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类和对象 习题解答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章UML入门填空:1、如果把众多事物进行归纳和分类,那么所依据的面向对象的特性是抽象。
2、面向对象中的表示层用于提供给用户使用和显示的界面。
3、UML中的元元模型层位于结构最上层,是组成UML最基本的元素,代表要定义的所有事物。
4、在UML2.0中用来表示类、组件、协作等模型元素内部结构的是组合结构图。
5、UML中的实现关系使用一条空心三角作为箭头的虚线作为其图形表示。
选择:1、下列不属于对象特性的是。
A、对象都是唯一的B、一滴水是一个对象C、一个对象肯定属于某个类别D对象必须是可见的2、如果要解决系统做什么应该使用。
A、面向对象的分析B、面向对象的设计C、面向对象的编程D、面向对象的开发3、面向对象中的描述了系统内部对象及其关系的静态结构。
A、对象模型B、状态模型C、交互模型D、类模型4、UML中的用于描述系统的实现模块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A、组件视图B、用例视图C、逻辑视图D、部署视图5、下列不属于UML2.0中图的是。
A、协作图B、包图C、交互图D、组合结构图6、下列UML事物中表示协作的是。
A、B、C、D、InterfaceName简答题:1、简要说明UML中视图与图的关系。
答:UML的视图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图组成的,图就是系统架构在某个侧面的表示,所有的图一起组成了系统的完整视图。
第二章用例图填空题:1、用例图标准关系有扩展、泛化关系、关联关系和包含关系。
2、用例图的组成有关系、系统、参与者和用例。
3、在UML中,用例用一个圆形来表示。
4、泛化关系使用一条实线和一个三角箭头来链接用例。
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例间的关系是后期开发需要的,对用例图没有影响。
B.扩展关系可以是用例间的,也可以是参与者间的。
C.泛化关系可以是用例间的,也可以是参与者间的。
D.包含关系表示为虚线箭头。
2、下列符号中表示扩展的是。
A. B. C. <<extends>>D. <<extends>>简答题:1、用例描述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用例描述一般包括有:名称、标识符(可选)、参与者(可选)、状态(可选)、频率、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假设(可选)、基本操作流程、可选操作流程、修改历史记录(可选)2、泛化描述了什么?答:泛化描述的是子用例与父用例的关系,子用例是父用例的特化,它除了可以具有父用例的特性外,还可以有自己的另外特性。
UML基础与Rose建模实用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第1章面向对象概述1. 填空题(1)软件对象可以这样定义:所谓软件对象,是一种将状态和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软件构造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对象。
(2)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一组对象的组合,即抽象模型中的“类”描述了一组相似对象的共同特征,为属于该类的全部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抽象描述。
(3)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特征是抽象、封装、继承和多态。
2. 选择题(1)可以认为对象是ABC。
(A)某种可被人感知的事物(B)思维、感觉或动作所能作用的物质(C)思维、感觉或动作所能作用的精神体(D)不能被思维、感觉或动作作用的精神体(2)类的定义要包含以下的要素ABD。
(A)类的属性(B)类所要执行的操作(C)类的编号(D)属性的类型(3)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
(A)封装(B)多样性(C)抽象(D)继承(4)下列关于类与对象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有些对象是不能被抽象成类的(B)类给出了属于该类的全部对象的抽象定义(C)类是对象集合的再抽象(D)类用来在内存中开辟一个数据区,并存储新对象的属性3. 简答题(1)什么是对象?试着列举三个现实中的例子。
对象是某种可被人感知的事物,也可是思维\感觉或动作所能作用的物质或精神体,例如桌子.椅子.汽车等。
(2)什么是抽象?抽象是对现实世界信息的简化。
能够通过抽象将需要的事物进行简化、将事物特征进行概括、将抽象模型组织为层次结构、使软件重用得以保证。
(3)什么是封装?它有哪些好处?封装就是把对象的状态和行为绑在一起的机制,使对象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并且尽可能地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
封装有两个含义;一是把对象的全部状态和行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对象的私有属性只能够由对象的行为来修改和读取。
二是尽可能隐蔽对象的内部细节,与外界的联系只能够通过外部接口来实现。
通过公共访问控制器来限制对象的私有属性,使用封装具有以下好处:避免对封装数据的未授权访问、帮助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当类的私有方法必须修改时,限制了在整个应用程序内的影响。
c++第2章类和对象习题《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习题班级:学号:姓名:名单序号:成绩:第2章类与对象一、选择题(共26分,每题1分)1.下列有关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B.任何一个对象只能属于一个具体的类C.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对象D.类与对象的关系和数据类型与变量的关系相似2.下面()项是对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正确定义。
A.void X::X(), void X::~X()B.X::X(参数), X::~X()C.X::X(参数), X::~X(参数)D.void X::X(参数), void X::~X(参数)3.()的功能是对象进行初始化。
A.析构函数 B.数据成员 C.构造函数 D.静态成员函数4.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A.class P{ B. class P{public:public:intx=15;int x;void show(){cout<<<x;}<="">};}C. class P{ D. class P{int f; public:};int a;f=25; void Seta (int x) {a=x;}};5.拷贝构造函数具有的下列特点中,()是错误的。
A.如果一个类中没有定义拷贝构造函数时,系统将自动生成一个默认的B.拷贝构造函数只有一个参数,并且是该类对象的引用C.拷贝构造函数是一种成员函数D.拷贝构造函数的名字不能用类名6.关于静态成员的描述中,()是错误的。
A.静态成员可分为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成员函数B.静态数据成员定义后必须在类体内进行初始化C.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不使用其构造函数D.静态数据成员函数中不能直接引用非静态成员7.关于友元的描述中,()是错误的。
A.友元函数是成员函数,它被说明在类体内B.友元函数可直接访问类中的私有成员C.友元函数破坏封装性,使用时尽量少用D.友元类中的所有成员函数都是友元函数8.对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描述正确的是()。
《人工智能原理》课程习题解答7.4 证明下列的每个断言:a. α是合法的当且仅当α=|Trueb. 对于任意的α,α=|Falsec. βα=|当且仅当)(βα⇒是合法的d. βα≡是合法的当且仅当)(βα⇔是合法的e. βα=|当且仅当)(βα⌝∧是不合法的说明:βα=|当且仅当在所有α为真的模型中,β也为真;当且仅当α为真且β为假时,βα⇒为假。
以下的证明将直接从上述定义出发进行。
使用集合论的表示方法可以更简洁的表示为)()(βαM M ⊆。
a. 一个语句合法即其在所有的模型中均为真。
语句True 在所有的模型中都是合法的。
因此当α合法则α=|True 成立(因为在所有的模型中True 和α都成立);如果α=|True 成立,则α一定是合法的,因为在所有True 成立的模型中α必为真。
b. False 在所有的模型中均不成立,所以在所有False 成立的模型中有α成立(诡辩,其实没有这样的模型)。
c. 假设βα=|,考虑任意模型m 。
若在模型m 中α为真,则由假设可知β在模型m 中也为真,所以βα⇒在m 中也为真。
另外,当α在m 为假,则βα⇒在m 中为真。
因此βα⇒是合法的。
反过来,假设βα⇒是合法的。
考虑任意α为真的模型m ,β必定也为真,否则模型m 无法满足βα⇒。
所以有βα=|。
d. 应用c 的结论从两个方向进行证明可得。
e. 由c 推出,因为βα⌝∧是不可满足的只有当βα⇒是合法的。
7.5 考虑一个只有4个命题A 、B 、C 和D 的词表。
对于下列语句分别有多少个模型?a. )()(C B B A ∧∨∧b. B A ∨c. C B A ⇔⇔说明:通过计算真值表中为真的数目得到答案。
记住不要忘记计算那些语句中没有提到的命题;如果一个语句只提到A 和B ,那么不要忘记在},{B A 模型数目基础上乘上22(因为要考虑C 和D )。
a. 6 提示:仅考虑语句中出现的命题,即},,{C B A 模型数(语句为真)为3,考虑隐含的命题D ,所以应乘上21。
第一章基础知识1.填空题(1)CorelDRA W是一款由(国家)的Corel公司开发的产品。
(2)CorelDRA W X6是软件套装中的一个最常用的组件。
2.选择题(1)CorelDRA W X6可以完成()任务。
A.广告设计B. VI设计C.商业插画设计D.工业设计(2)以下软件中是矢量绘图软件的有()。
A. PhotoshopB. IllustratorC. CorelDRA WD. Painte3.简答题(1)CorelDRA W的工作界面由哪几部分组成?(2)CorelDRA W的新增功能有哪些?(3)矢量图和位图有什么区别?习题答案:1.填空题(1)加拿大(2)CorelDRA W Graphics Suite X62.选择题(1)ABCD(2)BC3.简答题(1) 工作区和绘图页面、菜单栏、工具栏、属性栏、工具箱、状态栏、页面属性栏、调色板(2)手绘工具、形状工具、文本工具、调和工具、搜索内容、贴齐、从模板新建、对象属性、插入页码和页码设置、布局工具栏、图框精确裁剪、颜色样式、对象样式。
(3)矢量图也称为面向对象的图像或绘图图像,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
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
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它具有颜色、形状、轮廓、大小和屏幕位置等属性。
既然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就可以在维持它原有清晰度和弯曲度的同时,多次移动和改变它的属性,而不会影响图例中的其它对象。
位图又称光栅图或点阵图,是由许多像小方块一样的像素组成的图形,计算机存储位图像实际上是存储图像的各个像素的位置和颜色数据等到信息,所以图像越清晰,像素越多,相应的存储容量也越大。
当无限放大时则会看到一块一块的像素色块,效果会失真,因此处理位图时要着重考虑分辨率,分辨率越高输出图像的质量越好。
第二章基础操作1.填空题(1)新建文档的快捷键是,导出文件的快捷键是。
(2)退出软件的快捷键是_______________。
第1章常用低压电器1-1 什么是低压电器? 常用的低压电器有哪些?答:低压电器是指使用在交流额定电压1200V、直流额定电压1500V及以下的的电路中,根据外界施加的信号和要求,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断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以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的切换、控制、检测、保护、变换和调节的电器。
常用的低压电器有刀开关、低压断路器、转换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按钮、行程开关等。
1-2 电磁式低压电器有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电磁式低压电器一般由电磁机构和触头系统组成。
电磁机构是电磁式低压电器的检测部分,接受外界输入的信号,通过转换、放大与判断做出一定的反应;触头系统是执行机构,受电磁机构控制,用于输出相应的指令,实现控制的目的。
1-3 灭弧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低压电器常用的灭弧方法有哪几种?答:灭弧时可通过增大电弧长度、冷却弧柱、把电弧分成若干短弧等使电弧熄灭,灭弧装置就是根据这些原理设计的。
常用的灭弧方法有电动力吹弧、磁吹灭弧、栅片灭弧等。
1-4 熔断器有哪些用途?一般应如何选用?在电路中应如何连接?答:熔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简单有效的保护电器,在电路中主要用于短路保护,特殊情况下用于过载保护。
熔断器的主体是低熔点金属丝或金属薄片制成的熔体,串联在被保护的电路中。
熔断器的类型很多,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瓷插式熔断器、螺旋式熔断器、封闭管式熔断器、快速熔断器和自复式熔断器等。
在选用熔断器时,应根据被保护电路的需要,首先确定熔断器的型式,然后选择熔体的规格,再根据熔体确定熔断器的规格。
1-5 交流接触器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在运行中有时产生很大的噪音,试分析产生该故障的原因。
答: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主触点和熄弧系统、辅助触点、反力装置、支架和底座等部分组成。
交流接触器在运行中噪音突然急剧增大时,往往是由于交流电磁机构中铁芯端面镶嵌的短路环断路或脱落所致。
交流电磁铁由于通入的是交流电,其电磁吸力在0(最小值)~F m(最大值)之间变化。
第七章数据库基础一、选择题1.在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C)。
A.人工管理B.文件管理C.数据库管理D.数据模型2.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模拟模型D.软件工程3.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C)。
A.层次B.网状C.关系D.面向对象4.关系表中每一行称为一个(A)。
A.元组B.字段C.域D.属性5.在数据库中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称为(D)。
A.记录B.字段C.域D.关键字6.在关系模型中域是指(D)。
A.记录B.字段C.属性D.属性的取值范围7.在关系R(R#,RN,S#)和S(S#,SN,SD)中,R的主键是R#,S的主键是S#,则S#是R的(C)。
A.候选关键字B.主关键字C.外部关键字D.超键8.一门课可以由多个学生选修,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则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是(C)。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多对一9.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A)。
A.层次B.网状C.关系D.面向对象10. 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的新的关系称为(A)。
A.投影B、选择C、关系D、自然连接11.在Access中不能建立索引的数据类型是(C )。
A.文本B.数字C.备注D.日期时间12.用于存放基本数据的对象是(A )。
A.表B.查询C.窗体D.报表13.下面不是Access数据库的对象是(D)。
A.表B.查询C.模块D.字段14.Access 2010中,设置为主键的字段(D)。
A.不能设置索引B.可设置为“有(有重复)”索引C.可设置为“无”索引D.系统自动设置索引15.数据库中有A 、B两个表,具有相同的字段C,在两个表中C字段都设为主键,则通过C字段建立两表的关系时,该关系为(A )。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多对一16.在Access 2010 中,如果不想显示数据表中的某些字段,可以使用的命令是( A )。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二版)习题答案第一章:面向对象基础知识1.1 什么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OOAD)是软件工程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论,通过将问题领域进行建模,通过对象、类、继承、封装等概念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关系和行为。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目标是开发出可复用、可维护、可扩展、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1.2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优势有哪些?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有以下优势: - 高度模块化:通过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对象,便于理解和设计系统的各个部分。
- 可复用性:面向对象设计强调对象的复用,通过定义通用的类和接口,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程度。
- 可维护性: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使得系统的各个部分具有独立性,便于维护和修改。
- 可扩展性:通过继承和多态等特性,可以方便地扩展和修改系统的功能。
- 高可靠性:面向对象的封装和隐藏特性可以减少系统中的错误和安全漏洞。
- 开发效率高: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一种更自然的思考和描述问题的方法,可以提高开发效率。
第二章:面向对象建模2.1 对象的特征有哪些?对象具有以下特征: - 状态(State):对象的状态是对象的属性值的集合,表示对象的某个时刻的状态。
- 行为(Behavior):对象可以执行的操作,描述了对象能够做什么。
- 身份(Identity):每个对象都有唯一的身份,可以通过身份来区分不同的对象。
2.2 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类和对象之间有以下关系: - 实例化(Instantiation):类是对象的模板,对象是类的一个具体实例。
- 继承(Inheritance):一个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
- 聚合(Aggregation):一个类可以包含其他类的对象作为成员变量。
- 关联(Association):两个类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一个类的对象可以访问另一个类的对象。
第06章类和对象1.填空题(1)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两个最本概念,__表示抽象的概念,而__则是__的实例化。
(2)类的成员包括__和__两类。
(3)类的数据成员__在类的定义时进行初始化。
(能/不能)(4)类成员的访问方式包括__、__和__3种,默认的访问方式是__。
(5)类的__是为类的所有对象所共有的。
(6)类中声明友元的关键是__。
(7)在类的外部定义成员函数时应在函数的前面加上__和__。
(8)访问对象的成员有__、__和__3种格式。
(9)__函数和__函数是类的两种特殊的成员函数。
__函数负责完成对象的创建和初始化工作,__函数负责完成对象消失时的内存清理工作。
(10)类的__成员和__成员需要初始化表的方式提供初值。
(11)类的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应该写在__区域上,而且要指明__和__。
(12)常对象只能调用类中的__函数,该函数为类的__函数。
(13)类的私有成员和保护成员只能被该类的__函数和__函数访问。
(14)C++中的类的成员指针有__指针和__指针。
(15)类的每一个成员函数都有一个隐含定义的指针,称为__指针,它的类型是成员函数所属类的类型。
(16)对象之间成员级的拷贝,称为__,可以采用默认的拷贝的构造函数。
2.选择题(1)下列关于和对象的描述上,不正确的是()。
(A)一个对象只能属于一个类。
(B)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
(C)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对象。
(D)类和对象的关系与数据类型和变量的关系类似。
(2)若有如下类声明:class A{int a;}则A类的成员a是()。
(A)公有数据成员(B)公有的成员函数(C)私有数据成员(D)私有成员函数(3)下列关于成员函数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成员函数可以重载。
(B)成员函数一定是内联函数(C)成员函数可以是静态的(D)成员函数可以设置参数的默认值(4)在类外定义成员函数时,需要在函数名前加上()。
(A)对象名(B)类名(C)类名和作用域运算符(D)作用域运算符(5)下列关于this指针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第6章;类和对象(一)练习题66.1判断题×1.使用class定义的类,其默认的访问权限是公有的,使用struct定义的类,其默认的访问权限是私有的。
×2.类中的成员函数都是公有的,数据成员都是私有的。
×3.定义在类体内的成员函数是内联函数,定义在类体外的成员函数不能是内联函数。
√4.类定义后,它的成员个数及名称就不会再被改变了。
×5.定义或说明对象时,系统会自动调用构造函数为创建的对象初始化。
如果类中没有定义任何构造函数时,就无法给定义的对象初始化。
√6.定义一个对象时,系统只为该对象的数据成员开辟内存空间,而成员函数是同类对象共享的。
√7.对象成员的表示方法与结构变量成员的表示方法相同。
√8.创建对象时系统自动调用相应的构造函数为对象初始化,没有相应的构造函数时,系统会自动生成。
√9.构造函数是一个其名与类名相同的特殊的成员函数。
×10.析构函数是一个函数体为空的成员函数。
√11.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都是系统自动调用的成员函数。
×12.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都可以重载。
√13.成员函数与一般函数一样可以重载、内联和设置参数的默认值。
×14.静态成员是指静态对象的成员。
×15.静态数据成员必须在构造函数的成员初始化列表中进行初始化。
√16.静态成员都可以使用类名加作用域运算符的方法来引用。
×17.静态成员函数中引用静态数据成员和非静态数据成员的方式是相同的。
√18.常成员指的是类体内使用const关键字说明的常数据成员和常成员函数。
×19.常数据成员在常成员函数中的值是不允许改变的,而在非常成员函数中是允许改变的。
√20.常对象需要引用常成员函数,而不能引用非常成员函数。
×21.常对象的数据成员都是常数据成员。
√22.友元函数是说明在类体内的非成员函数,它可以访问类中的所有成员。
×23.可以把一个一般函数说明为某类的友元函数,也可以将某类的成员函数说明为另类的友元函数。
Java-2实⽤教程习题解答习题解答习题1(第1章)⼀、问答题1.Java语⾔的主要贡献者是谁?2.开发Java应⽤程序需要经过哪些主要步骤?3.Java源⽂件是由什么组成的?⼀个源⽂件中必须要有public类吗?4.如果JDK的安装⽬录为D:\jdk,应当怎样设置path和classpath的值?5.Java源⽂件的扩展名是什么?Java字节码的扩展名是什么?6.如果Java应⽤程序主类的名字是Bird,编译之后,应当怎样运⾏该程序?7.有哪两种编程风格,在格式上各有怎样的特点?1.James Gosling2.需3个步骤:1)⽤⽂本编辑器编写源⽂件。
2)使⽤javac编译源⽂件,得到字节码⽂件。
3)使⽤解释器运⾏程序。
3.源⽂件由若⼲个类所构成。
对于应⽤程序,必须有⼀个类含有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的⽅法,含有该⽅法的类称为应⽤程序的主类。
不⼀定,但⾄多有⼀个public类。
4.set classpath=D:\jdk\jre\lib\;.;5. java和class6. java Bird7.独⾏风格(⼤括号独占⾏)和⾏尾风格(左⼤扩号在上⼀⾏⾏尾,右⼤括号独占⾏)⼆、选择题1.B。
2.D。
1.下列哪个是JDK提供的编译器?A)B)C)D)2.下列哪个是Java应⽤程序主类中正确的main⽅法?A) publ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B)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C)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三、阅读程序阅读下列Java源⽂件,并回答问题。
public class Person {void speakHello() {"您好,很⾼兴认识您");" nice to meet you");}}class Xit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zhang = new Person();();}}(a)上述源⽂件的名字是什么?(b)编译上述源⽂件将⽣成⼏个字节码⽂件?这些字节码⽂件的名字都是什么?(c)在命令⾏执⾏java Person得到怎样的错误提⽰?执⾏java xiti得到怎样的错误提⽰?执⾏java 得到怎样的错误提⽰?执⾏java Xiti得到怎样的输出结果?1.(a)。
5.3 练习题解答1.什么是类?为什么说类是一种抽象数据类型的实现?答:类是C++语言中的一种数据类型。
这种数据类型是一种封装体,它既包含有数据结构,又包含有对这些数据所进行的若干操作。
类的获得是通过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中的客观实体的抽象,这种抽象不仅包含了它的属性,同时还有对这些属性的操作,即方法。
对实体的这种抽象可用一个标识符来表示,并可对它引用及操作,这种标识符称为类。
可见,类是抽象数据类型的一种实现。
2.类的定义格式如何?类的说明部分和实现部分各包含些什么?答:类的定义格式包含说明部分和定义部分。
类的说明部分主要有类头和类体两部分。
类头定义格式如下所示。
class<类名>其中,class是关键字,<类名>同标识符。
类体是由一对花括号括起来的若干成员,成员中包含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右花括号后边有一个分号。
{〈数据成员说明〉〈成员函数说明〉};成员又分为不同的访问权限,有公有(puLlic)、私有(private)和保护(protected)3种。
类的实现部分是用来定义类中说明的成员函数(没有定义)在该部分定义。
如果类中所有成员函数都已在类体内定义了,则实现部分可以省略。
3.类的成员一般分为哪两部分?这两部分有何区别?答:类的成员一般分为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是用来表示状态的数据,后一部分是用来改变状态的方法(即函数)。
简单地讲,前部分是变量,后部分是函数,后部分的函数是用来对前部分的变量进行操作的。
4.从访问权限角度如何区分不同种类的成员?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从访问权限角度可以将类中成员分为三种:公有的,私有的和保护的。
公有成员可以被类体内外的程序所访问,它通常作为一个类体的对外接口。
私有成员只能对类体内的程序所访问,在类体外是不可见的。
它是类中的被隐藏部分。
保护成员对一般类而言视同私有成员,对派生类同公有成员。
它可以被其派生类中的程序访问。
5.作用域运算符的功能是什么?它的使用格式如何?答:作用域运算符::是C十十语言中的一种运算符,用来指明某个标识符的作用域,主要用于标识类中成员。
第5章类与对象5.1 选择题1. 在下列结构变量的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d )。
(a) struct employee{ char name[ 20 ] ;long code ;} emp ;(b) struct{ char name[ 20 ] ;long code ;} emp ;(c) struct employee{ char name[20];long code;} ;employee emp;(d) struct{ char name[20];long code;} employee;employee emp;2.已知有职工情况结构变量emp定义为:struct employee{ char name[ 20 ] ;long code ;struct{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birth ;} emp ;下列对 emp 的 birth 正确赋值方法是( d )。
(a) year = 1980 ; month = 5 ; day = 1 ;(b) birth.year = 1980 ; birth.month = 5 ; birth.day = 1 ;(c) emp.year = 1980 ; emp.month = 5 ; emp.day = 1 ;(d) emp.birth.year = 1980 ; emp.birth.month = 5 ; emp.birth.day= 1 ;3.假定有以下声明和定义,则下面引用形式错误的是( b )。
1struct student{ int num ;float score ;} stu[3] = {{1001,80},{1002,75},{1003,91}}, *p = stu ; (a) p->num (b) (p++).num (c) (p++)->num (d) (*p).num4.下列四个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是( a )。
第1章资源加工学概述习题1.简述从选矿学、矿物加工学到资源加工学三者之间的发展关系。
2.资源加工学学科包括那些领域?它的学科基础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如何?3.资源加工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向有那些?4.资源加工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第2章物料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习题1.什么是矿石、矿物、岩石?三者关系如何?2.二次资源包含哪些物料?3.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4.物料的几何特性包括那三项?5.物质的磁性可以分为那几类,其磁性强弱如何?6.简述铁磁质物质的磁化过程。
7.简述矿物磁性的分类,及其分选特点。
8.矿物的电性质有那些?9.简述矿物的价键类型及解理面规律。
10.简述非极性矿物与极性矿物的矿物内部结构与价键特性、11.矿物表面自由能的数值取决于晶体断裂面的几何形状及表面原子所处的位置在矿物颗粒表面不同的位置:晶面上,棱面上和尖角上的表面张力的关系如何?12.硫化矿物表面氧化的几种形式及规律是什么?13.矿物表面电荷是由哪几种因素引起的?14.离子型矿物表面阴阳离子的溶解规律是什么?15.简述石英在水中的荷电过程及其机理。
16.什么是接触角、三相润湿周边?17.如何通过接触角鉴别颗粒表面的润湿性?18.简述润湿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19.接触角的测量方法有那些?躺滴法测润湿角应注意什么?第3章粉碎与分级习题1.粉碎作用在工业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粉碎比?部分粉碎比和总粉碎2.粉碎为什么要分段进行?其各段的产品特性如何?3.什么是选择性粉碎?它与产品的粒度有何关系?它在矿物加工过程中有什么意义?4.什么是可碎系数?如何用可碎系数判断颗粒的可碎性?5.物料机械粉碎过程中粉碎机械对物料施力的方式有那些?6.简述三种粉碎模型的特征7.简述三个粉碎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8.什么是功指数?9.什么是助磨剂?对助磨剂有什么要求?简述助磨剂的助磨机理。
10.什么叫分级?分级的方式有那些?12.什么是筛分分析、标准筛、基筛、筛比筛序?14.何谓难筛粒,易筛粒?他们在筛分过程中的行为如何?15.什么是总筛分效率、部分筛分效率?如某一单层筛按原料计的生产能力为8吨/小时,该原料的粒度-15mm~+0mm,其中-6mm~+0mm粒级含量为68%,-2mm~+0mm粒级含量为38%,当用筛孔为6mm的筛网筛分后,筛上产品中-6mm粒级含量为4%,-2mm粒级含量为0.3%,求这两个粒级的筛分效率。
第1章总论教材习题解答一、思考题1.会计工作的特点是什么?答: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收集㊁加工和利用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通过确认㊁计量等专门技术方法将经济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使其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通过记录和计算加工并且对外进行报告,达到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㊁控制㊁调节和指导的目的,促使人们比较得失㊁权衡利弊㊁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㊂会计工作的特点就是进行价值管理,主要是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过程中使用的财产物资㊁劳动耗费㊁劳动成果进行系统的记录㊁计算㊁分析㊁检查,以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其中,确认㊁计量㊁记录㊁报告㊁分析㊁检查都是手段㊂通过会计信息,计算和分析利用财产物资的有效程度以及劳动耗费的合理程度,据以判断得失,调整偏差,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经营管理㊂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㊂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㊂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在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确认㊁计量㊁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㊂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它是通过预测㊁决策㊁控制㊁分析㊁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㊂2㊀‘初级会计学(第七版)“学习指导书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的资料作为监督的依据;同时,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㊂3.会计要素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根据交易或事项对于可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分类或概括㊂企业的经济活动可分为资产㊁负债㊁所有者权益㊁收入㊁费用㊁利润六个会计要素㊂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㊂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㊂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㊂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㊁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㊁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㊂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㊁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㊁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㊂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与全部费用相比较的结果就是利润(如果是负数就是亏损)㊂4.会计恒等式的内容是什么?答:从资产与权益的关系来看,企业有多少资产就有多少权益,或者反过来说,有多少权益就有多少资产,在任何情况下资产与权益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关系㊂这样的数量关系用等式表示就是:资产=权益㊂由于企业的权益又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上述会计等式又可变换为: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㊂这个等式将资产㊁负债㊁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基本要素用数学符号联系起来,清晰地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基本会计等式㊂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平衡关系㊂5.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第二,会计记账基础;第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的前提,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与确立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㊂关于会计核算前提的具体内容,国内外会计界多数人公认的会计核算基本假设有四个:会计主体㊁持续经营㊁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㊂在会计核算时选择记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㊂会计记账基础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㊂权责发生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凡第1章㊀总论3㊀是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㊂权责发生制的核心是按交易或事项是否影响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受益情况,确定其归属期㊂收付实现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收入和费用都是按照现金或银行存款等款项的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㊂将收入确认的会计期间确定为收到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的期间,将费用确认的会计期间确定为支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的期间,而不论其是否应归属本期㊂凡是本期未收到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的收入和未支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的费用,即使应归属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可靠性㊁相关性㊁可理解性㊁可比性㊁实质重于形式㊁重要性㊁谨慎性和及时性等㊂6.什么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的前提,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与确立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㊂关于会计核算前提的具体内容,国内外会计界多数人公认的会计核算基本假设有四个:会计主体㊁持续经营㊁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㊂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㊁计量㊁记录㊁报告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㊁计量㊁记录㊁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㊂持续经营作为基本前提,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如果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企业不能经营下去,就认为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它为正确地确定财产计价㊁收益以及会计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㊂会计分期这一假设是从持续经营基本假设引申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持续经营的客观要求;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㊁长短相同的期间;企业的经营活动从时间上来看是持续不断的,但会计为了确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并编制财务报表,定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就必须将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成若干期间㊂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㊁计量㊁记录㊁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㊁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㊂7.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使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可靠性㊁相关性㊁可4㊀‘初级会计学(第七版)“学习指导书理解性㊁可比性㊁实质重于形式㊁重要性㊁谨慎性和及时性等㊂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㊁计量㊁报告,如实反映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㊁内容完整㊂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㊁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㊂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㊂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分析㊂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㊂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㊁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㊂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尽可能地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㊂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不得提前或延后㊂8.会计方法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方法是指用何种手段去实现会计的目标,完成会计核算与监督的职能㊂会计方法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在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认为它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会计核算㊁会计分析㊁会计考核㊁会计预测及会计决策㊂其中,会计核算是最基本㊁最主要的方法㊂会计核算是通过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㊁计量㊁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㊂会计分析要依照会计核算提供的各项资料及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经营成果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㊂会计考核(会计监督㊁控制)是通过会计核算及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与原定目标进行比较,来考核㊁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或单位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㊁合法,与原定目标有多大偏差,考核会计主体的经营业绩,监督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保证经济按预定的轨道运行㊂会计预测是通过会计核算及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与市场环境诸因素的相关性,运用一定的预测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务指标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测算㊁预计和估价,为会计决策提供可选择方案㊂会计决策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㊂9.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答: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多,但大多数人认为会计基本的作用是核算与监督㊂会计核算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通过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㊁计量㊁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㊂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㊁决策㊁控制㊁分析㊁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㊂10.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打破会计恒等式的经济业务?第1章㊀总论5㊀答: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存在打破会计恒等式的经济业务㊂从资产与权益的关系来看,企业有多少资产就有多少权益,或者反过来说有多少权益就有多少资产,在任何情况下资产与权益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关系㊂这样的数量关系用等式表示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㊂这个等式将资产㊁负债㊁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基本要素用数学符号联系起来,清晰地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都保持着数额相等的平衡关系㊂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存在任何打破会计恒等式的经济业务㊂11.作为会计要素之一的利润具有什么特点?答: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与全部费用相比较的结果就是利润(如果是负数就是亏损)㊂作为会计要素的利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利润是一个特定的会计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是通过会计方法计算出来的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是收入与费用相抵后的盈余,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其计量需要依靠收入和费用㊂第二,企业所计算的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的,在权责发生制下,会计报表所计算的利润并不一定代表企业能够收到等额的现金,它忽略了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的坏账等因素㊂(说明: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没有唯一的答案㊂)二㊁案例题ʌ案例1ɔ答:企业的资产与权益是相互依存的,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相应数额的权益;反之亦然㊂所以,在数量上任何一个企业的所有资产与所有权益的总额必定相等㊂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㊂王先生的公司在经过这些经济活动以后,会计恒等式仍然保持平衡㊂各项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如下:(1)以3000元存款租用办公室,减少了3000元银行存款但增加了3000元管理费用,资产类项目总额保持不变,会计恒等式仍然平衡㊂(2)支付各种办公费用6000元,银行存款减少了6000元,同时管理费用增加了6000元㊂由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可得: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㊂这笔业务导致资产类项目减少了6000元,同时费用类项目增加了6000元,会计恒等式仍然平衡㊂(3)用银行存款购入80000元商品,减少了80000元银行存款但增加了80000元存货,资产类项目总额保持不变,会计恒等式仍然平衡㊂(4)卖出商品收到货款99000元,银行存款增加了99000元,同时存货减6㊀‘初级会计学(第七版)“学习指导书少了80000元,资产类项目总额净增加19000元;这一业务能够为企业带来收入19000元(99000-80000)㊂由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可得: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㊂这笔业务使得资产类项目净增加19000元,同时损益类项目净增加19000元,等式两边同时增加相同的数额,会计恒等式仍然平衡㊂ʌ案例2ɔ答:王先生的说法没有道理㊂企业虽然有经营自主权,但是企业会计工作必须按照国家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处理㊂会计法以及相关法律对会计工作㊁会计人员㊁会计机关有一定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又对会计核算工作有具体要求㊂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建立企业会计制度,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符合可靠性㊁可比性等原则,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㊁会计方法也应当保持连续性㊁一贯性,不得随意变更㊂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企业应当遵循㊂从根本上说,我国对会计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认证是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㊂ʌ案例3ɔ答:税务人员的说法有道理㊂作为个体工商户的张先生,按照我国税法的规定应对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经营收入,张先生如果将自己的商品随意领用,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这些业主自用的商品应该视同销售,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应当计入计税基础,张先生没有记账,因此无法正确地确定计税基础,所以有逃避缴纳税款的嫌疑㊂三㊁练习题各项经济业务对公司资产㊁负债㊁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如表1 2所示㊂表1 2经济业务对公司资产㊁负债㊁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业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I I N E2D D N E3I I N E4I N E I5N E N E N E6N E N E N E第2章会计处理方法教材习题解答一、思考题1.会计记录包括哪些方法?答:会计记录是在确认㊁计量的基础上对于企业经济活动轨迹进行描述的方法和手段㊂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程序下,它主要包括下列专门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与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㊂2.采用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会计记录方法会有差别吗?答:采取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会有差别,例如手工记账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或直接登记账簿,或再编制汇总记账凭证㊁科目汇总表登记账簿,计算机记账则可以省略这些程序㊂3.如何理解会计确认的意义?会计确认的标准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作为一项有效及有序的管理活动,需要会计核算系统不断提供正确的财会信息数据㊂企业日常发生的大量经济业务,包含着大量的经济信息㊂将经济信息按照会计的规则与方法加工成会计信息,提供给有关使用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转换㊁加工和传输㊂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它是信息转换的关键环节㊂会计确认包括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㊂会计确认(包括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的核心问题是根据什么标准进行确认,在什么时间㊁以多少金额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信息加以初次确认,对8㊀‘初级会计学(第七版)“学习指导书会计核算系统输出的信息进行再次确认㊂概括地讲,确认的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定义性㊁可计量性㊁可靠性和相关性㊂可定义性首先确认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否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然后对能够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将其具体确认为某一会计要素㊂可计量性是将已经确认为具体会计要素的经济信息进行货币计量㊂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要真实可靠,应如实㊁完整地反映应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而且这些交易或事项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不带偏向的经济现实,而不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㊂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㊂4.初次确认与再次确认应分别完成哪些任务?答:初次确认是指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的确认㊂初次确认要依据会计目标或会计核算的特定规范要求,筛掉多余的或不可接受的数据,将有用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将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并登记有关账簿㊂它实际上是决定经济信息能否转化为会计信息,并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筛选过程㊂再次确认是指对会计核算系统输出的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进行的确认㊂再次确认是依据管理者对于会计信息的需要,确认账簿资料中的哪些内容应列入财务报表,或者在财务报表中应揭示多少财务资料和何种财务资料㊂再次确认还包括对已确认过的经济信息在日后由于物价变动影响而进行的再次确认,如企业购入的各种存货,经初次确认后,以实际成本记录在账簿中,若物价发生比较大的变动,在按照谨慎性原则核算时,须对价格变动影响存货成本的程度以及对于利润形成的影响进行再次确认㊂再次确认实际上是对已经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再提纯㊁再加工,以保证其真实性及正确性,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可靠性和相关性的需要㊂5.资产确认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答:在具体确认资产时,必须按三个重要的标准来进行衡量:(1)符合资产的定义㊂资产应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㊁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㊁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㊂如果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将其确认为资产㊂(2)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㊂如果一项支出已经发生,但在本会计期间及以后的会计期间都不会形成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则这项支出不能作为资产㊂(3)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㊂凡是作为资产的,必须能够可靠地计量其成本或价值,若虽不能准确地计量,但能使用合理的估计,也可以确认为资产㊂6.负债确认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答:在负债的具体确认中,应该按以下标准来进行判断:(1)符合负债的定义㊂负债应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㊁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㊂如果不符合负债的定义,不能作为负债加以确认㊂(2)与该义务有关第2章㊀会计处理方法9㊀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一项债务的偿还,企业必须付出债权人能够接受的资产或劳务,导致企业所拥有的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㊂(3)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㊂作为负债,一般都有一个到期偿还的确切金额,即使没有确切的金额,也应该能合理地估计偿还金额㊂7.收入确认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答:收入是企业补偿费用开支㊁取得盈利的源泉㊂在收入的具体确认中,应该按以下标准来进行判断:(1)符合收入的定义㊂收入应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㊁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㊁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㊂如果不符合收入的定义,则不能确认为收入㊂(2)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而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时才能确认㊂(3)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具体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㊂(4)经济利益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进行计量㊂8.费用确认的标准是什么?答:在费用的具体确认中,应该按以下标准来进行判断:(1)符合费用的定义㊂应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㊁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㊁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㊂如果不符合费用的定义,则不能确认为费用㊂(2)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从而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时才能确认㊂(3)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㊂(4)经济利益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进行计量㊂9.什么是会计循环?答: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由会计人员通过运用复式账簿系统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来完成的㊂在这个系统中,确认㊁计量㊁记录是会计人员 生产 会计信息的过程,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人员 生产 的产品㊂习惯上,人们将这种依次发生㊁周而复始的以记录为主的会计处理过程称为会计循环㊂对会计循环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从会计期间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或者从广义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是从交易或事项的确认开始,依次经过计量㊁记录,实现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到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循环,下一会计期间依然按此顺序进行会计循环;第二,从具体记录方法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或者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是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开始,依次经过登记账簿㊁成本计算㊁财产清查等加工程序,到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完成一次会计循环㊂10.如何理解会计循环中每一个环节对于信息加工的意义?答:会计信息的收集和进入会计系统是从确认㊁计量开始的,从具体记录方法来看,是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开始的㊂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是通过登记账簿㊁。
C++primer目录完整版初级教程第一章快速入门第二章变量和基本类型4.第2章基本内置类型5.第2章重点习题解答6.第2章字面值常量7.第2章变量8.第2章变量名9.第2章定义对象10.第2章声明和定义11.第2章名字的作用域12.第2章const限定符13.第2章引用14.第2章typedef15.第2章枚举16.第2章类类型17.第2章编写自己的头文件第三章字符串、向量和数组18.第3章命名空间的using声明19.第3章标准库string 类型(1)20.第3章标准库string 类型(2)21.第3章重点习题解答22.第3章标准库string类型(3)23.第3章标准库vector类型24.第3章重点习题解答25.第3章迭代器简介26.二进制和十六进制27.第3章标准库bitset类型28.标准库bitset应用实例第四章表达式29.第4章数组30.第4章指针的引入31.第4章使用指针操作数组元素32.第4章指针和const限定符33.第4章C风格字符串34.第4章创建动态数组35.第4章新旧代码的兼容36.第4章多维数第五章表达式37.第5章算术操作符38.第5章关系操作符和逻辑操作符39.第5章位操作符40.第5章赋值操作符41.第5章自增和自减操作符42.第5章箭头操作符43.第5章条件操作符和逗号操作符44.第5章new和delete表达式45.第5章显式转换第六章语句46.第6章简单语句47.第6章if语句48.第6章switch语句49.第6章while语50.第6章for语句51.第6章dowhile语句52.第6章break,continue,goto语句53.第6章6.13try块和异常处理54.第6章6.13.3标准异常55.第6章6.14使用预处理器进行调试第七章函数56.第7章函数的定义57.第7章参数传递-非引用形参58.第7章参数传递-引用参数59.第7章参数传递-vector和其他容器类型的形参60.第7章参数传递-数组形参61.第7章main处理命令行选项62.第7章return语句63.第7章递归64.第7章函数声明65.第7章局部对象66.第7章内联函数67.第7章类的成员函数68.第7章类的构造函数69.第7章重载函数70.第7章重载与作用域71.第7章重载函数函数匹配72.第7章重载函数实参转换73.第7章指向函数的指针第八章IO库74.第8章面向对象的标准IO库75.第8章条件状态76.第8章文件流对象的使用77.第8章重点习题解答78.第8章文件模式79.第8章一个打开并检查输入文件的程序80.第8章字符串流中级教程目录:第九章顺序容器1.第9章顺序容器- STL deque2.第9章顺序容器- STL list3.第9章9.7 容器适配器- 栈适配器4.第9章9.7 容器适配器- 队列5.第9章9.7 容器适配器- 优先级队列6.第9章9.1 顺序容器的定义7.第9章9.2 迭代器和迭代器范围8.第9章9.3 顺序容器的操作(1)9.第9章9.3 顺序容器的操作(2)10.第9章9.3 顺序容器的操作(3)11.第9章9.3 顺序容器的操作(4)12.第9章9.3 顺序容器的操作(5)13.第9章9.3 顺序容器的操作(6)14.第9章9.3 顺序容器的操作(7)15.第9章9.4 vector容器的自增长16.第9章9.5 容器的选用17.第9章9.6 再谈string类型(1)18.第9章9.6 再谈string类型(2)19.第9章9.6 再谈string类型(3)20.第9章9.6 再谈string类型(4)21.第9章9.6 再谈string类型(5) 第十章关联容器22.第10章map 和multimap23.第10章set 和multiset第十一章标准库算法24.第11章算法简介25.第11章函数对象简介26.第11章算法元素计数27.第11章算法最大值和最小值28.第11章算法查找算法(1)29.第11章算法查找算法(2)30.第11章算法查找算法(3)31.第11章算法查找算法(4)32.第11章算法查找算法(5)33.第11章算法查找算法(6)34.第11章算法查找算法(7)35.第11章算法for_each36.第11章算法区间的比较37.第11章算法复制元素38.第11章算法transform39.第11章算法比较for_each和transform40.第11章算法交换算法41.第11章算法填充新值42.第11章算法替换算法43.第11章算法删除算法(1)44.第11章算法删除算法(2)45.第11章算法删除算法(3)46.第11章算法逆转和旋转47.第11章算法排列组合48.第11章算法重排和分区49.第11章算法对所有元素排序50.第11章算法局部排序51.第11章算法根据第n个元素排序52.第11章算法Heap算法高级教程目录:1.1章快速入门- 复习2.12章类定义(一)3.12章类定义(二)4.12章类定义(三)5.12章隐含的this指针6.12章类作用域7.12章构造函数8.12章友元9.12章static类成员10.13章复制构造函数和赋值操作符11.13章析构函数12.13章深复制、浅复制13.13章管理指针成员14.14章重载操作符的定义15.14章重载输入输出操作符16.14章重载算术操作符17.14章重载关系操作符(一)18.14章重载关系操作符(二)19.14章重载赋值操作符20.14章重载下标操作符21.14章重载成员访问操作符22.14章重载自增和自减操作符23.14章调用操作符和函数对象24.14章转换与类类型25.15章定义基类和派生类26.15章动态绑定27.15章三种继承28.15章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29.15章转换与继承30.15章友元与继承31.15章静态成员与继承32.15章纯虚函数与抽象类33.16章模板与泛型编程34.16章类模板- 顺序队列35.16章类模板- 链式队列36.16章函数模板37.17章异常处理(一)38.17章异常处理(二)39.17章异常处理(三)40.第17章智能指针auto_ptr类41.17章命名空间42.17章多重继承与虚继承43.18章特殊工具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