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尚学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部分

张尚学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部分

张尚学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部分
张尚学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部分

张尚学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部分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货币:(1)货币是贵金属、是财富。(2)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3)货币是名目或符号。(4)货币是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5)货币是普遍被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6)货币是“流动性”。(7)货币是信用关系的载体。

价值尺度:交易、借贷、工程建设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对标的物价值的计算和测量,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单位,可用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劳务、资产、负债、工程等的价值量大小,使各种价值物相互之间可以方便的进行比较,货币的这种功能被称之为价值标准(尺度)或计算单位。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易中充当媒介,才使得商品在不同主人之间顺利地实现了转换或流通,从功能的角度出发,货币首先表现为一种流通手段或交易媒介。

储藏手段:当货币被当做价值或财富而为人们保存起来、退出流通并处于静止状态时,就是其发挥价值储藏功能的时候,货币因此被看做是一种价值储藏手段。

支付手段: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种种支付,如清偿债务、交纳赋税、借贷、支付租金、利息、工资等,都是用货币完成的,因此,货币是一种支付手段或延期偿付标准。

铸币:一种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的金属货币便产生了,这就是铸币。纸币:纸币根源于铸币。国家有意铸造不足值的货币,用来集中更多的社会财富。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相背离的程度也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国家强制发行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纸币来充当流通手段。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指币材的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只凭借发行者的信用而得以流通的货币。

银行券:可称为可以兑现的信用货币,因为它是由银行签发,交给持有人以保证向其对付金银货币的债务凭证。

存款货币: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了非实体化的存款货币的形式,人们的货币只有一小部分以现金(钞票和铸币)的形式持有,大部分以记账符号的形式存在于银行的账面上。

电子货币:用电脑储存和处理,无需借助纸质工具即可用于广泛支付的预付来人票据。主要由两种形式:一种是卡式货币,另一种是软件式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制造、发行、流通、使用等基本方面所做的法律规定,或者说,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组织形式和流通结构。

本位币:之按照法定的货币单位制造的货币,它是一国的基本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一般与本位币保持固定比例,其实质是本位币的一个可分部分。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金属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法定货币为白银或银币。实行银块流通的国家,以白银的一定重量单位为价格标准或货币单位。实行银铸币流通的国家,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其包含的实际价值相等。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自由出入国境,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等量白银。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金属货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征是金银两种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两种金属及其铸币可以自由兑换,可以自由出入国境。三种具体形式: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

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

金币本位制:基本特征是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货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限制其他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块本位制下,银行券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国内兑换金

块,但有数额和用途方面的限制。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作为流通中货币主体的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贵金属(金或银)不再作为本位币进入流通,货币单位也不规定含金量,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第二章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利率:利息率是一定时间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

单利:单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

复利:复利法是单利法的对称,是指将按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官定利率:又称为“法定利率”,是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

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公定利率:由非政府金融行业自律性组织确定的利率称作公定利率,通常是由银行公会确定的各会员银行必须执行的存贷款利率。

市场利率:是按照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即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包括借贷双方直接融资时商定的利率、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息按借贷双方事先约定的利率计算,而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多用于较长期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

基准利率:是指在利率体系中处于核心或基础地位的利率,它的变动会引起其他利率的相应变动,并且会引导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西方国家,它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我国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差别利率: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同部门、不同期限、不同种类、不同用途和不同信用能力的客户的存贷款制定不同的利率。

名义利率: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条件下的利率。

拆借利率:是银行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一级市场利率:是指债券发行时的收益率或利率,一般将其作为计算债券发行价格的依据,它能够反映债券发行成本的高低,是衡量债券收益的基础。

二级市场利率:是指债券流通转让时的收益率,它真实地反映了市场中金融资产的损益状况。利率结构:市场中的利率多种多样,各种不同种类和期限的金融工具,其利率往往不同,所以我们还必须了解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即利率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相同期限的证券的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证券所承担

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利率的期限结构指具有相同风险及流动性的证券,其利率随到期日的时间长短会有所不同。

预期假说:它是基于以下假设成立的:(1)投资者是典型的经济人,即追求利润最大化;(2)投资者对证券的期限没有偏好,各种期限的证券可以互相替代;(3)交易成本为零;(4)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5)完全替代的证券具有相同的预期收益率;(6)投资者对证券的预期准确,并依据该预期收益做出相应行为。该理论的基本命题是,长期利率相当于在该期限内人们预期出现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因而收益率曲线反映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综合预期。市场分割假说:期限结构的市场分割假说认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往往不同,因此每个投资者一般都有自己偏好的某个特定品种的证券,由此导致各种期限证券的利率由该种证券的供求关系决定,而不受其他期限的证券预期回报率的影响。

选择停留假说:基本命题是,长期证券的利率水平是等于在整个期限内预计出现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再加上一定的风险补偿,也就是流动性升水。这是由于证券的期限越长,本金价值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投资者一般倾向于选择短期证券,但是借款人却偏向于发行稳定的长期证券,结果就是借款人要使投资者购买长期证券,就需要给投资者一定的风险补偿,这就造成了长

期利率高于当期短期利率和未来短期利率的平均值的情况。

利率管理体制:一个国家经济和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取决于该国的经济体制以及这种体制下的经济和金融业服务。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变化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息息相关,经历了一个由严格管制到逐渐放开和探求市场化机制的过程。

第三章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中介:

动态概念:在货币资金运动和信用活动中为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提供信息、设施、信贷服务、结算服务、投资服务、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等金融性服务的活动。

静态概念:专门从事金融性服务活动的机构。

广义概念:能导致货币资金在不同经济主体间转移或融通的金融服务活动和相应的金融机构。狭义概念:银行存贷款活动都是金融中介活动,但将资金大量从商业银行、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转移到国债和其他证券的现象是非中介化,如证券市场的证券发行、交易。

信息不对称: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的情况。

交易成本:任何金融交易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包括为货币资金所支付的价格即利息、为交易而花费的时间、精力和代理人佣金等。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主要经营工商业放款的综合性、多功能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通过吸收存款集中闲散资金,通过发放贷款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充当资金贷出者与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并赚取利差收入。

支付中介:为客户保管货币,代客户进行各种支付,充当社会经济主体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是商业银行最早的职能。

信用创造:一是创造了可替代货币的信用流通工具;二是通过派生存款创造货币。负债业务:

1.自有资本 (普通股股本、无偿还期的优先股股本、资本盈余、未分配利润、资本储备金、其他准备金等;债务资本 )意义:银行信誉的基础;维持业务经营的基本前提;资本比率要求可限制银行不合理的资产扩张。对资本充足度的正确理解。

2.存款业务经营管理要求:重在提高稳定率 ;注重降低存款成本率 ;吸收存款要与资产安排相匹配 ;注重规模效益

3.其他负债业务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占用资金,等。资产业务

1.贷款业务经营管理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制定好贷款经营的基本政策;安排好贷款资产组合;确定贷款限额;科学合理地划分贷款权限;作好贷款信用分析;确定合理的贷款价格;监控贷款质量

2.投资业务意义;获取收益;降低风险;补充资产流动性;类型:政府证券投资、政府机构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和公司证券投资

中间业务:为客户办理支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主要有:汇兑业务、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咨询业务等。

核心存款:美国经济学家罗斯将活期存款和以较低成本吸来的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称为核心存款。

资本充足比率: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后,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再贴现:商业银行把为客户办理贴现业务时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卖给央行获得资金,央行通过调再贴现率和控制贴现额的方法进行信用调控

同业拆借:商业银行和其他金机间的临时借款.主要用于解决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期限很短,一般为1天/夜(隔日放款、隔夜放款),利息按日计算,与市场利率挂钩。

金融债券:银行为出资者开出的债权证书,不到期不能兑现,用于筹集中长期资金而不用向央行交准备金,资金稳定程度高

回购协议:银行将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暂时卖出,并议定于规定期限按确定价格从卖方重新赎

回的方式。实质是以金融资产做担保的短期融资。付息通过买卖差实现,一般低于同业拆借,期限通常为一个营业日

信用分析: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系统的估价和分析。

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公司并购或资产重组、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投资顾问等多种业务的投资性金融机构。其基本特征是综合经营资本市场业务。证券承销:公募发行条件下,投行以承销商身份依协议包(分销)发行人的有价证券证券交易:投资银行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作为经纪商从事代理证券买卖业务,以获得佣金收入,作为自营商,运用自有资本自行买卖证券,从中赚取买卖差价的经营活动

公司并购:投资银行在公司收购兼并活动中,作为代理人为客户公司提供决策和财务服务,或作为产权投资商直接投资于并购公司产权,获取产权交易差价的业务活动

风险资本:多指用于支持创业期或快速成长期的为上市的新型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起和成长的资本(又称创业资本)"二板市场"。

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经济组织,是以吸收保险费的形式建立起保险基金,用于补偿投保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发生的经济损失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经营类证券公司:证券承销商、证券经纪商和证券自营商。

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证券评级机构。

证券结算登记公司。

证券金融公司或称证券融资公司

信托公司:以受托人身份经营信托及投资业务的金融企业。信托公司经营的业务可大体分为货币信托和非货币信托两类。

租赁公司专门经营租赁业务的经济组织,由制造商独立创办,或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出资创办或管理。

投资基金:以追求投资收益回报为目标,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由发起人以发行基金单位方式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汇集起来,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以组合投资方式将资金运用于各种金融资产投资的投资组织形式或集合投资制度。

公司型基金: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资基金公司,依据公司章程经营,一般具有永久性且投资者为公司股东参与机经经营决策

契约型基金:由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构成的法律约束体,依据基金契约条款经营,随契约有效期满而终结,投资者不参与基金决策而是单纯受益人。

第四章金融市场和现代融资

金融市场:为各种金融活动和金融商品交易提供的场所、设施、规则、组织形式,以及由各种金融活动和金融商品交易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的总和。

直接金融市场:由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融资所形成的市场

间接金融市场: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进行融资所形成的市场

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指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商品交易的市场,包括同业拆借、票据、国库券、回购协议和大额存单市场等

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商品交易市场,包括以债券和股票为主的有价证券市场和银行中长期借贷市场

一级市场:即发行市场,筹资者将设计开发出的金融商品首次出售给投资者时所形成的交易市场,如债券、股票发行市场

二级市场:即流通市场,指已发行出去的票据和证券等在不同投资者间再次转让买卖的市场证券交易所:一种集中性的交易市场,有严格的入市条件和统一的交易规则、清算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

场外交易市场:一种在证券交易所之外的证券买卖市场。

票据市场:办理票据承兑贴现抵押等业务而进行短期融资的市场

拆借市场:金融机构间买卖各自在央行存款账户上的存款金额所形成的市场短期存贷市场:商行以各种方式吸收存款,并向工商企业和个人等提供短期贷款所形成的市场定期存单市场:签发和买卖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所形成的市场国库券市场:国库券发行和买卖所形成的市场

有价证券市场: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所形成的市场,主要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回购协议市场:通过回购协议形成出售证券、融入资金所形成的市场,资金需求者卖短期证券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价格向资金提供者买回所卖证券期货市场:以成交后按约定的后滞时间交割的方式进行交易的市场。

有价证券:具有一定票面金额并能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财产所有权凭证或债权凭证,主要指债券和股票

股票价格指数:运用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反映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或某类股票价格平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指标

远期合约: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以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远期货币协议:一种进行远期外汇交易而签订的协议,在这种协议下,外汇买卖成交时,交易双方无须收付对应货币,而是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进行结算与交割。

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双方为避免将来利率波动的风险,或为在将来利率波动时获取投机收益而签订的一种协议。交易双方约定从将来某一确定的日期开始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借贷一笔利率固定、数额确定,以具体货币表示的名义本金。

期货合约:为进行期货交易而制定的标准化合同或协议。

期货标的物:指进行交易的商品或货币、证券、股票价格指数等金融产品

货币期货:买卖双方在将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进行两种货币交换的期货合约。利率期货:买卖双方在将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对一定数量的具有利息和期限的金融商品进行交割的期货合约。

场上买卖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

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套利:指在某种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价格的

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无风险收益。套利指从纠正市场价格或收益率的异常状况中获利的行动。异常状况通常是指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出现显著差异,套利即低买高卖,导致价格回归均衡水平的行为。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代表股票市场平均价格水平)作为交易

标的物的一种金融期货。

期权合约:一种约定选择权的合约,即对标的物的"买的权力"或"卖的权力"进行买卖而签订的合约。这种合约规定,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即合约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标的物(实物商品、证券、期货合约等),也可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放弃买或卖的权利,在买方选择行使权利时,卖方必须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买方购买这种选择权必须付出的费用是其向卖方支付的期权费或权利金。

欧式期权:买者只能在期权到期日才能行使买或卖的权利。

看涨期权:是合约购买者具有从合约卖出者那里买进某种标的物的权力的期权

合约。看跌期权:是合约购买者具有向合约卖出者售出某种标的物的权力的期权合约。利率互换: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名义本金和计息方式,用一种货币向对方支付利息。

货币互换: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本金额和利率,相互

交换不同的货币。 MM:假设条件:1、资本市场是完善的,股票和债券无交易成

本;2、投资者个人的借款利率与企业的借款利率相同,且无负债风险;3、投资者可按个人意愿进行各种套利活动,不受任何法律的制约,无公司和个人所得税;4、企

业经营风险的高低用息税前盈利的标准差衡量;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同,则它们所属的经营风险也相同;5、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收益及风险的预期是相同的;6、企业的增长率为零,即息税前盈利EBIT固定不变,财务杠杆收益全部支付给股东;7、各期的现金流量预测值为固定量,构成等额年金,且会持续到永远。

定理?:“任何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按照与其风险程度相适应的预期

收益率进行资本化的预期收益水平”

定理?:“股票每股预期收益率应等于处于同一风险程度的纯粹权益流量相适应的资本化率,再加上与其财务风险相联系的溢价。其中财务风险是以负债权益比率与纯粹权益流量资本化率和利率之间差价的乘积来衡量。

权衡理论:主要观点认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就是在负债的税收利益与破产成本现值之间进行权衡,债务结构的最优水平处在同财务杠杆边际递增相关的税收利益现值和同财务杠杆不利的边际成本现值相等之点上

融资模式:指社会资金的配置方式,即采取什么方式来实现社会资金的配置。

一、银行主导型模式和市场主导型模式。

二、私人控制型模式和市场控制型模式

三、公司融资的网络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模式

第五章货币供求和货币均衡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货币实际需求:纸币流通规律在流通中对各金属货币需求两不变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流通中的纸币总量越大,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就越小,购买力越低,即纸币贬值越严重。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的变动与物价或货币价值的

变动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或货币价值由货币数量所决定。

交易方程式:MV=PT,P作为p的加权平均,以T作为q的总计,则P即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社会商品总交易量。

剑桥方程式:M=KPY。M为一国的货币供应总量,Y为实际国民收入或国民总产值,P为平均物价水平或货币价值的倒数,K为人们手中经常持有的货币与以货币计算的国民收入之间的比例。流动偏好:货币需求是人们愿意保持货币的一种心理倾向。

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段时间内即使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平方根定律:鲍莫尔将利率因素引入交易性货币需求分析,得出平方根定律: 立方根定律:惠伦巴利率引入预防性货币需求分析,得到立方根定律: 原始存款:在货币信用领域中,把商业银行起初接受客户的现金所形成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派生存款:把通过发行贷款等资产业务创造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

货币乘数:一定的货币供应总量必然是一定的基础货币按照一定倍数或乘数扩张的结果,这个倍数称为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

货币供应量: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使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扩张为货币供应量M=BK。外生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外生变量。

内生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受经济体系内在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

货币均衡:在货币市场上既不存在实际交易量大而购买力或支付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商品滞销,也不存在实际交易量小而购买力或支付能力过多而导致商品短缺或价格上涨。

第六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经济中货币供给量超过了客观需求两,社会中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贬值,价格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即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缺口:实际总需求高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需求所形成的差额。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由于总需求的增长超过了在现行价格条件下社会可能的供给量,造成强大的货币购买力对应较少的商品和劳务,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总需求基本未变的情况下,由于工资及其他生产要素成本的增加而推动了物价总水平上涨。

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整个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因素的变化,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滞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

通货紧缩缺口:实际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需求所形成的差额。

通货紧缩: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求量,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第七章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家机关,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联邦储备体系: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能沟通与所有银行的中央银行,并对联邦储备体系的权利、只能做了规定,旨在建立一个监督和控制系统。中央银行独立性:一是目标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可以自行决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二是,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可以自行独立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法定准备金政策:央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再贴现政策:央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成本,以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它包括对再贴现率和申请再贴现金融机构资格的调整。

公开市场政策: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

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你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利率,以鼓励其发展,这有利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道义劝告:央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公告、指示、会议或与金融机构负责人直接面谈等方式,使其正确理解货币政策意图,主动采取配合措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即以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目标直接作为中间目标。

外部时滞:央行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实际影响的时间,主要由客观的经济与金融环境决定。电子货币: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第九章银行的组织、管理及发展

流动性:资产变现的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

资金分配法:根据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来选择资金的分配方向和分配比例。缺口管理法:经常在分别以营利性和流动性为重点的管理中使用,相应地成为敏感性缺口管理和流动性缺口管理。

单一银行制:银行业务完全由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立或不允许超过一定地域范围设立分支。主要是美国采用这种银行制度。

银行控股公司制:由某一集团成立以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这些银行在法律上是独立的,但是他们的经营政策和业务活动则有统一股权公司控制,银行控股公司对银行的有效控制权表现为用25%以上的投票权。

跨国银行:在许多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跨国经营金融业务的银行。全能银行:综合银行,是指不受金融业务分工限制并能够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银行。银行再造:银行为了获取成本、质量和速度等级小方面戏剧性的改变,以业务流程为核心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真实票据理论:一种指导银行确定资产运用方向的理论。

转换理论:是一种通过资产形式转换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的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贷款的偿还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

最后四章

银行经营3原则:

安全性原则:要求银行在经营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能随时应付顾客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以适当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

流动性:指资产变现的能力,一般以成本和速度衡量。

盈利性原则:商业银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追求利润最大化。

资产管理理论:银行能够主动管理的是资产而不是负债,负债由客户有无存款意愿决定。真实票据理论:银行业务应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使贷款随着商业产销过程的完成,随时从销售收入中得到偿还,以便通过资产的高流动性保证负债的高流动性。

资产转移理论:为保持资产流动性,银行应改变资产结构,将部分资金从短期贷款资产中抽回,用以购买短期证券,需要时能立即转移变为现金。

预期收入理论:贷款的偿还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只要预期收入有保证,银行就可放贷。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和资产同时银行的信贷业务,那么银行就可以主动管理资产和负债。银行只有拥有更多负债,才能有更多资产业务来获取利润。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银行必须将资产和负债联系起来,从总体上科学管理,关注资产和负债对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影响,实现资产和负债在规模、结构、利润上的协调。资金集中法:通过对资产的管理,保持信贷资金和银行自身的流动性

资金分配法:根据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来选择资产的分配方向和分配比例缺口管理法:敏感性---以谋取更大利差收益而利用利率敏感性差异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管理流动性---通过分析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差额来表示流动性,并据此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的管理方法

银行损益表(利润表):是银行在报表期间经营活动的动态体现,着眼于银行的盈亏状况,提供了经营的收支信息。

银行现金流量表:反映商业银行在一个经营期间的现金流量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的财务报表。

银行信贷:银行几首存款、发放贷款等活动的总称,它以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信用中介的金融活动为最主要形式。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信贷配给:商业银行在面临对贷款的超额需求时,不是通过提高利率来实现信贷市场的均衡的。信贷约束:指借款人的信贷需求未得到满足或完全满足的情况,即信贷人没有达到资金的最佳利用水平。

信贷紧缩:指信贷总量增长下降的过程,起产生可以从信贷市场供求双方的行为变化来认识。信贷歧视:信贷交易受贷款申请人的个人特征中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原始存款:商业银行起初接受客户的现金所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通过发放贷款等资产业务创造的存款。

商业银行监管: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和管理,它贯穿商业银行从准入到推出的全过程包括对货币政策与银行法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等。

现场检查:指商业银行监管当局派人到商业银行进行实地检查的一种监管方式非现场检查:指银行监管机构通过对银行报送的有关经营活动的报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来确定银行经营状况、风险程度的监管方式

存款保险:指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性金融机构作为投保机构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投保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时,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或代替破产机构向存款者支付存款。

银行资本:银行所拥有的永久归银行支配使用的自有资本。

核心资本:银行资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股本和公开储备之和减去商誉和对从事银行业务的附属机构的投资组成。

资本充足率:指一家银行对其风险资产的比例,即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资产。风险资产:指把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类型资产及表外项目所产生的风险资产按照规定的相应的风险权数计算相加而得出的风险资产总额。

流动性监管:确保商业银行有一定的流动性资产,使得银行能提供充足现金,能随时满足客户提

款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需求。

下面是经典古文名句赏析~~不需要的朋友,

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经典古文名篇(一);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圣人无常师;李氏子蟠,年十七

经典古文名篇(一)

1. 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马说韩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生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

3(师说韩愈(唐)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

书而习其句读(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à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并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3、货币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分为金属货币制度与信用货币制度。 4、复本位制: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5、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6、平行本位制: 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这两种货币的交换比例不加限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7、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小的货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货币给驱逐出去,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8、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汇兑平价体系、固定汇率、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并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的体系。 9、牙买加体系: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国际储备多元化、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的体系。 第二章 1、信用: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的借贷行为。 2、利息:利息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使用贷款的代价。 利息的作用:①有利于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建设; ②有利于促进企业节约资金; ③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 ⑤有利于银行本身企业化经营与金融事业的发展。 3、市场利率:随供求规律等市场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 4、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5、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 6、可贷资金理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而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 7、期限结构理论:是指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债券的收益曲线来表示。第三章 1、存款型金融机构:存款型金融机构是指通过吸收各种存款而获得可利用资金,并将之贷给需要资金的各经济主体及投资于证券等以获取收益的金融机构。 2、契约型金融机构:指与投资者签订契约,并根据契约进行风险和利润分配的金融机构。 3、投资型金融机构:是在直接金融领域内为投资活动提供中介服务或直接参与投资活动的金融机构。 第四章 1、直接融资:是指赤字单位或资金需求者在金融市场向盈余单位或资金供给者出售有价证券,直接向后者进行融资的方式。 2、间接融资:是指赤字单位或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获得英语单位或资金供应者多余资金的融资方式。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C ) A、货币金属说 B、货币名目说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D、国家的发明创造 2、(A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错误与遗漏 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C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4、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与B都可能

5、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C )。 A、原始存款 B、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储蓄存款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8.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 B、8% C、4% D、10% 11、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C)。 A、溢价 B、平价 C、折价 D、竞价 12、商品的价格( A )。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

张尚学《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银行信贷与货币创造)【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银行信贷与货币创造 一、概念题 1.银行信贷(Bank credit) 答:银行信贷是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活动的统称,它是以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信用中介的金融活动的最主要形式。银行是各种信用中介机构中最主要的机构,银行信贷是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信用中介活动。在银行信贷中,银行要介入到信用关系之中,通过自身充当债务人和债权人将资金由贷出者引向借人者。银行在吸收存款时,向客户发行债务凭证(存款凭证),客户拥有了对银行的债权并得到支付利息的承诺,其实质是将自身贷出资金的权利卖给了银行。银行将吸收存款得到的资金贷给借款人,拥有了对借款人的求偿权(贷款契约),其实质是为资金的贷出者(存款人)安排好了债权,并从中获取一定收益。 2.信贷约束(Credit constraints) 答:信贷约束(credit constrain)泛指借款人的信贷需求未得到满足或未得到完全满足的情况,即借款人没有达到资金的最佳利用水平。信贷配给是一种信贷约束,但并非所有的信贷约束都是信贷配给的结果。如果借款人在一定利率下获得的贷款小于其利润最大化的水平,可以说该借款人受到信贷约束,但只有当他想以更高的利率借款都不能如愿时,这种信贷约束才是需讨论的信贷配给。 3.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s)

答:活期存款是指无约定期限、在银行业务时间内存款客户可以随时提取或随时转让给别人的存款。严格说来,不管是个人存款还是单位存款,上述定义都是适用的。但在许多国家的金融统计中,活期存款大多专指企业及各类单位无约定期限的存款,这种存款又称“往来存款”、“支票账户存款”,而个人的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统称为“储蓄存款”。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提取现金或直接签发支票,流通性大,货币性强,故在金融统计中被归入狭义货币(M1)。活期存款由于存取频繁,银行办理此项业务所费成本较高,故除提供服务外,一般不再付给利息;当然,有些银行为招徕客户,也给活期存款付息。提取活期存款,有使用支票的,也有使用存折的。前者称为“甲种活期存款”,后者称为“乙种活期存款”。 4.信贷紧缩(Credit squeeze) 答:信贷紧缩(credit crunch)是指信贷总量增长下降的过程,其产生可以从信贷市场供求双方的行为变化来认识。它既可以是金融机构提高信贷标准发放贷款或不愿发放贷款的结果,也可以是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状况不确定性增加而减少投资需求的结果。因此,有学者将由于借贷双方的“惜贷”或“惜借”造成的借贷。活动的不活跃称为“信贷紧缩”。信贷紧缩概念强调的是信贷市场总量的增长情况,而信贷配给则指信贷市场不能通过利率的调整来消除超额需求的情况。虽然在信贷紧缩时期,由于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加大,银行更倾向于采用非价格配给的手段来供给贷款,因而信贷配给现象可能更严重,但信贷配给也可能在信贷总量快速增长的时期存在。所以,信贷紧缩是关于信贷市场总量的一个概念,而信贷配给则是信贷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平衡问题,与信贷交易量的增减无关。 5.定期存款(Time deposits) 答:定期存款是有一定存期、到期前存款人无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提取或支用的存款。存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2012级期末考试题型(彭方平) 名词解释20分5对 选择题40分20题小计算 简答题2个20分 案例分析1大题2问20分 名词解释重点: 1.Adverse selection VS Moral hazard ●Adverse Selection: the problem created b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efore the transaction occurs. In financial market it occurs when the potential borrowers who are the most likely to produce the bad credit risks are the ones who most actively seek out a loan and are thus most likely to be selected. Because of adverse selection, loans are more likely made to bad credit risks. So lenders may rather not make a loan even though there are good credit risks. ●Moral hazard: the problem created b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efore the transaction occurs. In financial market it’s the hazard that the borrower might engage in immoral activities that make the loan less likely to be paid back. Because of the moral hazard, lenders may rather not make a loan. 2.Capital market VS Money market ●Capital market: the market where long-term debt and equity instruments are traded. ●Money market: the market where short-term debt instruments are traded. 3.Eurobond VS Foreign bonds ●Eurobond: a bond denominated in a currency other than that of the country in which it is sold. ●Foreign bonds: sold in a foreign country and denominated in that country’s currency. 4.Eurocurrencies VS Eurodollars ●Eurocurrencies:存放在货币发行国境外的各国货币 ●Eurodollars: U.S. dollars deposited in banks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5.Primary market & Secondary market & OTC market ●Primary market: 筹集资金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将新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等证券销售给最初 购买者的金融市场。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大纲 主要参考书目: 米什金(美)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博迪、莫顿(美)金融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瓦什、(美)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戈德史密斯(美)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 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戴根有、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黄金老、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李杨、中国金融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目录 第一讲货币供求理论 第二讲利率理论 第三讲金融机构体系 第四讲通货膨胀 第五讲货币政策 第六讲金融监管体系 第一讲货币供求理论 第一节: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基本观点: 流通中必需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用公式表示是:执行流通手段的 货币必要量(M)=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 商品平均价格(P)×待售商品数量(T)/货币流通速度(V)即M = PT /V (二)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在当代的意义 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币流通规律不同,金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由价格总额决定;纸币流通下,商品价格水平随着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三、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1.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1)现金交易说(Cash Transaction Theory) 注重于研究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必然导致物价水平

上升,货币价值下跌;反之,亦然。 方程式:MV=PT 或P=MV/T 其中:M是流通中货币数量, T是商品和劳务的交易, P是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 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 (2)现金余额说(Cash—balance Theory) 剑桥学派是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并假设货币需求同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保持一定的比率,整个经济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方程式:Md=KPY 其中:M是流通中货币数量, P是一般物价水平, y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产出, k是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Md=M1+M2=L1+L2=L1(Y)+L2(r) 其中:Md代表对货币(现金)的总需求, M1代表为满足交易动机及谨慎动机所持有的现金数, M2为满足投机动机所持有的现金数。 3、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鲍莫尔模型(平方根定律) 托宾模型(资产组合理论) 新剑桥学派 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认为货币数量说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问题的理论,而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总财富;财富构成;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影响货币需求函数的其他因素,例如,对货币的“嗜好”程度。提出货币需求函数: M/P=f(y,W,Rb,Re,1/P×dp/dt,u) 其中:M/P为实际货币需求量 y为来自各种财富形式的恒久收入 W为非人力形式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 Re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Rb为债券的预期报酬率 1/P×dp/dt表示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新)货币银行学试卷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A卷) 武汉大学20××----20××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 经济与管理学院20××年级××专业 《货币银行学》试题(A卷) 任课老师: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 A、内在与外在 B、目的与手段 C、自发与人为规定 D、变化不一样 2. 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A、可代替金属货币 B、是一种信用凭证 C、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D、是足值的货币。 3. 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B、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 C、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D、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 4.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层次: A、M0 B、M1 C、M2 D、M3 5. 单一中央银行制主要特点是()。 A、分支机构多 B、分支机构少 C、国家只设一家中央银行 D、权力相对分散 6. 在职能分工型的经营模式下,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只有()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A、储蓄银行 B、商人银行 C、商业银行 D、信用合作社 7. 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8.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则商业银行()。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9. ( ) 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 B、中国交通银行 C、户部银行 D、中国实业银行 10. 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都不是 11.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 A、工商企业 B、城乡居民 C、政府 D、金融机构 12. 信用合作社属于()。 A.存款型金融机构 B.契约型金融机构 C.投资型金融机构 D.政策型金融机构 13. 下列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张尚学《货币银行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利息和利息率(圣才出品)

第三章利息和利息率 3.1 复习笔记 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1.利息的概念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经济主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用联系,而所有的信用活动都是以偿还和付利息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关于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不同的经济学派有不同的立场、角度和观点。 (1)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从借贷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的分析中,揭示了利息的来源,分析了利息的本质。他指出,借贷资本的运动特点是双重支出和双重回流。 双重支出是指,货币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职能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双重回流是指,职能资本家把生产出来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销售出去,取得货币,然后把借贷资本连本带利归还给货币资本家。 借贷资本的整个运动过程为:借贷资本首先以货币资本形式G 转换为商品资本W,进而又转换为生产资本P,生产过程结束后又转换为增值了的商品资本w,最后再转换为包含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G ,,这一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G G W P W G G --??,,, --。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 自马歇尔开始,对利息的研究则倾向于对利息来源的分析,认为利息是与分配理论相联系的一个范畴,利息是社会总收入的一部分,是资本所有者的报酬。 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不同,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主要从资本的范畴、人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活动等角度研究利息的来源与本质,提出了众多的学说,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资本生产率说”、“节欲论”、“时差利息论”以及“流动性偏好论”等。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首先提出并由其门徒发展的“资本生产率说”认为,资本、劳动、土地是生产的三要素,在生产中它们各自提供了服务,因此,利息、工资和地租便是它们各自服务的报酬。 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提出“节欲论”,认为资本来自储蓄,要进行储蓄就必须节制当前的消费和享受,利息就来源于对未来享受的等待,是对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消费的一种报酬。 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则认为,现在物品要比同类等量的未来物品具有更大的价值, 2.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率就成为一个尺度:如果投资额与所获利润之比低于利息率,则根本不应该投资;如果扣除利息,所余利润与投资的比甚低,则说明经营的效益不高。 马克思认为,利息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主要是因为: (1)借贷关系中,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 (2)利息虽然就其实质来说,是利润的一部分,但利息率同利润率的区别在于,利息率是一个事先确定的量,无论企业家的生产经营情形如何,都不会改变这个量。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拆出和拆入的市场。 货币制度: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支票: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从其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的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金融市场: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制度安排。 利率:借贷资金在借贷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的比率。 票据贴现: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商业银行,银行从票面金额中扣除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贵金属都是铸造本位币的材料,金币和银币同时流通的一种货币制度。 商业汇票:由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期内向指定的付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命令书。 固定利率:在整个借贷期内,利率不随借贷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动的利率。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回购:按照交易双方的协议,由买方将一定数量数额证券临时性售予买方,并承诺在到期日将该证券如数买回。 票据:具有一定格式并可以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银行汇票:银行开出的汇款凭证,交由汇款人自带或由银行寄给异地收款人,凭此向指定银行兑付款项。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浮动利率:在资金借贷期内,利率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简答题: 1、 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2、 简述金银复本位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3、 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 简述金融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 5、 简述股票和债券的区别? 6、 简述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 7、 简述债券的构成要素? 8、 简述期权与期货的区别。 9、 简述商业性贷款理论的主要观点。

专科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

专科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 重要名词: 1、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 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2、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 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3、格雷欣法则: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 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4、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 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5、衍生金融工具:原生金融工具主要有票据、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它 们是金融市场上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也是衍生金融赖以存在的基础。 6、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在二级市 场上流通转让的各种有价证券都有其票面金额,但证券时的实际成交价格却往往高于或低于它的票面金额,这种买卖时的实际交易价格,就叫做证券行市。 7、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 活动的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8、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 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起,共同构成完整的金融市场。 9、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 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10、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 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11、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流通领域中为社会公众所持有 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12、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 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13、货币政策:所包含的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 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14、金融深化:当金融业能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可称作金融深化。 15、金融压制:当由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 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

张尚学《货币银行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4-6 )章【圣才出品】

第四章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务体系 一、概念题 1.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y) 答: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y)有动态和静态两种解释。动态概念的金融中介是指在货币资金运动和信用活动中为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提供信息、设施、信贷服务、结算服务、投资服务、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等金融性服务的活动。而静态概念的金融中介则是指专门从事金融性服务活动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信托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中介的功能包括: ①克服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信息成本; ②实施规模经营和专业化操作,降低交易成本; ③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障碍,防范和降低各种金融风险; ④为交易者提供最多的收益机会和最灵活的支付机制。 2.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答: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信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某些行为人拥有别人所没有的私人信息。信息经济学是研究非对称信息下的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在信息经济学中,常常将博弈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称为“代理人”,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称为“委托人”。在这种定义后面隐含着这样一个假定:知情者的私人信息(行动或者知识)影响不知情者的利益;或者说,不知情者不得不为知情者的行为承担风险。由此,信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人一代理人的框架下分析。根据信息经济学模型,非对称信息分为以下几类:根据发生的时间划分,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的信息不对

称称为“事先不对称”,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称为“事后不对称”。研究事先不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从内容看,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者的知识不可观测,或者是指某些参与者的行动不可观测。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知识模型”或“隐藏信息模型”,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 3.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答:交易成本是指进行金融交易所要付出的一定的代价,包括为货币资金所支付的价格即利息、为交易而花费的时间、精力和代理人佣金等。交易成本的高低与交易规模和交易过程的专业化水平直接相关,分散进行的小规模的资金交易分摊在单位资金上的融资成本较高,而由金融中介机构组织的资金交易则可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众多的资金交易在同样多的交易环节、时间和固定费用下完成,分摊在每一单位资金上的成本必然降低,集中的资金交易还形成了价格的竞争机制,避免了分散交易条件下极易出现的高利贷现象,从而使资金的价格成本降低。由金融中介机构组织的交易活动采用了能够降低交易藏本的一系列专业技术,如:交易中使用了标准化的合约、交易过程得到权威评级机构的自动服务、交易得到担保机构的支持,交易中创造出多样化的可供投资者和融资者自由选择的金融工具等等,这些都是小规模的分散交易不具有的优势。 4.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答:商业银行是指利用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经营多种金融资产业务,并在负债资产业务中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追求最大利润,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是全社会资本

江西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试卷(0203C)

江西财经大学02-0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01013C 课时:48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适用对象:教学班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答题纸上写明各小题题号并在其后写出答案) 1、本票 2、金融期权 3、通货膨胀 4、货币乘数 5、货币流量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在答题纸上写明各小题题号并在其后写出答案) 1、金融工具的期限性与流动性成———比,风险性于收益性成———比。 2、我国的商业银行按体制划分有——和——。 3、所谓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市场的———,亦即———。 4、为了防范汇率风险,可采用———、———的币种选择策略。 5、凯恩斯提出的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包括两个方面:———、———。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12分)(在答题纸上写明各小题题号并在其后写出答案) 1、根据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以分为: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名义利率 D.市场利率 2、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关系体现在( )。 A.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 B.流通市场是发行市场得以扩大发行的必要条件。 C.流通市场是发行市场得以产生的基础。 D.所有在发行市场发行的证券都能在流通市场上交易。 3、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的对象主要限于: A.企业债券 B.金融债券 C.政府债券 D.股票 4、通货膨胀对流通方面的突出影响是: A.原有的平衡被打破 B.改变了商品的正常流向 C.商品反复倒手而不推出流通领域 D.供需之间的矛盾加剧 5、“劣币驱良币”现象产生于: A.银单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平行本位制 D.双本位制 6、实行一元的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有: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答题纸上写明各小题题号,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企业用现金向职工发放工资,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2、在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中,专业银行是指综合经营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3、由于利率是资金商品的价格,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健全的价格机制实际上就是健全的利率机制。 4、在现代金融制度中,银行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主体。 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会使社会信用规模成扩张趋势。 6、经济核算单位增加时,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7、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给人们带来的收入是稳定的。 8、存款货币时存在中央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9、出口的大量增加引发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10、货币政策与投资支出关系密切,与消费支出没有直接联系。 五、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8分) (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并在其后写出运算过程及结果)

张尚学《货币银行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张尚学《货币银行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答案】B 【解析】信用在经济范畴里是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2.下列哪项不是商业银行的资产?() A.对企业贷款 B.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购买的其他银行的股票 D.居民的信用卡欠款 E.居民的理财产品余额 【答案】E 【解析】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

务。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定部分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和转账结算的需求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3.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 A.媒介功能 B.交易功能 C.避险功能 D.资产功能 【答案】D 【解析】剑桥方程式为M d=kPY,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剑桥方程式又称为现金余额说。 4.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的政策搭配是()。 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C.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D.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答案】C 【解析】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需要紧缩国内支出抑制通货膨胀和进口需求,本币贬值可以抑制进口扩大出口。所以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的政策

货币银行学模拟试题1

C.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D.改善信息不对称 陕西师范大学货币银行学模拟试题(1) 共團475人浏览[大][中][小]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流通 2.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格雷欣定律) 3. 信用 4. 直接融资 5. 基准利率 6. 贴现 7. 利率管制 8. 外汇 9. 汇兑心理说 10.金融市场 二、选择题 1.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A. 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现金 3.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购销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商业信用的特点有 ( A. 主要用于解决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 B. 商业信用融资期限一般较短 C. 商业信用周期较长,在银行信用出现后,企业就较少使用这种融资方式 D. 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无局限性 4. 利息是()的价格。 A. 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 C.外来资本 D.银行资本 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融通资金 发布日期:2010-07-29 11:05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 )。 )。 5.可以将金融机构的功能描述为( )。

6. 世界银行集团包括( )。 A.IMF B.国际开发协会 C.国际清算银行 D.国际金融公司 7.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对其特点可概括为(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 D.银行的银行 8. 衍生金融工具有( )。 A.远期合约 B.期货合约 C.互换合约 D.期权 A.不稳定 B.不确定性 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 10.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 )环节构成。 D.货币乘数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1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 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 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4. 根据融资活动中所产生的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的不同,融资方式可以分为( A.债权融资 B.股权融资 C. 直接融资 D.间接融资 15.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机构是( A.社会性公律组织 B.行业协会 C.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当局 D. 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 )。 9.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的特点。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11.信用是( )。 A.买卖行为 B. 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1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 )。 )。 )。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复习——名词解释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求之内。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排列,分成若干个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手段。 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本位币: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 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推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反而会充斥市场。 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消费信用:是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出口信贷: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国,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 补偿贸易:是指外国企业向进口企业提供机器设备、专利技术、员工培训等,等项目投产后进口企业以该项目的产品或按合同规定收入分配比例清偿债务的信用方式。 信用工具: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商业票据:以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能够实现,所掌握的一种书面凭证。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 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的,承诺在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 直接融资: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的方式。需要融入资金的单位与融出资金单位双方通过直接协议后进行货币资金的转移。 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化和派生出来的,以杠杆和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 单利: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只按本金计算利息,利息不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 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按照一定的期限,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俗称“利滚利”。 基准利率:是指在市场存在多种利率的条件下起基础作用的利率,当它发生变动时,将会影响到其他利率的变化。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C 1、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3、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国际信贷方式 G 1、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 2、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转移,或者说,资本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作单向、双向或多向流动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 4、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根据资本的使用或交易期限的不同,可以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H 1、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2、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对称。是指以一年以内的票据和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3、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以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Ms 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5、货币供给: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6、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7、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批购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I J

新版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习题与答案

新版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习题与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题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_______的特殊商品。 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它经历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阶段。 3、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职能。 4、货币制度的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要素。 5、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依次存在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四种货币制度 6、金银复本位制前后经历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形态. 7、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_________ . 8、金本位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位制。 二、选择题(以下选项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货币的产生是( )。 A 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发明创造的 C 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 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 2、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 商品买卖 B 缴纳租金 C支付工资 D 给商品标价时 3、货币在( )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 A 支付水电费B购买商品 C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D 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5、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 ). A 货币流通 B 货币必要量 C 生产规模 D 投资规模 6、纸币产生的基础是货币的哪一职能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7、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是( )。 A 牡丹卡B VISA卡 C 长城卡 D 金穗卡 8、商品的价格是( ).

(完整版)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2)双本位制 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 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 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一)信用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快资本周转 ?3、信用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 ?4、信用可以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 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