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便血

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二)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神门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

1.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表面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2.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3.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平卧休息20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4.遵医嘱中药熏洗。

5.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便秘

1.观察排便的频次。

2.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胃俞、足三里、中脘、支沟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刮痧:刮背脊部膀胱经腰骶段,大肠俞刮至出痧;刮

督脉腰阳关至长强至潮红或至出痧;刮肚脐两侧天枢、大横穴至出痧。

(五)肛周潮湿瘙痒

1.指导患者穿宽松清洁内衣,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2.指导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勿抓挠瘙痒部位。

3.遵医嘱中药熏洗。

4.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艾灸(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4.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5.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6.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7.刮痧(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护理

1.术后排尿困难者,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中极等穴;或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极、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

穴。

2.首次排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及中药外敷。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指导患者每日便后及每晚温水清洗。

2.避免肛门局部刺激,便纸宜柔软,不穿紧身裤和粗糙内裤。

3.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秘时指导患者绕脐周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日3次,每次20~30圈。

4.指导患者避免增加腹压,避免用力排便、咳嗽、久站、久蹲等。

5.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运动方法:深吸气时收缩并提肛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放为1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1遍,每遍做20~30次。

(二)饮食指导

1.风伤肠络证:宜食清热凉血的食品,如绿豆、苦瓜、芹菜、马蹄等。

2.湿热下注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菜花、赤小豆、绿豆、薏苡仁、小米等。

3.气滞血瘀证:宜食理气活血的食品,如山楂、木耳、桃仁、番茄、黑米等。

4.脾虚气陷证:宜食益气养血的食品,如茯苓、山药、薏苡仁、

鸡肉等。

5.便血者,进软食、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补血之品,忌粗糙、坚硬食品。

6.忌食辛辣刺激肥甘的食品,术后初期避免进食产气食品。

(三)情志调理

1.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2.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五、护理难点

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

1.多种形式向患者宣传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吸烟喝酒的患者,使其充分认识到烟酒的危害性,帮助其制定详细的计划,树立戒烟、戒酒的决心和信心;对喜食辛辣油腻饮食的患者可指导其逐步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

3.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给予针对性干预。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混合痔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混合痔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

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

证候诊断: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

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护士长签字:

混合痔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便血:好无便血

较好便中带血

一般排便滴血

差排便时出血呈喷射状

疼痛:好排便时无疼痛

较好排便时轻微疼痛

一般排便时有刺痛感

差排便时有灼痛感

肿物脱出:好无肿物脱出

较好排便时肿物脱出,能自行复位

一般排便时肿物脱出,需帮助下复位

差在咳嗽、压腹、用力下蹲时即可脱出。

便秘: 好排便正常,无便秘发生

较好排便正常,偶尔发生便秘

一般便秘症状较轻,经过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

差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

肛周潮湿/瘙痒:好肛周无瘙痒

较好肛周出现瘙痒症状,无皮肤潮湿

一般肛周皮肤潮湿,瘙痒感明显

差肛周皮肤终日潮湿,瘙痒感加重,出现湿疹

肛肠科护理常规

痔疮健康教育 痔疮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类肛门直肠疾病,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充血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3种。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肛管解剖位置低,腹腔内压力增高及长期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引起。主要症状有便血、脱垂、坠胀、肿痛、便秘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和许多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般患者在入院后,手术前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顾虑,尤其对于病史较长,合并肛裂且长期疼痛患者,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手术方式及疗效不了解,对其安全性存在顾虑。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说服,进行有关信息交流,鼓励安慰患者,为手术做好准备。 2、肠道准备 痔疮手术前的患者,一般只要求术前清洁灌肠,排空大便即可,术前1天进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术日晨用结肠水疗仪进行清洁灌肠,以排空肠道内容物,清洁肠道,减少肠道细菌含量,降低术后感染率。 3、术前准备 完善心、肺、肝、肾功能测定测定以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等体格检查,以全面掌握病情,对一些暂不适宜手术者,要进行手术前调节,以确保手术安全。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回病房后监测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如见敷料多层染有新鲜血液,应立即检查创面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详细记录大便次数、性状、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状态等。 2、术后体位以3O。一45。侧卧位为主,伤口处垫卫生巾或成人护理垫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或减轻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3、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括约肌痉挛和肛管内填塞敷料过紧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应用止痛剂,必要时给予放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一般在术后12h后解除加压包扎物,缓解患者腹胀、小便不利等术后并发症。 4、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①尿潴留可能与麻醉、术后肛门疼痛刺激以及部分患者肛门内填塞止血纱布等有关。对此类患者可予下腹部热敷、按摩、红外线照射关元穴等诱导法促其排尿或行导尿术。若留置尿管,每天行会阴冲洗和尿道口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 ②便血便后出血者应检查结扎线是否牢固或过紧,痔核脱落过早而出现伤口渗血,可用止血粉纱条塞入肛门压迫止血,并遵医嘱用止血药。如大便出血呈喷射状,或患者感下腹胀痛、有便意、头晕乏力、心悸口渴、面色苍白、额上汗出、脉细数而弱者为术后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师,同时做好抢救准备。 ③肛门狭窄表现为大便变细,便秘,查肛:食指进入有明显阻力。术后指导患者经食指扩肛l一2周,每天1~2次,每次5min,可预防肛门狭窄。④术口感染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5、术后1天应以无渣或小渣流食、半流食为主,如藕粉、稀粥、面条等减少肠蠕动、粪便形成和排便,促进切口愈合。术后第2天逐步进普食,饮食以润肠通便饮食为主,忌辛辣及油炸食品,戒烟酒。若便秘时适当进食萝卜、土豆、红薯及粗纤维食物等,或用蜂蜜冲温开水饮服。

痔病中医护理方案

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血瘀证: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紫暗,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或局部有分泌物,便干或溏。舌质红,苔黄腻。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 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 ”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避免肛周挤压、牵拉。便后清洗肛周,使用柔软纸巾蘸干,防止皮肤破损,保持清洁干燥。 3.遵医嘱物理治疗,中频理疗取内关、合谷、承山、长强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神门、大肠、直肠下段、肛门等穴。 5.遵医嘱中药熏洗。 6.遵医嘱中药药浴。 7.遵医嘱中药湿敷。 8.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肛周肿胀 1.观察水肿程度、周围皮肤完整性,有无破损、出血等。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避免久坐、久站。 3.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4.保持大便畅通,排便时勿久蹲及努挣。 5.遵医嘱物理疗法。 6.遵医嘱中药熏洗。 7.遵医嘱中药湿敷。 8.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便秘 1.保持大便畅通,排便时勿久蹲及努挣。 2.晨起饮温开水不少于500ml,无糖尿病患者可饮蜂蜜水,每日饮水量2000ml 以上。 3.腹部按摩。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大肠、小肠、直肠下段、三焦、内分泌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曲池、合谷等穴。 6.遵医嘱穴位贴敷。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混合痔的治疗方法

混合痔的治疗方法 *导读: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静脉团块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善良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痔部 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称为混合痔。…… 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静脉团块痔内外静脉丛曲 张扩大相互善良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 分形成一整体者称为混合痔。混合痔也称里外痔,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长期坐立使下部静脉回流困难,直肠静脉没有静脉瓣以及直肠上、下静脉丛壁薄是痔形成的基础,直接的病因有:①习惯性便秘。②腹内压增高。③直肠下端和肛管的慢性炎症。④长期的饮酒及刺激性饮食等。混合痔主要表现为便血及或肛门坠胀疼痛,初始为手纸染血,偶见滴血和射血,晚期则便后痔核脱出,轻者可自行还纳,重者则用手送回,局部有异物感,兼见大便秘结,或排便不爽等症。好发于肛门的右前、右后及左侧,即截石位3、7、11点处。本病的临床症状与内、外痔相同,且兼而有之,主要表现为便血及或肛门坠胀疼痛,初始为手纸染血,偶见滴血和射血,晚期则便后痔核脱出,轻者可自行还纳,重者则用手送回,局部有异物感,兼见大便秘结,或排便不爽等症。 和其他痔疮一样,治疗混合痔的方法包括混合痔手术和保守治

疗方法。如果患有了混合痔,应该选用哪种方法来治疗呢?下面就介绍下混合痔手术和混合痔保守治疗方法: 混合痔手术:具体的手术方法较多,包括药物注射、扩肛、套扎、物理疗法(冷冻、激光、红外线)、手术结扎或切除等。 保守治疗:主要是运用药物通过口服、外敷、塞药、熏洗的方法,来达到解除诱因,缓解症状的目的。适用于年老体弱,或合并其他如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保守治疗有三种选择: 1.药物外敷或塞肛。通常选用对痔粘膜有保护作用,减轻局部炎症,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 2.药物口服。通常选用具有清热凉血、润肠通便,消炎愈创的药物。 3.熏洗。通常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收敛固脱的药物熏洗肛门或脱出的痔核,以防止混合痔出现水肿、嵌顿、血栓形成,选用的药物有苦参、地榆、五倍子、明矾等水煎外洗坐浴。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一、基本情况 自2014年5月至12月,我科应用“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0例者平均住院日10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 .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50例:湿热下注证44例,脾虚气陷证3例,气滞血瘀证2例,风伤肠络证1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疼痛评估、舒适的体位、放松疗法、观察肿物脱出情况、痔核回纳方法、观察出血情况、活动指导、皮肤护理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洗,中药直肠滴入,耳穴贴压,穴位贴敷。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熏洗和中药直肠滴入,其次是耳穴贴压。 分析其原因:1.中药熏洗和中药直肠滴入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由主管医生中药直肠 滴入,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效果明显,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用物及操作方 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压贴、穴位贴敷。分析其原 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2 .对疼痛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熏洗、中药直肠滴入。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便血、肿物脱出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 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刮痧、穴位按摩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42人(84% ; ②一般:8 人(16% ;不满意:0 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较强:45 人(90% ;②实用性一般:5 人(10%。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3.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临床中,大部分医院的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 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 2.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

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 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血瘀证: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紫暗,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或局部有分泌物,便干或溏。舌质红,苔黄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避免肛周挤压、牵拉。便后清洗肛周,使用柔软纸巾蘸干,防止皮肤破损,保持清洁干燥。 3.遵医嘱物理治疗,中频理疗取内关、合谷、承山、长强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神门、大肠、直肠下段、肛门等穴。 5.遵医嘱中药熏洗。 6.遵医嘱中药药浴。 7.遵医嘱中药湿敷。 8.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肛周肿胀 1.观察水肿程度、周围皮肤完整性,有无破损、出血等。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避免久坐、久站。 . . 3.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4.保持大便畅通,排便时勿久蹲及努挣。 5.遵医嘱物理疗法。 6.遵医嘱中药熏洗。 7.遵医嘱中药湿敷。 8.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便秘 1.保持大便畅通,排便时勿久蹲及努挣。 2.晨起饮温开水不少于500ml,无糖尿病患者可饮蜂蜜水,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 3.腹部按摩。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大肠、小肠、直肠下段、三焦、内分泌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曲池、合谷等穴。 6.遵医嘱穴位贴敷。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 .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3.中药药浴(详见附录2)。 4.中药湿敷(详见附录2)。 5.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7.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8.腹部按摩(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1.遵医嘱中药熏洗。 2.排尿困难。 (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2)热敷下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穴。(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5)遵医嘱药熨,取气海、关元、阴陵泉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 (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混合痔治疗的研究与进展

混合痔治疗的研究与进展 在临床上混合痔是肛肠学科具有治疗难度的疾病,该病主要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认为痔发生出血,血栓以及脱垂等症状时可实施治疗,若未出现不良症状时,则无需进行治疗。然而临床关于混合痔治疗的方法较多,且未有统一性。本次主要将临床混合痔治疗的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加以整理,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混合痔;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痔主要是因肛垫病理性增大,发生移动以及肛周血管血流滞留引发的局部肿块;而在中医上,痔的记载来自于《山海经》[1],其中早就有对该病实施结扎治疗方法。混合痔在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目前主要采取手术、非手术治疗等方法;前者主要是根据现代学以及人体组织解剖原理等基础上实施[2],后者主要是采取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般认为对于混合痔以及严重内痔者可实施手术治疗,而轻度者采用药物治疗即可。 1 混合痔保守治疗 当下治疗混合痔的保守方法主要是利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等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调理治疗。从中医角度分析,痔主要因体内湿热内出,下注于大肠部位,使阴阳失调,关格堵塞,筋脉流溢出,于肠间渗出,进而导致气血壅塞,于肛门处聚集;或因偶感风湿,强烈的燥热之邪下到肛门所引起的,应根据中医不同的辨证实施针对性治疗。 1.1非药物调理治疗方法 对于初发病的混合痔,经排便时痔核不会脱出,当食用辛辣食物或饮酒后会出现肛门部位坠胀的感觉。针对以上患者治疗,应嘱咐患者饮用大量的水,并多吃水果以及蔬菜,摄入较多含纤维的食物,保证通便顺畅。并嘱咐患者养成排便好习惯,常用温热水洗浴,保证会阴部干燥和干净。 1.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服以及外服等使用方法,任何混合痔的患者均能使用,且无副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 中药内服: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均给予不同中药治疗,其中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脾气虚弱患者:此类患者多伴有贫血症状,治疗时应以止血凉血,祛热润燥为原则,可采取补中益气汤,药方组成有:阿胶9 g、地榆炭5 g、黄芪11 g、党参11 g、当归9 g、荆芥炭6 g、白术9 g、木香5 g、旱莲草6 g、煅牡蛎9 g;②肠燥热盛者:常出现大便结节,排便时有痔核从肛门脱出,可达到凉血止血以及消热润燥等功效,主要药材有:藕节炭5 g、槐角9 g、大黄5 g、侧

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L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 便血 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二)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4.遵医啊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啊耳穴贴压:取门、直肠、神门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 1.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表面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2.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3.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 平卧休息20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4.遵医嘱中药煎洗。 5.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 便秘 1.观察排便的频次。 2.遵医属中药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胃俞、足三里、中脘、支沟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刮痧:刮背脊部膀胱经腰骶段,大肠俞刮至出痧:刮督脉腰阳关至长强至潮红或至出痧;刮肚脐两侧天枢、大横穴至出痧。 (五)肛周潮湿瘙痒 1.指导患者穿宽松清洁内衣,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2.指导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勿抓挠瘙痒部位。 3.遵医嘱中药熏洗。 4.遵医囑中药外敷。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艾灸(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穴贴压(详见附录2)。 4.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5.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67 肛肠科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便血,色鲜红,手纸带血、滴血、射血;脱垂,便后肿物脱出肛外,轻度可自行还纳,中度需用手托回或休息后复位,重度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脱出;肛门可伴坠胀、异物感、瘙痒、疼痛,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进行诊断,要点如下: (1)症状:出血、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体征: 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周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肛管直肠指诊:I、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分会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痔疮护理措施

痔疮护理措施 1、患者务必戒酒,不食或少食葱、辣椒之类的安慰性食品,以防止引发直肠和肛门部分的充血。 2、本病好发于从事久坐、久站、久蹲体位的职工和活动较少的人,为预防痔疮,这些人在任务一定时刻后应实行工间体育活动,以加重肛门直肠部充血。 3、出血较多的病人,应及时劝其去医院诊治。 4、如痔核脱出构成嵌顿痔时,应立即用手重柔地把脱出物推回到肛门内,复位后必须俯卧半小时,避免痔核再度脱出。如复位困难,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5、妇女妊娠时期显示的痔,黑彝痔神有用吗,只需留意适当休息,食少渣食品,坚持大便迟滞,便后洗净肛门,外涂痔疮膏等办法护理, 产后普通都能复原。 6、对临时有粘液血便并伴有血块者,应陪其去医院作进一步检验,以扫除直肠肿瘤和其他肛门疾病。常有些直肠肿瘤病人不断当痔疮 治疗,待发现时肿瘤已处早期,故应高度警觉。 1、痔疮犯了怎么办 1.1、热敷 将干净的棉毛巾浸入温水(非热水),直接敷在痔疮上约10到15 分钟。每天重复4到5次,应该能起到舒缓作用。 1.2、用收敛剂收缩痔疮 排便后,将化妆棉浸在金缕梅中,然后抹在痔疮上。金缕梅有收敛作用,或许能减轻肿胀。按需要重复,每天至少抹4到5次。 1.3、在患处敷冰袋

冰袋有助于减轻痔疮肿胀,可是不能敷太久。每次最多只能敷5到10分钟。 2、痔疮会自己好吗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轻度的痔疮如果平时护理得当,是可以逐渐好转的。但如果特别严重的话,一般不会有自愈的可能。 3、痔疮的高发人群 3.1、常处于站位和坐位的人患痔率最高,行走和蹲位次之,不定位最低。如司机、文字工作者、打字员、会计、保安、搬运工等发病率相对高。 3.2、便秘特别是顽固性的便秘患者。有人统计,便秘者中,7 4.5%的人患有痔疮。 3.3、嗜辛辣、肥甘厚味或过细过精的食物。 3.4、排便习惯不良:排便时间长,注意力不集中如看书看报。 3.5、孕妇:孕妇盆腔内动脉血流量增多,子宫压迫盆腔,使痔血管内的血液回流受阻。 1、大便出血 痔疮的便血,一般是无痛性、间歇性,大多数的情况是在便后有鲜红色的血,是很常见的早期症状,患者常诉说“大便后鲜血从肛门一滴一滴地往下流”或“便纸上都是鲜血”。 2、直肠坠痛 这种情况一般是外痔主要的表现,如果患者是内痔,而且没有炎症的,那基本上不糊产生疼痛之感,果内痔被感染、嵌顿、出现绞窄性坏死,这样会导致剧烈的坠痛。轻者有胀满下坠感,重者则会出现重坠痛苦。 3、大便疼痛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便血 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二)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神门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 1.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表面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2.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3.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平卧休息20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4.遵医嘱中药熏洗。 5.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便秘 1.观察排便的频次。 2.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胃俞、足三里、中脘、支沟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教学提纲

2010年重点优势病种 痔(混合痔)诊疗优化方案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缘皮肤炎症、结缔组织增生、肛管皮下静脉曲张破裂形成的隆起物。男女老幼皆可为患。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中西医病名相同,但中医术语中痔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中医肛肠科所治疗的痔是狭义概念的痔疮。现代观点认为痔是人的正常解剖结构,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正常肛垫发生出血、脱出或嵌顿等症状即称为痔病。据此理论,内痔即肛垫的病理性肥大、下移,外痔则为肛门部位的皮肤皱襞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血栓瘀滞。 一、病名 中医病名:痔(内痔、外痔、混合痔)ICD编码 BWG000 西医病名:内痔、外痔、混合痔 ICD编码 90394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染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内痔:直肠末端肛门齿线以上粘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又称"里痔"。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主要临床表现是初发常以无痛性便血为主要症状,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多在排便时滴血或射血,出血呈间歇性,每因饮酒、过劳、便秘或腹泻时使便血复发和加重,出血严重时可引起贫血。肛查见齿线上粘膜呈半球状隆起,色鲜红、暗红或灰白。随着痔核增大,在排便时或咳嗽时可脱出肛外,若不及时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中西医诊疗优化方案 师宗县中医医院外科 2012年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一、病名 中医病名:庤 ICD编码 BWG000 西医病名:混合痔 ICD编码 90394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

种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常规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常规 概念:痔是直肠末端黏膜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团,向下滑脱成痔。以便血、肛门有肿物、坠胀、异物感或疼痛,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为主症。多因饮食不节,大便失调,久立久坐、负重远行、妊娠多产等所致。 临床表现: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润燥,清热凉血。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脱出,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舌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止血。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血栓、消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舌苔白或黄,脉弦细涩。治宜理气、活血、化瘀。 4、脾虚气陷证: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便血色红或淡红。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晕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治宜健脾升提。 护理评估 1、患者的职业、饮食、排泄习惯及诱发因素。 2、排便有无疼痛、便血,便后有无肿块脱出等。

3、直肠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状况。 5、辨证: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一般护理: 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外痔伴发感染,或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应卧床休息;严重感染的内痔或术后患者应取侧卧位,以免创面受压,加重病情。 3、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坐浴;急性外痔于发病24小时内宜冷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 4、观察痔核大小、是否脱出、糜烂、坏死及出血的量和色泽。若发现患者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脉象虚大,为大出血征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 5、暂不手术者,遵医嘱中药坐浴每日l-2次,后涂塞痔疮膏或痔疮锭。 6、排便后清洗肛门,换药前先坐浴。 临证施护: 1、便血量多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准备。 2、痔核脱出时,应连续用中药热敷或25%硼酸甘油涂于肛门部,再加热敷,令其还纳。 3、气血瘀积疼痛者,可用艾灸肛周止痛。 4、便秘者可用甘油栓或开塞露塞肛,或遵医嘱予缓泻剂。 5、需手术的患者按肛肠科术前准备。 6、术后24小时后方可大便,排便时如痔核脱出,应及时还纳,

痔(混合痔)围手术期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围手术期中西医诊疗方案 一、混合痔中医属“痔”,共分四个证型: 1.风伤肠络证: 证侯: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祛风凉血止血。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 生地15g 当归15g 地榆15g 槐角15g 黄连6g 天花粉6g 生甘草6g 升麻6g 赤芍12g 枳壳12g 黄芩10g 荆芥10g 2. 湿热下注证: 证侯: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 舌脉: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克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 木通6克当归3克生地9克柴胡6克 生甘草6克车前子9克 3.气滞血瘀证:

证侯: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 舌脉: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 桃仁9克红花6克 4.脾虚气陷证: 证侯: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g 人参15g 炙甘草6g 当归12g 橘皮12g 升麻10g 柴胡10g 白术15g 二、术前处理 1.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全项、传染病8项、胸部X线片、心电图、腹部超声、乙状结肠镜等,60岁以上心脏超声检查。 2.术前应完善系统性评估,如对患者的内科情况,请内科会诊。术前评估应有医生、护士和麻醉师共同参与,内容包括排除手术禁忌症,预防并发症和术后随访康复计划。患者教育是临床工作的重

痔疮护理常规

痔疮护理常规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向下滑脱成痔。以便血、肛门有肿物、坠胀感、异物感或疼痛、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为主证。多因饮食不节,大便失调、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妊娠多产等所致。临床辨证分为风伤肠络、湿热下注、脾虚气陷、气滞血瘀等证型。根据痔发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外痔伴发感染,或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应卧床休息;严重感染的内痔或术后患者应取侧卧位,以免创面受压,加重病情。 3、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坐浴;急性外痔于发病24小时内宜冷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 4、观察痔核大小、是否脱出、糜烂、坏死及出血的量和色泽。若发现患者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脉象虚大,为大出血征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 5、暂不手术者,遵医嘱中药坐浴每日l-2次,后涂塞痔疮膏或痔疮锭。 6、排便后清洗肛门,换药前先坐浴。 7、临证施护: (1)便血量多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准备。 (2)痔核脱出时,应连续用中药热敷或25 %硼酸甘油涂于肛

门部,再加热敷,令其还纳。 (3)气血瘀积疼痛者,可用艾灸肛周止痛。 (4)便秘者可用甘油栓或开塞露塞肛,或遵医嘱予缓泻剂。 (5)需手术的患者按肛肠科术前准备。 (6)术后24小时后方可大便,排便时如痔核脱出,应及时还纳,发生嵌顿者,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7)施行注射疗法后当日忌下蹲,排大便时避免时间过长,勿过多活动。 (8)结扎术后勿拖拉留于肛门外之结扎线残端,以免引起出血。注意观察有无便后出血,有出血者应检查扎线是否牢固或过紧。痔核脱落过早而出现伤口渗血,可用止血粉纱条塞人肛门压迫止血,遵医嘱肌注止血药。若痔核脱落后,出现动脉波动性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师,行紧急救治。 (9)术后出现大便出血呈喷射状,或患者感下腹胀痛、有便意、头晕乏力、心悸口渴、面色胱白、额上汗出、脉细数而弱者,为有术后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师,同时作好抢救准备。(10)术后排尿困难者,下腹部热敷、或按摩、或诱导法促其排尿,非局麻者平卧6小时后采用患者习惯的姿势排尿,或行导尿术。 8、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宜,忌辛辣香燥等刺激食品,戒烟酒,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气滞血瘀者给补中益气温阳之品;脾虚气陷者忌酸冷食物,宜进食温补食物。

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2010年度)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第五版和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痔的诊断标准。 中医病名:痔病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②脱垂:便后有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称母痔区,其他部位为子痔区。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 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 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

混合痔的护理

痔是一种最常见、多发的肛肠疾病,约占肛肠疾病的85%,男女皆得。我院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满意。为使手术获得更好的疗效,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和术后痛苦,早日恢复健康,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精神护理患者入院后,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往往会产生各种负面心理,如焦虑、畏惧等,影响休息和食欲,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热情向其介绍病房环境,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耐心讲解有关所患疾病的知识,向患者说明手术的术式、部位、术中的配合以及术后的有关事项,消除忧虑、恐惧心理。 1.2 饮食护理膳食应供给足够的热量,以蛋白质及维生素为主,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身体虚弱的患者,术前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如鱼肉、瘦猪肉、鸡肉等。术前6h禁食。 1.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过高,说明有感染存在,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的患者应考虑是否为痔疮出血过多或疼痛刺激引起,女性患者月经来潮应延期手术,以免感染而引起水肿和出血,对手术耐受力差的患者应检查心功能。手术日晨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异常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4 手术前准备嘱患者手术前排空大小便,术区备皮,遵医嘱必要时给予灌肠,清洁肠道,防止术后感染,同时有利于手术操作。安定注射液10mg,术前30min肌注,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班。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患者回病室后,指导患者屈膝侧卧位,观察病情变化,立即测量生命体征,查看丁字带是否松动,局部有无渗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无腹胀,疼痛及渗出液的颜色和量。术后嘱患者2h 内禁水,防止麻醉药有效过程中排尿困难,6h后可排尿,防止过早活动术区出血。 2.2 饮食护理术后1-3d进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3d后改为普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芹菜、菠菜,多饮蜂蜜水;少食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忌食易引起大便干燥的食物,如山楂、桔子等;禁吸烟、饮酒。保持大便通畅,术后第14d为促进创面的愈合可适当食用鱼肉类食品,加强营养。 2.3 排便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当日不宜排便,第一次排便时间以术后1-2d为宜,不要过于用力排便,排便时做深呼吸,减少腹腔压力,促进胃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开塞露协助排便,避免干硬粪块对肛门口的压迫损伤。 2.4 脱核期护理术后4-14d为脱核期,即结扎的痔核脱落坏死的过程,表现为:肛门坠胀,有便意,大便带血,分泌物增多,有腐臭味,此时指导患者进食应以蔬菜为主,适当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以每日1-2次为宜,勤换内裤,便后及换药前认真熏洗,如分泌物多,勤换敷料,保持术区干燥清洁。 2.5 加强肛门功能锻炼,由于术后创面形成瘢痕样组织,常有肛门不适感,最好配合肛门保健操,锻炼肛门功能恢复。方法是先用力收缩肛门括约肌,然后全身放松,使肛门括约肌完全松弛;每日坚持,每次不少于50次,逐日增加到200次左右。嘱患者做到起居规律,调畅情志,劳逸结合,勿久站、久坐、久蹲,定时排便。 综上,做好混合痔术前、术后护理,不但可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术后的疼痛,而且可以防止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创面的恢复与愈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中医病名:痔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 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

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 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②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Ⅰ、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③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④大便隐血试验:是排除全消化道肿瘤的常用筛查手段。 ⑤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4.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1.适应症:非环状混合痔反复出血、脱垂、疼痛,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