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知识内容

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知识内容

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知识内容
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知识内容

系统(System)的概念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且该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三个方面:

●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系统有一定结构;(该结构描述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物理上或逻辑上的关系)●系统有一定的功能。

系统的分类

按复杂程度分:●物理系统●生物系统●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按系统起源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人类活动系统

按抽象程度分:●概念系统(系统规划阶段)●逻辑系统(系统分析阶段)●实体系统(系统设计实施阶段)

信息的概念

一、信息的定义

1.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信息论中)

2.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就称为信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化规范”中)

3.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有用,对决策有现实或潜在价值。

二、信息的属性

1.真伪性

2.层次性:管理分高层、中层、基层,各个管理层需要处理不同的信息,所以信息也有层次。

3.可压缩性:指能对信息进行统计、综合、概括,而不至于丢失信息的本质。(注意保证压缩的不失真)

4.扩散性:信息可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四面八方扩散。(要加快扩散又要注意保密)

5.转换性:信息能转化为能源、材料等。

6.共享性:不同于一只笔,给了你,我就没有。信息可共享,告诉你,我并没有失掉。

7.可传输性。

信息与管理的关系

关系:信息是管理决策的依据。计算机辅助管理就是指用计算机及网络收集、存储、分析单位有关管理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反馈给各级领导以辅助决策。

MIS定义

MIS是一种“人机系统”,它以特定的模式支持一个组织内各级组织机构之间的通讯,对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管理和利用,实现对该组织的有效管理。

说明:

1从概念角度看,MIS的运行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2从功能角度看,MIS可以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子系统等;3从软件角度看,MIS由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等组成的软件系统。

MIS的特征

1.MIS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人-机系统,它把一个组织(企业或部门等)看作一个统一的系统。(组织可能是分散在各地的,所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支持,MIS也可以是而跨越地域的。)

2.它是一个辅助性系统,通过提供信息为各级领导层的管理决策服务。(现代MIS的作用不只用来支持组织的日常管理与业务活动,还起到了促进组织变革、促进组织制度创新的作用)

3. 通过计算机系统,采用数据库,建立起一个全系统的统一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录入、存储、加工、传递等,实现全系统的信息共享。(数据库是现代MIS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技术是MIS信息处理的一个基本技术支撑)

MIS开发方法概述

(一)结构化生命周期

法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归纳起来有以下5条(ppt上只有四条):

1.面向用户的观点、强调用户参与的原则

2.严格划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成果

3.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原则

4.工作成果文献化、标准化原则

(二)原型法

通过快速建立并供用户使用的原型确定用户的信息需求。

原型法的基本思路是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根据用户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和想法,先很快建立

一个应用系统的骨架,作为应用开发的实验模型。通常把这个实验模型叫做系统的原型(Prototype)。用户先运行这个原型系统,熟悉它,使用它,受到启发和取得经验,然后对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提出精确、具体的需求,在对系统的需求最后决定后,再用传统的方法(生命周期法)建设系统。

(三)面向对象的方法

我们把某个信息系统所要处理的问题涉及的领域(范围)叫做问题空间(问题域)。对象是问题空间的事物的抽象体。在系统开发中涉及的事物,我们一般只考虑这些事物与系统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属性(attribute)和对属性的操作。

结构化的生命周期法通常从分析系统的功能、数据等的流程入手;而面向对象方法一般从分析系统的组成(对象)入手,看系统由哪些事物(对象)组成,这些对象的功能是什么,互相如何作用以形成系统及实现系统的目标。

组织

什么是组织:组织是提供服务的机构

组织中的流: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信息系统是对三流的集成

组织的层次结构:

组织中的决策问题

1结构化问题2非结构化问题3半结构化问题

组织的数据、信息及知识(老师的意思是这部分结合前面信息部分内容一起看加深理解)

●数据:未经加工的事实●信息:是在特定环境中富含特定意义的数据●知识: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举例:某房间的价格是多少(数据)本月各类房间的入住率分别是多少(信息)对不同职业的人员应该给与什么样赠品(知识)

衡量一个信息的价值三个标准:●时间●内容●形式

MIS的构成要素:●信息●信息技术——软件、硬件、通信●人——信息员工和知识员工

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1)事务处理TPS和客户集成系统CIS(2)管理信息系统(MIS)(3)决策支持系统DSS(4)经理信息系统EIS

项目规划主要看可行性研究有几部分方面,各方面都包含什么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内容

●概念:确定系统的目标、边界、基本功能。●步骤:系统任务的提出——初步的系统调查(1、目的:初步了解现行系统以便合理确定系统目标,并为可行性分析服务。2、内容:(1)组织的概况。(2) 现行信息系统的概况。(3)组织与外部的关系。(4)各级领导对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态度。(5)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人力、资金等。)

——确定系统目标(新系统要完成哪些功能。)——系统的可行性分析(1.可行性分析的对象:系统目标。

2.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技术上:技术力量、设备条件等。(2)经济上:资金条件、收益与费用的估计比较。

(3)组织与管理上:干部素质、基础管理是否规范、外部条件制约等。)——详细的系统调查((1)目的:为了设计出新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逻辑模型。(2)调查的内容:1.管理工作的制度与方法;2.业务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包括有关的报表、帐册、凭证与单据、分析表、计算表等。3.业务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定额、指标及编码等。)——设计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调查的方法

1、开调查会;

2、发调查表;

3、直接参加业务实践;

4、阅读与分析现有系统的资料。

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必考三者关系

数据字典

是用来详细描述数据流程图中出现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内容的工具。

三类基本数据术语的概念

①数据项(也叫数据元素):数据的最小组成单元,也就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元。

②数据结构:由若干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合的集合,描述了数据项及数据结构间的关系。

③据流和数据存储:●数据流:流动的数据结构。●数据存储:静止状态的数据结构。

数据字典的作用

①定义DFD中的各个元素;②保证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的统一性与完整性;③为数据库设计提供依据;④有利于检查DFD中各个要素的关系是否合理;⑤为程序设计提供依据。

数据库的常用术语

●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库是指数据存放的地方。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用于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关系模型

①实体:所谓实体就是指现实世界中具有区分与其他事物的特征或属性的对象。不论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还是概念性的东西,或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都统称为实体。实体所具有的性质称为属性。②联系:所谓联系就是指实体之间的关系,即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关键字:关键字是指能惟一标识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关键字是关系模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逻辑结构,不是数据库的物理部分。

①候选关键字:如果一个属性集能惟一的标识表的一行而又不含多余的属性,那么这个属性集称为候选关键字。②主关键字:主关键字是被挑选出来的,作表的行的惟一标识的候选关键字。一个表只有一个主关键字。主关键字又可以称为主键。③公共关键字:在关系数据库中,关系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相容或相同的属性或属性组来表示的。如果两个关系中具有相容或相同的属性或属性组,那么这个属性或属性组被称为这两个关系的公共关键字。④外关键字:如果公共关键字在一个关系中是主关键字,那么这个公共关键字被称为另一个关系的外关键字。

数据完整性

是指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它是应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信息的输入输出造成无效操作或错误信息而提出的。●关系模型的数据完整性通常分为三类:实体完整性(规定基本关系的所有主属性不能取空值,即规定表的每一行在表中是惟一的实体,也就是说主关键字不能取空值。),参照完整性(是指两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的数据应对应一致。它确保了有主关键字的表中对应其他表的外关键字的行存在,即保证了表之间的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了数据丢失或无意义的数据在数据库中扩散。参照完整性是建立在外关键字和主关键字之间或外关键字和惟一性关键字之间的关系上的),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即是针对某个特定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弄清楚各个阶段之间如何转换)

※E—R图

实体间的各种联系(转换方法)

(1)一对一联系:(1:1)(2)1对多联系:(1:N)(3)多对多联系:(M:N)

E-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二维表)原则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是二维表,关系模式即表框)。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将各实体转换为对应的表,将各属性转换为各表对应的列。

规范化

(1)第一范式:是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的数据库不是数据库。(2)第二范式:满足第一范式且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惟一地区分。(3)第三范式(3NF):在第二范式的基础上,数据表中如果不存在非关键字段对任一候选关键字段的传递函数依赖则符合第三范式。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标准:1、系统的效率: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作业量、联机状态下的响应速度。2、工作质量:系统提供的信息的数量、精度、及时性,系统使用的方便性、实用性。3、可靠性:对外界干扰的系统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4、可修改性。

系统设计的内容:总体结构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图:根据系统逻辑功能的要求,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并将子系统分解为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模块。把这些模块按层次结构联系起来,构成一张结构化的模块结构图(即软件系统结构)。)详细设计((1)系统的编码设计。(2)输入设计。(3)输出设计。(4)数据库设计。(5)编写模块(或程序)说明书。(6)系统设备配置与机器选型。)

代码设计

代码是代表客观存在事物名称、属性和状态等的符号。代码的符号可以是数字、字母或者是由数字和字母混合组成。

代码的功能

●使用代码可以提高计算机处理的效率和精度。按代码对事物进行分类、合并、更新、检索,可以十分迅速。●利用代码可以节省计算机的存储空间,提高运算速度。例如在物资管理系统中,通过相应的代码就可以反映出物资的种类、规格、型号等内容,因此可以减少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量,提高处理速度,并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利用代码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在代码中加入校验码,可以在输入数据时利用计算机进行检验,以保证输入的数据准确可靠,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利用代码可以提高数据的全局一致性。对同一事物,即使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叫法,都可以用代码统一起来,减少了因数据不一致而造成的错误。●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

代码设计的原则

1、唯一性。每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代表系统中的一个实体或实体属性。而一个实体或实体属性也只能唯一地由一个代码来表示。2、标准性。代码设计时要尽量采用国际或国家的标准代码,以方便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并可为以后对系统的更新和维护创造有利条件。3、合理性。代码设计必须与编码对象的分类体系相适应,以使代码对编码对象的分类具有标识作用。4、可扩充性。编码时要留有足够的备用代码,以适应今后扩充代码的需要。但备用代码也不能留得过多,以免增加处理的难度。5、简单性。代码结构要简单,要尽量缩短代码的长度,以方便输入,提高处理效率,并且便于记忆,减少读写的差错。6、适用性。代码设计要尽量反映编码对象的特点,以便于识别和记忆,使用户容易了解和掌握。7、规范化。代码的结构、类型、编码格式必须严格统一,以便于计算机处理。

代码的种类

1顺序码2区间码3助忆码4缩写码5尾数码6特征码7组合码

(C/S结构)(B/S结构)

系统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

⑴.系统开发项目概述。⑵.模块设计说明。⑶.代码设计说明。⑷.输入设计说明。⑸.输出设计说明。⑹.数据库设计说明。⑺.网络环境的说明。⑻.安全保密说明。⑼.系统设计实施方案说明。

系统实施测试

(1)黑箱法:不管程序内部,只检查模块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方法是输入一些有代表性的数据实例,看模块能否正确运行。(2)白箱法:由软件工程师针对模块内部的程序来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检查。

安装:1.直接安装(在新系统投入使用时,用新系统直接取代现有系统的做法称为直接安装。直接安装通常是最经济的一种系统切换方法。)2.并行安装(并行安装可以使新旧两个系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同时运行(数周或数月)。旧系统将一直运行到新系统被全面测试、确信无错和可以独立运行为止。)3.分阶段安装(分阶段安装可以分为试点安装和分次安装两种方式。)

系统转换的方式

1、直接转换方式:在某一时刻,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开始工作。特点:方式简单,最省费用,但有很大的风险。

2、平行转换方式:新老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以后,以新系统正式全面代替老系统。特点:可比较新旧系统,但两套人员费用大。

3、分阶段逐步转换方式:按子系统或按业务功能,逐个转换。特点:平稳,但子系统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的接口不易。

系统维护的内容:1、软件维护。程序的修改。2、数据维护。数据库的维护。3、硬件维护。硬件系统的维护。系统的维护活动可以分为校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改善性维护及预防性维护。

系统评价的内容:1、系统目标的完成情况2、系统性能和实用性。(性能:是否稳定、安全、快速。实用:易学易用、界面友好等)3、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

范式作业

1.请简述满足1NF、2NF和3NF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下题:某信息一览表如下,其是否满足3NF,若不满足请将

其化为符合3NF的关系。

第一范式的关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

第二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

第三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考生情况(考生编号,姓名,性别,考生学校)

考场情况(考场号,考场地点)

考场分配(考生编号,考场号)

成绩(考生编号,考试成绩,学分)

2.

3、请确定下列关系的关键字、范式等级;若不属于3NF,则将其化为3NF 。

例1.仓库(仓库号,面积,电话号码,零件号,零件名称,规格,库存数量)

仓库号+零件号;1NF;

仓库(仓库号,面积,电话号码)

零件(零件号,零件名称,规格)

保存(仓库号,零件号,库存数量)

例2. 报名(学员编号,学员姓名,培训编号,培训名称,培训费,报名日期),每项培训有多个学员报名,每位学员可参加多项培训。

学员编号+培训编号;1NF;

学员(学员编号,学员姓名)

培训(培训编号,培训名称,培训费)

报名(学员编号,培训编号,报名日期)

4、请确定下列关系的关键字、范式等级;若不属于3NF,则将其化为3NF,要求每个关系写一条记录。

(部门编号,部门名称,所在城市,员工编号,员工姓名,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预算,职务,加入项目的日期)[注]职务指某员工在某项目中的职务。

部门(部门编号,部门名称,所在城市)

员工(员工编号,员工姓名,部门编号)

项目(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预算)

工作(员工编号,项目编号,职务,加入项目的日期)

(完整word版)最新软件设计师知识点汇总.(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系统组成------------- 运算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累加器ACC、寄存器组、多路转换器、数据总线组成。控制器:计数器PC、时序产生器、微操作信号发生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CPU的功能:程序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处理(最根本的。 相联存储器是按内容访问的,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在虚拟存储器中用来作段表页表或快表存储器、在数据库和知识库中。 CACHE高速缓存的地址映像方法:直接地址映像(主存分区,区分块、全相联映像(主存分块、组相联映像(主存分区,区分块、块成 组,CACHE分块成组。替换算法:随机、先进先出、近期最少用、优化替换算法。性能分析:H为CACHE命中率,t c为Cache存取时间、t m为主存访问时间,Cache等效访问时间t a=H t c+(1-Ht m提高了t m/t a倍。虚拟存储器由主存、辅存、存储管理单元和操作系统软件组成。 RISC精简指令集:指令种类少、长度固定、寻址方式少、最少的访内指令、CPU内有大量寄存器、适合流水线操作。 内存与接口统一编址:都在一个公共的地址空间里,独立使用各自的地址空间。优点是内存指令可用于接口,缺点内存地址不连续,读程序要根据参数判断访内还是访接口。 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AID:0级不具备容错能力但提高了传输率N 倍、1级镜像容错技术、2级汉明码作错误检测、3级只用一个检测盘、4级是独立地对组内各磁盘进行读写的阵列,用一个检测盘、5级无专门检测盘。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复习要点教学内容

1、IBM提出的电子商务系统生命周期模型 2、项目管理工具:(1)甘特图(2)网络图(3)项目管理软件 3、结构化分析方法采用数据流图(DFD:Data Flow Diagram)作为刻画数据流及其处理转换的工具,通过一些图形符号表述数据源、数据流向、处理转换等;基本元素包括数据流、处理、实体、数据存储。结构化分析方法采用数据字典(DD:Data Dictionary)来表示各类数据;可以通过判定表、决策树的方式描述处理转换的过程的细节 4、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中对象的属性(填空、选择) (1)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对象构成的,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对象的某种组合结构构成。(2)对象包括属性和方法两方面内容,。属性描述的是对象的信息特征。 (3)对象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消息的传递来完成的。 (4)对象可以按照属性进行归类。类和类之间可以有继承、派生等多种关系 5、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 6、UML中的关系(大题) (1)依赖关系:代表了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它说明一个事物规格说明的变化可能影响到使用它的另一个事物。 (2)泛化关系:指一般事物和该事物的较为特殊的种类之间的关系。 (3)关联关系:代表一种结构关系,它包括了自关联、二元关联和N关联等类型。 (4)聚集分为共享聚集和组合 1)共享聚集:即普通聚集,指整体与部分可以单独存在,以空心菱形表示 2)组合:指整体拥有部分、部分与整体共存这样一种关系,以实心菱形表示

7、UML静态建模主要使用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包图、部件图和配置图对系统进行分析和描述。UML动态建模过程中,主要使用状态图、活动图和交互图来进行描述。常用符号、工具、图标等。 8、XML(可扩展标示语言)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 UML(Unified Modal Language)是1996年提出的一种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建模方法。主要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部分。 9、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网卡的硬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switching 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统称。广义的交换机switch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防火墙:FireWall,目前一种最重要的网络防护设备。从专业角度讲,防火墙是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间,实施网络之间访问控制的一组组件集合。 典型的防火墙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性: (一)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所有网络数据流都必须经过防火墙 (二)只有符合安全策略的数据流才能通过防火墙 (三)防火墙自身应具有非常强的抗攻击免疫力 10、ODBC的概念:开放式数据互连(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ODBC)。微软推出的一种工业标准,一种开放的独立于厂商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可以跨平台访问个人计算机、小型机以及主机系统。提供了一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标准API。ODBC的最大优点是能以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的数据库。 11、联系事务处理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完成的是业务逻辑的处理,而这些业务逻辑在处理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完整性。联机事务处理中事务的特性: (1)原子性:在事务内的所有操作要么一起成功,要么一起失败。 (2)一致性:当事务失败退出时,所有在本事务中被修改的数据,都会被恢复到事务开始时的状态。 (3)独立性: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已被修改单未被提交的数据,对于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4)永久性:已被提交的数据是永久的、不可再恢复的。要取消已提交的事务,必须在应用级实现。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DOC

第1章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1.1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软件需求(Software Requirements) ●软件设计(Software Design) ●软件构造(Software Construction)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 ●软件维护(Software Maintenance)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软件工程管理(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软件工程过程(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Software Engineering Tools and Methods) ●软件质量(Software Quality) 1.2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 1.2.1 软件生存周期 ●Boehm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GB 8566-1988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GB/T 8566-1995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模型 ●GB/T 8566-2001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模型 ●UP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 1.2.2 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 ●演化模型(evolutionary model) ●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喷泉模型(water fountain model) 1.3软件质量模型与软件质量管理 ● 1.3.1 软件质量模型 ●软件产品的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 ●质量特性、质量子特性和度量 ●功能性:适宜性、准确性、互用性、依从性、安全性 ●可靠性:成熟性、容错性、可恢复性 ●可用性:可理解性、易学性、可操作性 ●效率:时间特性、资源特性 ●可维护性:可分析性、可修改性、稳定性、可测试性 ●可移植性:适应性、易安装性、一致性、可替换性 ● 1.3.2 软件质量管理 ●质量需求分析 ●质量计划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设计师知识点

·在输入输出控制方法中,采用DMA可以使设备与主存之间的数据块传送无须CPU干预。 ·内存容量为4GB,即内存单元的地址宽度为32位;字长为32位,即要求数据总线的宽度为32位。 ·ARP攻击造成网络无法跨网段通信的原因是:伪造网关ARP报文使得数据包无法发送到网关。 ·软件商标权的权利人是:软件注册商标所有人。 ·利用商业秘密权可以对软件的信息、经营信息提供保护。(管理方法、经营方法、产销策略、客户情报、软件市场的分析、预测报告、和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招投标中的标底以及标书内容)。 ·某项目组拟开发了一个大规模系统,且具备了相关领域以及类似规模系统的开发经验,则瀑布模型最适合开发此项目。 ·编译程序分析源程序的阶段依次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 ·结构冗余:按其方法可以分为静态、动态和混合冗余。 信息冗余:为了检测或纠正信息在运算或传输中的错误另外加的一部分信息。时间冗余:以重复执行指令或程序来消除瞬时错误带来的影响。 冗余附加技术:是指为实现上述冗余技术所需要的资源和技术。 ·软件过程的改进框架:过程改进基础设施、过程改进线路图、软件过程评估方法、软件过程改进计划。每一次改进要经历4个步骤:评估、计划、改进和监控。 ·软件复杂性度量的参数:软件的规模、软件的难度、软件的结构、软件的智能度。 ·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评价指标包括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效率,不包括可扩展性。 ·开-闭原则是面向对象的可复用设计的基石。开-闭原则是指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里氏代换原则是指任何基类对象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对象一定可以出现。依赖倒转原则就是要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实现,或者说要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 ·汇编语言的指令语句必须要有操作码字段,可以没有操作数字段。 ·贪心算法不能保证求得0-1背包问题的最优解。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整理知识讲解

学习-----好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物流:(美)物流是在供应链运作中,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低之间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物流回收。 (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与服务的物、提供服务的设备(含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组织服务的人和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 物流需求: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与经营活动所派生的一种物的移动和储存的服务需求。 4. 第四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系统中的供应集成商,提供组织物流服务所需设施、信息装备等资源和资金、技术,以及物流方案等。 5. 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城市各类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区的统称。物流节点集多种设施为一体,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和物流线路的交汇点,是以仓储、运输场站、流通加工等设施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的集中地。 6. 物流节点体系:物流节点体系是指由为满足各类物流需求的具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规模、不同覆盖范围而形成的物流节点集合体。 7.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工程、措施、解决方案、管理模式、政策保障等的过程。 8. 物流动线:物流动线是物流作业中物品的移动线路的空间表现形式,是物流流线的形式之一。 9. 物流效益: (1)宏观:A.空间效益 B .时间效益:1.缩短时间创造的收益2.延长时间差创造效益3.错位时间效益 C.规模效益 (2)微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0. 物流供给:物流供给是物流系统性能的综合表示,一般指节点与通道的能力与服务,如运输能力、仓储的库容量、物流中心的处理能力、配送的速度等。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物流需求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表现的一些特征。 答:(1)宏观上: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水平、资源分布、用地规模使物流需求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分布形态上的差异。(2):微观上:物流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现代科技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和人消费观的变化,提高了物流需求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 2.简述物流节点的分类: 答:(1)按性质与规模分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2)按衔接的运输方式分类:铁路、航空、港口、集装箱、邮政物流节点; (3)按地域活动范围分类:国际型、全国型、区域型点及城市型物流节点; (4)按物流功能特征分类:转运型、储存型、流通型、加工型、综合型节点; (5)按温度层次分类:常温物流节点、低温物流节点。] 更多精品文档.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和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1. 信息按照(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答案: C 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答案: B 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 ) 的支持.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 答案: D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 )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 答案: C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 答案: B 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 B. 帮助理论的证明 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 D. 优化组织过程 答案: D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 答案: A 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 A. 功能内的BPR B. 组织间的BPR C. 功能间的BPR D. 功能内的BPR 答案: C 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 A. 逻辑方式 B. 物理方式 答案: A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 答案: D 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 )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A. 第一范式 B. 第二范式 C. 第三范式 D. BC范式 答案: C 12.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

《软件分析与设计》 课程设计剖析

《软件分析与设计》 课程设计 开发日志 项目进度安排计划

项目名称:需求分析 日期:2013年1月7日 地点:逸夫楼404 第一天的课设知识初步完成了一些基本工作,把每个人的分工完成,并进行了大概的需求分析说明,下面是初步的报告说明书: 《需求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需求分析说明书是提供给用户。是用户与开发人员对开发软件的共同理解,使用户与开发单位就该系统的功能定义、环境需求达成共识,最后达到用户的需求。 本需求分析的读者对象包括客户、业务人员需求分析人员、测试人员、用户文档编写人和项目管理人员。 对功能的规定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机票预定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①系统登录管理 该系统包括两个方面: *新用户注册,新用户可以注册,登陆系统后进行相应的信息交互。*老用户验证登陆名密码正确进入主菜单。 ②航班信息管理 *航线信息的输入、修改和查询,包括航班日期、客机编号、航线编号、出发城市、到达城市、出发时间、到达时间、经济舱价格、公务舱价格、头等舱价格和备注信息等。 *舱位信息的输入和修改,包括舱位等级编号、舱位等级名称、提供的各种服务类别,以及备注信息等。 *客机信息的输入、修改和查询,包括客机编号、客机型号、购买时间、服役时间、经济舱座位数量、公务舱座位数量、头等舱座位数量以及备注信息等。 ③选票管理 用户通过登录系统之后根据航班信息选择自己需要乘坐的航班。

④用户信息管理 *客户信息的输入、修改和查询,包括客户编号、客户姓名、客户性别、身份证号码、客户网上用户名、客户登陆密码、客户联系电话、客户类型和备注信息等。 *客户等级信息的输入、修改,包括客户等级编号、客户等级名称、折扣比例和备注信息等。 ⑤订单管理 *订票信息的输入、查询和修改,包括订票编号、客户编号、客户姓名、客户类型、折扣比例、航线编号、出发城市、到达城市、出发时间、舱位类型、票价、结算金额和备注信息等。 ⑥取票管理 *用户根据订单编号取票,取票必须核对订单编号是否正确进行取票验证。 ⑦支付管理 *可以选择几种支付方式: 取票时现金支付;网银定金支付;网银全额支付。 ⑧统计管理 系统通过定时统计各个航班的承载情况,进行查询统计。 以及描述了该系统的数据字典和了解了整个系统地框架。 项目名称:项目开发计划 日期:2013.1.8 地点:逸夫楼404 经过昨天的分工安排,最后整理系统的需求得到了如下的安排表,并明确将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分配,具体是实施情况还有待继续分析。

2020年计算机软考软件设计师知识点精选集

2020年计算机软考软件设计师知识点精选集 需求分析:开发人员准确地理解用户的要求,实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换到相对应的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 它有以下几难点: ⑴问题的复杂性。由用用户需求涉及的因素繁多引起,如运行环境和系统功能 ⑵交流障碍。需求分析涉及人员较多,这些人具备不同的背景知识,处于不同角度,扮演不同角色,造成相互之间交流困难。 ⑶不完备性和不一致性。用户对问题的陈述往往是不完备的,各方面的需求可能还存有矛盾,需求分析要消除矛盾,形成完备及一致的定义。 ⑷需求易变性。 近几年来已提出多种分析和说明方法,但都必须适用以下原则: ⒈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数据域包括数据流(数据通过一个系统时的变化方式)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功能域反映上述三方面的控制信息。 ⒉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按功能实行分解并可逐层细化。 ⒊建模。可更好地理解软件系统的信息,功能,行为。也是软件设计的基础。 需求分析的任务: ⒈问题识别:双方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用户界面需求。 ⒉分析与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

⒊编写文档:包括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初步用户使用手册""确认测试计划""修改完善软件开发计划" 结构化分析:简称SA,面向数据流实行数据分析的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顶层抽象地描述整个系统,底层具体地画出系统工程的每个细节。中间层则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渡。使用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作为描述工具,使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描述加工逻辑。 结构化(SA)分析步骤: ⑴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流程,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⑵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⑶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⑷作进一步补充和优化。 【篇二】2020年计算机软考软件设计师知识点:数据流图 以图形的方式描述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是一种功能模型。 画数据流图的步骤: ⑴首先画系统的输入输出,即先画顶层数据流图。顶层图只包含一个加工,用以表示被开发的系统。 ⑵画系统内部,即画下层数据流图。将层号从0号开始编号,采用自顶向下,由外向内的原则。画更下层数据流图时,则分解上层图中的加工,一般沿着输出入流的方向,凡数据流的组成或值发生变化的地方则设置一个加工,一直实行到输出数据流。如果加工的内部还有数据流,则继续分解,直到每个加工充足简单,不能再分解为止。不能分解的加工称为基本加工。 ⑶注意事项: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推荐文档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系统 1.系统的定义及理解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三个方面理解: 1) 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元素。 2) 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3) 系统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人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 2.系统的思想 1) 突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 等级等级层次结构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方式 3.系统的分类 1) 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框架结构、钟表机构、控制装置、开放系统、低级有机体、动物、人社会文化系统、超越系统。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高层三级是最 复杂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2) 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 类活动系统) 3) 按系统的抽象程序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 4)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 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4.系统的特性 1)系统的整体性 2)系统的目的性 3)系统的稳定性 4)系统的突变性 5)系统的自由组织性 6)系统的相似性 第二节信息 1.信息的定义 1)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 值。 2) 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 2.信息的基本属性 1) 事实性 2) 扩散性 3) 传输性 4) 共享性 5) 增值性 6) 不完全性 7) 等级性

8) 滞后性 3.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 1) 人需要反馈 2) 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 3) 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 4) 人们需要的口味各异 5) 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 4.信息对管理的基础作用,可以由管理基本职能中信息的重要作用来说明 1) 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 2) 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 3) 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 4) 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 5) 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 6) 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 5.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的三个阶段 1) 情报阶段 2) 设计阶段 3) 抉择阶段 6.结构化决策的定义 结构化决策,是指建立在清楚的逻辑基础上的决策。 7.非结构化决定的定义 非结构决定是没有明确决策规则的决策。 8.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 1) 高层管理(战略管理)指有关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决策 2) 中层管理(战术管理)指为了保证战略性决策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准备而进 行的决策。 3) 基层管理(作业管理)指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效益而进行的决策。 第三节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2.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了系统、它收集数据,并向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与管理人员道在整个企业中起着反馈控制作用。具体如下 1) 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主要是识别、采集、校验 2) 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 3) 信息的存储:介质、地点、时效,目前存储设备有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 4) 信息的加工:查询、排序、归并、数学模型、人工智能 5) 信息的维护: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6) 信息的使用:系统输出结果应易读易懂,直观醒目。输出格式应尽量符合使用 者的习惯。 第四节信息化 1.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即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利用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价值上升,

软件设计师知识点

软件设计师考试的总体要求 软件设计师主要完成三项工作:(1)编写文档;(2)组织指导程序员开展工作;(3)软件优化和集成测试,开发高质量软件。本工作要求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具体讲就是,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要求,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规格说明书等相应的文档,组织和指导程序员编写、调试程序,并对软件进行优化和集成测试,开发出符合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高质量软件。 考试内容要求 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深到浅可分五个层次,分别要求为熟练掌握、掌握、理解、熟悉和了解。其中包括2个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8个掌握、2个熟悉,1个正确理解,具体体现在以下12个方面: (1) 掌握数据表示、算术和逻辑运算; (2) 掌握相关的应用数学、离散数学的基础知识; (3) 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4) 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5) 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6) 熟悉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7) 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C++、Java、Visual Basic、Visual C++中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8) 熟悉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9) 熟练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10) 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1) 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2) 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分析:相对于2001年考试大纲,新大纲对知识面的要求更宽,更注重软件设计开发的实践能力,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下午考试中。考试内容除了技术要求外,还增加了对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安全性、标准化、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要求,毕竟软件设计师是软件产业的骨干,因此考试要求相对较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 本部分包含以下内容: l 计算机科学基础 l 计算机系统知识 l 系统开发和运行知识 l 安全性知识 l 标准化知识 l 信息化基础知识 l 计算机专业英语 1.计算机科学基础 1.1 数制及其转换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制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 数据的表示 ·(原码、反码、补码、移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精度和溢出) ·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鞋店进销存管理系统 一.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早在1954年,银行、大公司和大企业纷纷采用计算机进行账户和账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统计报表等。从数据的收集、存储、整理到检索统计,应用的范围日益扩大,使计算机的应用很快超过科学计算,成为最大的计算机应用领域。 鞋店管理的特点是信息处理量比较大,所存的鞋种类多,而且由于进货单、销售单、需求单等单据发行量特别大,关联信息多,查询和统计的方式各不相同等原因,因此在管理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的重复传递,单据报表种类繁多,各个部门管理规格不统一等问题。 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满足计算机管理的需要,我们采取了下面的一些原则: 1、统一各种原始单据的格式,统一账目和报表的格式。 2、删除不必要的管理冗余,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程序代码标准化,软件统一化,确保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实用性。 4、界面尽量简单化,做到实用,方便,尽量满足书店中不同层次员工 的需要。 二.定义 “鞋店进销存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添加、修改、查询、退货操作等服务。用户在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系统核对正确进入系统内部。系统就要求用户选择事务类型(添加、修改、查询、退货等),直至用户选择退出应用服务,询问用户是否退出应用服务,如果用户选择结束,系统重回登陆界面。用户进入添加界面后,首先可以输入的数字必须大于等于100),否则系统显示输入有误。用户点击确认后,由系统查询,判断该取值是否超出库存量,如果没有,则系统会显示确认界面,用户单点击“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账单,并在后台进行工作,系统进行清

2020年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知识点汇总

【篇一】2020年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知识点:C++的ANSI 标准 标准化是把所编写的程序从一种类型的计算机迁移到另一种类型的计算机上的基础。标准的建立使语言在各种机器上的实现保持一致。在所有相容编译器上都可用的一组标准功能意味着,用户总是能确定下一步会获得什么结果。使用ANSI标准后,C++使应用程序可以轻松地在不同的机器之间迁移,缓解了在多个环境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维护问题。 当然,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考虑。如果程序是可以移植的,那么就不能把非标准库中的特性引入代码,还必须使程序对建立该程序所使用的开发机器的依赖性降到最低,否则迁移代码就很困难。 C++的ANSI标准还有另一个优点:它对用C++编程所需要学习的部分进行了标准化。这个标准将使后续的程序具有一致性,因为它只为C++编译器和库提供了一个定义参考。在编写编译器时,该标准的存在也使编写人员不再需要许可。 【篇二】2020年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知识点:如何控制需求变更 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概念,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启动、实施、收尾三个过程。需求变更的控制不应该只是项目实施过程考虑的事情,而是要分布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为了将项目变更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就需要采用综合变更控制方法。综合变更控制主要内容有找出影响项目变更的因素、判断项目变更范围是否已经发生等。 进行综合变更控制的主要依据是项目计划、变更请求和提供了项目执行状况信息的绩效报告。 (1)项目启动阶段的变更预防 对于任何项目,变更都无可避免,也无从逃避,只能积极应对,这个应对应该是从项目启动的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了。对一个需求分析做得很好的项目来说,基准文件定义的范围越详细清晰,用户跟项目经理扯皮的幌子就越少。如果需求没做好,基准文件里的范围含糊不清,被客户抓住空子,往往要付出许多无谓的牺牲。如果需求做得好,文档清晰且又有客户签字,那么后期客户提出的变更就超出了合同范围,需要另外收费。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手软,这并非要刻意赚取客户的钱财,而是不能让客户养成经常变更的习惯,否则后患无穷。相对于需求来说,什么WBS、风险管理、计划进度都是次要的,只要需求做好了就会一帆风顺。 (2)项目实施阶段的需求变更

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

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 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报告原则上不少于4000字,需在封面注明设计选题、班级、姓名、学号及课题设计日期、地点,其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面的容: (1)企业简介和系统可行性分析 (2)系统分析部分 1)组织结构图 2)管理功能图 3)业务流程图 4)数据流程图 5)数据字典 6)数据加工处理的描述 7)管理信息系统流程设想图(新系统模型) (3)系统设计部分 1)功能结构图设计 2)新系统信息处理流程设计 3)输出设计(主要指打印输出设计) 4)存储文件格式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 5)输入设计(主要指数据录入卡设计) 6)代码设计(职工证号和部门代号等) 7)程序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部分(信管班需写此部分容,非信管班不作要求) 1)程序框图 3)模拟运行数据 4)打印报表 5)系统使用说明书 (5)附录或参考资料

案例: 东红照明有限公司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 说明:本例时间较早,开发工具选用VFP。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现有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进行系统再开发实现,学习重点放在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实际过程、法及容。 这里给出一个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实例,目的是使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开发任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必须经历的主要过程,以及在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上开发者应当完成的各项工作容和应当提交的书面成果。 一、东红照明有限公司产品库存管理系统简介 东红照明有限公司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家生产照明灯的老企业,每年工业产值在四千万元左右。该厂目前生产的产品如表l所示。 表1 某厂产品品种规格、单价及定额储备

工厂的产品仓库管理组隶属于销售科领导,由七名职工组成,主要负责产品的出入库管理、库存帐务管理和统计报表,并且应当随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提供库存查询信息。为了防止超储造成产品库存积压,同时也为了避免产品库存数量不足而影响市场需求,库存管理组还应该经常提供库存报警数据(与储备定额相比较的超储数量或不足数量)。 产品入库管理的过程是,各生产车间随时将制造出来的产品连同填写好的入库单(入库小票)一起送至仓库。仓库人员首先进行检验,一是抽检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二是核对产品的实物数量和规格等是否与入库单上的数据相符,当然还要校核入库单上的产品代码。检验合格的产品立即进行产品入库处理,同时登记产品入库流水帐。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退回车间。 产品出库管理的过程是,仓库保管员根据销售科开出的有效产品出库单(出库小票)及时付货,并判明是零售出库还是成批销售出库,以便及时登记相应的产品出库流水帐。 平均看来,仓库每天要核收三十笔入库处理,而各种出库处理约五十笔。每天出入库处理结束后,记帐员就根据入库流水帐和出库流水帐按产品及规格分别进行累计,以便将本日发生的累计数填入库存台帐。 产品入库单如表2所示,出库单如表3所示,入库流水帐如表4所示,出库流水帐如表5和表6所示,而库存台帐帐页如表7所示。 产品库存的收发存月报表是根据库存台帐制作出来的。产品库存查询是通过翻阅几本帐之后实现的。目前库存报警功能尚未实现。 表2 产品入库单第册号 表3产品出库单第册号 表4 产品入库流水帐页 表5产品零售出库流水帐页 表6产品批发出库流水帐页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影印版 第七版 (Lonnie D.Bentley Jeffrey L.Whitten) 课后答案[1-4章].khda

Who are the typical stakeholders in an information system?what are their roles? system owners System owners is an information system s sponsor and executive advocate,usually responsible for funding the project of developing,operating,and maintaining the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 owners usually come from the ranks of management.For medium to large information systems,system owners are usually middle or executive managers.For smaller systems,system owners may be middle managers or supervisors.system users System user is a customer who will use or is affected by an information system on a regular basis capturing,validating,entering,responding to,storing,and exchanging data and System users make up information workers in any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 designer System designer is a who translates system user s business requirements and constrains technical solutions.She or he designs the computer databases,inputs,screens,networks,and software that will meet the system user s requirements.system builder System builder is a technical specialist who constructs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generated by the system designers. systems analyst Systems analyst is a specialist who studies the problems and needs of an organization to determine how people,data,processes,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est accomplish improvements for the busines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ole of system analysts and the role of the rest of the stakeholders? ing,val information. the vast major ing, entering ajority majority of the echnical technical special specialist trains into techn outputs,scr ments

软件工程分析与设计

软件工程分析与设计 1.1 问题解决和决策在现阶段,介绍杜威在1910年首先阐述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结构方法是很有益处的。约翰杜威确定的阶段是:问题是什么?可供选择的办法由那些?那种办法是最好的?你现在应该努力识别杜威的三个阶段与软件生命周期的相似之处。 为了弄清第一阶段的问题定义与我们的需求分析阶段之间的相似之处,在前面我们已经对生命周期介绍得足够多了。事实上,许多组织使用词汇‘问题’或‘项目定义’而不用‘需求分析’。后两个阶段同样的被认为相当于我们所提到的设计阶段。最近(1960),西蒙在有关决策的文章中提出了相应的结构。西蒙教授对决策阶段作以下分类:信息收集活动,设计活动以及选择活动。 单词‘信息收集’在这里使用其军事方面的意义,也就是,在外界环境中搜索做出决策所需的各种条件。‘设计’与发明及开发行为可能的发展方向有关。挑选一个详细的行动方案的活动称为选择。于是,我们的需求分析对应于信息收集活动。尽管软件设计员不需要拼命寻找作决定所需的环境条件,但人们通常会在软件设计员的桌子上看到‘需求说明书’。但是,西蒙所用的单词‘设计’与我们所用的不同。我们所用的‘设计’同时包括

选择的意义,而西蒙的‘设计’用来描述可能的解决方案的产生。 有理由相信问题解决.决策.软件分析和设计共享一个公共构架。主张前两项活动实际上在效果上是相同的,而最后一项活动恰是这一现象的一个详细实例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我们将坚持把软件设计当成解决问题的活动,并这样处理他。这表示我们必须在产生可能的解决方案和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两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 1.2 选择规模让我们以非常简单的设计问题开始。作为一个小家庭的双亲之一,你决定带着孩子和配偶到斯卡伯勒去游玩。你的设计问题是确定旅行的最好的方法。你有如下选择:乘火车,坐公汽或驾驶私人轿车。 要做出选择你需要其他一些东西。除非这三种选择之一能提供一些对你来说分重要的或是最佳的特性,否则你很难决定那种是最好的。因此,如果你想要把外出的费用减小到最少,根据火车的票价和乘轿车需消耗的燃料,立刻就可以做出决定。以这样的标准,最少的成本就称作设计标准或设计目标。类似的,你可以把旅行时间作为设计标准,研究一下旅行时间表和你的轿车的性能立刻就可以做出选择。顺便提一下,如果花销和旅行时间都很重要,那么做出选择是很困难的。这一点以后将会讨论。目前,我们必须专注于选择规模。

软件设计师知识点汇总

1计算机系统组成 运算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累加器ACC、寄存器组、多路转换器、数据总线组成。控制器:计数器PC、时序产生器、微操作信号发生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CPU 的功能:程序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处理(最根 本的)。 CACHE高速缓存的地址映像方法:直接地址映像(主存分 区,区分块)、全相联映像(主存分块)、组相联映像(主 存分区,区分块、块成组,CACHE分块成组)。替换算法:随机、先进先出、近期最少用、优化替换算法。性能分析: H为CACHE命中率,t c为Cache存取时间、t m为主存访问时间,Cache等效访问时间t a=H t c +(1-H) t m提高了t m/t a倍。虚拟存储器由主存、辅存、存储管理单元和操作系统软件组 成。 相联存储器是按内容访问的,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在虚拟 存储器中用来作段表页表或快表存储器、在数据库和知识库 中。 RISC精简指令集:指令种类少、长度固定、寻址方式少、 最少的访内指令、CPU内有大量寄存器、适合流水线操作。 内存与接口统一编址:都在一个公共的地址空间里,独立使 用各自的地址空间。优点是内存指令可用于接口,缺点内存 地址不连续,读程序要根据参数判断访内还是访接口。

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AID:0级不具备容错能力但提高了传 输率N倍、1级镜像容错技术、2级汉明码作错误检测、3级只用一个检测盘、4级是独立地对组内各磁盘进行读写的 阵列,用一个检测盘、5级无专门检测盘。 中断方式处理方法:多中断信号线法、中断软件查询法、 菊花链法(硬件)、总线仲裁法、中断向量表法(保存各中 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内存与IO设备直接成块传送,无需CPU干涉。根据占据总线方法不同分为CPU停止法、总线周期分时法、总线周期挪用法。 输入输出处理机用于大型机:数据传送方式有字节多路方 式、选择传送方式、数组多路方式。 指令流水线:操作周期是最慢的操作的时间。建立时间是达 到最大吞吐率的时间。 总线内总线:ISA、EISA、PCI;外总线:RS-232(3根线全双工15米)、SCSI(并行外总线、16位、最大320M秒、最多63个设备20米)、USB(4条线480M秒接5层127个设备)、IEEE-1394(串行6条线3.2G秒热插) 阵列处理机:单指多数据流SIMD,同步同时执行同一指令。多处理机:多指多数据,多处理机互连应满足高频带、低成 本、方式多样、在不规则通讯下连接的无冲突性。四种结构:总线式、交叉开关、多端口存储器结构、开关枢纽式。

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复习纲要)

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复习纲要) 目录 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 (1) 第一部分 (2) 第1章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 (2) 一.基本概念 (2) 二.重点内容 (2) 第2章信息系统构件 (3) 一.基本概念 (3) 二.重点内容 (3) 第3章信息系统开发 (4) 一.基本概念 (4) 二.重点内容 (4) 第4章项目管理 (6) 一.基本概念 (6) 二.重点内容 (6) 第二部分 (6) 第5章系统分析 (6) 一.基本概念 (6) 二.重点内容 (7) 第6章需求获取的调查研究技术 (8) 一.基本概念 (8) 二.重点内容 (8) 第7章使用用例建模系统需求 (8) 一、基本概念 (8) 二、重点内容 (9) 第8章数据建模和分析 (9) 一.基本概念 (9) 二.重点内容 (10) 第9章过程建模 (10) 一.基本概念 (10) 二.重点内容 (11) 第10章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 (12) 一.基本概念 (12) 二.重点内容 (12) 第11章可行性妇女系和系统方案建议 (13) 一.基本概念 (13) 二.重点内容 (13) 第三部分系统设计方法 (14)

第一部分 第1章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 一.基本概念 1.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人、数据、过程和信息技术之间相互作用,收集、处理、存储和提供支持企业运作的信息的集合体。 2. 二.重点内容 1. 七类信息系统应用: 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信息系统、主管信息系统、专家系统、通信和协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2.系统关联人员(参与者) 1)系统所有者: 2)系统用户: 内部系统用户(如技术人员、服务人员、中间经理、高层经历) 外部系统用户(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 3)系统设计人员(如网络架构师、数据库管理员、web架构师) 4)系统构造人员(应用程序员、系统程序员) 5)系统分析员 6)外部服务提供者 7)项目经理 3.系统分析员的角色 系统分析员既懂业务又懂技术,他们首先研究业务问题和机遇,然后把业务和信息需求转换为对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规格说明,而这个信息系统则由包括程序员在内的技术专家来实现。 4.系统分析员所需的技能 有效的信息技术知识 一半商业知识 通用的解决问题的技能 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