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第7节 压强(液体压强)

第3章 第7节 压强(液体压强)

第3章 第7节 压强(液体压强)
第3章 第7节 压强(液体压强)

学生姓名: 上课时段: 上课日期: 阮老师编辑

第7节 压强---液体压强

〖要点整理〗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

2.特点:

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同种液体中,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深度相同,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相等的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ρgh

⑴推导过程: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

⑵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或者密度均匀的柱体固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a ;g :N/kg ;h :m 。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例题解析〗

如图所示,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某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1和p 1器倒置后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2和p 2,则F 1与F 2、p 1与p 2的大小关系是A.F 1=F 2 , p 1=p 2 B.F 1>F 2 , p 1>p 2 C.F 1=F 2 , p 1<p 2 D.F 1>F 2 , p 1=p 2分析与解答 由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可知,(a)、(b)以两种情况下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即p 1=p 2。

但是由于静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乘积,即, F 1=p 1S 1, F 2=p 2S 2。由于p 1=p 2,而S 1>S 2,所以可得: F 1>F 2.即应选D 。

〖巩固基础〗

1.[2017东营]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

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 、B 两点,已知A 、

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

甲、

p 乙

大小关系为( )

A.p 甲<p 乙

B.p 甲>p 乙

C.p 甲=p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2017沈阳模拟]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3.[2017烟台]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所示)。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下列四个选项所描述的橡皮膜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

2 4.[2016扬州]某同学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如图所示,他探究的是( )

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7.[2016泉州]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 、B 、C 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和p C ,则( )

A.p A =p B >p C

B.p A >p B =p C

C.p A

D.p C

8.[2015泰州]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 、C 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 、C 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 A >p B >p C

B.p C

C.p A >p B =p C

D.p C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9.[2016齐齐哈尔]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甲和p 甲,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乙和p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 甲>p 乙、F 甲

B.p 甲>p 乙、F 甲=F 乙

C.p 甲=p 乙、F 甲

D.p 甲

F 乙

10.[2015滨州]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 、F B ,则( )

A.p A =p B 、F A =F B

B.p A =p B 、F A <F B

C.p A <p B 、F A =F B

D.p A >p B 、F A >F B

11.两只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如图所示,A 、B 、C 三点处液体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则p A 、p B 、p C 的大小关系是( )

A.p B =p C >p A

B.p A <p B <p C

C.p A =p B =p C

D.p A >p B >p C

12.如图所示四个碗中均盛满水,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了碗壁上所受的水的压力,大体来说,其中正确的应该是( )

13.在研究液面下深度为h 处的液体压强时,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面放置的“平面”,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如图所示,设“平面”的面积为S ,液体的密度为ρ,用压强公式就能求出该处的压强。若减小所选“平面”的面积S ,该处的液体压强将如何变化(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1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 甲、p 乙、p 丙、p 丁,则( )

A.p 甲

B.p 乙

C.p 乙

D.p 丙

浙教2011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 第7节 压强》_1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方法,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对液体的压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熟悉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 【难点】 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设疑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固体的压强,提出问题:液体内部是不是也有压强呢?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学生列举生活中能体现出液体压强的事例。 1.潜水员必须穿潜水服潜水; 2.科学实验表明,水下100多米的深度连罐头也被压爆; 3.很多鱼类无法在深海生存; 4.水库大坝上窄下宽。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橡皮膜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演示2:将水倒入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侧壁开口且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橡皮膜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演示3:把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插入水中。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橡皮膜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讨论交流 橡皮膜总会发生形变,并且总是向外凸出。 总结: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我们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那么它的压强大小又如何呢?压强的大小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我们假想在液体内部深度h处有一很薄的小液片,小液片的面积为S. 小液片要受到它上面液体的压力F,这个压力就等于上面液体的重力G,而重力G大小与质量m有关,质量m与液体密度ρ和体积V有关。利用上述物理量,能否计算出小液片受到的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 说明:(1)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2)公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p──压强──Pa;ρ──密度 ──kg/m3;g──9.8N/kg;h──深度──m。深度是指从液面到所研究的那一点的垂直距离,而不是从该点到容器底或到封闭的容器上盖面的距离。 (3)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三)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 特点:静止在连通器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在同一高度 学生观察连通器,自己阅读课本,找出连通器的特点、在生产中应用。 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应用连通器原理的例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7节压强测试卷(含答案)

七下科学-优化训练-第三章运动和力 第7节压强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斧刃磨得很锋利 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2、我们在宾馆常会用到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 B.这支新牙膏受到的重力是3N C.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重约5000N,装有四条三角形履 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2。今年2月,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30km的自主行走。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A.该机器人采用履带可以减小与冰雪地面的摩擦 B.履带能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5×104Pa D.若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3h,则其平均速度为10m/s 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 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 A.p A<p B F A=F B B.p A<p B F A>F B 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两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分 别为F甲、F乙,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6、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 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 A.9:4 B.3:2 C.3:1 D.9:2 7、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两次放置橙 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 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三个粗细、长短都不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 地面的压强最小的是() A.甲铁柱B.乙铁柱 C.丙铁柱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 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 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 10、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 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三章 第7节 压强练习题科学试卷C卷

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三章第7节压强练习题科学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不正确是() A.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C.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 2 . 据某媒体报道,为了有效遏制逃避超载超限专项治理、大货车恶意闯口等不法行为.高速公路管理处在收费站出口试点安装了一批“闯卡扎胎”的阻车器,如图所示表面密布很多根侧面有凹槽的铁钉,如果违法车辆继续前行,将被这排扎胎钉扎破轮胎而被迫停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钉尖头向上,能增大对车胎的压强,利于扎破轮胎 B.铁钉的侧面有凹槽,能在铁钉扎破轮胎时迅速放气 C.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受力面积增大,对地面压强将减小 D.汽车闯过阻车器后,车速减小,惯性随之减小,就停了下来 3 . 关于自行车部件的设计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尾灯只是一种装饰B.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是为了节省材料 C.车座垫较宽是为了增大对人臀部的压强D.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4 . 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探究而获得。探究下列事实,其中有增大压强作用的() A.鸭有大的蹼足 B.骆驼有较大的脚

C.啄木鸟有尖尖的喙 D.牛有硕大的牛蹄 5 . 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作用的效果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压力和重力的性质完全不同 C.压力都是由于重力产生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D.压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6 . 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下列有关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7 . 动物的生理结构是它适应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对它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实例的相应解释不正确的是() A.壁虎脚掌上的吸盘,是利用大气压强把自己牢牢地粘在墙壁上 B.啄木鸟嘴的尖喙能够让它在啄木时对树木产生很大的压强,从而啄穿树木 C.深海鱼到浅海后由于水压的减小所以不能成活 D.骆驼脚掌宽大可以增大它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 8 . 比较下列哪种情况中人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A.人站立在地面上不动时 B.人在步行时 C.人蹲在地面上时 D.人踩高跷时 9 .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机械运动 1、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 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 3、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4、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⑵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通过的时间 6、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公式: 7、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读 作千米每时。换算: 1米/秒=3.6千米/时, 1千米/时= 1/3.6 米/秒 注:①单位换算过程:2m/s=2×3.6km/h=7.2km/h(过程单位同后) 10米/ ⑤常识:人步行速度:1.3米/秒,自行车速度:4米/秒,汽车速度:30米/秒,光速:3×8 秒 第二节、力的存在 8、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9、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力, 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 10、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 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 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两车追尾,后车撞了前车,两车都损毁

物理第七节《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第七节《飞机为什么能上天》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教案示例 第七节 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的特点是由实验现象学生很难得出实验结论,且学生对此节内容在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几乎没有,要想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节内容中的规律不是十分可行,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了教师讲授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由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后,再解释实验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请学生所及有关飞机的资料,用课堂演讲的形式来活化课堂. 教学重点: 老师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并用结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器材: 按课本图8-43、图8-48、图8-49的要求准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在上一堂课结束后,给学生留一个作业 ——查找一些有关飞机的材料. 由乒乓球中的弧圈球和足球中的香蕉球引入新课,并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力和运动来讨论上 述实验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空气流动快的地方压强小,空气流动慢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 河水在连续流动时,从上游流进多少水,就从下游流出多少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水通过任何截面的流量都是相等的;在河水深度大致相同的地方,河宽的地方流速小,河面窄的地方流速大,在河面宽度大致相同的地方,河水深的地方流速小,河水浅的地方流速大.在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从纸条向上飘动可以得出,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图8-48和图8-49中的实验结果也是如此.把“空气流动快的地方压强小,空气流动慢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进行拓展,得出: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的结论. 用上述结论来分析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他们所了解的有关飞机的知识. 例如:飞机发展不懈的追求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四章第七节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第七节力学单位 1.物理学的____________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同时, 也确定了物理量的______间的关系. 2.被选定的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的物理量, 称为基本物理量, 它们的单位称为____________.力学中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国际单位制中它们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由基本单位根据____________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称为__________ __. 4.由________单位和________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 现在常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科学领域的单位制称为________单位制.以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相应的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长度l ____ m 质量m 千克(公斤) ____ 时间____ 秒s 电流I ____ A 热力学温度T 开(尔文) K 发光强度I,(I V) 坎(德拉) cd 物质的量n,(ν)摩(尔) ____ 5.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力学物理量是( ) A.长度、力、时间B.长度、质量、时间 C.长度、力、质量、时间D.速度、加速度、时间 6.下列各组单位符号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 A.kg、m、J B.N、kg、m C.kg、m、s D.N、g、m 7.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B.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C.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 只要正确应用公式,其结果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的 D.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 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

七下科学 第三章 第7节 压强 知识点

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点 第7节压强 一、压力 1.压力的定义 ⑴定义: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是一种弹力:压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接触面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 2.压力产生的条件 两物体要,并且相互挤压而发生。 注意:接触的物体(填“一定”或“不一定”)存在压力。 3.压力的特点 ⑴压力作用在,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并指 向。 ⑵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心上。 4. 5.画出下列各图中的压力示意图并计算压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G) A.F压= B.F压= C.F压= D.F压= E.F压= F.F压 G(填“<”、“=”、“>”)

二、压强 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⑴由图甲、乙可得出结论: ; ⑵由图乙、丙可得出结论: 。 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⑷压力的直接作用效果是。 ⑸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决定的。 2.压强 ⑴定义:。 ⑵压强可以定量地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⑶压强的计算公式: ①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②用字母表示公式为, 变形公式为或。 ⑷压强的单位: ①压力的国际制单位是,面积的国际制单位是。 ②压强国际制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③1Pa=1N/m2,1帕表示的物理意义:。 ④压强的单位帕斯卡非常小,一张对折报纸对桌面压强约为帕。 初中生两只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帕。 ⑤计算时:人行走,算脚面积;人站立,算脚面积; 大象行走,算脚面积;汽车,算四个轮胎面积;坦克,算两条履带面积。 注意:计算液体和规则的柱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的压强时,可以用公式。 (推导:F=G=mg=ρVg=ρShg,则P=F/S=ρShg/S=ρgh) 练习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为;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 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为。 练习2:用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3.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损坏。 三、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刀刃、钉鞋、啄木鸟的喙);。

第四章 第六节~第七节

第六节超重和失重 第七节力学单位 [学习目标]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2.会利用超重、失重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现象.3.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明确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4.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 一、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 1.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2.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3.完全失重现象: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是失重现象中的极限,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二、力学单位 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1)基本单位是可以任意选定的. (2)导出单位是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系数确定的. 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1)基本单位 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和时间单位——秒(s). (2)常见的导出单位 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2(m/s)2,力的单位为牛即千克·米/秒2(1_N =1_kg·m/s2).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 (2)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 (3)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4)物体处于失重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5)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 2.现有以下一些物理量和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 A.密度 B.米/秒 C.牛顿 D.加速度 E.质量 F.秒 G.厘米 H.长度 I.时间 J.千克

第7节压强

第7节《压强》专题复习与精例解析(第1课时) 【知识梳理】 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大小和的大小。 2.压强 (1)定义:物体单上受到的叫做压强。 (2)意义:定量描述压力的。 3)计算公式: (4)单位:(Pa),简称帕。 1帕=1牛/米2。 【知识广场】 滑冰为何要穿冰鞋 滑冰为什么要穿冰鞋呢?冰鞋上的冰刀刃口很窄,普通冰刀的刀刃只有2毫米宽,花样滑冰冰刀的刀刃也不过4毫米宽,刀的前面呈弯月形,中央凹进一些。因此,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非常小。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定的,穿上冰鞋,冰面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它受到的压强会大大增加,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穿上冰鞋,他对冰面的压强可以达到几百乃至上千个标准大气压。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冰的熔化有一个特点:当它受到的压强增大时,熔点将会降低,一般每增加一个标准大气压,冰的熔点大约降低0.0075 ℃。这样使0 ℃以下的冰在冰刀的作用下熔化成水。冰刀下面薄薄的一层水可以起到润滑作用,它减小了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使人们能在冰面上飞跑,或者表演许多优美的动作。 【精选例析】 【例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3.7-1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 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 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填“>”“<”或“=”)p丁。 【解析】(1)实验中是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通过甲、乙实验可以看出,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就不同。故得 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或者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如:书包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压强,是在压力一定 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4)图丁和图丙中,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均相同,所以对接触面的压强是相等的,只是由 于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其效果显示不明显。故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木板受到的压强p 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第7节压强练习题

第7节压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生物的长期进化,使生物在形态、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适应性。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鸭子的蹼足 B.啄木鸟的喙 C.鲫鱼流线型体型 D.仙人掌针状叶 2. 如图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A. B.

C. D. 3.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 ( ) A.压力变小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 4.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 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5.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

A. B. C. D.

6. 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A.量杯 B.烧杯 C.锥形瓶 D.量筒 7.在商场或广场前等地方,常设置一些石墩阻止机动车进入。但石墩可能会对行人造成伤害,因此许多石墩的上表面做成了圆形(如图)。石墩的上表面做成圆形是为了( ) A.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 B.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减少石墩的重减少压强 D.增大石墩的重增大压强 8.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以上都不对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D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 1. (2分)(2014.宁波)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下列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 . 火力发电 B . 水力发电 C . 风力发电 D . 核能发电 2. (2分)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 .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B .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 .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3. (2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A .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 . 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C . 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D . 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 4. (2分)温室效应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下列情况对温室效应影响

最小的是() A . 用柴油作燃料 B . 用煤炭作燃料 C . 用汽油作燃料 D . 用氢气作燃料 5. (2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B . 用洗洁精洗涤餐具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C . 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 D . 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如铁活泼 6. (2分)“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D .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7. (2分)“温室效应”致使2016年多地发生洪灾、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A . O2 B . N2 C . SO2 D . CO2 8. (2分)(2014·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

第7节-压强

第七节压强 第一课时压强的作用效果 一、教学目标 1.确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并知道是怎样的关系 2.写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3.能够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强概念的建立,压强公式的的运用。 难点:压力和受力面积对作用效果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气球、铅笔、小凳子、海绵、砝码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有没有同学了解一项运动——骑泥马比赛。 (观察这幅图片,海涂上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泥马比赛,海涂是啥?) 用食指和大拇指轻压着笔两头,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 (为什么一端比另一端痛一些?) 两个手指的力是不是相同,这个力是什么力? (听到同学说压力,什么是压力,看看同学们忘记了没有) 黑板上给出三个图,让同学画出压力示意图。(1、桌上的物体。2、墙上压图钉。 3、斜面上的物体) 定义:压力是垂直物体表面上的力。(强调和重力的区别) 2.讲授新课 人在雪地上行走,脚对地面的压力会在雪面上形成脚印。 是不是每个人的脚印凹痕深度都是一样的呢?(举两个同学,一个胖的一个瘦的说明;再找两个体重一样脚的大小不同的人比较猜想)

放映图片引导同学猜想(大家知道啄木鸟跟鸭子的嘴巴有什么不一样? (生:啄木鸟的嘴巴是尖的,鸭子的嘴巴是扁的。)如果把啄木鸟的嘴巴换成鸭子的嘴巴,那会怎么样呢?(生:鸭子的嘴巴去啄木头嘴巴会坏掉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鸭子的嘴巴扁不够尖);汽车不能过烂泥地,坦克能过沼泽地;在分析一下书上的“骑泥马”。 提出问题引出实验 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生:压力,面积) 让我们来通过实验来验证下猜想: 为了检验这两个猜想,实验安排三个步骤两次比较:一是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看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关系;二是控制压力大小,改变受力面积,看压力作用效果跟面积的关系。(过程中强调控制变量) 图(a)图(b)图(c) 在课本P118实验探究中,图(a)(b)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图(a)(c)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 (1)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通过三个实验观察小桌子陷入海绵的深度。最后请同学们回答课本上实验探究里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2)照图(a)(b)那样放上一个砝码和两个砝码,想一想海绵受到的压 力相等吗?海绵的受力面积相等吗?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照图(a)(c)那样放上一个砝码,把小桌子放置不同,想一想海绵受到的压力相等吗?海绵的受力面积相等吗?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3) 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引导学生总结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分析: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比较单位面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第3章第7节 压强 教案

第7节压强教案 主题第7节压强教案 教学内容 重点:1.压强的定义 2.影响压强大小因素 3.压强的计算 4.液体压强特点 难点:1.压强的计算 2.液体压强的特点 方法技巧:1.知识点的归类总结 2.识图解题 3.实验题的答题关联性和完整性 通过“踩鸡蛋”这一神奇的实验引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出问题:为什么鸡蛋“踩不碎”? 一、压力、压强 1、压力: 定义:物体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压力的作用点:作用在被压物体的表面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力与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方向、作用点均不同。只有当在只受重力与支

持力,并保持平衡的条件下,它们的大小才相等。 例题1:判断以下各种情况压力、重力的大小与方向,以及与重力的关系: 竖直向下 = 垂直斜面向下< 水平向右,大小与G无关 例题2:判断以下各种情况物体所受压力。 例题3:如图所示,把小桌和砝码以不同形式放在泡沫塑料上,分析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已知桌子重1kg,砝码中0.5kg,桌面面积为100 c㎡,每只桌脚的面积为1c㎡ 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 压力的作用效果 1 c㎡面积上收到的压力大小 甲10 4 入沙较深 2.5 乙15 4 入沙很深 3.75 丙15 100 入沙较浅0.15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

定义: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物体受到的压强越大。 计算公式:S F P = (适用范围:这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物体间的压强计算,无论气体、固体、液体) ;由压强公式变形可得:F=PS 、P F S = 国际单位:1Pa=1 N/ m 2 例题4:一块砖长25厘米,宽10厘米,厚5厘米,重为2.5kg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压强的正确说法应是:( C ) A :平放、侧放、立放时,压力和压强都相同 B :平放、侧放、立放时,压力不同而压强相同; C :平放、侧放、立放时,压力相同,压强不相同 D :平放、侧放、立放时,压力和压强都不相同。 例题5:根据例题四中的已知条件求出物体在平放、侧放、立放时的压强大小。 平放:0.1×10-4 N/m 3 侧放:0.2×10-4 N/m 3 立放:0.5×10-4 N/m 3 3、压强的应用: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还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举例说明) (钉子,针等器物将头部做成很细、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还可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和减小压力(举例说明) (书包背带、坦克履带,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例题6:底面积为0.1m 2 的物体A 重300N ,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拉力F 拉着物体A 在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为物重的0.1倍。 求:(1)拉力F 的大小?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7节压强(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7节压强(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一、知识点简要 1.1、压力是作用在物体的上,方向与 。 2、压力的作用效果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3、物体________上受到的________叫压强。压强是定量描述________的科学量。压强的字母公式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公式中F表示,计算 时单位用。公式中S表示,计算时单位用 。 4、从压强的公式P = 看,增大压强的方法有:F不变时,;或S不变时,。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F不变时,;或S不变,。 5、液体内部向_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还与有关。 【答案】 一、选择题 2.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 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C.鸭足中的蹼能使在划水时增大对水的压力,在沙地上行走时减小压强。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答案】A 3.如图一个连通器,里面盛有水且水面相平。设想在左边的容器中放一个小塑料球,球浮在水面且水不溢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左右两容器中水面仍相平,但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 B.左边容器水面上升,右边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 C.水对左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对右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D.右边容器比较细,所以右边容器中水面上升得高些 【答案】A 4.某一成年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是() A.102帕B.104帕C.106帕D.108帕 【答案】B 5.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強为() A.2.4ρgh B.2.7ρgh C.2.8ρgh D.3ρgh 【答案】C 6.如图为一般的啤酒瓶,装满水后封住瓶口,不让水流出并倒立在容器内的水中后,打开瓶口,则() 第1 页,共6 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第三章第七节压强拓展练习试题附答案

压强拓展讲义 一、选择题 1、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表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关于压强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B、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C、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 D、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3、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内盛有同种液体,比较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力和压强,可知:() B、A、;; D、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也有关;B、液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则液体的压强也一定越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C、同种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5、下列措施中为了用来增大压强的有:(、滑雪者使用又宽又长的滑雪板;B A、建筑物的墙基比上部要加宽;、芭蕾舞演员用足尖立在舞台上。DC、菜刀、剪子用过一段就要磨一磨;)6、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 、大小和方向D C、大小和作用面积A、大小、方向和作用面积B、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如图所示,用两手指按住一支铅笔,你会感到右手比左手疼,这是因为:(7 A、右手受到的压力大于左手受到的压力; B、右手受到的压力大于笔尖受到的压力; C、右手受到的压强大于左手受到的压强; D、右手受到的压强大于笔尖受到的压强。、有铜、铝、铁三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和直径分别相同,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三者对桌面8 )的压强,则有:(、三者一样大。DCA、铜柱最大;B、铝柱最大;、铁柱最大;倍、则甲、29、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乙物体的底面积之比是:1 :、D41 C、:4 1B :A、12;、2:;2米高处水0.2米的圆柱形铁桶内盛水,水面离桶上沿0.1米,则离桶底、在底面积为0.1米、高为0.510 )产生的压强为:(、以上都不对

浙教2011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 第7节 压强》_2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建立了压强的概念,知道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希望能扩展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认识。 这节课在本章中的要求并不高,但相关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却不少,因此,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液体压强特点,为学习液体压强的应用作一个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可令学生通过进行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本节的重点是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注意突出“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按照“猜想-探究-归纳”的步骤,启发学生去猜想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通过探究实验去验证猜想,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难点在于要明确液体的“深度”指的是什么?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启发学生通过实验去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并推导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分组演示实验。证明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2、分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规律 3、利用多媒体手段,必要时把实验的关键部分放大、定格,引导学生从看到的关键部分,总结和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看新闻《中国深度》 思考问题:(1)人类可以直接下潜到这么深吗 (2)深海载人潜水器外壳要用厚钢板制造,很坚固,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可能海底也有压强 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二)分组演示实验,证明液体对盛载它的容器有压强 1、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的缘故。

浙教2011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 第7节 压强》_0

液体的压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以及压强的大小跟水的深度之间的联系;能用压强计探究水的压强的特点并由此得出一般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一些现象。 探索真理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 【重点】探究水内部压强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水内部压强特点 【教学环节】 那么液体是否也会产生压强呢? 讲授新课 由上一节我们知道固体会产生压强。如 图:当相互接触的海绵和小桌互相作用发生形 变时,就会产生压力,也就会存在压强。 导入新课 一、液体的压强 活动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 出示图片:甲 1. 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如图甲所示,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处和2/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出示图片:没有水;水约1/3处;水约2/3处 现象:没有水时,橡皮膜______;当倒入水时,橡皮膜_________,水的深度越深橡皮膜向下突出的程度———— 答案:平的;向下凸出;越大 结论:水(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会产生压强。 思考:液体为什么会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呢? 因为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因而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出示图片:乙 2. 如图乙所示,在一个容器的侧壁的出水口处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再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现象:水注入容器时,侧壁的出水口处橡皮膜———————,水的深度越深橡皮膜向外突出的程度———— 答案:向外凸出;越大。 思考: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呢? 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因而对阻碍它流散开的侧壁有压强。 出示图片

第7节 压强 练习(1)

第7节压强练习 姓名学号 一、我学会了 1、压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上;压力的方向是垂直。压力的大小由重力而产生。 2、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表面产生的效果。大量实验表明,当受力面积时,压力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时,受力面积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3、物体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公式是;压强的单位是,自行车轮胎气压一般450千帕,它的物理意义是。 4、增大压强的方法:(1)保持受力面积不变,增大;(2)保持压力不变,减小 ;(3)既增大压力又减小受力面积。减少压强的方法:(1)保持受力面积不变,压力。(2)保持压力不变,受力面积。(3)既减小压力又增大受力面积。 5、大量实验表明,一切液体对容器的和都会产生压强。液体也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有关,密度,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测量。 二、我理解了 6、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 C.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D.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使物体发生形变7、在下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8、小敏利用海绵、小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 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面积的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9、如图,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 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B.F1>F2C.p1=p2D.p1>p2 10.把《科学》七年级下册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 ) A.6帕B.60帕C.600帕D.6000帕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第一节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科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注意参照物)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简单的运动。 2.机械运动的分类:按运动路线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现在只研究直线运动) 按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 ⑵路程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长短. 4.匀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 变形 t=s/v,s=vt。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1米/秒 = 3.6千米/时 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 5.变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运动快慢时常在改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②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速度,v=s总/t总 6.速度常识:人步行的速度为1.3m/s,自行车的速度为4.2m/s,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100Km/h,动车组的速度约为200Km/h,大型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约为900Km/h,空气中声速为340m/s,光和无线电波(电磁波)的速度3×108m/s。 第二节力的存在 一、力的作用效果(F)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A对B施加一个力,同时B也对A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这两个力中,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