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是(AD)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C.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BD)

A.废除封建剥削制度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推翻三座大山D.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D)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自1842年至1844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BCD)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AC)

A.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矛盾、斗争的一面

B.同大资产阶级妥协的一面

C.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依赖、妥协的一面

D.同外国资本主义又联合又斗争的一面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下列属于《南京条约》约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BC) A.广州B.厦门

C.福州D.杭州

2.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手段有(ABCD)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

3.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方式表现在(ABCD) A.控制通商口岸B.剥夺海关自主权

C.实行倾销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近代中国,列强对华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形式有(ABC) A.传播宗教B.创办教会学校

C.办报纸刊物D.建立各种文化组织

5.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CBD)

A.中国当时的实力弱B.社会制度的腐败

C.帝国主义过于强大D.经济技术落后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奕诉B.曾国藩

C.李鸿章D.粱启超

2.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纲领性文献有

A.《天朝田亩制度》B.《醒道觉世训》

C.《劝世良言》D.《资政新篇》

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奕诉B.曾国藩

C.李鸿章D.粱启超

2.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纲领性文献有

A.《天朝田亩制度》B.《醒道觉世训》

C.《劝世良言》D.《资政新篇》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B.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C.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D.太平天国政权的日益封建化

4.维新派与守旧派进行论战,围绕的主要问题是A.要不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要不要变法

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民共主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5.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

A.谭嗣同B.梁启超

C.康有为D.冯桂芬

(BCD)

(ABC)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正确表述是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C.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的目标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反动势力

2.在辛亥革命前,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书籍有

A.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邹容的《革命军》

C.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

D.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3.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起义有

A.金田起义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D.南昌起义

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

C.护法运动D.护国运动

5.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围绕的主要问题是(ABD)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废除科举制度

D.要不要社会革命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 9 1 9—1 94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近代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指(BCD) A.民族资产阶级B.帝国主义

C.封律丰义D.官僚咨本丰义

2.1921—1949年,中国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是指

A.小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3.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是

A.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B.农民阶级的方案

C.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D.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5.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国家是(ABCD)

A.美国B.英国

C.苏联D.中国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AC)

A.《新青年》杂志B.《时务报》

C.北京大学D.复旦大学

2.五四运动的主要参加者有(ABD)

A.青年学生B.工人阶级

C.士兵D.商人

3.五四运动中,北洋政府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宣布罢免的亲13派官员是(BCD)

A.梁士诒B.曹汝霖

C.章宗祥D.陆宗舆

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包括(ABC)

A.联俄B.联共

C.扶助农工D.平均地权

5.北伐战争要消灭的三大军阀是(ABD)

A.孙传芳B.张作霖

C.段祺瑞D.吴佩孚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决定(BC)

A.继续北伐

C.开展土地革命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起义是(ABC)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几次严重错误分别是(BCD)

A.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C.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D.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错误

4.长征时期,红军的三大主力是(ABD)

A.红一方面军B.红二方面军

C.红三方面军D.红四方面军

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

著作有(ABCD)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支持蒋介石反共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BD)

A.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B.为了“遏制苏联”

C.对国民党在中国的施政比较满意

D.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3.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BCD)

A.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B.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2.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包括

A.新生政权有待巩固

B.国民经济亟待恢复与发展

C.在全国范围执政的考验

D.维护国家主权与巩固民族独立

3.建国之初的“三反”运动包括

A.反贪污B.反行贿

C.反浪费D.反官僚主义

4.1958年,党轻率地发动了bc

A.反右派运动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反右倾”斗争1.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是(ABD) A.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B.恢复国民经济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2.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有(ABCD)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发展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

比例的增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农业合作化增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

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D.当时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苏联的支持和帮助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国

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是(ABCD)

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B.委托经销代销

C.统购包销D.公私合营

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有(ABCD)

A.社会主义经济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是

(ABCD)

A.高指标B.瞎指挥

C.浮夸风D.共产风

3.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一系列挫折的原因主要是(BCD) A.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

B.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战争环境,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思想准备和理论研究

C.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破坏

D.把阶级斗争视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

4.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有(AC)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洋为中用、古为今用D.又红又专

5.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时,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改变

B.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发现错误、抵制错误、纠正错误

C.中国共产党犯错误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很多重要

成就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

1.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作用是

A.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B.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C.科学评价了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D.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的伟大转折,其历史意义有(ABD)

A.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B.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C.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3.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的一系列重要思

想有(ABCD)

A.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B.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C.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0 1838年英国鸦片输入数量表

┏━━━━━━━━━┳━━━━┳━━━━┳━━━━┳━━━━┳━━━━━┓┃年份┃1800 ┃1821 ┃1830 ┃1835 ┃1838 ┃┣━━━━━━━━━╋━━━━╋━━━━╋━━━━╋━━━━╋━━━━━┫┃鸦片输入量(箱) ┃4570 ┃5959 ┃19956 ┃30202 ┃40200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材料二:其初不过纨挎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

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买烟

具,为市日中。盛京等处为我朝根本重地,近亦渐染成风。……夫

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则外

夷之烟自不来矣。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

刊·鸦片战争》

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自1800—1838年中国鸦片进口量从最初的4570箱增加

到40200箱,增加近8倍。这说明鸦片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

突出问题。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答:第一,材料二说明了材料一中国鸦片进口量猛增的一个内

在原因,即中国社会各阶层吸食鸦片成风。吸鸦片的人开始只是

那些纨绔子弟;后来漫延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上自官府缙绅,

下至工商优隶,最后甚至连妇女、和尚、尼姑、道士也参与其中。

第二,材料二说明,在清王朝腐朽的统治下,国民普遍处于愚昧、空虚、颓废的精神状态中。

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

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

难得之实行瓜分之时机。……

中国文化在四百年以前,常有若干方面比较欧洲为优。……

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去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

人口四万万,均系属于一个种族,并且不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

更有“神明华胄”之自尊思想充满脑中。

此外更有一事,亦复不应忘去者,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

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更加以备具出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治。余认为中

国下层阶级,在生理上实远较吾国多数工厂区域之下层阶级为健

全。倘若中国方面将来产生一位聪明而有魄力之人物为其领袖,

更能利用世界各国贡献与彼之近代文化方法,则余相信中国前途,

尚有无穷希望。吾人若一观察日本维新之迅速与成功,则此处实

值得吾人加以特别注意。——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

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

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

特.苴幸女部分奠萃千算火爨而开.之故,其中大部分甚至于并火器而无之。

——《瓦德西拳乱笔记》,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

丛刊·义和团》,第86~87页。

材料二:统帅(指瓦德西)又明知中国一时不易即行瓜分,故欲

极力保全之,其言日:“世人动辄相语,谓取此州略彼地,视外人统

治其亿万众庶之事,若咄嗟可立办者,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

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施行统

治之善政,乃万事之最难者,况欲制御此亿万之众,岂能遽以轻便

之心行之乎。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如欲行此下策,则后患又不

可不防矣。”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是如何看待瓜分中国一事的?

答:瓦德西认为,如以现在中国武备虚弱、财源枯竭、政象纷乱来看,则现在正是瓜分中国的绝佳时机。

但是四百年前中国在许多方面都超过欧tj,Ho她有四万万人

口,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国人民勤俭智慧、守法易治,蕴藏着巨大的生机。如果中国能出现一个有魄力的领袖人物,能够吸收西方国家的近代文化,则中国会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中国现在战败主要是由

于中国的武器装备太差。如以中国的有利条件看,无论是欧美各

国还是日本,都不可能统治中国。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如果真要这样做,则会后患无穷。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

英又次之。

~一摘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恩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

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

远略。

一摘自《曾文正公全集·奏稿》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材料四: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摘自冯桂芬《校邻庐抗议》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洋务派搞洋务运动的目的何在?

答:洋务派认为,农民起义是心腹之患,俄国是肘腋之患,英国

是肢体之患。所以,中国的事情是镇压太平天国与捻军农民起义

为先,对付俄国次之,对付英国又次之。这反映洋务派在处理内外

矛盾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镇压人民的起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而不是对外抵抗外国的侵略与掠夺。

洋务派认为,以时下情形,中国要自强,应当购买西方国家的

先进武器和装备,掌握先进武器,并要学会制造。这样既可以剿灭

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又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的长远意义。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引进西方国家近代工业与技

术,特别是军工技术等“富强之术”,改善清军的装备,以继续维护

中国封建统治秩序这个根本。此即后来张之洞所总结的“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

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

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

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

——摘自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摘自谭嗣同《仁学》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顽固派什么样的政治立场?

答:材料一反映了以张之洞为代表的顽固派官僚认为民权之

说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旦倡导民权,必然会导致纲纪不行、天下大乱。所以他们要继续维护旧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坚决反对提倡

民权,反对还权于民。

2.材料二反映了维新派什么样的政治立场?

答:材料二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民本君末的道理,为提倡民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反映了维新派要在中国提倡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立场。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知识点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了解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必要性,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方法。了解中国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走向近代的及中国落伍的原因。明确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新趋向。掌握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教材P6-7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地主制经济。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3)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5)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 (6)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18世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教材P7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教材P9 4、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教材P11-12 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教材P16-17 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必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教材P17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教案)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概况,以及近世中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强烈反差。 2、深刻认识和掌握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基本矛盾 和历史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其与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历史任务 其内在联系。 教学形式和方法: 课堂教学、讲授讨论结合。 计划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导入)近代史是我们的昨天,它与今天我们身在其中的现实息息相通。古人说“殷鉴不远,在夏侯之世”。又说“寂然凝思,思接千载”。学习近代史有助于深化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毛主席强调指导中国革命的政党,要具备三个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知识与国情,并主张集中力量分门别类的研究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学习近代史是我们了解为什么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是历史发展到今天的“本”和“源”。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一)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国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进行耕作。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最早记录了我国的农事活动。商朝晚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精美青铜器。公元前5世纪前半叶,我国就已发明韧性铸铁技术,较之欧洲早了两千年。战国时期,我国又率先发明了炼钢技术。大运河、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赵州桥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才能。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中华民族的文化丰富彩,在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教育、文学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曾经领先于世界的思想和理论。我国古代的学术,诸子百家,微言宏旨;经史子集,浩如瀚海。《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昆剧京剧等不法千古绝唱。《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世人皆知。又如绘画雕刻,秦陵兵马俑、敦煌等不困于世界奇观。孔子、老子、孙吴、屈原、司马迁、祖冲之、李白、李时珍、曹雪芹等多如繁星,至今被称为世界文化名人。 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既包括华夏文明,也包括各少数民族文明。他对中华民族

纲要教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和阶级状况 教学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点 教学时间:2学时 主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衰落的表现: 1、政治上的黑暗腐败 2、经济上落后 3、军事上军备废弛,国防力量虚弱 4、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 5、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抗不断。 (三)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1、一批欲称霸世界的西方列强的出现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 (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A、英国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专政 B、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C、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军(海上霸权) D、19世纪初,号称“日不落帝国” (2)法国是当时仅次于英国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3)沙皇俄国有“欧洲宪兵”之称。 (4)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鸦片战争前夕,世界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资本主义愈发展,其内部的原料、市场就越不能满足需要,就需要向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因此,马克思说:“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经济技术落后、国力衰微、国防空虚而又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为他们侵略的对象。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起因: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 2、战争过程:1840年6月~1842年8月 3、条约及内容: (1)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2)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3)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第一讲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第一讲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本章课时安排: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遗产; 2、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生的两大阶级; 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决定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本章重点、难点和热点: 重点: 1、近代中国社会衰败的根源; 2、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及相互关系。 难点: 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热点: 1、当代大学生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 本章教学方法设计: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根据上述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教材,分三个问题进行讲授: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序号 (教学内容)知识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2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3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第一,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二,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 第三,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成果; 第四,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因素; 第五,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杰出人物。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特征: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 第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结构特征:以儒学思想为核心。 第四,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征: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 2、清王朝的衰落及原因 政治上:吏治腐败,大小官吏贪风炽盛,营私舞弊,贿赂公行。 军事上:军队腐化,武备废弛。 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纲常礼教,屡兴文字狱。 对外关系上:闭关自守,盲目自大。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至19世纪初,正当中国海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发展,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也随之想歪扩张。东西方的历史走向出现巨大的反差。 14世纪至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城市里,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推广到欧美给过的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起来。 2、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15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航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解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的更完整的世界体系。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参见教材第63-68页)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观后感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班级:******** 学号:*********** 姓名: *** 人们常常在那些伟大的事件过后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再回首时,方觉其意义非凡。 在1840年之际,中国发生了对当时的中国人的生活来说无关遽变的事件,尽管后来人们知道,这一年发生的帝国与遥远的的以致不知其名的“小国”之间的恩怨情仇,竟然以莫名的力量改变了中国这一庞然大物两千年的风风雨雨、雷电冰雹、海啸地震 都不能使之改变的历史惯性,并深刻影响生活在这片久远辽阔的华夏大地上炎黄子孙 的过去现在直到将来。就在这一年之后的在历史的长河里甚显短暂八十年间,中国犹 如一辆残破至极随时可能倾覆却又内蕴生机并将外显的巨轮,载着她的众多子女驶过 过山车道一般的历史轨迹。 欲想探究一件事物的今生与将来,前世必要细考,内因需查,外因也需要仔细较量。同样,要想对中国那风云变幻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的八十年,就应当了 解认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轨迹,及认识世界同期的动态,参考这个时代后历史的脚 步有走向了何处。 这八十年首先要从中国的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讲起。 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竟然延续了两千多年。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统治阶层 从皇帝、贵族、官僚到一般地主拥有最大部分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则很少或 者没有土地。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需要交纳高额的地租。大地主又往往利用政治特 权和通过暴力手段兼并土地。地主对农民剥削的加重,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同 时又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又加之政府的重 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高度集权,而且情况愈发严重,到清朝中期最终达到了顶峰,这种体制严重压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活力。文化思 想方面的独尊儒术、文字狱、八股等文化专制都是对人们思想的摧残。而族权与政权 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在后期因其保守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 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放缓,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例如,中国的朝代频遭更迭,中国的一些“盛世“一般总是出现在这些朝代的前期或 中期,朝代后期随着统治阶级对下层人们的剥削加重,阶级矛盾也不断加深,最终导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答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A 5.D 6.B 7.C 8.A 9.C 10.A 11.A 12.D 13.D 14.A 15.A 一、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3.ACD 4. AC 5.ABCDE 6.AC 7.ABCD 8.ABCDE 9.ABCD 10.CE 11.ABC 12.ABC 13.ABC 14.AB 15.AB 16.BC 17.AB 三、简要回答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变化? 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最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者为后者创造条件,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也是前者的保障。 四、论述题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西方列强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势力勾结,成为西方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西方列强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学习风云变幻八十年的感想

学习风云变幻八十年的感想 通过学习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了解到了中国从自给自足的封建统治社会,到被西方列强入侵,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带来资本主义产物,但是破坏了原有的体系,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面对民族不独立、国家不统一、人民无权利等问题,人民自救、努力发动革命。这是一段艰辛的历程。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略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强迫中国政府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劫掠中国财富,破话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进行着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在这些侵略下,列强企图瓜分中国,使中国陷入了民族危机当中。“社会制度的腐败与经济技术的落后”使反侵略战争失败。面对种种,中国的志士仁人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些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在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经历了种种失败。从农民群众斗争的爆发,如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还有百日维新运动,倡导救亡和变法,最后的辛亥革命爆发。每一次运动与民族自救,都存在着它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应该反思它们的意义,从而吸取教训。无论做什么事情,或成功或失败,我们都应该反思它们的意义,从而得到教训,避免下次再犯,留给后人以警示。 在这段辛酸的历史面前,我们除了反思还是反思。思考造成这段屈辱历史的原因,还有当陷入困境时,人民是如何自救的。在自我探索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只有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使无数爱国志士和革命先驱者为之献身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是(AD)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C.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BD) A.废除封建剥削制度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推翻三座大山D.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D)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自1842年至1844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BCD)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AC) A.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矛盾、斗争的一面 B.同大资产阶级妥协的一面 C.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依赖、妥协的一面 D.同外国资本主义又联合又斗争的一面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下列属于《南京条约》约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BC) A.广州B.厦门 C.福州D.杭州 2.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手段有(ABCD)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 3.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方式表现在(ABCD) A.控制通商口岸B.剥夺海关自主权 C.实行倾销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近代中国,列强对华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形式有(ABC) A.传播宗教B.创办教会学校 C.办报纸刊物D.建立各种文化组织 5.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CBD) A.中国当时的实力弱B.社会制度的腐败 C.帝国主义过于强大D.经济技术落后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奕诉B.曾国藩 C.李鸿章D.粱启超 2.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纲领性文献有 A.《天朝田亩制度》B.《醒道觉世训》 C.《劝世良言》D.《资政新篇》 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