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它对深化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

作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习观和师生观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并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参照。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传统的知识观通常将知识或教材内容看成是对世界的标准解释,是用规范的语言表现出来的理论,知识被视为教条化的信条。传统教育中教师之所以不遗余力地传授知识关键在于在传统知识观中隐藏着这样的假设:学生学会了这些知识就能掌握事物的规律,进而可以“万变不离其宗”地去解决实际问题了。

美国建构主义理论的倡导者舒尔曼(Geoffrey Scheurman)指出:建构主义是关于知识本质的一系列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知识是由人创造的并受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所以,个体经验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虽然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何理解世界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却是由我们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由于每个人的已有经验以及价值观的不同,因而在解释外部世界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观点。即便是对那些得到了较为普遍认可的命题,每个人的理解也并不一定相同,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立起来。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只不过是人们目前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较为可靠的解释和假设,它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的、唯一的解释,更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这种观点有助于学习者树立起不迷信知识和权威的观念,能够激活学习者求知的热情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征服困难并向权威挑战。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传统教学常常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生硬地灌输知识,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不仅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还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十分强调“意义建构”、“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是利用已有的认知图式赋予新知以意义,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情境”指学习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指学习方式而言,要求在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检验、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的最终建构等过程中进行合作,以便相互启发;“对话”指通过会话、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协作、对话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并体现互动和交流,以达到学习者之间思维成果的共享,促进对新信息意义的全面建构。这种学习观与正体现在当下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发现学习之中。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一无所知地走进学习情境的,在他的大脑中有一个丰富的经验世界。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强调主动改造、充实、丰富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知识的意义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它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由于每个人都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来建构现实、解释现实并形成自己看待现实的观点,所以,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因情感因素、先前知识经验等的不同,他们都可能看到了事物的不同侧面,对同一事物的意义建构结果也会不同,建构的结果因而是多元化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达到对同一事物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生的合作。

(三)建构主义师生观

传统教学观忽视学生的“学”,学生有极少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大部分时间用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兴趣、爱好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这种教学观与建构主义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是背道而驰的。

建构主义对学生观、教师观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教师观上强调教师的作用从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师不能以科学家、教师、课本等角色权威来压服学生,其角色从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个体差异性。

建构主义者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教育中单向控制教学活动的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合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要求学生成为自主反思者和自我管理者。

1.教师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着一种“天然的”权威意识对学生进行支配和控制,对学生的知识经验世界和心理需求知之甚少,造成学生学习的低效,师生关系紧张。在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合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

(1)合作者教师作为师生之间的合作者,是指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就学习内容的主题,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展开广泛的交流。通过对对各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加深对问题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学习,师生的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教师在组织的讨论中应当与学生合作,成为学生大脑的“点火者”,开启学生智慧的源泉。《学会生存》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多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实践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了解、鼓励。教师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对所有的学生都给予期望和鼓励,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参与探索和交流,彼此分享观点和灵感。也只有在师生、生生的充分合作中教师的这些职能才会最有效地得到实现。

(2)组织者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应充当好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好学生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知识的建构提供真实的情景(authentic situation)。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和支持,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意味着更多的主动和自由,它成为主体的内在需求。教师成为组织者既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又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效能感。

(3)促进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 (scaffolding),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支架”原意

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比喻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这就意味着,教师应为每一个主体提供主动作用的空间和机会,提供对每一个主体都开放的、充满选择机会的情境,创设符合学生新旧经验之间联系的桥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让学生学会善于表达自己见解和聆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接纳、欣赏和分享。

2.学生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皮亚杰曾揭示出主体的能动性,使教育者认识到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启发教师应看到学生的好奇心、动机、兴趣在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要求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材料,充分发挥主体性对学习的自我管理。

(1)自主反思者建构主义者主张自我调节的学习,要求学生应主动质疑并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勇于挑战原有观点并完成意义的建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探索、主动追求,努力学习一些自我控制的技能和养成自我控制的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相关信息并不断地反思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找出自己的进展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渐提高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建构能力。

(2)自我管理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习的领域和内涵逐渐扩大,学生将会承担更多的学习任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积极建构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控制着课程的内容和流程,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详细地”讲授和解疑答惑,而且教师也很乐意接受这种学生不具有任何挑战性的“欣赏”。如果学生缺乏管理学习任务的思想和动力,他就不会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学生应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信息主体和意义的积极建构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尽管建构主义教学观受到形而上学哲学方法的影响,一些观点有失偏颇,但是它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性和知识的建构性,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多

边互动以及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等思想对我国当下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确立新的“师生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我国现存的师生角色定位中仍然表现出严重的教师中心倾向,教师总是以权威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中,学生被想当然地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这种角色定位既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束缚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窒息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不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更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来建构意义的,将知识简单地“告诉”学生,无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真正理解,不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学习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建构主义思想,把教师视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重视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与实现。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创造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的不断实现。

(二)重视学生多边自主互动,发挥合作学习功能

我国既有的教学方式仍主要为讲授式,方法单一,对学生要求整齐划一,忽视学生已有经验和接受能力的差别,并且讲授时间充斥课堂,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少,造成大部分学生学习无兴趣,缺乏成就感。建构主义者强调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性与差别性,认为由于不同学生的经验背景和思路各异,在学习过程中因情感因素、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意义建构也不相同。教师对这种差异应持宽容态度,应通过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因为对话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自己提供创造知识的机会,在交流的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揭示问题,并就该问题寻求同学之间对问题的解释。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激励。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同学都是学生个体建构知识的合作者,学生同伴之间是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学习对提高成绩有积极的效果,它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利他行为,引导学生喜爱他人并增强学生自尊心和思维技能。因此,

为了让学生对事物具有丰富的认识,我们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应当主张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多边活动,交流看法,进行合作学习,反思自身并分享他人观点。

(三)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建构主义者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景化的做法,提倡情景性教学(situa ted instruction)。情景性教学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建构新知识的意义。我们的教学应当使学生的学习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环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内容要尽量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景。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这样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建构主义者还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这些主张在新课程改革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谈谈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的关系

谈谈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的关系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一、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 1.“老”教材如何体现新理念?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实验教材在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并按照“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从2002年开始,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02年秋季,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至15%;2003年秋季,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左右;2004年秋季,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至70%左右;到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这也就意味着,与原义务教育大纲配套的教材将逐步被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配套的教材所取代,新旧教材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并存的状况,在这一段时间内,仍旧使用老教材的地方和学校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现行教材如何体现新理念? 2.研究性学习是怎么回事?与探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许多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含义等并无多大的了解,就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在中学阶段,是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或教学策略?如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它与探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中学中哪些内容适合于用这样的方式呢? 3.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一些教师开始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了课堂。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在大班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还是许多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 4.如何看待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对学生来说学习本身是不是一种责任? 现代社会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它无疑是现代教育的一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1][11]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⑴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⑵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⑶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⑷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⑸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⒊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10][11]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

促进新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新情境促进新课程教学改革【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整合,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各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课程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施是一次适时而来的教育革命,教育大转型呼唤教育者必须以学生为本,新课程改革的贯彻实施也必须把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贯穿始终,在由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活性因素构成的生动活泼的课程形态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精神的高度投入下,产生一种生命的体验,使其知识经验的掌握具有很强的生命性特点,不断获得发展自己的动力,并且激活其认知结构,使之重新创造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主体参与很快融合进现实生活与抽象认识中,直接深入地促进了学生的生命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快速推进学生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从而促进新课程的实施,达到新课程教改的最终目的。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有效提高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重难点为妙趣点,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行为转变的重要话题,是所有教育者关注的焦点。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引人入胜的导入情境,优化课堂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和参与状态。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即上课伊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注意的心向,是一种学习者倾全力于学习的部状态。学生是否集中和维持这种心向并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因为保持良好注意状态的学生,总能认真专注、自始至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式课堂导入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梳理学习内容与流程,温故而知新 本次学习,有专家讲座,有学校的经验介绍,有各学科的具体做法,有学科的面对面交流,有学程的编制,有学科基地建设的介绍。笔者根据主讲专家和教师上课顺序,把时间分为13个时段。 第一时段:由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主讲的《高考改革浙江与上海方案对比解读》。 第二时段:由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治研究员周晓燕讲《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学科课程建设。 第三时段:由浙江省义乌四中陈报化校长主讲《义乌四中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第四时段:由浙江省义乌中学副校长杨胜大主讲《满足选择,全科走班》――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并行走班模式。 第五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管理中心主任刘东升老师主讲《顺应新常态的年级管理工作思考》。 第六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地理、英语、化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七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管理中心主任陈亚利主讲《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用一份自开学初到第十周的周历事表流水帐的形式向在座学员详细介绍了年级管理日常。 第八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物理、政治、数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九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周建锋主任主讲《选课走班模式下教育新常态》――浙师在附中因应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分别从浙江高考看教育新常态,为适应新高考的选课走班及新教育模式“三园一导”。 第十时段:由浙江师大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朱红彪主讲《适应分层走班的学程建设》;介绍什么叫学程?为什么编制学程?如何编制学程? 第十一时段:由华东师大附中副校长高三教师孟祥萍主讲《新高考背景下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介绍了华东师大附中及该校在新高考背景下为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做法; 第十二时段:由浙江省嘉兴一中沈微微老师主讲《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工作汇报》,分享了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第十三时段:由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省政治学科基地潘新华老师主讲《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分享了政治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 二、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 1.浙江新高考改革 (1)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只高考一次,外语可考两次,以最高成绩为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科为选考科目。 (2)考试模式:“3+3”模式,必考三科和选考三科,即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另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门选考科目里任选三科参加高考。 (3)考试时间: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在高三年级的六月份全国统考时间考一次,英语可以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一次和高三下的六月份再考一次,以最高成绩计入高考得分;选考科目可以分别选择在高二年级后的十月份和四月份参加考试。

二十一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课程依据是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二十一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生观要求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课程教学改革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大力推进主体性教学;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创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相应,教学评价应当以评价学生主体发展为主要内容。 为贯彻中央和国务院的条约和要求,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此举动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的弊端,从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及管理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为扎实而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指明了方向。但是,要想将这些要求真正落实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使之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必须首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尤其是要掌握和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生观要求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以客观主义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事物及其意义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意义是由事物本身决定的,知识是对事物的表征,是对事物唯一真正的肯定。个体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从而可以对这个世界有更充分的了解。所以,学习就是要把外在的、客观的知识转让学生领悟和学习。由于知识可以以语言的客观形式加以呈现,因此,知识可以通过语言进行直接传递。我们所处的世界上有太多的未知,所以不能主观的去规定知识,知识是在不断更新进步的,我们要用客观角度去对待不能自己硬性去规定它。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拿来就可以使用,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应用。因此,教师并不是知识“权威”,课本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关于知识这些语言符号充其量只是载着一定知识的物质媒体,它并不是知识本身。学生要想获得这些言语符号所包含的真实意义,必须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其有一定的认知,即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去表现它。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其对言语符号所包含的意义的理解程度就不同,对知识的认识也就不同。所以,建构主义非常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为任何学生都不是一无所知的去上课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逐渐形成了潜意识的经验。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一样的看法与见解。即便有些问题他们还没有接触过,但问题一旦出现在面前,他们本能的利用自己的思维来对其进行分析。这并不都是完全的个人看法,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应该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反观我们过去的基础教育,过多地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的已有经验。我们只一味的认为学生对自己所要学的知识一无所知,需要老师和他人来教授,自己无法理解。所以我们要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教学内容,又注重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课程教学改革 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大力推进主体性教学。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原样不变地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自己建构知识的过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大潮中,教师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如何更新教学育观念、增加知识储备,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个人长期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的应对策略,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总结。力图为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课程实施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新课标实施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从自身来说,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大变革,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我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观念层面的障碍,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什么?它与传统教育观念的价值取向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实现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其次,新课标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什么?我们教师是否具备这种知识储备和能力,我们该如何充实自己以应对挑战。最后,新课标体系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如何构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的策略和措施又是什么?这都是我们深层思考、务必解决好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坚守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战场,通过开展研讨课、示范课的上课、评课活动,努力探究新课标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中得到很多的感悟。 一新课标实施的问题与困难 任何一个变革过程,必然受到传统惯性的阻力和和新体系构架条件缺失的问题,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中心主义的教学关系在我们师生的潜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而这种教师全盘主导,学生被动服从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包办一切,单向硬灌输的教学关系,对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发展的束缚,以及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虽然形成了一致的认同,但对新课标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就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我们化学组举行了一系列的研讨课评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非常重视三维教学目标的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 例分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在师生定位方面,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必修二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教材分析:内容史实比较多,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广,按照以往旧教材的教学是不可能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那么本课在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教育理论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探究学习知识,既完成了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首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

新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在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原有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我们进行的课堂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提倡素质教育,原因在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学生内在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尤其对于数学课的教学来说,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因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做到课前备好课 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练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备学生,就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学情,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

学,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上,从而体验一下成功的滋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困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有方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因此,和以往的教师角色不同,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教师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帮助学生建构一生受用无穷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创造能力。 通过大胆尝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讨论问题积极,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多,表达知识的口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讨论的问题很激烈,各自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有的问题争执不下,才请教老师。一部分学生性格孤僻,胆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他们仍然很不适应这种教法,还需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大胆发言,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一节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 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状。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和核心任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第二节教学观与学生观 一、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而传统思想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传递

和执行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传统思想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3、教学应该注重教学过程,而传统思想则认为教学应该重视教学结论; 4、教学应该关注人即学生,而传统思想则认为教学应该关注学科。 二、学生观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不依靠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

权主体)。 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因此, 1、要树立教育民主的思想; 2、要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3、要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新课程追求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为此,

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教师观 ——教学支架与建筑支架的比较 (根据刘儒德讲课录像整理) 教学支架与建筑支架的比较——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1、教学支架不是从零开始,切不可从零开始。 生长,而非生产,学生是在生长,要让学生自主生长;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在教学中要找到学生生长点,需求点。"生长"颇受教育理论家的青睐。如杜威、布鲁纳、维果斯基。所以教师要找到学生的生长点,需求点给予帮助向上引导学生长。 注意:生产不等于生长,建筑属于生产。 2、教学支架要高出学生的现有水平。 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出现在学生面前,支架不能无限制的高,要落在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之内,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别人的帮助下能达到更高的水平,现有水平与更高水平之间的落差就是"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是指学生通过自身努力,独立完成的水平。更高水平指在一定帮助和支持下能够完成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例:一个1号学生,一个2号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前,教师没有提前教概念,而是通过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例如:测试),发现他们都能达到60分,所以说他们的发展水平是一样的。通过发展水平展开一样的教学,这似乎是很公平的。依维果斯基观点,这不合理,即认为学生的水平就是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是不公平的。要看学生的独立完成任务能力,要看学生的潜能。 维果斯基做法:我们在考察时,应该还考察当别人给予帮助时,学生可以进步得多快。后来经过指导让学生继续做题,一个学生达70分,另一个达到85分。虽然两个孩子有相同的起点,但是第二个孩子更有潜力。60到70间就是第一个学生的发展区,60到85间就是第二个学生的发展区。现有水平+最近发展区,以此来设计对孩子的教育,要使教育落在最近发展区内,“今天在别人帮助下做到的事情,明天就能独立做到”。孩子喜欢跟比自己年长的人一起玩,今天我不能做到,你教我,我明天就会了。如果不帮我,我就做不到,就说明教学没有落在我的最近发展区里。要使教育落在最近发展区内,当变为现实时,学生将会产生新的发展区。

(完整版)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理念重建 第一节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与特点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主要指以下五个转变: 1.课程内容的转变 2.课程结构的转变 3.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 4.课程评价的转变 5.课程管理的转变 (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由“专制”走向民主 2.由封闭走向开放 3.由专家走向教师 4.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 二、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 (三)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 (四)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第二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不再是仅仅由教材、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等文字资料组成的了,而是由这些文字资料和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悟共同组成的,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将占课程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 1、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现代教学侧重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2、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己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提供者。关于教师,人们向来认同“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法,所以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管理者。但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学习的资料提供者。 4、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方式。传统中教学多成了一种管理活动,强调规范和纪律,而学生的学习反被淹没了。教学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面对问题情境,刺激他们思考、探究,另一方面营造人际互动、互激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5、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一个过程。教学应该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因为疑难、困惑而引起主动、探究学习,学生的冲突、混乱、惊

奇实质上代表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职责就不是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在忍耐、观察中,引导学生成长,这是一个过程。 6、教学评价要趋于多元化。传统中,无论是“常模参照评价”或“标准参照评价”,多以纸笔测验为主,以学生记住多少教师教的所谓知识为基本依据和结果。但既然知识是学生的一种建构结果,求取一致的答案显然是不适宜的。教育部新提出的“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突出多元化评价的体现。 7、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教科书。传统中,教学就是教师教授一本一本的教科书。但既然学习是一种积极、谈及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学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或相关的辅助材料,整个社会文化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和情境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建构。二:建构主义教学教师作用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⑵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⑶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

建构主义教育观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认知主义,其核心主要体现为对两个问题的探究:知识是什么?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和认识显然也将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建构主义有不同的学术派和理论观点,如个人主义和教师建构主义,前者以瑞士的认知心里学家皮亚杰为源头,后者以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维国茨基为代表。但从根本上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以符合或对应客观存在为依据,也不是以此作为判断其真假的准则,认知或学习也不是机械地复写客观世界。相反,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一种学习者的主观建构,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有意义地面对、接纳外界的各种刺激,解决各种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从而适应并改造世界。概括而言,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主张。 (1)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先于或者独立于学习者而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具有个人性、情境性; (2)学习观。学习者的学习或知识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其基本模式或流程就是:面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学习者产生困惑、问题或兴趣→学习者调用自己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知识结构→学习者强化与他人、社会、整个世界的相互作用→学习者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

(3)学生观。学习者之所以积极主动地对面临的各种刺激产生反映,是因为学习者本身就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所以,认知或学习不是发现已经客观存在的知识、接受知识的活动,而是探究、发明、建构知识的作用或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这些观点主要通过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大量研究体现出来,综合看来,建构主义的学习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积极的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的积极作用,学习者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2)建构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从而获得具有独特意义的知识。 (3)累积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任何学习都建立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知识的累积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这不是知识的剪刀堆积,而是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和质变。 (4)目标指引的学习。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学生之所以主动积极,是疑问学习者感受到问题、刺激,为自己设定了目标。显然这些目标也是学习者建构学习的一部分。 (5)反思性学习。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先备知识,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探究的任务,是因为学习者对学习者情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自我监控、自我检查和自我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新课程改革与数学实验教学

新课程改革与数学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11-01-18T17:06:06.01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邱道生[导读] 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加强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邱道生山东省青州市实验中学262500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目标体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数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新课程数学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给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说是一场革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要求,高中数学试验教材已在全国十一个省市试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在讨论制订之中。但我们知道:从教育的效果来看,课程可分为预期课程、实施课程和实现课程三种。预期课程是由国家政府部门和教育专家们制订的,而实施课程是教师根据自己对预期课程的理解和自己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由此可知,预期课程设计得再理想,如果教师不能按要求去实施,那么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说: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数学教师。为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加强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怎样搞好实验教学工作,推动实验教学的开展呢?我就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首先,实验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没有这一条,就根本谈不上搞好实验。由于多种原因,要看到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树立热爱工作的雄心壮志,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带头苦干,多动手,勤动脑,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第三,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四,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五,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其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些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的,为了适应教学,实验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可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实验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实验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实验教学工作。 实验教师心理观念的更新在传媒时代更为重要。传统中实验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为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进而才能自己阅读书籍。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的多。所以这时的实验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这是实验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个事实。只有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实验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机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进入课堂。这就要求实验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在助教方面,能提出好的脚本,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三角函数曲线周期的变化规律、探求点的轨迹等,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还应指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繁杂的计算,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2000.3。 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基本框架(征求意见稿)。 3、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进展状况》,2000.10。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课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课程指导书

现代远程教育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书 作者:王献玲 2008年 9 月

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本课程以教材《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为准。在学习教材时,要搞清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意义及有关的政策;要熟识课程中出现的概念;要注意将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要深刻认识国家对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在学习的方法上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要结合着我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感受来了解教材中的内容。本课程网络课件中的讲授内容是对教材的辅导性解说,是归纳、总结,多为知识点,这些都必须是要掌握的。在课程学习指导书中,每章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具体的章节重点、要点,对这些一定要熟练掌握、能运用。指导书的每章节的后面都附有练习题,作为学员学习成绩考查的基本标准。 课程学习进度安排及课时分配 本课程学习共有课程讲授二十五讲,具体分配为第一章二讲、第二章三讲、第三章三讲、第四章四讲、第五章五讲、第六章二讲、第七章二讲、第八章四讲。要求每星期应学习一讲 每讲学习2个课时。

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章节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机,了解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了解当今整个时代发展的特征以及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要弄清楚为什么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到 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熟悉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特点。 3.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 4.深刻认识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意义。 二、本章重点 1、要把握整个当今整个时代发展具有的特征以及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时代特征:(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由此上述三个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而这种新时代的人才必须依靠课程与教学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案例(多个)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官能团与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及熟练掌握有机化学中各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2、把握高考中有机题目的命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高考题目的解读到自拟高考题目实现从出题人角度看问题。 2、体验创设的教学情景以实现建构学习论中的同化与顺化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问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 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各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难点: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亮点: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自主编题。 三、课型:高三第二轮复习课 四、教学过程 引言:创设学习情境 阿司匹林的发明历史及其作为世纪之药的用途 问题引入: 1、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有哪些官能团? 2、这些官能团的代表物质是什么? 3、它们决定了阿司匹林具有哪些化学性质?1摩尔的阿司匹林能与几摩尔氢氧化钠完全发生反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多媒体:演示动画突破难点 学生根据动画演示完成化学方程式

例1:根据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阿司匹林可以看成是芳香族酯类化合物 B.阿司匹林不溶于水 C.阿司匹林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 D.阿司匹林能与Na 2CO 3 反应 E.阿司匹林可发生酯化反应 F. 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与3molNaOH完全反应 过度: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阿司匹林同样有副作用。我们再来看 例2:(1)作为解热镇痛药的阿司匹林,对于感冒发烧,有较好的疗效,但大剂量长期空腹服用,容易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原因是什么?生成物为(用结构简式表示)___, (2)为减少这种副作用,一般宜饭后服药,并同时服用少量辅助药物,在①硫酸镁②氢氧化钡③碳酸钙中,选取一种,并解释原因: 过度:同样是治疗感冒,认识了“世纪之药”后我们再来关注另一种与阿司匹林形成鲜明对比的、来去匆匆的PPA。 例3:一些治疗感冒的药含有PPA的成分,PPA对感冒有较好的对症疗效,但也有较大的副作用,2000年11月,国家药监局紧急通知,停止使用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PPA是盐酸苯丙醇胺( phwtmpnothene)的缩写,结构简式为PPA分子结构中有哪些官能团? 学生自主编题:从结构决定性质方面. 汇报讨论 回顾近年的高考题目. 学生自主编题:.从近年的高考题按性质找结构角度 汇报讨论 总结: 五、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