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高山仰止练习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高山仰止练习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高山仰止练习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高山仰止练习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高山仰止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斐.然( ) 訚訚

..如( ) 暴虎冯.河( )

..如( ) 行行

..如( ) 侃侃

好.谋而成( ) 乘桴.( ) 噫.( )恸.哭( ) 喟.然( ) 自牖.( )

弦.歌之声( ) 偃.( )卓.尔( ) 数仞.( )逾.越( ) 多见.其( )

二、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归与!归与:通,释作。

2、子路不说通,释作。

3、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通,释作。

4、末由也已通,释作。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活用的类型,并解释)

活用方式解释

1、天丧.予

2、闻弦歌

..之声

3、博.我以文

四、一词多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

1、党

2、行

3、其

吾党.之小子狂简道之不行.从我者,其.由与

群而不党.子行.三军自牖执其.手

人之过,各于其党.子路,行行

..如也其.何伤于日月乎

党.同伐异琵琶行.如之何其.闻斯行诸

4、如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侃侃如.也如.有所立,卓尔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六七十,如.五

六十弗如也

..如.厕

5、与

2

归与.,归与不得中行而与.之吾与.女

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失其所与.义与.之比

6、由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7、之子之.武城天厌之.不见宗庙之.美

百官之.富义与之.比由之.瑟

五、解释下列成语

1、斐然成章:

2、暴虎冯河:

3、登堂入室:

4、杀鸡焉用牛刀:

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6、循循善诱:

7、不自量力:

六、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字的特殊类型,并翻译句子)

1、闵子侍侧:,译:

2、子行三军,则谁与?,译:

3、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译:

4、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译:

5、乘桴浮于海,译:

6、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译:

7、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译:

8、子贡贤于仲尼,译:

9、子服景伯以告子贡,译:

10、窥见室家之好,译:

11、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译:

12、仲尼,日月也,译:

3

13、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译:

14、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译:

七、指出下列古今异义的词语,并解释古义

古今

1、不知所以裁之

2、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3、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4、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5、前言戏之耳

八、其他重点字词(解释)

1、吾党之小子狂简

..

..如 4、侃侃.. 2、斐然

..成章. 3、訚訚

如也 5、不得其.死然. 6、惟.我与尔有是.夫 7、奚为.于丘之门8、道.不行 9、子见.南子10、子哭之恸. 11、伯牛有疾,子问.之

12、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13、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14、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15、偃之言是.也 1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17、卓尔

.. 18、末.由也已 19、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 20、赐之墙也及.肩 21、得.其门者或.寡矣

22、不亦宜.乎 23、无以为

..,

..也 24、无得而逾.焉 25、人虽.欲自绝

其何伤.于日月 26、多见

..其不知量.也

九、翻译句子:

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2、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3、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

论语情景默写 答案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 《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写出《论语》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试题六及答案

《论语》试题六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错误的一项( C ) A.“日知其所亡"是知新 B.“月无忘其所能”是温故 C.“日之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结合起来正好是孔子的“可以为师矣” D. 是孔子的“学如不及,忧恐失之。”的写照。 2、“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中的“弃”是什么意思?( C ) A.弃养 B.舍去 C.抛弃 D.遗弃 3、下列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 ( B ) A、朽木粪土 B、杯水车薪 C、祸起萧墙 D、一匡天下 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C ) A.道听途说,违背了“敬、诚、慎”等儒家原则,是被有道德的人唾弃的。 B.听到小道消息就四处传播,这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C.不去区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小人。 D.在道上听到不可靠的传闻,途中又向别人传说,这是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 5、孔子曰:“君子有九思”。其中“事思敬”的意思是:( B)。 A.做事的时候要懂得尊敬他人。

B.做事要想想是否谨慎。 C.做事发脾气时要想想是否会不好的结果。 D.做事时要对人怀有敬意。 6、子贡问孔子:“有可以用来终生奉行的话吗?”孔子回答的话是( C) A.君子求诸己 B.君子矜而不争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君子不以言举人 7、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 B)。 A.行善事,可以锋利其兵器。 B.工匠要想做好他们的工作,就一定要弄好他们的工具。 C.有善心的人,必然会找到有利的兵器。 D.做事从善心出发,必然成为自己的利器 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指“恭、宽、( B)、敏、惠。” A.诚 B.信 C.善 D.真 9、《论语》中每篇的题目基本上是按什么来命名的? ( B) A、每篇的主题 B、每篇的开头两个或三个字 C、每篇第一章的主题 D、每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 10、《论语》是“论”字,做何解?( D ) A说 B议论 C通“伦”,人伦道德 D编纂 11、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仁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B )

五年级《论语》阅读测试题

大丰区幸福路小学 五年级寒假假期课外阅读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2018.3 一、填空题。(每空3分,计30分) 1.孔子名__________, 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 家,是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记录了_________ 及其门徒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4.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远乎? 二、理解填空。(每空3分,计30分)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论语》中,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 语》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

《先秦诸子》之《论语》情景式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课后要求背诵内容(红色为原文,黑色为情景式):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情景式默写 《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表达聪明的人要正视自己的无知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是:,。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说做人不讲诚信的句子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借助松柏来表达什么是君子的句子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君子不会选择干不正当的事得到富贵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题库带答案.doc

《论语》:学而、述而、子路、为政、里仁 一、上下句背诵 一、《学而》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二、《为政》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三、《里仁》 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述而》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子曰:“德之不修,学而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若圣与仁德,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矣。” 五、《子路》 1.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徙。” 3.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二.解释加线字词的意思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以时按时。 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恼怒 3. 吾日三省吾身省:检查 4. 为人谋而不忠乎?谋:策划,考虑 5. 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在办事情上敏捷 6. 就有道而正焉就:走向,接近 7. 学而不思则罔罔:罔然无所得 8. 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论语》阅读训练题

《〈论语〉选读》阅读训练题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第二则“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中的“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冉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从语段中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子路的话可以看出子路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孔子那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情境默写题

《论语》情境默写练习题 1、《论语学而篇》中对于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情况,孔子说:“,” 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论语学而》中认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抱怨,是有修养的君子的两句是, 2.《论语为政篇》孔子用“,”两句话指出学和思不能偏废。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论语>十则》》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表示“,”才是明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4.《论语学而篇》孔子以“,”两句表明自己与别人沟通、了解方面的主张。 5.孔子用北极星来比喻“为政以德”的作用的句子是“,”(《为政篇》) 《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6.曾子每天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 7.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8.《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9、《论语八佾篇》孔子用“,”表达了自己对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的愤慨之情,认为绝不能容忍。 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忍无可忍的愤怒。 10、《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认为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的句子是, 说到“立人”与“达人”,意思是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这两个句子是, 11、《论语里仁》篇关于贤与不贤的名言“,”,与《论语述尔》篇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式与取意类同。 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 《论语》“,”两句,指出人们要善于借助他人言行修养自身,反思自我。 12、《论语述而篇》中提到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烦忧的句子是,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小人则心胸狭窄:, 13、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用“,”鼓励人们就算死也应该追求真理和道义。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14、曾子以“,”两句表明士人应心胸宽阔,意志坚强,因为身负重任而路途遥远。( 《泰伯篇》) 《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最新《论语》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论语》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抢答题: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仁者爱人”或“仁”)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什么?(圣人) 3、孔子的弟子约有多少人?( B ) A、二千; B、三千; C、四千; D、五千。 4、“君子惠而不费”下面四句是什么?(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5、孔子认为生活的最高原则是什么?(仁) 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试问是哪五者?(恭、宽、信、敏、惠 ) 7、“匹夫不可夺志也”上面一句是什么?(三军可夺帅也) 8、对于富贵,孔子的态度是什么?(取之以义) 9、孔子提倡哪两种教学方法?(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10、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到了三十岁左右,通晓“六艺”,试问哪“六艺”?(《书》《诗》《易》《春秋》《礼》《乐》) 11、说出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至少三个。(仁、义、礼、智、信、勇) 12、孔子弟子中贤达者多少?(七十二) 13、“君子成人之美”后一句是?(不成人之恶) 14、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仁政) 15、孔子的消极思想是什么?(忠君尊王) 16、孔子被封为什么王?(B) A、文惠王; B、文宣王。 17、孔子名什么?孔子字什么?(丘,仲尼) 18、孔鲤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A)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19、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B)

A、贵族教育; B平民教育; C、素质教育。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各是什么意思?(愤: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21、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下列哪一位?(C) A、子路; B、曾皙; C、颜回; D、公西华。 22、哪一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D) A、2000年; B、2004年; C、2008年; D、2014年。 23、孔子的生日是哪一天?(9月28日) 24、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5、“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意思?(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26、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多少年?(14年) 27、孔子的母亲的名字是什么?(颜征在) 28、现存《论语》共多少篇?(B) A、19; B、20; C、25; D、28。 29、孔子在何处设教?(A) A、杏坛; B、桃坛; C、梨坛; D、田园。 30、孔子把什么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仁、义) 31、孔子整理、编订了哪些古代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 32、孔子的思想什么时候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汉朝以后) 33、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什么?(国老) 34、下列三项中,哪项与孔子无关?( A ) A、孔杯; B、孔林; C、孔道。 (注:孔杯:兄弟的代称。孔林: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孔道:孔子的学说。) 35、孔子所删修的《春秋》是依据哪国史料整理而成的?(A) A、鲁朝; B、宋; C、秦; D、齐。

《论语》阅读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15.用“∕”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2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_ (3)不逾矩矩:___________ (4)静以修身以:_______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 一个“”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 一个“”字,对比鲜明。(2分) 19.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 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4分) 答案: 15.(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各1分,多划不给分) 16.(1)坚定(2)疾行,指迅速逝去(3)法度(4)用来,表行为的目的(各1分) 17.(1)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 成就。(每句2分)

《论语》情境默写题

《论语》情境默写练习题 1、《论语?学而篇》中对于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情况,孔子说:“,?” 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论语?学而》中认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抱怨,是有修养的君子的两句是, 2.《论语?为政篇》孔子用“,”两句话指出学和思不能偏废。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论语>十则》》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表示“,”才是明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4.《论语?学而篇》孔子以“,”两句表明自己与别人沟通、了解方面的主张。 5.孔子用北极星来比喻“为政以德”的作用的句子是“,”(《为政篇》) 《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6.曾子每天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 7.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8.《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9、《论语?八佾篇》孔子用“,”表达了自己对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的愤慨之情,认为绝不能容忍。 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忍无可忍的愤怒。 10、《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认为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的句子是, 说到“立人”与“达人”,意思是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这两个句子是, 11、《论语?里仁》篇关于贤与不贤的名言“,”,与《论语?述尔》篇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式与取意类同。 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 《论语》“,”两句,指出人们要善于借助他人言行修养自身,反思自我。 12、《论语?述而篇》中提到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烦忧的句子是,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小人则心胸狭窄:, 13、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用“,”鼓励人们就算死也应该追求真理和道义。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14、曾子以“,”两句表明士人应心胸宽阔,意志坚强,因为身负重任而路途遥远。( 《泰伯篇》) 《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论语》试题一及答案

《论语》试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孔子所做的贡献是:() A、创立私学 B、统一文字 C、创立儒学 D、删订六经 2、孔子71岁时,得意门生___病卒,孔子哀叹道:“天丧予!”() A、子贡 B、子路 C、冉有 D、颜回 3、______是中国数量最多、时代最久的私家档案,对于研究中国明清史,特别是明清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 A、孟府档案 B、孔府家谱 C、颜府档案 D、老子家谱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 A、戚戚 B、凄凄 C、泣泣 D、齐齐 5、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6、从200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孔子的下列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是() ①因材施教②温故而知新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纪念()。 A、文天祥 B、孔子 C、老子 D、屈原 8、属于孔子编订的古籍有() ①《诗经》②《尚书》③《春秋》④《论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关系 B、“人不知而不愠”强调的是学习知识在于提高自己。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显示了孔子为学的谦虚风度。 D、“温故而知新”强调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10、孔子的思想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对儒学很重视,他说:欲为天下之主者,不可不通《四书》之理,即不能全通,亦当熟玩____之书。 A、《大学》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11、下列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标准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C、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12、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反对迷信崇拜 B、主张学以致用 C、维护封建礼教 D、抨击腐朽统治

(完整版) 《论语》选读复习题及答案

《论语》选读复习题 1、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 (1)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是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2)联系材料分析孔子在处理师生关系的态度。(2分) 2、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7·11)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9·11)(1)当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时,孔子的话语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试问,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情绪的修辞手法是什么?(1分) (2)孔子通过平时言行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三段谈谈其理由并简要分析。(3分) 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16.4) ⑴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1分) ⑵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3分) 4、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1)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1分)

论语情景默写精心整理含答案

《论语》情景默写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或者说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或者说《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或者说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或者说《<论语>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 8.《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 9.《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

10.《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 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4.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或者说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1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16.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 18.写出至少三个《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 19 .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20,《论语》中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当启发的,引导要善于把握时机,,,。 21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22,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阐述说话谨慎,做事敏捷,并且向有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 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 的“________,________”。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 ________”自勉。 8.《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 9.《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士人不可 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10.《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 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 11.《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的经典妙句、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处理人际关系 的重要原则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阳货》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话概括了《诗经》这部书的四种作用。 13.《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阐释为:___, ___。 14.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_____,____。” 自勉。 15.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则》试题 一、填空 1、《论语》是 ____________ 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记录。孔子,名 _________ ,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______________ 家,是 ________ 家的创始人。《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 2、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举办,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用《论语》中的“ ,”这句话来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 3、《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 ,。” 4、讲述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5 、子曰:“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学而》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 7、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 ,可以为师矣。”《为政》 8、子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9、子曰:“ 贤哉,回也!,,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雍也》 11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 12、子曰:“三人行,。, ”《述而》[来源: 学,科,网Z,X,X,K] 13、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子罕》 1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子罕》 15、子夏曰:“,,仁在 其中矣。”《子张》 二、感知与品味1.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结合本文分析。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五年级《论语》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

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 是。(4分) 1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4分) 答案 1.⑴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家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丘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Lún yùn xǐnɡwǎnɡ dài 3.⑴“说”通“悦”,yuè 愉快。⑵无 ⑶“女”通“汝”,rǔ你⑷“知”通“智”,zhì智慧 4.⑴生气、发怒⑵学过的知识、旧知识⑶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⑷听从,采纳⑸年⑹大概儒家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一日三省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选四项 6.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⑵在温习学过的知识的时候,能够有新的体会,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⑶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⑷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有害。 ⑸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依次是: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 9、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自我修养。意思相近即可 10、略。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

论语情景默写含答案

1.“《<论语>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有要切合实际地多想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中,孔子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和自己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曾子认为“士”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并解释其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要以端正的态度去求学,不可不懂装懂。 7.《论语》中,孔子认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有新的理解与体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述而》中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阅读试题

《论语》阅读训练系列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注释】(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奚:音xī,什么。(3)正名:即正名分。(4)迂:迂腐。(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6)中:音zhòng,得当。(7)苟:苟且,马马虎虎。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路认为孔子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是一种迂腐。 B.孔子认为用词不当,办起事来就难成功。 C.孔子认为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D.孔子认为刑治是礼治的基础,是礼治的保证。 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论语》练习题附答案

《论语十二则》试题 一、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_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录。孔子,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末期思想家、政治家、__________家,是______家的创始人。《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 2.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举办,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来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 3.《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4.讲述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 7.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可以为师矣。”《为政》 8.子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9.子曰:“贤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雍也》 1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 12.子曰:“三人行,。, ”《述而》[来源:学,科,网Z,X,X,K] 13.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子罕》 1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子罕》 15.子夏曰:“,,仁在其中矣。”《子张》 二、感知与品味 1.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结合本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1)孔子在评价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文艺所表现的情感要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2)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3)鸟将死的时候,叫声格外悲哀,而人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4)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指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颜回对于孔子的精神世界理解最深刻,他发自内心的对孔子赞美的话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7)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孔子称赞颜回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孔子用一句话来评价《诗经》,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2)孔子曾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强调要改变

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13)成语“名正言顺”出自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到,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此句出自《论语》的“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15)《圣经》说“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孔子的主张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孔子如此称赞年轻人的句子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孔子认为诚信为人的立身之本的句子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孔子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能仅凭一个人的话说得好就举荐他,也不能因别人犯了错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19)孔子阐述启发教学的原则是:“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20)孔子谈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1)孔子主张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能恳切的提问,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考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2)孔子认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君子。 (23)高度概括孔子文质思想的句子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4)孔子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俗语“磨刀不误砍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