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完整全面)参考word

脊柱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完整全面)参考word

脊柱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完整全面)参考word
脊柱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完整全面)参考word

1、脊柱健康问题的必然

追溯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由爬行脊椎动物进化而来。最早的爬行脊椎动物就是恐龙。考古化石所能证实的恐龙的生存年代至少是在三亿年前,而远古时代的恐龙,其脊椎骨骼形态和现今世界上的爬行动物脊椎架构就已经基本一致了。这说明爬行脊椎动物的“脊梁”形态已进化得十分完善,这也说明了脊椎动物的“脊梁”进化定型费时至少是3-5亿年。

而以爬行方式生存的改变成直立行走方式的早期原始人类——猿,其出现在至少200多万年前。也就是说,人类脊柱直立起来的年龄却只有200多万年的历史。应该说,相对于爬行动物的数亿年进化历史来说,一两百万年直立行走人的历史还远远不足以使现代人类的脊柱结构得以充分的进化。这也就是说,人类脊柱还是较为脆弱或不完善的。

也有研究证明,原本适应于爬行的脊“梁”虽然现在彻底改换成了“柱”,但现代人类“脊柱”的基本结构与其它爬行脊椎动物的“脊梁”仍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而,其椎体及椎间盘等基本结构还很难胜任直立行走人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人类才会遭受无数脊柱问题的困扰,才会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比如:人们从幼儿开始学习走路起,就在对自己的脊柱进行挑战,不断加重脊柱的负担。脊柱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劳动、锻炼等活动中因被频繁使用而很容易受到伤害,从而使26节(或者33节)椎骨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移位。没有发生任何脊柱移位或侧弯的脊柱几乎是没有的,我们确信这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和坐立工作有关。因为,人类直立或坐立时,从侧面来看,脊柱并不是垂直的一条直线来支撑身体,而是骨盆以上稍呈S形弯曲,骨盆相对于地面也稍稍倾斜,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受向前移动力的作用,使腰部负担过重。另一方面,颈部要支撑4-5千克重的头部,还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以完成转头、抬头、低头等动作,致使颈部负担加重。支撑头颈部的是肩背部,对肩而言,悬挂着占体重1/8的两条胳膊,且两条胳膊在拿重物时,所有的负担就全落在肩背上了。由此可见,人类在直立行走时,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两只胳膊来提重物或搬运东西等,这无疑就得以脊背为中心来完成各种动作或技能。因而,颈部和腰部经常要承受过重的负担,加之颈腰背部的结构精密、灵巧复杂,因而很容易受损而患病。

可见,直立行走和四肢着地移动爬行在生物力学上有着天壤之别。为了直立行走,我们的祖先不得不为之改变从头部向下直到脚上的骨骼,即颅骨和脊椎骨重新排列,使头部和躯干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为了支撑身体的重量并减缓直立行走时的冲击,四肢的关节和脊椎骨都开始变大;骨盆也从又长又细的桨状变成又宽又厚的鞍形,将躯干的重量自上而下传给双腿。虽然,脊柱的力学问题始终在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但我们还是凭借天生具备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代偿适应的特质,通过脊柱区的肌肉、韧带和椎间盘的协调能力的提高,基本上相对适应了直立状态的劳作和生活。总之,为了“站起来”而直立行走,我们的祖先可以说是“不惜代价”,这也可以说是进化妥协的代价,直至今天我们还不得不一直为此买单——脊柱损害。

可糟糕的是,人类在最近的一百年内,又突然加速了改变生存方式的步伐,使直立行动为主的生存状态迅速演变成坐立位为主的工作生活方式。只要回首一下20世纪初,我们都会记得,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是以站立为主的姿态,如跋山涉水,扶犁耕作,劈柴挑担,挥锤炼铁等。但仅仅几十年的光景,在目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发展中国家),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以车代步,以机代人,以自动代人动的坐立位为主的生存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仍在迅速地向全球蔓延。这当然使人类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但同时也大大地失去了直立行走、活动脊柱的时间和空间。由此使得机体(尤其是脊柱)产生了新的生物力学的种种不适应。

可见,这个时代的人们在过于卷曲和静止休闲的脊柱力学状态下,直立人类的生命优势正在逐渐颓废,甚至逐渐失去直立生存的进化动力。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需要研究如何在充满乐趣的方式下,通过协调运用肢体(四肢)和躯干(脊柱)的运动功能来完成和享受我们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懒惰的思维去“光大”发展我们的现代化,人类将会为自己的懒惰付出更大的健康代价。

然而,更槽糕的是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竞争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和精神方面的压力是接踵而至,这种压力的重担自然也就落在了支撑我们生命和健康的这根“脊梁”上。因为,脊柱是人体信息中枢和重要传递通道所在地,这些大量信息和压力要在脊柱上进行加工和处理、分拣和传递,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

程。可是,人类的这根并没有进化完善好,又尚不够坚固,且正在遭受着汽车、电脑、空调和冷饮损害的脊柱又怎么能担当得起超额而来的压力和重担呢?这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脊柱怎能不崩溃?!脊柱问题又怎能不象“井喷”一样的爆发?!

也由此可见,脊柱在这个特定的时代,已不仅仅是面临着损伤或骨伤的这些生物力学的改变问题,更难堪的是要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压力和急剧竞争压力的这些生物信息学的紊乱问题。后者比前者更让脊柱无法承受而漏洞百出。所以,“因压成疾”应该是脊柱障碍和脊柱疾病的首要原因。也因而,解决脊柱的问题已不再仅仅是通过整脊或手术来矫正脊柱的力学关系就可以达到目的的,而应是要想办法来减缓压力和疏通经络通道以达到调节平衡和稳定信息及气血运化的目的。这也将是非常重要的解决脊柱问题方法之一。

2、脊柱疾病的发展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200多万人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死亡;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太久、缺乏运动引起。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一生都为各种各样的脊背疼痛问题所累”。更令人担忧的是,已有大量的资料显示:脊柱障碍和脊柱疾病正呈现逐年增多和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例如:当前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主要与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以及长期姿势不良和身体过度负重有关。目前中小学生功课繁重,书包越来越沉,体育锻炼越来越少,肌肉韧带力量不够,长期在某个肩膀上负重会直接影响脊柱的正常状态和功能。另外,现代生活条件改善,孩子体格发育比过去明显高大,部分学校的课桌板凳仍然保持原先的高度,没有及时根据孩子的身高变化做相应调整。这导致很多孩子的脊柱出现问题,进而导致驼背、假性近视等。可见,脊柱疾病也已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还有就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生态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增加,自然环境污染恶化,人的精神压力过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致使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承担了前所未有的重负,脊柱也变得异常的脆弱,有时甚至经不起轻微的扭挫。换句话说,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交往的频繁,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巨大

的生存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人类的健康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脊柱也不例外。首先是脊柱的创伤或劳损的机会明显增加;此外,脊柱的疾病谱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加,脊柱自身伤病及由脊柱引发的相关疾病已远远超出了脊椎骨科和中医骨伤科的范畴。据统计,脊柱医学已涉及到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几乎全身各个系统,横跨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及老年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其病症种类近108种之多。

最近,据中国国家卫生部门一项调查表明,每天使用电脑超过4小时者,81.6%的人脊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导致了脊柱的侧弯、错位等等。且脊柱病人越来越低龄化,很多年轻人不过20多岁,却患上以前50多岁人得的病。在这些年轻的颈腰椎病人中,很多人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好几个小时,再加上坐姿不正确,桌椅高度不适合以及长时间紧绷的精神,导致颈腰部关节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易使颈腰椎结构过早丧失水分,引起骨刺、椎间隙塌陷等疾病。也由此可见,汽车和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信息和竞争时代的背后有着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脊柱慢性劳损并发生障碍的人群在递增。脊柱障碍和脊柱疾病的发展势头劲猛,将不可辩驳地成为这个时代疾病谱中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家族,成为未来时代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

3、脊柱健康问题的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一生都为各种各样的脊背疼痛问题所累。

在美国:美国每年被脊柱疾病纠缠的人约有540万,其实,几乎各个不同的行业都有相应的脊柱疾病,蓝、白领人群受到脊柱病症的影响尤为严重突出。

美国脊椎矫正协会统计表明,美国30岁以上人口脊椎骨退化比例占三分之一以上,70岁以上老人都有脊椎退化现象,在18万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中更为严重。

国外普遍认为脊椎问题会让人的寿命缩短三分之一,它是人类实际年龄平均难以越过80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英国:年平均每1000名男性劳动者中,因脊柱病要失去627个劳动日;每1000名女性劳动者中,要失去347个劳动日。每年因背痛请假至少造成500万个工作日无人工作,每6个病假者中就有1人是因为背痛。

2004-2005年,45.2万名英国人称工作导致背痛或背部病情进一步恶化,其中约1/6是新增病例。2006年背痛患者平均请假19天;在280万名领取残障津贴的英国人中,约11%称有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在过去12个月里,40%的英国成年人曾有过1天以上的背痛经历。

在德国:根据KEMPF(德国某家骨科医院)调查显示:大约有80%的德国人患有慢性衰落的文明病,其中约有六成以上的人是患有慢性或急性的脊背疼痛,最终的后果是他们患有脊柱和椎间盘等疾病,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脊背疼痛一方面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中国:有资料显示,中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97%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疾病;而在40岁的人群中,有40%的人脊柱不健康。上海一家医院对收治的近千名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因静坐不动而致腰椎、腰肌疾患的比例占总数的50.6%,其中四分之三为15至35岁的年轻人。这种疾病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背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反胃、呕吐、下肢无力,严重者可致瘫痪。

同时,另据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统计发现,我国儿童脊柱侧弯症的发病率高达20%。北京凯诺脊椎健康中心对北京5所小学1500名小学生进行了脊柱状况普查,发现脊柱不健康的孩子多达50%以上;另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统计,80%出现头痛、腰背痛和手脚麻木的成年人,实际源于儿童时期的脊椎异常。为什么人们对脊椎移位的感觉比较迟钝呢?主要原因是连接椎体的椎间盘少有神经分布。当椎体发生移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失去平衡,容易造成椎间盘损伤。此外,脊椎移位还会影响椎间盘自身的营养供应,从而加速退化,退化到一定程度时,如咳嗽、弯腰等轻微的诱因都会导致椎间盘纤维环层破裂,髓核脱出,引起神经压迫症状。脊椎移位还可使椎体上下平行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导致头晕、头痛及颈、肩、腰、背、腿疼痛等一系列病症。调查表明,脊柱的许多隐患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由于儿童的脊柱柔韧性强,掩盖了脊椎异常的真相。随着年龄的增长,30岁左右人体骨骼开始走向退化,

脊柱不正常的移位进一步发展,脊柱异常引起的症状开始逐渐显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人到中年就哀叹老之将至的原因之一。

总之,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很多年轻人和儿童都会有脊柱方面的损害或患上各种各样的脊柱疾病。白领一族、办公室工作者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或久盯电脑屏幕,多数患上以颈椎、腰椎损害为主的脊柱疾病。计算机工程师、设计师、会计、教师、企业家、司机、医生、学者、经理等相关工作者,以及沉溺于电脑游戏的学生患此病的几率也逐渐上升。几乎不分行业、性别、年龄,人们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脊柱障碍”或“脊柱疾病”的威胁和侵扰,此病已逐渐成为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有关专家称:现代每个人的脊柱都有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脊柱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完整全面)

1、脊柱健康问题的必然 追溯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由爬行脊椎动物进化而来。最早的爬行脊椎动物就是恐龙。考古化石所能证实的恐龙的生存年代至少是在三亿年前,而远古时代的恐龙,其脊椎骨骼形态和现今世界上的爬行动物脊椎架构就已经基本一致了。这说明爬行脊椎动物的“脊梁”形态已进化得十分完善,这也说明了脊椎动物的“脊梁”进化定型费时至少是3-5亿年。 而以爬行方式生存的改变成直立行走方式的早期原始人类——猿,其出现在至少200多万年前。也就是说,人类脊柱直立起来的年龄却只有200多万年的历史。应该说,相对于爬行动物的数亿年进化历史来说,一两百万年直立行走人的历史还远远不足以使现代人类的脊柱结构得以充分的进化。这也就是说,人类脊柱还是较为脆弱或不完善的。 也有研究证明,原本适应于爬行的脊“梁”虽然现在彻底改换成了“柱”,但现代人类“脊柱”的基本结构与其它爬行脊椎动物的“脊梁”仍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而,其椎体及椎间盘等基本结构还很难胜任直立行走人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人类才会遭受无数脊柱问题的困扰,才会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比如:人们从幼儿开始学习走路起,就在对自己的脊柱进行挑战,不断加重脊柱的负担。脊柱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劳动、锻炼等活动中因被频繁使用而很容易受到伤害,从而使26节(或者33节)椎骨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移位。没有发生任何脊柱移位或侧弯的脊柱几乎是没有的,我们确信这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和坐立工作有关。因为,人类直立或坐立时,从侧面来看,脊柱并不是垂直的一条直线来支撑身体,而是骨盆以上稍呈S形弯曲,骨盆相对于地面也稍稍倾斜,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受向前移动力的作用,使腰部负担过重。另一方面,颈部要支撑4-5千克重的头部,还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以完成转头、抬头、低头等动作,致使颈部负担加重。支撑头颈部的是肩背部,对肩而言,悬挂着占体重1/8的两条胳膊,且两条胳膊在拿重物时,所有的负担就全落在肩背上了。由此可见,人类在直立行走时,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两只胳膊来提重物或搬运东西等,这无疑就得以脊背为中心来完成各种动作或技能。因而,颈部和腰部经常

脊柱重点专科中长期发展规划

脊柱病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概述(即总体发展目标) 经过10年的建设,提高学术水平和技术竞争力,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引进掌握高新理论和先进技术。使本学科成为全国中医方面学术领先、临床疗效显著、管理先进、人才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示范基地。并将建设成果向周边辐射,从而促进我科建设的整体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最终把我科建设成为具有岭南中医特色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引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国内知名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西医结合脊柱病医疗中心。 二、具体目标 1.专科硬件建设计划(包括科室规模、设备配置计划、实验室或研究所建设规划等内容) 在第一个5年内(2010年至2015年),扩大科室规模,增设脊柱病区床位数至100张,其中约50张病床为脊柱病手术床位,另50张病床为脊柱病保守治疗及术后康复床位,成立脊柱病治疗中心。科室人员安排方面设立脊柱手术组、脊柱康复组、科研小组及秘书1-2人。设立脊柱专科门诊、脊柱骨质疏松门诊及脊柱功能康复门诊。设立脊柱病研究室(实验室),争取1-2位人员编制,配备专职的实验室人员,充分利用现有实验仪器和设备,增加投入,加强实验室、教研室的功能配置和管理。 在第二个5年内(2016年至2020年),进一步完善专科医疗设备、实验设备,引进更多的脊柱微创及高精尖技术设备,保持省内的领先地位,满足病人对医疗服务日益提高的要求。将中医脊柱病治疗中心打造成国内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中心,为专科承担重大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 2.专科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

以科主任负责总体工作。病区医生分脊柱手术组、脊柱康复组,其中脊柱手术组设置4-5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约20张床位,各有1名高年资副高以上医师负责;下设2-3个小组,各有2名医生各负责管理约10张病床。专科设立3级医生负责制,开展病区医疗工作。除医疗工作外,还负责门诊、教学工作。每半年安排1名医生专职负责临床教学工作,其他医务人员协助完成临床教学任务。实验室安排专人负责,配备专职实验人员从事科研工作。 专科设立学科带头人1名、学术带头人2名、专科秘书1人、教学秘书1人、科研秘书1人,负责重点专科的日常医、教、研工作。专科参和的协作分组均由一位专科副主任担任管理工作,负责协作分组的相关工作。专科秘书负责重点专科资料管理工作,监测重点病种诊疗常规的切实执行;教学秘书负责科室教学工作及教学有关的资料管理;科研秘书负责科室科研有关工作。3位秘书除完成各之工作外相互间进行协作。 3.人才梯队建设、人才培养工程 在第一个5年内(2010年至2015年),①科主任及学术带头人到国内、外知名专科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②每年输送青年业务骨干到国内、外知名脊柱专科进修学习,培养既精通中医理论、又掌握高新技术、有能力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队伍;③加强学术梯队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不断扩大硕士、博士人才队伍;力争使学术骨干中博士学位占60%,硕士学位占80%以上。重点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④实行全员继续教育,通过岗前培训,临床带教、专业进修、名师带徒、在职研究生培养等途径,强化竞争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尽早成才。 第二个五年内(2016年至2020年),加强和国内知名脊柱专科的合作,尤

(整理)常见病西医处方1

常见病西医处方1 上呼吸道感染服药处方: 利巴韦林颗粒50mg*9包用法:1包.3次/日 阿莫西林颗粒0.125*9包用法:1包.3次/日 自研药末处方: 罗红霉素片50mg*3# 扑尔敏片4mg*2# 维生素C片0.1*6# 病毒唑片0.1*3# 葡萄糖酸钙片0.5*2#共研末混匀,均分6包用法:1包.2次/日 输液处方: 生理盐水100ml 头孢曲松针1.0 利巴韦林针0.1用法:混合静滴.皮试( ) @ 5%葡萄糖液100ml 维生素C针1.0 维生素B6针0.1 用法:混合静滴 随证加减: 咳嗽 非那根糖浆100ml*1瓶用法:3ml.3次/日 发热 泰诺林15ml*1瓶用法:1.5ml .发热时服 小儿腹泻(轻中度等渗脱水) 生理盐水 100ml氨苄西林针1.0利巴韦林针0.15 用法:混合静滴.皮试( ) @ 5%葡萄糖液100ml 维生素B6针0.1 西米替丁针0.2 10%氯化钾针2ml(用法:混合静滴) @ 5%葡萄糖液100ml 10%氯化钠针3ml 10%氯化钾针2ml(用法:混合静滴) @ 5%葡萄糖液100ml 10%葡萄糖酸钙针10ml 10%氯化钠针2ml

(用法:混合静滴) 妈咪爱1.0*6支用法:1支.2次/日 蒙脱石散3.0*3包用法:1/2包.3次/日 以上两药间隔2小时后服用 口服补液盐14.75*2包用法:1包兑水700ml.随时口服常见病西医处方 分享 快速分享 分享请输入您要分享的视频或网页地址 热门分享hot我的分享好友分享搜索搜索 <<返回前一页 <<上一篇下一篇>> 梦入轮回分享逸·清风的日志全科西药处方 2月8日 05:46 可以直接搬了… 作者 逸·清风 全科西药处方分享 首次分享者:帽子^@^s男孩已被分享202次评论(0) 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慢性咽炎: 1. COsmz 2片3/日安定1片3/日维生素B12 2片 3/日氟美松1片 3/日利咽解毒冲剂1袋 3/日。 2. 中耳炎 利福平滴眼液+阿米卡星0.25+2毫克地塞米松滴耳。滴耳前用双氧水彻底清洗耳道。并在以后每次滴耳之前都要清洗一下。一般3天治好,最多不超过一周。 3 .说一个治疗小儿鹅口疮的外用方法 先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用医用棉签外涂患处(涂抹面积要大点),让后再用紫药水涂患处(只涂抹白斑处即可) 小儿口服用药比较麻烦,容易哭闹,拒服用药 用这个方法,简单,痛苦小,而且效果很好,不妨一试 4.我见过一个成人腮腺炎,用抗生素加抗病毒药一周无效,最后用新鲜马齿笕外敷三天即愈 5 .治疗一般性尿道炎:氟哌酸4粒,苏打4粒,三次可愈。

医院常见病处方集

医院常见病处方集 第一章急症处理 一.高热 处方1复方氨基比林 2ml 肌注 st! 柴胡注射液 2~4ml 肌注st! 对乙酰氨基酚片0.3-0.6/次口服tid 处方20.9%NS 100ml+赖氨匹林0.9静脉滴注或肌注 处方3冬眠疗法:氯丙嗪50mg + 异丙嗪50mg +哌替啶100mg 肌注或静滴6-8小时一次。 二. 抽搐 处方1 地西泮注射液10-20mg/次静注st! 接0.9%NS 500ml+地西泮注射液60-100mg 缓慢静滴 处方2苯巴比妥注射液0.1-0.15/次肌注st! 处方30.9%NS 20ml+10%水合氯醛15-20ml 保留灌肠st! 处方4丙泊酚注射液50-100mg(1-2mg/kg) 静注 接5%GS 500ml+丙泊酚注射液500mg,按1-10mg(/kg.h)维持。 三、药物过敏 处方1:肾上腺素 0.5-1mg 皮下或肌注st(或 0.9%NS 10ml +肾上腺素 1mg 静注) 0.9%NS 10ml +地塞米松5~10mg静注st! 异丙嗪注射液25mg 肌注st! 处方2 0.9%NS 250ml+ 氢化可的松 200~400mg静滴st!适于过敏休克林格氏液500ml 静脉滴注 0.9%NS 500ml+多巴胺60-80mg 静滴另开放静脉通道用于休克患者 四. 心跳骤停 一、无脉性电活动 处方1 肾上腺素注射液1mg 静脉注射3-5分钟一次。 处方2 血管加压素注射液40u/次静脉注射5分钟后重复一次。 二、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处方3 5%GS20ml+胺碘酮300mg 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 接5%GS250ml+胺碘酮300mg 静脉滴注1mg/min. 处方45%GS20ml+利多卡因50~100mg 缓慢静注。可减半重复使用。

脊柱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脊柱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老先从哪里老”?有的说先从牙齿老、有的说先从腿脚老、也有的说先从眼睛老。其实,人老是先从脊柱开始的,近百年的医学研究发现,当椎间盘的发育完成后,退行性病变就开始了。换言之,人体老化就开始了。脊柱是人体的脊梁,人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对自己的脊柱进行挑战,它支持体重及主导躯干的生理性活动,包括伸屈、侧屈和转体。正常情况下,脊柱是人体中最易发生慢性劳损的部位,当颈、胸、腰、骶各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急性损伤时,椎关节错位和软组织损伤是同时发生的,而脊柱的慢性劳损或退行性改变则是在一定年龄阶段和一定病理因素长期作用下发生的(若发生急性外伤,受伤的脊柱将提前或加速退变)到椎间失稳时,若身体仍可代偿,则临床上可偶有不耐劳或发生轻度疼痛,此时只需自体活动,变换体位或推拿按摩、理疗等便会使症状消失,称为脊柱关节功能紊乱期(失稳期)。此时必须重视自我保护和适当治疗,否则让脊柱失稳继续存在发展,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将发生脊柱关节错位、椎间盘膨出(突出)、韧带钙化和骨质增生,这些病变将直接或间接地对神经根、椎间动(静)脉、脊髓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产生刺激或压迫,引起临床各种疾病,如:颈椎病(颈椎综合征)、胸椎病(包括背肌疼痛、肥大性脊柱炎、肋胁痛、肋间神经痛等)和腰椎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滑脱症、腰肌劳损、急慢性腰腿痛)。(图) 临床上有许多原因不明的慢性疑难病症的病因来源于脊柱,例如神经官能症(失眠、烦躁、多汗、厌食、乏力等)、头晕头痛、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病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上肢关节肌肉痛、肩周炎和原因不明的胸闷、心悸(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顽固的呃逆等均与颈椎综合征相关。胸椎病(胸椎综合征)的范畴更为广泛,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在胸髓侧角,其节前纤维通过椎间孔时,因椎间关节错位,而受损害,随损害阶段不同,导致相应的内脏功能障碍。例如T1-5椎冠状动脉痉挛,最终可发展到心肌梗塞而猝死,脊柱病因是已有冠心病者心绞痛的诱因之一。腰骶椎间错位,除腰腿痛外,还可导致肠痉挛、肠麻痹、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排尿功能障碍等。由此可见矫正脊柱不但能大大降低颈、肩、腰腿痛的发病,还可降低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图) 同时,在人体脊柱发生正常的退行性变化时,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细节,慢性刺激脊柱,就导致了脊柱病年轻化现象的发生。比如:体育锻炼不当和工作姿势不当,引起扭伤,容易诱发脊柱病。不良的睡眠习惯和不科学的寝具如枕头的高度和床的硬度不当引起韧带和肌肉张力过大,从而出现劳损、脊柱间盘突出等脊柱病。贪凉使身体受寒,影响局部

常见病处方集

门诊常见病处方集 第一章急症处理 一. 高热 10%~25%安乃近2~3滴每侧滴鼻 复方氨基比林2ml im st! 柴胡 2~4ml im st! 口服可选用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吲哚美辛(消炎痛) 冬眠疗法:氯丙嗪 25mg im st! 异丙嗪 25mg im st!

二.上消化道出血 A.积极补充血容量 (1)右旋糖酐-40 500ml 静滴 (2)输入足量全血,另开通路 B.止血药 (1)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 葡萄糖 500ml 静滴0.2~0.4U/分 垂体后叶素 6~8U 10% 葡萄糖 10ml 静脉推注继而以25~50ug/小时的速度持续静滴 奥曲肽(善得定) 0.1ml (2)消化性溃疡出血

处方一:生理盐水20ml 静推每12小时一次 雷尼替丁0.15 处方二:生理盐 水 20ml 静推 QD 奥美拉唑(洛赛克)40mg 处方三:去甲肾上腺 素8mg 分次口服或经胃管注入胃内 冰盐水150ml 处方四:生理盐 水20ml 口服4~6小时/次 凝血酶2000u 注:同时可以应用酚磺乙胺(止血敏)、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等常规止血药。 三.过敏性休克

处方一:肾上腺 素 1mg 皮下注射 st!极严重时生理盐水10ml 静 推 st! 肾上腺素1mg 处方二:生理盐 水 10ml 静推 st! 地塞米松 5~10mg 或生理盐水 250ml 静 滴 st! 氢化可的松 200~400mg (1)扩容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静滴 st!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3)抗组胺药物应用,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四.颅内高压症

常见普外科手术并发症.doc

常见普外科手术并发症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侧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侧叶全切除术,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 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 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 *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 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 14、远期复发(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 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 17、远隔器官功能意外及脑供血失常。

脊柱问题引起如此多的相关病症

脊柱问题引起如此多的相关病症 脊柱存在问题的人群所战的比例,要比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人群所战的比例高出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以放松的状态站立,或坐卧,最常见的有弓腰、驼背、跷二郎腿等。如此姿态时间久了,会改变脊椎的正常弯曲度,从而导致颈椎病、颈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变的发生。姿态(曲度)不良影响长期姿态不良,不仅影响美丽和脊柱功能,严峻时还影响相应的器官功能。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脊柱相关疾病。据中华脊柱医学论坛的统计,由脊柱问题而引起的相关症状达108处之多。 一、颈椎段脊柱受损或受累,有些部位或器官就遥相呼应能发生疾患: 第一颈椎段: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头痛、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减退、眩晕、高血压和面瘫等症。 第二颈椎段: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昏眩、偏头痛、耳鸣、胸闷、扁桃腺炎、肋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等症。 第三颈椎段: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异物感、牙痛、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 第四颈椎段: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闷、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颈椎段: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气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

第六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脚等。如发生障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变态、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第七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如发生障碍,易患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变态、手臂外侧、中指、肱肌、无名指酸麻痛等症。 二、胸椎段脊柱受损害,有些相关的部位或器官可能发生的疾患: 第一胸椎段:主要关联心脏、气管、食道、前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心慌、心悸、气管炎、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左上胸痛、手腕痛、手臂后侧痛等症。 第二胸椎段:主要关联心脏、气管、食道、肩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食道炎、胸痛、气喘、咳嗽、血压异常、心律变态、肩臂酸麻痛、手麻痹等症。 第三胸椎段:主要关联肺、支气管、食道、心脏、胸腔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气喘、咳嗽、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胸膜炎、心脏病、胸闷、胸痛等症。 第四胸椎段:订关联肺、支气管、胆囊、胸肋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肺炎、气喘、黄疸、胸膜炎、乳房痛、肋间痛等症。 第五胸椎段:主要关联肝、胆、脾胃、胸壁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炎、胆囊炎、脾肿大、低血压、胃炎、乳房痛、胸壁痛等症。 第六胸椎段:主要关联胰、胃、胆、胸背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区痛、胃痛,胆石症、上腹胀痛、肋间痛、食欲不振、胸背痛等症。 第七胸椎段:主要关联肝、胆胰、十二指肠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区痛、胆石症、胃溃疡、2型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等症。

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学进展

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学进展(转) 揭示疾病的本质,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就必须研究和认识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条件。针对病因而采取的防治方法是最积极有效的方法。这是我们医学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是引发疾病的两个重要原因,致病因素是外因,也就是祖国医学所说的邪气。人体抗病能力是内因,也就是祖国医学所说的正气。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而,现代医学体系仍是以著名的结构性原则为前提,主要是按器官与组织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和生理功能把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如:神经、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免疫、生殖、造血、运动等系统。人们习惯于按个各系统来研究人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对疾病的概念也必然是在以结构为主的各系统上,如: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诊断、治疗多着眼于各系统和器官上,医疗机构的设置也是按器官、系统分为内、外、妇、儿、口腔、眼、耳鼻喉、皮肤…这种思路和方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使现代医学得到迅猛发展,使人类对许多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便于患者就医,但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的今天,它容易使医生的思路局限,由于学科之间的交流较少,造成我们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和诊治能力减弱,有许多疾病甚至是常见病长期处在原因不清、机理不明的状态。脊柱相关疾病理论的出现,在病因学方面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它打破了以往的分科界限,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许多常见病及疑难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治规律。 一、概念 脊柱相关疾病广义的概念是指:由于脊柱及周围软组织力学失衡引起的疾病。它不仅涉及大家所熟悉的颈、肩、腰、腿痛,如:落枕、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腰扭伤、腰肌劳损、脊柱骨质增生等,还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50 多种病证,如:头痛、头晕、耳鸣、椎动脉供血不足、头昏、视力障碍、咽部异物感、脑震荡后遗症、血压波动、心律失常、胸闷气短、胸背痛、哮喘、“心绞痛”、类冠心病、左侧腹痛、右侧腹痛、胃痛、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结肠功能紊乱(腹痛、腹泻、便秘)、一侧上肢或下肢凉、痛经、月经失调……等。狭义的脊柱相关疾病主要指后者。 二、发展史

外科手术并发症)

肺部感染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术前指导戒烟,遵医嘱予营养支持提高对手术耐受性;大手术者术前训练呼吸及有效咳嗽(深吸气,屏息4-6s,咳嗽3次)或吹气球训练。 2、术后,在病人未完全清醒时,要防止窒息,及时吸出分泌物和呕吐物。 3、术后清醒后根据病情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或吹气球训练,有效咳嗽咳痰,给予恰当体位 4、分泌物不易排出时,给雾化吸入。 5、密切观察有无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患者出现发热、咳痰、痰液黏稠时,应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按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 6、加强基础护理,环境清洁,限制陪伴,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防止病人受凉引发的肺部感染。 7、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改变细菌生存条件,避免呼吸道的感染。 8、加强管路护理,防止留置鼻胃管刺激咽部产生分泌物及消化道反流物致误吸;鼻胃管留置 引流物及时倾倒。 9、根据病情鼓励并协助尽早下床活动,减少膈肌受压,改善呼吸功能。 10、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或留置自控镇痛泵。 尿路感染预防及处理:及时处理尿储留,凡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耻骨上膀胱区叩诊有明显的浊音就要考虑尿潴留,要及时导尿,严格无菌操作,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水,一天至少1500ml以上, 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 预防及处理: 1、基本预防措施: ①抬高患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避免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过度屈膝、屈髋,影响静脉回流,避免穿过紧的腰带,丝袜和紧身衣物,引发血液淤滞。 预防及处理: 1、基本预防措施: ②长期卧床病人应协助其定时翻身,大手术及老年患者应指导和鼓励其早期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上下健侧肢体主动运动,患侧下肢被动及主动活动。如膝、踝、趾关节的伸屈、抬腿活动,由下到上按摩下肢。 ③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10—20分钟。避免久站或坐位时交叉双腿,病情许可时,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 ④避免脱水:术后适度补液,鼓励饮水2000ml/天。 ⑤鼓励病人进行腹部按摩,进食富含粗纤维食物,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 ⑥加强输液通路的管理,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尤其是左侧,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股静脉穿刺。 ⑦指导患者戒烟,因烟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戒酒、控制血糖血脂。 ⑧手术操作轻巧,避免静脉内膜损伤,规范下肢止血带的应用。 ⑨正确观察、记录临床各项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脊柱相关性疼痛诊断与鉴别诊断【张达颖教授

脊柱相关性疼痛诊断与鉴别诊断【张达颖教授 一、概述 临床表现复杂,病因多样,以劳损和退行性变疾病为多,病程多较长。治疗因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不同。常见的原因如下: (一)脊椎源性 1.退行性:椎管狭窄、脊椎滑脱、脊椎关节病、退行性椎间盘病变。 2.炎症:AS脊柱关节炎、骶髂关节炎。 3.代谢性:OP 骨软化症、纤维囊性骨炎。 4.感染性:细菌性结核性、其它感染。 5.肿瘤性:良性、恶性、转移性 6.先天性:脊柱侧弯脊柱裂、移行椎、脊椎滑脱、椎间假关节。 (二)神经源性 1.神经根或神经周围病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脱位、骨质增生、肿瘤、硬膜外血肿、脓肿。 2.神经根或神经炎、带状疱疹、腰神经根炎、其它神经炎。 3.神经根或神经纤维化蛛网膜炎、腰神经根袖纤维化。 (三)牵涉性 1.内脏疾病:肾输尿管病变、子宫及附件疾病、膀胱及前列腺疾病、结肠及直肠疾病。 2.血管疾病: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或髂部动脉阻塞、肾动脉栓塞。 3.腹膜后肿物:淋巴肉瘤、柯杰金氏病。 二、脊柱相关疼痛诊断思维 规范的临床思维要建立在系统完整的病史、系统理学检查和丰富的解剖与病理生理基

础知识的基础之上。临床思维过程:待就诊阶段、诊断阶段和治疗阶段待就诊阶段: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程序化的医学思维方法。 诊断阶段:认知—资料的完整病史、体查、辅助检查。 判断:强调临床资料应用分析,不可先入为主。强调自我判断,不可人人云亦云。 排除推理—横向思维 演绎推理—纵向思维 治疗阶段: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修正诊断治疗方案。 临床思维的特点: 整体和局部:提出假设----模糊性 特异性排除:检验假设----系统性 三、脊柱相关疼痛的临床诊断 定性(因)诊断 软组织(外伤/劳损)、骨关节退变或骨折、炎症(结核、 风湿等)、肿瘤、先天性、牵涉性、血管性、代谢性、精神因素。 定位诊断 脊柱的病变 (椎管内外) 、颈肩臂、胸腹臀腿病变、骶髂关节和髋病变、内脏牵涉、神经源性、血管源性。 受累解剖结构:软组织、骨关节、椎管 椎管内外的鉴别:依据病史特点、理学检查、辅助检查。 (一)病史特点:静息痛与运动痛、颈椎活动、腹压增高对疼痛的影响、一日疼痛的变化、是否向胸腹下肢放射,疼痛的性质、病程演变特点、椎管内的极端情况。 1.静息痛与运动痛 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由于肌挛、肌挛缩变性粘连的病理性改变。软组织痉挛,病损处

脊柱 重要性

脊柱重要性 脊柱不仅仅是支撑你的身体、缓冲身体的压力和震荡以及保护内脏的器官; 脊椎的病变也不仅仅是引起颈腰部的疼痛和麻木; 它还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头痛眩晕、胃痛腹泻、血压增高、性功能障碍…… 目前发现,有超过百种的疾病与脊椎有关。 尽管如此,所列个案依然不能将脊椎可能会引起的各种病变包罗完整,只但愿这些例子能够让你意识到:关注脊椎已刻不容缓。 人的脊椎一旦异常,可以出现诸多看上去与脊椎毫不相关的内脏疾病。这些疾病涉及内科、外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及皮肤科等。许多病人辗转多家医院,多个科室,疾病未能得到根本的诊治,就是由于未能解决脊椎病变的原因。下面是我在临床中遇到的临床个案,虽然它们的症状千奇百怪,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脊椎惹的祸。 尽管如此,所列个案依然不能将脊椎可能会引起的各种病变包罗完整,只但愿这些例子能够让你意识到:关注脊椎已刻不容缓。 患病因素 1、不正确的姿势,如:坐姿、站姿、卧姿以及长时间以同一姿势的伏案工作或其它劳动。 2、不合理的寝具都会引起韧带、肌肉张力过大而劳损、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功能紊乱。 3、风寒、潮湿的侵袭,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变性。 4、外伤会使病情恶化,慢性的损伤逐渐引起病症加重。

5、心理因素及全身健康不佳,都可能引起或加重脊椎病的症状。 6、遗传因素:脊椎病患者中大约有百分之一的患者为遗传性。 7、职业因素:舞蹈家、长途司机、办公室人员、、、等。 青少年脊椎病 我国中老年人群中97%患有脊椎疾病,近年来,又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40%以上的人脊椎有各种疾病,儿童脊柱侧弯症的发病率高达25%以上。 有关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中伏案学习不正确姿势的约占总数的70%—80%,种种不良的姿势都容易使脊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脊椎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而且也使脊椎部的肌肉韧带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而发生侧弯。此外,人体代谢紊乱,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往往容易发生各种脊椎病。 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防治脊椎病就特别重要了。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坐姿,站姿,不要睡尼龙丝绷床和太软的席梦思床,应选用棕绷床、木板床,以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学习的空隙多做伸颈运动,经常耸肩,注意锻炼身体。 此外,还要注重饮食补钙,保证骨骼的正常代谢,获得理想的骨钙峰值。在饮食中常吃含优质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可显著增加骨密度,对预防脊椎病大有裨益。 最易患脊椎病职业 最易患脊椎病的职业有:企业家、计算机工程师、设计师、会计、教师、医生、办公室职员以及长期进行同一种姿势劳动的人员得脊椎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其它职业。

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写手术同意书时有用!)

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写手术同意书时有用!)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 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 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 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 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 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 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 14、远期复发等(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 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 17、远隔器官功能意外及脑供血失常 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 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 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 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2~5%) 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0.5%) 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 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 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20%以上) 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 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2、术后切口疝 13、女性不孕症(约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 14、按现代医学水平,慢性阑尾炎误诊率高达30%以上,因此术后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不是罕见现象 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 滑疝修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

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教学总结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 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 2/万)-以窒息、切口下 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 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 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 可在 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 变(发生率约 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 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 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 甲状腺癌术后) 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 偶可发生)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4、远期复发等(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17、远隔器官功能意外及脑供血失常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 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 3、术中 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 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 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 2~5%) 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 (发生率约 0.5%) 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 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 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 <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 20%以上) 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 残株癌(发生率<1%) 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2、术后切口疝 13、女性不孕 症(约 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 14、按现代医学水平,慢性阑尾 炎误诊率高达30%以上,因此术后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不是罕见现象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 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 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 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 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 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 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 9、切

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

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 1)术后出血术后出血一般发生在12h 内,多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线脱落,大量输入库血、凝血功能障碍亦可造成术后出血。若出血较多时患者常主诉口渴、心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口唇苍白。护理措施:术后早期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并注意胸腔引流管及胃肠减压管引流物的性质、颜色及引流量,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2)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发生与病人的体质和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关系。腹部切口感染的病源菌具有内源性和混合性的特点,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近年来,肠道内的无芽胞厌氧菌,特别是脆弱类杆菌,受到临床的重视。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7-10天,个别发生较晚,在3-4周后。.临床表现:手术后3-4天,已经正常的体温重新上升,应首先想到切口的感染。如同时出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立即进行检查。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由缝合针眼溢出,均说明已发生感染。少数病人可伴有全身症状,有时因感染的位置较深,不易早期发现。 防治措施:切口感染的预防应遵循的原则是:(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2)广谱抗菌素的预防性应用;(3)严重污染切口的延期缝合;(4)增强病人的抵抗力等。感染的早期阶段,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吸收。切口已化脓时,应立即折除缝合线,扩开切口充分引流,并剪去已经坏死的皮下组织、肌膜和腱膜。脓汁应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两种

培养及药敏试验,为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为缩短治疗时间,可 加强交换敷料后肉芽新鲜的创面行二期缝合。 3)切口裂开:切口裂开主要发生在腹部的手术切口。裂开的时间大多在术后1-2周左右,与下列因素有关:(1)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慢性贫 血等,术后切口愈合不佳;(2)切口局部张力过大,切口的血肿和化脓感染;(3)缝线过细,缝扎不紧,麻醉不满意情况下缝合时腹膜被撕破;(4)突然咳嗽、用力排便和呕吐,术后胃肠胀气。.临床表现:病 人在一次突然腹部用力后,随之切口疼痛并有血性渗出,有时甚至能听 到切口崩裂的响声。严重时,有内脏由裂开的切口脱出,常见为大网膜 和小肠袢,可发生休克。检查时可见腹部切口有不同程度的裂开,裂开 可分为两大类:(1)完全性裂开一指腹均各层组织均已裂开,伴内脏脱出;(2)部分性裂开一皮肤缝合完好,皮下各层裂开,故无内脏外露。.防治措施: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 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如切口已裂开,无 论是完全性或部分性,只要没有感染,均应立即手术,在腹肌完全松驰 的情况下,重新逐层缝合腹壁,并加减张合线。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的因素有:术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回流缓慢;手术创伤和组织的破坏后,大量凝血物质进入 血流;盆腔和下腹部手术,可引起静脉壁的损伤,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严重的脱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血栓好发于下肢的深静脉内,尤其 是多见于左侧腓肠肌静脉丛内,栓子可向上蔓延到股静脉和髂静脉内。 已经形成的血栓容易脱落,可引起肺梗塞或致死性的肺动脉栓塞。临床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表图完整版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 表图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表(图)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表 有种思念叫牵肠挂肚, 有种爱情叫至死不渝, 有种约定叫天荒地老, 有种等待叫心甘情愿, 有种幸福叫认识你真好!!! 第一颈椎(C1)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二颈椎(C2)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常,视 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三颈椎(C3)喉咙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四颈椎(C4)喉咙部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五颈椎(C5)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 第六颈椎(C6)低血压,心率失常(过速或过缓),上肢桡侧麻痛 第七颈椎(C7)低血压,心率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 第一胸椎(T1)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二胸椎(T2)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三胸椎(T3)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

第四胸椎(T4)胸壁痛,气喘,打呃,乳房痛 第五胸椎(T5)胸壁痛,气喘,乳房痛 第六胸椎(T6)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七胸椎(T7)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八胸椎(T8)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九胸椎(T9)胃痛,肝区痛,上腹胀痛,子宫炎 第十胸椎(T10)腹胀,肝区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宫炎 第十一胸椎(T1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 第十二胸椎(T12)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 第一腰椎(L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痛 第二腰椎(L2)腰痛,排尿异常,大腿麻痛 第三腰椎(L3)两侧腰痛,腹痛 第四腰椎(L4)两侧腰痛,腹痛,腹胀便秘,下肢外侧麻痛, 第五腰椎(L5)下肢后侧麻痛,下肢痛,遗精,月经不调 骶骨(S)排尿异常,子宫炎,前列腺炎 注:颈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理睬日志链接浏览!入门秘笈 制作技巧 电脑使用 个人情感

常见病处方

常见病处方 1 椎动脉供血不足 R :培他啶500ml +葛根素0.4静滴口服天舒胶囊4粒,每天3次;654-2 5mg tid; 地西泮半片 tid 2 小儿,病毒感染 8岁: R:5%葡萄糖200毫升+炎琥宁0.16静滴 5%葡萄糖250毫升+甲腈咪胍0.2+维生素B6 0.2静滴 0.9%氯化钠100毫升+氨苄西林舒巴坦3.0静滴 3 尹素兰女 76岁 依那普利新康缓释片拜阿司匹林片倍他洛克辛伐他丁片硝苯地平缓释片螺内酯 4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感染 5岁 22.5公斤: 5%葡萄糖150毫升+炎琥宁0.16静滴 5%葡萄糖100毫升+甲腈咪胍0.2+维生素B6 0.15静滴 0.9%氯化钠100毫升+氨苄西林舒巴坦3.0静滴 5 患者,女,75岁肠胃炎 0.9%氯化钠100毫升+泮托拉唑40毫克 5%葡萄糖250毫升+左氧氟沙星0.3静滴 6 患者,女,17岁,消化不良胃炎 0.9%氯化钠100毫升+奥美拉唑40毫克 5%葡萄糖250毫升+西咪替丁3支+胃复安20毫克静滴 7患者,女,76岁,高血压血脂高脑血栓 0.9%氯化钠150毫升+红花注射液30毫升静滴 0.9%氯化钠250毫升+维生素C2克+核黄素10毫克+环磷腺苷葡胺60毫克+门 冬氨酸钾镁2克静滴 8患者,女,42岁头痛头晕4天 R: 5%葡萄糖250毫升+天麻素0.6静滴 5%葡萄糖氯化钠250毫升+川芎嗪80毫克静滴 9 患者,男,9岁。咳嗽2天,发热。病毒感染 R: 5%葡萄糖100毫升+单磷酸阿糖腺苷0.1 5%葡萄糖100毫升+热毒宁10毫升

10 患者,女,39岁。外阴瘙痒10天白带检查:阴道毛滴虫线索细胞。诊断:阴道炎 R: 0.9%氯化钠250毫升+头孢呋辛钠3.0静滴奥硝唑氯化钠0.5静滴奥硝唑阴道栓盆炎净胶囊热淋清颗粒 11 患儿,男,5岁支气管炎 R:5%葡萄糖100毫升+头孢呋辛1.5静滴 5%葡萄糖氯化钠180毫升+利巴韦林0.18+地塞米松4毫克 氨溴索100毫升静滴赛庚啶半片tid 12 患儿,女,6岁支气管炎 22.5公斤 R: 5%葡萄糖100毫升+炎琥宁0.16静滴氨溴索100毫升静滴 0.9氯化钠10毫升+头孢替唑1.0静滴 肠系膜淋巴结炎: 5%葡萄糖150毫升+炎琥宁160毫克静滴 5%葡萄糖100毫升+西咪替丁0.25+维生素B6 0.15静滴 地塞米松4毫克入壶静滴 0.9氯化钠100毫升+美洛西林2.0静滴 13 患儿,男,3岁发热,咳嗽 R:喜炎平2毫升+地塞米松2.5毫克肌注 14 患者,男,78岁脑梗塞 R:氯化钠500毫升+桔丙酯12毫克+胞磷胆碱0.5静滴尼莫地平 30毫克tid 银杏叶胶囊阿司匹林 15 牛桂英女 77岁,脑梗塞糖尿病 R: 氯化钠150毫升+红花注射液20毫升静滴氯化钠200毫升+维生素C3.0+维生素B6 0.3 +肌苷0.4+ATP20毫克+辅酶A100单位+门冬氨酸钾镁10毫升静滴×10天 16脑血栓 R:培他啶500毫升+川芎嗪320毫克+胞磷胆碱0.5静滴葡萄糖250毫升+灯盏花素50毫克静滴 17患者,女。50岁偏头痛 R:丙戊酸钠0.2tid氟桂利嗪5毫克qd尼莫地平30毫克tid心得安10毫克tid氯硝西泮片1毫克qn 18 1.脑血栓急性期甘露醇250mlbid 红花20ml+5%GS250ml/qd 脑复康20ml+0.9N%S250ml+B60.2+VC 2.0/q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