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热点事件

社会热点事件

社会热点事件
社会热点事件

社会热点汇编

限制"人肉搜索"引热议

浙江省人大正在审议的《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草案)》第39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网络与信息系统擅自发布、传播、删除、修改信息权利人的相关信息。”这被认为是立法禁止“人肉搜索”,引起舆论热议。

应怎么看待“人肉搜索”呢?在中国的当下,“人肉搜索”有着公民表达、公民监督的特殊意义,比如之前周久耕局长的香烟门。但作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对“人肉搜索”应有理性的认识,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是原则,公布、传播个人信息是例外,且应当有法律依据。所以目前立法的目的在于平衡公众的知情权和当事人的隐私权,而不应一味鼓励“人肉搜索”。

事实上,出于公民监督公权的目的,搜集、公布涉及“社会公益”的官员或公共事务的一些信息,与上述“人肉”公民的隐私,完全是两回事。这种区别在立法中应有所体现。

立法上的模糊,既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同时在施行中更容易被权力所左右,可能关住了网络民声的“减压阀”。立法者保护个人信息的良好初衷,容易被公众误解为打压网络舆论。

“人肉搜索”只是当前公民监督公权的权宜之计,并不是制度性建设。其实,有了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包括官员的财产公开、财政支出公开,假如普通老百姓能从政府信息公开网上查到局长买一支笔花了多少钱,“人肉搜索”还有什么意义?

人肉搜索导致肇事人的姓名,身份,家庭地址等个人资料被广泛公布。因其侵犯隐私权,而常与所在国的法律相抵触,因此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但有时也是法律过于落后,民众自力救济的现象。人肉搜索的发动和参与者通常都是网络上的愤青,他们看见令人愤怒,生气的事就会头脑发热,打抱不平,而失去了理智。导致以上多起人肉搜索案件发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无论是”铜须门"也好,"王菲事件"也好,这些在他们看似正义的行为往往是非正义的,他们的行为给人肉搜索的受害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失去工作、遭受指责。换位思考但是如果这些愤青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想想,假如你是人肉搜索的受害者,人人指着你的鼻子骂,你的感受是什么??这种“类民众监督”的确利弊难取舍。从监督手段来看,“人肉搜索”确实是让公众公司、公众人物走向更透明、更多人监督的一个过程。官方监督与民众监督通过网络的信息反馈从而得到互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共促监督方式。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毕竟群体攻击的“度”很难把握,这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新的课题。

NBA们能否“一刀切”?

一场“汉字保卫战”,正在央视等主流媒体上展开。从体育界的NBA、F1、CBA,到经济界的CPI、GDP、WTO,这些英文缩略词都被列入“黑名单”,由播音员、配音员、字幕员负责“屏蔽”,并改译为中文全称。

这类已有相当“知名度”的常用缩写,真的能被全面清理整顿、不留一丝痕迹吗?恐怕很难。

语言学有多种天然机制,其中包括“经济机制”。也就是说,语言是最“吝啬”的,能说两个字的,一般不说四个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将多音节词简化为更少音节的词。比如,极少人说“超级市场”而只说“超市”,不说“智力商数”而只说“智商”。口语更是如此,如“打的”,既是翻译,又是简称。

显然,被简化的词往往更有活力,而且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相比汉语,英语更为“吝啬”,一般只用首字母来缩略全名。要写全被精简的英文缩略词,必然会打破固有的语言机制,反使语言趋于复杂化,使沟通变得困难。

有人说,这种“清理门户”的做法是为了保证汉语的纯洁性。其实,这种思维方式未免过于保守,因为汉语本身便有极强的兼容性——有时它不露痕迹地同化外来词,如“可乐”就成了碳酸饮料的总称,不论它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有时它还可以完美地中英混搭,比如“B超”就比译成“二型超声波扫描”要方便得多。

话说回来,就算要“屏蔽”GDP、NBA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英文缩写,那也不必矫枉过正,而应该运用我们的智慧,将其巧译成中文缩略词,而不是机械式地翻译为冗长的全称。这也许是更积极的汉化手段,更高一筹的英汉互通。

相信汉语的强大和兼容并包,让外来语言假以时日去适应和演变,而不是一刀切地规避、肃清,这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

犀利哥“弱者成名”的反思

媒体在热炒“犀利哥”——曾经流浪街头的眼神犀利的男子。“犀利哥”被媒体热炒后,有了令人欣慰的结果: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犀利哥”找到了家人,回了老家,当地政府给他办理了农村低保一卡通和新农合医疗卡。经过家人的精心照顾和社会的帮助,“犀利哥”的身心健康有了好转。

可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尽管“犀利哥”已经剃了胡子、剪了长发、脱了奇装,回归家庭,社会对他的关注却没有降低:某网游添加了“犀利哥”套装,某商家注册了同名商标,更有甚者要将其拍成电影搬上银幕使之家喻户晓。

面对“犀利哥”为何走红的追问,众说纷纭,大多归之为审丑之心、赏怪之态、猎奇之好、窥私之瘾。有的干脆批评追捧一个乞丐,是“网友的冷酷、低俗和麻木”,并将其定位为“八卦盛宴”。“犀利哥”走红,是不是我们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出了什么问题?

任何事件都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不难看到,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时下人们更多地关心或谈论胜者、强者、成功者。“财富名人榜”、“影响力排行榜”,成为不少人仰慕和追捧的对象,就是例证。

与此同时,弱者、无权、无势、无名的人常常被冷落,有的甚至成为职业流浪者。这给困难群体造成了很大的“体面创伤”和精神压力。他们也有个性要表达,有情绪要释放,有焦虑要化解,他们基本的人的尊严,也应该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因此,我们在关注困难群体的时候,应该从善良的角度出发,给予关怀,而不是以低俗的心态,打造“弱者成名”的舞台,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犀利哥”是一个人,但又不是一个完全的自然人,而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犀利哥”等社会困难人群看成是“乌合之众”,或讽刺挖苦,或调侃戏谑,甚至恶搞、羞辱,伤害的将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曾经有梦想但屡遭挫折的困难群体。

如何看待“犀利哥走红”现象,一时难以达成共识。可是,由此引发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的讨论还可以继续下去,特别是,在怎样帮扶弱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无论如何要率先达成一致。惟有如此,整个社会才会良性发展。我们在同情和救助弱者的同时,还要倡导不分贵贱、人人平等的健康向上的氛围、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困难群体的好氛围。

六旬老太抓贼伤贼需多重反思

一名男青年在南京迈皋桥老街一水果店摸走了钱盒里的100多元钱,年过六旬的刘老太发现后,提刀追出百多米,截住男青年,要回了被偷的钱。但随后,刘老太竟用甘蔗刀对男青年头上连砍三刀。(4月17日《扬子晚报》)小偷,在每个城市都有很多,或因盗窃数额有限,只受到治安处罚。被刘老太砍伤的小偷就对记者毫无愧疚地说:“我没有抢钱,我就是偷钱。抢劫是刑事犯罪,我偷的钱不多,顶多就是治安处罚。”估计刘老太的“冲动”后果比“深谙法律”的小偷要严重得多。的确,私权越位不可取,除正当防卫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权利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私刑。

出于对小偷的憎恨,许多人都抱有“小偷该打,打死活该”这样的观念。对小偷采取剥衣、挂牌示众等过激行为,在很多地方都发生过,打死(伤)小偷的事件也多次发生。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抓到小偷应该报警,交由公安机关处理。刘老太砍伤小偷,实际上是以一种犯罪对付另一种犯罪。

毋庸置疑,刘老太挥刀砍伤小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法律观念的薄弱。但是,我们不能把棒子全部打到刘老太和普通百姓身上。小偷如此猖獗、嚣张,是不是与法律对小偷处罚力度过弱从而引起公众面对小偷时情绪失控的原因有关呢?相关方面是不是也应该就此加以反思呢?

拾荒老人捐款10万元,让谁汗颜?

2010年4月13日下午,江苏盐城一位常年捡破烂的83岁的老人张忠泉,来到盐城市慈善会把自己多年来主要靠捡破烂积蓄下来的10万元捐给慈善会,并再三要求“这笔款子要用于救灾”。就在去捐款的路上,老人还陆续捡了3个他人丢弃的塑料瓶,让人感动。捐赠协议签订后,慈善会向张忠泉老人发捐赠证书时,老人没有接受,他说:“我不要(捐赠证书)。我只希望我能够帮助受灾的人,只想留下精神,教育下一代。”(4月15日《扬子晚报》) 突如其来的玉树7.1级大地震,不仅震碎了桥梁,震塌了房屋,更震痛了一颗颗心灵。一个83岁老人靠拾荒,无自己的住房,然而,为了灾区需要帮助的人,毅然捐出10万元,这种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让每位有良知的人感动,值得我们学习,耄耋老人的善举,让人看到一份暖暖的真情和一颗赤诚真挚的博爱之心,而这样的善举应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无独有偶,去年11月,河北石家庄遭遇史上罕见持续强暴雪天气,当年逾古稀的陈广生老人看到雪后许多困难群众正遭受严寒侵袭时,他毫不犹豫地捐出了10万元。同样都是十万块钱,这种真情和爱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千百年

来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的光辉,更让我们实实在在领略了患难见真情的真谛。

“张忠泉老人一生积善行德,经常把有限的积蓄捐赠给希望工程、残疾人和一些要帮助的人”,可见为灾区捐款一事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老人平时善举的延续。为了积攒这10万元钱,老人没买过衣服,现在身上的衣服、手套、鞋子都是捡来的,吃的也很简单,只要不饿就行,但老人帮助灾区的心却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大手笔,当我们看到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爱心的笑容,听到他不求回报的叮咛嘱咐,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尊重,老人的义举,不知让多数人汗颜?张忠泉老人捐给灾区最大的不是十万元,而是无价的爱心和关怀。

相比之下,可再想想那些贪官富豪,看看大腕明星们的表现,光说不做,除了感动,还有什么呢?“留下精神,教育下一代”,这才是老人捐款的真正目的。老人捐的不是钱,是精神,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笔者希望,老人捐款的义举,唤醒的不止是同情心和人性本初的善良。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对这位老人家的尊重,就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为了灾区,为了灾区同胞,还有那些废墟下孩子们,大家都伸出援手献出爱心。我想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肯定不比老人家差,虽然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但只要稍微节约一点,哪怕就是10块钱,表达我们的爱心,帮帮我们的同胞!让我们一起为这些灾区的人们祈祷的同时,带着老人的感召把我们的关爱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去……希望灾区早日重建自己的家园,让玉树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的亲人尽快绝处逢生,让美丽的玉树重新焕发生机。

从李源潮提出的“不伸手不计较不抱怨”说起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为机关干部讲党课时要求中组部干部“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笔者认为,“不伸手不计较不抱怨”体现出三层意思:

不伸手,就是要求干部要更加耐得住诱惑。组织工作岗位特殊、职责重大,常常被人高看一眼、多看一眼,组工干部更容易成为一些人拉拢腐蚀和“公关”的对象,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多。如果放松自我要求,就更容易迷失人生方向,成为权钱色的俘虏,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更坏的影响。不伸手,就是要求组工干部必须时刻加强品行修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磨炼自我,培养清廉至上的为政境界,节制不良欲望,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谨慎从事、不乱伸手。

不计较,就是要求干部要更加忍得住寂寞。人皆有进取之心。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看干部的升迁去留看得更多一些,内心有时难免会有一些冲击震荡。如果想得过多、看得过重,就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范。不计较,就是要求组工干部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把名利看得淡些,让心灵更超脱些,在个人进退得失上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要克服浮躁心理,发扬乐为人梯、甘作“嫁衣”的奉献精神,见贤思齐、举贤荐能,当好党员、干部、人才的“铺路石”。

不抱怨,就是要求干部要更加顶得住挫折。组织工作任务多、要求高、标准严,加班加点、连轴转是“家常饭”,没有战胜挫折的思想准备和坚强的心理素质,很难走得更远。不抱怨,就是要求组工干部增强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论面临的问题多么复杂、矛盾多么尖锐,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到挫折面前不气馁,挑战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不低头,不达目的不罢休;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奉献党和人民事业作为至上荣誉和最大快乐,竭尽全力地履职尽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业绩让群众对工作满意,对组工干部服气。

建筑短命,谁在作怪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城乡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透漏出这一消息。

作为对比,在一些发达国家,像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

反观我国,有大量建筑,甚至是地标性建筑,投入使用仅仅10多年,按照设计寿命,尚处在幼年期,就被拆除。

细细分析,我国建筑平均寿命低,无外乎几个原因:建筑质量较低,规划滞后或规划管理条例缺乏监督实施,更重要的也许是,重视GDP数字、忽略社会财富的考核模式的误区。

2009年,不断出现的“楼歪歪”、“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给政府敲响警钟。去年6月,上海闵行区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楼体整体倒塌,引起业界巨大震动。对此,政府已号召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

规划不严肃,“朝规夕改”,也导致短命建筑大量出现。规划先行、适度超前,是常识。可时下不少地方规划,只管个三五年,很难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制定规划后,也不能严格执行,“领导意志”凌驾于规划的法律效力之上。今天这里建个生活区,明天就改成商务区,建筑怎能长寿?

短命建筑,更折射了当前我国发展模式的弊端。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

米新建面积,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30年;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既产生数以亿吨的建筑垃圾,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同时又造成了极大浪费。

当前,科学发展观虽然成为全党、全国上下的共识,但落实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上,还有一段距离。眼下的经济发展,过于追求发展速度,对各级政府、干部的考核,仍然是强调GDP;片面使用GDP这个“流量指标”,忽视了资产存量和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形象地说,我们有的GDP数字很好看,但并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这样干计算了三次GDP,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但是真正形成的财富就那一笔。

西方一些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GDP增长率不高,但是财富积累较快,人民仍然有较多的实际享受。而目前,我们的情况正相反,GDP增长率很高,财富损失得也快,不少决策者缺乏财富积累的观念——这必须尽快予以纠正。作为执政者,一级地方政府,不能等同于普通商人,更不能把自己看作“城市CEO”,简单的算经济账,追求在大拆大建中产生的GDP,而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除了关注GDP数字的增长,更要关注为社会创造了什么财富,为后人留下了多少财富。

7.官员复出不能离开公众视线

干部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4月1日《新京报》)

近几年来,官员复出问题,一直是媒体热炒对象,而且有关“问责官员”闪电复出的事件,媒体往往都是第一个曝光者。

作为新闻单位,具有信息敏感,属于正常情况,但媒体再敏感,得到消息的时间,也只能在官员复出既成事实之后,而此前的操作,媒体就无从知晓了。而对于这种无从知晓的操作程序,人们习惯上就叫暗箱操作。

也就是说,有关“问责官员”复出的问题,始终缺少一个畅达公众的渠道,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此被粗暴闲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键是要落实群众的“四权”。“问责干部”复出,也是选人用人的一部分,复出的全过程必须充分体现民意,要严格考核程序、公开推荐人、公示任用理由、透明新任岗位。

作为官员复出的新办法,其效能不能只停留在改变媒体冲锋在前状况,以及打消民意担忧等表层问题上面,还应解决舆论纠结的“无痛”复出难题。

在现实中,任何将“问责官员”一棒子“打死”的做法,都是不理性的。如果有能力,如果工作需要,那么在“问责”期满之后,完全可以复出。但一个对于“问责”没有深刻认识,不能及时反思自己,由此复出的官员,就将成为“问题官员”,将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新的麻烦和危机。

出现问题了,被问责了,只要捱过一年或者两年时间,就能顺利复出,不但不符合新办法的精神,也无法向公众交代,而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出现,就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严肃对待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公众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切实的调查,在使公众最大程度地享受政治权利的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操作。

官话禁忌林立,真话稀缺

日前,湖南省双牌县县委办副主任胡佐军大会发言因涉及当地招商项目使当地的县委书记郑柏顺不高兴,由此被迅速停职。当地人称,书记生气的原因或是因为胡佐军发言调子过高,讲话口气像书记。一位委员称“发言都会遭受处分,以后谁还敢讲真话啊!”

胡佐军因言惹祸,并不是因为他讲了别人不敢讲的真话,而是他的发言犯了官场的禁忌。说实话,被有些人认为的很有水平,既指出存在问题又提出建议的发言,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些相对来说更加华丽的官话而已,真的上升不到“真话难讲”的高度。之所以他的发言惹怒了县委书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发言内容是该县县委正在实施、确定实施和准备实施的决策部署,这些内容不应作为个人发言,而应由县委书记在全县更高规格的会议上以重要指示的形式发表出来,受到“高屋建瓴、气势如虹”的赞誉和会后认真学习领会的待遇,现如今被一个身为县委办副主任的下级提前披露出来,县委书记岂有不恼怒之理?

事件中的不少细节都可以印证这一结论,比如说胡佐军被停职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有政治野心,个人英雄主义膨胀”,这样定性的言外之意是,既然你讲的内容都是县委领导即将做出的决策部署,你就不能提前把它披露出来。看

看当事人发言的内容,比如说“只要我们立足县情实际,加快打造、放大、培育自身比较优势,人口小县也能招大商,传统林区县也能变成新兴工业县,双牌也能迎来工业发展的春天”、“大干快上重大项目,打造工业招商的三大平台优势;强力开展整合利用,放大工业招商的三大资源优势;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凸显工业招商的三大效能优势”,只要熟悉当下公文写作套路的人,都会明白这样的语言应该由谁在什么样的场合说出。

其实这并不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膨胀。在县委书记没有生气之前,这份发言材料经过了严格的把关,而且被普遍认为是一份非常好的发言材料。按照该县政协一位副主席的说法,之所以确定这一发言,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今年是县委提出的项目招商年,我们觉得政协在这方面应该多建言献策,当时就提出由一名委员来作一个招商引资的发言。考虑到胡佐军既是政协委员,又是县委办负责材料的副主任,所以在县政协常委会议上,大家一致推荐了他。”

由此看见,这份发言材料的整个产生过程,也是刻意迎合领导的结果,可是当事人最大的失误就在于,迎合领导的发言达到了甚至超过了领导将来指示的高度,由于对官话言说分寸的禁忌没有很好把握,以至于弄巧成拙。要知道,即便是在不少外人看来全部都是“正确的废话”的官话,在讲的过程也有很多的禁忌。像县委办副主任这样的下级只能是表达一点不成熟的看法,然后县委书记的讲话才能是深思熟虑高瞻远瞩的定论,这样的言说顺序是官话最基本的原则,不容篡改。

想想真的挺可怕,即便一个刻意阿谀奉承领导即将做出的战略决策的发言,也要受到这么多禁忌限制,可见在官场中说话有多么难。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到什么程度都要受到什么限制,可想而知,要是不说官话说真话该有多么难。

“50%奢侈品消费系送礼”戳穿炫富泡沫

根据贝恩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了近12%,达到9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5%———不过媒体发布这个报告时还透露了另一个机构的报告,据麦肯锡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2009年中国市场50%的奢侈品消费主要由“送礼需求”构成。也就是说,中国人50%的奢侈品消费不是自己消费,而是为了送礼,为了取悦别人。

奢侈品大礼送给谁呢?当然是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力的人,烧钱买奢侈品送礼者非常理性,这是一种很划算的投资,他们能通过送奢侈品从掌权者那里取得十倍百倍的回报。巧的是,同日《瞭望东方周刊》的另一则报道从另一角度印证了“50%奢侈品消费系送礼”的数据,报道以文强的赃物为线索,称特供官员奢侈品形成一条产业链,诸如虎骨酒、天价烟,几乎是为权力“量身定做”。

中国已成奢侈品第二大消费国,消费着奢侈品的不是富人,而是权力;买奢侈品的不是消费奢侈品的,消费奢侈品的从来不用花钱买;影响世界奢侈品市场的不是那些腰缠万贯的中国富豪,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权力。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分配权力,我们的衣食住行,不再凭票证供给,而由市场供应;我们的多数日常需求,不再看权力的脸色,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然而因为市场化的不彻底,或者伪市场化大行其道,社会许多重要的资源分配权仍掌握在政府手中,依靠权力分配,小到孩子上重点学校,大到土地的审批,还有财政的分配、项目的许可、行业的准入、利益的调整等等,仍垄断于缺乏监督的权力手中。由于很多地方法律形同虚设,决定着资源分配的不是法律和规范,而是官员个人的偏好,官员大笔一挥就是数千万上亿的项目资金,随便一个眼色就能让一个企业消失或让一个企业日进斗金。这种权力架构下,一切都会围着权力转,大家都是权力的婢女。

由于权力的绝对地位,不仅是奢侈品,这个社会中所有最好、最昂贵的东西,首先都会拿去满足和孝敬权力。顶级的盛宴,顶级的跑车,顶级珠宝,顶级香烟,顶级豪宅,顶级出国旅游线路,顶级酒店总统套房,消费这些东西的人,可能都不是最有钱的人。一个资源由市场调节的社会,与消费对应着的应该是财富,奢侈品的消费者应该是富人才对。

为了迎合这种权力消费需求,取悦特权者炫耀权力的偏好,社会甚至已经形成一种畸形的奢侈品生产机制。无论什么东西,都能整出奢侈品的样子来。粽子本是平常物,可商家偏偏能设计出豪华包装的天价粽子。月饼算什么呢,可每到中秋动辄上万的天价月饼都会横空出世。还有天价香烟、天价手表、天价汤圆、天价书等等。天价的标签,是为了送礼的方便,也是为取悦权力的审美。一个朋友说,亲眼见过一个人用暴发户的口气对一顶级奢侈品的店员说:你这东西有价签吗?店员说没有。那人说:没价签,人家怎么知道我送这东西多少钱?

有多少“株连”可以重来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政府采用“株连”公职人员的手段,促使村民签订拆迁协议。陈庄村柳园街道陈庄村四十余名公职人员,因亲属没有签订拆迁协议而遭政府通知要“开除公职”。目前,村民已集体委托律师维权,据律师介绍,

该拆迁项目并无合法手续。前不久,拆迁条例“大修”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有评论就此建议要“谨防拆迁上演最后的疯狂”。果不出所料,还真被“言中”了,随后不少地方拆迁上演了各种咄咄怪事。刚才的这则新闻,就让我们见识了这种“疯狂”。

在2010年的第一天就看到这样的新闻,让人感觉很不舒坦,相信获知这一消息的人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这倒不是“自作多情”,而是当地的这种做法确实震撼了我们。

这种感受或震撼似曾相识,但由此引发的愤怒却有增无减。原因在于,让我们一次次见识了某些权力的暴戾,也一次次刺痛着我们敏感的神经。无论如何,“株连”都是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事儿,说白了,无异于恃强凌弱、要挟公职人员或是普通公民,势必会影响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也是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公然“挑战”。但在某些官员和一些政府部门眼里,却又是那样“合理合法”,以至于被滥用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以上述“株连”拆迁事件为例,没有手续的不合法拆迁都被说成或者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是“合理又合法”的,想必拆迁“株连”也如出一辙吧。

一些地方政府明明知道“株连”要不得,又有“前车之鉴”,本该“后车之师”偏偏就是难以割舍,而另一方面则口口声声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表现,不仅是自欺欺人的体现,还是对相关公职人员权利的肆意侵犯和践踏,对公众的智商也是一种莫大的侮辱,难免令人失望,感情上也难以承受。而“株连”又是那么频繁,虽没有直接侵犯“多数人”的权利,但事关公众利益,说不定今天事不关己,明天就可能成为“受害者”。对此,我们能不愤怒吗,恐怕不想愤怒都不可能。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年头“株连”比比皆是:某教师超生其同事被扣第十三个月工资、弟弟不拆迁不让哥哥建新房、个别户主拖欠暖气费停止集体供热、妻子被炒“鱿鱼”丈夫也遭辞退等等,凡此种种,皆是“株连”开出的恶之花。而其中仅拆迁“株连”就不胜枚举,湖南、贵州等地都曾出现过,其中又以湖南郴州嘉禾强制拆迁“株连”公职人员———“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就影响他一辈子”———名扬四海。可见,“株连”之疯狂,委实怵目惊心。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株连”往往与权利一脉相承,拆迁“株连”也可以说是“权利株连”。这边得利,意味着那边肯定就要失“利”。而“株连”大行其道的罪魁祸首还在于“权力通吃”,如果这种情况疯狂重复上演的话,无疑是权力扭曲的生动再现。更令人忧心的是,一旦权力扭曲,任何人的权利都有可能被剥夺。公职人员也好,普通百姓也罢,都是国家的公民,作为公民,两者的权利同样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公权力也应依法尊重前者的“权利”———必须注重“公民平等”的原则,而不能以砸饭碗来要挟他们。

看来,有些权力尚需深刻领悟“法无明令授权即不可为”的准则,也说明规范和限制权力,严惩“株连”行为势在必行。否则,更多的“株连”会接踵“合理合法”重来。毕竟,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之说,千真万确是万古不变的经验。

工人农民“当官”是公民权利回归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后要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制度,把招录有基层工作经历公务员作为公务员考录工作的头等大事,充分发挥考录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2009年11月,四川遂宁市拟从遂宁籍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优秀农民工中定向公开选拔3个副科职领导干部,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这是“农而优则仕”的一种探索。如果在全国范围内从工人农民中考录公务员,不但给了工人农民“当官”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公务员队伍构成多样化,是公务员考录广纳人才的体现。

公民的就业权是平等的,《公务员法》也没有将工人农民排除在公务员队伍之外。但是,《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当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这给了地方政府限制工人农民考取公务员的借口———学历成了文化程度的佐证,是限制工人农民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一道门槛,这是不应该的。有专家也指出,在行政法上有一个从事公务机会均等的原则,录用公务员设置门槛排除工人农民是不符合这一原则要求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让工人农民考录公务员甚至当官,并不是什么创举,只是权利回归。

显然,在受教育权不平等的情况下,今天我们让工人农民与大学毕业生一起坐在公务员报考考场同时赛跑是不合理的,工人农民必然考不过大学毕业生。因此,有必要根据工人农民的特殊情况,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职位,并推出特殊的考录办法,以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的光和热。比如说,考录时侧重于工人农民的经历阅历而不是学历,让工人农民到他们熟悉的领域和岗位工作。

没有谁比工人更熟悉工人的生存现状,也没有谁比农民更熟悉农民了。从这个角度而言,让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工人农民在工农部门工作,服务于工人农民群体,为他们的利益代言,似乎是理想的职位设计。当然,如何从工人农民中考录公务员,需要听听他们自己的意见,这样才算是真正尊重他们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从工人农民中考

录公务员当成作秀,更不能让工人农民在政府部门只跑腿干力气活。

也就是说,让工人农民进入公务员队伍,从进入的条件、考录的过程到进入之后的工作,每个环节都要重视农民工人的权利。比如说,在考录条件方面,首先要降低学历要求、年龄限制等门槛,即以招录到更合适的人才为目标,而不是以招录高学历人才为目标。再比如说,在工人农民进入公务员队伍之后,首先要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培训,让他们适应环境。

我们需要意识到,让工人农民进入公务员队伍,不仅是让他们享有本该享有的权利,而且也是丰富公务员队伍、打破公务员中既得利益格局的重要举措,可谓一举多得。因此,有关部门应早日大胆探索从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捐款耶鲁,我们该如何评判?

“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万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

自己赚的钱爱捐给谁就捐给谁,这是个人支配自己财产的自由,质疑声并不妨碍捐款的自主性。这一点,是我们在讨论张磊捐款给耶鲁大学这一新闻时必须具有的观点。所以,对于张磊的行为,我们用不着不满与愤怒,即使他捐赠的对象是国外的耶鲁大学,即使他捐赠的金额比外国人还要多,但谁让他有钱,谁让他想捐赠呢?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宽容地对待不同行为是一种常态,即使不能认同张磊的捐钱行为,但实在没有必要因此而对其个人产生愤懑。

在讨论张磊捐款事件时,还应该有个体与整体相区别的意识。张磊只是个体,并不能代表整个留学生,没有必要因为他的个人表现,就认为中国留学生“忘本”,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同时,耶鲁大学也只是一所高校,它并不能等同于美国,一个学生对耶鲁的态度,与他对美国的态度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我们可以说张磊的捐款反映了他对耶鲁大学的态度,但并不能将其行为上升为中国留学生对美国的态度。

之所以花很多笔墨梳理以上两个问题,想说明的是,很多事件虽然看似敏感,但其实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内心的固有观念造成了我们对事件的敏感看法。如果,我们把张磊捐款耶鲁大学看成是其个人的行为,看成是一种别人不能干涉的个人选择,而不是带有国别的整体性行为,则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不会对此事件很激动。当麦克卢汉早就提出地球村的概念,当个人的意识早已萌发时,旁观者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个人的行为而动气。

当然,强调不必敏感对待捐款事件,并不是说这个捐款事件就无需讨论。就算是个人的捐款行为,其背后的价值观念也是值得人们关注和讨论的。显然,在张磊的价值判断中,耶鲁大学给其带来的影响比国内的学校更大,这就是他所说的“耶鲁改变其一生”。这个理由当然是捐款的理由,但是作为一个教学者,我对这样的观点是不太认同的。我丝毫不怀疑耶鲁大学的塑造人的能力,但是人的成长是连续性的,即使国内的应试教育广为诟病,但是应试教育对人能力的培养功能也是应该正视的。更重要的是,教学并不是一个应试教育就可以概括的,教学是一个漫长而真实的师生互动,是一个具体而实在的校园学习,难道这些都不会对人产生影响?

我对张磊捐款耶鲁大学的做法没有什么不满,这是他的自由。但是,对于他的行为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人的成长是一个平台连接着一个平台的,越是那些成功的人士越是应该感谢那些最初的平台,因为这些平台是他成长的初级阶段,是这些平台的不尽完善的培养,让他们具备了登上更高平台的能力。难道,这些最初的平台不应该感激吗?人的记忆是选择性的,我不相信个人不会对留有自己历史的地方没有感情。总而言之,一句话,张磊的捐款不会让我不满,但我对捐款的取向有不同看法,这与是否具有反思精神无关。

超大城市化会让蚁族失去更多尊严

“蚁族现象”当选2009凤凰与百度联合发起的“影响时代社会类”事件。从表象上看,蚁族像大自然的角马群那样迁移是“滚雪球”效应,但从深层次看,是超大城市化的超规模、超规划扩张和膨胀,让蚁族失去了住房、就业和享受公共产品的尊严和体面。

我们不妨看一看在超大城市化面前,蚁族们失去了哪些基本权利:

首先是蚁族们的住房压力越来越大。从每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表上看,“北上广深”总是在涨幅榜上名列前茅。因此,在这四座城市里,建设廉租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蚁族和房奴的增长速度。如果按照现在房价的超常规上涨速度,蚁族唯一的选择就是距离地铁近些再近些。

其次是超大城市化让城市公共资源显得更加紧张。这集中表现在水资源、燃气、用电、垃圾处理和碳排放的压力面前,公共产品的投入速度总是赶不上外来人口的增速。居住在城市边缘的蚁族要比常人更难享受到公用品的阳光沐浴。

第三是超大城市化带来的就业压力,远远超出了普通的经济层面,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尤其是超大城市化的膨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脆弱。文化的冲突、年龄代际的紧张关系,造成了原住民与外来人口的

矛盾不断加剧。

我们不能单从人口和经济规模总量来考量城市发展的成败,更不能以“大”论英雄。实际上,一些城市从“一线”到“特大”,再从“特大”到“超大”,无法像“陈年花雕酒”那样沉淀一定的年份,而只是在不设防的扩容下,吸引了过多的总部经济、区域中心来填充扩容。就像做了一桌菜,一下子却来了两三桌客人。这些城市根本就没考虑到城市公共产品的家底究竟能够养活多少人,再加上一些龙头城市不愿放弃向卫星城释放经济能量的本位主义,使得那些特大型城市不能也不情愿利用区域合作来改善蚁族的处境。

并非所有超大城市化的弊端都是由蚁族聚居自然生成,也不是大自然的“角马法则”发挥影响。而是有关政府部门依旧不太善于利用各种生产力和人文要素适度调控城市的发展,甚至不愿意向自己的下游分流更多的人才和资源要素。

比如,北京可以向河北廊坊等地开放特殊的“居住证”政策,共同选址建立可供蚁族“住在河北,上班在北京”的公共租赁房。这样既可解决大部分蚁族无法享受北京户籍的问题,又可在一线城市生活圈里享受地铁、公交、燃气等公共产品。

当下,超大城市化的现象已经向武汉、天津、重庆蔓延。这样的超常规发展,除了让更多城市呼吸急促、交通窘迫外,也抑制了年轻人群的创业热情。不能忘记的是,年轻人群是城市的活力所在,也是创富之源。今天你善待了小小的蚁族,没准明天就培养了一个庞大的象群。我们期待有更多城市在有节制的发展下,优先向那些蚁族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而不是用超大城市化的“吸盘”,过度吸走了蚁族的剩余价值。

手机扫黄不能侵犯公民通信权利

据《上海青年报》1月17日报道,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表示,他们会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一系列关键词对手机短信进行先期过滤,一旦发现有问题,将对该手机号码进行暂停短信功能的处理,用户若有异议,可去公安部门对短信内容作鉴定,如果公安部门认定该短信属于“黄色淫秽”范畴,该用户的手机号码将永久作废。

几天前,当我看到“手机发黄段子将被关停短信功能”的报道时,以为是条假新闻。但现在,这条新闻却被证实了。

对于手机扫黄,我坚决支持;不制黄、不贩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应守的法则,这些我都懂。但是,扫黄要有边界意识,起码不能扫到老百姓的床上去。手机扫黄也要“投鼠忌器”,避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和正当的通信权利。

中移动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一系列关键词对手机短信进行先期过滤,而这“一系列关键词”究竟包括哪些词语,目前我们并不知晓,这显然是不应该甚至很可怕的。你要阻止人们用手机发“黄色淫秽”信息,首先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关键词涉黄,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必然要求,否则就相当于给老百姓“下套”,给消费者设置“陷阱”,这比一些交警“暗中执法”更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实际上,通过设置关键词来过滤手机短信,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大可质疑。就此,我愿意给有关方面讲一个笑话:老师让小学生造句,题目为“吃香”,小学生造曰:我很喜欢吃香蕉;题目为“从前”,小学生造曰:小明从前门进来;题目为“天才”,小学生造曰:我三天才洗一次澡……前不久就有这样一件尴尬事: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网站上的一些页面无法访问,究其原因,原来是“民用雷达广泛应用于……港口交通管制等领域”这段内容惹了祸,正常的“港口交通”因“口交”二字变得敏感,网页被屏蔽。这样的事情很搞笑吧?那么,谁能保证有关方面设定的敏感词不会“滥杀无辜”,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通信呢?

更重要的是,制黄、贩黄、利用淫秽色情牟利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而朋友、熟人之间用手机发送“黄段子”,在对方愿意接收的情况下,其实就相当于两个人悄悄说荤话,既不违法更不犯罪,这种行为不会对第三方和社会构成任何危害。进一步说,一个人用手机给自己的妻子发“黄段子”,这其实与夫妻二人在卧室里(或床上)说“私房话”没什么区别。既然夫妻可以在卧室里(或床上)说下流话,那么夫妻之间就可以用手机发“黄段子”。夫妻私下里说的话再下流,也不关他人的事,同样,夫妻之间用手机发“黄段子”也不关他人的事,更不关中国移动什么事。

公民通信属于个人私密领域,涉及公民的隐私权,任何权力都不应随意干预,更不能窃听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预算公开是基本的政府责任伦理

财政部日前向各地财政机关发出一份通知征求意见稿,拟要求各地推进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看样子,是要“统一推进”。这在各地财政官员中引起争议,有的认为此乃“大势所趋”,要公开就公开,有的觉得要求“太过超前”

了。

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纳税人的奉献,政府的钱袋子就是人民的钱袋子。政府如何花钱,按宪法规定,必须由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最终决定权掌握在人民手中。现在建设责任政府,政府必须向人民负责,公开预算信息,让人民对政府如何花钱知根知底,是政府应该做的,这是一种责任政治伦理。这样讲,似乎都是些大道理。但预算信息公开后,民众知道政府如何花钱了,就可以对政府的花钱行为形成压力,带来道义约束,这就是预算公开的监督效应。预算公开的目的在于监督。

公开引来监督,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少。在前年的广东省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批评电脑采购的预算拨款平均下来太高,政府便承诺将来调整。再比如,如果预算公开,政府就不敢列支公款出国旅游的开支,招待费也会受到压缩。当然也可能变相列支,但总得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开支就会趋向合理。

效率是政府的第一美德,而预算公开是政府效率的保证。防止公款吃喝,防止公款出国旅游,制止车轮上的腐败,都只是人民监督政府花钱的“初级阶段”。如果效率不高,政府必须作出承诺,找到方法,及时改进。政府效率不会自动高起来,预算公开,方便各界监督,这是政府可以得到的一种外部助力。

财政部的征求意见稿,把预算公开和“民主政治进程”联系起来,可见预算公开事关“政治大局”。现在中央要求“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民间对政治民主期待很高,而如何推进民主政治,尚待探索。在某些人看来,民主就是选举、投票。其实,公开预算信息,让民众从预算上监督政府,提高公共管理效率,这也是一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我们可以称之为“预算民主”,这种民主形式更“实用”,更少争议,因而更加现实可行。

对于财政部部署“统一推动”预算公开,据说有地方认为沿海在预算公开上已经先行一步,内地步子慢、跟不上,所以不宜“统一推动”,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逻辑。公开预算信息的“坏处”,无非是约束官员随便花钱,让所有的钱花值得。难道沿海地区先行公开了,就该让沿海官员“饱受”人民监督;而一直做得不够的地区,就有权免除人民监督?推动地方预算公开,不能让先进“吃亏”,而落后反而有继续落后的特权。

公开地方财政预算,可以取信于民,可以增强政府行政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地方预算公开,是历史潮流。财政部“统一推动”,是顺民意、得民心之举。对于那些落后地区而言,正需要有自上而下的“统一意志”,需要来点“强制执行”。

.陈光标高调做慈善

百元大钞以10万元扎成一捆、垒成13行犹如“钱山”、四名“金盾护卫”荷枪实弹保卫。23日上午,在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大厅,中国“首善”陈光标说:这笔现金,是从中国127名企业家和个人那里组织来的捐款,他们共组织了4316万元现金,想在春节前把这笔钱装入八万个红包,送到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特困户手中。

见钱眼开,通常指人利欲熏心,但在4316万现金垒砌的“钱山”面前,相信没有几个人会不睁大眼睛。有人会说,慈善是好事,能不能低调一点呢?国人喜欢中庸和低调的风格,那么“作秀”是否会影响慈善的“纯度”?慈善是否会成为作秀的工具?

什么是作秀?这本是一个难以界定的词汇。在一个强调低调行事的环境中,高调的宣传容易被看成是作秀;但是在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宣传本来就是形象塑造的必然方式。请问,哪一个被社会熟知的形象和品牌没有经过媒体的宣传?所以,脱离具体的社会情境去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作秀没有意义。在我看来,只要所做的事情是真实的,就不必以作秀之名进行指责。任何行为都会有外部示范性,如果真的做了一件好事,为何不能让别人知道呢?

即使是以事实为基础,也有人会担心,作秀是否会影响慈善的纯度?在可以作秀的时候才想起慈善,如果没有作秀的机会岂不是就不会行善?这样担心当然存在,这样的情形也当然存在。但是,反过来想,很多人之所以看到能作秀才慈善,其实恰恰说明了社会舆论的基本规范———慈善是一种值得关注、需要宣传的美德。这样的社会舆论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在这种社会舆论的激励下,很多人会因为作秀才慈善,但更多的人会因为获得社会舆论的认同,或担心社会舆论的疏远而真正慈善。与个人的小算盘相比,舆论的力量更为强大。

其实,慈善也是一个过程。很多人开始可能是为了作秀而慈善,但在慈善的过程中,却转变了为慈善而作秀的观念。这种转变的边界和时间点很难判断,但是这种转变是可以存在的。因为,慈善本身就是一种人性与人性相通的体现,就是一种人心与人心的交流,慈善行为本身就是对作秀者一种教育和引导。所以,何必着急、何必苛求呢?当有人为慈善事业添砖加瓦时,何必先去探究他的目的是什么,而忘记了给予他尽可能多的鼓励和赞扬呢?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期待效应”,当你期待那些行善者是真的行善时,他们就可能真的在以后成为慈善的拥趸。

解决驻京办腐败

国家要对驻京办动刀子了。据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个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京办管理的红头文件,将有数千家驻

京办撤销。

此次被撤的主要是各地方职能部门、以及县(市)级政府设立的驻京办。撤销是必要的,但正如受访专家所言,如果简单地一撤了事,而不去解决根本性问题,它还会以各种形式隐性存在。所谓根本性问题就是国家的公共投资管理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驻京办有其自身的弊端,但其为社会所诟病的腐败问题,本质是源于政府的投资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虽然如今的驻京办比起计划时期以及改革初期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截访成为许多驻京办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跑部钱进”,为本地区、本部门找关系、争资金和项目,仍是各种驻京办最重要的一项基本职能和任务。事实上,在全部驻京办每年的100多亿元的活动经费中,除了一部分用来支付给工作人员薪水外,大部分是用来“跑部”拉关系、接待领导以及亲友在京游玩的。

地方政府及部门为什么要设立专门的驻京办跑部拉关系、找项目呢?这当然与国家的投资管理体制及转移支付中存在的不公开、不透明有关。在政府合法性以及官员升迁还维系于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由于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权少事多,于是都希望能从中央的公共投资和转移支付中分到一杯羹,甚至有大项目落户本地。虽然县市一级政府直接涉及到与中央的事务不多,但当大家都这么做时,你不去做可能连一杯羹都分不到。何况,用来跑关系的钱不是地方领导出,反正来自于当地财政。而要拉来大项目就得长期公关,经营关系,这就必须有一个机构驻守北京。

从国家的投资体制和转移支付来看,每年在各部委的预算外,都会有一笔转移支付给地方,用于中央特定的政策目标。政府预算资金的分配随着这些年加强管理力度,相对规范一点外,转移支付就存在很大的人为因素,给多少,怎么给,基本由握有项目和资金的官员决定,再加上这部分资金一般是无偿划拨和专项划拨的,且“僧多粥少”,也就成为各地垂涎的蛋糕。而要得到这笔钱,就必须”跑“部”“钱”进,进行感情或金钱方面的公关与投资。这样,腐败也就在所难免。除此外,项目、批文、许可、配额、提拔指标甚至死刑核准等都是稀缺资源,如果能够争取到其中的一两项,显示政绩,有什么不好?所以,我们看到,驻京办的“跑部钱进”,主要“跑”的是有审批分配权的部委。

由此可见,把腐败的板子只打在驻京办身上,没看到问题的实质。驻京办当然应该为腐败负责,它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各种驻京办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可能加剧“跑部钱进”的程度。地方所要资源的稀缺性,各地能拿到多少资源,往往取决于当地驻京办的“公关”水平。这样驻京办之间就免不了有竞争,而它们的竞争无非是谁送的礼更大方,给相关官员的“服务”更周到。

从此角度而言,驻京办的问题,要害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它所要“跑”之部。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离一个体现公共性、民主性和法治性的投资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距离还很远。所以,假如不改革目前不合理的税收结构,不改变中央资源分配缺乏公开、公正程序的现状,不追究“跑部钱进”中安享大量好处的相关官员的责任,就算撤销所有的驻京办,同样的问题还是存在,只不过换一件“马甲”罢了。

演艺界人士代言虚假广告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不是什么新鲜事,成龙代言“北方汽车专修学校”,唐国强、谢晓东代言“北京新兴医院”,赵本山代言“蚁力神”,葛优代言“亿霖集团认购林地广告”。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屡教不改的现实教育我们,把“侯耀华”们交给“道德法庭”去谴责,作用并不大。国外看管明星的办法倒是很值得我们借鉴。法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吉尔贝在代言一种戒指时,被指“夸大产品功效”,锒铛入狱,承担了刑事责任。

明星个人的连带责任,在我国多部法律法规中都有明文规定。比如,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明确了广告作品中“个人”的连带责任;《广告法》规定,如有虚假成分,广告主、广告商和媒体都要负责。在涉及虚假广告案件的民事案件审理中,如果能够对造假企业予以巨额罚款,甚至对它的“老板”绳之以法,谁还敢冒这样大的风险故意制作、播出虚假广告?那些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的“连带责任”,如果能够通过一个个案例落到实处,让受损失的消费者从企业、明星和播出媒体手中拿回真金白银,哪位明星又敢于冒倾家荡产的风险去贪图无良厂商的那点儿蝇头小利?所以,真正要看管好“侯耀华”们,归根到底还需要整个社会举起“法律之剑”。

网络发帖诽谤案

河南青年王帅诽谤案——发帖遭跨省追捕后,公安机关不仅向王帅赔礼道歉,而且追究了办案人员责任。山东青年段磊诽谤案——段磊不仅被公安机关刑拘,而且还遭逮捕审判。最后,公安机关以“证据不足”为由撤案,公检法主要负责人向段磊家人公开赔礼道歉。

陕西省汉中市审理的首例网络诽谤案主角西安鑫龙公司副总经理韩兴昌,在网络上发帖披露汉中市万邦集团董事长涉黑和拖欠四川灾区民工工资、殴打民工,并组织工人到汉中市政府和陕西省人大上访后,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

施。韩兴昌的遭遇再次引起了社会及网民的同情,许多网民纷纷指责公安机关不该插手此事。

争辩凸显法律对于网络诽谤罪规定尚不完善。网络诽谤罪公安机关该不该立案侦查、原本自诉案件该不该公诉,这在网络上辩论已久,但在陕西省首例网络诽谤罪处理过程中,这已升级为上下级执法机关、全国法学界专家的争论。

网络监督环境和免受网络伤害均需要保护。社会各界对于网络诽谤罪的争辩所依据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第二款此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同一条规定在执法机关和法学界的解读下出现争议,除了可能存在网民质疑的为各自利益服务之外,也说明这条法律规定尚不明确和完善。

法学界人士建议,相关法律应该尽快明确公安机关在网络诽谤案上的职责,以从根源上平息社会公众和法律界人士对网络诽谤案件司法该不该介入的争论,同时也利于创造健康的网络监督环境。

干部上网也是微服私访

领导干部上网,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微服私访”。

实践一再表明,对待网络事件,“躲”肯定不行,“堵”也不是办法,“拖”更解决不了问题,消极必然被动,积极才能主动。起码有两个方面需要引起重视:

首先,快速反应是基本要求。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阻止公众知情权的实现,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付出成倍的代价。因此,必须第一时间捕捉信息,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话,既要上网看又要上网说,既不能失语又不能妄言,既需要快速又需要谨慎,“看”是为了掌握情况,“说”是为了澄清事实,对事件基本情况的公开要快速,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解释要谨慎。应当讲,多数网民是通情达理的,他们比较在乎的往往就是一种尊重和态度。

其次,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上网不是形式,更不是作秀,不仅要“上得去”,更要“下得来”。上得去是要通过上网了解情况,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下得来,是要把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分清真伪,给网民一个负责任的答复,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这是一种运用网络的能力和智慧。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本科生所学知识难以达到论文“在某一领域有独到见解”的要求,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大量复制、粘贴。

一所地方院校的新闻系学生在文章《“水货”的本科论文早该取消了》中坦言,论文答辩老师为了让大多数人通过,对学生的抄袭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答辩已成了学生毕业的一种程序,只是在走过场。

一些新闻单位的负责人也赞同取消新闻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他们认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不仅在于其“太水”,更是为了解决大学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

反对者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专家指出,真正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其效果往往胜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能更充分、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了解整个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将来,从而使得四年来的知识更系统化。

西华大学校长孙卫国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本科生抄袭论文的现象是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和本科生论文本身是否有存在价值是两个问题,不具备因果联系。

专家指出,“存废之争”确实反映出了本科毕业论文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校论文辅导和监管不力,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本科生论文质量差等等。

四川大学十三日通过媒体表示,学校不会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只会优化毕业论文设计。该校正在进行相关改革,希望优化本科毕业生的评价标准,找到多样化、科学化的毕业生评价标准。业内人士冀望川大的这种改革能为找到解决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存在问题的方法探路。

.袁隆平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

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袁隆平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他说,自己每月工资6000多元,还有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

这位八旬老人坦承自己的财富观:“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石家庄更换地名

2009年1月,在河北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就有政协委员建议石家庄改名为“西柏坡市”、或“冀都市”、“北宁

市”。理由是,河北省会需要一个更响亮、更富有韵味的名字。

一项有5211人参与的调查显示,有60%的人觉得无需改名,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是靠改名字就能发生变化的,加强城市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才是根本。

一名河北网友说:“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初修正太铁路,石家庄是作为正定站出现的。现在石家庄却比正定大得多,就是名称上显得有些土气,假如改名为正定,所辖地区都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是省会,价值会大大提升。”

反对者则反问:“人富了不能忘本,地儿发展了就可以势利吗?”有人认为,正定历史久,不是石家庄改名的理由。照这个逻辑,北京就应该叫“蓟京”才对,或叫“燕京”,要不就可惜了北京源远流长的都城历史。“中国从农业国进入现代化了,‘庄’就不能存在了?那叫‘翠花’、‘铁蛋’的人发达了,都得改名?这幸亏是合并了‘正定’,那要合并了‘许各庄’、‘刘家屯’呢?”

更有燕赵都市网网友调侃说,石家庄如不改名,市长容易被当做村长,区长容易被当做村民小组长。石家庄改名后,全国地图、河北地图、城市简介、政府机构、学校团体、街巷路牌等等,全部更换。可见,改名可以拉动经济、促进就业。

中国文化素来讲究“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通过名字寄托人民的良好愿望,说来也没什么可非议的。但是,改名字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功效有多大,这是不能妄说的。改个更文的名字,石家庄就能大发展了,就迅速“有文化”了,谁信呢?

一名新华网网友说:“城市的名字越牛、越洋气、越能把人唬得一愣一愣越好,石家庄要改名,干脆改叫‘亚都’、‘环球’得了。”

还有网友质疑:“改名的成本是要纳税人掏腰包的,要是折腾一阵还改回来,责任谁负?”而最主要的道理在于,城市闻名是因发展而有名,正如一名网友所说:“现实中,有些人把发展机会丢了,或者运气不好了,就归罪在自己的名字上。这是不努力、没自信的表现。石家庄可以从一个小村庄发展到省会城市,是一个多么辉煌的奋斗历程。所以,不要搞无谓折腾,老老实实埋头发展才是正道!”

兰州老人砸违章车行为

2010年7月9日晚,七旬老人阎政平在其居住小区附近的金港城北门前斑马线人行横道上,对过往的违章车辆投掷砖头。在两个多小时内,老人共砸车近30次,砸中14辆违章车辆。此事经网络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和争议。

偏激行为不可取。老人砸车的行为,是一种民众情绪的发泄。这一情绪的产生,是由于对违章驾驶危害生命权的痛恨。闯红灯的行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违规行为。

面对如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公民应采取更为理智的手段来维护交通安全。公民拥有检举权,如发现这一情况,可及时检举,来配合公安机关维护交通安全。如若公安机关未能及时依法办理,可依照法律程序检举其不履行责任。与此同时,应当加强行政机关的工作,按照法定方式,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可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对闯红灯等违章行为进行依法处理,加大监控力度,起到相应的震慑效果。对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路段,可以通过整合警力,进行综合调控的方式,来加大对事故多发区的监管。

阎政平老人说:“我做这件事不是因为我一个人,而是为了引起社会对斑马线安全乃至全国交通安全的关注。现在我已经寻求了法律援助,等待有可能到来的法律诉讼。”

逾七成网友支持砸车行为。令人惊讶的是,截至笔者发稿时止,新浪网发起的投票显示,赞成老人砸车的有361155人,占参加投票总人数的78.3%。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网友对老人砸车事件的支持,反映了群众对交通管理部门的信任危机。一部分人可能认为,政府部门不代表老百姓的利益,而是为权势服务。这种认识的背景是杭州飙车案的不公正处理,以及在南京特大车祸案后对违章司机的愤怒。如果这种信任危机继续扩大,导致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和不断激化的矛盾。

杭州网络实名制即将出台引发热议

备受争议的网民实名制即将出台,这在互联网公司、网民中间激起了轩然大波。

“淘宝网现在就实行的是实名制,其他论坛、博客、网站是否实行实名制,如何实名制,我们目前还没有接到具体的通知。”与小李一样,杭州的网民们最近都在关注一个话题,即杭州在全国率先开始采用网络实名制。关于“网络实名制”,一直有着各种争议,之前数次传言实施网络实名,立即就激起一片反对声,传言最终止于传言。

小李开始担心,一旦强制实施网络实名,将不能畅所欲言,而登记的个人真实信息如何保证不被泄露。“如果真的实施实名了,杭州的互联网企业估计都没人气了,大家都会用外地的论坛了。”

目的与效果

正望咨询总裁吕伯望认为,“电子商务是必须要实名的,无论是阿里巴巴B2B,还是淘宝个人卖家,或者支付宝,其实都已经实名化了。”

“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那些媒体性质的网站,比如论坛、博客等等。”吕伯望说,因为一旦实名制,人们发表言论时将会有更多顾虑,网络这一新兴的表达渠道将会受阻。

让小李们担心的是,一旦实名制真正实施,网民们不敢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而之前通过网络曝光的一些腐败案件,今后有没有可能因为实名而被抹杀。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杭州出台网络实名的政策也许能获得某种管理上的方便,但不采用实名制也能达到防止危害言论散播的目的。喻国明表示:目前我国对网站的访问备案,IP记录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一旦有重大违法问题,完全能通过技术手段追踪到个人。

由于我国其他省份并没有要求实施互联网实名制,因此用户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地区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匿名注册。杭州当地的一家互联网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真的强制实名了,我们完全可以搬离杭州。”

“如果要实名,用户的资料如何保护,谁拥有管理权限也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喻国明认为,实名的管理权限必须由中央政府拥有,地方政府不能随意掌握用户的真实信息。喻国明认为:企业在保护用户数据方面相对于政府一般处于弱势,地方政府往往拥有过大的权利。

昆明全球公选40名博士任副县级官员

从2010年5月4日起,昆明市面向国内外公开选拔40名经济学博士,到昆明挂职担任县(市)区党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开发区主任助理,及部分市属部门副职。同时面向全市选拔60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挂职担任以上职务。

博士一来就给个副处级是将“博士帽”与“官帽”画等号,将党政人才与高学历专业人才混为一谈,不符合我国公务员“凡录必考”的原则。

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士认为,在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党政机关要拥有高层次人才,不仅要靠“高官”“高薪”等办法,更要靠能进也能出的开放机制、“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平竞争机制,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

2009年重庆有上万名学生放弃高考

应届生放弃高考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有的农村孩子迫于无奈,想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二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有人认为,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三是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会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作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

“读书无用论”再度蔓延。重庆农村考生放弃高考是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农村蔓延的直观体现。如果读书“无用论”继续在农村蔓延而不及时加以遏制的话,可能会对农村地区的教育造成巨大影响。

目前中国教育的难点就在农村,如果读书“无用论”继续在农村蔓延的话,将会对农村教育造成巨大影响。“改善农村人口的素质,将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读书则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要方法,如果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的话,将会使得农村的人口素质提高造成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的蔓延的根子即在于读书对改变他们的命运确实是‘无用’的。”使得读书变得无用的罪魁祸首就是“麦当劳化”的教育体制。由于高考以分数作为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或能力的唯一标准,这使它具有高效性、可计量性、可预测性、可控制性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这一‘高考机器’将人当成了它的流水线上的产品,因此也是非人性和非理性的。”

无用论:早工作早解决生活问题好

以现时大学毕业生的低就业率来看,还不如支持部分家里特别困难的孩子务实一点,实实在在地学门手艺,让年迈的父母不再为学费而操劳发愁。至于说什么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如果有钱了,多帮帮村里和邻居就已经算是最大的贡献了!”

有用论:大学依然是条康庄大道

某现正读大学三年级的网友坚持认为,“对于大部分人憧憬大学并为之努力的人来说,大学是条值得付出的康庄大道”。没有上大学的人即使已经现时已经身家千万,但却错过了可以与你结伴为梦想拼搏的朋友,错过了许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最重要的是错过了大学这个汲取知识的殿堂。除此之外,大学更让不少人在接触更多精英,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多锻炼机会的过程中,摸索到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和未来的道路。每个愿为梦想打拼的年轻人

在抱怨现今高等教育制度的同时,更应先问一下自己有没为未来尽最大的努力。“用学历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是偏颇的,但以收入低来批评高等教育的作用、鼓吹读书无用论更是不当的。”

此外,网友“心的方向”也认为,在大学里自我感觉就是学习怎样做人,为人处世其实真的很重要的,并不是你多么有才能别人就能用你,也要看你的为人处世的。步入社会,我们第一个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况的。在大学里,和同学之间的相处,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为人处世这方面的情况。真的很重要的!

各级政府必须多管齐下,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共同应对,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曝光捐赠不兑现企业

“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仪式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主办方曾高调表示要公布捐赠不兑现的企业名单,但最终主办方并未公布。

刘京当时表示,中国慈善排行榜办公室决定首次制作企业“捐赠不兑现”黑名单,并向社会和媒体公布。他同时透露,“捐赠不兑现”黑名单已经基本制作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数据核实,最终的黑名单将于2009年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时公布。

这一消息披露之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排行榜编制方公益时报社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近来,他们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今天下午,刘京在媒体见面会上就没有公布黑名单一事解释说,我们在核实捐款数额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很多捐赠未兑现的情况,将发布“捐赠未兑现黑名单”的消息披露之后几天内,很多企业打电话给我们,承诺以后会陆续补上。刘京不点名地举例说,有一个外资企业之前承诺捐赠5000多万元,还有3000多万元没有兑现,但昨天还是开了新闻发布会,把钱补上了。

今天获得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最高奖项“最具号召力的中国慈善家”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认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还需要多一些宽容。

“比如说,灾难发生了,有企业举牌说捐500万,但是如果一次性付出500万元后,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那就可以先捐出三四百万,剩下的分期支付。但如果舆论马上质疑说,这是捐赠秀,捐赠企业的行善热情就会受到打击。”他说。

免费教材循环推行

教育部决定从2008年春天开始,在农村中小学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教科书只对学校进行配备,由学生在本学期使用,学期结束时归还学校,供下一级学生使用。

推行循环教材,中国并非首创。然而,这样一项看起来利国利民政策,在中国土地上却遭遇了“水土不服”。不仅受到部分家长、学校质疑,在广大农村基层遭遇“执行难”,甚至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还有代表、委员提出教材循环应该缓行。到底该努力前行,还是该暂缓实行,教材循环似乎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教材循环,推行过程遭遇瓶颈

循环教材想法很好,但是真的执行起来很困难。一方面,学生的保护意识很差,教材用三年,很多都用烂了,有的都不知道扔哪里了,三年后循环很难实现。而另一方面,循环教材要求的消毒措施在基层难以保证。教材收上来其实就应该进行消毒处理,但是怎么消毒,消毒方式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

循环教材实行以后,各方褒贬不一。

全国政协委员李东东认为,从倡导环保、厉行节约角度出发,教材循环使用有着积极意义,国外也有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位学生家长说,循环教材制度的初衷很好。环保意识在全社会的推广就应该从小培养,教材循环使用不但能够培养孩子的节约资源意识,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以及社会公德意识。

反对的声音也不在少数。一些家长担心,教材集中回收、反复使用,如细菌消除不彻底,会不会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教材统一管理,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复习等有效的学习程序会不会受到影响。

此外,还有人质疑在目前的教材纸张和印刷的质量下,循环教材是否能保证3年的使用期;副科循环主科不循环,会不会加深学生主副科区别的概念等。

教材循环政策亟待完善

推行过程中遭遇的现实难题,譬如消毒问题、教材质量问题、学生学习习惯问题等等同样不容忽视。虽然教材循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多年的成功推广经验,但由于国外的学习环境、教育背景等与我国存在着较大差异,循环教材在我国的推广还需要完善细节,积累经验。只有克服现实运行中遇到的难题,才能使得教材循环朝着其初衷方向顺利

推进。

从实际推广上来看,这项政策确实还有很多“配套”工作有待完善。他期待着循环教材能真正实现良性循环。

一项科学的政策从制定到推广,其间要历经若干次的信息反馈与制度修正。作为一项备受期待的政策,教材循环制度的良性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亟需学校、家庭、教育、出版部门等多方面积极配合,努力从中摸索探讨经验,不断在相关技术手段上加以细化和完备,唯有如此,才能把这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真正落在实处。

廉情公示制引发争议

浙江省慈溪市近日出台了领导干部廉情公示暂行规定,要求现职副科(镇)级以上干部将自身的廉洁从政情况“公示于众”,此举引发了较大的反响。

廉情公示:把干部述廉具体化、透明化、公开化

对廉情公示大多数干部表示理解接受

尽管大部分干部对廉情公示表示理解接受,但也有人提出表格上的有些内容是否需要公布值得商榷。如个别基层干部对于写上自己的住址有顾虑,担心自己不小心得罪了人,会引来上门打击报复。

网上议论声起。争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认为廉情公示限于慈溪市管干部范围偏小,应当将在慈溪工作的所有领导干部包括四大班子成员全部纳入公示名单,并且不仅仅是在单位内部公示,而且还要向社会大众公布。其次是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如何保证。根据规定,干部廉情公示一般每年组织一次,经本人同意后,在本单位的政务公开栏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第三是公开的内容不够详细。一些同志认为,现在公示的内容不是很完善,既然要公示,就应把官员的全部财产都公示出来,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进行监督。

宁波大学俞德鹏教授指出,对于官员财产申报,目前是个敏感话题,而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官员财产是必须定期公示的内容,接受公众监督的依据,因为这些内容往往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灰色地带。俞德鹏认为,虽然慈溪的干部廉情公示还不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但是其从干部房子车子等自我申报到公示核实的一系列环节和做法,可以为官员财产申报积累经验和奠定基础。因此,慈溪的探索值得学习借鉴。

禁止大学生校外租房引发争议

山东省下发通知,严禁在校大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面对“禁租令”,不少大学生颇有怨言,认为禁止在校生租房会带来不便。尽管校外租房难以完全禁止,但不少高校还是准备对学生住宿进行清查管理。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了多所驻济高校。记者在不少高校四周和校园内都可以看到不少租房广告,有些学校的宣传栏内租房与求租的广告则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一些高校周围的居民区内,不少居民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把空闲房屋租赁给周边的大学生。记者了解到,尽管学校提供了不错的住宿条件,但仍有不少学生希望到校外租房住。济南大学物理专业的一名大二女生告诉记者,她正在寻找校外租房信息,因为她在段店附近找到一份家教兼职工作,每天很晚才能回来。由于宿舍关门较早,她感觉很不方便,同时也觉得影响其他同学休息,她决定在学校附近租房住。这名女生告诉记者,她周围有不少做兼职、考研的同学都希望能在校外租房。

记者了解到,在校外租房的大学生主要是因为考研、找工作、不习惯集体居住等原因搬离宿舍,希望能更方便些,另外还有一些则是大学生情侣。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学校周边合租。面对“禁租令”,不少大学生觉得这样会带来不便,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对于大学生们的抱怨,不少高校工作人员则表示无奈。针对大学生校外租房,高校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防治,但依旧是屡禁不止。我省此次下发“禁租令”,要求各高校按班级安排学生集中住宿,对特殊原因在校外住宿的学生,要严格履行相关备案手续,同时要求加强学生住宿安全管理。对此,不少高校表示将对学生住宿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外租房。

废除简体字引发争议

在2009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向大会提交了“用10年时间废除简体字”的建议在媒体上公布后,很快就引起了震动。潘庆林提出“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建议有三条理由:首先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其次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另外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地区依然用繁体字,并称其为“正体字”,还要为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

“废除简体字”的建议公布于众后,网上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有的网友认为,废除简体字是社会的倒退,是瞎折腾。政协委员放着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不提,而提这些无关紧要的议题,是吃饱了撑的。也有人说这是哗

众取宠。有的更具讽刺地说建议取消穿西服,规定“长袍马褂”为中华民族的“正装”。

当然也有力挺“废除简体字”者,郑州市民李海就很赞同潘庆林委员的观点。他说,文字不仅仅只是个记录符号。在海外华人圈都在使用繁体字,造成华人不同用字的局面。只有恢复繁体字才能让大中华有凝聚力。

王立群说:首先,上个世纪50年代的简化字并不能斥之为“太粗糙”、“违背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汉字简化工作是负责任的,一大批顶尖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这项十分严肃的汉字简化工作,是众多汉语研究专家充分吸收中国古代广泛流传的简化字成果的体现,这绝对不能说成是“粗糙”!“我们现行的小学中的识字教育是从一年级开始的,据笔者所知,目前国民教育系列的小学识字是手写而非电脑输入。即使是用电脑输入,手写也是不能废弃的。无论在中国,或是在外国,所有签名都必须是手写。所以,电脑无论如何发达,手写汉字永远不可能废止不用。因此,提案者的前提就不存在。”王立群认为,潘庆林委员片面夸大了繁体字在实现海峡统一问题上的作用。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实现两岸统一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国内地自身的繁荣强大。

中国首例姓名权案引发争论

2008年1月,江西籍公民赵C,为了捍卫自己的姓名权,将江西省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告上法庭。同年六月六日,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赵C胜诉。之后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区分局随即提出上诉。

赵志荣称,他之所以给儿子取名“赵C”,是希望儿子把英语学好。同时,“C”是英文单词“中国”的首字母,而且以“C”开头的单词最多,有人丁兴旺的意思。他称,儿子赵C也很喜欢这个名字,认为简单、好记、不重名,同学们还给他取了一个亲昵的绰号“西西”。并且此名用了二十多年,儿子所有的档案关系都是用“赵C”的名字。

据了解,22日鹰潭市法院二审时,双方进行了持续三个多小时激烈的法庭辩论。争论的焦点是,“C”是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可以使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

最后,在法院的反复协调下,当事双方在庭外都表示愿意妥协,双方最后达成和解。法院当庭作出二审裁定,裁定撤销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赵C将用规范汉字更改名字,鹰潭市月湖区公安分局将免费为赵C办理更名手续。

这场赵C姓名权官司二审裁定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众多网友热议。有人拍手称快说,中国人就应用中文起名,自由也应有规矩,支持判决。但有的人认为,公民想起什么名字,完全是个人自由,想叫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别人谁也管不着。如今社会日益多元化,用英文字母起个个性化的名字,没有什么不妥,应对多元文化表示宽容。

严禁散布隐私不等于禁人肉搜索

虐猫事件、死亡博客案件,乃至周正龙、周久耕事件……“人肉搜索”这一听起来含有几分“诡异”的名词背后,让很多人因赤裸裸地被“揭露”隐私而身陷囹圄,同时也通过网民的监督,让很多事件的真相得以浮现,正义得到伸张。于是,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恨之入骨。

《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未经允许,擅自散布他人隐私,在网上提供或公开他人的信息资料,对发布者、传播者等违法行为人,可以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违法的最高可处罚款10000元;情节严重的,六个月内停止联网或停机整顿;一些违法的单位,还可能面临吊销经营许可证或取消联网资格的处罚。由于该条例涉及“人肉搜索”和保护他人隐私的法律问题,一经当地媒体关注和报道,引起了各方热议。

19日,《扬子晚报》一则以《徐州立法禁止人肉搜索》为题的报道立即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反响,很多网友立即表达了激烈的反对声。据人民网当天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在4万多网友投票中,超过六成网友对立法禁止人肉搜索表示了反对,而同意的仅不足4%,另有近三成的网民则表示应对人肉搜索完善立法。

冯涛坦率地透露说,立法过程中的确讨论到了人肉搜索的问题。“人肉搜索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的确发挥了舆论监督和公民监督的作用,还在打击腐败行为、揭露犯罪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但由于确实存在着很多‘过火’现象,尤其是很多人没有全面了解情况就无端谩骂、诋毁骚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情况。”

“但通过网络正当反映一些违法犯罪问题,这是公民法定的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形式,我们不可能禁止,更不可能对网络上的‘声音’采取‘封杀’手段去‘堵死’。所以,在立法中并没有任何条文直接针对‘人肉搜索’,何况在这方面还的确存在很多立法障碍和限制。”冯涛说。

针对公众对该条例的误读,冯涛表示,正在着手起草一个材料,详细说明具体的立法背景和目的,以尽快消除误解。

直接影响拉开法律规范的帷幕

事实上,人肉搜索引擎从诞生起就不可避免地触及到隐私问题,有些甚至演化成为“网络暴力”,因为个人只要在网络上留下有关个人信息和隐私的“蛛丝马迹”,就有可能被他人通过技术手段“揭露”。

而“网上舆论”中,大多数人对“人肉搜索”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可当自己也遭遇了“人肉搜索”时,他们身心遭受的窘境可谓尴尬。据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你担心被人肉搜索吗?”超过80%的网民表示“不担心,我又没做亏心事”。但有近15%的网民则表示“担心,但反对立法禁止它”。

“既然已经出台了法律,对人肉搜索多少会有一些制约。”一位网民坦陈。

据了解,就在条例获得批准前,徐州市向江苏省人大法制委提出了具体的审议意见:当前,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情况比较严重,非法盗取他人账号、密码,网络黑客攻击他人系统时有发生,计算机病毒、木马等破坏性程序大肆传播,淫秽、色情、暴力、诈骗信息屡禁不止,散布、传播谣言以及擅自公布他人信息等危害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较为突出,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习沈浩的感人事迹

2010年1月13日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报告会上,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讲话中说,“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为我们党员干部立了一面镜子,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

一是在做人上,沈浩同志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小岗村的男女老少无不称他是“好人”。小岗村的村民两次集体按手印不让他离开。李源潮部长去小岗村调研沈浩同志事迹时,听到村民讲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一个党组织书记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基层干部取得的最大政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对沈浩说的,这是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最大褒奖。

二是在为官上,沈浩同志是一个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都要看他的能耐。他把这种责任化成一种动力,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年过不了富裕坎”的困境,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他是在为人民负责的信念支撑下,为群众办事,为群众造福,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的。他是一个真正向人民负责的基层干部。

三是在党性上,沈浩同志上有90岁的老母,是出名的孝子,下有稚女爱妻,平日感情很深。但当组织上根据小岗村民要求希望他再任3年村书记的时候,他无怨无悔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离别老母、妻女,留在了小岗村。直到他因积劳成疾、猝然倒下之后,村民们又第3次按手印请求上级把他永远留在小岗。从中可以可出,沈浩同志是一个真正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共产党员。

四是在事业上,沈浩同志是一个在省级部门当中名不见经传的机关干部。但是他把到农村基层工作当作“干事创业的机会”,把到小岗村当书记看成是“组织的信任和赐予,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他扑下身子和小岗村人民一道吃苦,“为小岗把心都操碎了”。他的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的艰苦奋斗,使他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光荣称号。从他的日记当中我们看出,他在奋斗和付出中感受到了人生之乐,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正如李源潮部长所评价的那样,沈浩在小岗的成长奋斗史,为广大机关干部展示出一条到基层锻炼成长的人生之路。”

对照沈浩这面镜子,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像沈浩同志那样,朝着做好人、当好干部、做好党员的目标和方向,努力在为党的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李源潮部长所期望的那样,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并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开拓进取、踏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做一个让党满意、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人、好党员、好干部。尚能如此,沈浩这个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这个所有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才更具有时代意义。

要像沈浩那样做官做人,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弘扬新风正气,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村里发展必须有个好带头人,我们基层干部都应该向沈浩同志学习,扎扎实实办实事,认认真真解难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扎根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成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当之无愧的优秀典型。

作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如何当好带头人提供了价值标杆和行为取向。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把向沈浩同志学习作为重要内容,自觉以沈浩同志为榜样,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像沈浩那样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情谊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实际行动,像沈浩那样成为把科学发

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忠实执行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带头人,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好基层带头人,就要努力找准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对于基层带头人来说,惟有找准适合本地的科学发展之路,才能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望。“小岗最需要发展,但必须是让群众长远受益的科学发展。”这6年里,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村容村貌变化最大,人均收入增长最迅速,村民得到实惠最多。沈浩被群众认定为小岗带头人,就在于他带领党员群众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科学发展的新路,一举打破了小岗村“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的窘境,更为小岗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偷菜游戏

一段时间以来,某社交网站一款“偷菜”游戏,将网民搞得夜以继日、茶饭不思、神魂颠倒。“偷菜”游戏的负面影响,此前,早已林林总总见诸报端。及至最近传出“因为‘偷菜’导致情侣分手和夫妻不和”、“因为‘偷菜’导致女儿打落父亲门牙”、“因为‘偷菜’许多企业、学校等单位将相关网站屏蔽”等令人“咀嚼”的新闻,实在要令人警觉了。笔者不得不在此说上一句,“偷菜”是一把双刃剑,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玩玩未尝不可,但如果沉湎其中,必大损身心健康。从文化产品角度看,游戏也要讲导向和格调,“偷菜”这款游戏多少有点问题,它似乎与我们所倡导的道德行为准则背道而驰。

也许有人说,“偷菜”只是一款平民游戏,何必当真。且慢,游戏是不能当真,但这种作用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东西,其潜伏的危害不可小觑,倒是要在此“较真”几下:

首先,“偷菜”游戏容易形成新的心理封闭。有报道说,一些玩“偷菜”者,是因为自己在单位几乎没什么朋友,而“偷菜”游戏似乎拉近了和网友的距离,更有将“偷菜”当成了“释压阀”的,一心为了缓解工作压力。这些,看上去似乎颇有道理。但正因为这样,心理学专家明确指出,玩“偷菜”久而久之,非但不能释放压力,反而会导致心理压力的变本加厉,这种称得上饮鸩止渴的行为,看似在虚拟世界交流了思想、联络了感情,实际上回到现实生活中终归是经不起“阳光”的考验,“出水才看两腿泥”嘛。所以,一味“偷菜”,只能加重挫折感,再次引起心理封闭。这要引起格外注意。

其次,“偷菜”游戏的价值取向有悖于我们所倡导的道德行为准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偷菜”游戏的设计“硬伤”在于,它并没有设计对偷的惩罚理念和机制,以至于视“偷”为正门当行乃至可以追逐的时尚,这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毒害有加。尽管网上玩“偷”,是一种虚拟,但虚拟世界折射到了现实生活中,长此以往,定会影响和左右人们的观念和思想,越来越主宰人类的现实行为。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偷菜”游戏的深层危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正视。至于“现实版”的偷菜,无疑为我们所反对。也许,在人们眼里,偷棵菜微不足道,可君曾闻“做贼偷瓜起”?小偷不改成大偷,大偷成性变江洋大盗。想想那些抄袭论文的个别专家和学子,想想那些偷盗国有资财的少数腐败干部,谅必曾经内心深处对“偷”字也无所畏惧,一念之差酿成大错大罪。古人早有告诫“勿以恶小而为之”,看来,类似“偷菜”这种“小坏”绝不能放任。

再次,“偷菜”游戏会直接引发人们损人利己的自私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懒惰心理。这可能又是“偷菜”游戏的“软档”。有报道说,在虚拟世界里,玩“偷菜”者忙得不亦乐乎,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市民在郊区认种的菜地却很少去光顾。这不能不说有点讽刺意味。专家提醒,“偷菜”游戏使玩家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心理满足感,比如偷窃之后的成就感和获得虚拟财富后的虚荣感,它以损人利己为荣,以好逸恶劳为乐,其直接的心理效果是触犯了道德底线,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方式,进而扭曲了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再走远的话,还会诱发是非不分者和意志薄弱者的犯罪心理。从这个意义上看,沉湎网上“偷菜”,当为人们口诛笔伐了。

游戏是一种娱乐,政府部门在对娱乐业的监管与引导中,应该支持健康的,允许无害的,反对格调低下的,坚决打击黄色的,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综上所述,类似“偷菜”游戏,既有“硬伤”又有“软档”,如此迎合玩家的低俗口味,不可视之等闲。

网络扫黄

互联网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络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严重威胁网络运行安全,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网络犯罪直接危害公共财产安全。他强调网络媒体要切实担负起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努力构建健康文明、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大发展大繁荣。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安全隐患令人担忧。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3.6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如今,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获取信息,乃至网上交易、收发邮件等等,几乎都与网络息息相关。正因如此,网络也成为各路违法犯罪分子觊觎的一块“大蛋糕”。

网络安全日益走进我们生活的核心,众多安全问题“水涨船高”给人们带来诸多威胁。以网上交易为例,据统计,一个基于网络的地下黑色产业链已逐渐形成,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每年因为网络安全被“黑掉”的钱财高达76亿。网络上,有善与恶,有红与黑,也有罪与罚。因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导致的暴力犯罪,五花八门的网络诈骗给人们带来的财产损失,乃至黑客攻击给人们带来的“麻烦”,不胜枚举。

怎么办?中央政府对网络安全的态度旗帜鲜明。国新办主任王晨在论坛上就明确表示,网络媒体业界要切实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大举措,切实把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切实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放在维护网络安全的突出位置,切实把推进行业自律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切实把推进网络诚信建设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

令行禁止,风行草偃。对网络媒体而言,要肩负起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如果不能有效“屏蔽”有害信息,不能通过舆论引导弘扬正气,不仅损害网络媒体的形象和声誉,更有碍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对于那些敢于顶风作案,与网络犯罪分子沆瀣一气的广告商网站,要严肃处理,直至关停。我们要鼓励民众举报,让网络犯罪等一切危害社会安全的罪行,暴露在群众监督的阳光之下。有没有不良信息,有没有商业欺诈,网民的心里最清楚;既然高调“严打”,就应该鼓励更多民众参与进来,万众一心,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当然,网络安全问题背后是利益的博弈。资金监管部门要与相关网站密切联系,切实负起责任,打掉利益流动的链条,监管有问题的资金流向。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让犯罪分子的“黑金”及时冻结。

保障网络安全,事关数亿网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打击网络犯罪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下了决心,意志坚定,就一定能荡涤网上的罪行,还网络一方净土。

周久耕落网

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放言要查处低价售房的开发商,引发网友对其“人肉搜索”。他所抽南京“九五至尊”天价香烟、戴名牌表照片被曝光。纪监部门调查发现其涉嫌受贿。2009年10月,周被判刑11年。

周久耕落马在官场引起不少震动。平时张扬的贪官开始谨小慎微,连抽的香烟都改成了“裸烟”;官场出现顺口溜:“报纸电视都不怕,就怕网络‘人肉化’。”有些地方出现官场“网络焦虑症”,众贪官连夜加高“防火墙”。法律学者认为,周久耕事件是一个可写入教科书的“网络反腐”典型案例。

周久耕事件显出网络监督的作用,甚至可以说,2009年发生的一系列热门案件,几乎都有网络舆情推动的影子,如“躲猫猫”、“跨省追捕”、“欺实马”……缘于网络举报,一批“蛀虫”显露原形,终被查处,“见光死”现象随之出现。如温州、新余、肇庆的几起公费出国游被网上曝光后,涉事官员受到惩处。最近,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检察院检察长刘丽洁乘“豪车”被网络曝光,有人说她或许会成又一个周久耕。但问题的关键是,职能部门在用好网络监督这个利器方面还有改进余地。如果说周久耕抽天价烟、戴名牌表早非一日,其身边人员和有关部门对这种现象都熟视无睹,至少说明,要么贪官本人不那么好监督,要么其周围有适合贪腐孳生的土壤。这就需要深挖一下贪腐之根。

如果职能部门能用好网络这一“最廉价的监督”,深挖网络这座反腐富矿,建起网络反腐快速反应机制,让传统反腐机制、制度与网络反腐有机对接,优势互补,那么,“潜伏”在各级岗位上的周久耕们将难以遁形。

“被自杀”

2009年3月,曾多次举报原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的李国福在监狱医院内死亡。检察机关的调查结果显示李属于自缢身亡,但因死亡鉴定书漏洞百出、疑点颇多,李国福之死被称为“被自杀”。从“被自杀”到“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捐款”、“被自愿”……看似荒谬的说法描述了种种荒谬现象,“被时代”因此而来。

有人说,一个“被”字,道破了弱者在强权面前的委屈与无奈;不过也有人说,“被”字在前,显示的是弱者们虚弱而顽强的抗争;还有人认为,“被××”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一种弱势的权利遭受强势的权力嘲弄抑或践踏的被动状态。

的确,“被××”的,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自身的权利遭到了强势一方的侵犯,或者,至少是感觉被侵犯了。要命的是,面对这种被动自己又无能为力,只能以一种荒诞的词汇来表达无奈和抗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源于公民的正当权利得不到保障,而权力又缺乏监督约束信马由缰,官民权利严重失衡,民众这才动辄就会“被××”。公权力往往在一些广受关注的事件中“缺席、失语、妄语、诳语”,等到媒体曝光了或者“网友曝”了,才慌张地出来澄清、辟谣、叫停……殊不知,为时已晚,捉襟见肘疲于应付也就在所难免。

“被”字词汇风生水起,既可看作是民众权利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也可看作是公众对个体权利的无奈诉求。如何拯救这种荒诞?改变权利和权力之间的生态失衡才是根本。如果权力继续不受监督、横行无忌,公权力继续异化成剥夺弱者的工具,如果民众的权利地位依然无从谈起,被动地位无法扭转,那么,更多的“被”字词汇仍会层出不穷,从而成为眼下这个时代的一个不谐之音。世间多无奈,都付“被”字中,要想变主动,权利莫放松。

罗彩霞事件

2009年3月,天津师大的应届毕业生罗彩霞在办理银行业务时,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盗用,由此揭开了5年前罗彩霞被同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的黑幕。王佳俊为何能成功冒名顶替罗彩霞上大学,原因即在于她有一个在湖南隆回县公安局当政委的好爸爸,手中有权,就可以打通一切关系,从户籍部门,到教育部门,再到录取学校贵州师大。同样,浙江“三模三电”的高考加分以及重庆的高考状元造假事件,背后都闪现着权力的魅影。有权者可以操纵高考加分,可以篡改民族身份,甚至可以渗透到高考录取的各个环节。评论在关注这些事件时,也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权力通吃”这个关键所在:“权力通吃与大学沦落”,“不能让权力有通吃之能”,“莫让高考加分沦为权贵盛宴”,“谨防权力通吃阻碍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本是公民应享受的最基本公平,然而,现时的教育不公已让人忧心忡忡。可是,与教育不公比起来,权力的通吃显然更具有杀伤力,更值得社会反思。权贵一族染指高考,将“权力通吃一切”的丑陋发挥到极致。他们钻教育规则的空子,以权谋私,偷梁换柱,为自己的子女换来有失公平的高考加分。因而,在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同时,如何重新审视高考加分的教育规则,也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当权力贪婪到连下一代的教育好处都要拿的地步,贫富代际转移效应也就随之加剧。任何社会都难免出现贫富差距,但是一个公平的社会起码能给底层民众提供向上流动的渠道,穷人的孩子至少可以通过接受教育的途径来改变命运。可是现在权力对教育的染指,挤占了穷学生向上流动的通道,使得富裕被垄断,贫穷被“世袭”,社会阶层之间出现断裂。就此而言,“知识改变命运”不应是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自杀前的哀叹,而应是穷人子女改变命运的机会。

“欺实马”

2009年5月7日晚,杭州青年胡斌驾跑车在斑马线上撞死一人,警方初步调查称,案发时肇事车辆速度为“70码”。案发后,胡斌亲属赔偿并自愿补偿被害人亲属113.01万元,胡被判三年。一起交通事故,如果不是因为胡斌身上的“富二代”标签、百万赔偿和失真的公共信息引起的联想,此事恐难引起这么大风波。可当成都人孙伟铭酒后驾驶致四人死亡一案判决后,贫富似已不是重点。孙家并非富裕人家,可与胡斌案相同的是,孙父砸锅卖铁凑够了100万元补偿受害者家属。两案的共同点“花钱买命”成为评论的聚焦点。

生命权是公民权利的起点。城市中不断拓宽的机动车道蚕食着原属于人的生存空间。如果不从立法上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加大对交通肇事者的处罚力度,人车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用钱来解决受害人或其家属的生活困难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很有可能被当成为罪犯开脱罪责的托词,且会造成不好的社会示范效应,因此,绝不能用钱来玷污法律的尊严。

所幸,全国公安机关从8月15日开展打击酒后驾驶专项行动,近日又发布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加大了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尊重生命,每一个公民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固然重要,但法律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花钱买命”保障了生者的权益,却是对所有生命的不尊重。

替谁说话

2009年6月,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前来了解“经适房土地建别墅”事件的记者:“你到底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其后,“躲猫猫”等雷人之语奔涌而出。

党和老百姓的利益高度一致,为何到了个别官员口中,竟然生生被割裂!逯军副局长一“雷”成名后,激起民愤,媒体纷纷拍案质疑。

其实,稍作剖析,“替谁说话”也好,其他雷官雷语也罢,不过是某些官员心底的一句大实话罢了。“替谁说话”,显示了某些官员内心深处那道与老百姓遥遥相对的巨大鸿沟;“你是哪个单位的”,白描了一些官员惯于恫吓钳制媒体监督的面目;“躲猫猫”暴露出一些部门面对信任危机时习惯性的遮掩本能;“新华网曝光我就关它”,将权力的刁蛮挥洒得淋漓尽致;“要跳楼就去五楼”,则勾勒出一个漠视群众利益、对民瘼民怨无动于衷的衙差形象……

窥一斑而知全豹,举凡种种,无非是有关官员忘记了自己是在“替谁说话”。现代政府的角色,以“公众服务者”自我定位,亦即“公仆”。按照常理,“仆人”面对“主人”的问询和质疑,本应树立“仆本位”而非“官本位”的自我定位和诚实态度,替公众说话,解释公众困惑、冰释群众疑虑。可惜一些人的“官念”误入歧途,或曰从一开始就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多瑞科舆情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多瑞科舆情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是公众意愿在网络上的延伸。迫切需要在网络舆情研判不突发事件应急舆论引导之间建立无缝隙、灵敏、高效的切换不对接机制。必须在主导、引导、疏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斱面改进工作斱法,高度重规提升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所谓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戒不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具有自由性不可控性、互劢性不即时性、丰富性不多元性、隐匿性不外显性、情绪化不非理性、个性化不群体极性化等特点。网络舆情对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构成了现实挑戓。 加强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政府应搭建网络媒体环境下信息自由传播的平台,以自由传播为原则,限制传播为例外,实现利益相关群体间的信息互劢和交流沟通,从而促进共识意见的达成,帮劣化解危机。 第一,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搭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主渠道传播平台,使网络媒体更好地服务于突发事件信息公开。以应急管理政务内网、应急管理政务外网、应急管理公众服务网及电子信息资源库为基本架构,基本形成应急管理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的应急管理系统,完善电子政务内部和外部的办公环境。 第二,及时公开突发事件信息,减少信息沟通环节和信息噪音。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利用网络新闻、电子公告、网络论坛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发布突发事件的最新、最真实的消息,以此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对公众进行正确引导。同时遏制谣言存在的空间,帮劣公众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及其危害程度,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仸度。

第三,提高政府善用网络新媒体的技能,避免“瓦釜效应”。各级政府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觃律,主劢接近和善用新媒体,借劣舆情监控系统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 主劢观察网络舆情和民意的变化,加强运用新媒体管理危机的能力。同时,应充分警惕它可能造成的“瓦釜效应”。所谓“朝议无黄钟,遂使街谈尽瓦釜”,即在缺乏富有意义的重大议程时,由于商业利益驱使戒某些不良趣味的诱因,一些卑微、琐细的议题可能造成巨大影响,最终导致大众轻信盲从和广泛传播。应该建立和完善网民丼报受理制度、网络新闻信息公众评议制度,对网络新媒体传播加以监督。充分发挥微博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功能微博的出现,使得个人成为信息发布不社交网络的个体终端,微博的传播衍生出裂变性、主劢性、即时性的特征。微博开辟了政府发布信息的新通道。近年来,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网络新闻发布会和网络新闻发言人也遍地开花,微博成为应急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要善用微博,不时俱进,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信息沟通系统,重规微博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功能建设。 图:《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2.0系统》

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温家宝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讲到:希望大学生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关注社会时事),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而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就是社会责任感的最直接表现。大学生有必要多关心一些时事从而培养更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洞察力。我们也需要了解大学生关注哪些社会热点,这些社会热点又是否影响到了大学生本身,大学生对这些社会热点又有什么看法。然而调查研究正是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的教育领域内的教育质量、教育成本、创业就业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而把 握其思想动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拥有着极高的创造性和理解能力,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大学生有必要多关心一些时事从而培养更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洞察力。 一:调查目的 1 、了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 2 、了解大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上存在的问题 3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 二:调查方式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向所取得的样本中发放问卷,了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情况。 三:调查范围 哈尔滨师范大学全体学生(限于四年级以下) 四:抽样方案 以哈师大全体学生(限于四年级以下)为样本总体,采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情

况。 1. 一段抽样,从校抽到学院。由于学院之间学术差异较大,因而应采用易于这类抽样单位的分类随机抽样方法。其具体做法是:首先,编制第一级抽样框。假定以学术分类为标准,将我校26 个学院按学术类型分为理工类,文史类,艺体类,其他类4 类,它们分别为6 个,8个,4 个和8个,抽出25 %的单位即7个学院作为第一级样本。在6个里抽2个,8个里抽2个,4个里抽1个,8个里抽2个共7个学院组成一级样本。 2. 二段抽样,从学院抽到年级。采用等距随机抽样,首先,编制第二级抽样框。把一级样 本7个学院的每个学院的年级依次编号(除大四外)。从二级抽样中抽出7个作为二级样本。这样间隔距离为2 1 + 7 = 3 ?再次,随机抽出二级样本。即先在第一抽样间隔1到3号抽出 第一个样本,假定为2号。按照间隔距离3,抽出编号为2 ,5 ,8 ,11,14 ,17 ,2 0的年 级做为二级样本。 3. 三段抽样,从年级抽到班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别从二级抽样的7个样本中各随机抽取3个样本,即从7个不同学院的不同年级中抽取3个班级,共抽取21个班级。最后, 对这2 1个班级的21X30 = 630人实施问卷调查。五:调查内容 (1)大学生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 (2)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看法 (3)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的挑选 (4)大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上存在的问题 六:调查时间及场所 2014 年6 月1 日至6 月5 日 哈师大江北校区

新闻热点评析

新闻热点评析 四高一、(2)田佳蕊中印边境对峙事件截至目前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面对印度的咄咄逼人,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都因领土受侵感到愤愤不平,叫嚷着要打回去;而中国政府和军方对待本次印军入境事件的冷静处理我认为都是非常英明的。 忍让不代表懦弱,只是因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和平发展的环境来之不易,一旦战争打响,谁都不可能是真正的赢家。特别是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果真的兵戎相见,不管最后谁取得了胜利,都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何况中印两国还是老邻居,素来关系密切,交流活动也相当频繁,所以我方政府才选择了极大程度上的忍让。 单从中国的周边局势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中印开战,中国周边的局势必将是混乱不堪,东边有韩国的萨德问题,中日的东海问题,南海的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这些于中国有领土纠纷和利益冲突的问题,都将纷纷的冒出头,中国的领海和战略空间被压缩将不容置疑,虽然中印对战印度绝对不是中国的对手,但就算我们打赢了,政府和军方面临的其他的问题肯定会得不偿失。 再者,打仗是烧钱的游戏,不是国国都像美帝那么富裕,美国阿富汗战争耗资不下4万亿美元,战后留下的烂摊子,

最终还是扔给了阿富汗人,不了了之。而且中国经济现在面临工业化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型期,战争一旦爆发,中国将动用大量社会流转资金、人力、物力,来进行专门的物质武器装备的生产,这就能将中国的经济拉回不知多少年,将重新回到重工业时代,这不是进步,而是一种时代的倒退! 其次,印度是一个武器较为先进且拥有核弹的国家,而且没有发表不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声明,就算他们的核弹打不到首都及核心城市,但是中国南部和中部城市都免不了其巨大的危害,都将是对中国的沉痛的打击。 第四,中印是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而且两国接壤,一旦开战,地面站是在所难免,两个世界上陆军最多的两个国家发生地面站,这种冲突规模难以控制。就免不了会有数不清的无辜平民百姓受苦遭殃,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极大地阻滞。 综合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我国军方的处理方式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美苏争霸的时候,美军舰入侵苏联领海苏联也只是撞船而已,而没有爆发军事战争。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所以从两国关系大局和两国人民福祉出发,应尽快撤回军队,和平值得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我们每一个人珍视!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预案与处置(通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预案与处置 近年来,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不及时、不规范、不正确而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事件的公正处置和善后,给单位、社会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为切实增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应对能力,最大程度避免、减少和消除舆情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巩固提升政府公信力,营造良好、积极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各类市场主体、政府机关都应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 一、预案建立范围和响应原则 一般预案适用于规范、指导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已经或者知晓即将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传播,可能引起公众普遍关注,进而损害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形象或影响社会稳定且涉及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如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都应建立专项舆情应对预案。 响应原则是:舆情应对要坚持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协作配合、讲求方法的原则,迅速掌握动态,及时准确反应,保障公众安全,适度公开透明,尽力控制风险。 二、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置突发事件舆情危机。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并设副组长1-2名,由分管对外宣传和重点领域的分管领导

担任。同时领导小组下设舆情应急处置办公室,成员由业务部门、宣传报道、后勤保障等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总体负责舆情危机处置工作;查清事件真相,确定事件性质;决定舆情危机处置各项具体措施;对事件处置进行评估、总结,提出对事件当事人的处理意见。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牵头组织收集、汇总舆情信息并进行研判、分析和评估,及时向领导、相关部门、上级机关通报网上舆情;加强与当地宣传部门和相关媒体的联络,分析舆情信息发展的趋势,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供处置建议;与新闻媒体沟通,如有媒体采访,由办公室统一协调,业务部门工作积极配合、协助;审核并统一发布以单位名义发布的调查信息;根据需要通报网 上评论引导信息,组织和协调针对性网上评论工作;组织开展舆情应对业务培训。对舆情危机及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及时展开相关调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初步结论,对涉及舆情危机处置提供法律支持。 其他相关部门职责:发现涉及本单位职能的舆情,快速开展调查(督查),做好源头化解工作;提出处置建议和发布的答复内容,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根据需要及时研究并提出引导口径,组织开展网上评论。 舆情监测员的职责:尽早发现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是有效处置和正确引导的关键,各单位应建立网络监测员队伍,配合做好媒体、论坛的网上巡查,发现舆论并在其他平台上或更大范围扩散的,及时

社会热点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社会热点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调查显示:学生网络道德喜忧参半 贵州学院大学生新闻社日前组织的一项“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显示:无论哪个年级,哪个专业的在校学生,大学生们与网络都保持“亲密接触”。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究竟谁主沉浮?调查结果喜忧参半。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涉及全校各系、部,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从调查情况来看,每天上网一小时的占19.4%,两个小时占39.2%, 三个小时占26.6%,半天以上占14%,早上上网的占5.2%,中午占10.2%,下午占24%,晚上占60.6%。没有被调查者从未接触过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大学生的上网行为、面对网络文化的种种反应以及网络道德却呈现多元化。 从被调查者来看,72.6%的被调查者非常反感聊天室骂人现 象,56.9%的表示不浏览 * 或网页;53.8%的进入他人网站也只想看看而已;79.5%的从来没有用非法手段进入或攻击过他人网站,58.8%的不在聊天室骂人。这反映出,作为社会文明使者,践行社会道德、社会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大学生网民,与其他网民相比,具有较高的道德 素质。但在网络开放、虚拟、隐蔽、自由的空间里,部分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也折射出网络道德的失衡。由于这部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较少,性格孤僻、心态失衡,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失衡。27.4%的被调查者有过入侵机密网页的想法,47.4%的学生偶尔在网吧看见别人浏览* ,34.6%的学生对浏览 * 、网页持无所谓的态度,28.2%的学生在

聊天室骂过人。调查显示:有68%的被调查者表示在聊天时说真话要视情况而定;37.8%的怕惹麻烦,一般不会在网上填写个人真实资料。66%的人对网上发布的广告和新闻半信半疑。一段时间来,社会各界对学生的网络行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寻求多种途径解决中小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盲目上网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成长的问题。现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又被各界提上了日程。网络文化的纷繁复杂考验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不是虚拟的伊甸园,也不是潘多拉的盒子。点击网络,文明与污染随着鼠标的移动而展现,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黑暗的角落。作为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分辨力,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在挖掘网络深层知识的同时,掌握其实际运用意义,利用网络作为自身腾飞的翅膀,而不是成为它的俘虏。 摘自:贵州日报时评:电脑手机应酬--看大学生消费的误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远离父母和家人,大学生的生活相对独立了,吃、穿、用、行不再由父母考虑,完全由自己掌握财政大权。怎样做好自己的理财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每个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必修课。关注“象牙塔”内的消费状况,我们不免有了几分担忧……电脑,手机--让我欢喜,让我忧校园宿舍中电脑的普及率节节攀升,计算机系的学生自不必说,在其他文科区某寝室看见几台电脑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据笔者了解,除专业特殊要求外,大部分同学购置电脑只是用来上网,玩游戏,看光碟。一台最

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全面科学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南开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热点、难点;思想状况;思想特点;对策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晴雨表”,他们是“一部分最敏感的知识分子”,他们所关心的思想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既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能较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因此,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大调查,研究高校学生真实的思想趋向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从这一现实意义出发,自2004年4月开始,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就大学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对全体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直观的了解。 一.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但却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时刻关心着塔外的一切,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次调查共有近1万名在校本科生参加,提出热点、难点问题600多个,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关于国际问题。大学生比较关心、关注的国际问题主要有:美国对伊战争以及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中东局势;世界反恐怖问题;台湾问题;日本问题;朝鲜核武器问题;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与西欧的关系以及世界格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问题、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多元化问题、联合国作用等问题。 (二)关注国内大事。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国内大事主要有:1、“十六大”及政治、经济改革,如国家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制度创新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私有制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行业垄断问题等等。2、党的建设和反腐败问题,如我们应怎样看待腐败问题?中国的反腐倡廉是否能有效地改变中国政府官员的腐败?权利和法,谁大?怎样才能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3、应对加入WTO的措施,如加入WTO对中国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中国如何应对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入世后五至十年的发展状况如何?4、西部大开发,如如何看待东西部的贫富差距?西部大开发中,怎样避免“面子工程”,从而为老百姓做实事?5、可持续发展问题,如如何面对水资源缺乏等环境问题?怎样快速、普遍地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6、三农问题,如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看待城市农民工问题?7、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问题,如如何看待社会成员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现象?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8、外交问题,如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何?中国的人权政策和人权状况如何等等。

高考作文素材:社会热点事件

高考作文素材:社会热点事件 “讨薪发布会”:苦涩的幽默,淡淡的隐痛 日前,一段<女民工模仿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讨薪>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一名自称农民工的女性模仿外交部发言人的口吻讲述己方被用工方拖欠1400多万元的事实。这名“新闻发言人”带着浓厚地方口音做了一场精心准备的“外交”发言,更有“资深记者”频频发问。女发言人的回答更是“国际范”十足。然而在大家为女发言人的“严正交涉”忍俊不禁,为国人的讨薪妙招而拍手叫好的同时,“农民工讨薪”这一话题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在女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早在20XX年,天津就以法律文书形式,确认应支付我方1400多万元。”如果这位“女发言人”所述属实,我们就不禁要追问,缘何政府部门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置法律于不顾,置群众利益于不顾,欠薪长达三年之久?其中缘由人们不得而知,但是三年过去了,汉沽民政局并没有给当事的民工一个合理满意的答复。 素材运用如果问题只能依靠弱势群体的极端“博眼球”方式才能引起关注,这是相关媒体和督查部门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的伤痛。 封存少年犯罪记录彰显人性“ 马上就要开学了,非常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好好学习,请放心!”8月20日一上班,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检察官章蕾就接到了安徽女孩小孙打来的电话。因为该院封存了她的犯罪记录,再过11天她就可以到当地一所重点高中报到了。犯罪记录的存在必然会对被记录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很多有形的或无形的不利影响,并且容易形成“一朝为贼,终身为贼”的“标签效应”,进而阻碍被记录入的改善更生,甚至会使这些人因回归社会无望而走向社会的对立面。因此,封存或消灭犯罪人员的犯罪记录已经成为现代法制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 最近,两院三部发布《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规定被依法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信息不得查询,这一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完全符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际和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有利于帮助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还可以引导广大的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健康成长。 素材运用执法人性化,也许就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就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谐、进步发展。 闪烁在ATM“吞吐”之间的银行“变脸” 丁先生还没遇到过这么“现实”的银行服务。 事情发生在7日晚上,南京市民丁先生存款时被ATM机吞去一万元,他当即联系银行

舆情管理篇_第十八章 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

舆情管理篇 第十八章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 第一节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与分类 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第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发生火灾、瓦斯爆炸、冒顶、透水、坍塌等安全生产事故;尾矿坍塌事故;公路铁路民航、航运等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第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第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暴力恐怖案件;爆炸案件;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劫持飞机、火车、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案件;恶性刑事案件。 第五,境外涉我突发事件。主要指在境外发生的,可能对我国公民和机构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根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本书所介绍的事件范畴,属于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突发事件。此外,国务院2011年公布的《国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中,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和一般重大(Ⅲ级)等三级。 此外,还可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罕见性与不确定性的程度对其进行分类。 从罕见性的角度来说,有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类型往往有一定的前兆,并因其发生的频率相对较多,而使得人们对这类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因此,对其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可参照先前处置经验并遵循某种规律。而有的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如十年不遇或百年不遇的事件等,或是由于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变迁而突然爆发,而完全没有先例,因此很难提前预测、预警,一旦发生,往往令应对工作措手不及。显然,这两类事件的应对策略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从不确定性的角度来说,在网络舆情事件中,有一些事件由于影响因素少,因素之间的作用简单,事件的不确定性低;还有一些事件的影响因素多,因素之间作用复杂,事件的不确定高。事件的不确定性越高,可供选择的情景演变路线越多,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就越难,也越难做出有效的决策对其加以控制;而事件的不确定性越低,事件发展的趋势就越明朗,也就更容易准确预测并对其加以有力控制。这两类事件的应对策略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根据这两个维度,又可以把重大突发事件分为四类: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1.调查背景:“春节”是一个中国人心目中极有分量的节日,作为中国的传统,这是全家团圆的节日,在外打拼的人们可以卸下一年的重担,回家与亲人团聚。而且,在这个长假里,很多人都会走亲访友,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出游也备受人们推崇。然而,这一切的行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铁路运输是春运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但是春运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春运“一票难求”早已成为社会问题。 2.调查目的:面对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社会问题,通过此次调查的数据分析,能更清晰的了解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现状,并且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最终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3.调查时间:2011年11月26日—2011年12月4日 4.调查地点:北京市大兴区黄村火车站 5.调查对象:春运期间乘坐火车回家的人 6.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7.调查过程:首先设计调查问卷,然后打印了100份,26日乘车来到黄村火车站的售票处,向购买火车票的排队的人们发放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并且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有86份。收回问卷后,进行统计数据,计算出百分比,并作数据的分析,归纳与整理。 二、正文 1、现状:春运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一票难 求的现象,在中国可以说是特有的现象。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全国春运客运量达到了25.4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7.7%,创历史最高纪录。可见春运的客流量之大和运输部门的压力之重。春运购票最让人们不满的是购票的不公平,

普通旅客虽然长时间排队却一票难求,一些票贩子却能通过各种手段拿到火车票用于倒卖获利,要么求人找关系买票,要么你多花钱到票贩子那边买票,这种恐慌的心态是许多人都经历过的,作为一名外地的大学生,我深有体会。 2、分析原因: ①分析排队时间对购票的影响(第2题) 通过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有34%的人购票时间是在2-4小时内,27%的人购票时间在5-10小时内,说明人们的购票时间比较长。通过询问,在许多售票点和火车站的售票厅里,一般能排在队伍前面的人买到票的机会更大,而越往后的人买到票的几率就越小,因此,在队伍后面的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排队买票,甚至会有整夜排队的现象。 ②分析买票方式对购票的影响(第3题) 由图表可以看出,在火车站和代售点购买火车票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0%,购买黄牛提供的高价票的人数占18%,在网上或者电话定票的人数只有2%。看来大多数人还是在售票窗口购买火车票,因为售票窗口分布的范围比较广,去那里买票相对实惠和方便一些,而黄牛提供的高价票是普通民众承担不了的,除

2014年7月典型社会热点事件及评议

面试备考:2014年7月典型社会热点事件及评议 京佳教育 热点1:河北涞源县泥石流淹没了京源铁路王安镇段,这时一列火车开来。在附近躲雨的村民卢伟发现后,冒死朝火车奔跑,边跑边打手势。司机见状后紧急停车,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卢伟因此丢失了21只羊。铁路方面颁给他一面锦旗,并奖励一万元。 【评议】 面对这样的义举,社会应该表达赞赏,乘客理当心存感念,企业需要给予合理奖励。这种奖励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它应该与挽救损失的大小相适应,与社会公众的心理感受想接近。更何况,在这起事件中,农夫卢伟为了阻止事故发生,既承受了巨大的生命安全风险,又承受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为拦火车,他顾不上自家羊群,以致损失了21只羊。以市价估算,这笔损失超过三万元。救人者可以不图回报,但企业和社会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 热点2:为防止环卫工人中暑,长沙环卫部门启动了高温天强制午休制度。休息时间根据气温而定:35℃以上,中午12点到1点半为午休时间;37℃至39℃,下午2点以后才能上路;39℃以上,必须从上午11点午休到下午3点。 【评议】 不可否认,长沙启动强制午休制度有着良好的初衷,但同时应该看到,如果不是为了完成每天的任务,谁又愿意放弃休息在炎炎烈日下工作?要让制度的人性真正照进劳动者的心里,最终还须从完善保障制度、改善环卫工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着眼,多推行实质性举措,如适当增加机械化设备和人手,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和考核指标,提高收入等。 热点3:广西钦州32岁男子吴善柳参加过10次高考,8次考中重点大学而弃读。今年他再次高考,以680分的成绩成为钦州市理科状元,终于被清华大学录取。 【评议】 吴善柳14年参加10次高考,这是对教育资源的侵占。而清华只是一所大学,一个学习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就业专题 扩大就业的战略意义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 二、减少失业、增加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三、减少失业、增加就业可以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本。 四、减少失业和增加就业可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减少失业和增加就业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结合点。 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 一、劳动力总量过剩型失业(供大于求) 二、结构型失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1.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升级。2.所 有制结构变动,破产下岗。3.需求结构变化,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被淘汰。) 三、观念型失业(1.所有制观念陈旧。2.区域经济观念陈旧。3、企业的就业观 念陈旧。4.对新兴产业的就业观念陈旧。5.对新兴的工作方式不适应。) 四、信息阻滞型失业(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畅通) 五、体制型失业(体制性障碍,如社保体制不健全,制约劳动力流动。) 实现充分就业的战略措施 一、澄清失业认识的误区。 二、控制总量型失业。(控制人口总量) 三、提高劳动力素质。(1.发展国民教育,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2. 发展继续教育。3.注重短期培训) 四、转变劳动力择业观念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如社会保障、子女就学、住房等) 六、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 收入分配专题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 一、初次分配中,过分向非劳动要素倾斜而劳动要素报酬率过低。(1.工资收入 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2.工资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较低。3.职工收入增幅低于企业利润增幅。4.企业内部分配中管理者过高普通员工过低。) 二、再分配环节中,存在“五高五低”。(1.政府所得高,居民所得低。2.政府所 得中,中央高地方低。3.居民所得中,少数人高多数人低。4.城市居民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及答案经远离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恰恰是非 1 的、1.问: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教条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面 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可以从内容和历史使命两个方对着西方社会的和平演变政策的大举压境,不仅没有坚持马克思 面来回答。首先,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主义,反而在“新思维”的指导下,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和侧面论位和指导作用,这才是前苏联社会主义解体的真正原因。 证和解决共同理论主题——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具 体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其 3.问: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吗?还有没有别的标 中辩证唯物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准? 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理答: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 论观点。两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一标准,不存在其它的标准。当然,这并不排斥人类理性和逻辑 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的作用。可是,逻辑证明尽管重要,内容,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逻辑证明的前提、规则、结论, 观点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仍然要通过实践检验去确定其真理性与科学性。逻辑证明是实践 的基本矛盾,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检验的必要补充,却不能代替实践检验,也不能脱离实践单独进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行。具体的实践有局限性,实践检验认识只能是一个过程,无限 理论验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指向,马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因此,在坚持实践标 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准时,要防止把实践标准简单化。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预测和描绘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也使社会主 4.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否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义理论从空想变为了科学。综上所述,从理论内容上来说,马克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理论层面论证和展示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 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论命题,三者紧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 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从观性和差别性。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使命——解放无产阶级及全人类来说,马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 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自然对人的束缚中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 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社会对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 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马克思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下,如何解放无产阶级;科学社会主义是无 5.问: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企业里,价值是不是唯一的由工 产阶级和全人类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前景与方面的描绘。三者从时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先进的机器设备是否也能创造价值? 间、空间、条件不同的维度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解放答: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企业里,商品的价值也只能是由工 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总之,无论从理论内容,还是历史使命上,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先进的机器设备并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为一个不可分割为机器设备并不是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不能离开其他生产要素 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也通过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彼(特别是人的劳动力)而独立存在。机器设备的开发和应用离不 此联系展现出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来源于对马克思开包括科技人员、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众多的“总体劳 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动者”的艰辛劳动。机器设备的开启、监视、调试、信息处理和 检修等,也都离不开人的劳动。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机 2.问:既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为什么在这个科学理论的指器设备只是作为“物”的要素、作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 导下,前苏联社会主义还会解体?作用的。在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的价值可以通过活劳动转移到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商品当中去,但它本身不会创造新价值。现实生活中,采用先进 个终极理论,由于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设备的企业之所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能实现较多的利润 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面临着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的境况。在社收入,原因主要在于,先进的机器设备虽然本身不能创造价值, 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但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却可以大大提高人的劳动生产 基础上不断解决新问题,并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获得丰富和发展。效率。在某一部门劳动生产率既定的前提下,如果哪一个个别企 但前苏联社会主义自斯大林伊始,教条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业率先采用了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该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 不顾前苏联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前提已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率就会大大高于部门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其所生产的单位商品的 社会建立的历史前提有所不同,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教条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社会价值, 地搬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描绘,形成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而商品在市场上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进 设的模式——斯大林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在此基础行交换的,因此,采用先进设备的企业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就可以 上出现了种种社会矛盾,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本身已获得超额的价值补偿,获得较高的利润收入。

社会热点问题(日语版)

「娯楽」 「日本人は働き蜂」とよく言われます。確かに、日本人は勤勉でょく働き、中には「仕事が趣味」という人もいます。しかし、誰でも仕事ばかりしているわけではありません。それでは、仕事から解放された時、日本人はどんなことに楽しみを見出すのでしょうか。 まずゴルフです。サラリーマンにとっては、たんに趣味というだけでなく「接待ゴルフ」といって、日曜日に青空の下でゴルフをするのは、趣味と仕事の両方ができて「一挙両得」のようです。 「時間と暇があれば旅行したい」、大部分の日本人がこう考えている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国内ばかりか円高の影響から海外旅行熱も高まるばかりで、休日の駅や空港は大変混雑します。 スポーツ観戦は野球、サッカー、相撲などに人気があります。テレビの番組表を見ると、いかに日本人がこれらが好きかがわかります。広いグランドで繰り広げられるゲームや狭い土俵の上の勝負に熱狂し、ひと時を過ごすのは、たとえテレビの観戦にしても楽しいものです。 また、お年寄りに人気があるのはゲートボールです。孤独になりがちなお年寄りがいっしょにボールを追いかけることで、楽しみを共有できるのはよいことだと思います。 パチンコは、好きな人と嫌いな人がはっきり別れます。しかし、どんな町にもパチンコ屋が必ずあり、いつも混んでいることを考えると、日本人の娯楽の中に必要がありそうです。パチンコファンは老若男女を問わないようで、店の中には、さまざまな層の人がゲームを楽しんでいます。 カラオケは世代によって楽しみ方が違います。若者はカラオケボックスで、歌うことを目的に、数時間を過ごします。仲間だけでいられること、何人もで楽しめること、歌っている瞬間は主役でいられることなどから人気があるようです。勤め返りのサラリーマンが立ち寄るバーなどにも、カラオケの設備のあるところが大半です。「いっぱい飲みながら」歌うカラオケは、知らない人同士マイクを譲り合い、上手な歌に心からの拍手をし、下手な歌にもお世辞の拍手をする。最近では外国人のために、各国語の局をそろえたところも出てきました 「増える突然【とつぜん】死」 最近、30代、40代の人の「突然死」が問題になっている。きのうまで元気で働いていたが、急に倒れて、病院に運ばれる途中で死んでしまったとか、朝、なかなかおきないので見に行ったら、まう死んでいたとか、そんなニュースを新聞などで見ることがある。私には信じられないことだが、もし本当ならとても恐ろしいことである。 なぜ、このような突然死が増えてきたのだろうか。新聞によると、突然死の一番の原因は、毎日の忙しい生活や複雑な人間関係から来るストレスらしい。30代、40代は一番元気に仕事ができる年代だが、そういう自信があるために、かえって無理をして、突然たおれってしまう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92282141.html,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与对策研究 作者:徐崴威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第16期 [摘要]本文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研究出发,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为形成期、发展期、高峰期、反复期、衰减期五个阶段,并分析参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事件要素、网民要素、媒介要素,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群体极化理论、意见领袖理论及蝴蝶效应分析各要素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各个阶段的表现及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失联事件为例,探究事件从突然发生至最后衰减的过程,结果显示,事件主体、网络媒体及网民对舆情的产生、发展、高涨和衰亡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马航客机失联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128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6-0-02 1 研究背景 2014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网民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人都是媒体、个个都有话筒”的时代到来。我国网民数量持续增加,网络使用的普及率逐年上升和网络媒体日益变革,这些客观因素都对网络舆情产生了更加深刻复杂,变幻莫测的影响。微博、论坛、网络评论等网络新媒体迅速兴起,网络舆情信息随时随地互动传播,庞大数量的中国网民已经不再满足于从网上获取信息,他们已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深度介入各种社会现象、问题和事件的孕育、发展、高涨和衰减过程中。在互联网时代,即使一件微小的热点事件,通过网络系统的放大,也能引起“蝴蝶效应”。 2014年3月8日凌晨0时41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以下简称“马航客机”)MH370由吉隆坡起飞,预计当天6时30分抵达北京,客机载239名乘客,包括227名乘客(2名婴儿)、12名机组人员,其中包括中国乘客154名。3月8日凌晨1时20分,失联于马六甲海峡,随后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该事件被称为“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截至目前,马航客机MH370仍未找到。事件发生后,马航公司、媒体及网民在一定程度上对事故的反应影响着事件的发展进程和处理过程,因此对网络信息的迅速收集和即时处理分析,不仅有助于相关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制止谣言的扩散,还有助于应急管理部门掌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进展和民众心理的状况,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效果。 2 理论基础

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具备特别力量的群体,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为了调查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以及其精神文明状况,本小组开展一次以“关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知”为主题的调查问卷活动,面向本校学生发放50张问卷,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大学生这个社会重要群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表现。 我们想通过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以及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审视被公开的事物的态度,来推测一个时期某个区域人群在精神文明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了解并发现部分人对待不同事件的某些不妥当的取向,引导人们修正世界观,积极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实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宣传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社会热点问题,是指社会关注度高,影响社会关系、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目前我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哪些呢?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很多,比如拆迁问题、通货膨胀、反腐败等

政治性问题,还有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被解除职务、新加坡印度族群发生骚乱等国际问题问题,还有中国承诺在乌克兰受到核威胁时提供相应安全保障等军事问题我们从最近发生的国际性事件中,选取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部分大学生对“经济发展”和“政治时事”较为关注,但数量不很乐观。 2.大学生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问题较为关注,对于一些与自身关系不密切的社会热点较为冷漠。 3.大学生获取社会热点的途径比较单一,关注程度也比较低。 调查分析:经济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存在许许多多经济制度,每一种经济制度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存在和运作的。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又互相作用,统一构成社会经济制度体系。所有制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经济制度。而大学生之所以会关注经济问题,是因为大学生们即将面临就业问题。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给本来就就业困难的我们更添了一层霜。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这种就业压力极大的现状,作为大学生更要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不能抱怨,应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为什么还是有找到工作的人,当然,政府也应在此方面给予更多的

三分钟演讲社会热点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公事131的张婧怡,我想就“养老改革保险制度改革”这一社会热点发表我的看法。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次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持基本一致。基金筹集采取个人缴、集体助、政府补的方式,中央财政按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完成了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即实现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养老保险制度尚处在转型期的情况下,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给养老保险事业带来许多新的难题,同时养老基金的资金来源问题也出现缺口,空账户的形成也使职工的养老金问题得不到保障,因此,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老龄化社会导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当长者们的银发越来越频繁的流淌过我们的视野时,或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老龄化社会已经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挑战,比如:构建无障碍环境、强化社区服务、迎合老年服务需求等等。但这些都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物质环境,也可以说是老龄化社会矛盾的外延,其最重要或者说是核心部分即能拉动这些需求的基础,则是政府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国家——单位养老制逐渐向国家——社会养老制。在这个过程中,保障责任由单位(国家)养老逐渐转向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削弱。养老保险强调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也就是说,要想享受权利必须履行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义务。同时,我国的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统账结合的模式,下一 代人不但担负了为自己建立账户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赡养上一代人的义务。养老保险近几年来,每年跨入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的人在增加,为此我国每年的养老金支出也日益庞大,同时,养老保险转制中的中人也陆续正式退休。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在强力保障两个确保的政策下,这些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在这种制度下,一些地方一方面由于经济不景气的缘故,另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缘故,在现行的统筹层次下,一些地区养老保险费征缴率不断上升。据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劳动保障局的负责人介绍,当地的养老保险费征缴率已经高出了30%。在这种状况下,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需要提高,以缓解局部地区人口老化和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但是,在统筹层次方面,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自下而上推进的,加之由于历史负担的轻重不一,从而造成了各地养老保险压力大小不等,全国的养老保险一直停留在地市乃至县级统筹层次上,这种状况显然不符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需求和基本原则。所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也就日趋紧迫。 二、养老保障制度转轨的关键是老职工的养老金来源问题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我国职工养老保障制度应当从传统的以受益为基准、养老金现收现付体制改革为基金预筹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并且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得到了比较明确的体现。《决定》明确指出,在职工养老保障问题上,要“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