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貔貅的起源

貔貅的起源

貔貅的起源
貔貅的起源

貔貅的起源

貔貅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豹、虎、鹿、狮、羊、鸟、熊猫等动物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僻邪、旺财等功能的一种神物。貔貅有雄、雌之分,雄者曰貔,雌者曰貅;也有独角、双角之别,独角称天禄或天鹿,双角称僻邪。发展演化至今,以独角为常见,通称貔貅。

豹、虎、鹿、狮、羊、鸟、熊猫等动物进入了貔貅的融合过程,成为貔貅的取材对象。

一、豹

在貔貅的融合对象中,豹可列在首位。首先,貔貅的形象多取材于豹。豹为圆头、短耳、口鼻突出,貔貅亦为圆头、短耳、口鼻突出;豹口生獠牙,即突出且锋利的犬齿,貔貅亦口生獠牙;豹有强健有力的四肢和锐利的大爪,貔貅亦有强健有力的四肢和锐利的大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豹有一条比较长的尾巴,貔貅亦有一条比较长的尾巴。

二、虎

首先,虎豹同源,言貔貅取材于豹,也就意味着貔貅取材于虎。

其次,貔貅的形象与虎的形象有相似、相近之处。貔貅圆头短耳,虎亦圆头短耳;貔貅口生利齿,虎亦口生利齿;貔貅肢爪强健,虎亦肢爪强健;貔貅长尾,虎亦长尾。

第三,古人已注意到貔貅与虎的亲近关系,《毛诗》陆疏云:“貔似虎。”

三、鹿

鹿是鹿科动物的统称,属于哺乳纲、偶蹄目。

首先,貔貅头上的角,就参照、融合了鹿角。其次,貔貅又名“天鹿”、“天禄”——名称本身就说明了鹿与貔貅的关系。《十州记》云:“聚窟州有僻邪天鹿。”

四、狮

首先,狮子与豹、虎同属猫科动物,猫科动物是貔貅主要的融合对象。《后汉书—西域传》所载的“安息国遣使献狮子符拔”——将狮子与“符拔”(即僻邪、貔貅)并称,也透露出了狮子与貔貅亲近的信息。貔貅对狮的融合,也主要体现在两点上:头部取狮之鬓毛;身体取狮之雄壮。

五、羊

在造型上,貔貅取了雄山羊的须、参考了雄山羊的角。综览历朝历代各种貔貅,有的有须,有的无须,有须者多似羊胡子。山羊雌雄额部均有双角,雄山羊角大;其角基部略呈三角形,角体由前向后伸展,角尖向下弯。比较一下,我们会发现,貔貅的角也是由前向后伸展,但角尖多向上弯。据此,我们可作出貔貅的角只是参考了雄山羊角的判断。

六、鸟

古人为什么要让貔貅长出两个翅膀来呢?我们知道,貔貅的融合对象豹虎狮鹿羊等,都是凭借四个足爪奔走的陆行动物。貔貅是对这些动物的融合,它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当然不能只像它的那些融合对象那样,只满足于在陆地上奔走,它还要到天上去,要自由自在地往来于天地霄壤之间,那么,让貔貅身上长出鸟类的翅膀,就不奇怪了。显然,貔貅长上翅膀,符合貔貅作为神物的身份,使其神力更强、神威更大。还有,从审美的角度看,长翅膀的貔貅比不长翅膀的貔貅要好看得多。

七、熊猫

我们看到过清代学者王士禛在《陇蜀余闻》中的一段话:“貔貅产峨眉,自木皮殿以上,林木间有之。形类犬,黄质白章,庞赘迟钝,见人不惊,群犬常侮之,其声似念陀佛,非猛兽也。”按这样的描述,貔貅不是熊猫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说熊猫是貔貅的融合对象之一,也就是说,貔貅在融合过程中,有可能吸取了熊猫的某些部分,如头圆腹鼓、憨态可掬,如熊猫皮之僻邪等,但不能说貔貅就是熊猫。

上述之外,马、蟾蜍等动物也进入了貔貅的融合对象之列。

最后,我们对作为神物的貔貅从融合开始到基本形成的年代做一个判断:貔貅的融合过程起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5000年左右。证据一是《史记—五帝本纪》载有皇帝曾“教熊罴貔貅貙虎”参与统一战争;二是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有含貔貅因素的兽面纹。貔貅基本形成于汉代,距今2000年左右;证据是汉代出现了角、须、翅等构件比较齐全的貔貅形象,典型者如出土于陕西咸阳的属于西汉时期的玉貔貅。

貔貅对催财、改运、避邪、护身有特效。特制成对的玉貔貅尤其适合夫妻、情侣佩带。

貔貅在风水上用来驱邪、挡煞、镇宅其威力是无庸置疑的。相传貔貅喜爱金银财宝的味道,常咬回金银财宝来讨主人的欢心,故有言此乃招财之物。因而貔貅另有旺财的功用。

如需咨询奉请正宗开光貔貅请添加QQ:1161436688/微:puzhaoge8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