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SY T6648-2016

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SY T6648-2016

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SY T6648-2016
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SY T6648-2016

(完整版)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03版

1总则 1. 0. 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 1. 0. 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 1. 0. 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0. 1输油管道工程oil pipeline project 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一 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助设施等。 2.0.2管道系统pipeline system 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烃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 2.0.3输油站oil transport station 输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 2.0. 4首站initial station 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 0. 5末站terminal 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2. 4. 6中间站intermediate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 2. 0. 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 0. 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0.9中间加热站intermediate heat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 2. 0. 10输人站input station 向管道输入油品的站。 2. 0. 11分输站off-take station 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户而设置的站。 2. 0. 12减压站pressure reducing station 由于位差形成的管内压力大于管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 2. 0.13弹性弯曲elastic bending 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弹性限度范围内的弯曲变形。 2.0.14顺序输送hatch transportation 多种油品用同一管道依次输送的方式。 2. 0.15翻越点turnatrer point 输油管道线路上可能导致后面管段内不满流(slack f low)的某高点。 2.0.16一站控制系统,ration control system 对全站工艺设备及辅助设施实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2. 0. 17管件pipe fittings 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等管道上各种异形连接件的统称。 2. 0. 18管道附件pipe accessories 管件、法兰、阀门及其组合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筒等管道专用部件的统称。 2. 0. 19最大许用操作压力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MADP) 管道内的油品处于稳态(非瞬态)时的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其值应等于站间的位差、摩阻损失以及所需进站剩余压力之和。 2. 0. 20 U管道设计内压力pipeline internal design pressure 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管道或管段的设计内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在操作过程中管内流体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压力。 2. 0. 21线路截断阀line block valve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 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10道题) 收起 1.( 2.5分)在ASME B31G的方法中,采用了级评价的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由保守到精确。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管道敷设的方向不应与断裂带平行,当不可避免时,管道应距离断裂破碎带_以外敷设。 ? A、50米 ? B、100米 ? C、150米 ? D、200米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在基于深度的评估方法中,凹陷的深度不能超过_____。 ? A、1.60%

? B、6% ? C、16% ? D、10%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管道风险评分体系中,人类活动应该是在如下哪个模块中考虑。 ? A、第三方破坏 ? B、腐蚀 ? C、设计 ? D、误操作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管道风险评分体系中,培训应该是在如下哪个模块中考虑。 ? A、第三方破坏 ? B、腐蚀 ? C、设计 ? D、误操作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为2km 的若干地段,输气管道二级地区聚居的户数为

? A、10户以下 ? B、10户以上、15以下 ? C、15户以上、100户以下 ? D、100户以上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为2km 的若干地段,输气管道三级地区聚居的户数为 ? A、11户以下 ? B、10户以上、16以下 ? C、15户以上、101户以下 ? D、101户以上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以下哪些是管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 ? A、划伤 ? B、凹陷 ? C、凹坑 ? D、泥石流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中型泥石流的一次物质总量为: ? A、<10万立方米

2011版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习题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习题 一、等温输油管道工艺计算习题 1、某φ355.6×6的长输管道按“密闭输油”方式输送汽油,输量为310万吨/年,年工作日按350天计算。管壁粗糙度e =0.1mm ,计算温度为15℃。油品的物性参数:υ15=0.82×10-6 m 2/s ,ρ20=746.2 kg/m 3。密度按以下公式换算: ρt =ρ20-ξ(t -20) kg/m 3 ξ=1.825-0.00l315ρ20 kg/m 3℃ 试做: (1)判断管内流态. (2)选择《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中相应的公式计算水力摩阻系数,如果有一个以上的计算公式,需比较计算结果的相对差值。 2、某φ323.9×6的等温输油管道,全线设有两座泵站,管道全长150km ,管线纵断面数据见下表,计算该管道输量可达多少? 己知:全线为水力光滑区,站内阻力忽略不计,翻越点或终点的动水压力按20m 油柱计算。 油品计算粘度6 6.410ν-=?m 2/s 首站进站压力201=S H 米油柱 首站和中间站两台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工作,每台泵的特性方程为: 1.755902165H Q =- 米 (Q :m 3/s ,H :m ) 二、加热输送管道工艺计算习题 某长距离输油管道长280km ,采用φ273.1×6钢管,管道中心埋深1.4m ,沿线全年最低月平均 地温2℃,最低月平均气温-10℃。管壁粗糙度e =0.1mm 。土壤导热系数0.96W/m ℃,防腐层导热系数0.15 W/m ℃,聚氨脂泡沫导热系数0.05 W/m ℃,防水层导热系数0.17 W/m ℃。 1、计算管道埋地保温与不保温时的总传热系数【埋地不保温管道防腐绝缘层厚度3mm ,保温管道的结构:钢管外为环氧粉末防腐层(由于厚度很小,热阻可忽略不计),防腐层外是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保温层外是防水层。40mm 厚的保温层,3mm 厚的防水层,忽略管内壁对流换热热阻及钢管热阻】。 2、计算架空保温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冬季计算风速5m/s ,管外壁至大气的幅射放热系数可取为αar =3.5W/m 2℃)。 3、若输量为200万吨/年,输送ρ20为870kg/m 3的原油,设计出站油温60℃、进站温油35℃,原油品比热2.1kJ/kg ℃,粘温方程 υ=37.338×10 -6e -0.041t m 2/s ,计算上述管道埋地保温时所需的

中石油北京19春《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 1.( 2.5分)以下检测方法是基于ACVG原理: A、PCM B、PCM+A字架 C、C-Scan D、DCVG 正确答案: 2.(2.5分)以下哪种方法也称为铁鞋法 A、PCM+A字架 B、Pearson C、CIPS D、ACVG 正确答案: 3.(2.5分)外腐蚀直接评价中的哪一步骤中需要开挖管道。 A、预评价 B、间接检测 C、直接检查 D、后评价 正确答案: 4.(2.5分)外腐蚀直接评价中的哪一步骤中需要对管道进行非开挖检测。 A、预评价 B、间接检测 C、直接检查 D、后评价 正确答案: 5.(2.5分)外腐蚀直接评价中的哪一步骤中确定再评价时间间隔。 A、预评价 B、间接检测 C、直接检查 D、后评价 正确答案: 6.(2.5分)以下哪一项是外腐蚀直接评估法。 A、ECA B、ECDA C、ICDA D、SCCDA 正确答案: 7.(2.5分)在弹性材料中,应力强度因子表征了裂纹尖端应力场奇异性强度。 A、r(-1/2)阶 B、r-1阶 C、 r(-3/2)阶 D、r-2阶 正确答案: 8.(2.5分)(1)在疲劳载荷特征中,应力比是:

------------------------------------------------------------------------------------------------------------------------------ A、最小应力/最大应力 B、最大应力/最小应力 C、应力平均值/最大应力 D、应力幅值/最大应力 正确答案: 9.(2.5分)以下哪一(些)标准是关于体积型缺陷评价的标准。 A、ASME B31G B、ASME B31.8 C、ASME B31.8S D、ASME B31.3 正确答案: 10.(2.5分)管道裂纹检测存在的问题是: A、检测灵敏度低 B、数据解释难 C、检测的费用高 D、可靠性有待提高 正确答案: 11.(2.5分)根据在裂纹管壁中的位置不同,分为: A、穿透裂纹 B、表面裂纹 C、埋藏裂纹 D、焊缝裂纹 正确答案: 12.(2.5分)根据在裂纹的方向,分为: A、周向裂纹 B、轴向裂纹 C、螺旋方向裂纹 D、径向裂纹 正确答案: 13.(2.5分)平滑凹陷包括: A、单纯凹陷 B、划伤凹陷 C、焊缝凹陷 D、曲折凹陷 正确答案: 14.(2.5分)根据约束条件,凹陷分为_____。 A、约束凹陷 B、非约束凹陷 C、管顶 D、管底 正确答案: 15.(2.5分)妨碍内检测通过的管道特征包括: A、内径变化

输油管道工程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工程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设计规范 10. 0. 1输油管道系统的设计、材料、设备选择及技术条件等,应符合公众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10. 0. 2输油管道系统的强度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5. 2. 1条和附录E,附录G、附录H的要求。 10. 0. 3输油管道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计,必须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及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 6276)等相关规定。10. 0. 4劳动安全卫生设计的内容,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至少应包括下列几项: 1确定建设项目(工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职业危害。 2对自然环境、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职业危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危害产生的根源及其可能危害的程度。 3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而且经济合理的劳动安全卫生

对策和防护措施。 4列出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费用。 10. 0. 5输油管道工程建设应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应符合现行国家、地方和石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输油管道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10. 0. 6输油管道工程线路及站场选址,应避开居民生活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地下文物遗址等。对于建设中造成的土壤、植被等原始地形、地貌的破坏,应采取措施尽量予以恢复。 10. 0. 7输油站排出的各种废气、废水及废渣(液),应遵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无公害处理,达标后排放。 10. 0. 8输油站的噪声防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

201509管道完整性管理油气储运工程在线作业文档

201509管道完整性管理油气储运工程在线作业文档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15道题) 收起 1.( 2.5分)新墨西哥州Carlsbad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原因是: ?A、外腐蚀 ?B、内腐蚀 ?C、挖掘损伤 ?D、应力腐蚀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华盛顿州Bellingham汽油管道事故原因是: ?A、外腐蚀 ?B、内腐蚀 ?C、挖掘损伤 ?D、应力腐蚀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密歇根州Marshall原油管道泄漏事故原因是: ?A、外腐蚀 ?B、内腐蚀 ?C、挖掘损伤 ?D、应力腐蚀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管道完整性是指: ?A、管道承受内压的能力

?B、管道承受载荷和保持安全运行的能力 ?C、管道承受地面占压载荷的能力 ?D、管道抵抗第三方破坏的能力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以下哪一内容中需进行管道的资料的分析与整合。 ?A、数据管理 ?B、高后果区识别 ?C、风险评价 ?D、完整性评价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PDCA循环式指: ?A、“改进-计划-实施-检查” ?B、“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C、“计划-检查-实施-改进” ?D、“实施-检查-计划-改进”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管道在土壤中的应力腐蚀的形式有几种。 ?A、1 ?B、2 ?C、3 ?D、4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与时间有关的危害管道的因素是: ?A、腐蚀 ?B、第三方破坏 ?C、土体移动 ?D、焊接缺陷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与时间无关的危害管道的因素是: ?A、腐蚀 ?B、应力腐蚀 ?C、土体移动 ?D、焊接缺陷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危害管道的稳定因素是: ?A、腐蚀 ?B、应力腐蚀 ?C、土体移动 ?D、焊接缺陷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以下哪种现象与管道结构失稳有关: ?A、断裂 ?B、凹陷 ?C、表面裂纹

输油管道工程线路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工程线路设计规范 4. 1 线路选择 4.1.1输油管道线路的选择,应根据该工程建设的目的和市场需要,结合沿线城市、工矿企业、交通、电力、水利等建设的现状与规划,以及沿途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在营运安全和施工便利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线路总走向。 4.1.2中间站和大、中型穿跨越工程位置应符合线路总走向,但根据其具体条件必须偏离总走向时,局部线路的走向可做调整。 4.1.3 输油管道不得通过城市水源区、工厂、飞机场、火车站、海(河)港码头、军事设施、国家孟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输油管道受条件限制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4.1.4输油管道应避开滑坡、崩塌、沉陷、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区、矿产资源区、严孟危及管道安全的地展区。当受条件限制必须通过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选择合适位t,缩

小通过距离。 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2 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飞机场、海(河)港码头、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工厂的距离不宜小于20m。 3 原油、液化石油气、C5、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宜小于10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 5m。 4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距离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以外。 5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中心线与国家铁路干线、支线(单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应小于25m 6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同军工厂、军事设施、易

输油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输油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1.主要施工工序 设计交桩→施工测量放线→修筑施工便道→施工作业带清理→运管与存放→布管→管道组对→焊口预热→焊接→防腐补口→管沟开挖→细土垫层回填→下沟→回填→三桩埋设→干线阀室清管、试压→地貌恢复、水土保护。 2.运管与存放 2.1.临时堆管场地选定应与主体施工单位及其他配合单位协商,避免占压其他单位的施工区域。 2.2.临时堆管场地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地形选定,施工作业带不包含堆管场地。地形特别狭窄和困难地段由于场地限制可适当增加堆管场的间距。 2.3.堆管场地内应修筑运管车辆与吊车进出场的道路,场地上方应无架空电力线。 2.4.运输防腐管时,防腐管与车架或立柱之间、防腐管之间、防腐管与捆扎绳之间垫橡胶板或类似的软材料,捆扎绳外应套橡胶管或其它软质管套。 2.5.装车、卸车时应使用不损坏管口的专用吊钩,绝对不允许直接使用钢丝绳、叉车等,防止对管口保护套圈的破坏,吊钩宽度应大于60mm,深度应大于60mm,与管子接触面做成与管子相同的弧度。在装卸车时要注意管子之间不能相互碰撞或划伤。 2.6.采用拖拉机运管或人工送防腐管时,用橡胶板或草袋子包敷成品管,防止损伤防腐管。 2.7.防腐管装车前,应认真核对管子的防腐等级、壁厚,将不同防腐等级、壁厚的管子分车运输。 2.8.按工程进度,编排不同防腐等级、壁厚管材的运输计划,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9.堆放管子的场地根据现场地形,尽量设置在非耕作区且方便施工的地点; 2.10.堆放管子的场地要平整、压实;无大块石,地面不得积水,地面保持1%~2%的坡度,并设有排水沟; 2.11.管子不允许与地面接触,最下层管子下面铺垫枕木或装满谷糠或干草的麻袋,保证管子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为0.3m。垫枕木时,枕木上要有厚度不小于5mm的橡胶衬垫层,每层管子之间垫放软垫; 2.12.任何形式的支撑物与管子的接触宽度不应少于0.2m;

QSY 1180.2-2009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180.2-2009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2: Pipeline high consequence areas identification code 2009-01-23发布2009-03-15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5) 5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分 (5) 6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5) 7 高后果区管理 (6) 附录A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气管道后果区评分表 (8) 附录C (10)

Q/SY 1180.2-2009 前言 Q/SY 1180《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 —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 —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 —第6部分:数据库表结构; —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 —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1180的第2部分。 本部分参照SY/T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件A、附件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贾韶辉、冯庆善、刘志刚、冯伟、张永盛、王强、高强。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要求规范(GB50423-2015)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 3.1 基础资料 3.1.1 穿越工程设计前,应取得所输介质物性资料及输送工艺参数。其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和《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规定执行。 3.1.2 穿越工程设计前,应根据有关部门对管道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灾害性地质评估报告、地震安全评估报告及其他涉及工程的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地选定穿越位置。穿越有防洪要求的重要河段,应根据水务部门的防洪评价报告,选定穿越位置及穿越方案。 3.1.3 选定穿越位置后,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测量规范》SY/T 0055和《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 00 53,根据设计阶段的要求,取得下列测量和工程地质所需资料: 1 工程测量资料,包括1:200~1:2000,平面地形图(大、中型工程)与断面图; 2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1:200~1:2000地质剖面图、柱状图、岩土力学指标、地震、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结论意见。 3.1.4 应根据下列钻孔布置要求获取地质资料: 1 挖沟埋设穿越管段,应布置在穿越中线上。 2 水平定向钻、顶管或隧道敷设穿越管段,应交叉布置在穿越中线两侧各距15~50m处。在岩性变化多时,局部钻孔密度孔距可布置为20~30m。 3.1.5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19地区的大中型穿越工程,应查清下列四种情况,并取得量化指标: 1 有无断层及断层活动性质、一次性最大可能错动量。 2 地震时两岸或水床是否会出现开裂或错动。 3 地震时是否会发生基土液化。 4 地震时是否会引起两岸滑坡或深层滑动。 3.1.6 穿越管段应有防腐控制的设计资料。 3.2 材料 3.2.1 穿越工程用于输送油气的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 97 11.1或《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B 级钢管》GB/T 9711.2的规定,并应根据所输介质、钢管直径、钢管壁厚、使用应力与设计使用温度等补充有关技术条件要求。对于管径小于DN300,设计压力小于6.4MPa的输油钢管或设计压力小于 4.0MP a的输气钢管,可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

输油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炼油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1、编制说明 此投标书是我们针对油库技改工程安装工程编制的技术标,详细介绍了我公司承建同类项目的业绩、油库技改工程的工程概况、主要施工方案、施工部署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等内容,施工主要管理程序、施工总体部署及施工总体计划,施工机具设备平衡计划,施工劳动力平衡计划。按省商业厅90—108文批示,在某村油库建设三座5000M3储油罐,并对油库泵房和管路进行扩建改造。 按照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安装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金属油罐现场制安 机泵设备安装 建筑物施工 工业管道施工 电气工程施工(不包括室内变配电部分) 仪表工程施工(业主要求提供技术方案) 2、编制依据 ①油库技改工程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②油库技改工程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补充说明 ③油库技改工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④国家、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⑤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质量体系文件 ⑥公司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技术经验 ⑦相关工程验收规范: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 《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水泥砼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T29—98) 《建筑给水铝塑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05:200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二、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 为了满足技改工程施工的需要,公司将迅速组建公司某村炼油管道项目经理部,实行公司直接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采用动态管理、目标控制、节点考核的管理方法组织施工,实施ISO9002质量保证模式,创建优质工程。 经理部根据人员精、层次少、调度灵的原则建立高效率的指挥控制系统和精干协调的职能管理体制(公司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见下页),实施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所设六个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如下: 1、行政部:负责党、政、工、团及内外关系协调,文秘、公关、宣传、保卫、后勤、保健、打印复印、小车班等业务。 2、施工部:负责计划、统计、施工调度、安全管理、现场文明施工以及施工机具调配等业务。

201509管道完整性管理油气储运工程在线作业文档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单选题(共15道题) 收起 1.( 2.5分)新墨西哥州Carlsbad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原因是: A、外腐蚀 B、内腐蚀 C、挖掘损伤 D、应力腐蚀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华盛顿州Bellingham汽油管道事故原因是: A、外腐蚀 B、内腐蚀 C、挖掘损伤 D、应力腐蚀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密歇根州Marshall原油管道泄漏事故原因是: A、外腐蚀 B、内腐蚀 C、挖掘损伤 40329 9D89 鶉36311 8DD7 跗,23724 5CAC 岬[27465 6B49 歉30591 777F 睿 D、应力腐蚀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管道完整性是指:

?A、管道承受内压的能力 ?B、管道承受载荷和保持安全运行的能力 ?C、管道承受地面占压载荷的能力 ?D、管道抵抗第三方破坏的能力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以下哪一内容中需进行管道的资料的分析与整合。 ?A、数据管理 ?B、高后果区识别 ?C、风险评价 ?D、完整性评价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PDCA循环式指: ?A、“改进-计划-实施-检查” ?B、“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C、“计划-检查-实施-改进” ?26126 660E 明39436 9A0C 騌!yD30506 772A 眪25957 6565 敥? ?D、“实施-检查-计划-改进”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管道在土壤中的应力腐蚀的形式有几种。 ?A、1 ?B、2 ?C、3 ?D、4

某输油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某输油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根据XX成品油管道进行点对点送油的需求,需在密闭输送管线350-P-60501-A2B-N与进泄放罐的泄压管线200-P-60505-A2B-N之间增加热膨胀泄压DN80管线。 两条管线均为新建管线,由于密闭输送管线350-P-60501-A2B-N的阀门HV1161左侧、阀门MOV1205右侧、泄压管线200-P-60505-A2B-N的1号阀门左侧管线已通油,为确保管线的安全和有序施工,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XXX 现场负责人:XXX HSE监督官:XXX 技术员:XXX 质检员:XXX 材料员:XXX 火焊工:1人电焊工:2人管工2人起重工:1人 电工:1人普工:10人 三、施工进度保证 1、施工工期:1天 2、确保工期措施 1)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选择技术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施工班组施工。 2)提前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安排好施工设备及施工机具。 四、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前准备; 1)施工前与设计及油库管理部门结合,确定新建管线的工艺流程、位置、用途等。 2)施工人员、设备、机具、材料按时进场。 3)各种出入证件办理到位,一般作业、动火证、用电证等证件办理到位。 4)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施工区域设立警戒线,动火点设置8Kg灭火器4个,设专人进行监护。 6)施工前确认管道内进行清理干净,两端阀门关闭。在得到相关部门确认,方可以连头施工。 2、管线现场施工方案 1)管线动火连头准备 详见动火连头示意图 A 将350-P-60501-A2B-N管线两端的阀门HV-1161、HV-1162、MOV1205在靠近动火点侧的法兰断开,在断开端加石棉板进行隔离,在200-P-60505-A2B-N管线的1号阀门(DN200)法兰处断开,采用石棉板进行隔离。由于MOV1205为电动阀,为防止在施工作业时自动开启,在断开前需将此阀门调至手动。(阀门法兰断开位置见附图所示) B 在动火点附近打接地桩,并连接现场接地线。将L45的角铁打入地面以下800mm处,用6

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及其应用

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及其应用 发表时间:2018-01-25T11:48:32.5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作者:殷明[导读] 本文就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管理体系进行介绍,对其应用重点进行了探讨。 中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新乡输油处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摘要:本文就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管理体系进行介绍,对其应用重点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应用 引言 输油管道运行的必要条件是确定管道结构的完整性,使管道在工作年限内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管道可靠性、安全性及完整性的意义不同。管道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条件、约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主要研究管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目的是减少故障的发生;安全性是指管道结构在各种环境作用下运行时不发生事故的能力,其研究对象是管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目的是减少事故的发生;完整性主要研究损伤,损伤是结构的功能性退化过程,管道损伤程度对结构完整性产生影响。 1实施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全世界在用的油气管道总长约350104km,其中多数管道已服役多年进入事故多发阶段。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又需要建设大量新管线。如何继续合理利用现有的带有缺陷、存在各种问题的管道,保证新建管道的本质安全,以避免和减少管线破坏带来的危害,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问题。从美国、西欧、前苏联等国家多年的事故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第三方损伤、腐蚀、施工及材料损伤、误操作这几方面是引发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天然气管道事故的人员伤亡率高于输油管道。从美国重大事故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海洋输气管道的伤亡率大于陆地管道,两者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中,处于第一和第二位的都在于第三方损伤与设备故障、误操作。这两个原因都与管道的管理有关。由此可以看到,全面提高管道管理水平是降低管道事故率的重要环节。目前对现役输油管道传统评价方法主要是采用无损检测技术(NDT),在定量测量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来确定各种缺陷的形状、尺寸及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道的剩余寿命预测,即安全性评价。这种基于检测的安全技术缺乏对整个管道系统、各组成单元及设备的可靠性分析,没有给出如何提高管道系统或单元可靠性、降低各单体设备维修成本的具体措施。采用完整性管理中的风险评估技术可以对管道各组成单元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可以找到为减少风险需要投入资金和改进运行管理的方向。 2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实施要点 2.1应按过程方法进行管理 管道完整性管理是建立在过程方法论基础上的管理方法,它将每一个过程划分为过程的输入、过程活动本身、过程的输出以及对过程活动的检查等环节,每一环节都需进行管理控制。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应该是下一过程的输入。运用该管理模式就是要对管道完整性管理活动的内容从过程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 2.2文件化的控制机制 实现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目标,就需要制订体系文件来表达明确的要求和信息,使工作人员目标一致,统一行动。并通过管理体系文件来传递所需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实现完整性管理活动的目标和持续改善,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效率,为完整性管理活动提供指南,同时使完整性管理活动具有可追溯性、重复性及为活动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等。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应当覆盖完整性管理的各项关键技术以及具体做法,并符合法规的要求。 2.3必须是闭环的系统管理 戴明管理模式的4个阶段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形成4个阶段的环状闭合,而且是一环接一环的循环进行过程。所以在进行完整性管理工作时,应当注意管理的闭合及系统管理。在上一个闭合循环完成后,转入下一个循环。 2.4持续改进 完整性管理体系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体系,其设计与构建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交互作用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系构架及其要素不断设计和改进,达到管道最佳运行状态,实现良性循环。 3信息支持平台研发 信息平台支持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信息沟通,它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础,对保证完整性管理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主要内容之一。基于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运转的需要,研发了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软件系统,支持数据管理、GIS信息展示、高后果区管理、风险评价、完整性评价、活动管理等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主要工作,可以充当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平台。 4应用情况 基于构建的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依靠开发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信息支持平台,完成了鲁宁管道的数据收集与整合、管道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管道完整性评价以及管道维护与维修等管道完整性管理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4.1数据收集与整合 通过查找管道的原始资料、历年的管道施工与维护资料,并进行专项测绘与检测,获取了较为完整的管道数据资料,主要分为3个部分:(1)基础地理及周边环境测绘数据。包括管道地理数据(测绘数据)、环境地质信息(地质灾害、地震、洪灾);公共安全支持信息(医院、消防站、公安局等);气象、水文地质信息;社会经济信息(人口、城市规划等)。(2)管道专业数据。包括设施、事件支持、阴极保护、中心线、隐患、检测、运行7大类数据,以及若干实体、关系和值域。(3)完整性管理数据。包括管道本体数据、第三方失效与统计数据、内检测数据、外腐蚀直接评价数据库和日常检测数据等。 4.2管道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 对管道全线进行了风险评价,以期根据各管段情况的差异对其相对风险的大小进行排序,为综合考虑可操作性及社会经济等因素采取风险削减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在对管线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应划分管段。管道风险评价的分段原则:①泵站、地域分界线;②人口等级;③管材分界点;④穿跨越;⑤防腐层;⑥土壤。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1 总则 2 术语 3 输气工艺 3.1一般规定 3.1.1 输气管道的设计输送能力应按设计委托书或合同规定的年或日最大输气量计量。当采用年输气量时,设计年工作天数应按350d计算。 3.1.2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中二类气的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清除机械杂质; 2 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 3 露点应低于最低环境温度; 4 气体中硫化氢含量不应大于20mg/m3; 5 二氧化碳含量不应大于3%。 3.1.3 输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根据气源条件、用户需求、管材质量及管道附近的安全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4 当输气管道及其附近已按现行国家标准《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21447和《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21448的要求采取了防腐措施时,不应再增加管壁的腐蚀裕量。 3.1.5 输气管道应设清管设施,清管设施与输气站合并建设。 3.1.6 当管道采用内壁减阻涂层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2工艺设计 3.2.1工艺设计应根据气源条件、输送距离、输送量、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及与已建管网和地下储气库容量和分布的关系,对管道进行系统优化设计,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3.2.2 工艺设计应确定下列内容: 1 输气总工艺流程; 2 输气站的工艺参数和流程; 3 输气站的数量及站间距; 4 输气管道的直径、设计压力及压气站的站压比。

3.2.3 工艺设计中应合理利用气源压力。当采用增压输送时,应结合输量、管径、输送工艺、供电及运行管理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必选,按经济和节能的原则合理选择压气站的站压比和确定站间距。 3.2.4 压气站特性和管道特性应匹配,并应满足工艺设计参数和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再正常输气条件下,压缩机组应在高效区内工作。 3.2.5 具有分输或配气功能的输气站宜设置气体限量、限压设施。 3.2.6 当输气管道起源来自油气田天然气处理厂、地下储气库、煤制天然气工厂或煤层气处理厂时,输气管道接收站的进气管线上应设置气质监测设施。 3.2.7 输气管道的强度设计应满足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 3.2.8 输气站宜设置越站旁通。 3.2.9进、出输气站的输气管线必须设置截断阀,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有关规定。 3.3 工艺设计与分析 3.3.1 输气管道工艺设计至少应具备下列资料: 1 管道气体的组成; 2 气源的数量、位置、供气量及其可变化范围; 3 气源的压力、温度及其变化范围; 4 沿线用户对供气压力、供气量及其变化的要求。当要求利用管道储气调峰时,应具备用户的用气特性曲线和数据; 5 沿线自然环境条件和管道埋设处地温。 3.3.2 输气管道水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输气管道纵断面的相对高差Δh ≤200m 且不考虑高差影响时,应按下式计算: 5.052221)(1051???????-=TL Z d P P q v λ (3.3.2—1) 式中:v q ——气体(P 0=0.101325MPa ,T=293K )的流量(m 3/d ); P 1——输气管道计算段的起点压力(绝)(MPa ); P 2——输气管道计算段的终点压力(绝)(MPa ); d ——输气管道内径(cm ); λ——水力摩阻系数; Z ——气体的压缩因子; ?——气体的相对密度; T ——输气管道内气体的平均温度(K ); L ——输气管道计算段的长度(km )。 2 当考虑输气管道纵断面的相对高差影响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 .01152221)(21)1(1051??? ?????????????????++??+-=∑=-n i i i i v L h h L TL Z d h P P q αλα (3.3.2—2)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规范 3. 1一般规定 3.1.1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计算输油量时,年工作天数应按354d计算。 3. 1. 2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输量(年输量、月输量、日输量)作为设计输量。设计最小输量应符合经济及安全输送条件。 3. 1. 3输油管道设计宜采用密闭输送工艺。若采用其他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说明其可行性。 3. 1. 4管输多种油品,宜采用顺序输送工艺。若采用专管专用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3.1.5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方案应依据设计内压力、管道管型及钢种等级、管径、壁厚、输送方式、输油站数、顺序输送油品批次等,以多个组合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输油工艺方案。 3.1.6管输原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出矿原油技术条件》(SY 7513的规定;管输液态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 9052.1)或《液化石油气》(GB 11174)的规定;管输其他成品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 3.1.7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总流程图应标注首站、中间站、末站的输油量,进出站压力及油温等主要工艺参数。并注明线路截断阀、大型穿跨越、各站间距及里程、高程(注明是否有翻越点)。 3.1.8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应包括水力和热力计算,并进行稳态和瞬态水力分析,提出输油管道在密闭输送中瞬变流动过程的控制方法。 3. 2原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 3. 2. 1应根据被输送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流变性,通过优化比选,选择最佳输送方式。原油一般物理化学性质测定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原油流变性测定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3.2.2加热输送的埋地原油管道,应优选加热温度;管道是否需保温,应进行管道保温与不保温的技术经济比较,确

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4: Pipeline integrity assessment guideline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2000×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完整性评价目的 (1) 5 完整性评价方法 (1) 6 完整性评价程序 (2) 7 完整性评价报告 (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需要收集的数据 (4)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内压载荷下推荐的缺陷评估方法 (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缺陷修复方法总揽 (7) I

Q/SY ××××—200× II 前言 Q/SY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管道完整性管理总则;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 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 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 第6部分:管道完整性数据库表结构; 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 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的第4部分。 本标准参照SY/T 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 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庆善、刘桂春、王维斌、王富祥、王禹钦、刘哲、么惠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