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习题-1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习题-1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习题-1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习题-1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习题

一、选择题

1.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 Q 值越高,则

(A) 电路的选择性越差,电路的通频带越窄

(B) 电路的选择性越差,电路的通频带越宽

(C) 电路的选择性越好,电路的通频带越宽

(D) 电路的选择性越好,电路的通频带越窄

2.RLC 串联电路谐振时,L 、C 储存能量的总和为

(A) W = W L + W C = 0 (B) 221LI W W W C L =

+= (C) 22

1C C L CU W W W =+= (D) 2C C L CU W W W =+= 3.R L C 串联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 .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为最大值 B .谐振角频率LC

10=ω

C .电阻吸收有功功率最大

D .阻抗的模值为最大

4. RLC 串联电路在0f 时发生谐振。当电源频率增加到02f 时,电路性质呈 ( ) A. 电阻性 B. 电感性 C. 电容性 D. 视电路元件参数而定

5.下面关于RLC 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品质因数越高,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B. 品质因数高的电路对非谐振频率的电流具有较强的抵制能力

C. 品质因数等于谐振频率与带宽之比

D. 品质因数等于特性感抗电压有效值与特性容抗电压有效值之比

6.RLC 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100,若U R =10V ,则电源电压U s 、电容两端

电压U C 分别为 ( )

A .10V 、1000V

B . 1000V 、10V

C . 100V 、1000V

D . 1000V 、100V

二、判断题

1.图示电路,R << ω0L ,保持U S 一定,当发生谐振时,电流表的读数最小。( )

2.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均为最大。( )

3.图示RLC 串联电路,S 闭合前的谐振频率与品质因数为 f 0与Q , S 闭合后的谐振频率与品质因数为 f 0' 与 Q ',则 00f f '=,Q < Q '。( )

4.RLC 并联的交流电路中,当改变电路频率出现谐振时,则此时电路端口的阻抗值最小。 ( )

5.若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电感增加至原来的4倍(R 、C 不变),则谐振角频率应变为原来的2倍。 ( ) 三填空题

1.图示电路,当发生串联谐振时,其谐振频率 f 0 = ( )。

2.电感L = 50mH 与电容C = 20μF 并联,其谐振角频率ω0 = ( );其并

联谐振时的阻抗Z 0 = ( )。

3.RLC 串联电路如下图所示,则电路的谐振角频率 ω0 = ( ),电路的品质因数Q = ( )。

4.RLC 串联电路中,R = 50 Ω,L = 50 mH ,C = 10μF ;电源电压U S =100V ,

则谐振时电流I = ( );品质因数Q = ( )。

5.RLC 串联电路中,当L 、C 参数不变,R 逐渐减小时,谐振频率 f 0 ( );特性阻抗ρ ( );品质因数Q ( );谐振时的等效阻抗Z 0

( )。

6.RLC 串联电路接于正弦电压V 1000

sin 2100t u =,电路品质因数Q = 1;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u R = ( )V ;u L = ( )V ; u C =

( )V 。

四、计算题

1.RLC 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 f 为500Hz 时发生谐振,此时容抗X C =- 314Ω,

且测得电容电压U

C

为电源电压U的20倍,试求R、L、C的值。

2.电感为0.3mH、电阻为16 Ω的线圈与204pF的电容器串联,试求:(1)谐振

频率f

0;(2)品质因数Q;(3)谐振时的阻抗Z

3. 图示电路,已知L

1= 0.1H,L

2

= 0.2H,M = 0.1H,R

1

= 5Ω,R

2

= 10Ω,C = 2μF,

试求顺接串联与反接串联两种情况下电路的谐振角频率ω

0和品质因数Q。

4. 一RLC串联谐振电路,谐振时ω

= 1000 rad/s,外加电压U = 100 mV时,

电容电压U

C

= 1V,电流I = 10 mA。试确定RLC的值

本章作业:计算题1、2、3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习题 一、选择题 串联谐振电路的 Q 值越高,则 (D ) (A) 电路的选择性越差,电路的通频带越窄 (B) 电路的选择性越差,电路的通频带越宽 (C) 电路的选择性越好,电路的通频带越宽 (D ) 电路的选择性越好,电路的通频带越窄 串联电路谐振时,L 、C 储存能量的总和为 (D ) (A) W = W L + W C = 0 (B) 22 1 LI W W W C L =+= (C) 2 2 1C C L CU W W W =+= (D ) 2C C L CU W W W =+= 3.R L C 串联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D ) A .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为最大值 B .谐振角频率LC 10= ω C .电阻吸收有功功率最大 D .阻抗的模值为最大 4. RLC 串联电路在0f 时发生谐振。当电源频率增加到02f 时,电路性质呈 (B ) A. 电阻性 B . 电感性 C. 电容性 D. 视电路元件参数而定 5.下面关于RLC 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 品质因数越高,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B. 品质因数高的电路对非谐振频率的电流具有较强的抵制能力 C. 品质因数等于谐振频率与带宽之比 D . 品质因数等于特性感抗电压有效值与特性容抗电压有效值之比 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100,若U R =10V ,则电源电压Us 、电容两端电压U C 分别为 ( A ) 、1000V B. 1000V 、10V C. 100V 、1000V D. 1000V 、100V 二、判断题

1.图示电路,R << 0L,保持U S 一定,当发生谐振时,电流表的读数最小。 (×)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均为最大。(×) 3.图示RLC串联电路,S闭合前的谐振频率与品质因数为f0与Q, S闭合后 的谐振频率与品质因数为f 0'与Q ',则 f f' =,Q < Q '。(×) 并联的交流电路中,当改变电路频率出现谐振时,则此时电路端口的阻抗值最小。(×) 4.若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电感增加至原来的4倍(R、C不变),则谐振角频率应变为原来的2倍。(×) 三填空题 1.图示电路,当发生串联谐振时,其谐振频率f 0= ( C M L L) 2 ( 2 1 2 1 + + π )。 2.电感L= 50mH与电容C= 20F并联,其谐振角频率 = ( 1000rad/s );其并联谐振时的阻抗Z = ( )。 串联电路如下图所示,则电路的谐振角频率 = ( 500rad/s ),电路的品质因数Q = ( 100 )。

电路基础第1章习题解答.docx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习题解答 1-1 题 1-1 图所示电路,求各段电路的电压 U ab 及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元件是消耗功 率还是对外提供功率 2A b 1A b a -8A b a - a + 6V + -8V - + -10V - (a) (b) (c) -2A b a -1A a -2A a + - b -+ b - -6V + -8V 16V (d) (e) (f) 题 1-1 图 解 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及题给条件,得 ( a ) U =6V, P =6×2= 12W 消耗功率 ab ( b ) U ab =-8V , P =1×(-8)=-8W 提供功率 ( c ) U ab =-10V, P =-(-8) (-10)=-80W 提供功率 ( d ) U =-8V, P =-(-2) (-8)=-16W 提供功率 ab ( e ) ab =-(-6)=6V,=-(-1) (-6)=-6W 提供功率 U P ( f ) U ab =-16V, P =(-2) 16=-32W 提供功率 1-2 在题 1-2 图所示各元件中, 已知:元件 A 吸收 66W 功率,元件 B 发出 25W 功率; 元 件 C 吸收负 68W 功率,求 i 、 u 和 i 。 A B C i A -5A i C A - - B + + C - + u B -4V 6V 题 1-2 图 解 根据题意,对元件 A ,有 A =6 A =66, i A ==11A P i 对元件 B ,有 B =-5 B =-25, B ==5V P u u 对元件 C ,有 P C =-4 i C =-68, i C ==17A 1-3 题 1-3 图所示电路中, 5 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I 1=-2A ,I 2=3A , I 3=5A , U =70V ,U =-45V , U =30V , U =-40V , U =-15V 。 1 2 3 4 5 (1)试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元件是负载 (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验证功率平衡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电路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两灯均发光且L1灯比L2灯亮,电流表A1示数为0.3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1测的是灯L2的电流 B.L1两端的电压比L2两端的电压大 C.A2的示数一定大于0.3A D.通过L1的电流比L2的电流小 2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盏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泡L1处短路 B.灯泡L2处短路 C.灯泡L1处断路 D.灯泡L2处断路 3 . 从欧姆定律可导出R=U/I,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A.当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不管电压或电流如何变化,电阻不变

C.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增大2倍 D.当电流增大2倍时,电阻减小2倍 4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现将电流表A1串接在电路a、b、c、d中的某一处,闭合电键S,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A与A1示数的比值变大,则电流表A1串接在 A.a点B.b点C.c点D.d点 5 .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电流、电压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家用电冰箱工作电流约10 mA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 C.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0 A 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220 V 6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则电路的故障情况可能是() A.灯L断路B.灯L短路C.电阻R断路D.电阻R短路 7 . 小强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工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是: A.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 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功能,灭蚊网和照明灯可同时工作或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 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几盏照明灯和其他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电子电路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部分:作业、课堂举例 第二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图中C 点的电位U C 为( C )。 2. 二端网络N 的外特性如图所示,其等效电路是( D )。 A . B . C . D . 3.电路如下左图所示,a 、b 两点间的阻值近似等于( B )。 A. 0.5k Ω B. 2k Ω C. 1k Ω D. 100k Ω 4. 图示有源二端网络戴维南定理的等效电阻R 0为( C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电源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是经电源外部由负极指向正极; B .电源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是经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 C .电源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是经电源外部由正极指向负极; D .电源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是经电源内部由正极指向负极。 A .9V B. -9V C . 0V D. 4.5V A .8Ω B. 5Ω C .3Ω D. 2Ω

6. 电路如图所示,其支路共有( B )。 7. 电路如图所示,则a 、b 两点间的电位关系为( C )。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叠加原理适用于任何电路。 B.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都可以叠加。 C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中电流或电压的计算,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D. 叠加原理只能用来计算线性电路中的电流。 9.直流电路如上右图所示,E=15V ,I k =5A ,R=5Ω,恒压源E 的工作状况是( A )。 A.吸收功率30W B.发出功率30W C.吸收功率75W D.发出功率75W 10.如图所示的无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R=( B )。 二、填空题 1.已知图中U ac = -1V ,U ab = 4V ,则U bc = -5 V 。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开路、通路和__短路 _。 3.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元件A 的功率P= -50 W 。 4.电路如图所示,I B =5A ,I C =-3A ,则I A = 8 A 。 A .3条 B. 5条 C .6条 D. 8条 A .V a -V b =U 1+U 2 B. V a -V b =-U 1+U 2 C .V a -V b =U 1-U 2 D. V a -V b =-U 1-U 2 A 、10Ω B 、15Ω C 、20Ω D 、30Ω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3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十一章单元检测(三)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两个小灯泡L1、 L2的额定电压均为“3V”。实验中开关 S始终闭合,其它三个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若要使L1、L2正常发光,则两灯应该 (选填“串联”或“并联”);为满足要求,只需闭合开关即可。 2.学习了滑动变阻器以后,小明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调光灯,装 置如图所示,他把滑动端的金属夹首先夹在了铅笔芯的B端,这样做的目 的是金属夹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这一看不见的变化可由看得见 的现象来呈现,即通过分析,此简易调光灯还有一些不足, 请提出一种改进意见: 3.有关资料表明,人体出汗时电阻为200Ω—800Ω,若此时入接 触220V照明电路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 mA mA,这么大的电流将会对人造成生命危险。安全电压是指的电压。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Sl、S2断开时,灯泡串联;当开关S、S1、S2均闭合时,灯泡并联,此时电流表测的是中的电流。 5.如图所示,电阻R1=R2=4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的示数为0.75A,此时电路是联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是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的总电阻是Ω,电流表的示数是 A 6.1s内通过横截面积为l00mm2的导体的电荷量是20C,则导体的电流是 A,如果导体的横截面积是40mm2。其他条件不变,则导体中的电流是 A。 7.2006年6月6日,世人瞩目的“天下第一爆”——三峡工程三期上游围堰爆破成功。据报道,爆破中采用了四千只电子雷管,为了使每只雷管互不影响,应把这些电子雷管联接入电路 中。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

电路第1章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1-1 说明题1-1图(a )、(b )中: (1)u 、i 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2)ui 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 )中0u >、0i <,图(b )中0u >,0i >,元件实际发出还是 吸收功率? 解(1)图(a )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图(b )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 非关联的。 (2)图(a )中由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所以ui 乘积表示元件吸收的 功率。图(b )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所以ui 乘积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图(a )中0u >、0i <,所以0ui <。而图(a )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关联 的,ui 乘积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吸收的功率为负,所以元件实际是发出功率;图(b )中0u >,0i >,所以0ui >。而图(b )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ui 乘积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发出的功率为正,所以元件实际是发出功率。 1-3 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一部分元件发出的总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试校核题1-3图中电路所得解答是否正确。 解:由图可知元件A 的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其余元件的电压电流均为关联参考方向,所以各元件的功率分别为 605300W 0A P =?=>发 发出功率300W , 60160W 0B P =?=>吸 吸收功率60W , 602120W 0C P =?=>吸 吸收功率120W , 题1-1图 题1-3图

40280W 0D P =?=>吸 吸收功率80W , 20240W 0E P =?=>吸 吸收功率40W , 电路吸收的总功率为601208040300B C D E p p p p p W =+++=+++= 即元件A 发出的总功率等于其余元件吸收的总功率,满足功率平衡。 1-4 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 和i 的约 束方程(即VCR )。 解(a )电阻元件,u 、i 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R i = 104 i (b )电阻元件,u 、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 (c )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u = 10V (d )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u = -5V (e) 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i=10×10-3A=10-2A (f )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i=-10×10-3A=-10-2A 1-5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10Ω10V 题1-4图 题1-5图 题1-5图 题1-5图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 1、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 2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3、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 电源对外供电时,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实验中常用的有单刀单掷开关和单刀双 掷开关。开关在连入电路时,应该是断开的,在确认电路连接无误时,再闭合开关。 5、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 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又叫闭合电路)。 断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用电时一定要避免短路。 7、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 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应该:①使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②尽量避免交叉;③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 二、组装电路 1、电路的连接方式分:串联和并联两种。 2、串联电路:电路中的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流经第一个元件后又依次流经其他的元件。 串联电路中,中要有某一个元件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3、并联电路:电路中的一些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电路中的电流分为几个 分支,分别流经几个元件。并联电路中一个支路的用电器断开,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可以正常工作。 三、电流 1、电流:自然界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当导体中的电荷沿一定方向移动时, 导体中就会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 极流向负极。 3、电流用符号是I,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 1A=103 mA,1mA =103μA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第11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重点 1. 网络函数 2. 串、并联谐振的概念; 11.1 网络函数 当电路中激励源的频率变化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将跟随频率变化,从而导致电路的工作状态亦跟随频率变化。因此,分析研究电路和系统的频率特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 频率特性:电路和系统的工作状态跟随频率而变化的现象,称为电路和系统的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 1. 网络函数H (j ω)的定义 在线性正弦稳态网络中,当只有一个独立激励源作用时,网络中某一处的响应(电压或电流)与网络输入之比,称为该响应的网络函数。 ) ()()(ωωωj E j R j H def ??= 2. 网络函数H (j ω)的物理意义 ● 驱动点函数(同一点处的电压电流的函数关系) 激励是电流源,响应是电压 ) j ()j ()j (ωωωI U H &&= 策动点阻抗 激励是电压源,响应是电流 ) j ()j ()j (ωωωU I H &&= 策动点导纳 ● 转移函数(传递函数,不同点处的电流电压关系) a. 激励是电压源 )j ()j ()j (1 2ωωωU I H &&= (转移导纳) ) j ()j ()j (12ωωωU U H &&= (转移电压比) b. 激励是电流源

)j ()j ()j (12ωωωI U H &&= (转移阻抗) ) j ()j ()j (12ωωωI I H &&= (转移电流比) 注意: 1. H(j ω)与网络的结构、参数值有关,与输入、输出变量的类型以及端口对的相互位置有关,与输入、输出幅值无关。因此网络函数是网络性质的一种体现。 2. H(j ω) 是一个复数,它的频率特性分为两个部分: 幅频特性:模与频率的关系 ωω|~)(j |H 相频特性:幅角与频率的关系 ωω?~)(j 3. 网络函数可以用相量法中任一分析求解方法获得。 注意: ● 以网络函数中j ω的最高次方的次数定义网络函数的阶数。 ● 由网络函数能求得网络在任意正弦输入时的端口正弦响应,即有 ) j ()j ()j (ωωωE R H &&= → )j ()j ()j (ωωωE H R &&=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1 A、 2 A,若把1 A、 2 A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1 A、 2 A的示数相同 B.图甲中的1 A、 2 A的指针偏角相同 C.图乙中的1 A、 2 A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 D.图乙中的1 A、 2 A的指针偏角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 AB.图甲中的A1、A2并联,表头的电压相等,电流相等,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量程不同的电流表读数不同,故A错误,B正确; CD.图乙中的A1、A2串联,A1、A2的示数相同,由于量程不同,内阻不同,电表两端的电压不同,流过表头的电流不同,指针偏转的角度不同,故CD错误。 2.有一条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通过的电流为I.已知铜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电子的电量为e.若认为导线中每个铜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可表示为() A. A IM SN ρεB. A I MSN ρ εC. A IMS N ρεD. A IM SN ρ ε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导线中自由电子从一端定向移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则导线的长度为: l vt = 体积为 V Sl Svt == 质量为

m vtS ρ= 这段导线中自由电子的数目为 A A m vtS n N N M M ρ= = 在t 时间内这些电子都能通过下一截面,则电流: q ne I t t = = 代入解得, A vSN e I M ρ= 解得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 A M v SN e ρ= 故A 正确,BCD 错误. 3.小灯泡的电流I 随所加电压U 变化如图所示,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的切线,PQ 为U 轴的垂线,PM 为I 轴的垂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1 2 U I C .在电路中灯泡L 两端的电压为U 1时,跟灯泡串联的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I 1R D .对应P 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 所围的面积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I -U 图象的割线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电压增大时割线斜率减小,电阻增大,选项A 正确; B .由图象知P 点对应的电压为U 1,电流为I 2,因此小灯泡的电阻为: R = 1 2 U I 选项B 正确; C .在电路中灯泡L 两端的电压为U 1时,跟灯泡串联的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I 2R ,选项C 错误; D .I -U 图象中矩形PQOM 所围的面积UI 表示对应P 点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选项D 正确。

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对于一个简单电路的组成,金属外壳的手电筒的干电池是电路中的小灯泡是电路的,按纽是电路的,手电筒的外壳相当于电路的。 2、某电路中连有两只灯泡,一只开关,当开关闭合,两灯均发光。若拧下其中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就熄灭,则两灯肯定是联;若拧下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仍发亮, 则两灯肯定联。 3、有A、B、C、D四个带电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B带正电,则D带电荷。 4、测量电路中电流的仪表叫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5、手电筒中的电流约200mA= A计算机中的电源电流约100卩A= m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V 合mV,家庭生活用电的电压是V,合K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V。 6、如图6所示电路,若电流表A 1示数为0. 5A , A 2示数为0. 9A ,则通过L l的电流为A,通过L 2的电流为A。 7、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2、S 3闭合,S 1断开时,灯L 1、L 2是______ 联,当S 2、S 3断开,S 1闭合时,L 1、L 2是________ 。当S 2断开,S 1、S 3闭合时,灯___ 亮,当S 1、S 2闭合时,会发生______ 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9V ,当开关闭合时,灯L 1两端的电压也为9V ,则产生

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 。 9.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200mA= _____ A (4 2.5KV= _____ V (2 3 10-2 A= _____ 卩 A (5 1 000 V= ____ 卩 V (3 53mA=0 A (6 300mV= _____ V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0 引,则该通草球( A 一定带负电 B 一定带正电 C 一定不带电 D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11、 .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A . 1.8A B. 0.36A C .可能是1.8A ,也可能是0.36A D.可能是1.4A ,也可能是0.33A 12、 每当节日的夜晚,许多高大的建筑物都要用成千只灯泡装点起来,点亮的 灯泡映出建筑物的轮廓,显得美丽、壮观,这些灯泡是( A 并联 B 串联 C 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 无法判断13、下列电路图与实物 图一致的是 (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真题汇编[解析版]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真题汇编 [解析版] 一、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四盏灯泡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a 、c 灯泡的规格为“220V 40W”,b 、d 灯泡的规格为“220V 100W”,各个灯泡的实际功率都 没有超过它的额定功率,则这四盏灯泡实际消耗功率大小的顺序是 A .a d c b P P P P >>> B .a c d b P P P P >>> C .a d b c P P P P >>> D .c d a b P P P P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2U P R =可得b 、d 的电阻小于a 、c 的电阻,a 、d 串联在干路,所以两灯泡的电 流相等,故根据公式2P I R =可得a d P P >,因为通过b 、c 的电流之和等于d 的电流,所以通过d 的电流大于b 的电流,b 、c 并联,电压相同,由于b 的电阻小于c 的电阻,所以b 的电流大小于c 的电流,故根据公式2P I R =可得d b P P >,b c P P >,综合可得 a d b c P P P P >>>,C 正确; 【点睛】 已知用电器的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求实际电压的功率时,要抓住电阻不变这一关键点,能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解题,难度适中. 2.一个T 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130R =Ω,2320R R ==Ω,另有一测试电源,所提供电压恒为10V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将cd 端短路,a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50Ω B .若将ab 端短路,c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海南省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强化练习含答案

2019年海南省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电路强化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 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11-3-5所示)||,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金属杆是导体 B.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 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向B 2.如图11-5-2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 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为U AB=2 V||,U BC=2 V||,U AC=4 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3.岳阳城区新投入的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均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11-1-8)||,每个按钮相当于 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4.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 灰尘 5.到商店买手电筒的小灯泡时||,用一节干电池来检验小灯泡是否完好||,下列检验方法中正确的 是() 6.你见过史上最小气的猴子吗?如图11-1-6所示||,这只猴子小气到只要你抢走它手上的香蕉||, 它就不停地大吵大闹||,你把香蕉还给它||,他就停止吵闹||。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香蕉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图11-1-6 A.开关 B.导线 C.电源 D.用电器 7.如图11-5-4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10 V||,电压表V1、V2测得的电压分别是8 V和6 V||,则 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 A.4 V B.6 V C.8 V D.不能确定 8.在如图11-10-3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2两端的电压 C.电源两端的电压 D.开关S两端的电压 9.有“0~0.6 A”和“0~3 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实验中用“0~0.6 A”这一量程||,但这一量程的刻度 值不够清楚||。某次测量中||,从“0~3 A”量程的刻度盘上发现指针正好指在2.3 A的刻度线上||,则实际电流大小为() A.0.7 A B.2.3 A C.0.43 A D.0.46 A 10.如图11-10-4所示是小明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物图||,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先闭合开 关S||,再闭合开关S1||,闭合S1后() A.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大 B.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变小 C.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不变 D.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不变 二、填空题

电路习题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习题 一、填空题。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从L和C两端看进去的等效阻抗为;L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从LC两端看进去的等效导纳为。 二、选择题。 1.图1所示电路发生串联谐振,已知U R=10V,U C=U L=12V,则电压源Us为( D )。 A. 32V B. 24V C. 12V D. 10V 图1 》 串联电路中,希望电路发生串联谐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 改变L B. 改变C C. 改变R D. 改变电源频率 串联电路中,电路发生谐振时,测得U R=10V,U C=15V,则此时电感电压U L等于( B )。 A. 10V B. 15V C. 5V D. 25V 4.图4所示,若该电路发生串联谐振,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 电路电流具有最大值 B. 阻抗Z具有最大值 C. 电源发出无功功率为零 D. 电路的有功功率具有最大值 (

I S I 1 I 2 图 4 串联电路中,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 A .电路呈现电阻性 B .谐振角频率ω0 =LC C .电路中电流具有最小值 D .U R = U C 6.图6所示L 、C 构成的电路,此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的频率ω为( A )。 A. 111/L C B. 211/L C C. 11L C D. 21L C L1 L2 C1 ~ 二、计算题。 1.图1所示,当Z=时,a 、b 端发生串联谐振 图1 2.图2所示,A )cos(23φω+=t i s , R=2Ω,调节电容,使电压φ∠=? U U ,电流表A 1的读书为5A ,求 1)电流表A 2的读数并画出相量图; 2)电流源发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3)此时电路发生了什么物理现象 A 1 A 2 R s ? + - ?U L j ωC ωj 1

(完整版)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 一、认识电路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⑴干电池: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有1号、2号、5号、7号等。 ⑵蓄电池:蓄电池也是电池中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摩托车、通讯等。 ⑶纽扣电池:电脑、手表、石英钟等。 ⑷锂电池:手机 以上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⑸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光能转化为电能。 2、电路 ⑴电路的组成: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缺少或不完整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 ⑵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保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电路的作用。(闭合或断开) ④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 ⑶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通路:正常连接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通路特征: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②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 断路特征: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原因有开关没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等 ③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用电器和导线并联,用电器被短路也就是不工作了) 短路特征:用电器不工作,电路有很大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引起火灾。 ⑷电路故障的判断 根据现象判断故障在哪里,在确定故障原因(短路、短路) 3、电路图

①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②记住常见电学元件符号(电源、单刀单置/双置、交叉导线/连接、电动机、伏特表、安培表、电铃、电阻、互动变阻器等) ③电路图要规范,画成矩形。元件不能放在拐角处。注意开关的状态。 ④双控电路图、楼道感应灯电路图。 4、实物图与电路图互相转化 ⑴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 ①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②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再找到汇合点写“合”。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负极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合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注意:画好电路图的方法: ①应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②规范地使用电路元件符号,不能自选符号: ③交叉相连的点要画粗黑圆点; ④合理地安排电路元件符号的位置,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使电路图清楚美观,并注意元件符号绝不能画在拐角处; ⑤导线要横平竖直,转弯画成直角,电路图一般呈长方形; ⑥最好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依次画电路元件,且知道在电路图中导线无长短之分的原则。 ⑦注意开关的状态,及接线的位置。 ⑵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完整版)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11-1 网络函数 11-2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 11-3 RLC 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11-4 RLC 并联谐振电路 11-5 波特图 11-6 滤波器简介 重点 1. 网络函数 2. 串、并联谐振的概念 11-1 网络函数 当电路中激励源的频率变化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将跟随频率变化,从而导致电路的工作状态亦跟随频率变化。因此,分析研究电路和系统的频率特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频率特性 电路和系统的工作状态跟随频率而变化的现象,称为电路和系统的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 1. 网络函数H (j ω)的定义 在线性正弦稳态网络中,当只有一个独立激励源作用时,网络中某一处的响应(电压或电流)与网络输入之比,称为该响应的网络函数。 def (j )(j )(j ) R H E ωωω=

2. 网络函数H(j ω)的物理意义 ⑴ 驱动点函数 激励是电流源,响应是电压 策动点阻抗 激励是电压源,响应是电流 策动点导纳 ⑵ 转移函数(传递函数) 激励是电压源 转移导纳 转移电压比 (j ) I ω(j U 1(U 1(j )I ω(j )(j )(j ) U H I ωωω= (j )(j )(j ) I H U ωωω= 21(j )(j )(j )I H U ωωω= 21(j ) (j )(j ) U H U ωωω=

激励是电流源 转移阻抗 转移电流比 注意 ①H(j ω)与网络的结构、参数值有关,与输入、输出变量的类型以及端口对的相互位置有关,与输入、输出幅值无关。因此网络函数是网络性质的一种体现。 ②H(j ω) 是一个复数,它的频率特性分为两个部分: 幅频特性 :模与频率的关系 ()H j ωω - 相频特性:幅角与频率的关系 ()j ?ωω - ③网络函数可以用相量法中任一分析求解方法获得。 例1-1 求图示电路的网络函数 2 S I U ? ? 和 L S U U ? ? 解:列网孔方程解电流 _ 2 I 1 I 21(j ) (j )(j ) U H I ωωω= 21(j ) (j )(j ) I H I ωωω= 12s 12(2j )22(4j )0 I I U I I ωω?+-=??-++=??s 2224(j )j6U I ωω = ++

电路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 姓名:班级:学号: 一.参考方向功率KCL KVL 1.判断 (1)电路模型是实际电路的理想化,因而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是一致的。() (2)同一电路中,选定的参考点不同时,同一点的电位是不同的。() (3)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与路径有关。() 2.为以下二端电路指明端口电压或电流参考方向,要求使端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3.计算以下各二端电路的功率,并指明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4.判断。 1)从物理意义上来说,KCL应对电流的实际方向来说才是正确的,但对电流的参考方向来说也必然是正确的。() 2)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入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 5.(1)求i1, i2, i3, i4, i5 ; (2)求i。 6.(课堂练习)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i1=2A,i3=-3A,u1=10V,u4=-5V,试计算各元件吸收的功率。

二.电阻、电感、电容、独立电源、受控源 1.判断。 (1) 电路中u 和i 的参考方向是我们自己规定的,采用不同的参考方向,欧姆定律表达式既可以写成u=Ri ,也可以写成u=—Ri 。( ) (2) 独立电压源或独立电流源在电路中一定是发出功率的。( ) (3) 定律KCL 、KVL 和VCR 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它们同时适用于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 ( ) 2.根据描述画出对应的元件。 (1)10V 电压源 (2)2A 的电流源 (3)受控电压源 (4)受控电流源 3.已知电路元件的参考方向和伏安特性如下图,则元件的电阻为 Ω。 A. B. — C. 2 D. —2 4. 写出以下动态元件的VCR 方程(微分形式) 由以上微分形式VCR 可知,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电容元件可看作 ,电感元件可看作 。 5.我们常说的“电容电压连续性”是指电容电压的变化是连续的,表现在波形上为没有奇点;“电感电流连续性”是指电感电流的变化是连续的,其波形也没有奇点。但两者的连续变化是有前提条件的,请分别予以说明。 6. (1)一个1F 的电容,在某一时刻,其两端电压为20V ,能否由此算出该时刻的电流是多少,储能是多少为什么 (2)如果已知电压为 ,且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值为20V ,结果又如何 7. 求下图中电压(课堂练习)。 8. 求下图中电压或者电流。 9.试求图(a) 中电流i 1 ,图(b)中开路电压u 。(课堂练习) 25u t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四节电流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第四节电流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刚认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只有理解了电流的概念,才能为电压、电阻等课程的学习做充分准备,学生通过实验掌握使用电流表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同时也为学习下一章欧姆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对于电学知识还是没有太多的基础,应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自己的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知道电流的符号,知道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知道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2.知道电流的国际单位及其符号.了解一些常见的用电器的电流值. 3.知道电流表的作用及其符号,能够辨认表盘量程和分度值.能够独立正确操作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 4.知道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流概念的建立,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教学难点:电流概念的理解,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将电流表正确接入串、并联电路中. 电流概念很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把电流类比成能看得见的、学生更熟悉的水流,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串、并联中电流规律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可以让学生做实验,体验整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再通过观察总结成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教师播放图11-4-1图片. 提问:你知道闪电是怎么形成的吗?

电路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 1.由某元件一端流入该元件的电荷量为q =(6 t 2-12 t )mC ,求在t =0和t =3s 时由该端流入该元件的电流i 。 解: ()t i = dt dq = ( )dt t t d 1262-()mA 1212-=t ()mA ,0时s t =∴ i () t 0 =t =mA 12- ,3时s t =∴ i ()t 3=t =3mA 241212=-? 2.由某元件一端流入该元件的电流为 i =6 t 2-2 t A ,求从t =1s 到t =3s 由该端点流入该元件的电荷量。 解: ()= t i dt dq ][()?=∴2 1 21,t t dt t i t t q () ?-= 2 1 262 t t dt t t () 21 2 32t t t t -= 从t=1s 到t=3s,由该端流入的电荷量为 ][3,1q =() 1233222331 2 3?--?=-t t ()C 441=+ 3.一个二端元件的端电压恒为6V ,如果有3A 的恒定电流从该元件的高电位流向低电位,求(a )元件吸收的功率;(b )在2s 到4s 时间内元件吸收的能量。 解:()1元件吸收功率W p 1836=?= ()2在2s 到4s 时间内元件吸收的能量 ()dt t dw p = ][21,t t w ∴()?=2 1t t dt t p []4,2w ()J dt 3624181842 =-== ? 4.一个二端元件吸收的电能w 如图题1-4所示。如果该元件的电流和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

且A π1000 cos 1.0t i =,求在t =1ms 和t =4ms 时元件上的电压。 13 10 图题1-4 解: dt dw p = 又ui p = i dt dw u = ∴ 在()ms t 20-=时 ()mJ t w 5= ()V t i i dt dw u π1000cos 1.05 5= ==∴ ()V u t 5010 1000cos 1.05 3 1 -=?= ∴-= 在()ms t 82-=时 ()22 810 1310---=-t w ()mJ t w 92 1 += ()V t t i dt dw u ππ1000cos 51000cos 1.021 ===∴ () ()V u t 510 41000cos 5 3 4 =??= ∴-=π 5.求图题1-5中各电源所提供的功率。 2A 6V -9V (a) (b) (c)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