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说课稿

《年、月、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市教科所给我的这个学习机会,能和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共同探讨网络下的数学教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在实际生活中也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和感受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各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并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

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学习材料整理、分析、概括,提炼出对学习有用的资料,掌握平、闰年判断方法。

三、说教法

1.在教法上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①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本节课使学生在运用网络课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在从年月日网站上查找资料时主动的进行归纳、整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发展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

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本节课利用计算机课件、网络教学等现代信息教学手段,有效的的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具准备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了年历卡,并制作了课件,为每人印发了学习提纲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

四、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学生观察→验证→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应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说教学策略:

设疑引入——自主探究——应用拓展

六、说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交流已知,出示课题:

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以过生日的日期为话题,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让学生进入上课的良好心理状态: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你多大了?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呢?接着引出课题: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每一句话中都提到了年月日三个字,年、月、日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年、月、日。随即板书课题。

(二)、查找资料、协作交流、探求新知: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三个学习阶段:

1、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因此我首先设计了自学阶段,通过学习提纲引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份学习提纲,老师为同学们制作了年月日网站,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站上的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接着我带领学生熟悉年月日网站上的各种资料,并且说清要求,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阶段:看到同学们专注的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还有的同学做了记录,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现在把你找到的答案和同桌的小伙伴们交流交流吧。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整理的知识告诉小伙伴,课堂变成了同学们畅所欲言的地方。(播放录像)

3、交流成果阶段:这一阶段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学生要把自己通过查找、总结、合作学习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报。

第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每月的天数相同吗?同学们通过观察年历就能解决,根据学生回答我同时板书,一年有12

个月,1、3、5、7、8、10、12月31天,4、6、9、11月30天,2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接着我提问:1、3、5、7、8、10、12月有31天的月份我们称为大月,那么4、6、9、11有30天的月份谁来起名字?通过给月份起名加深对大月小月的理解,突出二月这个特殊的月份,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时我提问:同学们,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我们怎么才能记得牢呢?老师为你们推荐了两种好方法,请点击巧记年月日。这一步讲解拳记法与儿歌记忆法,并让学生将这两种记忆方法结合起来自学。

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同学们,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这是怎么回事?这时电脑出示问题二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内容自主发现信息,学生们发现了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我适时点拨: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去年月日网站中寻找答案吧,请点击平年闰年,学生通过查资料知道了判断平闰年的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和他们自己的知识经验,如果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用这个年份除以4就行了。这时我设计了巩固练习,判断2001年、1900年、2000年分别是什么年?这道练习引出了整百年份的判断方法,让学生了解凡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知识。为了巩固平闰年判断方法我设计了难忘的岁月教学环节,课件出示新中国成立、抗日战争胜利等图片及日期,让学生判断平闰年,这一练习既巩固了平闰年判断方法,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一举两得。

第三个问题就是知识的拓展了,计算全年天数,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尤为重要,由于计算年份不同,学生有两种不同的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把板书补充完整,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接下去的问题就是有关年月日的相关资料了,如人类为什么需要日历?你对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满意吗?同学们都积极地回答问题,并且不断的进行补充,拓宽了知识面,课堂上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放

录像)

(三)、尝试练习、运用新知、内化积淀。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自信心。在学生做题之前我还设置了奖励环节,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争先恐后的举手。(放录像)

(四)、知识拓展——兔博士网站

本环节利用四大发明的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年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五)、探究练习、课外延伸。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道探究题——为希望星球编日历。我问同学们你们看过机器猫的动画片吗?机器猫乘坐时间机器飞到了公元4000年,我们的未来世界,那时的人类在外太空中找到了一个和地球环境差不多的星球——希望,快让我们看看希望星球的资料。学生们兴趣盎然,编的日历种类繁多,考虑的很周全,有一位学生这样说:我编的日历每月天数都是固定的,这样就不会有小朋友四年才过一次生日了。多可爱的孩子啊!

(六)、全课小结。

探究练习结束后就是全课小结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那么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啊?十年之后,当我们回想起这节课的情景时,某年某月某日将成为我们心中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永远的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吧!此时音乐响起,学生们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在融融的学习氛围中结束了本节课,我相信这节

课这一天应该是难忘的。

七、说教学效果。

本节课上,我能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应用“自主探索、发展学习”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学生们的兴趣很高,对我的每一项任务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

本节课开始的拉家常式的交谈,创设了师生亲近的气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探究的欲望。我也十分相信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供年月日教学网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基本上都能自行解决有关年、月、日知识的问题。在计算一年的天数时,让学生通过计算不仅避免了极限的记忆,而且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通过讨论,得出简便的计算,又培养了学生求异、求佳的思维。在得出平年、闰年的规律后,让学生判断,并在判断中解决碰到整百年时的这个特殊性,这里,我精心设计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情境。通过猜测、验证、质疑、释疑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计算、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运用所学知识,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这节课也有遗憾的地方,最后的拓展练习由于时间短,许多学生设计好的方案没有与大家交流,并且总结的时候提问的学生太少,没有给学生太多自我总结的时间,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将遗憾弥补。

三年级数学轴对称-一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轴对称(一)说课稿 头道河中心小学贡洁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轴对称一是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的第一课,对称是现实生活中普遍现象,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了解“对称”对称轴的概念,并初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结合图案的欣赏,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教具准备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图形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小,好动,好奇,思维活跃,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而直观的教学容易被他们接受。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了解轴对称图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对空间图形已经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不算困难。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应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和剪纸,让学生结合实物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2、多组织“折一折”“猜一猜”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描出“爱心”图的一半。 谈话: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演示:剪出图形并展开),原来是一个“爱心”图。我希望咱们班的同学们每人都有一颗爱心。(把“爱心”图贴在黑板上)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怎样的? 预设:(1)左右两边是一样的;(2)左右两边是对称的…… 小结:像这样的图形,两边是对称的。有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图形。(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同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对称的物体,对对称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课的开头,用剪纸的形式导入,容易吸引同学的注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为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操作实践,探索新知 1.感知对称。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拼组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拼组》 一、教材分析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纪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转化 教具学具准备: 2张长方形的纸、1把剪刀、1张正方形的纸、1根小木棍、1颗针.20根小棒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开学,五年级的所有老师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一些班级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等现状,老师们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老师更是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争取向40分钟要效率。同时有针对性的利用课后时间给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补课,这方面戴爱新老师、王友珍老师做的尤其到位。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

系.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现在马上要进入二年级了,还有学生用数手指头的方法做题,但是我从来没有轻视他们,而且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二、教法学法 举例法、实验法、讲解法。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引入 老师喜欢敢想敢说敢做的同学(敢想:动脑筋想问题;敢说: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发言,善于发言;敢做:敢于尝试别人没有过的做法或方法解决问题),什么是敢想敢做?是什么时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么?当然不是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练习题 姓名: 1.一年有()月,有()天的月份是大月,有()天的月份是小月,平年的2月份有()天,闰年的2月份有()天,一年中有()个大月,它们是(),有()个小月,它们是()。 2.通常每4年中有()个平年,()个闰年,公历年份是()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的倍数才是闰年。 3.一年中有()个季度, ()月至()月是第一季度,第一季度平年时有()天,闰年时有()天; ()月至()月是第二季度,第二季度平年、闰年都是()天;()月至()月是第三季度,第三季度平年、闰年都是()天;()月至()月是第四季度,第四季度平年、闰年都是()天;4.国际儿童节是()月()日,国际劳动节是()月()日,国庆节是()月()日,教师节是()月()日。5.会议从8月5日开始,到8月10日结束,一共开了()天。 会议从8月25日开始,到9月5日结束,一共开了()天。6.小明今年13岁了,他才过了3个生日,他是()月()日出生的.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上午9时() 夜里12时()下午7时()晚上9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15时()9时()23时()18时() 3.24时计时法中的晚上12时即是()时,也是第二天的()时。 4.一列火车从5:00出发,到下午的5:00到达目的地。这期间经过了()个小时。 综合练习 1.连一连 上午8时下午4时晚上8时凌晨4时 8时20时4时16时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平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小时。 (2)平平参加的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后结束,结束时是()时()分。 3.汽车早晨5:45从甲站出发,18:32到达乙站,路上用了()时()分。 拓展练习 1. 小强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2. 学校图书馆每天开放时间是上午8:00—11:30,下午2:00—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年月日

第九周年、月、日 (一)年、月、日部分 1、重要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 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2、一年有十二个月,1.3.5.7.8.10.12 这七个月是31天(大月),4.6.9.11这 四个月是30天(小月), 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11月)30整。 3、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 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 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 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 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 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答: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注意:题目问的是再过50天,所以这个50天里是不包括今天的) 6、24时表示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 上12。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下午3时→3+12=15时; 16时:16-12=下午4时。 7、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8、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

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数学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册第一课的内容——"数一数".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大多数儿童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必有1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但是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 《课标》提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起始课。主题图是一幅乡村小学开学时的情景,表面看起来好像跟数学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通过观察发现,所看到的一切只有通过数才能描述清楚,而且要经过组织才能汇报得井然有序。这正是培养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创造精彩的数学素养的开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

会数数的方法,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数数的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较为简捷明了的数学语言来汇报所看到的物体的数量。 二、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三、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自然过渡。 轻松的谈话交流是拉进师生较好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本节课开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的认识》.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学生分析:“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的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具准备:课件预习作业单年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在一年里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节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1、学生交流预习作业单第一题,汇报收集到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2、认识年历这是一张2018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一年有几个月 ②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③二月份有多少天? ④一年有多少天?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集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 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3. 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理解长度单位剪的十进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说教学和学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这里我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再说第二层次,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先安排让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习厘米等单位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厘米的认识。我打算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具体观念,再认识几厘米,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测量。具体我是这样做的:1、认识厘米。先让学生知道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的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1厘米,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具体观念。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认识几厘米。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着重认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从认识1厘米,到认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用厘米测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交流,说说到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 是一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因此,对从任意刻度开始的测量方法绝对不能加以否定。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测量的方法。) 探索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兴趣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所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难以准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兴趣。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这里我将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观察老师提供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得很愉快。)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具体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厘米和毫米的学习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后,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 最后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这里安排了三个综合练习。1、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3、小明的日记。(改错题)特别是后两个练习,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将所获得的知识马上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外练习,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将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四、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 1. 一年有()月,有()天的月份是大月,有()天的月份是小月,平年的2月份有()天,闰年的2月份有()天,一年中有()个大月,它们是(), 有()个小月,它们是()。 2. 通常每4年中有()个平年,()个闰年,公历年份是()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的倍数才是闰年。 3. —年中有()个季度, ()月至()月是第一季度,第一季度平年时有()天,闰年 时有()天; ()月至()月是第二季度,第二季度平年、闰年都是()天; ()月至()月是第三季度,第三季度平年、闰年都是()天; ()月至()月是第四季度,第四季度平年、闰年都是()天; 4. 国际儿童节是()月()日,国际劳动节是()月()日, 国庆节是()月() 日,教师节是()月()日。 5. 会议从8月5日开始,到8月10日结束,一共开了()天。 会议从8月25日开始,到9月5日结束,一共开了()天。 6. 小明今年13岁了,他才过了3个生日,他是()月()日出生的.

1.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上午9时() 夜里12时()下午7时()晚上9时() 2. 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15时()9时()23 时()18 时() 3.24时计时法中的晚上12时即是()时,也是第二天的()时。 4. 一列火车从5:00出发,到下午的5:00到达目的地。这期间经过了 ()个小时。 综合练习 1. 连一连 上午8时下午4时晚上8时凌晨4时 8时20 时4 时16 时 2.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平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小 时。 2)平平参加的课外小组14:30 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后结束, 结束时是()时()分。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书内容。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说起。 一、说课标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被划分为了三个学段,三年级属于第一学段。基于对第一学段目标的分解,我认为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给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各数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各数的认识》 其次,为学生演示了点阵的划分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规律,并列出算式,让他们体会到点阵研究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完成练习,最后为学生呈现了生活中的点阵。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要学会尊敬爷爷奶奶。你可以犯错,但不能老犯同样的错。期待着你能爱新学校新老师,和同学们搞好关系。认真听课,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多锻炼身体。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他是班长,但是他的学习不是班上最好的,因为他有个坏毛病粗心大意,每次考试和做作业,好多题本来是会做的,由于粗心不能得满分或优。他还有一个毛病-----性子急,遇事不能冷静总是急得掉眼泪,或者急得耍脾气。不过现在他已经下定决心该掉这两个坏毛病。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学生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因为每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实际上是教师导、学生演“戏”的演出效果如何的体现。课堂教学不仅在于老师的导,还在于学生的学。学生通过读书,理解了潮来前江面的平静,体会到“人山人海”观潮的热闹场面和人们期盼的心情。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数学可以训练你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当然最重要的是与自己能在社会上生活有关.你想找到好的工作.基本都是和数学都是有关系的。因此从小的学习十分有必要。《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及练习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知识点】1、重要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年有十二个月.1.3.5.7.8.10.12这七个月是31天.4.6.9.11这四个月是30天. 平年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3、一年分四季.每3个月为一季;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 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 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 十、十一、十二是第四季度。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而2000年是闰年。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6、24时表示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下午3时→3+12=15时.16时:16-12=下午4时。 7、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年月日练习题

1.一年31天有:()()()()()()()30天有:()()()()。闰年有()天,平年有()天。2.一年有()季度,第一季度是()()()个月第二季度是()()()个月,第三季度是()()( )个月,第四季度是()()()个月。 3.下面是闰年的打√是平年的画△ 1900( )1901 ( )1902 ( ) 1903( )1905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 2004( ) 1906( )1907 ( )1908( ) 1909( )2005 ( )2006 ( )2007 ( ) 2008( )2009 ( ) 2010( ) ( ) 2012( )2013 ( ) ( 2014 ( ) 2015( )2016 ( ) 2017( )2018 ( ) 2019( ) 2020( ) 2100( )2000( )1900 ( ) 1800( )2100 ( )1990 ( ) 1992( )1994 ( )1995 ( ) 4.今年有()天,有()星期余()天。2010年有()天,有()星期余()天。2012年有()天,有()星期余()天。2000年有()天,有()星期余()天。1900年有()天,有()星期余()天。1999年有()天,有()星期余()天。1998年有()天,有()星期余()天。 5.第一季度有()或()天,列式计算:__________。第二季度有()天,列式计算:__________。第三季度有()天,列式计算:__________。第四季度有()天,列式计算:__________。 6.小丽是2004年出生到今年是()周岁。列式计算__________。 7.小勇是2003年出生到今年是()周岁。列式计算:__________。 8.小丽今年满9岁她是()年出生。列式计算:__________。 9.小丽今年已过9个生日,她是()年出生。列式计算:__________。 9.小华今年16周岁却过4个生日,为什么?__________。 1.佳佳看一本课外书,需要18天,如果从6月18日开始看,到几月几日看完? 11.佳佳看一本课外书,需要18天,如果从,8月18日开始看,到几月几日看完? 12.佳佳看一本课外书,需要18天,如果从,2月5日开始看,到几月几日看完? 13.某修路队修一段路,需要26天,如果从5月13日开始修,到几月几日修完? 14.某修路队修一段路,需要26天,计划在6月7日完成,应在几月几日开始修?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位置与方向》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位置与方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几部分内容。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对20以内各数有初步的认识,本学期将数的范围扩展到100以内,100以内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数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包括课本31页的主题图,32页、33页的例1例3,以及33页下面的做一做。其中31页的草原牧羊图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例1是数100以内各数,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例2是为了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而设计的。例3是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选取的素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这个概念的载体,使之变得容易理解。另外,为了使学生掌握数这个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就掌握了这些概念。本节课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建立100的数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难点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最新范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最新范文 【导语】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情境与有关旧知识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过程与方法: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全校师生一共捐款1806元.三(3)班同学表现尤为突出,共捐人民币156元.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我们大部分同学捐的都是自己的零用钱. 学校打算用这笔爱心基金给贫困同学买一些文具用品.出示:一套文具28元 问题(1)买2套文具要多少元? 指名回答:28×2=56.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2)师:如果买10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生:28×10=280.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3)师:如果买12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列式:28×12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跟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什么算式? 生齐: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课题.你想怎样解决?(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算法 1、28×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生1:比280多.28×10=280.所以28×12肯定比280多(大) 生2:300左右.28接近30,12接近10.30×10所以是300. 2、28×12到底是多少呢?你会算吗?自己在草稿本上试试看,师巡视指导. 3、交流.师:谁是用以前的方法解决的? 预设生1:12分成10和2,28×10=280, 28×2=56, 280+56=336 师板书:(28×2=56(元))这是几套文具的钱?(2) (28×10=280(元))这是几套文具的钱?(10) (280+56=336(元))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预设(2)生2:12拆成2×6,28×2×6=336.或28×3×4=336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篇二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5、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学法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 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 2、找。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 3、做。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 4、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说课稿

数学广角(有序排列)说课稿 徐燕 一、说教材 数学广角(有序排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113页例2。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课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有序排列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三、说教学方法:

采用以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把自主权让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测,动手操作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不同的角度,自由地寻求答案,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着学习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我预设以下四个教学环节:第一、设疑激趣;第二、探究新知;第三、练习巩固;第四、课堂总结。(具体教学过程见教案) 五、说“在教材取舍与整合”方面的做法 第一环节的“设疑激趣”。猜老师的年龄就是把二年级所学的“两位数的排列”以及三年级第八单元所学的“可能性”的知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测。 第二环节的“探究新知”。我没有采用教材中给出的例题的直接问法:用7,3,9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而是通过猜:老师去敦煌旅游可能花费了多少钱?这个生活情境并给学生提供了范围,它是由7,3,9组成的三位数来引出例题,让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敬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激发探求排列的欲望。通过提问学生:最少几次可能猜对,最多几次一定能猜出来?可能花费了多少钱?进一步和“可能性”的知识进行了整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