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周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中的环境与材料的支持教学文案

第七周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中的环境与材料的支持教学文案

第七周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中的环境与材料的支持教学文案
第七周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中的环境与材料的支持教学文案

第六章学前儿童科学探究中的环境与材料的支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心理环境,并理解其内涵。

2、知道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明确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主要策略和原则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心理环境,并理解其内涵;

难点: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

一、导入

思考:结合你的实践谈谈,你理解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关于环境的概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幼儿园科学环境:墙饰、自然角、科学桌、科学发现室(科学宫或科技馆)、自然品陈列室、种植园、饲养角、气象观察园区、玩沙玩水区等;

?自然环境的利用:除幼儿园室内,如山川、海洋、河流;社区环境、天文馆、气象台、博物馆、公园、动物园等;四季变化、气象变化如雨、雪、冰雹、彩虹等;

?物质材料的提供:电池、导线、灯泡、温度计、磁铁、肥皂、水、油、各种标本、秫秸、草梗、米粒、废旧物品等;

?心理环境的创设:教师的语言、行为、态度

?这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的环境。

?物质的环境一般指幼儿园的科学活动的材料,自然角、种植角(园地)、饲养角、科学活动室等等。

?心理方面的:心理上的安全的环境。

?科学学习氛围:浓厚的科学探究气氛;宽松、开放的科学探究环境;问题情境二、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一)心理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A.Maslow)(1908-1970)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缺失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发展性的需要

?心理上安全的环境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活动的前提

满足幼儿心理上的安全需要是幼儿产生认知和理解需要的前提

(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理解幼儿的探索和认知需要

情况1:当幼儿的探究欲常规发生矛盾时,教师首先是维护常规。

案例(1):

班里有一个小姑娘经常大惊小怪,而且很有感召力….老师正在进行的活动经常被她打断。有次,小姑娘在上观摩课之前,幼儿正在排队上厕所,它濡染发现一直小鳖虫….

?教师阻止了孩子去观察那只小鳖虫……..

情况2:当幼儿的探究行为带有一定的破坏性时,教师基本上是制止。

案例(2):

美工课老师带领幼儿做了很多水果娃娃,一天,一个幼儿来报告老师,两个小朋友在偷吃水果娃娃….老师很生气,但马上要吃饭,就遏制住了。转而对幼儿说:“呀,她们现在变得这么丑陋,怎么到水果王国去做客呀?”….见老师没有批评小朋友,孩子们小声说“我们不是想吃苹果,我们想让苹果娃娃按上电池,让它说话….”老师感到特别惊讶….

案例3:大龙虾怎么了?(195)

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错怪

情况3:当幼儿的探究行为与他人不同时,教师的反应是制止。

案例4:看蜘蛛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子聚在楼梯的侧面的夹缝中,蹲在那里比比划划说个不停,老是不假思索,大声命令:“那里有什么好看的,赶快离开那里”幼儿无可奈何地暂时离去。

其实,幼儿是在看蜘蛛。案例5:一条青虫(195)

教师对幼儿自发探究行为的处理方式

教师对幼儿探究行为的制止情况

2.评价不恰当

(1)教师经常以“判官”的身份评判幼儿探究的对错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在指导幼儿探究时常常有种做法使幼儿感觉到正确的答案总是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

?“真理掌握在教师手中”

?最常见的情况是幼儿发现了什么总是去问老师对不对。

?前文已多次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应尽量让客观事实的自然反馈来调整幼儿的认识。

?(2)用同一个尺度衡量孩子,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孩子

?《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3月9日国家教委令第25号,其中第十一条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第二十七条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尤应注意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中科学的指导要点中提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技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实例:评价最快做完的孩子

?在一次教育活动中,刘老师请小朋友自己选择材料制作能浮在水面上的小船。

刚刚第一个完成了,刘老师马上在全班表扬他:“刚刚真棒,已经做好了一条小船,老师看看谁还做完了?”

?实例:一次幼儿自选材料造型活动(P198)

?实例:探索不用手接触却让直筒在桌面上滚动起来的方法(P198)

表明:有一半的老师根本没有注意到幼儿的差异。影响:1、人格方面。幼儿期待得到老师肯定的愉悦情绪高于作品的成功。2、造成幼儿的趋同性和模仿性,而不是创造性。幼儿照着教师肯定的做法去做,终止自己原有的想法和做法。

(3)评价空洞,缺乏激励和促进作用

?“真棒,你真聪明,你真能干,你今天有进步,好这次成功了,祝贺你”之类

?——空洞的语言(表扬不明确)

教师要表扬的是幼儿,而不是他们的探究和操作。这样的评价同样会使幼儿关注教师的态度,而不是自己的探究活动本身。

(三)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主要策略和原则

1.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

(1)尊重幼儿,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接纳幼儿的错误认识

案例:开水浇菊花

(2)让自然结果的反馈调整幼儿的认识

案例:葫芦的秘密

葫芦娃….摘种葫芦,开花了,结果了…知道了葫芦的客观存在的状态….

转导推理:表现为从一特殊事例推向另一特殊事例。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受自我中心化的影响,因而其只根据事物间在某一方面的直觉类似就作出概括或推广。如根据奶牛能产奶,山羊能产奶,会作出山羊就是奶牛的判断。

万物有灵、万灵论:相信葫芦会孵出“葫芦兄弟”、植物长在土里,“葫芦兄弟”必须在土里。

2.寻求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

(1)观察、倾听幼儿的问题和谈论,询问幼儿的意图,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案例:丢失的小磁铁教师调整如果小朋友想把玩具材料借回家,只要和老师说一声,并在小本子上登记一下,记着第二天带回来,不影响其他小朋友玩就行了。

幼儿乐于探究的愿望和精神。

(2)观察幼儿用材料做什么,用与幼儿相同的方式使用材料

案例:一孩子使用玩具挂在耳朵上,老是觉得奇怪,也同样拿了同样形状的玩具,也戴在头上….结果老师听到了美妙的生硬…沙沙沙的,像下雨一样….

3.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兴趣,探索,发现和解释

幼儿原本也是最诚实的,最尊重客观现实的。

实例:菊花是臭的

案例二:迎春花的秘密

迎春花的秘密给我们的启示:

(1)当幼儿提出不合常理的事情时,应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2)在幼儿兴趣点上生成教育,做一个与幼儿平等的探索者

(3)让幼儿通过探索来寻找答案

(4)挖掘每一个幼儿探究活动的独特价值

4.挖掘每一个幼儿探究活动的独特价值

?案例:种子烂了

这种处理方式为幼儿创造了安全的探究氛围和环境

5.给予每一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和具体的反馈

不要笼统地表扬

作出具体的反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