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女性体型分析与发展规律研究

中国女性体型分析与发展规律研究

中国女性体型分析与发展规律研究
中国女性体型分析与发展规律研究

女性社会地位论文

中国女性的地位问题,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它不仅是中国社会一个层面的一部发展史,更是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变化史。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下女性的地位问题: 从相敬如宾到男尊女卑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是《汉乐府》中脍炙人口的词句。它讲述的是一位女子的山盟海誓,充分提炼了自由恋爱的精神和敢爱敢恨的态度。 也许很多人是从琼瑶阿姨的作品中了解其中的情怀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情怀却出自先秦和汉代的历史背景。 我们可能印象中,古代就应该是充满了性别歧视和礼教压抑的,但其实这首诗就能反映出这种地位差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相敬如宾、至死不渝、相濡以沫等形容男女相敬相爱的词汇,就足见性别歧视本身始终存在于我们文化当中。 母系社会时妇女地位很高,之后夏商周妇女地位降低,春秋战国时期妇女地位更低,交易买卖实属平常,到唐朝时,因为武则天登基为帝,妇女地位又大大提高,甚至一度使得当时人人都渴望生女而不是生男,之后到清朝,妇女地位依然很低,到近代时,随着西方民主自由、男女平等的思想的传入,妇女地位一步步提高,直到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应该说性别问题是带有社会性的,一方面是男性在社会分工中逐渐占据了非常主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跟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建立有关。但是即便如此,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不能完全抹去那些自由浪漫的诗篇。 从先秦到汉唐,封建社会的如日中天,也从根本上淹没了诗句的美好意义。从而进入了一个男尊女卑、天经地义的时代。 女性物化及礼教的迫害 应该说,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对妇女的迫害和歧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男性在婚姻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男方在婚姻关系中占据绝对地位,对感情不忠的量刑差异也颇为巨大,更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女性本身被物化。 马未都先生在说中国古代家具的时候曾经提到《金瓶梅》中的一个章节:西门庆购买了两个丫环和一部拔步床而这两个丫环的身价加在一起还远不如一部床的价值组建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低下 这样的地位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妾”的出现,封建礼教的威力在于,通过等级观念,不但迫害女性,而且还在女性中设置阶层,通过这样的阶层来达到女性们自主迫害的局面。同样是女人,妻子的地位与丈夫并列为家长,而“妾”只能

中国的女权主义

其实近两年关于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伸张,现代女性做得确实够多、也确实不错。曾经轰动一时的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xx的女权主义 中国的女权主义,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的价值表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思想与行为解放而努力,要将全世界妇女的利益放在同一个起点,协助官方处理女性主义面临的问题。 构建xx特色女权理论 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阶段不同于西方,不能用西方语境中的术语和理论直接和中国对应,关于女权主义,同样有一个中国化的问题。在中国语境下,可以有女权,也可以强调尊重女权,但不可以上升为女权主义,因为中国的思维模式中,女权主义是和男权主义对应的,男权主义不对,女权主义同样不对。真正和谐的男女关系是有区别的平等,有些事情侧重于男人更好,有些事情侧重于女人更好,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平等,因为男女的确存在区别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西方的思维中,往往采用矫枉过正的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然后发现问题再纠正问题。 女权主义哲学概括起来,对各类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和对各种成功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十大方面: 1.女性境遇的考察,女权主义发现,女性在社会地下的地位和悲惨境遇,不是男性统治者所说的那样,不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女性的性别,或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角色等,都是社会不平的的现实给与的.女性是被构造的,没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 2.女性存在的缺失,在研究中,人们发现,女性遍布存在于这个社会里,他们只是非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非存在的状态是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不合理的历史造成的,表现力人类整体的存在的缺失。

最新2020年中国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最新2020年中国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女性生活蓝皮书: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no9》今天在京发布。该书由中国妇女杂志社、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和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共同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XX年《女性生活蓝皮书》,通过大量第一手调查数据呈现女性生活状况,包括《第10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XX年中国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状况调查》《产后重返职场哺乳期妈妈工作生活状况调查》《城市女性和家庭旅游变化趋势初探》,以及有关维护女性消费权益、“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建设学术专论”等方面的文章。 XX年《女性生活蓝皮书》中《第10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XX年被调查女性对生活质量感知良好,总体评价指数为63.2分,主观评价为74.9分,62.0%的城市女性感到幸福。36.1%的女性对个人收入感到满意,比XX年增加。城市女性个人收入平均为7267.2元,女性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平均为32.3%。41.5%的女性对工作表示满意,工作使女性“经济独立”“更自信、更受尊重”“生活更充实精彩”。职业女性面临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是普遍现状。61.8%的被调查女性认为自己健康,超过五成女性的精神状态是积极向上、开朗乐观,62.0%的女性感到幸福,61.0%的女性名下有房产。对居住环境总体评价分别为60.4分,比上年有所提高。

XX年《女性生活蓝皮书》中《XX年中国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显示,XX年,被调查女性家庭收入用于消费、储蓄、投资的比例是61:23:16,消费比例比上年显著上升。被调查女性最大一笔开支用于购买服装服饰的人数最多,已连续7年稳居个人最大一笔开支的第一位;女性个人旅游开支最大,家庭房产开支最大。67.7%的人外出旅游;91.8%的人网购,比上年显著上升,网购消费占家庭支出的1\5强。52.3%的被调查者参加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平均支出为5138.8元。 XX年是我国政府关于“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20年,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已成为资产评估行业的重要力量,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推动着女性自身的发展与进步。XX年《女性生活蓝皮书》中《中国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状况调查》显示,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队伍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高学历、专业集中、技术性强的高素质队伍,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是一支工作适应性强、职业忠诚度和工作满意度高的稳定的队伍,77.6%的被调查女性认为资产评估师首要核心竞争力是“专业胜任能力”,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工作时间长、出差多、工作压力大,65.3%的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幸福感,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与男性从业者有着明显的差异。 生育是职业女性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XX年《女性生活蓝皮书》中《产后重返职场哺乳期妈妈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显示,

唐代女性地位探究文献综述

1关于唐代女性地位探究这一选题,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即唐代女性的家庭地位与其社会地位。相关史料主要分布在《旧唐书》《新唐书》《太平广记》,比较集中。 关于唐代女性的家庭地位,细分来看,又分为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个阶段,史料主要集中在新旧唐书的各传中。如《旧唐书·李光进传》载:“光颜先娶妻,其母委以家事,母卒,光进娶妻,光颜使其妻管钥家籍财物归于其女也。”又如《新唐书·徐岱传》中有:“岱吝啬,自持家管钥,世所讥云。”可见当时社会风气是主妇在家庭中担当财物的管理人。此外,《旧唐书·列女传》《新唐书·公主传》等都可作为史料依据,反映唐朝一代女性特别是贵族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所受到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较少。 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体现在女性参政,社会交往,受教育情况这几个方面。女性权利达到顶峰是在女皇武则天时期,主要史料参考新旧唐书的《则天本纪》,其余女性参政资料分散于各传中,如《资治通鉴》卷194,卷209,《旧唐书》卷51,《旧唐书》上官昭。关于女性社交,《太平广记》卷31,卷386分别记载了一些节度使夫人和都督夫人设宴招待下属夫人的事例,这对她们协助丈夫处理公务,协调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好处。这就说明了当时的贵族妇女还没有完全沦为养尊处优的家庭奴隶,其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而《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士女,游春野出,遇名花则设席祭草,以红裙相插挂,以为宴幄”。反映了唐代女性能够自由出入及旅游。 除了以上史籍,还有很多史料可以借鉴参考。如《礼记》《全唐诗》《唐会要》等。 以上是关于这一选题的史料搜集情况,下面介绍当代相关的学术研究概况。近年来有关女性地位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特别是在古代女性地位的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所以搜集材料相对便利。 现当代的学者这要侧重从经济、法律、婚姻家庭等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唐代女性的地位。 段塔丽于2001年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从夫妻关系看唐代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一文,她说到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放的时期,其“开放性”不仅表现在皇朝内政外交等方面,而且还生动而具体地反映在家庭内部夫妻关系等方面。唐代夫妻关系上的开放,以及丈夫对妻子人格意志的尊重和行为上的宽容,为整个封建时代所少有。此外,贵族女性的地位远远高于下层社会。据台湾王寿南先生的统计:唐代公主总共210人,其中公主二嫁者27人,三嫁者3人,除去早亡和入道的公主,再嫁公主占总数的23%,远远高于下层社会。王曰美在《齐鲁学刊》2005年02期上的《唐代贵族妇女婚姻家庭观念研究》,文中说到在唐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时期,唐代贵族妇女的地位相对提高。她们敢想敢做,旷达不羁,向儒家礼教进行了大胆地冲击,昂扬地追求个性解放,婚姻家庭观念变得清新、率真而自然,其放达程度在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极致。这些都是从婚姻家庭方面的研究来指出唐代女性的地位较之前代有了提高,女性地位提升。但有些学者注意事物的两面性研究。如:汤蓉岚于2003年发表在《台州学院学报》上《论唐代妇女生活的悖反现象》一文,文中谈到唐代的女性向来被认为是封建时代比较幸运的一群,她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她们毕竟没有超脱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因而又在法律、伦理上受到种种歧视和压制。这种悖反现象和两面性,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唐代妇女自主抗争的表现。张金桐与左占平在《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发表的《唐代妇女及其地位》一文也指出唐律“奴婢贱人,律比畜产”的地位,与其前代婢女的“资产”属性并没有两样。唐代妇女地位的提高应该是全社会妇女地位的提高。唐人的妇女观仍然是“男尊女卑”。唐代妇女生活比较开放,当源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并不意味着其地位的改变。 近年来有关女性地位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特别是在古代女性的研究方面出现的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唐代一朝便是一个热门,但是以法律为出发点来研究女性地位的 1

中国女权主义

中国的女权主义 摘要:人类文明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之中,绝大部分的社会都是一种崇尚男权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体制下,相当于男性,女性享有更少的权利,位于被支配的社会地位。这种情况在古代中国显得尤为突出。“女权主义”是一个近代才出现在中国的词,但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中国仅用了差不多100年的时间,就大体上把之前5000多年的男权观念颠覆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心中有着一个观念:追求性别平等。这篇文章概述了中国女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男权社会的本质与物质基础做了剖析,对理想的性别制度做出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女权主义平等性别制度男权 一、女权主义 (一)女权主义在中国的产生 1903年8月,金一写的《女界钟》由上海爱国女校发行。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女权万岁”的口号。 金一在写《女界钟》中开宗明义写得非常生动,并未用太多华丽的辞藻,震撼到了我们:“梦想欧洲白色子,当此时日,口卷烟,手榔仗,肩随细君,挈带稚子,昂头掉臂于伦敦、巴黎、华盛顿之大道间,何等快乐,何等快乐!何等自在!吾恨不能往!(那些欧洲的白人男性啊,这会儿正嘴里叼烟斗,手里拿着斯地克,挽着爱人,带着小娃儿,昂首勾肩搭背在伦敦、巴黎、华盛顿大街上啊……我恨自己不能那样!)”高彦颐教授对此评论说:“金一在开头写得很坦率,他讲的是女权主义、男女平等,但动机实际是他认为中国男人在欧洲白人面前丢脸,他自己不能昂首,矮人一截,回过头来要去解放比他更该出色的女人。原来近代中国的女权主义的萌芽和原动力竟是男人在帝国主义冲击下所产生的自卑!”【1】那么来分析一下,在当时金一提出“解放女性”这样一个口号下,国内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个口号代表着部分中国男人什么样的心态呢? 首先,当时欧美的性别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女性大多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教育,而且很多女性不再依附于男性,开始努力追求自身的价值。在婚配制度上,男女自由恋爱,维持双方之间关系的是美好的爱情而不是其他约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男人“羡慕嫉妒恨”了,他们看外国男性可以有那么美好(受过教育、大方得体、和他们有共同思想)的女性陪伴,而且拥有爱情这个东西。然后转过头来看自己身边的女性,却基本上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甚至连感情都没有,心中自然产生一种落差感,于是,中国男性转过头来说,中国的女性你怎么能这样啊,你应当受教育,应当和男性平等啊! 其思想大概可以这样表示: 眼界变开阔→见到更多欧美男女生活→羡慕外国女性的思想、修养及爱情→渴望得到这样的伴侣→中国的女人普遍综合素质较低→解放女性,男女平等的口号提出这也难怪高彦颐教授感慨“近代中国的女权主义的萌芽和原动力竟是男人在帝国主义冲击下所产生的自卑!” 因为虽然男性提出了解放女性的口号,但毕竟这是一种唯男独尊的想法,因为这样的解放女性,其目的还是男性想要享受女性,只是自己的眼界高了,对女性的要求也高了,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只能提升女性的内涵,比如受教育。然后男性美其名曰“解放女性,女权主义”。 当然,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这种思想,因为不管出于那种动机,毕竟它开启了中国女权主义的先端,让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在这方面思想有了萌芽。毕竟历史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男性在男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中突然认真反思性别制度,提出“解放女性”不大现实,所以无

中国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女性生活蓝皮书: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No9》今天在京发布。该书由中国妇女杂志社、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和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共同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5年《女性生活蓝皮书》,通过大量第一手调查数据呈现女性生活状况,包括《第10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2014年中国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状况调查》《产后重返职场哺乳期妈妈工作生活状况调查》《城市女性和家庭旅游变化趋势初探》,以及有关维护女性消费权益、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建设学术专论等方面的文章。 2015年《女性生活蓝皮书》中《第10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被调查女性对生活质量感知良好,总体评价指数为63.2分,主观评价为74.9分,62.0%的城市女性感到幸福。36.1%的女性对个人收入感到满意,比2013年增加。城市女性个人收入平均为7267.2元,女性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平均为32.3%。41.5%的女性对工作表示满意,工作使女性经济独立更自信、更受尊重生活更充实精彩。职业女性面临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是普遍现状。61.8%的被调查女性认为自己健康,超过五成女性的精神状态是积极向上、开朗乐观,62.0%的女性感到幸福,61.0%的女性名下有房产。对居住环境总体评价分别为60.4分,比上年有所提高。 2015年《女性生活蓝皮书》中《2014年中国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被调查女性家庭收入用于消费、储蓄、投资的比例是61:23:16,消费比例比上年显著上升。被调查女性最大一笔开支用于购买服装服饰的人数最多,已连续7年稳居个人最大一笔开支的第一位;女性个人旅游开支最大,家庭房产开支最大。67.7%的人外出旅游;91.8%的人网购,比上年显著上升,网购消费占家庭支出的1\5强。52.3%的被调查者参加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平均支出为5138.8元。 2015年是我国政府关于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20年,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已成为资产评估行业的重要力量,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推动着女性自身的发展与进步。2015年《女性生活蓝皮书》中《中国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状况调查》显示,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队伍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高学历、专业集中、技术性强的高素质队伍,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是一支工作适应性强、职业忠诚度和工作满意度高的稳定的队伍,77.6%的被调查女性认为资产评估师首要核心竞争力是专业胜任能力,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工作时间长、出差多、工作压力大,65.3%的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幸福感,女性资产评估从业人员与男性从业者有着明显的差异。 生育是职业女性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015年《女性生活蓝皮书》中《产后重返职场哺乳期妈妈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显示,70.6%的被调查者休完产假后按时上班。超过八成女性仍在原单位、原岗位、原职位工作。宝宝1周岁前,85.2%的女性没有被单位安排上夜班、加班、出差。重返职场后,女性的主要精神状态是疲惫。70.6%的被调查者希望产后实行弹性工作制。50.4%被调查者使用了每天1小时的哺乳时间。仅有15.6%的被调查女性所在单位配备了哺乳室,37.7%的单位配备了保存母乳设备。73.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坚持母乳喂养,且尽可能时间长点,26.1%的女性加入背奶族,北京女性加入背奶族的比例最大。生育宝宝,重返职场,被调查者的三大感受是:幸福、辛苦和快乐。66.8%被调查者有了宝宝后,幸福感提升了。 2015年《女性生活蓝皮书》中《城市女性和家庭旅游变化趋势初探》显示,旅游已

女性消费者分析报告

女性消费者分析报告 前言 在当今世界,女性不仅已成为主导中国日用消费品市场消费观念的主力军,而且正在日益成为影响中国耐用消费品市场消费观念的生力军。可以这么说,女性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支主导消费力量。下面,我们以女性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 女性消费者的基本特征及分析 男性消费者在购物时,特别是购买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时,较多地注意商品的基本功能、实际效用,在购置大件贵重商品时有较强的理性支配能力;而女性消费者对商品外观、形状,特别是其中表现的情感因素十分重视,往往在情感因素作用下产生购买动机。商品品牌的寓意、款式色彩产生的联想、商品形状带来的美感或环境气氛形成的温馨感觉等都可以是女性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有时是冲动型购买行为。购物现场的环境和促销人员的讲解和劝说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女性消费者的购买,有时甚至能够改变她们之前已经做好的消费决定,使其转为购买促销的产品。 相比男性消费者来说,女性消费者更注重: 1、商品的实用性和细节设计。 女性消费者心思细腻,追求完美,购买的商品主要是日常用品和装饰品,如服装鞋帽等,因此对购买商品时比男性更注重商品细节,通常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之间进行比较,更关心商品带来的具体利益。现在丰富的同样的产品比性能,同样的性能比价格,同样的价格下比较服务,甚至一些小的促销礼品和服务人员热情的态度都会影响女性消费者的购买决定。这就要求商家对产品的细节做到尽善尽美,避免显而易见的缺陷。 2、商品的便利性和生活的创造性。 目前我国中青年女性就业率较高,城镇高于农村。她们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务劳动,所以迫切希望减轻家务劳动量,缩短家务劳动时间,能更好地娱乐和休息。为此,她们对日常消费品和主副食的方便性有更强烈的要求。新的方便消费品会诱使女性消费者首先尝试,富于创造性的事物更使女性消费者充满热情,以此显示自己独特的个性。 所以,总的来说,女性消费者有三大特征: 1、挑剔而冲动的消费者 ①女性的品牌敏感度不如男性 ②女性购物更加细致 ③女性购物更加非理性 ④女性消费易受他人影响 ⑤女性更重视购物环境 女性和男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略有不同,女性更加看重家庭而男性更加看

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研究

浅谈中国女性社会地位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到今,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其他国家的女性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历史过程。本文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化影响 一、从古到今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1、母系社会------“女主”地位 母系氏族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生产经验不足,所拥有的主要是以石器为主的极其粗糙、简陋的生产工具。同时,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大自然变幻无常,野兽出没,人类时常面临着生命的威胁,一个人根本无法独立生存。因此人们只有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在简单而合理的社会分工中共同抵御自然的侵袭,保证自身的生存。在这样的简单的社会分工中,男子主要从事狩猎、打鱼、防御野兽,妇女主要采集食物、生儿育女、缝衣做饭$狩猎!打鱼由于技术设备的限制,收获很少,而防御更使男子损失较多。女子从事的采集等工作安全系数要高得多,并且当时人口稀少,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使女子采集的收获颇丰,所以,女子在经济方面有很高的地位。女性牢牢地抓住了经济大权,从而也奠定了女性处于氏族群体核心的社会地位。母系氏族时代早期处于人类的婴儿期,人们的意识尚处于低级阶段,不知道两性生活与生育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能解释女性的生育现象。人们看到大地可以生长植物,女性可以生出孩子,对其原因却一无所知,于是认为女性和大地一样有着生长万物的神秘力量,于是就把女性当作神来崇拜。这一时期女性是社会的主体和中心,并且以其生殖能力和所掌握的部落经济权利而取得崇高的地位,女性受到人们“神’一般的敬仰。 2、父权社会-----“女奴”地位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私有制的形成,交换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个人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思想和认识也得到很大提高。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巩固,从根本上稳固了男性的地位,也进一步将女性从事的采集等行业边缘化,决定了女性地位被贬低的命运。直至社会发展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女性社会地位边缘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女性的光辉时代一去不复返,男性逐步占据了社会的主导,甚至是全部,女性变为男性的附属。父权社会成为女性的“女奴’时代。 3、新民主主义时期--------打碎封建枷锁 五四运动是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一座界石,它翻开了中国女性发展新的一页。自五四运动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及西方开明思想的传入,中国女性社会状况得到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开女禁,兴女学,女性的潜力展现,社会地位与发展状况也得到相当的改善。新中国建立后,广大中国妇女终于获得了解放,形式上的解放。建国后,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发展状况得到了一个质的变化。首先,女性的各项基本权利逐渐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承认。女性首次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拥有了参政的权利。《婚姻法》的颁布,从根本上使广大女性得到了婚姻自由。《妇女权益保障法》给女性提供了一个正当维权的途径。其次,妇女与男子共同接受教育和参与生产,给了女性自身发展与独立的机会,女性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情形堪虞。 4、社会主义时期--------男女平等 改革开放后,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宪法和其他法律进一步规定妇女有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切实保护妇女政治权利的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妇女与男子享

中国现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

中国现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作为人类性别文化转型的重要潮流之一,女性主义在世界各国己呈现出出丰富多彩的形态,并在其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呈现出开放多元的理论建构面向。女性主义力图通过教育来实现女性的自我解放进而直接参与人类文化转型,通过思想和文化而不是战争与暴力来达到改变人类现状并使之变得更美好的目的,因而,女性主义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女性主义思想的多样性不仅为我们理解始女受压迫的根源,理解性别歧视如何与其他危害人类的各种偏见提供无限开阔的思路与启示,也为我们所生活的多元文化时代提供了对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的最丰富的思考。 女性写作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初的"五四"以"人的觉醒" 为标志的新文学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冰心,其他主要作家还有陈衡哲、石评梅、庐隐、冯況君、凌叔华、谢冰盖等。 冰心发表作品的时间虽然晚于陈衡哲,却是新文学创立以来第一位可以与当时著名的男作家平起平坐的女作家,并且在小说、散文和诗歌多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在上学期,我们曾学习过她的散文,她写的"美文"(艺术散文)曾与大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一起,被看作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下创作的小诗^主要有《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被称作"繁星体",曾开创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她的小说在主题上与她的散文和诗歌是"三位一体" 的,都是歌颂母爱、童真和大自然,并以提出问题的广泛性和现实性而引人注目。冰心的创作风格和主题虽然都有女性的特点,而强调"个性解放"、"恋爱自由"正是"五四"

新文学的主要特点,但她并不有意识地强调自己的女性角色,她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憶俾》、《去国》,以及《庄鸿的姊姊》等小说所提出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女性问题,而主要是当时社会问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与冰心一样,当时的其他女性作家大多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创作题材,如庐隐的《海滨故人》、《曼丽》,冯況君(涂女士)的《卷蔬》、《春痕》,凌叔华的《花之寺》、《绣枕》等,但也仅仅是把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并不特别在意"女性"的身份。在教材中,将谢冰营的名字排在其他作家之前并无道理,虽然她是一位多产作家,也写过一些女性题材的作品,如《空各幽兰》、《一个女兵的自传》、《女兵十年》等,但在"女性文学"的创作上并不比其他作家更突出,且成名较晚,其主要作品多发表或出版于1928年以后。 倒是在这个高潮出现之后,随着文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家们的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丁玲在1930年代前后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的第一批作品,以大胆表现女性内心的"性苦问"而起到了惊世骇恪的作用。但这种出色表现也只是兽花一现,随着她加入"革命文学"的创作后,女性意识逐渐消失。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还有几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如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她们虽然各有成就,但并没有在"女性文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50年代以后,情况更不容乐观,一是女性作家本来就不多,比较有名的也就苑志駒、宗琐等几位,二是这些女性作家创作中騰跋的一点女性意识刚一薪露头角,就遭到以男性

(完整版)化妆品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市 营 作 业姓 名:王晗 学号:20139438 班级:财务管理201304

女性化妆品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一、摘要 爱美是人的天性,女性对美丽的追求也更加执着,因此化妆品也大行其道,成为爱美者追逐的宠儿。现代女性对化妆品消费的认识无论是深度还是档次都有了明显提高,很多女性觉得现在生活压力大,容易衰老,要好好保养,日益激烈的竞争促使女性越来越关注自己的“面子”问题。还有很多女性觉得化妆品不仅满足了自己追求美的需求,而且让自己更快乐、更自信。因此,本文对化妆品消费者的行为进行简单的分析。 莎士比亚曾说过:“上帝创造女人一张脸,女人又给自己一张脸。”换句话说就是女人有两张脸,一张是老天给予的,一张是自我期望的。很多女性心中常有一种“唯我”意识,最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一个”。 随着生活水平和女性自我认知的提高,很多年轻女孩和45岁以上的中年女士也越来越注重对皮肤的保养,化妆品消费群体呈现扩大的趋势。“享受生活,追求时尚”成为现代女性日常消费的明显特点。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一)女性化妆品消费者购买顾客分析 5W1H是管理工作中对目标计划进行分解和进行决策的思维程序。它对要解决问题的目的、对象、地点、时间、人员和方法提出一系列的询问,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六个问题是: (1)Why——为什么干这件事?(目的); (2)What——怎么回事?(对象); (3)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地点); (4)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时间); (5)Who——由谁执行?(人员); (6)How——怎样执行?采取那些有效措施?(方法)。

中国女性消费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女性消费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女性消费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 一、读懂女人心,引爆“她经济” (2) 1. “有钱任性” (3) 2. “有权司令” (3) 3. “人人女神” (4) 二、女性消费四大新趋向 (4) 1. 情感性消费突出 (4) 2. 互联网时代的女性消费 (5) 3. 三四线城市女性消费群体崛起 (7) 4. 女性购买力崛起 (9) 三、颜值经济时代 (9) 1. 医疗美容发展迅速 (9) 2. 国产化妆品品牌崛起 (12) 四、时尚轻奢珠宝发展现状 (17) 1. 恒信玺利 (18) 2. 千叶珠宝 (20) 五、服装市场发展情况 (21) 1. 吉芬设计 (23) 2. 仙宜岱 (25) 六、电视购物情况分析 (26) 1. 风尚购 (26) 一、读懂女人心,引爆“她经济”

随着社会从“力时代”走入知识信息经济时代,女性生理上的劣势正慢慢被淡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职场,拥有独立收入,她们崇尚“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即“她经济”。庞大的消费基数、女性经济独立与自主、旺盛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围绕“她经济”的新的经济增长市场已然形成。女性消费需求的蓬勃发展引导了一系列新的消费趋势,为商家提供了无限机遇。读懂女人心的企业有望在消费升级的当下获得高速增长。 1. “有钱任性” 收入提升和财务独立是女性消费的重要基石。唯品会与经济学人智库 EIU 联手发布的亚洲女性研究报告《崛起中的亚洲女性网购力量》显示:在亚洲,截至 2013 年女性占据了 29%的高级管理职位,高于北美与欧洲。越来越多女性走入职场,逐渐独立、富裕的亚洲女性将成为未来消费领域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中国大陆地区, 62%的女性称自己共同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中国女性对家庭收入的平均贡献率已从 1980 年的 20%猛增至现在的 50%。与此同时,女性在财务方面越来越独立。中国大陆高达76%的受访者称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48%的受访者拥有自己的信用卡。 图 1:中国大陆 91%的城市女性是家庭收入来源之一 资料来源:《崛起中的亚洲女性网购力量》,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2. “有权司令” 中国女性在家庭消费决策中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年度消费数据显示,全国 75%

女性消费者行为分析

中国女性消费行为分析 王龙 200850122 工商0802班 女性消费现状分析 一、女性消费市场总体特征 女性消费者不是指全部女性,而是指在实际市场上有购买能力的女性。通常包括青年、中年女性消费者,年龄段从18—55岁左右。这是因为少年儿童中女性购买者多是在家长指导下进行消费活动,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购买行为尚未完全独立,心理特征区别不大。而老年女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心理从青年、中年时形成了习惯与定式,与中青年女性消费者的差别也不大。 女性消费者在市场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从青年时期开始,她们一般就对自己消费的时装、化妆品等自主决策。在家庭中,她们又承担着妻子、母亲的角色,是绝大多数食品、日用品、儿童用品的购买者。在家庭大件商品购买中,她们的意见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些人甚至就是最终的决策者。 女性消费者往往懂消费、懂时尚、懂的关心家庭成员,所以她们在购物偏重上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注重商品的外表和情感因素 男性消费者在购物时,特别是购买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时,较多的注意商品基本功能,实际效用,在购置大件贵重商品时,有较强的理性支配能力;而女性消费者则有很大的不同,她们购买穿着类商品,包括服装、服饰、鞋帽、围巾等,对商品外观、形状,特别是其中表现的情感因素十分重视,往往在情感因素作用下,产生购买动机。 (二)注重商品的使用性和细节设计 由于女性消费者在家庭中的地位及从事家务劳动的经验体会使她们对商品的关注角度与男性有所不同。她们在购买生活日常用品时,更关注商品的实际效用,关心商品带来的具体利益。商品在细节之处的设计优势,往往更能博得女性消费者的欢心。 (三)注重商品的便利性和生活的创造性 目前,我国中青年女性就业率比较高,城镇又高于农村。她们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务劳动,所以迫切希望减轻家务劳动量,缩短家务劳动时间,能更好的娱乐和休息。为此,她们对日常消费品和主副食品的方便性,有更强烈的要求。每一种新的,能减轻其家务劳动的方便消费品,她们都乐意接受,并愿意首先尝试。同时,女性消费者对生活中新的、富于创造性的事物,也都充满热情,如一件新装饰品、新房间的布置,做一个从未做过的菜等等,以显示其创造性。 (四)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女性消费者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她们往往以选择眼光、购买内容及购买标准来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在购买活动中,营业员的表情、语言、广告宣传及评论,都会影响女性消费者的自尊心,进而影响消费行为的实现... 二、女性消费六大特点 1.储蓄少,支出多 “月光光,心慌慌”是时下女性流行的经典自嘲,这话虽然夸张但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时下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收入的分配状态:储蓄少,支出多。调查显示,60%以上的女性

当代女性地位调查研究报告

从工作家庭冲突方面探讨当代女性地位的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性别问题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研究性别问题就不得不提女权主义这个词。女权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介绍到我国。当时的学者根据西方的女性运动发展和中国传统“封建家长制”的社会背景将feminism这个英文词汇翻译为女权主义。然而中国女性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被几千年来传统的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约束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历经母系氏族时期、父系氏族时期、奴隶制时期、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在女性主义的进入到中国之前的时期里,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是在降低的,悠久的历史压迫和奴役已经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潜意识里对女性地位“低下”的认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人对待女性的看法也在改变,特别是早期的一些革命参与者。毛泽东同志就妇女解放的思想曾发表过多篇文章,仅1919年就超过20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国民素质也得到了整体的提高。西方女性主义思想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同,这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的提高。女性对自我本身的看法变得更加肯定和越来越注重自我实现。但在男性主宰的传统社会中,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期待着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女性在这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但相应地,女性对工作相关需要的增加,限制了她们对家庭角色的参与和贡献。在我国,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家庭中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也超过70%,但是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女性工作的高比例都没有改变家务劳动分工的状况。 职业女性必须面临家庭工作之间的冲突,在家庭家务分工中(也包括非职业女性)又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中国女生的社会地位低下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女性主义的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同。 一、国外文献综述 在人类社会研究中,对于人权这个概念的研究已经有200多年了,但最初的人权并不包括女权。在18世纪,欧洲地区在宗(新)教伦理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出了资本主义精神【1】,

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女权主义起源于西方,但在其在中国,这个不同于西方的典型东方国家中,女权主义的发展又有了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本文从女权主义在中国的视角着手,研其在中国发展的特点以及中西女权主义的差别等相关内容。结合有关女权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所引起的事件,谈谈女权主义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关键词:女权主义中国差异影响 一、女权主义的概念 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权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女权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sexuality)之上。女权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 二、女权主义的起源 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译文理解成一个主要以女性社会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候,传到中国,译为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用语,两者本质没有区别。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线的社会运动。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且会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比如苏丹的性器割除或北美的玻璃天花板效应,以及中国的女性参政、女性劳动报酬偏低等问题。 三、女权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 1、中国女性主义的起源 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早在20世纪初就已传播到了中国。1902年,斯宾塞的《女权篇》被介绍到中国,这是中国近代翻译的第一本女性主义著作。1903年,约翰·弥勒的《女人压制论》和第二国际的《女权宣言书》也被译介进来,还有柳亚子所作的《黎里不缠足会缘起》。孙雄在《论女学宜注重教育》一文中,描述了女学东来的盛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当时中国流传之广、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可能有人会说,在中国历史上有千古一帝—武则天,晚清五十年,尽在此女慈禧太后,安史之乱的杨玉环以及两宋第一女词人李清照,这些人物的出现难道不能代表中国女性主义的起源吗?没错,这些女性都非常杰出,在当时的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但这些女性也毕竟是少数,而且还是很多年才出那么一个。而女性主义既然称之为一种主义就,就应该是大范围的,能够带来广泛社会影响的运动。并不是一个或两个的出现就可称之为起源的。所以女性主义在中国的起源还要从20世纪西方女权主义传入开始算起。 2、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虽然女权主义在20世纪初就传入中国,但是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阻碍,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而且一直作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附属品。一直到20

中国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

中国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women's role in society of china) R eferring to women’s role in society of china, the first word coming to my mind is “change”. especially in 20th century, women’s r ole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terms of both status and variety. in the old society of china, women, in general, were inferior to men. women were to remain ignorant and to obey--first, their fathers; after marriage, their husbands; during widowhood , their sons. the major role of women, considered the private property of men, was to please their husbands and to bear children. symbolic of women's subservience was the practice of binding women's feet which lasted nearly 1,000 years. www? as time goes on, the society is developing constantly in all fields. women's role in society of china has been undergoing great changes. to sum up the situation, women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they have the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and go to the job markets to find jobs. from working as nurses and teachers to working as doctors, engineers and managers, women are no longer confined to work in certain fields. they even surpass men in some jobs which used to be occupied by men. with women’s abilities being recognized, they are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respect from the society. still,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especially in some rural areas, women are still in a lower position. they have to obey their husbands and are almost illiterate. therefore, women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towards a completely equal society. all in all, women’s role in society of china is being made various and significant , which is certainly the trend of the whole world’s development. 提问者评价 谢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双语阅读> 双语资讯> 关注社会> 正文 关注社会:中国女性地位再次提高 时间:2012-03-09 10:57:19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b211693984.html,编辑:Jasmine 英语很烂,元芳你怎么看?| 可可微信 Women in China have been enjoying increasing independence and respect in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renas as well as their family households, Xinhua reported.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妇女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家庭生活中越来越有独立性,也愈加受到尊重。 China had about 137 million female workers by October 2010, accounting for 42.6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workforce. This compared to just 610,000 female workers, or 7.5 percent, in1949 wh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2010年10月,中国女职工达1.37亿,占总职工数的42.6%。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女职工仅有61万,是总职工数的7.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