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物馆天然采光调研分析

博物馆天然采光调研分析

博物馆天然采光调研分析
博物馆天然采光调研分析

博物馆天然采光调研分析

博物馆采光设计要点

●适宜的照度

●合理的照度分布

●避免在观看展品时明亮的窗口处于视野范围内

●避免一、二次的反射炫光

●环境亮度和色彩

●避免阳光直射展品

●采光口不占或少占可供展出的墙面

调研对象:洛阳新区博物馆

●简介:

这是从建筑的全景看出该博物馆主要采用高侧窗来进行自然采光。

由于该建筑的体量较大,还是整体性较强的。可以看出采用了多个中庭来进行自然采光,消除内部光线的昏暗。从而也能节能的效果。

屋顶采光采用一角露天并用条状板隔开。白色条状板阶梯状摆布有利于光线的漫反射,让融入室内的光线不是很强烈。

光线在不同位置的漫反射,所营造的不同室内效果。

新区博物院主要是在办公、休憩、公共空间利用顶面采光做到自然采光

建筑体通过天窗漫反射的光线在通过竖条窗照进室内,有一种柔和的效果。对展品没有过大的影响。

在展厅区域采用高侧窗来采光有效保护文物。

不同形式的高侧窗做法

有些位置通过落地窗、庭院组合来丰富建筑环境。

缺点与优点

案例:德国历史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设计依据 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1.2.赣州自然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1.3.赣州市章江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 1.4.共青团赣州市委2009年6月2日补充函 1.5.2009年8月11日及9月7日赣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意见书 1.6.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赣发改投资[228] 号 1.7.赣州市建设规划局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批复赣建规审[2009]148号 1.8.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2.工程项目的概况 2.1.城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下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 2.2. 建筑性质 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选址于章江新区城市中轴F14地块,紧邻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它是自然主题馆(即博物馆中心楼)、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该项目的建设有益于确立赣州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将改变江西乃至华南地区没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 建设项目总规模为27500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小于24米。 2.3. 地质、气候条件 (1)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本市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气象条件 (3)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土分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地下水侵蚀性。 2.4. 项目特征 防火类别:多层 耐火等级:一级(局部大跨度钢结构为:二级) 赣州市博物馆及规划展馆初步设计- 1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 导读:本文博物馆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博物馆调研报告(一) 20**年5月5日调研报告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20**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发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

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观众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参观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参观券,能够自动识别参观券的真

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赏析

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赏析 摘要: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建筑风格上力求体现苏州文化传统,又积极探索现代建筑符号与传统建筑韵味相融合。其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整座建筑富有与众不同的技术美感。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还实现了形式美与功能美的深度融合。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与讨论在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如何组织传统和现代的元素,达到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的意图,并试图寻找各种设计元素在室内中的表达。 关键字: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传统建筑现代建筑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加入现代的元素。使得博物馆新馆既有文化内涵的体现,又有时代感的体现。 苏州博物馆吸取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室内文化,它的诸多设计手法,如人性化设计,与自然亲密相联;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独到的光线处理;重视室外环境对室内的“背景”效用,丰富的装饰等等。苏州博物馆现代中式家居风格的格调、气度与内涵,是从时代特色、科技应用与民族气质中去探索的。首先,现代中式家居风格的建立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包括设计界、学术界等的共同努力,从设计观念上打开对传统的现代化思路;其次,同时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对传统的内涵真正的理解,才能使传统特色和时代特征有机地融合到现代室内空间中。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现代室内设计的审美层次将由着重对纯形式美感的追求发展成为强调兼容文化意义的表现。浅层的物质文化,富有时代性,是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快;深层的精神文化则最富民族性,相对稳定,变化最慢。苏州博物馆在各方面精益求精,即使一块石头,一块方砖,都是经过详细的测量得来的,不得不赞叹其精湛。 室内设计是为现代人服务,必然要求能够体现现代的时代感,传统风格室内设计也不例外。时代感不仅指时间、时代概念,也指空间和地理概念。现代建筑之所以永远走在建筑整体发展的前列,体现了建筑文化发展的时代脉搏,因为它的基本原则是: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满足新功能需要。所以它体现了时代的意义。而反观我们的室内设计,风格上若完全以传统中式的形式则较难与家具及室内陈设相协调。因而设计师要注意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切入点,通过各种途径,如材料,技术,功能等方面来诠释传统中蕴涵的现代感。贝聿铭通过现代铁艺的家具,以及简洁大方的手笔,将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完美的结合。 入口处的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含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重檐,又以现代材料-钢架、玻璃,赋予其崭新的风格。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本文以烟台自然博物馆为例,阐述了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设计的目的,介绍了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和展陈设计的空间布局。在展陈形式方面,其特征是:遗址与室内陈列相融合;充分体现博物馆主题;合理使用室内陈列灯光与色彩;合理运用辅助设施。在空间布局方面,其特征是:空间展线的灵巧变化;现代空间占领手法;空间展示形式多元化,高低层次分明;展示空间扩大化;利用科学技术让文物展示不再是单调的陈列方式。 标签: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形式;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是一个大型的陈列博物馆,它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进行研究与观赏以及教育后代子孙,也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重要保存场所,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自然博物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如何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民文化素养,促进科技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所以自然博物馆标本的展陈设计十分重要。 一、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设计的目的 博物馆功能能否更好地体现决定于博物馆展陈的设计,成功的展陈设计能够将博物馆的空间与地方合理融合与规划,可以将人与物相互制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所以展陈设计是博物馆学中十分重要与特别的组成部分。由于博物馆是向所有人开放,具有公众性,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面对的对象是大众,对博物馆的空间大小、陈列手段都需要进行特别的设计。博物馆带来的内涵更直观,让人们受到的熏陶更浓郁。 二、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社会上有很多的博物馆开了没多久就关闭了呢?这主要与博物馆的生命力有很大的关系,不少人以为博物馆的生命力是无穷止尽的,因为它的背后是政府,是博物馆里的收藏品,其实不然,博物馆真正的生命力其实是标本的展现形式。现代的博物馆有很多种类,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其展陈形式都是不同的,在进行展陈设计的时候不仅仅是单纯的标本陈列,还要突出各地域、各区域不同历史年代所形成不同的自然地貌,融为一体给人带来的正确引导,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启发与思想才能够让博物馆长久存在,也是历史存在的见证。 1、遗址与自然博物馆室内陈列的融合 现代自然博物馆与传统自然博物馆有不少区别,首先就是博物馆选址上,之前的博物馆都是不重视文物遗址的重要性,远离了它们,从而降低博物馆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但是现代的自然博物馆更重视博物馆与遗址之间的联系,重视文物遗址带来的诸多作用。这个陈列形式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博物馆上,像一些古代文物的博物馆更是如此。相信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的宏伟与壮大,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 20**年5月5日调研汇报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20**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开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1 / 16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习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合,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温馨度。 2 / 16

建筑采光分析报告书(精算)

建筑采光分析计算报告书 【住宅建筑】

1.建筑概况 2.设计依据 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 GB50033-2013) 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版) 3.采光分析计算概述 天然光环境是人们长期习惯和喜爱的工作环境,各种光源的视觉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照度条件下,天然光的辨认能力优于人工光,从而有利于工作、生活、保护视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利用天然光,对于创造良好光环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构建绿色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3.1建筑采光分析计算目的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通过本次分析计算,评价本项目的建筑采光设计是否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的要求。 3.2标准要求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的条文 3.0.4 光气候分区应按本标准附录A确定。各光气候区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应按表3.0.4采用。所在地区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乘以相应地区的光气候系数K。 表3.0.4 光气候系数K值

4.0.1 住宅建筑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有直接采光。 4.0.2 住宅建筑的卧室、起居室(厅)的采光不应低于采光等级IV 级的采光标准值,侧面采光的采光系数不应低于2.0%,室内天然光照度不应低于300lx 。 4.0.3 住宅建筑的采光标准值不应低于表4.0.3的规定。 表4.0.3 住宅建筑的采光标准值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筑采光设计达标标准为:(1)卧室、起居室(厅)的采光系数设计值不应小于2.20%。(2)厨房的采光系数设计值不应小于2.2%,卫生间、过道、餐厅、楼梯间的采光系数设计值不应小于1.10%。 3.3 技术路线 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以采光系数和室内天然光照度作为采光设计的评价指标。 采光系数:在室内参考平上的一点,由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假定和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刻该天空半球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 室内某一点的采光系数C ,计算公式为: 式中: En —室内照度; Ew —室外照度(lx )。 采光系数标准值:在规定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下,满足视觉功能要求时的采光系数值。《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中规定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和室内天然光照度标准值为参考平面上的平均值。各类场所的采光系数和室内天然光照度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第4章的规定。 在同一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的条件下,对于同一个房间(工作场所),满足采光系数标准值即满足室内满足天然光照度标准值。 %100?= w n E E C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美学分析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美学分析 钱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笔者的家乡白居易诗中的江南腹地——苏州,本文着重从建筑美学方面分析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只有在参观完所有室内空间之后,才会真正理解整个空间的设计精神。外立面的形体穿插造就了室内空间的丰富性,而室内空间的多样结构同时也成就了外立面的风格特质。空间也是人为的,贝聿铭先生最新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新方向,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空间意向:天造与人为的联姻 “希望从中国古代山水书画中寻找园林设计的灵感”,这是贝聿铭先生对苏州博物馆,这个被称为自己的“小女儿”的封刀之作的评价。虽然常年生活在海外,有着西方教育背景,但贝聿铭先生的作品中却从来不缺少中国元素,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精神的方面,苏州博物馆无疑是成功的,它以自己鲜明的空间特征和独树一帜的结构将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塑造出一个立足现代审美的新中式园林空间。 穿过一座由玻璃和不锈钢棚搭建的大门,一个由钢梁和金属百叶构成的入口吸引了来访者的所有目光。通过一个别致的圆形孔洞,人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情调。以借景的手法,设计师将空间的灵性与活力展现给观众,远处的山水园林也成为了联系内外空间的纽带。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玻璃顶棚肆无忌惮地让室内充满阳光,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丰富的语汇和对空间的影响力。 如果说前庭是整个空间乐趣的前奏的话,那么只有在走入室内之后,才会发现整个空间的动人之处。贝先生一改通常的四方形空间,将中庭设计成八角形,同时随着层高的递增而变换墙面造型,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的建筑特色。其中,三角形与菱形是主要的造型元素,灰色的涂料强调出各个形体的转折,形成了丰富、充满节奏的空间效果。同时,由于形体多变,透过顶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形成了有趣且微妙的光影效果,强调了空间的戏剧性。正对入口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外面的园林景色一览无余,成为中庭最引人入胜的风景。两侧的墙面上有两个菱形的窗洞,透射出的依然是室外的绿色景观,像极了两幅挂在墙上的画。不难发现,简单的几何形是设计师塑造空间的语言,然而这些现代的设计元素通过穿插与组合,创造出来的却是充满传统味道的空间气质。中庭的吊灯也是独立设计的,将传统中式花灯取其形,再利用方形与菱形的结构将传统精神完美地与现代材料结合而成。 连接东西两大展厅的是有着条状木质百叶屋顶的走廊。东面走廊的尽头是提供休息的场所,其中一棵百年紫藤是贝老先生精心挑选的,其蜿蜒曲折的枝蔓与顶部四方大气的花架形成强烈的对比,阳光透过树叶在纯净的墙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顿时给空间增添了活力与激情。传统与现代两种审美在此相互碰撞,展现出贝先生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独特见解。

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 . 自然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 项目背景 (4) 1.2 项目概况 (5) 1.3 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某自然博物馆建馆的必要性 (6) 2.1 项目实施背景 (6) 2.2 某自然博物馆的资源条件 (9) 2.3 某自然博物馆建馆必要性 (10) 第三章某自然博物馆项目市场分析 (13) 3.1 博物馆业的市场分析 (13) 3.2 建设定位与目标市场 (14) 第四章某自然博物馆项目建设条件 (19) 4.1 建设地址现状 (19) 4.2 项目建设条件 (19) 第五章建设规模和规划方案 (22)

5.2 项目规划方案 (22) 5.3 商业配套设计 (30) 5.4 配套工程方案 (32) 第六章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 (39) 6.1 馆址环境条件现状 (39) 6.2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39) 6.3 环境保护措施 (39) 6.4 环境综合评价 (40) 第七章组织机构与经营策略 (41) 7.1 经营组织结构 (41) 7.2 人力资源配置 (42) 7.3 品牌推广策略 (43) 第八章实施进度计划的建议 (47) 8.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7)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8) 9.1 投资估算 (48) 9.2 资金筹措 (50) 第十章经济评价 (51) 10.1 项目概述 (51) 10.2 财务评价 (51) 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60)

11.2 社会影响 (60) 第十二章风险评价 (63) 12.1 市场竞争分析 (63) 12.2 市场风险对策 (63) 12.3 资源条件风险分析 (64) 12.4 工程技术风险分析 (64) 12.5 社会文化风险分析 (64) 12.6 风险防范对策 (65)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 (66) 13.1 建设方案总体评价 (66) 13.2 结论与建议 (67)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博物馆展览馆调研报告

调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 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 南省会郑州市环境幽雅的农 业路中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 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河南博物院是由中科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康教授主持设计的,其主入口面向农业中路,东面是文博东路,西面是文博西路,北临某住宅区。总用地面积约为156亩(合10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8840平房米,主馆及配楼面积约为55740平方米。 室外分析 省博位于五一路与东风西路的交界处,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从外观上看省博的建筑风格与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类似,都是五十年代的俄式建筑。由于建成年代久远省博的外观并没有多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功能上来看博览建筑的平面组合采用了放射性的方式将个展区于放射式的方式分开。在解决客流货流等不同的功能流线上省博分设主次入口以疏导不同的人流。将主入口设在了城市次干道五一路上而不是主干道东风西路,这样尽可能的避免分叉入口车流过于拥挤而引起的交通堵塞情况。停车场位于博物馆前面即主入口的旁边,由于受场地的制约车流入口与人流入口并没有分开而是公用。室外种植了大量乔木植物于营造一种宏大壮阔的感,展厅里的天花板

多是黑色,配合星星点点的点状灯,有点像夜晚的星空,昏暗的灯光使得展厅优雅而神秘。展品柜上方则多使用白炽灯,跟黄色的灯光不同,白炽灯光线较好,使游客更清晰地观看展品,充分展示了展厅的用途。在儿童历史知识讲座的展厅里,则配合儿童的特点,放置了色彩鲜艳的桌椅,整齐的坐席,合适的间距,相应的设计,都显得清晰有序。三楼的明清珍宝馆里的隔断还特意做了清朝皇宫围墙的样式,贴合整个展馆的历史氛围。 整体造型 从总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属建筑,聚散有致,和谐统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筑群呈四面辐射状,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传播。假如我们从上鸟瞰整个建筑群,则宛若“大鹏展翅”向天飞,主体建筑如大鹏身 躯,展馆大门就像大鹏的头部,两侧配楼恰 似大鹏的翅膀,后边与文物库房相连的过 廊,更是大鹏之尾。整个造型象征着古老中 原再现历史的辉煌,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 和腾飞。 主馆造型特征分析 河南博物院主馆位于院区中央,呈“中”字形布局,其中,主馆的东西两翼分别有两个专题展馆,主馆后端直通文物库房,主馆前端为主入口及礼仪接待区。主馆前的院区正门、主馆及主馆后面的文物库房三者自然成为一中间序列,院区四角对称布置了两组风格造型相同的建筑,它们分别是培训楼、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电教楼。总面

建筑的采光与照明分析毕业设计

建筑的采光与照明分析 Kindergarten building lighting and lighting analysis 【摘要】:本文针对大一学期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进行采光与照明的分析,计算幼儿园会议室的采光系数,通过建筑立面上面的窗户和门洞进行计算分析建筑的光照强度,建筑的照明也是根据最小的建筑室内照度进行计算。并且秉着节约能源的原则,对会议室进行布灯,并对照度进行分析。 abstract : the freshman semester kindergarten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lighting and lighting analysis, calculate the daylighting of the kindergarten rooms coefficient, through the Windows of the building elevation abov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light intensity and the doorway, architectural lighting is also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mallest building indoor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And takes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to cloth lamp of conference room, and analyze the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关键词】:建筑采光,建筑照明。 keywords:Architectural lighting ,Building lighting 一、幼儿园会议室采光计算与分析 人眼只有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有效的进行视觉工作,会议室更是人们办公以及开会的主要场所,所以更要营造良好的室内光环境。在建筑中充分利用自然光,节约照明用电,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大一学期的幼儿园方案设计的选址位于湖北武汉市某居住区,用地面积约3000M2,分为班级活动单元,音体教室,和办公后勤用房等。这个方案设计中为了获得足够的光照,在建筑立面上进行了大量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中国三峡博物馆多彩贵州城海关大厦附近(设计地块) 调研目的:通过对民俗类博物馆的调研,了解其功能分区,流线组织,集散和大空间的空间处理,考察博物馆对地域性元素的应用,以及外环境,怎样对周围建筑的映衬与融入,给此次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调研方式:实地参观及问询记录 调研人员:陈余

重庆三峡博物馆的总布局以东西走向的人民大礼堂对称轴为轴线,并用有引导性的铺地及台阶深化轴线,形成一个放射性同心圆广场。经过我使用卫星地图测试了建筑尺寸,长边达到了147米,体量比较大。 三峡博物馆的弧墙和对外面大礼堂的圆形建筑形成一种里应外合的接引关系,同时大厅顶也是圆形,形成日月同在的效果。蓝色玻璃代表水,外墙的花岗岩代表山,形成独特的山水之城的寓意,两者形成虚实对比,同时联系着放射性的人民广场,形成三位一体的效果,外部用大阶梯来处理高台地形,居高临下,和大礼堂遥遥相望。 总体来说博物馆与主题十分贴切,在造型上利用

各种象征表意来烘托整个博物馆的人文氛围,给我各种美好的想象空间 一进入大厅,就有一种大气雄伟的感觉,内部全用光滑的大理石装饰,结合上部的蓝色顶盖。空间却通透轻盈,利用剪刀楼梯与环状走廊连接上下空间,给人丰富的视觉冲击,同时利用楼梯下空间做成小景观小书吧,巧妙的利用了起来。月牙下面是清新的休息空间和储物空间,而且整个服务全是免费的,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下面的关于各层的介绍 一层:壮丽三峡厅,环幕电影放映厅,值得一提的是其实环形放映厅外部是一个方形空间,利用圆与矩的交接处做了一些储物室和疏散,有效地解决了空间

利用。从一层总体上看,博物馆采用的是放射性布局,局部加上串联流线,利用环形空间过渡 二层平面是远古巴渝厅,临时展厅,和关于当地的城市之路展厅,布局相较于一层也是利用中庭形成节点过渡,后勤部分位于背部 三层平面是重庆轰炸展厅,古钱币展厅,西南民族风情展厅,汉代雕刻展厅,有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属于外部的楼梯,连通到室外,针对这种大空间来说能疏散人流,也可到二楼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三楼的空间可以直接到达外部的山体,在背部有路直接到达外部的后花园,这种处理在博物馆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其实整个建筑也是一个山地建筑

采光教程讲解

采光标准主要包括采光系数和采光质量。采光系数是指在全阴天时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与室外露天无遮挡处的水平面照度之比。采光系数值越大,采光效果越好。采光质量不仅取决于被识别对象的表面照度,而且还取决于投射在物体表面的光的方向性,识别对象与背景的亮度对比,视野内有无眩光等。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2013自2013年5月1开始实施,《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同时废止。以下简称为《标准》其中,4.0.1、 4.0.2 、4.0.4、4.0.6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标准》中住宅建筑中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应满足规定要求,教育建筑中的普通教室以及医院建筑中的一般病房都应满足规定要求,详情见采光标准。 随着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广泛推广,做绿色筑就越来越迫切,设计单位在投标报审中,仅仅做节能、日照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做绿色建筑的要求了,就需要我们进行采光软件的学习,目前北京已经执行建筑一星标准了,不管你是住宅还是公建做一星就要满足下面的项目。

经过上面的一些条件的制约,介绍一款操作方便的采光软件-绿建斯维尔采光分析软件;如果你是斯维尔的用户那就更容易学会了,因为绿建软件整体采用一模多用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只要斯维尔的节能和日照的模型,就不用二次建模了。 第一步,先来了解下采光软件的操作流程。

第二步,导入已往的节能模型和日照模型。这里要注意了,节能的时候是进行过“建楼层框”这个命令的,所以在总图日照模型中也要设置这个命令,采光软件是在“空间划分”下面中建楼层框这命令,目的就是让总图模型和日照模型结合起来,指定对齐点就可以了。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如下图中模型的情况,也就是说基本的模型搭建工作就完成了。

自然博物馆任务书

北方某滨海城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一、教学目的 要求在研究地域环境、建筑类型、功能布局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自然博物馆新的形体设计概念,并实现建筑空间的可识别性,尊重历史文脉和地域环境特征,以现代手段表达建筑的空间情感和人文特征。 二、设计内容 1、设计范围: 见用地范围红线图。 博物馆建设用地东西向最长为170米,南北向宽115米,北侧面临城市主干道,并与市政广场遥相呼应。博物馆是城市新区的启动工程,位于市政广场延伸轴线上绿化广场的东侧,地理位置鲜明。 2、设计依据: ·平面位置和用地范围红线图; ·自然博物馆建设设计任务书;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3、设计要求: 以“造型高雅独特、反映地方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功能结构科学”为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需反映滨海城市的特征和北方的气候特点,具有文化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1)功能布局: 该市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属省辖市中型博物馆,占地亩,总建筑面积为10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2-3层,局部可设夹层。该项目主要包括展示功能区(含观众服务区,与展示区保持相对分离)、收藏研究功能区、业务管理功能区、游览观赏功能区四个部分。 (2)展示功能区: ·是博物馆的主要部分(预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陈列大厅要符合建筑性格和尺度,厅前设置广场。 ·展示区穿过序厅为中心厅,使用净高度不低于12米,要求自然顶光照明,希望能设计成经折射后的散射光,中心厅面积100平方米,将陈列大量的恐龙化石骨架及机械恐龙。 ·展示区计划建二到三层,其余展厅在中心厅周边设计。展厅首层净高度6米,二层以上为4米。展厅之间可用连廊进行联系,两厅之间要留可开关的门。除中心厅以外的7个专题厅使用面积可控制在300-400平方米不等。电化教育厅设在顶层,按声像放映方式设计,控制在200平方米。 ·展示功能区做全封闭设计,防止尘土侵蚀文物标本。 ·展示功能区设计根据国家对博物馆展厅要求,做到二级防火安全标准,并装置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苏州博物馆分析

苏州博物馆分析报告 课程:材料工艺学 班级:10级环艺4班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先生:美籍华人建筑师,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是苏州市“十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之一,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多方努力,85岁高龄的世界著名建筑大 师贝聿铭先生欣然接受市委、市政府的盛情邀请,亲自担任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并于2002年4月30日正式签定了设计协议。贝聿铭先生以擅长设计博物馆而享誉全世界,他曾 应肯尼迪总统遗孀杰奎琳的邀请设计过肯尼迪图书馆 应密特郎总统之邀设计过卢浮宫博物馆,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贝先生在中国设计博物馆是第一次。正 因为如此,贝聿铭先生在家乡苏州设计博物馆引起了全球传媒的关注。 聿铭先生的设计思想和专家组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路,经过一年

的紧张工作,先后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 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 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 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 过去的木粱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

博物馆调研报告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调研报告 专业班级环艺《4》班 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2014年10月

大河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调研题目:博物馆设计 二、调研目的: 1.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内的空间功能布局,实地的体验其内部 的空间感受,了解博物馆内部功能的布置方法。 2.加强了解多重空间与复杂功能之间的关系,学习和借鉴他 们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3.加深了解周边环境对博物馆的影响和关系。 4.了解认知防火消防在博物馆建筑中的作用和处理。 5.对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和拍摄。 三、调研对象: 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展示博物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3、关于博物馆的资料及规范图书等。 4、河南省博物馆。 四、调研成果: 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12公里处,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从历次发掘的大量墓葬、房基等遗迹看来,这个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文化层深达4-7米。引人注目的是残存的房屋。目前已发掘出房基30多座,建筑方式各异,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一号房基的墙壁高达1米,距今约有5000年,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晚期建筑,为目前国内该时期仅存的房基。出土的文物主要

有红陶黑彩、白衣彩陶。彩陶片上绘有各种天文图像如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日珥纹等。发掘表明,先民们曾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和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占地17亩,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馆内建有仰韶文化房基保护房、陈列室、陶艺馆、办公楼(兼文物库房)等。保护房为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四面坡瓦顶,面积400平方米;陈列室为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平面呈亚字形,面积800平方米;陶艺馆为砖混结构的仿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办公楼为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面积650平方米。 大河博物馆给我的感受就是尽管此处的交通便利,但是没有好好的利用,可能是由于基金不够得原因,只有一条后来修建的水泥路可以到达博物馆,其后面的一条田间小道没有利用。其西面的仓库还有一些建筑可以说是把整个博物馆挡在了后面,在107国道上还有在其北边的路上很难发现这一个建筑,这就显得其价值一般。博物馆的路标也不明显,我们几个调研的问了周围的住户,他们很多的人竟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博物馆,问路找到这个博物馆的我们竟然发现我们是在博物馆绕了一圈才找到得,当我们走在那条博物馆后面的小路上的时候还不确定我们看见的四坡屋顶是博物馆的,太不可思议了。 由于我们几个没有能进到博物馆里面,就算是馆的环境布置也没有办法看到,所以···太可悲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基地位于现在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西边,临近老107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现在是农田,基地的西边是一些公司的仓库,很多的货车等在此过,就我感觉而言可以说是噪声污染很实严重,而且很多粉尘污染,再加上老107国道上的交通状况后,在这里,我的感觉简直太乱了。基地的南边是几户农家和大面积的农田还有一条泥泞的田间小道,我们就是在这条小路上来到基地的。基地的北边是高速公路的缓冲带,绿化带,整体上感觉还行在我们累的时候我们几个还在这个绿化带的草地上好好的休息了一番。如果在这里建成了博物馆的话,我感觉这个缓冲带是可以好好利用的。在缓冲带的东边是一个倒闭了的娱乐场所,我们进去了,里面可以进行钓鱼等娱乐活动。这个地方我感觉也是可以好好利用的。如果博物馆建成开放,一定会给这里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的。基地的东边是现在的大河博物馆,已经7年的时间没有对外开放了,对基地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大的,因为我们是在老馆基础上设计的,在望东边是几个墓地和一大片的树林,树种单一。 3、河南省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现在位于郑州市农业路8号,占地10 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建成。主体展馆位于院区中央,呈金字塔形,后为文物库房,四隅分布有电教楼、综合服务楼、办公楼、培训楼等。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造型古朴典雅,具

建筑物里教学楼采光分析

建筑物理教学楼采光分析 摘要:教学楼作为广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的最重要的场所,其室内的照明采光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照明良好舒适的室内环境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学习效率,反之则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但现如今许多教学楼的采光仍旧沿用陈旧的经验传统,效果不佳,所以,对教学楼的采光设计分析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摘要:教学楼,采光设计,灯具 内容:宁波光气候特点:云量较多,多以低云为主。天然光照度以天空漫射光,照度较大。建筑物(湖南大学东楼)朝向建筑坐北朝南,采光口主要是南北侧窗。 教室采光要求:课桌上有充足而均匀的天然光,防止直射阳光造成眩光,避免窗口在黑板上形成镜面反射而使学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普通教室多采用单面侧窗采光,当教室的进深为6~8米,窗口面积为地板面积1/4至1/5左右时,课桌上的采光系数(见采光标准)最低值达1.5%,可满足看书写字的光照要求。由于单侧采光的教室照度均匀度差,靠窗处的照度比内墙附近高十几倍,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内墙上开高窗补充光线。采光设计,应注意光的方向性,应避免对工作产生遮挡和不利的阴影,如对书写作业,天然光线应从左侧方向射入。 教学楼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玻地比──不低于1:6; 2、室深系数──不低于1:2或投射角不小于20°~22°; 3、窗台高度不超过1m,也不低于0.8 m;窗间距不大于窗宽的1/2; 4、最小开角(最小开角:教室内最暗的一点的开角──不小于4°~5°); 5、建筑物间距──最好不小于该建筑高度的2倍; 6、(为了避免眩光)设置黑板的前墙不设窗;黑板表面用耐磨无光泽材料;窗有窗帘; 7、(增加反射作用)墙体表面采用浅色装饰,并定期清扫和粉刷; 8、(保护视力)桌面用淡色;设置黑板的前墙颜色可用深些的颜色; 9、教室朝向以南向为好,最好采用南北双侧采光;对于南外廊北教室,要以北向窗为 主采光窗,且黑板设于东墙面上。 采光口分析: 1.侧窗优点: A. 构造简单、布置方便、造价低 B.光线方向性强,有利于形成阴影; C.扩大视野。 2.侧窗采光特点: A.照度沿进深方向下降很快,分布不均匀; B.采光深度不超过窗高的两倍。 大门遮挡严重,大厅光线不适,偏暗,给人一种压抑感

苏州博物馆分析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的封刀之作。新馆选址在苏州古城内,紧依古典建筑和园林—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 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以一水池为中心。 二、平面功能分布 苏州博物馆是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新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西部的展厅分别由两个中心联系起来 ,东部则布置一个方形露天院落 , 围绕它的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房等。 三、周围环境的融合 为充分融入所在街区环境,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沿袭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苏州博物馆以地面一层为主,采用地下一层,局部安排二层高度。三条轴线的布局与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而且建筑采用院落式与周边相应,从平面看不出什么差异。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着拙政园的补园,新旧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四、建筑结构 建筑大量使用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代替了苏州传统的木质材质。 五、建筑内部 1、大门入口 新馆大门为玻璃和金属结构, 既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 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进入后,前厅以较小的空间压缩视角,与后面进入庭院形成强烈的空间对比,有先抑后扬之感。入口有一条明显的路线将游览者引向山水庭院,有玻璃材质的圆形入口,庭院景色若影若现。 2、中央大厅 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连接着前厅与庭院。是整个 建筑群的最高高度。贝聿铭 将中庭设计成八角形,其中,三角形与菱形也是主要的 造型元素,由于形体多变,透 过顶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形成了有趣且微妙的光影效果。正对入口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外面的园林景色一览无余,成为中庭最引人入胜的风景。两侧的墙面上有两个菱形的窗洞,可以看到外部景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