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及重点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及重点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

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有的题肢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3、有的是反向选择的要注意,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题意的,这要特别注意。

4、不要凭经验答题,说不准题目跟你做过的题目考察的角度不同。凭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答题。

5、选择题选好以后,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动,相信你的第一感觉。

(二)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1、带着问题读材料2、重视材料出处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5、规范做答

▲如何分析材料?我们现在的材料大致有三种类型:文字型材料题、图文结合型材料题、表格型材料题。(1)文字型:找层次性的标点符号,如句号或者分号,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句话,总结出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最后总结每一个材料的中心意思。

(2)图片型:首先大家对书本上的所有的图片要熟悉,看到图片应该想到跟图片相关的事件的背景、经过,内容、作用、影响等等相关的内容。不能只看图片的本身,要看到跟图片相关的所有历史信息。(3)表格型:主要是比较数字的变化,要透过数字看到背后的历史信息。主要是横比和竖比资料的变化。(4)通常每题的最后一问是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遇到诸如给我们什么启示或者认识的,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材料,根据每个材料的中心意思答题.遇到我们中学生怎么做的,通常是从我们怎么想和打算怎么做的角度答题。一定不能脱离材料,同时每题的前言也会对此类题目有提示作用。▲问答题解答思路和方法

1、审题是前提明确题目要求,注意题干和设问的限定条件。

2、答题是关键,按问而答。问答题是采点给分,所以后面的分值就是给你提示本题有几个答题角度。

3、如果一小题当中有两小问或更多小问,而你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明确的话,就不要写清楚是哪一小问的答案,直接在那一题的相应位置写上你有的答案。

4、因为是使用答题卷,答题下笔前一定要看清答题的区域,不要超出规定的答题区域范围。字一定要写工整、清晰。友情提醒:遇到棘手的不要气馁,容易的不要得意忘形,一切以平常心对待!!

1、解决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发展两岸关系基本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5、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

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一国两制”政策的实行,

祖国必将统一。

6、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为了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请你提出一条好的建议或应该做何努力?

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加强高层领导人的谈话,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等。

7、国共两党“合作一分裂”的发展历程给你何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合,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

8、针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统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新中国成立65周年

1、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近代以来三次社会性质变化: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社会)

3、你认为能够结束屈辱历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人民的勇敢、团结;国际社会的援助等。

4、举例说明当前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采用了哪些措施?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失业保障等等。

5、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国家奋斗了65年。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革命和建设道路充满艰辛和曲折,正视各种困难和挫折。

6、从近代的屈辱到顽强的抗争到今日的辉煌,在中华民族沧桑巨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落后就可能挨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教育、科技强军,提高综合国力

▲中美关系史

1、习近平访美和尼克松访华42周年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和建交。过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2、综观中美关系发展历史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

结论1: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结论2:中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对当今中美关系的一点认识

(1)中美双方既有合作又有斗争,当今世界的两种制度将长期共存。

(2)中美关系的主流是合作,但也存在矛盾与摩擦,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3)中美双方应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中日关系史

1、日本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A、中国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对外开放,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C、不断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等。

2、中日关系的曲折历程:

古代中日关系:

(1)646年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2)明朝后期,倭寇骚扰中国沿海,戚继光抗倭,肃清倭患。

近代中日关系:日本大肆侵华

(1)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2)1900--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3)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使山东的权利合法化,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1921--1922年

的华盛顿会议上,被美国所排挤,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中国进行了抗日战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

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现代中日关系:从冷冻走向复苏,曲折前进

(1)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2)中日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

日建交;

(3)1972年至今,中日一直处于和平交往时期,友好合作共同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和平是中日关系的

主流,但中日围绕历史和现实问题也存在着矛盾斗争,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篡改历

史教科书,掩盖侵略罪行、日本扩充日本国民自卫队并参加海外军事活动、领土之争,钓鱼岛归属

问题、海洋资源之争、台湾问题,日本插手台湾事务,支持台独等,这些也成为中日交往的主要障碍。这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和右冀势力抬头的表现。

3、阐述中国政府对钓鱼岛的立场和主张?

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对钓鱼岛的举动是对中日

关系的挑战,中国应对日本的这种行为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的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从

中日关系的长远利益出发,日方应在尊重历史与中国人民感情的基础上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防止事

态进一步恶化。

4、如何发展中日关系(认识)

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信守和平承诺,妥善处理历史问题;中日两国应增进了解,扩大

共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交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开创未来等。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加大

在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

5、今后我们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之路?

▲科技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

1、举例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怎样兴利除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但利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比如原子能可

以建核电站,也可以造原子弹。克隆技术用于医学,会造福人类,但克隆人会带来社会道德问题。②掌握科技,让它为人类造福,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规范科技的运用和操作。

2、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了哪些不利因素?我们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因素:各国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地球环境造成了破坏,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资源过度开采、核泄漏事故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等。

做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

3、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得出的结论或者让我们谈谈认识):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

3、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成功的经验,适应时代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学习,积极实践,

勇于创新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世界上各大国崛起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

注重改革开放、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等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

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有的题肢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3、有的是反向选择的要注意,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题意的,这要特别注意。

4、不要凭经验答题,说不准题目跟你做过的题目考察的角度不同。凭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答题。

5、选择题选好以后,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动,相信你的第一感觉。

(二)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1、带着问题读材料2、重视材料出处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5、规范做答

▲如何分析材料?我们现在的材料大致有三种类型:文字型材料题、图文结合型材料题、表格型材料题。(1)文字型:找层次性的标点符号,如句号或者分号,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句话,总结出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最后总结每一个材料的中心意思。

(2)图片型:首先大家对书本上的所有的图片要熟悉,看到图片应该想到跟图片相关的事件的背景、经过,内容、作用、影响等等相关的内容。不能只看图片的本身,要看到跟图片相关的所有历史信息。(3)表格型:主要是比较数字的变化,要透过数字看到背后的历史信息。主要是横比和竖比资料的变化。(4)通常每题的最后一问是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遇到诸如给我们什么启示或者认识的,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材料,根据每个材料的中心意思答题.遇到我们中学生怎么做的,通常是从我们怎么想和打算怎么做的角度答题。一定不能脱离材料,同时每题的前言也会对此类题目有提示作用。▲问答题解答思路和方法

1、审题是前提明确题目要求,注意题干和设问的限定条件。

2、答题是关键,按问而答。问答题是采点给分,所以后面的分值就是给你提示本题有几个答题角度。

3、如果一小题当中有两小问或更多小问,而你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明确的话,就不要写清楚是哪一小问的答案,直接在那一题的相应位置写上你有的答案。

4、因为是使用答题卷,答题下笔前一定要看清答题的区域,不要超出规定的答题区域范围。字一定要写工整、清晰。友情提醒:遇到棘手

(9)健康人生需要有科学精神、爱国精神、团队精神

▲中考历史开放性问题归纳:

一国两制保繁荣;两岸携手传佳话

1、解决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发展两岸关系基本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开放性问题

1、“三通”对两岸有何意义?(通航、通邮、通商)

把两岸距离拉近。有利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2、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在经济上已经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⑤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3、国家统一的认识:

从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看,反对分裂,实现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事实说明,团结统一则国昌民富,敌对分裂则国弱民贫。

4、我们青少年为维护国家统一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是什么?

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和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5、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

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一国两制”政策的实行,祖国必将统一。

6、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为了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请你提出一条好的建议?

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7、祖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我国历史大统一的进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国家的强盛既要依靠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也要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而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祖国的统一顺应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祖国统一体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的经济、国防、科技水平、综合国力有显著提高;搞台独不得人心。

8、国共两党“合作一分裂”的发展历程给你什么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9、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说明“两岸的良性互动发展”为和平统一奠定坚实基础。

事例:“团团”“圆圆”顺利抵台,两岸双向“三通”实现,汶川大地震后台湾同胞积极援助等。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民交往以及新闻、科技、学术、体育、文艺等各方面的交流迅速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这种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简要谈谈发展两岸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

当前两岸关系趋向缓和,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增强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有利于遏制“台独”势力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1、你认为台湾问题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试简述你的理由

必然趋势:友好往来,互利共赢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必将实现统一大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交流与沟通日益密切,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任何阻碍、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为,必将遭到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坚决反对

12、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感悟?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合,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

13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认识:海峡两岸人民都渴望统一,祖国的统一定能实现。

14请简改革开放后要分析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主要有:(1)根本保证: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为提高(2)发展前景:统一是人心所

向,大势所趋(3)历史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国际法依据:中美联合公报等国际文献(5)政策保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6)榜样借鉴:港澳回归并保持繁荣,不利因素:主要有台独分子的分裂行径和国际上的阻力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近代以来三次社会性质变化: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社会)

▲开放性问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的历程。(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第二件大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三件大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启示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

3、你认为能够结束屈辱历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列举三条)

主要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人民的勇敢、团结;国际社会的援助等。

4、道路探索成功的认识:

(1)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走符合自身特色的革命道路,要学习外国长处,但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的革命实践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5、从探索失误及纠正中得到的认识:

(1)、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2)、中共能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失误,每次失误都成为革命和建设的新起点。

6、中国在1978年后成功的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你认为其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有利的发展机遇;安定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7、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国家奋斗了60年。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革命和建设道路充满艰辛和曲折,正视各种困难和挫折。

8、从近代的屈辱,顽强的抗争,今日的辉煌,在中华民族沧桑巨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落后就可能挨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教育、科技强军,提高综合国力

9、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科学技术的推动;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全国人民的努力等

10、你如何看待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①争取和实现民族独立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前提;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③国家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④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邓小平理论;⑤深入贯穿科学发展观,⑥中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等。

11、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2、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中国近代现代农业问题

1、孙中山是近代最早提出民生政策的人,采用“平均地权”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结果没有成功。说明资产阶级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要注意他的主要活动。(列举)

2、中国共产党建国后的土地政策

(1)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发展。

▲世界近代现代农业问题

1、俄国: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份地——赎买——掠夺——资金、劳动力。

2、美国:1862年——《宅地法》——土地的需要——西部开发——革命热情。

1933年,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由政府补偿。

3、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时,规定允许土地买卖,承认了土地私有

4、苏联(苏俄)(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参加集体农庄。(2)赫鲁晓夫改革中的农业政策等。

▲开放性问题

1、请你针对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提出不少于两点解决建议: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等等.

2、结合当前农村实际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

增加农业投入,改造农村的基础设施,技术支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改变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进一步推进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4、中共中央在各个时期的农村政策产生的影响,就党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党制定任何政策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5、对比中外解决农业问题的做法,谈谈你的认识

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或重视农业生产,或农、轻、重协调发展等

▲关注民主与法治;关注民生与社保

1、法制建设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世界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2、1689 年《权利法案),特征: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建立。

3、1776 年《独立宣言》的发布,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它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1789 年法国发表《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最能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政治特点的法律文件,宣扬私有财产不平等,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5、1804 年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规范。

6、1936 年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即斯大林模式

7、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8、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开始建立。破坏:在文化大革命中,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受到了践踏,给党和国家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9、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全国人大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民族团结问题

1、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元朝设立宣政院;清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并设立驻藏大臣)

2、民族政策: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作用:保障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繁荣。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百万农奴迎来了当家作主的人身解放。

▲开放性问题

1、西藏设立“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有什么重大意义?

农奴民主解放是历史的潮流;设立民主解放日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4)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是西藏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或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设立这一纪念日将有助于认识西藏农奴制的那段黑暗历史,认清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更加珍惜人道文明的现代生活,共同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

2、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3、如何看待废除农奴制:

农奴制是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它摧残人性,剥夺人权,钳制思想,阻碍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废除奴隶制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美国与俄国、中国西藏的废奴运动都改变了该地区和国家社会性质的变化,分别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该地区和国家的发展。

4、“藏独”分子的分裂言论和分裂行径,谈谈你的感想

“藏独”分子的行为实质上是破坏民族团结、制造国家分裂,其分裂行径是不可能得逞的;应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5、在西藏问题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应该有怎么的立场和做法:

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这些责任和

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采用合法、合适的方式,与一切主张西藏独立的言行作斗争。

▲中美关系史

习近平访美和尼克松访华40周年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和建交。

(1)中美关系改善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越南战争泥潭。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过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综观中美关系发展历史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

结论1: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从1949年到1971年,中美敌对23年,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中美交往32年,尽管有曲折,但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了巨大好处。

结论2:中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美合作,已经并将继续对亚太地区和国际局势的稳定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对当今中美关系的一点认识

(1)中美双方既有合作又有斗争,当今世界的两种制度将长期共存。

(2)中美关系的主流是合作,但也存在矛盾与摩擦,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3)中美双方应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中日关系史

一、日本国别史

(一)日本发展史

1、646年,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将军掌握实权,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获取大量的侵华利益;

4、一战期间,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成为战胜国;

5、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企图使山东合法化;1921--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受到英、美抑制;

6、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亚洲的策源地形成;

7、二战中,日本企图建立东亚—太平洋共荣圈,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进行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广岛和长崎遭受美国原子弹的袭击,损失惨重,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

8、二战结束后,日本被美军占领。日本利用各种因素,使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主要是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9、20世纪80年代,日本制定了“科技立国”的战略;但法西斯势力并未根除,军国主义势力有所抬头。

(二)日本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中国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对外开放,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等。

二、中日关系的曲折历程:

1、古代中日关系:

(1)唐朝时,中日交流密切,日本多次派遣使团到中国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日本有深远的影响,646年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2)明朝后期,倭寇骚扰中国沿海,戚继光抗倭,肃清倭患。

2、近代中日关系:日本大肆侵华

(1)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2)1900--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3)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使山东的权利合法化,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被美国所排挤,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中国进行了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

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5、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举例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怎样兴利除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但利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比如原子能可以建核电站,也可以造原子弹。克隆技术用于医学,会造福人类,但克隆人会带来社会道德问题。②掌握科技,让它为人类造福,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规范科技的运用和操作。

▲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得出的结论或者让我们谈谈认识):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5、我们要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

6、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成功的经验,适应时代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学习,积极实践,

勇于创新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