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心取样

岩心取样

岩心取样
岩心取样

龙湖·江体项目三期平场土石方及边坡支护工程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

目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地基承载力检验取样标准

4、岩芯取样定位

5、岩芯取样

1、编制依据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四、《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2008

五、《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六、《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01-1997

七、重庆市地方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八、龙湖·江体项目三期施工设计图纸

九、中兵勘察院的《龙湖三期勘察报告》

2、工程概况

龙湖·江体三期平场土石方及边坡支护工程75根旋挖桩,勘入平基面下1.5~2.5米左右。

3、地基岩取样标准本

工程地基岩为泥岩,执行重庆地标DB50/5001-1997,取样频率为10%,进行岩芯抗压(自然)检测。

4、地基岩承载力检测及拟定部位

本工程共75根旋挖桩,因此75根桩共分为H-G、G-F3、F3-F2、F2-F、F-E、E-E1、E1-D共7个区段,为保证每个区段都有岩芯取样和抽样频率为10%,具体拟定岩芯取样部位如下:

基础自编号4#、9#、15#、25#、33#、44#、54#、62#、70#。

5、岩芯取样

待旋挖桩钻至设计桩底位置时,向监理报验,会同监理甲方进行实地见证取样,并按实验室要求进行岩心修整。取样合格后应在其上下面用记号笔写上“上”“下”标记并立即将见证卡及取样部位记录与岩石样心一起用塑料袋进行封闭,派专人送往实验室,试验室出具报告后将立即告知监理、业主、设计及地勘单位等相关负责人。

附:拟定岩芯取样平面示意图。

岩心描述

钻孔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二十三、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

岩芯描述与鉴定方法

岩芯描述与鉴定方法 1.取芯前的准备工作 钻井取芯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1.了解钻井取芯的目的 钻井取芯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获取岩性、岩相特征资料,为分析和判断沉积环境提供依据。 (2)获取古生物化石特征资料,确定地层时代和进行地层对比。 (3)取得储集层有效厚度及其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特征资料,弄清其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这“四性”关系,获得保护开发油气层的化验分析(物性、含油饱和度等)资料数据。 (4)取得生油气层的生油气指标及其特征资料,弄清其生油气(有机质)丰度和阶段,确定区域勘探开发前景。 (5)取得地层倾角、接触关系、断层、岩石裂缝及缝洞资料,为研究油气田类型(油气藏类型),确定开发系统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和方案提供依据。 (6)获取有关油气田开发储量计算资料。 (7)检查开发效果,取得开发过程中所必须取得的资料数据。 (8)解决钻井现场临时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根据塔河油田目前勘探开发工作,钻井的取芯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解决地层界线划分而进行地质取芯 如在奥陶系几个组段界面附近进行的取芯,这种取芯以取到两个组段的界面为目的。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2)以获取油气层储集性能和含油气性而进行取芯 此种取芯在评价井中经常会设计,是在探井已发现油气显示层,但取芯资料不全为取全油气层各项资料及参数而进行的取芯,要求:一揭开油气层不能超出规范要求的范围,二要取至油(气)水界面之下。 (3)对钻进过程中新发现的油气层进行取芯 此种取芯在探井中和评价井设计外的油气层段常出现,由于具有事前不确定性,其取芯层段的卡取较困难,需要有预前性和果断性,钻前要对井区地质特征有一定的研究。1.2 岩芯出筒时要进行的工作 (1)观察和记录岩芯出筒的特征:出筒是否顺利?岩芯出筒是否完整?岩芯出筒是否有油、气外溢现象?有无油味? (2)观察和记录岩芯出筒顺利,参与岩芯的丈量和岩芯的编号,确定岩芯的顶、底界。 (3)进行岩芯的粗描和含油气水初步观察、试验,确定本回次取芯是否完成了设计和预定取芯任务,参与确定是 否继续取芯。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工程地质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 一.土的分类和定名 (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 (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 的长条

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 (四)、土的潮湿和塑性程度的划分 1、黏性土——含粉质黏土、黏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 2、砂性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 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50% 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 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 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 稍湿—天然含水率w<20% 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 饱和—天然含水率w>30% 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 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

岩心描述和取样

.

岩心编录描述和取样(讲课提纲) 引言 长期以来,浅海地区都是利用表层取样和柱状取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深度有限。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近海海域进行钻探取样,使海域第四纪研究深度大大增加。到目前为止,研究陆架区海洋第四纪沉积和地层的最深钻孔是渤海BC1孔(孔深240.5m),时间跨度最长的钻孔是南黄海QC2孔,达到古地磁Olduvai亚时顶界以下(约1.70Ma)。海域超过100个全取心的浅钻为研究我国陆架海域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和地层奠定了基础。 不容讳言,海区的多数钻孔还不能在整个钻孔中采取未经扰动的岩心,加上岩心保管及地质编录和取样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大降低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作为课题人员,尚无力改变钻探取心的落后状态,但通过地质编录确认岩心的可靠度则是责无旁贷的。 地质观察是基础这是地质工作的至理名言。是以探索发现、解释自然为目标的地质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它曾经是20世纪60年代,地质部门在“设计革命化”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它针对了当时出现的地质观察薄弱,原始资料质量降低而提出来的。对于海洋地质工作而言,“地质观察是基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任何进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人的手和眼的延长,使观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发展新技术,

谋求长柱状样和合格的钻孔岩心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可惜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多数海洋地质调查仍然袭用着旧的取样设备。 目前为止,海洋地质调查中最常规的可以直接观察到地质现象的只有各种取样器采取的样品——表层取样、柱状岩心、钻孔岩心。 浅海钻孔岩心,按现行的工程承包价,每进尺一米,获得的岩心靠港价格大概是10000-20000元/米(意味着用100元的人民币来裱糊岩心切面,可以裱糊15-30层)。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在浅海打钻,所获得的有限岩心是弥足珍贵的。 1 岩心地质编录 1.1岩心地质编录的目的: 岩心的地质编录,是将岩心所固有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记录和编排;使用规化的地质术语描述岩心的观察结果;登记所有的样品编号、采取位置、分析目的。这应该是一份岩心处理过程最完整的原始科学记录和数据,具体要求如下: 1.1.1核对钻探施工及现场描述记录; 在核对钻探记录与岩心保存状况无虞的情况下才能剖开岩心,核对钻探过程的重要原始数据,如扫孔记录及残留岩心。提取岩心次数,目的在于确认该回次岩心在钻孔中的位置。并评价岩心可能丢失部位。 当岩心剖开以后,必须重新丈量每个回次,每管岩心的实际长度,并记录在案。认真查看每回次岩心头尾是否是真岩心,以便决定取舍。确认一个回次多个岩心管中岩心是否连接。 1.1.2确认岩心的扰动程度,以评价取样的可靠性 对岩心进行地质编录,首先是鉴别岩心的扰动程度。当岩心修平之后,第一件事是确认岩心的扰动程度,我们将岩心扰动分为3级:第一级——轻微扰动的,沉积构造基本未遭破坏,岩心的边缘受钻具压力,呈现轻微的上凸弯曲,但岩心的中心部分保持了原状,未变形(完全未扰动的岩心,在当前钻探技术条件下,几乎不存在。);第二级——严重扰动的,沉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 坚硬土或岩石:稳定岩石,密实的碎石土 Vs>500 中硬土: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500≥Vs>250 中软土:稍密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的填土,可塑黄土。250≥Vs>140 软弱土: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的填土,流塑黄土。Vs<140 场地类别根据剪切波速查建筑抗震规范P17表4.1.6 一.土的分类和定名 (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 1.漂石(块石) 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 2.卵石(碎石) 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 3. 圆砾(角砾) 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d≤20 中5<d≤10 小2<d≤5; 4. 砂粒 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 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 6. 黏土粒粒径(mm)d<0.005 (二)、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 (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 1、黏性土——含粉质黏土、黏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

旋挖桩岩芯取样方案

旋挖桩岩芯取样方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 2、结构概况 三、地基岩石(泥岩)承载力检验取样标准 四、取样方案 五、旋挖桩岩芯取样平面布置图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 2006; 6、重庆铁路口岸一期整车进口口岸项目《超前地质钻探报告》; 7、重庆铁路口岸一期整车进口口岸项目基础施工图。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 该工程位于重庆沙坪坝区土主镇,重庆西永组团J分区。拟建重庆铁路口岸一期整车进口口岸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约75000 m2,主要建设内容:口岸围网内:仓库、罚没库、海关检疫管理用房等(总建筑面积约

13000 m2);区内道路;进口整车待检场、查验场及停车场;景观绿化;围网(约1500m)、卡口等设施建设项目。 2、结构概况 1)、 1#楼:1#楼部分为带一层地下室地上2层框架结构,嵌固端为地下室顶面;另一部分为门式刚架。基础形式采用旋挖灌注桩基础,桩顶用承台、地梁连接。 (1)承台最大截面尺寸为4450×2100mm,高度为1200mm。 (2)地梁最大截面尺寸为1400×700mm。 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地梁及桩基的砼强度等级均为C30,地梁垫层厚度为10cm,砼强度为C20。主筋保护层厚度:基桩为50mm,基础梁为35mm,挡墙为20mm。 2)、2#楼:2#楼为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基础结构采用旋挖灌注桩基础。 (1)桩基形为圆桩,桩顶设置桩帽,桩径800、1200mm,孔桩嵌岩深度按三倍桩径控制,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桩顶(含桩帽)标高为地坪下450mm,桩帽高度800~1000mm。 (2)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梁为C30,地梁底部标高至桩顶标高范围内桩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地梁混凝土等级;钢柱下混凝土短柱强度等级为C3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挡墙为C30,基础垫层为C15。所有地梁下采用100mm厚C15砼垫层,垫层出基础宽度100mm。主筋保护层厚度:桩为50mm,地梁为35mm,承台为50mm,挡墙为30mm。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 一.土的分类和定名 (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 1.漂石(块石) 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 2.卵石(碎石) 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 3. 圆砾(角砾) 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d≤20 中5<d≤10 小2<d≤5; 4. 砂粒 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 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 6. 黏土粒粒径(mm)d<0.005 (二)、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

岩心描述和取样

岩心描述和取样

岩心编录描述和取样(讲课提纲) 引言 长期以来,浅海地区都是利用表层取样和柱状 取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深度有限。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近海海域进行钻探 取样,使海域第四纪研究深度大大增加。到目前 为止,研究陆架区海洋第四纪沉积和地层的最深 钻孔是渤海BC1孔(孔深240.5m),时间跨度最 长的钻孔是南黄海QC2孔,达到古地磁Olduvai 亚时顶界以下(约1.70Ma)。海域超过100个全 取心的浅钻为研究我国陆架海域中更新世以来的 沉积和地层奠定了基础。 不容讳言,海区的多数钻孔还不能在整个钻孔 中采取未经扰动的岩心,加上岩心保管及地质编 录和取样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大大地降 低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作为课题人员,尚无力改变钻探取心的落后状态,但通过地质编录确认岩心的可靠度则 是责无旁贷的。 地质观察是基础这是地质工作的至理名言。

是以探索发现、解释自然为目标的地质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它曾经是20世纪60年代,地质部门在“设计革命化”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它针对了当时出现的地质观察薄弱,原始资料质量降低而提出来的。对于海洋地质工作而言,“地质观察是基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任何进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人的手和眼的延长,使观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发展新技术,谋求长柱状样和合格的钻孔岩心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可惜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多数海洋地质调查仍然袭用着陈旧的取样设备。 目前为止,海洋地质调查中最常规的可以直接观察到地质现象的只有各种取样器采取的样品——表层取样、柱状岩心、钻孔岩心。 浅海钻孔岩心,按现行的工程承包价,每进尺一米,获得的岩心靠港价格大概是10000-20000元/米(意味着用100元的人民币来裱糊岩心切面,可以裱糊15-30层)。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在浅海打钻,所获得的有限岩心是弥足珍贵的。

基础岩芯取样方案(曾家)

康田曾家园工程二标段 1#、2#、3#楼基础岩芯取样方案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审批人: 编制日期:二0一0年八月 重庆住宅建设有限公司(盖章) 康田曾家园二标段 二0一0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基础及地质概况 (2) 三、地基岩石承载力检验取样标准(见下表) (2) 四、地基岩石承载力检验取样频数及拟定部位 (3) 五、岩芯取样 (3) 附:1#、2#、3#楼基础岩芯取样平面布置图 康田曾家园工程二标段

1#、2#、3#楼基础岩芯取样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中国深圳市华纳国际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1#、2#、3#楼基础施工图; 5、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院的岩土工程勘查报告。 二、工程基础及地质概况 本工程1#、2#、3#楼设计基础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桩,持力层选择中风化泥岩和中风化砂岩;中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6.5MPa,相应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低于2.145MPa;中风化砂岩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15.2MPa,相应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低于6.058MPa。 本工程1#楼±0.000为302.8m,2#楼±0.000为303.8m,3#楼±0.000 为302.6m,3#楼车库部分基顶标高为296.2m.按设计地坪标高平整场地后,部分进入了强(中)风化层.根据地质资料显示,基岩中风化带厚度较大,从目前土方开挖施工的情况来看,本工程的地质条件稳定。 本工程1#楼人工挖孔桩59个,桩径有800mm和900mm;2#楼人工挖孔桩64个,桩径800mm,独立柱基15个,断面尺寸800*800mm;3#楼人工挖孔桩48个,桩径800mm,独立柱基13个,断面尺寸从1500*2300~1500*3200mm 不等。基础钢筋主要采用HRB335及HRB4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三、地基岩石(泥岩)承载力检验取样标准(见下表)

岩芯鉴定和描述报告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现场岩芯鉴定和描述 一.土的分类和定名 (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 1.漂石(块石) 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 2.卵石(碎石) 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0<d≤200 小60<d≤100; 3. 粗圆砾(粗角砾) 粗圆砾(浑圆、圆棱)或粗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40<d≤60 小20<d≤40; 4.细圆砾(细角砾) 细圆砾(浑圆、圆棱)或细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d≤20 中5<d≤10 小2<d≤5; 5. 砂粒 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 6. 粉粒粒径(mm)0.005≤d≤0.075 7. 黏土粒粒径(mm)d<0.005 (二)、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6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粗圆砾(粗角砾)土: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细圆砾(细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5.砾砂: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6.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8.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9.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10.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 的长条 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 (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

综合录井岩心和描述规范中文修改

综合录井岩心和描述规 范中文修改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ST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ST/CNLC SOP3005-200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2007-12-31发布 2008-01-01实施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内容与要求,规定了油气探井现场地质的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录井仪小队在现场进行地质录井的岩心整理和描述工作。 2引用标准 SY/T 6294-1997 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 SY/T 5788.3-19991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 3内容和要求 3.1 钻井取芯岩心出筒和整理 3.1.1 出筒要及时,出筒前丈量底空长度;发生岩心在筒内冻结,严禁火烤。 3.1.2 钻井取芯专业人员把守筒口,录井人员确保按顺序出筒和摆 放,严防顺序错乱,上、下颠倒在岩心表面相应位置做好标 记。 3.1.3 岩心出筒后,观察岩心出油、冒气、含水情况,如有岩心出 油、冒气、情况,立即拍照,并进行荧光直照、滴照和滴水试 验,作好记录。 3.1.4 含油岩心禁用水洗,用刀刮或棉纱清除钻井液;做特殊分析 化验的岩心用铝箔包装、蜡封、以备分析鉴定;其余岩心清洗干 净,呈岩石本色。

3.1.5 岩心洗净后,按岩性、含有物、断面、岩心形状和化石、印 痕、岩心爪痕迹等特征对好自然断口,使茬口吻合,恢复岩心原 始顺序和位置;磨光面摆放要合理;松散、破碎的岩心用“体积 法”堆放或用塑料袋、布袋装好。 3.1.6 岩心长度采取一次丈量法,切勿分段丈量;岩心磨损 时,按实际长度量取;识别真假岩心和井壁掉块。 3.1.7岩心丈量的读数精确到厘米,收获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 岩心收获率=本筒岩心实长(m)/本筒取心的进尺(m)×100% b) 全井岩心的总收获率=全井岩心总长(m)/全井累计取心进尺 (m)×100% 3.1.8 岩心装盒时,按井深由上至下的顺序自左而右装入岩心盒, 用红铅笔作出整米、 半米记号,其记号放在方向线的同一侧,标出一条醒目中心线,箭头指向钻头位置。岩芯破碎严重时,在岩心对应的岩心盒内侧位置贴上标注; 3.1.9 选取岩心样品后,其样品空位上做好标识。 3.1.10 每筒岩心底部放置岩心卡片挡板;岩心卡片式样见表1。 井名取心筒次 取心井段 m取心层位 取心进尺 m取心日期 岩心实长 m 整理人 收获率% 岩心编号标准 岩心按顺序依破裂面、磨损面、冲刷面、层面等放入岩心盒排放

人工挖孔桩岩芯取样方案

人工挖孔桩岩芯取样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 3、图文信息中心及产学大楼地质勘察报告。 4、图文信息中心及产学大楼基础施工图; 二、工程结概况 1、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及产学大楼,总建筑面积约5.4万m2,建筑总高度为36.9m。 2、结构概况 本工程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图文信息中心人工挖孔桩共117根,产学大楼(含车库)共324根桩,挖孔桩直径为800mm~1200mm。上部主体结构为砼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三级、结构安全等二级、基础环境为二(a)类,基础结构等级为乙级。 三、岩芯取样方案 1、取样标准 根据DBJ50-047-2006第9.3.3条相关规定对各单位工程分别进行取样,取样数量按不低于桩总数量的5%,遇不同地质需会同参建各方按相关规定适当增加取样数量;根据现场场地平面情况及复杂程度,产学大楼基础分几个标高段层,在取样时进行充分考虑,保证每一标高段均应有相应数量的岩样。所有取样样桩应具有平面代表性。 2、取样数量及桩自编号 按照取样标准,各单位工程取样数量及样桩自编号如下: 图文信息中心取样6根,分别为:22#、32#、70#、72#、79#、98#桩。 产学大楼取样共17根,其中主楼部分6根,分别为:12#、22#、 42#、52#、72#、78#桩;车库部分11根,分别为17#、21#、44#、70#、80#、100#、122#、126#、167#、176#、208#桩。产学大楼主楼部分及车库部分桩分别编号。 各样桩轴线编号详见附图。 四、岩芯取样控制 在现场施工中,当各样桩基底进入持力层,达到设计嵌岩深度时会同监理及业主代表进行现场见证取样,每桩应不少于9个标准试件 (Φ50×100mm的圆柱体),岩样应注明上下表面。

人工挖孔桩岩芯取样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 3、渝兴产业基地拓展区地质勘察报告; 4、渝兴产业基地拓展区B标基础施工图。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 渝兴产业基地拓展区B标(5﹟、7﹟、10﹟、11﹟楼以及地下车库43-85轴)工程位于重庆北部新区大竹林。 建筑面积约9.7万m2,工程造价约1194万元。 本工程5#、10#、11#楼均为地上8层工业厂房, 7#楼为地上25层办公楼。 5#楼建筑面积为7179.11m2,一层层高5.7米,标准层层高3.9米,建筑高度33m;10#楼建筑面积18876.61 m2,一层层高5.7米,标准层层高3.9米,建筑高度33m;11#楼建筑面积18876.68 m2,一层层高5.7米,标准层层高3.9米,建筑高度33m;7#楼建筑面积27366.48m2,建筑高度98.25m;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约为18600m2,负3层及负二层层高5.7米,负一层层高4米。 2、结构概况 1、本工程基础为人工挖孔嵌岩桩及独立柱基础,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安全等级为二级。7#、10#、11#楼基础设计为人工挖孔嵌岩桩,电梯井部位为筏板基础,桩基共139根,其中7#楼20根,10#楼61根,11#楼58

根。 基础以中风化岩层为持力层,基础均嵌入中风化岩层。中等风化砂质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6.55MPa, 中等风化砂质泥岩承载力特征值为 1.209MPa。 2、桩(墩)长不小于3.0米。同时应注意控制基础底标高 , 保证相邻基础的基础底高差小于其基础底边缘水平净距。 3、人工挖孔桩最小桩径900mm,最大桩径1900mm,部分桩为椭圆桩。 4、护壁每段长1米,下端厚度100,上端厚度150,护壁混凝土采用C30。 5、砼强度等级:桩(墩)为 C30,垫层:C30 基础封底:C30。 6、主筋保护层厚度:桩(墩)为50mm。 7、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并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米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8、桩身穿越土层深度超过15米时,护壁厚度加厚为250mm,配筋加大为Φ10@200。 三、岩芯取样方案 1、取样标准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基岩芯取样数量不低于桩总数量的10%,遇不同地质需会同参建各方按相关规定适当增加取样数量;根据现场场地平面情况,在取样时以栋为单位分别进行,保证每一栋均有相应数量的岩样。所有取样样桩应具有平面代表性。 2、取样数量及桩自编号 按照取样标准,各单位工程取样数量如下: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中文)_修改

ST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ST/CNLC SOP3005-200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 2007-12-31发布2008-01-01实施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内容与要求,规定了油气探井现场地质的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录井仪小队在现场进行地质录井的岩心整理和描述工作。 2 引用标准 SY/T 6294-1997 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 SY/T 5788.3-19991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 3 内容和要求 3.1 钻井取芯岩心出筒和整理 3.1.1 出筒要及时,出筒前丈量底空长度;发生岩心在筒内冻结,严禁火烤。 3.1.2 钻井取芯专业人员把守筒口,录井人员确保按顺序出筒和摆放,严防顺序错乱,上、 下颠倒在岩心表面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3.1.3岩心出筒后,观察岩心出油、冒气、含水情况,如有岩心出油、冒气、情况,立即 拍照,并进行荧光直照、滴照和滴水试验,作好记录。 3.1.4 含油岩心禁用水洗,用刀刮或棉纱清除钻井液;做特殊分析化验的岩心用铝箔包装、 蜡封、以备分析鉴定;其余岩心清洗干净,呈岩石本色。 3.1.5 岩心洗净后,按岩性、含有物、断面、岩心形状和化石、印痕、岩心爪痕迹等特征 对好自然断口,使茬口吻合,恢复岩心原始顺序和位置;磨光面摆放要合理;松散、破碎的岩心用“体积法”堆放或用塑料袋、布袋装好。 3.1.6 岩心长度采取一次丈量法,切勿分段丈量;岩心磨损时,按实际长度量取;识别真 假岩心和井壁掉块。 3.1.7 岩心丈量的读数精确到厘米,收获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 岩心收获率=本筒岩心实长(m)/本筒取心的进尺(m)×100% b) 全井岩心的总收获率=全井岩心总长(m)/全井累计取心进尺(m)×100% 3.1.8 岩心装盒时,按井深由上至下的顺序自左而右装入岩心盒,用红铅笔作出整米、 半米记号,其记号放在方向线的同一侧,标出一条醒目中心线,箭头指向钻头位置。 岩芯破碎严重时,在岩心对应的岩心盒内侧位置贴上标注;

岩芯取样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1、建筑概况 (1) 2、结构概况 (2) 三、地基岩石(泥岩)承载力检验取样标准 (2) 四、取样方案 (2) 五、旋挖桩岩芯取样平面布置图 (6)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 —2006; 6、地勘报告; 7、基础施工图。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 工程名称:A35-1-5地块 建设单位:重庆华宇盛泰房地产开发; 设计单位: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地勘单位: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重庆市林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两江新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工程基本情况拟建项目2#地块总占地面积约51亩,总建筑面积约68386.70平方米,主要拟建物为12栋1~7F住宅楼,1栋2F商业,附属配套设施,-1F地下车库;

2、结构概况 1)、 1#-12#楼及地下车库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以及桩基础。桩顶用承台、基础梁梁连接。 基础持力层为完整的中风化泥岩或中风化砂岩。中风化泥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5.6Mpa,基础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218KPa,中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26.5Mpa,基础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3820Kpa,桩基础桩底3D或5米范围内应为完整中风化岩层。条基、独基嵌入完整且稳定中风化基岩不小于300mm,基础混凝土原槽浇筑。与挡墙、消防水池池壁相连的独立基础及墙下条形基础嵌入完整且稳定中风化基岩的深度为基础高度。独基、条基、承台、基础梁及桩基的砼强度等级均为C30,垫层厚度为10cm,砼强度为C15。 (2)桩的直径为800-1400mm,嵌岩深度按设计要求。 (3)独基最大尺寸1400×2000mm 1100×2150mm 三、地基岩岩(泥岩/砂岩)承载力检验取样标准(见下表) 四、取样方案 1、取样标准:根据GB50007—2011、GB50202—200 2、JGJ94—2008、DBJ50—047—2006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持力层的地质情况和基

岩心描述及含油级别的确定

油气田开发与管理专业技能训练项目 实训一 岩心描述及含油级别的确定 取心后岩心整理(了解): 在新探区的第一口井,应安排取心,以便了解新区的地层、构造及生储油条件。岩心取出后立即按上、下顺序清洗干净后,对好断面,使茬口吻合,磨光面和破碎岩心摆放要合理。由顶到底用尺子一次丈量,长度读至厘米。用红铅笔划一条丈量线自上而下作出累计的半米及整米记号,每个自然断块划一个指向钻头的箭头,依次装入岩心盒内,然后涂漆编号。其写法以代分数形式表示: 如:310 5 指第三次取心中共有10块岩心,此块为第五块 式中:整数3表示取心次数(筒次) 分母10表示本筒岩心的总块数 分子5表示该块岩心的块号 最后进行装盒、岩心描述 一、训练目的和要求 1、学会岩心的岩性、结构、构造及其它特征的鉴定及描述方法。 2、掌握岩心含油级别的确定及分析方法。 二、设备及用品 荧光录井仪、放大镜、小刀、粒度管、滤纸、试剂(10%盐酸、水、氯仿) 三、 训练内容 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岩心 四、训练方法及步骤 (一)确定岩心顶、底 1、涂漆箭头指向底部 2、岩性特征:如砂岩的粒级是底粗、顶细 3、层理特征:如交错层理、楔形尖端指向底部 4、生物特征 (二)岩心描述 1、描述原则 (1)岩心长度10cm 以上,均分段描述。 (2)一般砂岩,泥岩或碳酸盐岩互层可分层定名,分段描述。 (3)小于5cm 不同岩性可作为条带或薄层处理。 2、描述内容 (1)岩心特征描述 A 、岩性:颜色、成分、岩石名称。 B 、结构:粒度、分选性、胶结物及胶结程度、胶结类型(镜下)。 C 、构造:层理类型、厚度、呈现原因、层系及细层描述、层面特征。

旋挖桩岩芯取样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 2、结构概况 三、地基岩石(泥岩)承载力检验取样标准 四、取样方案 五、旋挖桩岩芯取样平面布置图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 —2006; 6、重庆铁路口岸一期整车进口口岸项目《超前地质钻探报告》; 7、重庆铁路口岸一期整车进口口岸项目基础施工图。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 该工程位于重庆沙坪坝区土主镇,重庆西永组团J分区。拟建重庆铁路口岸一期整车进口口岸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约75000 m2,主要建设内容:口岸围网内:仓库、罚没库、海关检疫管理用房等(总建筑面积约13000 m2);区内道路;进口整车待检场、查验场及停车场;景观绿化;围网(约1500m)、卡口等设施建设项目。 2、结构概况 1)、 1#楼:1#楼部分为带一层地下室地上2层框架结构,嵌固端为地下室顶面;另一部分为门式刚架。基础形式采用旋挖灌注桩基础,桩顶用承台、地梁连接。 (1)承台最大截面尺寸为4450×2100mm,高度为1200mm。

(2)地梁最大截面尺寸为1400×700mm。 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7.44Mpa。地梁及桩基的砼强度等级均为C30,地梁垫层厚度为10cm,砼强度为C20。主筋保护层厚度:基桩为50mm,基础梁为35mm,挡墙为20mm。 2)、2#楼:2#楼为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基础结构采用旋挖灌注桩基础。 (1)桩基形为圆桩,桩顶设置桩帽,桩径800、1200mm,孔桩嵌岩深度按三倍桩径控制,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 5.14Mpa。桩顶(含桩帽)标高为地坪下450mm,桩帽高度800~1000mm。 (2)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梁为C30,地梁底部标高至桩顶标高范围内桩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地梁混凝土等级;钢柱下混凝土短柱强度等级为C3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挡墙为C30,基础垫层为C15。所有地梁下采用100mm厚C15砼垫层,垫层出基础宽度100mm。主筋保护层厚度:桩为50mm,地梁为35mm,承台为50mm,挡墙为30mm。 3)、3#、4#楼:3#楼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钢桁架组成,其中混凝土部分为单层框架结构,层高4.8m,柱网5.1mx7.65m; 4#楼由左右两侧混凝土框架及屋顶网架组成;其中混凝土部分为单层框架,层高6.7m,柱网5.0mx3.9m。基础形式采用旋挖桩基础。桩基直径为900mm、1000mm。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

岩心取样

龙湖·江体项目三期平场土石方及边坡支护工程 岩 芯 取 样 方 案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

目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地基承载力检验取样标准 4、岩芯取样定位 5、岩芯取样

1、编制依据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二、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四、《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2008 五、《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六、《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01-1997 七、重庆市地方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005-1998 八、龙湖·江体项目三期施工设计图纸 九、中兵勘察院的《龙湖三期勘察报告》 2、工程概况 龙湖·江体三期平场土石方及边坡支护工程75根旋挖桩,勘入平基面下1.5~2.5米左右。 3、地基岩取样标准本 工程地基岩为泥岩,执行重庆地标DB50/5001-1997,取样频率为10%,进行岩芯抗压(自然)检测。 4、地基岩承载力检测及拟定部位 本工程共75根旋挖桩,因此75根桩共分为H-G、G-F3、F3-F2、F2-F、F-E、E-E1、E1-D共7个区段,为保证每个区段都有岩芯取样和抽样频率为10%,具体拟定岩芯取样部位如下:

基础自编号4#、9#、15#、25#、33#、44#、54#、62#、70#。 5、岩芯取样 待旋挖桩钻至设计桩底位置时,向监理报验,会同监理甲方进行实地见证取样,并按实验室要求进行岩心修整。取样合格后应在其上下面用记号笔写上“上”“下”标记并立即将见证卡及取样部位记录与岩石样心一起用塑料袋进行封闭,派专人送往实验室,试验室出具报告后将立即告知监理、业主、设计及地勘单位等相关负责人。 附:拟定岩芯取样平面示意图。

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岩心库岩心取样申请表.

:CORE0050a v s w Core Laboratory of National Center for Ocean Research - Sample Request Form G 96 |~ 02 ¤26 Date?G Month / Day / Year m INVESTIGATOR Position Organization/Department x j a t s a Address x s 245(¥x l F 13-318c ) q Phone 02-23691143 u Fax 02-23636095 q l l E-mail weiky@https://www.doczj.com/doc/b19380475.html,.tw O p e O p O A p e s G Is your research supported by the NSC? Yes No (If yes, please indicate the title and code number of the NSC project.) h B P D h c NSC92-2116-M-002-008 NSC 93-2611-M-002-010 j v NSC95-2611-M-002-019- z O P R p e D O Are your core samplings and analyses supported by your NSC projects? U C K f d z Provide information below that apply to your investigation. ~s Cor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ample requests MD 012403 L ~d Sampling depth range (meter) 1.2 1 ? 0 ¤ 14 ? 21 ¤2.2 1 ? 0 ¤ 14 ? 21 ¤3.2 1 ? 5 ¤ 25 ? 35.954.2 13 ? 2 ¤ 24 ? 35.91 ¤~j P n c.c.?Sampling interval (cm) and volume (c.c.) 1.¨C 10 @~F C @~ 2/3-1 ¤C 2003.08.22 (6-7, 16-17,?K ,2096-2097cm; @210) 2.¨C 10 @~F C @~ 1/2 ¤C (0-1, 10-11,?K ,2090-2091cm; @210) 3.¨C 20-60 ¤@~F C @~ 1/4 ¤C 2006.10.24 (5-6, 25-26,?K ,3595~3596cm; @114A D C ) 4. C 10 ¤@~F C @~ 1 ¤C 2007.02.26 (2000-2001, 2010-2011,?K ,3590-3591cm; @1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