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平台建设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平台建设

药物临床试验源数据管理

药物临床试验源数据管理·广东共识(2018) (广东省药学会2018年9月18日发布) 撰写说明 临床试验数据质量是评价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完整数据链贯穿临床试验全过程。数据溯源是对数据的追本溯源,以实现对历史数据的重现。在临床试验中,源数据是作为溯源依据的数据,源文件是承载源数据的原始文件。临床试验产生的数据有其特殊性,数据类别较多、载体多样且保存方式各异。 自开展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以来,药监管理部门不断强调临床试验数据的产生、收集、记录和报告过程应真实、完整和准确。目前,对于临床试验中涉及源数据/源文件的记录、内容完整性、载体形式、授权人员、设备确证、可靠储存手段等要求,申办方/CRO、研究者、试验机构管理人员等各方仍存在认识的差异,或是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基于源数据质量的重要性,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撰写《药物临床试验源数据管理·广东共识》,以阐明源数据/源文件的记录与修改要求,规范源数据/源文件等载体的保存,以及研究各方在源数据管理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 本共识参考了药监管理部门颁布的相关管理规范,结合数据现场核查案例,且在起草和征集意见阶段得到业内诸多专家的指导,在此向各位同道的无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本共识可能存在不少缺漏和尚需完善之处,期待业内同道继续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共识撰写小组 2018年8月31日

1源数据定义 源数据(SourceData)指临床试验中的原始记录或其复印件(核证副本)上记载的所有信息,包括临床发现、观测结果以及用于重建和评价临床试验所必须的其他相关活动记录[1]。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同一事件的数据可能会由不同人获取并记录(如临床护士和研究医生可能都会采集试验中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并分别记录在护理单和病历中,或由同一人获得并记录在不同的地方,如研究人员将采集的生命体征分别记录在临床病历和受试者文件中),为确证病例报告表(CRF)所记录数据的有效来源,应在临床试验开始前,采用“源数据鉴认表”(见附录1)与研究者确认完整的原始记录来源;另外,为确保临床试验的源数据得到完整、规范、准确的记录,可参考“原始文件记录建议”(见附录2)及对研究者进行培训和沟通。 2源文件的定义及类别 源文件的定义 源文件(SourceDocuments)指临床试验中产生的原始医学记录、医疗文件和数据。源文件包含了源数据,如医院病历、医学图像、实验室记录、临床试验的相关备忘录、受试者临床试验日记或评估表单、发药记录、仪器自动记录的数据、缩微胶片、照相底片、磁介质、X光片,及药房保存的处方、实验室和医技科室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包括复制或抄录的核证副本。源文件可以是纸质的和/或电子的[1]。临床试验中原始文件是指初次记录临床观察的文件,比如试验过程的文字记录、研究者开具的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等一系列文件等;或承载实验室检查及影像检查数据的文件,如血常规结果报告单及CT片等。有纸质形式和电子形式或可能的其他形式[2]。 当原件不利于保存(例如热敏纸)、不便获得或丢失时,会采用核证副本作为源文件。核证副本指经核实的(如注明日期的签字或通过可验证的程序产生的),与原始记录信息相同的副本,并须有合理的解释说明。 源文件的类别 常规医疗文件(MedicalRecord)根据卫健委医疗病历管理要求,患者的就诊记录可分为两大类:住院病历及门(急)诊病历。具体内容可参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符合《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的电子病历也属于此类,打印存档的纸质病历应与电子病历一致。这些文件通常包含患者隐私和可识别信息。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之前,必须由数据管理部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数据管理计划(DMP ,Data Management Plan)。数据管理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和数据管理的一些时间点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 1 CRF的设计与填写 1.1 CRF的设计 临床试验主要依赖于CRF来收集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临床试验数据。CRF的设计必须保证收集试验方案里要求的所有临床数据。CRF的设计、制作、批准和版本控制过程必须进行完整记录。CRF的设计、修改及最后确认会涉及多方人员的参与,包括申办者、申办者委托的CRO、研究者、数据管理和统计人员等。一般而言,CRF初稿由申办者或CRO完成,但其修改与完善由上述各方共同参与,最终定稿必须由申办者或申办者委托的CRO完成。 1.2 CRF填写指南 CRF填写指南是根据研究方案对于关键字段和容易引发歧义的条目进行特定的填写说明。CRF填写指南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并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CRF或其他数据收集工具和方式。对于纸质CRF而言,CRF填写指南应作为CRF的一部分或一个单独的文档打印出来。对电子CRF或EDC系统而言,填写指南也可能是针对表格的说明,在线帮助系统,或是系统提示以及针对录入的数据产生的对话框。保证临床试验中心在入选受试者之前获得CRF及其填写指南,并对临床试验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方案、CRF填写和数据提交流程的培训,该过程需存档记录。 1.3 注释CRF 注释CRF 是对空白的CRF的标注,记录CRF各数据项的位置及其在相对应的数据库中的变量名和编码。每一个CRF中的所有数据项都需要标注,不录入数据库的数据项则应标注为“不录入数据库”。注释CRF作为数据库与CRF之间的联系纽带,帮助数据管理员、统计人员、程序员和评审机构了解数据库。注释CRF可采用手工标注,也可采用电子化技术自动标注。 1.4 CRF的填写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51577

附件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 一、概述 临床试验数据质量是评价临床试验结果的基础。为了确保临床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科学可信,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规定和指导原则,用以规范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整个流程。同时,现代新药临床试验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又为临床试验及其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也推动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积极探索临床试验及数据管理新的规范化模式。 (一)国内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现状 我国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提出了一些原则要求,但关于具体的数据管理操作的法规和技术规定目前还处于空白。由于缺乏配套的技术指导原则,我国在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方面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质量良莠不齐,进而影响到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客观科学评价。此外,国内临床试验中电子化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模式大多基于纸质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CRF)的数据采集阶段,电子化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系统应用有待推广和普及。同时,由于缺乏国家数据标准,同类研究的数据库之间难以做到信息共享。

(二)国际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简介 国际上,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的药物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ICH E6 GCP)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有着原则性要求。对开展临床试验的研究者、研制厂商的职责以及有关试验过程的记录、源数据、数据核查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以保证临床试验中获得的各类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靠。 各国也颁布了相应的法规和指导原则,为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具体的依据和指导。如:美国21号联邦法规第11部分(21 CFR Part 11)对临床试验数据的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的规定(1997年),使得电子记录、电子签名与传统的手写记录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从而使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能够接受电子化临床研究材料。据此,美国FDA于2003年8月发布了相应的技术指导原则,对Part 11的规定作了具体阐释,并在计算机系统的验证、稽查轨迹,以及文件记录的复制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2007年5月,美国FDA颁布的《临床试验中使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的指导原则》(Guidance for Industry: Computerized Systems Used in Clinical Investigations)为临床试验中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提供了基本的参照标准。 而且由国际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学会(Society of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SCDM)还形成了一部《良好的临床数据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Practice,GCDMP),该文件为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的每个关键环节都规

参考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研究

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研究 摘要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作为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新药研发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数据不仅是正确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和依据,更是规范化高质量临床试验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国内的临床数据规范化管理水平,尽快与国际的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规范和先进的临床数据管理规范接轨,真正能够获取高质量的数据进行了本次研究。 本文分析了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具体内容、特征和临床试验数据产生全过程,综述了临床数据管理计划以及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规范体系。回顾了国内外新药临床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传统“纸质”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目前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电子化系统包括电子数据采集、电子病例报告表的应用,提出在我国电子化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构建了电子化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设想,为提高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质量、效率和低研究成本开展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字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计划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电子化

The research of new drug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Abstract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linical trial, which plays crucial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in the clinical trial. Now not only true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new drug, but also high qualified clinical arises from the clean and high quality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omestic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level of clinical data, join the international GCP standards and advanced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can make the high quality of dat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the contents of the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tion of clinical trial data, explains the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plan and the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standard system. Then it review s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sis the deficiencies of domestic traditional "paper- based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It discusses the current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electronic data acquisition, electronic case reports,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signature, etc. At last, it Analysi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domestic new drug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Key words C 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Plan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Electronic System.

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SOP

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SOP I目的:建立临床试验中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流程,使其规范化、标准化。 II适应范围:所有的临床试验 III规程: 一、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 1、数据库的创建,录入、核查程序的编写。 1)根据CRF的内容,利用数据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编写录入程序。 2)对数据库及录入程序进行数据的预录入测试,错误之处进行修改调试。 3)利用SAS或APSS等专业统计软件编写数据核查程序,并对预录入的数据进行核查,错误之处进行修改调试。 2、交接已完成的CRF,交接双方清点CRF数量,确认无误后双方签收; 3、由两名录入员分别录入本次接收的所有CRF,录入完成后进行双录入的程序比对,不同之处要查阅CRF进行修改,直至双录入比对无差异。 4、待所有CRF已录入并已完成双录入比对后,利用核查程序对数据库进行随机化、计算、逻辑等方面的核查,核查出的问题,先查阅CRF,若属录入错误可直接对数据库进行修改,若录入无误,则应就此问题发出疑问表,疑问表的基本内容应包括问题所在CRF的试验药物编号、问题所在位置、问题描述、研究者修改项、签字项及时间。 5、在进行程序核查的同时,对数据库进行人工复核,人工复核的数量不少于5份CRF,或不低于CRF总量的5%。 6、数据库所有疑问均已返回,重复程序核查无问题后,则可将数据递交生物统计人员。 二、临床试验的统计分析 1、由生物统计专业人员撰写统计分析计划书并不断修订完善。统计分析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临床试验概述; 2)统计分析集的定义; 3)缺失值与离群值的处理; 4)数据变换方法; 5)主要指标及次要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等。 2、生物统计专业人员收到数据管理员提交的试验数据库后,进行数据的盲态核查。

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计划和报告指导原则

附件 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 计划和报告指导原则 一、前言 规范的数据管理计划有助于获得真实、准确、完整和可靠的高质量数据;而详细的统计分析计划则有助于保证统计分析结论正确和令人信服。为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质量和科学评价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必须事先对数据管理工作和统计学分析原则制定详细的计划书。在试验完成时,对试验中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进行全面完整的总结至关重要,通过数据管理报告真实反映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质量和试验样本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报告为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内容和研究结论提供主要依据。因此,在药物上市注册时,监管部门将数据管理计划和报告与统计分析计划和报告视为评价临床试验结果的重要文件和依据。 虽然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 actice,GCP)中对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进行了原 则要求,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发布的有关药物临床试验及其统计学的相应技术指南也涉及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的主要环节,但针对数据管理计划和报告、统计分析计划和报告却没有详细的技术规范和指导性建议。因此,本技术指导原则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并提出具体要求,旨在为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其更好地完

成相关工作以达到监管要求。 二、数据管理的计划和报告 (一)一般考虑 数据管理计划(Data Management Plan, DMP)是由数据管理人员依据临床试验方案书写的一份动态文件,它详细、全面地规定并记录某一特定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任务,包括人员角色、工作内容、操作规范等。数据管理计划应在试验方案确定之后、第一位受试者筛选之前定稿,经批准后方可执行。通常数据管理计划需要根据实际操作及时更新与修订。 数据管理工作涉及多个单位或业务部门,包括数据管理、临床研究者、统计分析、医学事务、临床监查、临床稽查等单位或部门。数据管理的职责可分为负责、参与、审核、批准、告知等,各单位/部门在数据管理各步骤的职责不尽相同。数据管理计划需明确参与数据管理的相关组织及人员职责。数据管理各步骤需建立并遵循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数据管理计划应列出项目所遵循的SOP清单。 数据管理报告是在临床研究结束后,数据管理人员撰写的研究项目数据管理全过程的工作总结,是数据管理执行过程、操作规范及管理质量的重要呈现手段。通常以定性和定量的参数来表达,如数据量、疑问数等,并与数据管理计划一起作为药物注册上市的申请材料提交给监管部门用于对临床试验结果的评价。 (二)数据管理计划的基本内容 数据管理计划应全面且详细地描述数据管理流程、数据采集与管理所使用的系统、数据管理各步骤及任务,以及数据管理的质量保障措施。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最新版】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 一、试验数据的标准化 1.1 临床数据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医疗机构进行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迅速,电子病历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也正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信息标准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目前在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系统分割、业务流程不统一、信息系统孤岛等问题。在医学研究领域,各医院、科研院所等都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数据,但不能互相共享利用。所以,为了实现跨机构、跨区域、跨领域的临床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利用,必须研究建立统一的临床数据标准体系。 我国标准化研究起步较晚,随着加入WTO,以及贸易全球化和经济集团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优先借鉴和引用国际标准(ISO[1]、IEC[2]及ITU[3]的标准以及被ISO认可收入KWIC索引[4]的其它25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未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它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与临床数据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包括:(1)数据/信息交换标准,

如医院信息传输协议HL7、临床数据交换标准CDISC、放射影像信息交换标准DICOM等;(2)医学术语及代码标准,如实验室检查结果代码LONIC、临床医学术语SNOMED、疾病诊断分类代码ICD-10等;(3)临床医学文档标准,如临床文档结构标准CDA等;(4)临床医学概念标准,如HL7信息模型RIM等。 1.2 临床试验的数据标准化 临床试验数据标准化的意义在于: l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与临床试验机构建立医疗信息互通性的基础。 l在申办者内部不同研究之间建立无缝数据交换,并为申办者之间的交流,申办者与药物评审机构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 l便于各临床试验的药物安全性数据共享。 l方便元数据(Meta Data)的存储和监管部门的视察,为不同系统和运用程序之间数据的整合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 l为评审机构提供方便,从而缩短审批周期。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指南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指南 1.研究者认真填写病例报告表(CRF表),保证准确无误。 2.监察员应定期的去各试验中心,确认所有的数据记录、报告正确完整,与原始记录一致,对于完成的CRF表,监察员应及时送至数据管理员处。3.数据管理员在第一份CRF表送达之前准备好数据库(需要保密性强,可靠)。4.数据管理员对CRF表作进一步检查,发生疑问时,填写疑问表(query form)返回监察员,通知研究者作出回答。 5.数据录入:由两个数据录入员分别将数据双份输入计算机数据库中。6.利用软件将两份独立的数据文件进行对比,并对照CRF表进行修改核对。7.质控核对:从全部病例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为5%,但不能少于5份病例)进行人工核对(数据库中数据与CRF表的数据),如果数据错误大于0.15%(10000个数据有15个错误),应对数据库中的全部数据进行人工核对。 8.制定统计分析计划:由生物统计人员配合主要研究者在制定试验方案时写成初稿,在试验的进行中,不断完善分析计划,但必须在数据锁定前定稿。9.盲态审核:数据录入完成后,直到第一次揭盲之前,由主要研究者、生物统计人员、数据管理员和申办者对数据库内数据进行核对和评价。审核内容包括:对统计计划书的修改和确认;对研究方案中主要内容的确认;对全部入组病例和全部数据的确认(包括脱落病例,主要疗效,安全性数据等),盲态审核完后,锁定数据。 10.第一次揭盲:打开第一次揭盲信封,将A、B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1.第二次揭盲:在临床试验总结报告会上进行第二次揭盲,参加开盲人员:申办者或申办者委托人、主要研究者、统计分析人员或组长单位临床研究基地负责人等。如试验组与对照组比例不是1:1,则临床试验仅开盲一次。 12.统计单位出具临床试验设盲试验揭盲记录。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 2012年3月12日

目录 一、概述 (1) 1.1国内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现状 (1) 1.2国际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简介 (2) 1.2.1ICH-GCP 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原则性指导 (2) 1.2.221 CFR Part 11对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的基本要求 (3) 1.2.3“临床试验中采用计算机系统的指导原则”提供计算机系统开发的参照标准 (3) 1.2.4GCDMP (Good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Practice)提供全面具体的数据管理要求 (4) 二、数据管理相关人员的责任、资质及培训 (5) 2.1相关人员的责任 (5) 2.1.1申办者 (5) 2.1.2研究者 (6) 2.1.3监查员 (6) 2.1.4数据管理员 (6) 2.1.5合同研究组织(CRO) (7) 2.2数据管理人员的资质及培训 (8) 三、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 (9) 3.1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9) 3.2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9) 3.3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 (10) 3.3.1系统可靠性 (10) 3.3.2临床试验数据的可溯源性(Traceability) (11) 3.3.3数据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Access Control) (12) 四、试验数据的标准化 (12) 4.1临床数据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2) 4.2临床试验的数据标准化 (13) 4.2.1CDISC和HL7 (14) 4.2.2医学术语标准 (16) 4.2.3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RT) (20) 五、数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1) 5.1CRF的设计与填写 (21) 5.1.1CRF的设计 (21) 5.1.2CRF填写指南 (22) 5.1.3注释CRF (22) 5.1.4CRF的填写 (22) 5.2数据库的设计 (22) 5.3数据接收与录入 (23) 5.4数据核查 (23) 5.5数据质疑表的管理 (25)

中医慢性病临床研究中数据管理的质量调查

中医慢性病临床研究中数据管理的质量调查 目的研究“中医慢病临床科研体系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模式研究”项目在数据管理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为本项目的后续工作改进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国内外有关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工作的法规、规范和指南等相关文件,编制“中医慢病防治临床科研数据管理评估清单”。使用该问卷在10个临床课题稽查过程中进行现场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0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数据管理和统计方面有50%~60%的课题由第三方进行,有70%的课题由自己中心进行监察;50%的课题采用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开发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7家單位具有数据管理的制度和计划;数据管理执行中,培训、数据库建立、病例报告表追踪等7个方面执行度较低。结论中医慢性病临床研究的数据管理的质量情况还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完善,提高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的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cientificity and rationality in data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of Chinese Chronic Disease Clinical Research System and its Achievements Application Mode;To provide evid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follow-up work.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regulations,guidelines,and other relevant document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data,“Questionnaire for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Assessment of Chinese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was designed.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in 10 clinical topics during the on-site inspection survey,and 2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riev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50-60 percentage of subjects in data management and statistics were performed by the third party;70 percentage of subjects were performed by their own central monitoring;50 percentage of the subjects adopted a cooperative manner with other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data management systems;7 centers had system and plan for data management;Data management was carried out;implementation degree of training,database,CRF tracing,and others 7 aspects was low. Conclus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ata management of TCM clinical research still needs to be perfected from many aspects,and quality mode of large-scale clinical trials sh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chronic disease;data management;GCP 由于慢性病治疗周期长、随访时间长、数据量大, 数据质量难以保障。临床研究中,科学、合理地收集和管理原始数据,是研究结论可靠性、真实性的重要保证。临床研究数据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及时获取正确、有效的数据,符合《药物临床实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及统计分析与报告的要求。为此,笔者对中医慢性病临床研究的数据管理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以评估数据管理质量,提出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寻找解决途径,增强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1 资料与方法 1.1 问卷编制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之前,必须由数据管理部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数据管理计划(DMP ,Data Management Plan)。数据管理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和数据管理的一些时间点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 1 CRF的设计与填写 1.1 CRF的设计 临床试验主要依赖于CRF来收集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临床试验数据。CRF的设计必须保证收集试验方案里要求的所有临床数据。CRF的设计、制作、批准和版本控制过程必须进行完整记录。CRF的设计、修改及最后确认会涉及多方人员的参与,包括申办者、申办者委托的CRO、研究者、数据管理和统计人员等。一般而言,CRF初稿由申办者或CRO完成,但其修改与完善由上述各方共同参与,最终定稿必须由申办者或申办者委托的CRO完成。 1.2 CRF填写指南 CRF填写指南是根据研究方案对于关键字段和容易引发歧义的条目进行特定的 填写说明。CRF填写指南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并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CRF或其他数据收集工具和方式。对于纸质CRF而言,CRF填写指南应作为CRF的一部分或一个单独的文档打印出来。对电子CRF或EDC系统而言,填写指南也可能是针对表格的说明,在线帮助系统,或是系统提示以及针对录入的数据产生的对话框。保证临床试验中心在入选受试者之前获得CRF及其填写指南,并对临床试验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方案、CRF填写和数据提交流程的培训,该过程需存档记录。 1.3 注释CRF 注释CRF 是对空白的CRF的标注,记录CRF各数据项的位置及其在相对应的数据库中的变量名和编码。每一个CRF中的所有数据项都需要标注,不录入数据库的数据项则应标注为“不录入数据库”。注释CRF作为数据库与CRF之间的联系纽带,帮助数据管理员、统计人员、程序员和评审机构了解数据库。注释CRF 可采用手工标注,也可采用电子化技术自动标注。 1.4 CRF的填写 临床研究者必须根据原始资料信息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地填写CRF。CRF数据的修改必须遵照标准操作程序,保留修改痕迹。

药物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

药物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 试验前 1.研究者应全面了解受试药物的各种相关资料,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接受该药物临床试验、以及接受后的各项费用及完成时间。 2.与申办者签署合同书后,确定该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人员。 3.项目负责人要求申办者提供下列材料和信息: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的批文; ( 2)研究者手册; (3)药物质量检验报告;(申请人可以按照SFDA审定的药品标准自行检验;也可以委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或者SFDA确定的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 ( 4)初步的临床试验方案; (5)监查员或稽查员姓名及联系方式。 4.项目负责人应根据该试验药物的相关资料,并依照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的相关指导原则申请召开临床试验机构会议研究和制订下列文件: ( 1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 (2)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5.所有药物临床试验的有关资料经研究修改后,送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及负责人进行审核。 6.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审批表后,根据审批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随后将下列资料报送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审批。 ( 1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 2)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3 )研究者手册。

(4)研究者名单及简历。 (5)药物的安全性资料。 ( 6 )受试者的赔偿和保险措施。 (7)病例报告表(CRF)。 7.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药品临床研究审批件后,可开始试验,如研究方案需进行修改补充,则修改补充后重新报送医学伦理委员会备案。 二、试验中 1.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应接受申办者委托的监查员或稽查员的监督。 2.试验的开展应严格按照试验方案、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及时如实记录相关数据和资料,并随时接受检查。 (1)根据试验方案筛选受试者。 (2)研究者向受试者说明有关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 (3)经充分和详细解释试验的情况后,获得受试者签名的知情同意书,并由项目负责人签名。 (4)根据体重、年龄、病程等疗效影响因素进行随机分组。 (5)根据分组及试验方案给予药品,采集各项信息、样本,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6)处理信息,测定样本。 (7)各项数据经整理、统计分析和归纳处理后,提交经修改、由临床试验机构领导及试验人员签名并加盖临床试验机构公章的正式总结报告。 三、试验后 1. 向申办者提交正式报告后 3 个月内,项目负责人应将该临床试验全部原始资料归档。归档时由临床试验机构秘书或研究护士进行核查,确定各

临床试验用药物的管理指南2014.4.4

临床试验用药物的管理指南 第一章总则 临床试验用药物作为临床试验的核心,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临床试验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健康,规范临床试验用药物的生产、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参照国际规范,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所定义的临床试验用药物,是指用于临床试验中的试验药物、对照药品或安慰剂(GCP)。包括各期临床试验、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研究药物(GCP),以及一个已上市药品以不同于所批准的方式适用或组合(制剂或包装),或用于一个未经批准的适应证,或用于收集一个已批准用法的更多资料。(ICHGCP) 临床试验用药物的生产、使用和管理是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临床试验用药物的质量与稳定性直接决定着临床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与上市销售的药品相比,临床试验用药物给受试者带来的潜在风险更大。(药物临床试验与GCP指南,GCP) 临床试验用药物的生产、使用和管理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按照GMP 条件生产,保证试验用药的质量和稳定性,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2)确保试验用药物在运输、分发、储存、使用过程中不变质、不受污染,过期药物要及时更换;(3)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包装和标识,明显与上市药物相区分,避免误用;(4)包装和标识符合盲法、随机等试验设计的要求;(5)仅用于参加试验的受试者,不得买卖或赠送其他人员;(6)在试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试验方案规定的给药方案分发和用药;(7)建立试验用药物的接收、分发、使用、冋收、销毁记录和计数制度并做好记录。(药物临床试验与GCP指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其临床试验用药物(中药、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