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01哲学:同等学力加试《普通逻辑学》

0101哲学:同等学力加试《普通逻辑学》

0101哲学:同等学力加试《普通逻辑学》
0101哲学:同等学力加试《普通逻辑学》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普通逻辑学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一)概念

1、概念的基本特征

(1)掌握概念的定义

(2)了解概念的两个显著的逻辑特征

(3)把握概念和语词的联系与区别

2、概念的种类

(1)掌握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的定义

(2)掌握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定义,理解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实质,能够准确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

(3)掌握正概念与负概念的定义,能够准确识别正概念与负概念

3、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1)掌握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的定义,特别要掌握全异关系中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的异同

(2)掌握欧拉图的实质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欧拉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4、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1)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规律(或反变关系)

(2)掌握概念的概括和限制

(3)掌握划分的定义,理解划分与分解的区别,掌握划分的规则及易犯的逻辑错误(4)掌握定义的含义,了解定义的构成和种类,掌握定义的规则及易犯的逻辑错误(二)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1、命题

(1)掌握命题的定义和命题的两个基本特征

(2)理解命题与语句的关系

(3)了解命题的种类

(4)掌握命题的主要逻辑形式

2、推理

(1)掌握推理的定义,了解推理的构成

(2)理解推理形式的实质,了解推理的种类

3、性质命题及其推理

(1)掌握性质命题的定义,了解性质命题的构成

(2)掌握性质命题的种类

(3)掌握特称命题量项的含义

(4)了解四种性质命题的真假并能够用欧拉图表示四种基本性质命题的真假

(5)掌握四种基本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

(6)理解性质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7)掌握性质命题推理的定义,了解性质命题直接的种类

(8)掌握性质命题直接推理的含义,了解性质命题直接推理类型

(9)掌握对当关系推理的定义和逻辑依据,了解对当关系推理的16种有效形式及其逻辑形式,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对当关系从一个命题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另一个命题。

(10)掌握命题变形推理的定义,掌握换质法、换位法以及换质位法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有效形式及其逻辑公式,掌握换质法、换位法的逻辑规则,并且能够根据换质法和换位法的规则对一个命题有效地进行换质、换位。

(11)掌握性质命题的间接推理——三段论的定义,了解三段论的构成,把握三段论的大项、小项和中项的含义。

(12)掌握三段论的公理和一般规则,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三段论的一般规则证明三段论的特殊规则和有关问题。

(13)了解三段论的省略式的各种情况,能够运用三段论的知识把省略部分补充起来并且检验省略三段论是否有效。

4、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1)掌握关系命题的定义,了解关系命题的构成

(2)掌握关系命题的两种逻辑性质:对称性和传递性

(3)理解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系的实质

(4)理解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的实质

(5)掌握关系推理的定义,了解关系推理的种类

(6)把握对称关系推理、反对称关系推理、传递关系推理和反传递关系推理的定义及其逻辑形式,并能熟练运用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传递关系和反传递关系进行有效推理。(三)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1、复合命题

(1)掌握复合命题的定义和特征

(2)了解复合命题的基本类型

2、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1)掌握联言命题的定义、了解联言命题的结构和逻辑形式

(2)掌握联言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理解联言命题的真假

(3)掌握联言推理的定义、有效形式及其公式

3、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1)掌握选言命题的定义、了解选言命题的种类

(2)掌握相容选言命题的定义,了解相容选言命题的结构、逻辑形式,理解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假,掌握相容选言命题的日常语言表达形式

(3)掌握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定义,了解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结构、逻辑形式,理解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假

(4)能够熟练运用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知识区分日常语言中的命题哪些是相容的哪些是不相容的

(5)掌握选言推理的定义和种类

(6)掌握相容选言推理的定义,掌握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及其公式,理解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7)掌握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定义,掌握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及其公式,理解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4、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1)掌握假言命题的定义,了解假言命题的结构和类型

(2)掌握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定义、逻辑形式、真假

(3)掌握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定义、逻辑形式、真假

(4)掌握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定义、逻辑形式、真假

(5)掌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相互转化关系

(6)掌握假言推理的定义,掌握假言推理的两种常用类型——假言三段论(也即假言直言推理)和归谬推理的定义

(7)掌握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的定义,理解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的规则,掌握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的有效形式及其公式

(8)掌握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的定义,理解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的规则,掌握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的有效形式及其公式

5、负命题及其推理

(1)掌握负命题的定义、逻辑形式以及负命题的逻辑值,了解负命题与其它复合命题、负命题与性质命题的否定命题的区别

(2)掌握负命题的等值命题

(3)掌握负命题的等值推理及其逻辑形式

6、二难推理

(1)掌握二难推理的定义、有效形式及其逻辑公式

(2)理解正确的二难推理的条件。掌握破斥错误的二难推理的方法

(四)归纳推理

1、纳推理的特征

(1)掌握归纳推理的定义和种类

(2)理解归纳推理的特征

(1)了解收集材料的方法:观察和实验

(2)理解整理材料的方法: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

(3)理解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区别

2、完全归纳推理

(1)掌握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逻辑形式

(2)掌握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了解完全归纳推理的适用的条件以及完全归纳推理的作用

3、不完全归纳推理

(1)掌握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特点,了解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类型

(2)掌握简单枚举归纳法的定义、逻辑形式以及提高其结论可靠性的条件

(3)掌握科学归纳法的定义、公式

(4)理解简单枚举法与科学归纳法的异同

4、求因果的五种方法

(1)掌握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及其特点

(2)掌握求同法的实质、公式以及应用求同法时应注意的情况

(3)掌握求异法的实质、公式以及应用求异法时应注意的情况

(4)掌握求同求异法的实质、公式以及应用求同求异法时应注意的情况

(5)掌握共变法的实质、公式以及应用共变法时应注意的情况

(6)掌握剩余法的实质、公式以及应用剩余法时应注意的情况

(五)类比推理

(1)掌握类比推理的定义、种类及其公式、特点

(2)了解类比推理的作用,掌握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性的方法

(3)理解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区别

(六)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1、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1)掌握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实质,理解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与普通逻辑的规则的关系(2)理解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

2、同一律

(1)掌握同一律的定义、公式,理解同一律应用的条件

(2)掌握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以及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3)理解同一律的作用,能够熟练运用同一律的知识分析日常语言中出现的问题

3、矛盾律

(1)掌握矛盾律的定义、公式,理解矛盾律应用的条件

(2)掌握矛盾律的逻辑要求以及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3)理解矛盾律的作用,能够熟练运用矛盾律的知识分析日常语言中出现的问题

4、排中律

(1)掌握排中律的定义、公式

(2)掌握排中律的逻辑要求以及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3)理解排中律的作用,能够熟练运用排中律的知识分析日常语言中出现的问题

(4)理解运用排中律时应注意的情况

(5)掌握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

(七)论证与反驳

1、论证

(1)掌握论证的定义以及论证的三个组成部分——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的含义

(2)理解论证与推理的联系和区别

(3)掌握演绎论证、归纳论证、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的定义、特点,尤其注意反证法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论证自己的思想

(4)掌握论证的原则——充足理由律的实质、公式以及逻辑要求,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充足理由律的知识分析日常语言中出现的问题

(5)掌握论证的一般规则和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能够运用论证的规则分析日常语言中出现的问题

2、反驳

(1)掌握反驳的定义,了解反驳的三个组成部分——被反驳的论题、反驳的论据和反驳方式的含义

(2)理解反驳与论证的联系与区别

(3)掌握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方式的定义

(4)掌握反驳的基本方法——直接反驳法、间接反驳法、归谬法的定义特点和它们的具体过程,能够运用这些方法驳斥日常语言中的谬误

(5)掌握反证法与归谬法的的区别与联系

五、主要参考书目

《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黄华新、王继同主编,《新逻辑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15同等学力申硕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1)

201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试卷一、卷二真题及参考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考试分试卷一和试卷二两部分。试卷一满分75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9:00开始,10:40结束:试卷二满分25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10:40开始,11:30结束。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和考号填写在本页方框内。 3.请将试卷一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试卷一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代表答案的字母上划线,如[A] [B][C][D]。 5.监考员宣布试卷一考试结束后,请停止答试卷一,将试卷一和试卷一答题卡反扣在自己的桌面上,继续做试卷二。监考员将到座位上收取试卷一和试卷一答题卡。 6.监考员收卷过程中,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Paper One (100minutes) Part I Oral Communication (15 minutes,10 points) Section A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two incomplete dialogues and each dialogue has three blanks and three choices A,B and C,taken from the dialogue.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choices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Dialogue One A. Do you know what a handicapped space is? B. The signs always tell you how long you can park there and on what days. C. Then you also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time limits on the street signs. Student: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park? Clerk: Are you driving a motorcycle or an automobile? Student: I drive an automobile. Clerk: Fine. You can either park in the student lot or on the street. 1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pots. Clerk: Well, when you see the blue spots with the handicapped sign, do not park there unless you have a special permit. Are you going to be parking in the daytime or evening? Student: I park in the evenings. Clerk: 2 Have you seen those signs?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igns. Clerk: 3 .

精选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 一、简答题 1.布拉德雷的“事物的关系是不真实的”。 布拉德雷继承并阐发了格林新黑格尔主义的观点。他以事物只能在相互关系中存在为论据来“证明”事物的不存在。他认为事物无不处在相互关系之中,但他断言,事物这种关系正好证明了他们的不真实性,即他们是人的主观幻想(现象)。他以同样的诡辩手法否定时空的客观性,否定事物运动的客观性及经验的对象不真实性。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 2.尼采: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尼采认为,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个人独特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在其影响下,人尽管被描绘为宇宙的建造者,周围世界的决定者,历史进步的核心,实际上人却必须服从普遍的、纯粹的理性及作为这种理性的体现的世界,遵循奴隶道德,陷入狭隘的实际主义,不敢去创造新的东西,从而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前景和价值。越是那些被认为经过理性的严格训练饱学之士,就越是成为理性和知识的奴隶,越易成为因循守旧、感情贫乏、思绪迟钝的人,从而就越是缺乏激情和创造性,变成一部机器。这样他们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尼采看来,在理性主义支配下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几乎所有概念(如主体、对象、实体、意识、认识、真理等)都是虚构和谬误,不能用来确定人的使命,估价人的事业。它们不仅不能达到、反而掩盖了人的生命和本能。后者是人的深层存在,赋于了人生以意义和目的。因此,为了使人的能力不受束缚,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具有真正的价值,必须摧毁为理性派思想家所制定和神圣化的旧概念,代之以突出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并把它当做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出发点的新观念。 3.新实在主义作为一个反对唯心主义的派别,其不同于唯物主义之处有哪些? ⑴他们主张认识的对象是独立的实在,但他们并没有把认识对象的本性看做是物质的。他们既反对一元论,又反对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它们都是某种更根本的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物”以不同的关系所构成的。⑵肯定本质或共相的独立存在,从而表现出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4.怀特海的哲学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 他既肯定科学,也肯定宗教,认为宗教是人类经验之中不断表现出向上的一个因素;他为以“拒斥形而上学”为基本宗旨的分析哲学运动提供了工具(数理逻辑),却又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他曾致力于数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却对数学的精确性持怀疑态度,对烦琐的语义分析也持异议;他关注科学,将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奠基于科学之上,却又笃信宗教,充满着宗教感情,力图使科学与宗教融合起来。

哲学内涵 (简单版)

“探索规律”中的哲学内涵 建始花坪民族小学杜万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为更好的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本人认为,在应对挑战过程中,学科知识综合应用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新思维。因此,本文将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新编实验教材88-92页“探索规律”(以下简称“探索规律”)这一新增特色内容进行哲学分析,尝试运用哲学思维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探讨对象的相关概述;二、剖析“探索规律”中蕴含的哲学思维。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文章所探讨的对象。 一、探讨对象的相关概述 探究对象是任何文章写作的基础,“探索规律”就是本文的探究对象。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 而形象思维常被运用在合情推理中, 所以低年级阶段就可以设置专门的单元或活动板块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规律。正是基于此,人教版一(下)数学新编实验教材88-92页的教学内容应用而生了。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例1-例7内容呈现出从图形变化规律开始,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接着数字变化规律的探究趋势,而且教材内容的设计是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探索规律”教学中有两大主要

目标,目标一是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指出下列物品。且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目标二是使学生能够根据图与图、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规律,并能按规律写数。且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计算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字排列的规律。 二、剖析“探索规律”中蕴含的哲学思维。 对于探讨对象,我们有了基本的认识,接着文章将从中发掘该内容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学问,哲学思维方式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包括认识知识世界的内容(如教材内容)。笔者认为,应用哲学思维认识教材、指导教学实践,数学教学质量会提高地更好更快。因此,下文主要简述“探索规律”所渗透出的基本哲学思维,启迪老师教学中应用哲学思维教学。 (一)真理的观点。例1-3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例4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等等。这些例题都反映出教师带领学生探讨规律的共同特点。数学领域的规律问题一定程度上说是该领域该阶段的真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在探讨过程中领略思考的美、体验实践的美、执着追求的美、探寻真理的美。 (二)意识能动作用。人具有强大的意识能动性,能透过现象认

哲学常识基本理论整理(完整版)

哲学常识基本理论整理 ㈠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求实的精神,无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则方法论为:充分肯定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从而能动的改造世界)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而要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时间活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宇宙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宇宙中也没有离开物质的“纯粹”运动,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这样或那样的运动之中。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动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相对的静又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 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注:分析材料时,通常要用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 6、规律具有客观性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是规律最重要的特点。 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 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可以借助于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其变害为利。)

2015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答案(完整版)

2015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答案 PartⅠ Dialogue 1 A C B Dialogue 2 B C A Dialogue 3 D C A B PartⅡ 1-5 A D A B C 6-10 D C A C B PartⅢ Passage one: 21-25 D B A A D Passage two: 26-30 D A C C B Passage three 31-35 D A A B C Passage four 36-40 A D A B D Section B 41-45 C C D D B Part ⅣCloze 1-5 B A D C C 6-10 B A D C D PartⅤText completion Text 1 A B C A B C Text 2 D A B C B A D C Text 3 A C B C B A Part ⅥTranslation Should work be placed among the causes of happiness or be regarded as a burden? Much work is exceedingly tiresome, and an excess of work causes stress and even disease. I think, however, that, provided work is not excessive in amount, even boring work is less harmful than idleness. We sometimes feel a little relief from work; at other times work gives us delight. These feelings arise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work we are doing and our ability to do that work. Work fills many hours of the day and removes the need to decide what one should do. 参考译文: 我们应该把工作当成快乐的源泉呢?还是视它为一种负担?大量的工作让人极为不爽,超负荷的工作给人造成巨大压力,甚而积劳成疾。然而,我认为:如果工作量不是很大,即便没什么乐趣,也比无聊空虚对身体健康有益。有时我们从工作中获得慰藉;有时工作给我们带来快乐。这些感觉的产生取决于我们所从事工作的类型以及我们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占去了我们一天当中大部分的时间,也不允许我们需要决定应该做什么。 PartⅦWriting 范文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the pollution has brought us so many bad influence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alize that it is everyone’s duty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To cope with this nation-wide problem, our government has started to tak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is to save energy and reduce carbon emission. Because every

同等学力加试微观经济学科目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加试《微观经济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及相应经济行为。本课程要求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重视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的统一,并兼顾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微观基本理论60分 微观基本理论运用 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10分)(2)简答题(40分) (3)计算题(30分)(4)论述题(20分) 三、考查内容与要求 1. 导言 (1)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3)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4)掌握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5)掌握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 2.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明确基本概念:需求、供给、需求定理、供给定理、需求相关弹性、供给弹性得基本概念。 (2)掌握均衡价格、均衡数的形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3)掌握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 (4)掌握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蛛网模型。 (5)熟练运用供求理论分析案例。 (6)熟练运用弹性理论分析案例。 3.效用论 (1)了解欲望和效用; (2)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 (3)掌握无差异曲线,消费预算线,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 (4)掌握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生产要素投入论 (1)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生产函数的分类。

最新同等学力英语历年真题及答案(十三年真题库-2003)

2015年同等学力英语考试真题 Part I Oral Communication(10 points)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two incomplete dialogues and each dialogue has three blanks and three choices A, B and C, taken from the dialogue.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choices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Dialogue One Do you know what a handicapped space is ? The signs always tell you how long you can park there and on what days. Then you also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time limits on the street signs. Student: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park? Clerk: Are you driving a motorcycle or an automobile? Student: I drive an automobile. Clerk: Fine. You can either park in the student lot or on the street. 1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pots. Clerk: Well, when you see the blue spots with the handicapped sign, do not park there unless you have a special permit. Are you going to be parking in the daytime or evening? Student: I park in the evenings. Clerk: 2 Have you seen those signs?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igns. Clerk: 3 Dialogue Two A. The hours and limitations are printed on the card and this handout. B. May I have your driver’s license, please? C. Are you familiar with our rules and fines? Student: Excuse me, I am interested in getting a library card. Librarian: Sure, let me give you an application. You can fill it out right here at the counter. Student: Thank you. I’ll do it right now.

同济大学869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同济大学869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21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69现代西方哲学》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69西方现代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021年西方哲学史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5.兄弟院校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考研真题及详解 导言 0.1 复习笔记 一、西方哲学史 1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讲述的是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 2世界哲学的划分 世界上的哲学划分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三大哲学形态,西方哲学史有时也被称作“欧洲哲学史”。 二、哲学问题 1哲学问题 哲学史要回答“哲学是什么”或者“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哲学史可以看作是哲学家们代表人类精神对于永恒无解的哲学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的记录,哲学史也可看作问题史。

2什么是哲学 从词源上看,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philosophia,本义是“对智慧的爱”或“爱智慧”;从定义上来说,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科学与宗教 (1)科学源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它诉诸理性而以自然为其认识的对象。 (2)宗教产生于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理想,即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在永恒无限的精神层面上关注人类的来源与归宿,它诉诸情感而以超自然的存在作为其信仰的对象。 (3)哲学,它像自然科学一样诉诸理性,但又像宗教一样,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作为其希图实现的理想,如果说宗教是信仰的世界观,则哲学就是理性的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问题的特点 (1)哲学问题有历史性的特点,就哲学这门学科而论,有一些一般性的基本问题是任何一位哲学家都必然会关注的。 (2)哲学问题有时代性特点,由于小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问题,因而就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言,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些富于时代特色的、具有特殊性的哲学问题。 (3)哲学具有理想性的特点,它不仅关注终极关怀的最高理想,同时也关注社会生活的现实理想。 三、哲学史 1哲学的基本特征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代码:10079)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考试范围: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工作过程以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定点加减运算、乘除运算以及浮点四则运算,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进位链结构;存储器的分类、层次结构、存储机制和工作原理,Cache的基本 结构及工作原理、地址映像、替换算法、更新策略;指令的基本格式、功能、寻址方式;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中央处理器功能和基本结构、指令的执行过程、时序控制方式和多级时序系统,指令流水线,模型机的组合逻辑控制器与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与设计;总线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指标;输入输出系统的作用、功能和组成,输入/输出端口及其编址;CPU对外设的管理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和I/O处理机方式。 二、考查重点: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工作过程以及计算 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2、运算器的运算方法及进位链结构设计。 3、存储器的分类与层次结构;存储器的存储机制和工作原 理,Cache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半导体存储器的逻辑设

计。 4、指令的基本格式;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常见的寻址方 式。 5、CPU勺功能和基本结构;指令的执行过程;时序控制方 式和多级时序系统,组合逻辑控制器与与微程序控制器 的设计。 6、输入输出系统中CPU寸外设的管理方式:程序查询方 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和I/O处理机方 式。 三、是否需携带计算器(是或否):否 《软件工程》 一、考试范围: 1.概述。计算机系统的开发过程;软件及其分类;软件工程的由来和发展;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生存期模型。 2.软件计划。确定软件范围;软件开发中的资源需求;软件成本估算;软件开发进度的安排。 3.软件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规约说明书(SRS);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原型化需求分析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4.软件设计。软件设计的任务;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则;软件概 要设计;软件详细设计;结构化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5.程序编码。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编码风格;面向对象的编程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010101)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010101)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思想道德方面: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团结敬业,立志把自己的理论研究献给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专门人才。 业务素质方面: 1、硕士研究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在专业研究领域应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具备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专业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2、博士研究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并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在具体的专业研究方向上具有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内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学科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是在良好的学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60年代,刘林元教授的《唯物辩证法与社会调查》一文就曾得到毛泽东主席的充分肯定。70年代,胡福明教授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对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点,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点,199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的核心学科,“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骨干学科,同时也是财政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7名。主要研究方向有: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5.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6.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科学逻辑。 本学科的鲜明特点是,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学解读,致力于对马哲史作原创性的研究;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作原创性的研究;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来剖析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中出现的最新理论问题。本学科治学严谨,研究视域开阔,且在学术资料的掌握方面处于学界领先水平。出版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专著,如孙伯鍨教授的《卢卡奇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二卷)、张异宾教授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回到马克思》、刘林元、姚润皋教授的《跨越世纪的征途》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侯惠勤教授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唐正东教授的《斯密到马克思》等。经过多年来的建设,本学科点已经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镇”。“九五”期间,本学科点(与北大合作)获得了国家社科唯一的一个重大委托项目“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邓小平哲学思想”。近五年来,本学科点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成果奖20次,在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50多篇,本学科点指导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共发表论文300多篇。在教学方面,近五年内,本学科点有两位教师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两本教材分别获得“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和“江苏省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点培养的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就获得过包括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项奖励。 在今后几年中,本专业将通过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进一步调整人才结构,推动本学科点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迈向新台阶。预期成果是,在马哲史的研究方面,以《马恩全集》新国际版为基础,出版一套关于马恩哲学思想的系列研究专著,并运用最新的学术资料,出版一套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研究丛书;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出版一套国内最早的对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在马克思主义哲

2014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二卷)

2014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二卷) 2014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二卷 Paper Two (50 mintues) Part VI s(10 points)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Chinese. Write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The social costs of unemployment go far beyond the welfare and unemployment payments made the government. Unemployment increases the chances of divorce, child abuse, and alcoholism, a new federal survey shows. Some experts say the problem is only temporary-that new technology will eventually create as many jobs as it destroys. But futurologist Hymen Seymour says the astonishing efficiency of the new technology there will bi a simple net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human labor that needs to bi done. “we should treat this as

各所重点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 问答(五选三) 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 3、慧能“本性是佛”说 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 5、严复的认识论 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 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 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 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 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 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 1、巴门尼德的存在 2、原子和虚空 3、四因说 4、流溢说 5、唯实论 6、我思故我在 7、物是观念的集合 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分析题4选3 15分 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 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 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 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 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 1、《礼记》 2、谶纬 3、崇本举末 4、习与性成 5、体用一 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 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以心原物 3、圣人体无 4、一故神两故化 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 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 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与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 (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比较朱熹与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 名词解释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 与韩非道论异同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7年北京大学 中国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三表四端虚一静因内籀外籀人副天数神灭论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工科0970 巴聪3090101748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内涵现实意义价值 要正确地理解以人为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人”这个概念,马克思提出这里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马克思是着眼于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历史联系的。“主体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一方面变革对象,一方面改造并不断完善自身,从而构成了对人的全面、完整的认识。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 上述的哲学价值论指出,价值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求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当然这里的价值是指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绝不局限于一般的商品价值等意义。它同时指出:只有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才有价值,满足的程度越高,价值也越大,这里的主体指的就是人。因此,对任何客观事物价值的评价,最终结果必须和人相一致才是正确的。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人不是指的个人,由于个人具有主观随意的特征,每个人的价值观和评判并不一样,这里的人应该理解成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 曾经我国为了实现高速增长,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一种物本的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GDP的高速增长,甚至可以忽视对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的损害。这样片面的发展观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产生提高增长速度的作用,但在长期上造成了腐败、权力滥用、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发展观。原因就是它正好与上述价值观背道而行,把GDP放在了比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发展更重要的位置上,实际上却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甚至健康。而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发展

2018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及答案

2018 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及答案 一卷部分 Paper One (100 minutes) Part I Oral Communication (10 points)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two incomplete dialogues and each dialogue has three blanks and three choices A, B and C, taken from the dialogue.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choices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Dialogue One How about you? Wanna join us? It’s a long weekend. Tina: I’m so glad the weekend’s finally here. Lewis: Me too. Imagine! 1 c We’ve got three days in a row. Tina: So, where’re you going? Lewis:I don't have any plan yet. I’ll just play it by ear.2 A Tina: We’re going to go hiking and camping in the mountains. Lewis: That sounds exciting! Tina: 3.B Lewis: Hm, let me think about it. I’ll let you know later. Dialogue Two And I’d like the cheapest flight available. What is your destination? And when will you be returning? Travel Agent: Freedom Travel. How can I help you? Caller: Yes, I’d like to make a flight reservation for the twenty-third of this month. Travel Agent: Okay. 4 B . Caller: Well. I’m flying to Helsinki, Finland. Travel Agent: Okay. Let me check what flights are available. 5 C Caller: Uh, well, I’d like to catch a return flight on the twenty-ninth. 6A Travel Agent: Okay. Let me see. Um, that’s flight 1070 from Salt Lake City to New York, Kennedy Airport, transferring to flight 90from Kennedy to Helsinki. It’s only $980. Caller: Alright, let’s go with that. Section B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is one incomplete interview which has four blanks and four choices A, B, C and D, taken from the interview.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choices to complete the interview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I think the big difference is, What have you done to make this yours? how they look in the Oval Office. you don’t need so much heart.

中山大学西方哲学史历年考试题

简析(50):启蒙运动,唯理论,经院哲学,“存在即被感知”,《精神现象学》 论述(60): 1,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2,康德说,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结合你对康德思想的了解,谈谈你对此句话的理解与评价。 原著分析(40)具体要求:1,论述作者论证要点2,评论作者的思想3,简要说明作者思想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影响。 简析(60):启蒙运动的精神,唯名论,唯理论,绝对精神(黑格尔),苏格拉底辩证法,实体(亚里士多德) 分析(90):以下文字出自现代德国哲人之手,试结合欧洲哲学史的演化过程,单单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评价。 简述(70):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安瑟伦本体论证明与康德的批判,洛克两种性质学说,休谟的怀疑哲学,黑格尔:“理性的狡计”说,胡塞尔意向理论 论述(80): 1,以笛卡尔为例,阐发哲学运思的基本特征。 2,试论述康德的实践理性论。 简答(60):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曲,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中世纪信仰与理性关系说举要,启蒙运动的主题。 论述(90): 1,试评述经验论与唯理论在知识论问题上的分歧 2,试评述康德的宗教哲学 3,试评述西方哲学中的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理论 一、简答题(80分,每小题16分) 1、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观 2、列举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几个主题 3、洛克两种性质说 4、列举西方哲学史中的几种身心观 5、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 二、论述题(70分,每小题35分) 1、比较休谟与康德对因果性问题处理的不同进路及各自理据。 2、针对康德的 “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观,席勒(schi11er)曾撰诗嘲讽:“我愿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