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菱形标示

菱形标示

菱形标示
菱形标示

3 标签

3.1 类型

作业场所安全标签是针对作业场所化学危害所做的标识。其类型分为详细型、半简化型和简化型三种。详见附录C(一)、(二)、(三)。

3.2 内容

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主要包括名称、危险性级别等项内容,用文字、图形、数字的组合形式进行表示。

3.2.1 危险性和个体防护的表示

标签中用蓝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四个小菱形分别表示毒性、燃烧危险性、活性反应危害和个体防护,四个小菱形构成一个大菱形,其规定如下:

左格蓝色,表示毒性;

上格红色,表示燃烧危险性;

右格黄色,表示反应活性;

下格白色,表示个体防护。

结构见附录C。

3.2.2 危险性分级

毒性、燃烧危险性、活性反应危害分别为0~4五级,用0、1、2、3、4黑色数码表示,并填入各自对应的菱形图案中。数字越大,危险性越大。分级判据见附录A。

3.2.3 个体防护分级

根据作业场所的特点和化学品危险性大小,提出九种防护方案。分别用1~9九个黑色数码和11个示意图形表示,黑色数码填入白色菱形中,示意图置标签的下方,数码越大,防护级别越高。个体防护分级和图例见附录B。

3.2.4 危险性概述简要概述燃爆、健康危害方面的信息。

3.2.5 特性

主要指理化特性和燃爆特性。包括:最高容许浓度、外观与性状、熔点、沸点、蒸气相对密度、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等。

3.2.6 健康危害简述接触危险化学品后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包括中毒表现和体征等。

3.2.7 应急急救信息

提供作业岗位主要危险化学品的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误食的急救方法、应急咨询电话和消防、泄漏处理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4 编写和使用要求

4.1 编写要求

作业场所安全标签应采用简捷、明了、通俗易懂的规范汉字表述,可以同时采用少数民族文字与外文,但意义必须与汉字相对应,字形不得大于汉字。

在不同的作业场所可根据情况编制出详细型、半简化型和简化型的标签或标识,但相同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必须表示相同的含义。

表示危险性和个体防护措施的菱形图案和数字大小要恰当、合理、醒目,颜色要纯正。彩色大菱形居标签的左中上方,是整个标签的核心。表示防护措施的示意图形要醒目、清楚,位于标签的下方。

作业场所安全标签应保持与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信息一致,要不断补充信息资料,若发现新的危险性,在半年内必须作出相应的更新。

4.2 制作

作业场所安全标签的制作应清晰、醒目,所用材料应耐用并防水。

4.3 使用

作业场所安全标签应在生产、操作处置、储存、使用等场所明显处进行张贴或挂栓;其张贴和挂栓的形式可根据作业场所而定,如可张贴在墙上、装置或容器上,也可单独立牌。

附录A(标准的附录)

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性分级

A1 毒性危害

A1.1 概述是指化学品通过吸入、食入、皮肤和眼睛接触等途径侵入肌体的损伤能力。主要考虑物质本身的固有危害和在火灾情况下分解产物的危害性,适当兼顾慢性影响,如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但不考虑火灾烧伤危害。

A1.2 危害分级是根据毒物的固有特性和可能造成的伤害,将其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五级,分别用4,3,2,1,0表示。划分原则如下:

a) 4 表示剧毒指在短期接触后可能引起死亡或严重伤害的化学品。划分原则如下:

LD50≤5mg/kg(经口)的化学品

LD50≤40mg/kg(经皮)的化学品

LC50≤0.5mg/L(粉尘或烟雾)

LC50≤(1×1000M/24.45)mg/m3(气体)

在20℃常温条件下,其饱和蒸气浓度是LC50的10倍且LC50≤(1×

1000·M/24.45)mg/m3的液体。

b) 3 表示高毒是指短期接触后能够引起严重的暂时性或永久性伤害的化学品。划分原则如下:

5mg/kg <LD50≤ 50mg/kg(经口)的化学品

40mg/kg <LD50≤ 200mg/kg(经皮)的化学品

0.5mg/L <LC50≤ 2mg/L(粉尘或烟雾)

(1×1000·M/24.45)mg/m3<LC50≤(3×1000·M/24.45)mg/m3(气体)

在20℃常温条件下,饱和蒸气浓度≥LC50 且(1×1000·M/24.45)mg/m3<LC50≤3×(1000·M/24.45)mg/m3的液体;

致癌或可疑致癌的化学品;

对皮肤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或可引起眼睛永久性损伤的化学品;

燃烧时放出剧毒产物的化学品。

c) 2 表示中等毒是指短期接触或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暂时性的伤害或可能留下永久性残迹的物质。划分原则如下:

50mg/kg <LD50≤ 500mg/kg(经口)的化学品

200mg/kg <LD50≤ 1000mg/kg(经皮)的化学品

2mg/L <LC50≤ 10mg/L(粉尘或烟雾)

(3×1000·M/24.45)mg/m3 <LC50≤ (5×1000·M/24.45)mg/m3(气体)

在20℃常温条件下,饱和蒸气浓度≥(1/5)·LC50且(3×

1000·M/24.45)mg/m3 <LC50≤(5×1000·M/24.45)mg/m3的液体;

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可引起严重刺激和伤害,但此类化学品引起伤害可逆转恢复;

燃烧时放出有毒或强烈刺激性产物的化学品;

在正常条件或火灾条件下,放出无警觉性的有毒蒸气的化学品;

d) 1 表示低毒类是指短期接触,可引起严重刺激,但不造成永久性伤残的化学品。划分原则如下:

500mg/kg <LD50≤ 2000mg/kg(经口)的化学品

1000mg/kg <LD50≤ 2000mg/kg(经皮)的化学品

10mg/L <LC50≤ 200mg/L(粉尘或烟雾)

(5×1000·M/24.45)mg/m3 <LC50≤ (1×10000·M/24.45)mg/m3(气体) 在火灭情况下,可放出刺激性的燃烧产物的化学品。

e) 0 表示微毒类是指接触或在火灾情况下,基本不产生危害的化学品。划分原则如下:

LD50>2000mg/kg(经口)的化学品

LD50>2000mg/kg(经皮)的化学品

LC50>200mg/L(粉尘或烟雾)

LC50>(1×10000·M/24.45)mg/m3(气体)

注:M-相对分子质量。

A2 燃烧危险性

A2.1 概述化学品的燃烧危险性是指引起化学品燃烧的难易程度。

A2.2 危险性分级化学品的燃烧危险性分为0~4五级。凡符合条件之一者即可按最高危险性定级。

a) 4 表示极度易燃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可迅速气化,并能在空气中迅速扩散而燃烧的化学品。包括:

爆炸下限≤10%(V/V)的易燃气体;

易燃的低温液化气体化学品;

闪点<-18℃的液体;

自燃化学品。

b) 3 表示高度易燃是指在常温下迅速燃烧的液体和固体。包括:爆炸下限>10%(v/v)的易燃气体;-18℃≤闪点<23℃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能在空气中迅速扩散的化学品。如可燃粉尘或易燃液体蒸气;分子内富氧的物质(赛璐璐、有机过氧化物等)。

c) 2 表示易燃是指在引燃时需要适当加热或接触较高温度时才能燃烧的化学品。包括:23℃≤闪点≤61℃的液体;粉尘状态下可迅速燃烧,但不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氛的固体;纤维化或粉碎时可迅速燃烧或能闪燃(如棉花等)的固体物质;能迅速释放出易燃蒸气的固体或半固体状化学品。

d) 1 表示可燃是指引燃前需要预加热的化学品。包括:接触815℃高温,在5

分钟之内能燃烧的化学品;大多数可燃物。

e) 0 表示不燃是指接触815℃的高温,5分钟之内不能燃烧的化学品。

A3 活性反应危害

A3.1 概述活性反应危害是指化学品发生能量释放时所造成的伤害。

有些化学品具有自身快速释放能量的特性(如自反应或聚合),有些化学品只有接触水或其它化学品才能发生剧烈的爆炸性反应。

A3.2 危险性分级根据能量释放的难易、速度和数量,分为0~4五级。

a) 4 表示在常温常压下,自身能迅速发生爆炸性分解或爆炸性反应的化学品,包括在受热或受撞击、摩擦时,对热或机械撞击敏感的化学品;

b) 3 表示在强引发源或在引发前需加热的条件下,能爆轰、爆炸性分解或爆炸性反应的化学品。包括:对受高热或强烈撞击敏感的化学品(如过氧化物等化学品);与水能发生爆炸性反应的化学品。

c) 2 表示在加热或加压条件下,可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的化学品。包括:在低于或等于150℃试验条件下,出现放热现象的化学品;与水可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化学品。

d) 1 表示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受热或加压时不稳定的化学品。包括:接触空气、光或潮气可发生变化或分解的化学品;在150℃以上,300℃以下出现放热现象的化学品;

e) 0 表示在常温常压甚至着火条件下也稳定的化学品。包括:不与水反应的化学品;在300℃以上,500℃以下出现放热现象的化学品。

附录B(标准的附录)

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个体防护措施分级

B1 个体防护措施分级

B1.1 概述个体防护措施是指在生产、操作处置、搬运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作业过程中,为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化学危害而采取的保护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工程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手、脚和全身防护。

B1.2 分级针对作业场所的特点和化学品危险性的大小,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分为9个防护级别,分别用1、2、3、4、5、6、7、8、9阿拉伯数字和图案表示,数字越大,防护级别越高。见表1和图例。

表1、具体分级原则:

防护措施适用范围

9 全封闭防毒服,特殊防护

手套,自给式呼吸器环境中氧浓度低于18%,所接触毒物为剧毒及毒物浓度较高的场所;强刺激、强腐蚀性的场所

8 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

自给式呼吸器环境中氧浓度低于18%,所接触毒物为高毒物或具有窒息性气体的场所

7 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

全面罩防毒面具环境中氧浓度高于18%,所接触毒物为高毒物及毒物浓度较高的场所;刺激性和腐蚀性均较强的场所

6 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

半面罩防毒面具,防护眼

镜环境中氧浓度高于18%,所接触毒物为中等毒物及浓度较高且其刺激性和腐蚀性均较弱的场

5 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

防尘口罩环境中氧浓度高于18%,所接触粉尘具低毒性且浓度较低的场所

4 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

半面罩防护面具所接触的物质刺激性强、腐蚀性强但具有低毒性的场所

3 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

半面罩防毒面具所接触的物质具有低毒性及刺激性、腐蚀性均较弱的场所

2 防护服,特殊防护手套,

防护眼镜

所接触的物质刺激性较弱的场所

1 防护服,一般防护手套所接触的物质微毒、微腐蚀性、无刺激性的场

图例:

附录C(提示的附录)

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样例

矩形、菱形经典题型总结

课 题 矩形、菱形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目的 1、掌握矩形的性质及其判定; 2、掌握菱形的性质及其判定。 教学内容 【知识梳理】 1.矩形的性质: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③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矩形的判定: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典例讲解】 例1、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纸片沿对角线BD 折叠,使C 落在C ’处,BC ’边交AD 于E ,AD=4,CD=2 (1)求AE 的长 (2)△BED 的面积 巩固练习: 1.如图,矩形ABCD 中,AD=9,AB=3,将其折叠,使其点D 与点B 重合,折痕为EF 求DE 和EF 的长。 2.如图,已知将矩形ABCD 沿EF 所在直线翻折,使点A 与C 重合,AB=6,AD=8求折痕EF 的长 C ’ D A B C E F D A B C E C ’ E F A B C D

例2: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且AE=AD,又DF⊥AE,F为垂足。求证:EC=EF 巩固练习 1.矩形的相邻两边的长分别是12㎝和5㎝,则矩形的对角线的长是。 2.若矩形的面积是36 3 cm2,两条对角线相交成60o锐角,则此矩形的两邻边长分别是㎝和㎝。3.将两个同样的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重新拼一个长方形,则此长方形的对角线长为______厘米。 4. 如图,矩形ABCD中,AD=2AB,点E在AD上, AE=AB。求∠CEB的度数。 5.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BD,BE⊥AC且AE、BE交于点E。求证:AE=BE E D C OOOOO A B 例3.已知:在矩形ABCD中,AE BD于E,∠DAE=3∠BAE ,求:∠EAC的度数。

化学品分类及标记GHS概要

化学品分类及标记 全球协调制度 (G H S) T h e G l o b a l l y H a r m o n i z e d S y s t e m o f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L a b e l l i n g o f C h e m i c a l s

G H S的背景介绍 利用化学品以提升及改善生活是当今的世界潮流。这些产品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会对人体或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多年来许多的国家或组织制定了各种法律或命令,要求以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的信息来传达至各相关化学品的使用者。鉴于化学品的数量和种类繁多,任一单位的个别法规无法有效管理所有的化学品。信息的提供可使这些化学品的使用者全盘了解,能在个别使用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现行相关的法规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在不同国家间内容上的差异,也可能差别到同一化学品有不同的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由于危害定义的不同,例如某种化学品在某一国家被认为是易燃,而在另外一国家被认为是非易燃。或另如是在某一国被认定是致癌物,在另外一国家则认定不是。因此,世界各国对于何时或用何方法经由标记或物质安全数据表作危害通识,也都不一致。所以希望参与国际贸易的公司,必须具备大量的且有经验的专家,以便因应这些不同法规要求,编制不同的标记和物质安全数据表。除此之外,建置及维持可理解的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记制度是一项复杂工作。 鉴于化学品的全球贸易,与制定国家法规以确保使用、运输和处置的安全性,其范围十分广泛。因此认识到采用国际调和的做法进行分类和标记,可为此类方案提供基础。一旦各国掌握了在本国生产或是进口化学品的一致和正确的信息,就能建立控制化学品接触和人员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 G H S的发展历史 1.国际组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化学品分类和标记的工作。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I L O)开始了解并且学习危险物质的分类和标记。 2.1953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 C O S O C)创建了欧洲经济理事会并且联合国的专家委员开始负责在危险物品的运输工作(U N C E T D G)。委员会精心制作了第一个系针对危险物品运输为目的的国际公认化学品分类及标记系统。 3.在1956年则出版了第一版的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橙皮书)。联合国的组织,如国际海事组织(I M O)、国际民航组织(I C A O)和就如其它在国际上或地方上的运输模式实体(组织或公司)使用这部建议书来作为在运输目的上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记基础。这部建议书现在包括了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采用来做为在运输立法上并且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以这本

几何图形的认知

4-1-1.几何图形认知及简单计算 知识点拨 本讲知识点属于几何模块的第一讲,属于起步内容,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认识各种基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简拼和立体图形展开;看懂立体图形的示意图,锻炼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几何图形的定义: 1、几何图形主要分为点、线、面、体等,他们是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 (1)点: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可以画大些,也可以画小些.点在纸上占一个位置. (2)线段:沿着直尺把两点用笔连起来,就能画出一条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3)射线:从一点出发,沿着直尺画出去,就能画出一条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延伸的很远很远,没有尽头. (4)直线:沿着直尺用笔可以画出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5)两条直线相交: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6)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平行,没有交点,无论延伸多远都不相交. (7)角:角是由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这点叫角的顶点,射线叫点的边. (8)角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三种:直角的两边互相垂直,三角板有一个角就是这样的直角. 教室里天花板上的角都是直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9)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10)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一个角是直角.它的三条边中有两条叫直角边,一条叫斜边.

(11)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也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两条边一样长(相等),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的一条边叫”底”. (12)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13)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长(相等),三个角也一样大(相等). (14)四边形:四边形有四条边,内部有四个角. (15)长方形: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16)正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17)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18)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的上下两边平行,左右两边相等.平行的两边分别叫上底和下底,相等的两边叫腰. (19)菱形: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分别相等.

学姐笔记-矩形、菱形中考数学几何经典题型

矩形、菱形 知识考点: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精典例题: 【例1】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E ⊥BD ,垂足为E ,∠DAE ∶∠BAE =3∶1,求∠EAC 的度数。 分析:本题充分利用矩形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的基本图形进行求解。 解略,答案450。 【例2】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3,延长AB 到点E ,使BE =2AB ,连结EC 并延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求AF 的长。 分析:本题利用菱形的性质,结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定理,可使问题得解。 解略,答案AF =4.5。 【例3】如图,在矩形ABCD 中,M 是BC 上的一动点,DE ⊥AM ,垂足为E ,3AB =2BC ,并且AB 、BC 的长是方程02)2(2 =+--k x k x 的两根。 (1)求k 的值; (2)当点M 离开点B 多少时,△ADE 的面积是△DEM 面积的3倍?请说明理由。 分析:用韦达定理建立线段AB 、AC 与一元二次方程系数的关系,求出k 。 略解:(1)由韦达定理可得AB +BC =2-k ,AB ·BC =k 2,又由BC = 23 AB 可消去AB ,得出一个关于k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3732=+-k k ,解得1k =12,2k =3 1 ,因AB +BC = 2-k >0,∴k >2,故2k =3 1 应舍去。 (2)当k =12时,AB +BC =10,AB ·BC =k 2=24,由于AB <BC ,所以AB =4,BC =6,由DEM AED S S ??=3可得AE =3EM =43AM 。易证△AED ∽△MBA 得MB AE =AM AD ,设 AE =a 3,AM =a 4,则MB =22a ,而AB 2+BM 2=AM 2,故2421644a a =+,解得2a =2, MB =2 2a =4。即当MB =4时,DEM AED S S ??=3。 评注:本题将几何问题从“形”向“数”转化,这类综合题既有几何证明中的分析和推理,又有代数式的灵活变换、计算,其解题过程层次较多,步骤较复杂,书写过程也要加强训练。 探索与创新: 【问题一】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6,BC =35- ,CD =6,且∠ABC =1350, 例1图 E O D C B A 例2图 F E D C B A 例3图

菱形的定义及性质

菱形的性质教案 黄梅县小池镇二中张广洲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P55-56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理解菱形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菱形的性质. 3.了解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能根据菱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经历菱形性质的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归纳、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体会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 解决问题:1.尝试不同的角度去探究菱形的性质,并能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 识. 情感态度:1.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新.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 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菱形的概念及其性质的探究,菱形的面积公式推导. 难点:活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菱形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突破:通过折、剪等活动引导学生把菱形问题转化熟悉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 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剪刀和矩形的纸片、菱形图案和实物 学生准备:剪刀和矩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经历概念形成 (1)先来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菱形及菱形的应用. (2)实验活动:运用多媒体动态地演示将平行四边形的一边进行平移的过程,让学生的观察. 小结: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熟悉的菱形实物和图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给学生 一种轻松的心理氛围,易于学生学习新知.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生体验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关系.从而得出菱形定义. (二) 积极观察猜测、合作探究性质 1.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你有什么发现?(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 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即一个菱形. ) 菱形

人教版菱形教学设计

篇一:新人教版菱形教学设计 菱形(1)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7页19.2.2《菱形》的第一课时. 本节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基础上的深化,与矩形一样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是正方形的基础,这些知识是计算和证明线段、角、面积等问题的重要依据。因此,菱形在本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在本节通过证明菱形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简单性质,并知道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初中的学习中又学习了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轴对称图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矩形等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多次进行了观察、测量、画图、拼图、折叠、图形设计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感受,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推理、概括等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条: 1、知识与技能:理解菱形的定义;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性质,并学会简单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和逻辑推理能力. (2)根据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菱形性质的探究、证明与简单运用. 难点:菱形性质2的探究、证明.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片、剪刀、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长方形纸片、剪刀、计算器等 六、教学过程 1.展示图片(世博会上的法国馆等)从中发现菱形,引出课题。 2.通过类比矩形的定义,并运用多媒体动态地展示将平行四边形的较短一边进行平移的过 程,让学 生观察,抽象出菱形的定义。 b a c 3、菱形还有哪些性质呢?请同学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等。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探究对图形的对折,即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 4、这还只是我们直观折纸得出来的,那么如何证明它们呢?(性 质1很好证明,性质2是个难点,所以着重证明性质2)

用你认为最简洁的方法画一个菱形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菱形 授课人:田成英 麻阳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二00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课题:菱形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掌握菱形所具有的独特性质;掌握菱形与平 行四边形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菱形的独特性质 教具准备:计算机和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矩形的概念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矩形的独特性质 (1)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二、新课 引入:做一做 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你发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 (折叠图) (打开后图形) 观察后知:是一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

1、菱形的概念: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如图:四边形ABCD都是菱形 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鱼网、方桌等) 由概念,我们知道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应该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 2、菱形的特征 (1)是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知道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提示学生是否有其他的对称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刚才的实验所得到的图形,尽可能多地说出菱形的性质,提示学生从图形的对称性考虑。肯定学生的发言,并总结菱形的性质。

(2)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为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它的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4)菱形的对角线分别平分两组对角。 例、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2∠B,试说明ΔABC 是等边三角形。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B+∠BAD=180° 又∠BAD=2∠B ∴∠B+2∠B=180° ∠B=60° ∴ΔABC是一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即为等边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1、用你认为最简洁的方法画一个菱形。 2、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BD=5,求菱形的周长。 解:∵四边形ABCD中菱形 ∴AB=AD 又∠A=60° ∴△ABD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简介.doc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简介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lling of Chemicals,简称GHS,又称紫皮书)是由联合国出版的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鼓励各国2008年前执行GHS。APEC会议各成员国承诺自2006年起执行GHS。2011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25号决议要求GHS专家分委员会秘书处邀请未实施GHS的政府尽快通过本国立法程序实施GHS。 一、建立GHS目的 目前世界上大约拥有数百万种化学物质,常用的约为7万种,且每年大约上千种新化学物质问世。 很多化学品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腐蚀性,致畸性,致癌性等。由于部分化学从业人员对化学品缺乏安全使用操作意识,在化学品生产,储存,操作,运输,废弃处置中,难免对损害自身健康,或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多年来,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美国,日本,欧洲各工业发达国际都通过化学品立法对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包装和标签作出明确规定。由于各国对化学品危险性定义的差异,可能造成某种化学品在一国被认为是易燃品,而在另一国被认为是非易燃品,从而导致该化学品在一国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而另一国却不认为是危险化学品。 在国际贸易中,遵守各国法规的不同危险性分类和标签要求,既增加贸易成本,又耗费时间。为了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同时为尚未建立化学品分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安全管理化学品的框架,有必要统一各国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消除各国分类标准,方法学和术语学上存在的差异,建立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二、GHS建立时间表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建议:如果可行,到2000年应当提供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配套的标

菱形知识讲解

菱形 【学习目标】 1. 理解菱形的概念. 2. 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知识要点】 要点一、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要点诠释:菱形的定义的两个要素: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即菱形是- 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增加一对邻边相等这个特殊条件^ 要点二、菱形的性质 菱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 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对称中 心. 要点诠释:(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中心的任意直线可将 菱形分成完全全等的两部分^ (2)菱形的面积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X高; 另一种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四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实际上,任何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都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 半. (3)菱形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及有关计算问 要点三、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1.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要点诠释:前两种方法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外加一个条件来判定菱形,后一种方法是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加上四条边相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菱形的性质 1、(2015?石景山区一模)如图,菱形ABCD中,E, F分别为AD , AB上的点,且AE=AF,连接EF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BD . (1)求证:四边形EGBD是平行四边形; (2)连接AG,若Z FGB=30 °, GB=AE=1 ,求AG 的长.

菱形的性质观课报告精选版

菱形的性质观课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菱形的性质观课报告在此次远程研修观评课环节,远程听取了李老师的课,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观察结果分析:李老师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和想法。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是一堂成功的授课。 (一)总体评价:总体上看,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了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值得学习。 (二)主要优点: 1、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该教师能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等常规媒体,同时积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表现真实形象。

(2)所利用的教学手段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丰富的课程资源,较好地开拓了教和学的渠道,更新了教和学的方式,使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2、课堂气氛营造 (1)该教师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能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了高度的学习的信心,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受;关注个体差异,能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不同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的指导富有针对性。 (2)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注意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该节课课堂教学气氛和谐,教学内容和步骤安排合理,课堂互动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学习方式大量采取,在老师的调控下,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测试题及答案

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四边形ABCD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④对角线AC 和BD 相等;以上四个条件中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有( )。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若顺次连结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ABCD 必定是( ) A 、菱形 B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 C 、正方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3、如图1,大正方形中有2个小正方形,如果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 1、S 2,那么S 1、S 2的大小关系是( ) A.S 1 > S 2 B.S 1 = S 2 C.S 1

第1讲 菱形(基础)知识精讲

菱形(基础) 【学习目标】 1. 理解菱形的概念. 2. 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要点梳理】 要点一、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要点诠释:菱形的定义的两个要素: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即菱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增加一对邻边相等这个特殊条件. 要点二、菱形的性质 菱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对称中心. 要点诠释:(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中心的任意直线可将菱形分成完全全等的两部分. (2)菱形的面积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另一种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四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实际上,任何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都是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及有关计算问题. 要点三、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要点诠释:前两种方法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外加一个条件来判定菱形,后一种方法是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加上四条边相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菱形的性质

1、(广安)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C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CF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DF =BE . 【思路点拨】连接AC ,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 平分∠DAE ,CD =B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E =FC ,然后利用HL 证明Rt △CDF ≌Rt △CBE ,即可得出DF =BE . 【答案与解析】 证明:连接AC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C 平分∠DAE ,CD =BC , ∵CE ⊥AB ,CF ⊥AD , ∴CE =FC ,∠CFD =∠CEB =90°. 在Rt △CDF 与Rt △CBE 中, ? ??==CE CF CB CD , ∴Rt △CDF ≌Rt △CBE (HL ), ∴DF =BE .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同时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举一反三:

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案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知识框架结构图? 第一部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一、重难点梳理 重点基本图形的认识与分辨 难点能处理表示特别意义的数的代数式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常见的几何体:柱体、锥体、球体 柱体:柱体上下有两个底面,这两个底面的大小相同,且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的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城的几何体叫做棱柱。两个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的几何体叫做圆柱。 圆柱四棱柱三棱柱六棱柱

锥体: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由一个公共点的三角形组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棱锥根据棱数可分为三棱锥,四棱锥等。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绕旋转轴旋转而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圆锥三棱锥四棱锥球体 球体:半圆以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旋转,所围成的曲面围成的的几何体叫做球体。 要点诠释: (1)柱体从上至下形状一致是其区别与其他几何体的重要特征;而锥体从上至下形状不一致。柱体和锥体还可以从底面上来区分,柱体有两个底面,而锥体只有一个底面。 (2)圆柱和棱柱的区别:圆柱的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而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四边形。 (3)球体与圆不同,球体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 图1 解:(1)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 举一反三: 1.如图下所示,写出图中各立体图形的名称。 解:①圆柱,②五棱柱,③四棱锥,④长方体,⑤五棱锥。

知识点二、多面体 由平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称为多面体。 根据围成多面体的平面图形的个数,可把多面体分为四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等。 要点诠释: (1)多面体的各面都是平的。 (2)棱柱、棱锥是多面体,而圆锥、球体都不是多面体。 2.下列几何体中,不是多面体的是( C ) A.四棱柱 B.三棱柱 C.圆锥 D.六棱锥 举一反三: 第二部分:立体图形的视图 一、重难点梳理 重点简单识别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由三视图描绘物体的形状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认识三视图 (1)三视图法: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和右面)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视图。这样就把一个物体转化为平面的图形。 (2)从立体图形的正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上面看到图形叫做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叫做视图,依观擦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右视图。通常将主视图、俯视图与左视图称作一个物体的三视图。 要点诠释: 三视图都是平面图形,与物体的摆放有关。同一物体,不同的摆放会出现不同的视图。所以要想反映物体的总体形象,就要多角度观擦。 3.如图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图3 解:(1)左视图,(2)俯视图,(3)正视图 举一反三: 2.如图是一个圆柱体,请指出它的三视图。

菱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19.2.2 菱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课题菱形的定义及其性质课型新 授课课时第1课时授课时长45分钟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九章第二节19.2.2圆的一般方程 教材及参考书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菱形的定义和菱形的特殊性质,并熟练运用其进行有关的证明 和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实践、观察、猜想、探究得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培养学 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几何画板”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 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而她有着自己的定义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即是平行四边形定义与性质的延续,又是以后学习正方形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为: 1、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与性质 2、教学难点:菱形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的综合应用. 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关键在于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引伸到菱形定义,再研究菱形的性质。 ●教学方法 由于八年级学生思维的不成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考虑不够深入。并根据本节内容,采用师生合作探究和学生动手实践、观察、猜想、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教学演示折纸剪纸探究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1、情景创设,引入新课(9分钟) 2、探索活动,讲授新课(14分钟) 3、例题讲解,指导应用(8分钟) 4、课堂练习,动手实践(8分钟) 5、归纳小结,反馈回授(3分钟) 6、知识延伸,分层作业(3分钟)

教学环节 教学基本内容 设计意图 一 、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1分钟) 在前面同学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种新的图形。 引入新课(8分钟) 用“几何画板” 画出等腰△ABC ,并作出关 于底边中点O 对称的图形。如图,在△ABC 中,AB=AC ,O 为BC 边上的中点,△DBC 为△ABC 关于 点O 的对称图形。 观察猜想:四边形ABCD 为什么图形?并且具有 什么特点? 师生探究:通过“几何画板”演示、老师提问和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的方式,最后得出四边形ABCD 是中心对称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归纳总结: 四边形ABCD 是中心对称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交点。 启发导入: 为四边形ABCD 是简单的平行四边形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共同来探讨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⑴简单的情境创设,激 发兴趣,指明了课型的性质。 ⑴通过几何画板演示, 自然地从平行四边形 过渡到菱形,为引入菱 形的概念做铺垫。 ⑵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探究四边形ABCD 的性质和特点,学生观察 思考过程中学会了动 眼、动口、动脑三维一体,多种刺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⑶归纳总结,得出菱形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对称性,为用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菱形性质做铺垫。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上海海隆赛能新材料有限公司HilonDeco PU 9400 甲组份土灰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版本 1 版本修订日 07/15/15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产品名称HilonDeco PU 9400 甲组份土灰 产品代码PU7037 用途请参阅产品技术说明书 仅供专业人员使用 施工方法请参阅产品技术说明书 公司名称上海海隆赛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宝山工业园区罗东路1825号 电话号码021-******** 传真号码021-******** 2.产品危害辨识 警示词 : 警告 危险性说明 : 易燃液体和蒸气。 对水生生物有害。 对水生物有毒并会产生长期危害。 预防措施: 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使用防爆电气、通风、照明和所有的物料操作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防止静电措 施。保持容器密闭。禁止排入环境。避免吸入蒸气。操作后彻底清洗手部。污染的工作服不 得带出工作场所。 事故响应: 食入:如果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如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或淋浴。如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水和水清洗。立即脱掉被污染 的衣服。如出现皮肤刺激或皮疹:就医。接触眼睛:用水细心冲洗数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 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贮存: 在通风良好处储存。保持阴凉。 废弃处置: 本品、容器的处置应遵守所有地方的、地区的、国家的和国际法规的规定。 3.成分/组成信息 该产品是一种混合物,包含下列危害物质。 成分CAS 号码浓度范围% 轻芳烃溶剂石脑油0064742-95-6 10-25 二甲苯0001330-20- 10-25 醋酸甲氧基丙酯0000108-65-6 2.5-10 4. 急救措施 一般处理:任何有疑问或症状存在时,找医生治疗。不得给失去知觉的人通过口腔喂食任何东西。 吸入: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处,使其保持安静并保暖。如呼吸不正常或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如失去

菱形练习题(含答案)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 一.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二.菱形的性质: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一切性质,此外,它还具有如下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两条对称轴。 三.菱形的判定办法:1.用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有关菱形问题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 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周长=边长的4倍 复习: 1.如图,在ABC △中,E 是AD 的中点,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BE 的延长线于F ,且AF DC =,连接CF . (1)求证:D 是BC 的中点;(2)若AB AC =,试猜测四边形ADCF 的形状,并证明. 解答:(1)证明:AF BC ∥,AFE DBE ∴∠=∠.∵E 是AD 的中点,AE DE ∴=. 又AEF DEB ∠=∠,AEF DEB ∴△≌△.AF DB ∴=.∵AF DC =,DB DC ∴=. (2)解:四边形ADCF 是矩形,证明:∵AF DC ∥,AF DC =,∴四边形ADCF 是平 行四边形.∵AB AC =,D 是BC 的中点,AD BC ∴⊥.即90ADC ∠=.∴四边形ADCF 是矩形. 菱形例题讲解: 1.已知点D 在△ABC 的BC 边上,DE ∥AC 交AB 于E ,DF ∥AB 交AC 于F .若AD 平分∠BAC , 试判断四边形AE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答:四边形AEDF 是菱形,∵DE ∥AC ,∠ADE=∠DAF ,同理∠DAE=∠FDA ,∵AD=DA , ∴△ADE ≌△DAF ,∴AE=DF ; ∵DE ∥AC ,DF ∥AB ,∴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DAF=∠FDA .∴AF=DF .∴平行四边形AEDF 为菱形. 2.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BC=CD ,AD ⊥BD ,E 为AB 中点,求证:四边形BCDE 是菱形. 证明:∵AD ⊥BD ,∴△ABD 是Rt △∵E 是AB 的中点,∴BE=DE ,∴∠EDB=∠EBD , ∵CB=CD ,∴∠CDB=∠CBD ,∵AB ∥CD ,∴∠EBD=∠CDB , ∴∠EDB=∠EBD=∠CDB=∠CBD ,∵BD=BD ,∴△EBD ≌△CBD (ASA ),∴BE=BC , ∴CB=CD=BE=DE ,∴菱形BCDE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如图,△ABC 与△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E 、F 分别在AC 、BC 上,且EF ∥AB , (1)求证:四边形EFCD 是菱形;(2)设CD=4,求D 、F 两点间的距离. 解答:(1)证明:∵△ABC 与△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ED=CD=CE .∵EF ∥AB ∴∠EFC=∠ACB=∠FEC=60°, ∴EF=FC=EC ∴四边形EFCD 是菱形. (2)解:连接DF ,与CE 相交于点G ,由CD=4,可知CG=2, ∴ ∴. 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相交于点E 、F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 证明:∵AE ∥FC .∴∠EAC=∠FCA .又∵∠AOE=∠COF ,AO=CO ,∴△AOE ≌△COF . ∴EO=FO .又EF ⊥AC ,∴AC 是EF 的垂直平分线. ∵EF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四边形AFCE 为菱形 5.在 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CD ,的中点,连接DE BF BD ,,. (1)求证:ADE CBF △≌△. (2)若AD BD ⊥,则四边形BFDE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C ,AD =CB ,AB =CD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AE =CF , (S A S )A E D C F B ∴△≌△. (2)若AD ⊥BD ,则四边形BFDE 是菱形. 证明:AD BD ⊥,ABD ∴△是Rt △, 且AB 是斜边(或90ADB ∠=),E 是AB 的中点,12 DE AB BE ∴==.由题意可EB DF ∥且EB DF =, ∴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FDE 是菱形. O D C B A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认识图形-3认识梯形、菱形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 幼儿园大班图形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孩子们不但要认识图形,还要初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点。 图形是一种思维题,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要通过实物图形摆放让孩子感知图形的特征。从玩中学,根据图形特征进行绘画,使孩子不但能够认知各种图形,还可以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要想掌握好、了解好各种图形,就要动手操作,从玩中得到快乐,让孩子能够初步理解图形的空间概念。 3、教案:认识梯形、菱形 教学目标: 1、让孩子能够认识图形,能够理解面和体的意思,初步体会面和体的区别。 2、让孩子能够体会这些图形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地方。 3、充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步发展孩子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能够认识各种图形,正确区分不同的图形并能掌握图形特征。 教学准备:图形卡片、白纸、计算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学过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2、出示图形,孩子能够简单地说出图形的特征。 二、导新课 1、认识梯形: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孩子说出图形名称。教师:小朋友,梯子见过吗?(把三角形折叠一下)你们看,(出示梯形模型让孩子观看)梯形有什么特点呢?有两条平行线,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你们见过梯子,下大上小,一层一层,人可以登到高处。(孩子体会梯形的特征) 2、认识菱形:教师先拿出一个正方形,让孩子说出特征。教师把正方形的角朝上摆放——变菱形了,告诉孩子正方形一定是菱形,但是菱形不一定是正方形。做实验:正方形变菱形,菱形是四条边相等,对角相等,进行演示让孩子理解菱形的特征,孩子认识就可以。告诉孩子特殊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也是菱形。 二、孩子动手操作,图形分类 1、教师通过游戏出示图形,把这些图形混在一起,发给孩子操作包,让孩子分类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并说出图形名称。 2、找4——5个孩子说一说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师提示,孩子能正确回答。 3、带领孩子把各种图形特征多说几遍。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硝基铁氰化钾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硝基铁氰化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Potassium nitroferrocyanide; Potassium nitroprusside 企业名称: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95号 邮编:515061 电子邮件地址:service@https://www.doczj.com/doc/b13314583.html,, sales@https://www.doczj.com/doc/b13314583.html, 传真号码:(86)(754)(88115161) 企业应急电话:(86)(754)(82515183)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2010年 11 月 1 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亚硝基铁氰化钾 化学品分子式:K2Fe(CN)5NO?2H2O 分子量: 330.17 组成成分含量CAS号 亚硝基铁氰化钾100% 13755-38-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有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O, CO2), 氮的氧化物(NO, N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无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