.8g氨基磺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3)硝酸盐标准贮备液:每毫升含100μg硝酸盐氮,同上。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

序号项目控制指标注释 1 PH 7.0-9.2 在25℃时pH=7.0的水为中性,故pH=7.0-9.2的水大体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的范围;冷却水的腐蚀性随pH 值的上升而下降;循环水的pH值低于这一范围时,水的腐蚀性将增加,造成设备的腐蚀;循环水的pH值高 于这一范围时,则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容易引起换热器的结垢。 2 悬浮物≤10mg/L 悬浮物会吸附水中的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 于20mg/L,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宜大于10mg/L。 3 含盐量≤2500mg/L 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天然淡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0-500μS/cm;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比关 系,其比值1μS/cm的电导率相当于0.55-0.90mg/L的 含盐量;在含盐量高的水中,Cl-和SO42-的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的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的水中,如果Ca2+、 Mg2+和HCO3-的含量较高,则水的结垢倾向较大;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一般不宜大

于2500mg/L。 4 Ca2+离 子30≤X≤200mg/L 从腐蚀的角度看,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不宜小于30mg/L;从结垢的角度看,钙离子是循环水中最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的 情况下,钙离子浓度的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 Mg2+离 子镁离子也是冷却水中一种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60mg/L或2.5mmol/L(以Mg2+计);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的硅酸根生成类似于蛇纹石组成的不易用酸除去的硅酸镁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关 系:[Mg2+](mg/L)*[SiO2](mg/L)<15000式中[Mg2+ ]以CaCO3计,[SiO2]以SiO2计 6 铜离子浓 度 0.1mg/L 循环水中的铜离子会引起钢和铝的局部腐蚀,因此循环水中的铜离子浓度不宜大于0.1mg/L。 7 铝离子浓≤0.5mg/L 天然水中铝离子的含量较低,循环水中的铝离子往往是由于补充水在澄清过程中添加铝盐作混凝剂而带入的;

水质中常规项目的检测方法(自已编制,实用)

色度 ——铂—钴标准比色法 1、取50ml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 2、另量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及,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即配制成色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及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3、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 4、计算:C=M/V×500 C—水样的色度 M—相当于铂—钴标准溶液用量,ml V—水样体积,ml 浑浊度 ——目视比浊法 1、吸取浑浊度为400NTU的标准混悬液0ml,,,,,,,和分别置于成套的50ml比色管内,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后即得浑浊度为0NTU,2NTU,4NTU,8NTU,10NTU,20NTU,30NTU,及40NTU的标准混悬液。 2、取50ml摇匀的水样,置于同样规格的比色管内,与浑浊度标准混悬液系列同时振摇均匀后,由管的侧面观察,进行比较,水样的浑浊度超过40NTU时,可用纯水稀释后测定。

水中PH值测定 ——玻璃电极法 1、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放入纯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 2、用PH标准缓冲溶液(PH=)检查仪器和电极必须正常。 3、测定时用接近于水样PH的标准缓冲溶液校准仪器刻度。 4、用洗瓶以纯水缓缓淋洗两电极数次,再以水样淋洗6~8次,然后插入水样中,1分钟后直接从仪器上读出PH值。水中总硬度的测定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1、吸取50ml水样置150ml三角瓶中。 2、加2ml缓冲溶液再加一小勺铬黑T指示剂。 3、立即用EDTA-2N a L)标液滴定,当溶液由紫红色刚 变为纯兰色时即为滴定终点。同时做空白对照。 4、计算 C(CaCO3)—水样 总硬度mg/L V0—空白消耗EDTA-2N a 标准溶液的量ml V1—样品消耗EDTA-2N a标准溶液的量ml C—EDTA-2N a 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水中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C(CaCO3)= (V1-V0)×C××1000 V

循环水控制指标有哪些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1)PH值 PH值的变化会对腐蚀和结垢产生直接的影响,其原因是:不同的水质不同的配方对PH值有不同的要求;饱和指数、稳定指数与PH有关。 (2)浓缩倍数 浓缩倍数是冷却水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冷却水和补充水中的氯根的比值作为循环水的浓缩倍数。由于氯根均呈溶解状态,一般不会在热交换设备上沉积,因此用氯根计算浓缩倍数比较合适。 (3)钙损失率 钙离子容易在热交换设备上沉积,不能用来计算浓缩倍数,但根据钙损失率可间接判断结垢情况。 钙损失率按下式计算: 钙损失率一般在20%以下 (4)总磷 循环冷却水中的总磷浓度,全有机磷配方代表着加药量,可检测加药浓度是否达到要求。 (5)浊度 浊度高是冷却水系统形成沉积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求浊度越低越好。浊度的变化反映了冷却水水质的变化,当发现浊度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如菌藻的繁殖、补充水的水质变化都会影响浊度。 (6)总铁 三价铁离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沉积,同时也是铁细菌的营养源,铁细菌附着在热交换器或管道壁面上,能溶解铁元素形成暗褐色的铁瘤,造成设备的腐蚀穿孔。 冷却水系统中要求总铁含量Fe2++Fe3+≤0.5~1.0mg/l。 (7)铜 铜离子析出在碳钢表面形成腐蚀微电池,加速金属的腐蚀。要求监测及控制铜含量Cu2+≤0.2mg/l。 (8)悬浮物 试验证明:在含有较多悬浮物的冷水中,微生物所生成的粘液与悬浮物、二价铁离子能吸附和聚集在热交换器和管道壁面上,形成不均匀的污垢层,加剧金属的腐蚀。此外,悬浮物可作为微溶盐类的晶核,有促进微溶盐结晶沉淀的作用。要求悬浮物浓度控制在10~20mg/l。 (9)微生物 空调系统所发生的腐蚀穿孔事故中,微生物腐蚀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微生物的繁殖、新陈代谢和悬浮物的影响,都会使冷却水系统产生不均匀污垢沉积、垢下腐蚀的严重后果,所以必须严格控制。 (10)总溶固 控制在2500mg/l(根据水质及工艺确定) (11)电导率 控制在4000μs/cm(根据水质及工艺确定)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 指标限值 1、微生物指标①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R1L)不得检出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IOO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菌落总数(CFU/mL) 100 2、毒理指标 呻(mg/L) 0.01 镉(mg/L) 0.005 路(六价,mg/L) 0.05 铅(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魚化物(mg/L)0.05 氛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澳酸盐(使用臭氧时,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钳钻色度单位)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无 pH (pH单位)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铝(mg/L) 0.2 铁(mg/L) 0.3 徭(mg/L) 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盐(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总硬度似CaCO3计,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M>6mg/L时为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4、放射性指标②指导值 总a放射性(Bq/L) 0.5 总B放射性(Bq/L) 1

水质与水质标准

第2章水质与水质标准 2.1 天然水中杂质的种类与性质 2.1.1 天然水体中的杂质 天然水中存在的杂质主要来源于所接触的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同时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也会进入天然水体。 (1)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以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和悬浮物3种,它们的尺寸和外观特征如表2-1所示。 表2-1水中杂质的尺寸与外观特征 悬浮物: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胶体:主要是细小的泥砂、矿物质等无机物和腐殖质等有机物。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ˉ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O2、CO2、H2S、SO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 (2)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将水中杂质分为无机物、有机物、生物等几类。 无机杂质:天然水中所含有的无机杂质主要是溶解性的离子、气体及悬浮性的泥砂。溶解离子有Ca2+、Mg2+、Na+等阳离子和HCO3-、SO42-、Clˉ等阴离子。 有机杂质:天然水中的有机物与水体环境密切相关。一般常见的有机杂质为腐殖质类以及一些蛋白质等。生物(微生物)杂质:这类杂质包括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等。这类杂质会使水产生异臭异味,增加水的色度、浊度,导致各种疾病等。 (3)按杂质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的和污染性的物质。 2.1.2 各种典型水体的水质特点 一般可以将天然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地表水又可以分为江河水、湖泊水库水、海水等。(1)江河水 江河水的含盐量和硬度都比较低。含盐量一般在70~900mg/L之间,硬度通常在50~400mg/L(以CaCO3计)之间。 (2)湖泊、水库水 主要由江河水供给,水质特点与江河水类似。但浊度一般较低,含盐量和硬度较江河水高。 (3)海水 海水的主要特点是高含盐量,在7.5~43.0g/L之间。含量最多的约是氯化钠(NaCl),约占83.7%,其他盐类还有MgCl2、CaSO4等。 (4)地下水 含盐量一般在100~5000mg/L之间,硬度通常在100~500mg/L(以CaCO3计)之间。地下水的水质和水温一般终年稳定,较少受外界影响。 2.2 水体的污染与自净 2 .2.1 水中常见污染物及来源 按化学性质,可以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按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悬浮性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 1、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耗氧有机污染物

最新水质常规指标检测方法资料

所谓水质指标是用以评价一般淡水水域、海水水域特性的重要参数。可以根据这些参数对水质的类型进行分类,对水体质量进行判断和综合评价。水质指标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 许多水质指标是表示水中某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含量,常直接用其浓度表示,有些水质指标则是利用某一类物质的共同特性来间接反映其含量。例如水中有机物质具有易被氧化的共同特性,可用其耗氧量作为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性指标;还有一些水质指标是同测定方法直接联系的,例如混浊度,色度等用人为规定的并配制某种人工标准溶液作为衡量的尺度。水质指标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指标。关于生物指标,根据水生生物的组成(种类与数量)以及它们的生态学特征而提出的各项指标已在有关课程中介绍。本节概要讨论一下几项常用的水质物理指标的含义。对于化学指标的含义将在本书的其他有关部门章节中作有关深入的讨论,这里按测定所使用的不同方法作粗略的分类。 (一)水质的物理指标 水体环境的物理指标项目颇多,包括水温、渗透压、混浊度(透明度)、色度、悬浮固体、蒸发残渣以及其它感官指标如味觉、嗅觉属性等等。 1、温度温度是最常用的物理指标之一。由于水的许多物理特性、水中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都同温度有关,所以它经常是必须加以测定的。天然水的温度因水源的不同而异,地表水的温度与季节气候条件有关,其变化范围大约在0.1--30C ;地下水的温度则比较稳定,一般变化于8--12C左右,而海水的温度变化范围为-2--30C。 2、嗅与味被污染的水体往往具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闻到的 称为嗅,口尝到的称为味。有时嗅与味不能截然分开。常常根据水的气味,可以推测水中所含杂质和有害成分。水中的嗅与味的来源可能有:水生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衰亡;有机物的腐败分解;溶解气体H2S 等;溶解的矿物盐或混入的泥土;工业废水中的各种杂质,如石油、酚等;饮用水消毒过程的余氯等。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气味, 例如湖沼水因藻类繁生或有机物产生的鱼腥及霉烂气味;浑浊河水常含

泳池水质标准 文档

游泳池水质标准CJ244-2007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作为夏季奥运会非常重要的竞赛内容之一的室内水上运动,都离不开对游泳池水质的控制、监测与处理,要求池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水中不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保证游泳池水水质的安全、可靠。 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中国游泳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等12家单位参编,负责编制的《游泳池水质标准》(CJ244-2007)已于2007年10月1日开始执行了,这个标准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游泳池、按摩池水环境指导准则》(2006年版)为主要依据,同时执行国际游泳联合会(FINA)水质卫生标准,对我国原执行的《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中“人工游泳池池水水质卫生标准”进行修改、编制的。 《游泳池水质标准》(CJ 244-2007)的实施必将对我国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防止传播疾病和保障游泳池者的健康和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今后在我国举行的各项国际游泳比赛在水质标准上提供技术保证,使得我国的游泳池水质标准与发达国家接轨,对于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这个标准中,遵循了以下的几个主要的原则,特别是针对水质水质指标项目的确定应有足够的基础资料,具有可行检测方法,水质限值应确保水质感官良好,防止水性传染病爆发及其他健康的危险,还应考虑其他处理技术和化验检测费用,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见表1-2 表1 游泳池池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序号项目限值 1浑浊度/NTU≤1 2pH~ 3尿素/mg/L≤3.5L 4菌落总数【36±1℃,48h】CFU/ml≤200 5总大肠菌群【36±1℃,24h】每100ml不得检出 6游离性余氯/mg/L0. 2~ 7化合性余氯/mg/L≤ 8臭氧采用臭氧消毒时/mg/m3≤以下水面上空气中 9水温℃23~30 表2 游泳池池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序号项目限值 1溶解性总固体TDS/mg/L≤原水TDS+1 500 2氧化还原电位ORPmV≥650 3氰尿酸/mg/L≤150 4三卤甲烷THMug/L≤200

浅谈生活饮用水法律法规及标准对水质问题的控制

浅谈生活饮用水法律法规及标准对水质问题的控制 水是维持生命和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饮水2500ml左右。饮用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程度及寿命的长短。我国属于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40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近30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以牺牲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加之人口增加,大量污染物被排放环境中,天然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xx年环境状况公报指出: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辽河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生化需氧量。各城市典型水域仍以氨氮和有机污染为主。大型淡水湖泊:**、**池、**等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可以看出,我国水环境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1]。 目前我国县级以**市多以城建系统的自来水公司供水为主,企业单位的自备供水系统作为补充,大多供水入户,**小区内有上、下水管道及卫生设施。从总体来讲县级以上大部分城市的供水能力已基本解决。但影响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因素较多,城市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不高。据卫生部今年对28个省的城市集中式供水管网末梢水浑浊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7项指标抽检结果,合格率为82.6%。自建供水系统末梢水合格率为 66.84%。城镇供水重点转向改善和提高水质。 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许多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据调查,

我国城市约一亿人口饮用水不能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有3.6亿人饮水不安全,农村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有的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2]。 水致传染病主要包括了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原虫性传染病。 细菌性传染病很多,主要的埃希氏大肠杆菌,这对人和动物都是常见的;著名的O157:H7,释放出胞外毒素,能引起严重的出血性腹泻;还有空肠弯曲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这些都会引起腹泻、发烧等疾病。现在比较新的传染病源是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有一个特点就是抗氯性比细菌要强,隐孢子虫、贾第虫、圆孢子虫都会导致原虫性传染病。另外一个是病毒,病毒很难检测。在国内,曾有单位做过一些城市的管网研究,发现其中有线病毒,这个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警示。 饮用水与传染病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水致传染病是饮用水处理中高度关心的一个问题。在预防饮用水引发传染病方面,加强饮用水消毒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氯化消毒是我国沿用多年且仍然普遍采用的自来水消毒技术。近二十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在氯化消毒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消毒副产物,其中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现已发现氯化消毒副产物300多种,其中许多氯化副产物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致突变性和(或)致癌性,有的还有致畸性和(或)神经

水质管理程序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工艺用水(饮用水、纯化水)的管理。 2.职责 制水操作人员:严格按SOP进行操作,保证工艺用水的质量。 质量部QC:负责工艺用水的取样监测。 质量部QA:负责对工艺用水的制备及使用进行监控。 3.内容 3.1.定义 3.1.1.饮用水 指经净化、消毒的自来水或深井水;水质必须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1.2.纯化水 以饮用水为水源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剂;水质必须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且电导率≤2.0μs/cm。 4.内容 4.2.生产用水的管理 4.2.1.饮用水 4.2.1.1.水源

我公司饮用水水源为深井水。 4.2.1.2.水质维护 ●饮用水的管道应避免穿过垃圾堆或毒物污染区。 ●水井周围20-3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池、垃圾或废渣 堆,不得铺设污水渠道,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的活动。 4.2.1.3.水质监测 ●每年至少由防疫站检定全部项目一次; ●正常情况每月由QC按厂订饮用水质量标准,按《工艺用水取样SOP》 抽检一次; ●停产3天以上,由QC在开工前,按《工艺用水取样SOP》在饮用水 主管网末梢(锅炉房饮用水用水点)及关键用水点(如提取用水点) 取样,按厂订饮用水质量标准抽查一次。 ●发现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立即执行《偏差处理程序》。 4.2.1.4.饮用水的使用 ●执行《厂区供用水管理程序》 ●饮用水使用前,打开水龙头,排掉管内残留水,至清澈后使用。 ●长期停用(一周以上),开工前放掉储水池中的存水,重新制水使用。 4.2.2.纯化水 4.2.2.1.水源:饮用水。 4.2.2.2.水质维护 ●纯化水系统必须经过验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进行严格的变更 控制。 ●纯化水系统正常情况每年进行一次再验证,以确认验证状态是否漂移。 ●纯化水系统操作人员执行经验证的管理程序及操作维护保养规程,进 行制水和定期的清洗、消毒及设备维护等操作。 4.2.2.3.水质监测 ●每小时由制水操作人员记录或检测一次原水、RO出水、混床出水、 贮罐出水电导率。 ●每班由制水操作人员在送水口抽检部分理化指标一次。(性状、酸碱度、 氯化物、硫酸盐、钙盐、氨、二氧化碳、易氧化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