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随笔]开元通宝——影响中国历史近千年的币制改革

[历史随笔]开元通宝——影响中国历史近千年的币制改革

发表日期:2004-10-11 12:30:00

最近看了一篇朋友的文章,对于唐的币制问题颇感兴趣,收集了一些资料,不能算自己写的,只能说是编辑吧。

开元通宝——影响中国历史近千年的币制改革

萧让 编写

中国的货币,自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才真正得到统一,象征着“天圆地方”圆形方孔的“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自此之后,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以重量为钱币名称的铢两钱币(如秦半两钱、汉三铢钱,五铢钱等),通行后世,流传了700多年,直至唐武德四年开元通宝的发行。

开元通宝钱始铸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开元通宝的铸造,开创了我国货币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从而结束了钱币以重量为钱文的历史,开始向抽象化、符号化转轨。这是继秦始皇统一中国货币后又一次重大货币改革。“钱”,从此成为重量单位,十钱一两的进位制由此诞生了。

开元通宝并不是年号钱,“开元”,指开创新的纪元,更有大唐开国建国之意,“通宝”则指在统一之国度内的通用宝货。币面“开元通宝”四字,出自初唐大书法家欧阳洵的手笔,可上下右左序读作“开元通宝”,也可自上及右回环读作“开通元宝”,日本曾仿效铸造“和同开珎”钱币,欧阳询的字体因此在日本受到疯狂的追捧,至今日本著名的大报《朝日新闻》仍然采用欧阳询的字作报头,更因欧阳询未曾写过“新”字,于是找了“亲”(繁体)和“析”字,重新组合成“新”字。“欧体”以险峻刻厉出名,其钱文含八分和隶体,也有泉家说它含八分和隶篆三体,即钱币上的每一个字都兼有三体。不论何种书体,这种钱的铸造工艺足令今人叹绝,章法极为精美。其铸钱水平与千年后的清钱不相上下。

有唐一代近三百年始终通行开元通宝,五代、宋初均有大量铸造,清雍正年间两广偏远地区的市面上还有大量“开元通宝”流通,时清廷特准以“雍正通宝”兑换。而由此开创的通宝元宝币制,一直流传了1300多年,袁世凯洪宪称帝仍在发行新币,民国成立后才告废除。
 回复日期:2004-10-11 12:40:58
其实主要是想推荐朋友文章的说,不过这里主贴不允许转贴,就发到后面吧:

话说唐代钱币——开创新纪元的“开元通宝”

作者:大

唐天子 沉醉唐风 https://www.doczj.com/doc/bc2353820.html,

【源起】:中国隋代通行五铢钱(图一),至隋末社会动荡,盗铸、滥铸私钱之风盛行,《新唐书.食货志》载“时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铁叶、皮纸皆以为钱”。唐高祖李渊入据长安后,币制管理状况仍然相当混乱,时市面上八九万枚铜钱刚满半斛,加之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年间开铸以来,已逾七百多年,此间历代不断翻铸,以至钱币形制大小、质地、参差不齐,造成流通上的极大不便。入唐以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经济开始转入正轨,继续沿用隋五铢钱显然已不合时宜。

【铸造与流通】:关于“开元通宝”的开铸《新唐书.食货志》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叅,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铸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此举标志着中国以铢两重量命名的货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者为全新的“宝文钱”币制。(注二:所谓“宝文钱”即以一钱文为法重量单位的十进制币制,钱文通常为“XXX宝”)(图二)

据记载“开元通宝”钱文乃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欧阳询亲自捐文书写,他的书法险劲刻厉,世称“欧体”。贞观年间,欧阳询官至太子率更令,因此,这种书体的“开元通宝”又称为“率更体”,史载其文“以八分、篆、隶三体”。即“开元通宝”钱文融合了隶书与篆书之长(八分事实上为隶书),这种钱文在面世之后即广受好评——“时称其工”(《旧唐书.食货志》)!将中国的书法艺术与钱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元通宝”可谓开先河者。(图三)

“开元通宝”钱直读为“开元通宝”,若旋读则为“开通元宝”,二者通用。(注二:四字的钱文,按上下右左顺序读取,即为“直读”,又称对读。若按上右下左顺时针方向回环读,称“旋读”,又称顺读、回读。)事实上“开元通宝”本应为直读钱文,但该钱发行伊始,民间对这种全新的钱币尚不了解,常将其旋读,后遂约定俗成。“开元通宝”之“开元”与唐玄宗“开元”年号无关。武德之季乃唐之肇始,故“开元通宝”之“开元”寓意大唐取代前隋,开创新纪元之意。“通宝”则取“通行宝货”之意。(注三:相当于流通货币的意思。)

唐代“开元通宝”钱通常以范铸法、翻砂法铸造,折合成今日的单位,一枚开元钱直径约为2.4~2.5厘米,孔边长0.7厘米,郭宽0.2厘米,厚约0.1厘米,重4.5克,以廓分属男钱(注四:廓指钱外缘和内缘突起的边框,在于保护

钱文不受磨损。外缘称外廓,又叫外轮、外缘等,外廓宽者为宽缘。内缘称内廓,又叫好廓。无内缘的钱称“女钱”有内廓的钱称“男钱”。)面背俱有肉好周郭。唐“开元通宝”版式极为规整,易于民间识别(图四)。特别是唐前期的开元钱轮廓深峻、铜质纯净、铸造工艺考究,加之钱文端庄匀称,重量适中,自投入流通后便广受欢迎。事实上有唐一朝两百多年间,流通领域使用“开元通宝”的热情一直很高,除该钱铸造精良外,当然还有币值相对稳定等积极因素,这是前朝所从未有过的。

【划时代的意义】 :区区一枚“开元通宝”其大小不过与今五分钱硬币等同,但“开元”开启的却不仅仅是大唐盛世的经济繁荣,对其后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币制史亦产生深远影响,它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简要说来,以“开元通宝”为代表的宝文钱,其出现首先就具有信用货币的概念,从此以后中国的铸币告别了以半两和五铢标重命名的时代,开始抽象化、符号化转轨。其后一千三百多年间中国历朝铸币皆遵循此“开元”模式,无论是形制定型标准还是十进制币值。这是继秦始皇统一中国货币之后,未曾有过的重大变革,因而“开元通宝”与秦半两和汉五铢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作用最大,影响最广的三大货币体系。(图五)

【余绪】有唐一朝始终通行“开元通宝”,公元907年大唐终结,但“开元通宝”并未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晋、闽、南汉、南唐、吴越等政权皆铸造和流通“开元通宝”,甚至在形制方面有所发展,如闽国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比之唐代开元字体更为雄劲豪迈(图六);南唐还铸出“开元通宝”对钱(注五:即两枚钱币除书体不同外,在材质、大小、穿孔等方面完全一致,成双配对)分隶、篆两种钱文,是为中国对钱鼻祖(图七);而吴越则铸出馏金“开元通宝”。迟至宋初仍有“开元通宝”在铸造,如清源节度使陈洪进——一方面清源不铸宋廷钱币以示其独立性,另一方面清源铸造开元钱又可在宋、吴越境内和海外贸易中通行无阻。此后,历代都有铸造所谓开元大钱,但这类开元钱主要是开炉钱或戏铸钱性质,类似近世纪念币的功能,不用于流通。“开元通宝”至此已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至于流通领域,清雍正年间两广偏远地区的市面上还有大量“开元通宝”流通,时清廷特准以“雍正通宝”兑换。事实上开元钱的流通一直持续到清末。

此外日本奈良时代和越南吴朝皆仿制唐“开元通宝”,朝鲜的铸币虽钱文不一,但皆仿开元形制,从

中折射出盛唐时代中华文明的巨大影响力(图八)。

 回复日期:2004-10-11 12:43:29
唐代的年号铸币

作者:大唐天子

所谓年号铸币,即以年号为钱文铸造的钱币,如“淳化元宝”、“熙宁重宝”、“洪武通宝”等,此处之淳化、熙宁、洪武皆为年号。年号铸币始于唐代(一说成汉)。唐代通行“开元通宝”之外也曾铸造过数种年号钱,这些年号钱的铸造虽有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但都无法取代“开元通宝”的地位,其知名度亦在“开元通宝”的光辉下显得黯然失色。但有些作为改进币制的大胆尝试,仍是值得称道的。

【乾封泉宝】:始铸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五月,是为唐代第一枚正式的年号铸币。时高宗封禅泰山开支巨大,为缓解财政紧张的状况,始铸“乾封泉宝”。《新唐书.食货志》载“乾封元年改铸乾封泉宝钱,径寸,重二铢六分,以一当旧钱之十”。但此币投入流通后,发现币值过大,造成市面上物价飞涨,商民多拒绝使用,因而不到一年便废止了。(图九)

【乾元重宝】:始铸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七月,时肃宗为应付镇压安史叛乱的巨额军费开支,采纳第五琦建议开铸此“乾元重宝”,这也是中国货币中首次出现“重宝”字样。《新唐书.食货志》载“肃宗乾元元年,经费不给,铸钱使第五琦铸乾元重宝钱,径一寸,每缗重十斤,与开元钱参用,以一当十,亦号乾元十当钱”。此币投入流通后,同样出现币值过大的问题,并且引发严重通货膨胀,以至“乾元重宝”不断贬值,从以一当十贬至以一当五、以一当三,最后一当一与开元钱并行。“乾元重宝”一直流通到唐末,是唐代流通时间最长的年号铸币。(图十)

【大历元宝】:开铸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查史籍无“大历元宝”的确切开炉时间,但《旧唐书.食货志》载“大历四年正月,关内道铸钱等使、户部侍郎第五琦上言,请于绛州汾阳、铜原两监,增置五炉铸钱,许之”。惜未注明此次所铸是否为“大历元宝”。时钱贱铜贵,直接影响到“大历元宝”的铸造质量。从传世的“大历元宝”我们也可发现,此币直径2.3厘米,重3克,做工较为粗糙,很可能因为质量原因而未大量投入流通。(图十一)

【建中通宝】:始铸于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具体开铸时间不详。比之“大历元宝”这种建中钱分量更轻,工艺更为粗糙,像这样的劣质钱币大量投入流通的可能性不大。(图十二)

【咸通玄宝】:开铸于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

元870年)。据《中国古钱目录》记载“懿宗咸通十一年,桂阳监铸此钱,上有敕未准发行”。可见这种钱币从未投入流通。(图十三)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唐代虽已开年号铸币先河,但仅偶尔为之,尚未形成定制。年号铸币至宋代方盛行,反观有宋一朝,几乎每换一次年号便开铸一种新钱,有时甚至是数种,版式花样庞杂,五花八门,一来不仅重复开炉铸造造成无端浪费,还不利于民间识别钱币,反不如唐代通行单一形制的“开元通宝”来得简单务实。宋代的年号铸币不啻是中国币制史上一次倒退。

 回复日期:2004-10-11 12:45:17
几种特殊的唐代钱币

作者:大唐天子

【“得一元宝”与“顺天元宝”】:这两种钱币皆为叛将史思明所铸。《新唐书.食货志》载“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一元宝,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既而恶得一非长祚之兆,改其文曰顺天元宝”。事实上这两种钱币形制完全相同,只是钱文不同而已。且“得一元宝”相对于“顺天元宝”铸造时间更短,故民间传曰“顺天易得,得一难求”。“得一”一名出自《老子》“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图十四)

【高昌吉利】:唐初高昌国麴氏政权铸造,从传世的“高昌吉利”看,该币形制、分量参差不齐,铸造工艺难以于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相比。(图十五)


【白铜质“开元通宝”】:中国最早的白铜质钱币为隋“白钱”,唐白铜质“开元通宝”的出现虽稍晚于隋“白钱”,但制造工艺远逾前者,为中国古钱币中的珍品。这种白铜开元均色如白银,字纹细腻,精美异常,盛唐时工艺水准之高可见一斑,即便千年之后的清钱,亦难以超越白铜开元的水平。(图十六)

【金、银质“开元通宝”】:唐武德四年“开元通宝”开铸的同时,亦铸有金、银质地的开元钱,但这类金、银币主要用于赏赐而非流通用途。


 回复日期:2004-10-11 12:47:23
唐代货币之最

作者:大唐天子

【中国最早的铅钱】:唐中叶以前即有铅钱流通,时铅钱多以铅杂铁、锡等铸成,唐以前铅钱多用作冥币或祭祀用途。

【中国最早的钱币防伪标志】:传“开元通宝”颁行之后,盗铸之风兴起。一次,有司(一说欧阳询本人)向太宗皇帝进呈“开元通宝”钱文蜡样时,文德皇后以小指在上面掐一甲痕,故此次铸出之开元钱皆背带月牙纹,以此区分盗铸钱币。后人有诗曰“金釵坠后无因见,藏得开元一捻痕”。也有将掐月痕者附会为唐高祖太穆皇后或杨贵

妃的,然太穆皇后在世时,开元钱尚未问世,而杨贵妃时,掐月开元已流通近百年了。故文德皇后为中国钱币防伪标志的首创者,而这批掐月开元钱为中国最早的,具有专门防伪标志的钱币。(图十八)

【唐代(中国)最早的年号铸币】:一说中国最早的年号铸币为成汉李寿所铸的“汉兴”钱。然“汉兴”开铸的确切时间不详,(一说为东汉初年铸造)。且存世“汉兴”钱尚存真伪之争,故传统上泉界还是认可唐“乾封泉宝”为中国最早的年号铸币。“乾封泉宝”虽仅流通了七个月,但对后世年号铸币影响很大,且钱文端庄秀美,制作工艺精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盛唐的风采。

【中国最早的宝文钱】:以“开元通宝”为代表的宝文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钱币从币值到形制上的一大革新。“开元通宝”是中国第一枚以“宝”字命名的钱币,后世中国之“通宝”钱皆来源于“开元”模式,如“周远通宝”、“宋元通宝”、“洪武通宝”、“顺治通宝”等等。后世以“元宝”命名的钱币,亦仿自“开元通宝”的变称“开通元宝”,如“大历元宝”、“保大元宝”、“绍圣元宝”、“咸平元宝”等等。(注六:明代避朱元璋讳,钱文不再以“元宝”命名,一律称“通宝”,直至清末。)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域名铸币】:《新唐书.食货志》载“及武宗废浮屠法,永平监官李郁彦请以铜像、钟馨、鈩、鉻皆归巡院,州县铜益多矣。盐铁使以工有常力,不足以加铸,许诸道观察使皆得置钱坊。淮南节度使李绅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交易禁用旧钱”。这种会昌年间铸造的“开元通宝”钱,一般称之为“会昌开元通宝”,形制、大小与一般开元钱无贰,却因工艺粗劣而臭名昭著。但与先前的钱币所不同的是,这种会昌钱的背面均铸有州名,计有:昌、京、洛、益、荆、襄、蓝、越、宣、洪、潭、兖、润、鄂、平、兴、梁、广、梓、福、桂、丹、永等二十三种之多。这在中国钱币史上尚属首创,故会昌开元通宝是中国第一枚将行政区名铸造在钱文上的货币。(图十九)

【最珍稀的唐代钱币】:如前文所述,咸通十一年桂阳监王彤所铸的“咸通玄宝”未曾发行便被收回,故此“咸通玄宝”传世、出土数量极其稀少,成为泉界珍品,有“唐代第一珍”之称,在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中亦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流通时间最长的宝文钱】:“开元通宝”的铸造与流通,上溯唐武德四年,下止辛亥革命前,可谓中国钱币的常青树,其流通时间之长仅次于五铢钱,若论宝

文钱,则“开元通宝”无可匹及!

 回复日期:2004-10-11 12:50:35
以下配图均由《话说唐代钱币——开创新纪元的“开元通宝” 》的作者大唐天子提供,为该文的配图。

秦半两钱。
 回复日期:2004-10-11 12:52:41
汉五铢
 回复日期:2004-10-11 12:54:37
中国最后的标重钱币 隋五铢
 回复日期:2004-10-11 12:56:34
唐开元通宝

 回复日期:2004-10-11 22:33:25
呵呵,开元通宝并非一种版本,更非只有武德年才铸造,凌云大姐的bug可捉错了。不过,关于此点一直存在争议倒是事实,一般认为是防伪及区别版本之用。至于武周是否使用开元通宝,大姐也大可查过再来放言^_^

至于「掐痕防伪」的功用,大概当世人最清楚,后世不过凭想象推断说话,闭门造车,大可以天花乱坠:)汉之五铢钱与唐之开元通宝哪种技术水平高,哪种较难仿制,历史自有公断。唯汉之五铢钱承秦制之铢两货币,而开元通宝则开创了宝文钱这一新的货币体系,在货币史上的地位自然有所不同。

至于使用十六进制以重量计钱的铢两货币先进,还是十进制符号化的宝文钱先进,恐怕也不是凌云小姐说了算^_^
 回复日期:2004-10-12 2:40:41
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通宝,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久的货币了,论收藏价值都不大,倒是叛将史思明发行的这两种“得一元宝”与“顺天元宝”,在收藏界价值非凡。这是顺天元宝。
 回复日期:2004-10-12 2:42:04
“得一元宝”相对于“顺天元宝”铸造时间更短,故民间传曰“顺天易得,得一难求”。“得一”一名出自《老子》“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回复日期:2004-10-12 2:45:28
掐月开元,中国最早的,具有专门防伪标志的钱币。注意背后的掐月痕。
 回复日期:2004-10-13 11:03:32
笑,凌云大姐要拍砖也拍得专业一点,首篇第三段第一行就说明“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末段又再言:“有唐一代近三百年始终通行开元通宝”。就算是我朋友的文章,末段还专门谈到: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唐代虽已开年号铸币先河,但仅偶尔为之,尚未形成定制。年号铸币至宋代方盛行,反观有宋一朝,几乎每换一次年号便开铸一种新钱,有时甚至是数种,版式花样庞杂,五花八门,一来不仅重复开炉铸造造成无端浪费,还不利于民间识别钱币,反不如唐代通行单一形制的“开元通宝”来得简单务实。宋代的年号铸币不啻是中国币制史上一次倒退。

不知道何来「盛世必有年号铸币」之言?莫非大姐找不到靶

子就自己做一个靶子来自说自话? ^_^
 回复日期:2004-10-13 11:22:25
以下文字及图片均由网友大唐天子提供,多谢。

唐代第一珍——咸通玄宝
因未曾发行便被收回,传世极少,故成为泉界珍品。(关于“咸通玄宝”钱文的读法尚存争议,有泉界名家认为桂阳监王彤将“感”字误铸为“咸”,实应为“感玄通宝”。)
 回复日期:2004-10-13 11:37:43
越南吴朝仿唐铸造“开元通宝”,是为大唐文化泽被四夷之实物例证。
 回复日期:2004-10-13 11:51:03
五代时期,人们写字仍习惯性的避讳“渊”“世民”,宋人洪迈不仅感叹:(由是)乃知唐之泽远矣。同样,五代也仍在铸造开元通宝,并作为实用货币流通。
上:闽国铸“开元通宝” 下:吴越铸馏金开元
 回复日期:2004-10-13 12:04:02
呵呵,忽然发现凌云大姐也有很可爱的时候^_^
小妹有时言语冒犯,大姐勿怪的说。
此贴主要介绍唐代货币,并配以图片,希望能让人有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其实唐代的飞钱也颇有可议之处,可说是汇兑业务的雏形,留待以后介绍吧。
感觉凌云大姐对汉代货币比较熟悉,如有这方面的好图,不妨一起贴上来,把这个帖子补充完善。
 回复日期:2004-10-13 12:07:14
精美的白铜“开元通宝”

【白铜质“开元通宝”】:中国最早的白铜质钱币为隋“白钱”,唐白铜质“开元通宝”的出现虽稍晚于隋“白钱”,但制造工艺远逾前者,为中国古钱币中的珍品。这种白铜开元均色如白银,字纹细腻,精美异常,盛唐时工艺水准之高可见一斑,即便千年之后的清钱,亦难以超越白铜开元的水平。
 回复日期:2004-10-13 12:12:40
背面
 回复日期:2004-10-15 9:07:29
所谓铅钱、铁钱、铜钱这些,都是针对钱的质地而言。中国历史上铸造铅钱的时间很早了,出土的也很多,但在唐以前铅钱都是作为冥钱用来陪葬或者祭祀的,按照货币的定义,是用来流通交换的,起到了交易的作用才能称之为货币,所以,把铅钱放到市面上流通才能真正称之为“钱”。唐中叶即有铅钱流通,大概是民间铸造的铅钱开始逐步进入流通领域。而真正官方铸造投放到市面上流通的,则是五代时期闽王王审所铸的“开元通宝”小钱,这个被称为是中国最早的铅钱。

至于宝文钱,我朋友的贴儿里有提到:所谓“宝文钱”即以一钱文为法重量单位的十进制币制,钱文通常为“XXX宝”。比如XX通宝、XX元宝什么的。
 回复日期:2004-10-15 9:17:39
唐“开元通宝”版式规整划一,只在“元

”字下划横有微小差异,有所谓:左挑元、右挑元、双挑元、无挑元。

图右:为“左挑元”,存世数量最多。

图左:为“双挑元”,存世数量较少。
 回复日期:2004-10-15 9:20:03
开元通宝金币,主要是赏赐臣下之用
 回复日期:2004-10-15 9:25:28
这些图都是我朋友找的啦,干脆让他自己注册个id来贴完吧。
 回复日期:2004-10-15 22:25:34
呵呵,出土最多的应该是汉五铢,毕竟流传时间最长嘛。不过按凌云大姐说的看,您买的大概是纪念币吧。北京造假的最多了,有些还专门坑外地人,故宫门口卖1元一枚的古币,市场上卖30元一双的“高档皮鞋”,真应了彭西曦那篇写北京的小品文《满街都是驴子,遍地都是骗子》。不过一般买这些东西的都知道买的是什么档次的皮鞋,象凌云大姐这么耿直的人还真是少见的说~~~

开元通宝币值稳定购买力强是公认的,你说的发行之后造成恶钱泛滥及通货膨胀,却有损于政权的稳定,间接影响统治,然后币值再贬,云云,我还真不知道,请您指点一二。开元通宝的铸造技术,就连千年之后的清钱也无法超越,您说还可以做得更好,请教要怎么好法?太宗贞观四年灭东突厥后天下大治,每斗米3-4钱,此钱即为开元通宝,每斗米合今制7.8市斤,这样的物价和这样的购买能力,就算现在也无法企及,不知何来“太平盛世仍无法使钱”之语?要说金银远比钱币更保值,恐怕现在也是这样的吧?

李渊的一项政绩(指开元通宝),就影响唐朝前后,但是唐朝代代历有明君出,却鲜有损益(指在货币上)长短,包括年号铸币及元宝当钱等都是变动不大的改革,唐朝应该不是只有这么一位有为的皇帝。
===================================================
这倒不难理解,但以凌云大姐的水准,竟然说出这样的外行话,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众所周知,只有在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的时候,才能引起货币本质上的变化。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任何人想要违反客观规律偃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甚至引发灾难性后果。按你的意思,高祖发行宝文钱,太宗就该印纸币,武则天炒股票,唐玄宗玩期货,可能吗?自秦半两一出,历经千余年才有宝文钱的问世,难道汉朝皇帝魏晋三国南北朝至隋都没有一位有为的皇帝?再举个例子,本朝太祖何等的魄力,意欲越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跳到社会主义社会,差点走火入魔进入原始共产主义,这就是不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反面教材。
 回复日期:2004-10-15 22:58:01
唐初之创制不少了,高祖忙于统一战争,

但依然有改革货币,创立宝文钱体系之举。太宗时全面改革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军政外交诸方面。三省六部制虽袭隋制,然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分权制衡却是贞观时才得以完成。其余诸如外交上的天可汗制度,律法、行政、租税、兵制上的损益和完善,不必一一细举。高宗武后时期,律法和科举制度得以大成,玄宗时又开始改革军制、行政,等等,正是由于玄宗对兵制的改革出了岔子,才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故此,说唐只忙于战争而忽略了治国创制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在天可汗制度的构架之下,唐的对外战争完全不同于历朝历代的拓边战役,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之战打到“天下户口,逃亡过半”,康熙打准葛尔打到“几省糜费”,还影响了东北方和老毛子的尼不楚条约战胜割地,唯有唐朝,边境战事不断全面开花,国内照样富得流油,光是丝绸之路过往商贩的征税,就足够养活安西、北庭两大军区。数数开元天宝间有多少战争,再看看从开元到天宝增加了多少人口、马匹和收入,你就会惊奇的发现,边境战争反但没有影响盛唐的国力,反而对国内生产力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安史之乱的发起,正是玄宗改革兵制不成功的后果,而不是忽略制度建设的后果,这个样子的。

具体的我会在天可汗制度那篇文章中提及,也看得出凌云大姐对那篇文文比较关注,其实那篇文章还正是那次和凌云大姐辩论后才想到写的呢,请多指教了^_^

浅析唐代之天可汗制度
https://www.doczj.com/doc/bc2353820.html,/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no05&idArticle=11144&flag=1
 回复日期:2004-10-17 0:36:56
我那朋友懒得很,还是我来帮他贴完吧。

【乾封泉宝】:始铸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五月,是为唐代第一枚正式的年号铸币。
 回复日期:2004-10-17 0:38:19
【乾元重宝】:始铸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七月,时肃宗为应付镇压安史叛乱的巨额军费开支,采纳第五琦建议开铸此“乾元重宝”,这也是中国货币中首次出现“重宝”字样。“乾元重宝”一直流通到唐末,是唐代流通时间最长的年号铸币。

 回复日期:2004-10-17 1:31:09
呵呵,开元通宝的币值稳定是公认的,有唐三百年间一直流通不衰,并成功取代了铢两钱。讲理论不如讲证据,否则不过是空谈。
 回复日期:2004-10-18 21:33:01
算了,我觉得凌云JJ最好恶补一下唐史和经济史再来,很多概念都是模糊的。

一枚开元通宝按面额可兑换半枚五铢钱,但是有时候却可以兑换四分之三

或者一枚五铢钱,后来甚至可以兑换到二枚五铢钱,若换计重,通货膨胀非常明显。
=========================================
这个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自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周(如果也算唐的话)、还有唐玄宗,此为唐朝盛世,军事政治文化等大部分不谈,就经济上货币一项,除了开元通宝外,却乏善可陈。 
有一说是李世民建议李渊实施开元通宝,因此功劳可以加在李世民身上,而不是李渊。但是就唐初各帝来说,还是只有一位皇帝有作为,唐朝可不只一位皇帝。
至于生产力规模的限制货币,这倒未必,因为知识总在实施前问世,从来只有作不作,而没有不知如何作。最有力的例子就是汉武帝,各项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宛如一夕发迹,此非汉朝生产力一时大跃进,而是上位者有心有为的强力奥援。宋朝各帝不但在货币上改良(如铜币改铁币、铸币令限量、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及定币入法等),这里还没谈到宋代后来的纸币及汇兑,因为唐朝本来可以作得到这些简单的改良。例如把铜币改成铁币就不难,加铅又不如加锡亦容易,或者统一开孔及规格化货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武后时居然能出现不开孔的货币,大量伪币出现又何尝不是官币技术不易防伪的关系。唐高宗后来采用妥协的方式,用真钱买回伪钱后销毁,这种姑息保持币值的方式,难以令人相信唐朝是个控制力很强的政府。
=============================================
铜币改铁币这个叫做改良?铁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你知道吗?汉朝就有的!唐开元通宝的购买力如何铸造技术如何自有公论,恐怕还不是你凌云小姐说了算。

汉承秦制继续使用铢两货币,跟唐开创开元通宝的宝文钱体系,历史地位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你赞美的是规定铸币令限量这种配套的行政法令,贬斥的则是整个概念的进步,不知道在说什么,少把这些完全不同的概念混在一起蒙人了。更何况,唐对于发行开元通宝的配套措施比你推崇的这些进步完善得多,懒得跟你多讲,慢慢查书去。

至于你讨论的唐亡主因,又或唐军的军纪,冷笑一声而已。开元通宝流传千年,代代均有铸造,已经给了信口雌黄的人以最好的回复。
 回复日期:2004-10-18 21:52:47
凌云论史最大的问题,就是常常为辩论而辩论,自己先有了观点,再去找论据。甚至完全没有任何论据,只凭自己想当然去下一个又一个的结论,结论是你自己的,甚至推断的逻辑都是自己造出来的,就连批驳的观点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以

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真是没什么跟你好说的。

府兵制是否良制,能适应当时的国情就是良制,反之就不是。你先下一个结论是它不是良制,再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府兵制的头上,再总结说因此它不是良制,这个就是你的逻辑推理过程!

然而唐初的一些列军事胜利正是以实行府兵制为背景,安史之乱的兴起更是由于兵制改革不到位而引发问题,你却把丧乱的起因全推到府兵制,再以此为据说明唐的控制力薄弱,再推到唐对于经济货币的控制力也很薄弱,整串推理的任何一环都有着极严重的缺失,而阁下却谈得煞是兴起,莫非有意把水搅浑别人就看不出漏洞来了么?到这里来是以文会友的,不是来学习辩论技巧的,凌云这样做,未免太小儿科了。

 回复日期:2004-10-19 7:44:06
以量论 北宋仁宗一朝的铸币大概就跟开元通宝300年的铸造量差不多了 整个的宋钱远多于唐钱
==============================
这个样子比恐怕不太公平吧。首先开元通宝并非年号钱,无需回收重铸,其次唐代刚开始实行宝文钱,货币政策相对谨慎,严格规定铸币量以保持其购买力,宋代则无须有此顾虑。再说了,宋钱铸造量大,但影响力却是开元通宝占优,西夏古墓出土的开元通宝甚至超过了西夏本国铸造的货币,而直到清雍正年间,市面上仍有开元通宝流通,可见其生命力之长久。

在制度上 宋开创年号钱 对钱 纪年钱的大规模使用
都是货币史上极有意义的尝试
============================
文中已有所述,年号铸币始于唐代(一说成汉),开年号铸币先河,但尚未形成定制。年号铸币至宋代盛行,却并非始创。

ps.这里好像没有人提到宋钱技术上的问题吧,朋友的文章里只说:宋朝盛行年号铸币,且花样繁多,重复开炉铸造造成浪费,还不利于民间识别钱币,不如开元通宝简单务实,制度上的优缺点可以见仁见智,但何来宋钱技术大倒退之说?另提到了白铜开元通宝的铸造质量之精美,千年之后的清钱也难以超越,这有什么不妥?回复之前,敬请先读懂原文,作为对作者的起码尊重。
 回复日期:2004-10-19 8:14:21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4-10-18 22:09:15
哈哈,再咋说,你也不该把“凌云先生”辩成“凌云小姐”吧,太“霸道”了,批评一下。
=========================================
呵呵,我要是真搞错了,别人早就跳起来了,还用得着你来指出^_^再说了,就算我把性别搞错了,也说不上霸道吧,歌痕用词不当呀,是不是该自罚?:)

凌云雕龙

是才女啦,在网上几个历史论坛都颇有名气,天涯不过偶然戏笔,擅长的是三国史,歌痕大概对这方面的历史不大感兴趣,所以没怎么看吧。呵呵,我对三国史也不了解也不怎么感兴趣,所以她的帖儿我一向没怎么回的,不过凌云倒是很喜欢跟我较劲儿,从一个论坛跟到另一个论坛,巨汗,我好像没得罪你吧,是不是找不到仲德拿我撒气?呵,虽然承蒙仲德看得起,叫我一声JJ,8过你们之间的恩怨我可不想参与的说~~~

当然啦,文章发在公共论坛就是让人拍的,JJ如要赐教,小妹自当知无不言,尽量让凌云JJ满意的说^_^
 回复日期:2004-10-19 8:38:25
作者:歌痕 回复日期:2004-8-26 18:23:07
我被气病了,过两天再来。
====================================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可怜的家伙!8过现在面临可怕局势的是我了,先吃两粒速效救心丸再说:(
 回复日期:2004-10-19 8:50:20
汗的说,我可从来不敢去她的帖儿,一直都躲着她,8过她还是要来找我的说:(
 回复日期:2004-10-19 9:07:01
原来还有这么一说,受教了。看来还是经验不够呀,我说自己怎么这么倒霉,经常遇到有人来找麻烦。凌云雕龙一个,东方飞龙一个,两个龙字辈的,有事没事找到你头上,原来是越躲他/她越来劲~~~~
 回复日期:2004-10-19 22:51:21
货币政策在贞观以后基本是一塌糊涂?如此论史,只能说你对唐史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请多了解下玄宗开元极盛与当时的货币政策再说吧。困扰盛唐经济的最大问题就是钱荒,后期开元的重量不足也是与此有关,宋代之发行纸币与大铸铁钱,又何尝不是为了解决钱荒问题?相对于唐保守而审慎的货币政策,宋的货币政策引发的风波要多得多,就连掌控能力较强的北宋,全国的货币都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铁钱与铜钱又存在汇兑比价,而两宋末期的通货膨胀远比唐末严重得多,由此要追索到政府决策上面,大可以长篇大论写论文都足够,但已与本文无关,阁下可以重新破题,再开新帖。

我已经不太明白阁下想说什么?这篇文章谈的是开元通宝在币制改革上的地位和它起到的作用,文中提到宋钱只有一句:
宋朝盛行年号铸币,且花样繁多,重复开炉铸造造成浪费,还不利于民间识别钱币,不如开元通宝简单务实。
请就事论事对此命题进行讨论,不要再自由发挥,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本文主要谈币制的改革,唐之创新有四点:
其一、开元通宝的发行,结束了秦汉以来的铢两制货币,开创了援用千余年的

宝文钱体系,十进制币制的使用,更是度量衡的一大进步。开元通宝的钱文、重量、行制均成为后世铸钱之楷模。

其二、唐代开始尝试使用年号钱,对于后世有较大影响。

其三、铸币技术方面,唐代开始于范铸之外,另有翻砂。

其四、唐代开始使用飞钱,开异地汇兑之先河。

而宋代对于币值的改革,主要在于纸币的发行,但已与本文无关了。
 回复日期:2004-10-20 0:30:58
唐并不只有贞观一代,要研究中国经济史,中唐之后反而是重点,货币、税制、市场等方面的变革,对于有宋一代,影响甚巨。可说无论从经济、文化还是科技上,唐宋都是一脉相连,是以现在有“唐宋变革”的提法,如果你只知道贞观,那就没办法谈下去了。
 回复日期:2004-10-21 7:24:01
西夏墓里有开元并不奇怪 西夏由于自身资源和技术问题 铸币极其稀少,又受政治因素影响 宋钱使用也少 所以用开元较多
这是个政治立场的事情 跟开元本身是否先进没有多少关系
===================================================
拜托这位兄台,读历史也就罢了,自己还编历史.稍有钱币常识的人都知道,出土数量最多的西夏窖藏钱币是宋钱!
======================================================

汗,这个怪我,给四海兄下了个套,不过我也没恶意,只是想知道他究竟是真的了解货币史,还是就这么横着扯下去^_^ 西夏古墓里不仅开元通宝多,五铢钱也很多了,当然,出土量最大的还是——宋钱。呵,不过我真的是没恶意,只是想了解一下,然后决定怎么回帖,并不是想借机嘲讽,希望四海兄不要介意。

这么说吧,四海夕阳兄,我不想和你争辩下去,主要是不想唐宋两边互掐,惹人笑话,毕竟这两个朝代都还算不错的说~~就连唐风论坛,都有很多宋的粉丝。主帖也没有把唐币和宋钱比较的意思,你不要太敏感了。

跟帖里有一句,“影响力却是开元通宝占优”,这个我要解释一下。我觉得这句话还是很公允的,论影响的深度,开元通宝开创了长达1300多年的宝文钱体系,不仅有唐三百年盛行不衰,余惠于五代宋初,之后历朝历代均有铸造以资纪念,其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是其他货币无法企及也无从挑战的。论影响的广度,朝鲜、越南、日本等国都有根据开元通宝仿制本国货币。而宋钱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唐币所开创的钱币文化,制作精美花样繁多的宋钱,使得千百年后当宝文钱已经不再用于流通领域,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让人赞叹不已。我因唐文化的对外影响

力和生命力而喜欢唐,和你因文化自身的臻于完美而喜欢宋,是不矛盾的。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争了,好不好?
 回复日期:2004-10-21 9:25:26
呵呵,凌云J又把凯恩斯主义搬出来唬人了,蒙谁呀,又不是不知道你:P

来来来,我们也来玩玩捉虫游戏^_^

唐兵杀人越货的主因,正来自府兵制的缺陷。(如高仙芝对投降的石国,后引起大食之战),
==================================
拜托,高仙芝伐石国的时候,唐军实行的是府兵制吗?府兵制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实在不知道可以google一下。

唐初靠着一连串的战争胜利,国富民强,贞观、永徽、开元都是太平盛世,注意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极强,包括辅公佑及仆固怀恩的叛变都能很快平息。
==============================
嘿嘿,你注意到从贞观到开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强了?平辅公佑是大唐开国统一战争的一部分,仆固怀恩是安史之乱的余波,哪一场战争是贞观到开元年间的?

一枚开元通宝按面额可兑换半枚五铢钱,但是有时候却可以兑换四分之三或者一枚五铢钱,后来甚至可以兑换到二枚五铢钱,若换计重,通货膨胀非常明显。
通货膨胀最简明的定义,就是过多的货币追逐极少的财货。
=====================================================
妙,头一次听说通货膨胀是这样定义的。哪个疯子会用过多的货币去追逐极少的财货?新钱和旧钱的兑换可以给你说成是通货膨胀:P
通货膨胀是什么,简而言之,是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经济概念。

宋朝各帝不但在货币上改良(如铜币改铁币、铸币令限量、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及定币入法等),这里还没谈到宋代后来的纸币及汇兑,因为唐朝本来可以作得到这些简单的改良。例如把铜币改成铁币就不难,加铅又不如加锡亦容易,或者统一开孔及规格化货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
宋朝开始铜币改铁币,怎么改?把铜币销毁了用铁币?:P 头一次听说有铜币不用用铁币的。铁币很好用么?又重又不方便,想想带几十斤重的铁疙瘩上街购物的情况,不是因为铁币不方便宋也不会发行纸币了。

根据凯恩斯主义,唐对于地方的控制力不强,不是一个强势政府的所为
================================
且不说凯恩斯主义在西方早已声名扫地,你倒捡着垃圾当宝,就说一下凯恩斯主义的背景和基本主张,我怀疑你真的知道多少。凯恩斯主义是在西方30年代经济危机也就大萧条的

时候兴起的,这种经济学说否定了亚当斯密的市场调节作用,也就是否定市场自身对于经济的调整,主张政府强力干预,否定传统的的健全财政原则,主张膨胀性财政政策,具体就是扩大政府开支以刺激需求,赤字预算和举债支出。你用这个来套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你是不是觉得唐政府应该象隋炀帝一样大建宫室,开运河,高消费高娱乐,把国库的钱花光光,再举债度日,以刺激需求,增加就业,度过唐朝经济危机,符合凯恩斯主义的信条?:P

如果品管能保持,唐币就没有伪币出现。
===========================================
倒,你当唐代的盗铸和伪币跟现在人民币伪钞一样,因为做得以假乱真人们分辨不出来,于是就扰乱货币市场了?这么说吧,是因为唐代货币的发行量跟不上人们的需求量,所以人们私铸钱币来进入流通。铅钱以前只是作为冥钱使用,中唐后逐步进入流通市场,后来更得到官方的认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并不是什么官铸钱的品质问题。我问你,现在人民币做得好不好?有没有伪钞?


但是汉初五铢钱可换一斗米,等于五铢铜换一斗米,汉末若是物价仍为每斗五铢钱,价格还是五铢铜。这种贵金属(当时铜叫美金)关念,一直用到布列敦森林制度崩溃前。
======================================
再倒,布列敦森林制度是什么?呵呵,你干嘛不说通俗点,就是金兑换制,这是二战之后才制定出来的,和金本位制不同,金兑换制是美元和黄金挂钩保持固定兑换率,其他各国货币只和美元挂钩。而金本位制,则是各国货币都和黄金挂钩,具体根据各国的黄金储备来订。而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银本位制的?明朝!你乱七八糟的在说什么?呵呵,铜叫美金就是布列敦森林制度了,你可真幽默:P

凌云J,你饶了我吧,每次看你回我的帖儿就头大如斗,不回吧你又说我看不起你,这么满篇窟窿全是概念性错误的帖儿你叫我怎么回?你拍砖也稍微专业一点吧,每次就是这么乱七八糟的炒卖一碟,随便撒点胡椒面就端出来了,还洋洋洒洒一大篇,看得人哭笑不得。历史是需要虔诚去对待它的,不是随便google一下,放几个唬人的名词就可以功力大进的。JJ三国史的修为很高,我一直相当佩服,你何苦不在你擅长的领域好好精进,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呢?当然,你有你的自由,我也管不着。不过最近几天我不会上网了,跟你说一下,不要以为又是我怎么样你了。要考试的说,挣不到奖学金这个冬天还没着落的,比不得JJ呀,有钱又有闲,没事到处捉虫砸摊子,日子

过得好滋润,真是羡慕:(
 回复日期:2004-10-26 20:43:14
大唐别理她了,凌云一向是不懂装懂还到处拍砖的那种,心情好的时候还可以跟她逗逗乐:P

凌云J,你先把凯恩斯学派讲的是啥弄懂了再来说,说明一下为什么可以用西方经济大萧条时冒出的理论来套用唐朝,ok? 嘿嘿,上回布列敦森林制度,这回「格雷沙姆法则」,你咋就那么喜欢用音译不用意译呢?干脆用英文不是更拽?

解释下为何汉朝货币就跟美元挂钩了,还一直用到布列敦森林制度崩溃前,也就是1971年?
 回复日期:2004-10-26 20:57:11
再看一遍,还是想笑。把开元通宝在明朝的流通情况都搬来作证据,老大,你没词了是不是?
一会古典派,一会供给派,一会资本论,一会凯恩斯,嘿嘿,不巧小妹的专业正好是学金融的,几时下来给你好好补补课,再让你在天涯那么大个论坛出乖露丑我都于心不忍了:P
 回复日期:2004-10-26 21:18:13
没办法,唐风最近换服务器,还没怎么弄好。
 回复日期:2004-10-27 12:03:02
凌云小姐......哈哈,你太可乐了:P

开元通宝的发行量到底是过大还是过小呀?你有在这儿胡扯的时间回去查下书不就什么都明白了吗?还是你连翻书都翻不到?

你在这儿发的哪张贴儿我拍过你呀?包括最近那篇拿李世民和曹操对比的文章,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不是很好?你干嘛老在我这儿转悠?
 回复日期:2004-11-2 12:01:17
系滴系滴,开元通宝在明朝开始通货膨胀了,行了吧?

太宗贞观4年,米3-4钱
太宗贞观17年,米2钱
高宗永徽5年,2.5钱
高宗永淳元年,水、蝗灾并发,瘟疫横行,两京间死人相枕于路,米400钱
玄宗开元13年,米5钱
肃宗上元元年安史之乱,米1500钱
德宗贞元8年,米150钱
宪宗元和6年,天下大熟,米2钱

如果因战争或封锁造成石油价格上涨,一定是美元开始通货膨胀~~~~你知道什么叫物价浮动,什么叫货币贬值吗?

问问你呀,凌云小姐,开元通宝的发行量到底是过大还是过小呀?:P
 回复日期:2004-11-4 10:00:16
若问数量,当然是多啦!

其一,唐朝开元年间曾有岁盈百万的记录(《新唐书.食货志》),北宋却只有年铸七万贯。

…………
=============================

懒得跟你多说,最起码的历史常识都没有,头一次听说宋代铸币比唐代少的,明清两朝根本都不是铜本位制了。脑子跟一团糨糊似的还学人拍砖呢:P
 回复日期:2004-11-4 10:47:1

2
不知道谁在那里断章取义拿粮价的极大与极小来比较,连明朝的流通情况都端出来还说是通货膨胀:P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无知者戒。

 回复日期:2004-11-4 10:48:56
既知何问?
——因为有人强不知以为知:P
 回复日期:2004-11-5 21:58:27
呵呵,好像明朝的荣辱也不关现在的事吧。宋朝作了纸币大概就没用铜钱了,大概也是他们那个年号钱太糟糕太糟糕。开元通宝开创宝文钱体系,影响中国千年明文所载,可惜不是你凌云大姐在写书:P

你找不到话说就算了,这历史版都是些过去的事,要谈新时代到国观和关天去。不学无术到这个地步已经少见,不知进退到这个地步就更少见,好端端一个帖子给搅成这样,少来,我这次就是不让你,看看你要死缠烂打到何时?

要比诗是吧,也有一首,不敢自比欧阳文公,阁下倒跟那个酸秀才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同登舟,
去访欧阳修。
修已知道你,
你还不知羞。
 回复日期:2004-11-9 8:23:13
盛唐就这么霸道吗?开元通宝在唐朝用的好好的,何必一定要影响近千年呢?
========================
呵呵,现在说开元通宝用得好好的呢?一会说正常物价浮动是通货膨胀,一会说唐只发行成功了一种货币即开元通宝,一会说开元通宝不成功所以只能发行别的货币,鬼扯完了没有?口吻统一了没有?

明明自宋朝以后就不再使用开元通宝,却有意将唐币贴金,以为开元通宝一直用到清朝末年。
==================================
要不要在把原文贴一遍,有空自己去查查清雍正四年特准广东佛冈厅 连山厅等地以开元钱兑换雍正钱的事.
说开元通宝一直到清代仍在使用有什么不对?有说开元通宝在清代是官铸货币么?要不要再给你上上金融课,什么叫货币?要不再在给你上上语文课,什么叫使用?

因此连年号铸币都变成唐币的一部分,所以唐币不独开元通宝
=====================================================
这不废话吗?唐币当然不止开元通宝,更有乾封泉宝等,难道乾封泉宝不是唐币是宋币?

不仅青铜材视为唐币,甚至连黄铜材亦可视为唐币;
=============================================
也是废话,青铜制的开元通宝是唐币,难道白铜制的就不是呢?

或者所有内方外圆,都属唐币云云。
===================================
1111111,这里是谁在云云呀?难道是凌云大姐在自言自语?呵呵,这里就可以看出凌云大姐一贯伎俩,你除了玩这

些文字游戏还会什么?下次再这样自己云云再自己反驳,干脆自己掌嘴算了。

基本变化:外形上,秦币(内方外圆)去面额就变成唐币,其谁不知。
=====================================
外形上,秦币把各种各样的货币都做成内方外圆形就变成秦币,其谁不知。何况,这仅仅是外形上的变化吗?

你除了会鬼扯还会做什么?断章取义拿粮价的极大与极小来比较,说是什么通货膨胀。自己胡说一气又来自己反驳,莫名其妙的拿一串音译的金融术语来乱侃一起显摆,什么伎俩都用尽了,就是不肯自己去好好读点书言之有据一点点。越来越烦你,真是泼皮无赖到极点。你有没有一点点羞耻之心?直截了当的回答,有还是没有?
 回复日期:2004-11-9 9:33:13
我没给过她台阶下么?她自己喜欢在这儿呆着。

算了,不说了。我来天涯是准备以文会友找知音的,更希望听到关于这个话题的真知灼见,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要有理有据都欢迎,虎牢之战那个帖子,大家说的比我写的还多,也有不少是和我意见不一致的,但心里仍然是很开心的。可是象凌云这样胡搅蛮缠的,一味玩弄文字游戏的,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我转贴一些文章把这个话题盖过去,也希望这场风波,到这里终了。
 回复日期:2004-11-9 9:35:36
[文摘] 通宝币制研究论纲——《中国通宝币制史稿》绪论

作者:王健

【内容提要】通宝货币是中国货币史上行用时间最长、制度最复杂完备的一种铜币体系,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过深巨的影响。传统上对通宝币制的研究侧重在钱币学角度,运用经济史学的方法来考察则起步于本世纪初叶,它经历了民国和当代两度浪潮。值此中国泉学百年集成、学术世纪换千之际,系统整理通宝币制的学术条件已渐趋成熟,本文介绍了作者论述通宝币制创立发展和衰变史的学术构想。

【英文摘要】Tong Bao currency is the most complex and perfect coppersystem with the longest period of utility in Chinese monetaryhistory.It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economichistory and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ese civilization.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Tong Bao currency laid particularstress on Coinics.The study that uses the method of economicsbegan in the early days of this century and has undergone twohigh tides--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resent age. Onoccasion of epitomizing Chinese Coinics in the past hundredyears and the world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the academicconditions for making a systematic study of Tong Bao currencysyst

em are ripening.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and account of the authors concep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establishment,development and declination of Tong Bao Currency System.

【关 键 词】货币史/通宝币制/货币文化

currency history/ Tong Bao currency system/ monetary culture

【 正 文】

我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使用货币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历经上古先秦实物货币、贝币和青铜铸币的递嬗后,以秦王朝统一货币为标志,奠定了方孔圆形的铜钱形制。自秦迄隋,半两币制和五铢币制递相代谢,各领风骚。至唐王朝初年,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重历史因素孕育下,终于形成了独步千载的通宝币制。

通宝币制是中国货币史上行用时间最长、制度最复杂完备的一种铜币体系,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其漫长的运行历程中,形成设置严密、运转灵活的铸造发行体制和具有鲜明历史特色的管理调控政策,产生了蔚为大观的货币思想和钱币文化,对中国中古以来历史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其他币制所无法比拟的,从而凸现出通宝币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运作之时间跨度,是衡量一种古代币制地位的首要指征。中国古代货币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三代,但作为一种具有相对成熟完备内涵的货币制度,是从半两币制开始的。半两币制的上限,约为秦国孝公时代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 秦王朝实现大一统后即成为一种全国性的货币制度,入汉后又行用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前后跨度为240年。汉武帝中期实行货币改革,于元狩五年推出五铢币制, 历东汉魏晋南北朝隋代,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前后跨度为738年。从世界古代货币史的范围来考察,半两、五铢币制的时间跨度记录已经相当可观,但与继踵而起的通宝币制相比,仍难免逊色。通宝币制诞生于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开元通宝在整个唐代通行不衰。两宋自太祖铸宋元通宝始,历朝君主皆铸行通宝钱。元代一度禁钱行钞,但大部分时间仍然铸行通宝。明代钱银并行,自明太祖铸行大中通宝始,除个别年代外,皆行通宝制钱。清代通宝自开国迄于宣统,铸行与清王朝相始终。直至民国时代,云南等省还曾铸造过民国通宝,成为通宝币制的余响。综上所述,通宝币制创始于公元621年,迄于1911年, 运行达1300年,这是中外货币史上通行时间最长的一种铜铸币制度。

在不同时期货币结构中所居地位,是评估一种历史币制的重要依据。众所周知,我国封建社会货币体系的根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