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专题地球自转和公转讲义和配套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地球自转和公转讲义和配套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地球自转和公转讲义和配套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地球自转和公转讲义和配套练习(含答案)

专题一宇宙中地球

一、地方时和区时

(1)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

(2)时区和区时

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15个经度。划分方法如图。

时区号=已知经度÷15°(取整数),除尽或者余数小于7.5°,商即为时区数,如果余数小于7.5°,时区数等于商+1。

区时:每一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个时间为区时。

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中时区中央经线为0°,东1区中央经线为东经15°,东西12区中央经线为180度经线。

标准时间: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中国使用东8区区时,即东经12°度经线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

地球上日期最多存在两天,分界线包括规定的日界线,还有事实上的日界线,即0点所在的经线,即夜半球正中央地点经过的经线,它不断变化。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0点经线到180度经线之间围为新的一天,余者为旧的一天。当180经线为0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于一个日期。

时间计算:从180°经线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再到180°经线,时间越来越早,即时间不断增加。

①地方时差=两地经度差×4分钟(两地经度差在0°经线的同侧为“—”,异侧为“+”)

②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已知西边求东边用“+”,已知东边求西边用“-”)

③区时差=时区差×1小时(时区差在零时区的同侧为“-”,异侧为“+”)

④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已知西边求东边用“+”,已知东边求西边用“-”)。读图14,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

A.大西洋B.非洲大陆

C.印度洋D.南美大陆

2.已知乙处的昼长为6小时,伦敦的地方时可能是()

A.18时B.16:20

C.13:40 D.14:20

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

图14 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西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

①为20°W, 6:00

3.图中⑤点的地理坐标是()

A.10oE,60oS

B.150oW,60oN

C.170oE,60oS

D.30 oE,60oN

4.图示时刻时间是()

A. 3:20

B.8:40

C. 15:20

D. 20:40

5.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A.8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9月23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据此回答6-7题。

6.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A.9月23日14时50分B.9月23日15时10分

C.9月24日15时10分D.9月24日14时50分

7.此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春秋分

A.50°B.40°C.73﹒5°D.16﹒5°

二、昼夜长短的判断和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判断

①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取决于该地所处纬线的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比例,任一纬线的昼弧和夜弧的时间总长均为24小时。

②不同纬度的地点的昼长或夜长的比较,应比较两地昼弧或夜弧所占据的经度数值的大小,数值越大,时间越长,弧长上每15°占据1个小时。

(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

②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北极附近有极昼;夏至日时,极昼、极夜围最大。

③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北极附近有极夜;冬至日时,极昼、极夜围最大。

(3)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

①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白昼最长,北极点到北极圈围出现最大围的极昼,黑夜最短。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北极点到北极圈围出现最大围的极夜现象。

②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略)

③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

④极点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南北极点均为半年昼半年夜。

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8—10题。

8.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④地位于

A. 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副极地低压带

10.8月23日,②地的昼长约为

A. 24小时

B. 22小时

C. 20小时

D. 18小时

此题考查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

在的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出现极

昼现象,纬度越高极昼时间越长,极点半年的极昼,另一半球相反。1地极昼时间较长,应在极点附近,3点6月22日出现极昼应在北极圈上,2地介于极地和极圈之间,我们又知道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极圈以的终年不冻港,故选B项。4地的昼夜时间变化较大应在高纬度。8月23日的昼长与4月23日的昼长应相当,两个日期关于6月22日对称,然后通过图表可得出结论。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计算公式:H=90°-纬度差(纬度差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减;若两点分别在南、北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加)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规律

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注: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注: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赤道——北回归线:

赤道~南回归线:

注:赤道上有两次直射,即3月21日、9月23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有两次最小值,即6月22日、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

甲、乙、丙、丁分别为2008年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径的4个城市。读表1,回答11-13题。

表1

城市附近洋流代号位置火炬传递活动日期(当地时间)及

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甲①37°45′N 122°27′W 4月9日α

乙②34°40′S58°30′W4月11日β

丙③23°37′N 58°35′E4月14日γ

丁④35°17′S149°08′E4月24日δ

11.流经四城市附近海域的洋流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为寒流

D.④为暖流

12.地处广阔平源之中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火炬传递活动当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A.α<β

B. β>δ

C.γ<δ

D. δ>β

考点:洋流的分布规律。①北半球中纬度、太平洋东岸(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寒流;②南半球中纬度大西洋西岸(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暖流;③北半球低纬度北印度洋(马斯喀特):季风洋流;④南半球中纬

太阳高度

12

24点

0o

24o

图3

度太平洋西岸(堪培拉):东澳大利亚暖流。

15.考点: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城市区位。甲丙丁均位于沿海狭窄平原,乙位于广阔的拉普拉塔平原。 16.考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低于北半球,故A ,C 错,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B 正确。

右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4~15题

A-极点 B-直射点相切相反纬度 C-0° D-直射点纬度 14.图中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点分别是( ) A .b 、d B .a 、c C .d 、c D .a 、b

15.图中四个地点按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 .b-c-d-a

B .a-d-c-b

C .a-b-d-c

D .c-d-b-a

图2中的大圆表示晨昏圈,P 点是纬线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 (0°,90°E )地方时是12点。读后回答16-18题。

16.此时,以下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 )

A .45o N ,90o W

B .45o S ,160o W

C .80o S ,120o E

D .0o ,160o E

17.图3中的曲线表示当日P 地太阳高度变化情况,

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 A .12o N

B .24o N

C .0o

D .8o N

18.若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大约至少需要几天, P 点的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 )

A .约半年

B .约三个月

图2

P

Q

C.约一个半月D.约半个月

四、太阳出没的方位:

平常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而实际上,太阳只有在春分和秋分,即太阳直射赤道时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东升西落,其余的时候太阳升落方向都向北或向南有一定的偏移。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太阳升起的方位为东偏北,太阳落下方位为西偏北,即东北升,西北落,全球如此。观察点越偏北,太阳升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同一地点,太阳直射点越偏北,即越靠近北回归线,太阳升落的方位也越偏北。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情况正好相反,即东南升,西南落。

太阳升落的方位可以从光照图的晨线上和昏线上读出,如下图。

古埃及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崇拜太阳神,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阿布辛拜尔神庙。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2月21日(法老生日)和X月X日(法老登基日)的清晨,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读图回答19-20题。

19.神庙隧道口朝向为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20.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是2月21日,他选定登基的日期有可能为

A.3月21日B.6月22日C.10月21日D.8月21日

中国国家海洋局今日消息称,2013年1月1日,“中国海监51”船继续在中国钓鱼岛海域进行例行维权巡航,并伴随新年第一缕曙光举行了升旗仪式。回答21-22题。

21.该日傍晚时分,国旗的影子朝向

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

22.钓鱼岛海域,伴随日出升国旗时刻和此次最接近的日期是

A.1月7 B.7月1 C.6月12 D..12月12

线

昏昏

线线线

夏至日冬至日

太阳升落方位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

北纬40°附近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

73°26′

夏至

50°

春\秋分

26°34′

冬至

昼长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9小时

太阳升落方位

东北升西北落

正东升正西落

东南升西南落

图6 中X 、Y 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23~24 题。

23.X 、Y 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A .太阳所在方向

B .所在时区

C .正午太阳高度

D .白昼长短 24.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A .向北 B .向南 C .向东 D .向西 五、正午太阳的方位: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冬半年,太阳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但并不代表太阳正午一定跟着偏北或者偏南。

正午太阳的位置一定位于正南或者正北,但究竟是位于正南还是位于正北,这取决于太阳直射点与与观察者所处的纬度。直射点偏南,正午太阳则偏南,直射点偏北,正午太阳偏北。

我们还是举例说明正午太阳的方位。我国省市,大约位于20°N ,同样位于夏半年,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则正午太阳偏南,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时,则正午太阳偏北。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正午太阳的位置与地面上物体的影子方向始终是反的,即太阳位于正南,则影子在正北方向,太阳位于正北,影子在正南方向。

上图为在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正午太阳高度约50°,正午日影偏北,此时昼夜平分。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太阳东

北升、西北落,正午太阳高度约73.5°,正午日影仍向北,但日影较短,此时昼长夜短。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6.5°,正午太阳日影仍向北,但日影较长,此时昼短夜长。

六、极地地区太阳周日视运动:

太阳东升西落,而实际上其他的星星(大部分是恒星)也是东升西落,只是由于太阳的光芒太强,让我们经常忽略了其他星体的东升西落运动。

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反过来,当我们站在地面仰望星空时,星空也作圆周运动:在北极附近看星空,星空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极附近看星空,星空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在星空里,太阳也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极昼时期,太阳在天空中作圆周运动特别明显。这时我们观察到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基本上是沿着地平圈上方运动,这时的地平圈同时也可作为时间圈。

在北极附近地区的极昼,太阳在子夜时位于正北方向,位置最低;过了子夜,太阳开始升起,到6:00到达正向;继续升高,正午12:00位于正南方向;然后开始偏西下落,到18:00到达正西方向;继续下落,到子夜0:00回到最低。这样,太阳完成了一个周日视运动,地平圈就成了时间圈:0时(正北)→(东北)→6时(正东)→(东南)→12时(正南)→(西南)→18时(正西)→(西北)→0时(正北)。在北极附近地区极昼时的太阳升落,可以说是正北升起,正北落下。

在南极附近地区的极昼,与北极附近地区相似,只是天空中太阳视运动的方向相反:北极附近太阳作逆时针方向转圈,南极附近地区作顺时针方向转圈。比如我国南极站在极昼时期的太阳视运动即是如此。我国的南极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没有极昼现象,只是在冬至附近有一个接近24小时的极长昼。

西

12:00

18:00

0:00

6:00

北极附近附近地区极昼时太阳周日视运动

鲁教版必修1 1.2地球的自转(学案)课时2(无答案)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时区和区时、日界线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地方时和区时易混淆;区时的计算 【课 时】1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探究活动一: 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地球仪演示: 1、同一纬线上甲乙两点,哪个先看到日出呢? 2、同一纬线上东部的时间比西部的时间是早还是晚呢? 3、现在我们北京是早晨六点,东部日本东京比我们早一个小时,那是几点呢? 探究活动一: (1) 什么是地方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是否相同? 地球 自转 地理 意义 地方时 产生 时差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度线 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地区相对位置偏东地点时刻 产生昼 夜交替 区时 定义:因 而不同的时刻,同一经线,地方时 换算:经度每差1度,地方时相差 分钟 换算原则: 加 减 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 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 全球共分为 个时区 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 区时换算: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加 减 向东过日界线 一天 向西过日界线 一天 北京时间= 区区时= °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 甲 乙

(2)两条经线,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多少?如果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多少? (3)当120oE的地方时为12时,116oE的地方时为多少? 探究活动二: (1)了解时区的划分,读“时区和日界线图”,思考: ①、全球划分为多少个时区?②、一般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 ③、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④、哪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2)区时是如何规定的?同一时区内区时是否相同? (3)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多少小时?北京时间是8月8日8:00,伦敦这时候是几点呢?(4)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你认为这句话是否正确? (5)国际日期变更线在哪里,是否是直线,为什么?向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是如何变化的?向西呢?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地球在公转吗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第6课时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

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4)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5、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1)阅读P85页资料,思考: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差? (2)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为什么能发现恒星周年视差? (3)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三、整理归纳: 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为什么? 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3、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是倾斜不变的。 板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后记:

地球的自转测试题

优质文档 相信能就一定能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D、地球自转过程中,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360°所需要的时间为 A、23小时56分4秒 B、24小时 C、一个昼夜交替的周期 D、24小时4分56秒 3、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北纬60°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B、地球表面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 C、地球上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 D、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4、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地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B、赤道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C、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D、两极点只有角速度,没有线速度 5、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不停地公转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6、神州六号绕地飞行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比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快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等 C、角速度快,线速度慢 D、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快 7、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 8、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是 A.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不同B.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 C.角速度都为15°/hD.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 9、停在水面上的帆船,自身也在绕地轴旋转,则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A.船的最前端 B.船的最末端 C.船的底部 D.桅杆的顶端 10、有关地球自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东向西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就是地球的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就是地球的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旋转一周,就是地球的自转 D、地球在自身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11、有关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天大约向东转15° B、每小时大约向东转过15° C、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等 D、自转的角速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 12、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广州 D、南极长城站 13、我们平常说的一天是指 A、一个恒星日 B、比恒星日多3分56秒 C、比恒星日少3分56秒 D、比太阳日多3分56秒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五) 地球的自转

课时跟踪检测(五)地球的自转 (2019·荆州质量检查)如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解析:1.A 2.A第1题,南北纬60°处的自转线速度为837 km/h,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的线速度略大于837 km/h,故该区域纬度略小于60°;线速度向北逐渐减小,则位于北半球。第2题,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2018年12月,湖南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来湘讲学。如图为戴维斯教授通过微信与马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完成3~4题。 3.根据戴维斯教授与马教授的微信聊天信息可推知,戴维 斯教授飞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13日08:00 B.13日22:00 C.14日10:00 D.14日12:00 4.伦敦和长沙两地相比()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小于伦敦 解析:3.D 4.C第3题,从图中看戴维斯教授乘坐的飞机起飞时间为伦敦时间13日13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3日21时,再加上飞行15小时,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时间为14日12时,D正确。第4题,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都相同,故伦敦和长沙两地角速度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长沙纬度较伦敦低,自转线速度较大,C正确。

第1章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第一节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教案 一、学习与导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重难点)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重点)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重难点)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重点) 二、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面请看---------(教师演示地球活动) (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3 (三)、合作学习,分析成因 1、教师演示投影片,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图中的虚线是昼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且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提问:观察投影片,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度,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上来用投影片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过多少时间?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多少时间? 5、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教师总结: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计算一下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几个城市之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 1、教师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教师用投影片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教师演示地球的公转投影片,让学生完成表格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

1186.中图初中地理七上《1第2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word教案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知识: 1、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以历的时间。 2、了解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3、了解四季现象是地球公转形成的。 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在知识方面属于“宇宙”教学单元,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昼夜和四季的成因,了解地球自转、公转与生活的关系;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系列。 本课的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及昼夜的成因。教学难点:昼夜以及四季的成因。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些现象,并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从而使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运动以及自转的方向和时间;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形成的;最后指导学生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此制止点为选学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教法建议 1、引入教学时,用“为什么白天和黑夜会交替出现,从不间断”这一问题直接引入,开门见山。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学生很可能说出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形成的。但学生缺乏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 2、进行模拟实验时,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昼夜成因形成的过程,可以提出一个探究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探究。在实验中,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也可以俩人结伴进行合作实验,并将实验的发现记录下来。 3、为了研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设计了地球公转的动画,使学生认识到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球上任何地方接受太阳照射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的,从而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 4、在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教学中,加入动画或者视频进行引导再现,给学生形成深刻地印象。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知识: 1、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经过的时间。 2、认识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3、了解四季现象是地球公转形成的。 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完整版)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示范课《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地理组:罗曼

《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两个周期、速度。 2、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特征 难点:地球自转的周期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地球自转运动”为主要教学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探究地球自转的特征,为下节课学习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打下基础。由于“地球的运动”内容基础性和空间思维要求极强,在高中地理内容中,既是一个难点,又是一个关键点,还是一个考点,因此要花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探究。 另外,本章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教学过程 【导入】

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的“日当午”需要多长时间? 【学习新课】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展示) 1、了解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两个周期、速度。 2、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师)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生)对自己在导学案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 (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逐一解答。 疑惑一、地球自转的速度 (师)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速度。线速度是指做 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角 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 的角度。 (生)读图,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如何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 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分布有何特点?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多少?

中图版地理七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word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目的要求 1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 明白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日月星辰的视运动推想地球的运动)。 3 、通过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用乒乓球、铁丝制成的小地球仪(在北半球处粘一个小纸人)。 2 、挂图或投影仪——地球的自转(标示地轴、自转方向、阳光及昼夜),地球的公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提问: ( 1 )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 2 )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南天的星座(例如猎户座)在天空中是怎样移动的?北天的星座呢? ( 3 )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发生了什么现象? ( 4 )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2 、你认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 ( 1 )讲述: 关于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有的同学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动形成的,有的则认为是地球自己转动形成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意见。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以前,人们凭肉眼直接观察,一直以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时由于太阳绕地球转动形成的。后来,人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思考,认识到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形成的。 谈话:明明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未联想一些熟悉的现象: ①当你坐在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体会怎样?(向后移动) ②你们坐过船吗?在船上怎样知道船是否在行驶?怎样知道船在向哪个方向行驶?如果看船上的物体能发现吗?为什么? ( 3 )讲解:当我们随同车、船一起运动的时候。会看到车、船以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 同时,通过观察车、船以外的景物的运动状况,可以判断我们乘坐的车船的运动情况。 ( 4 )提问: 已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是静止的。这说明什么? ①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在向前移动,这说明什么? ②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在快速地向后移动,这说明什么? ( 5 )讲述:我们可以根据物体间相互运动的关系,推想地球的运动状况。 ( 6 )讨论: ①通过观察,我们看不到大地在动。据此能说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吗?为什么?(如果把地球比做宇宙中的一艘大船,我们便是这艘大船上的乘客,只看“船”或“船”上的物体,是不能判断地球这艘大船动或不动的。)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练习题

1.2 地球和的自转和公转 一、单选题 1.2012年奥运会开幕时间是北京时间7月28日3时12分,有关这次奥运会的正确判 断是() A. 奥运会开幕时当地正值冬季 B. 开幕时举办地正值晚上 C. 举办地点在北美洲 D. 举办城市在美国 2.读图,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此时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北极圈 D. 南回归线 3.北京时间(东八区)2016年2月7日22时,某工程师在长城站(西四区)参加了 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活动.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 2月7日22时 B. 2月6日22时 C. 2月7日10时 D. 2月8日10时 4.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同的特点是() A. 方向相同 B. 产生的现象相同 C. 周期相同 D. 围绕的中心相通 5.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卫星完成探月任务时,地球运 行在() A. Q4到Q1之间 B. Q2到Q3之间 C. Q3到Q4之间 D. Q l到Q2之间

6.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1年 D. 36小时 7.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更替 B. 不同经度的地方存在时间差异 C. 四季的变化 D. 太阳东升西落 8.英国伦敦和北京存在时差的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四季的划分 D. 五带的划分 9.当地球昼夜情况如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A点昼夜平分 C. 不利于我国南极考察队考察 D. 日照昼短夜长 10.潍坊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 光照情况,如下图,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A. B. C. D. 11.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的主要差异是() A. 降水的多少 B. 海陆位置不同 C. 气温的高低 D. 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 12.小王在某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阳光明媚,走在郊游的路上,但见漫山遍野 染上了新绿,傲寒的麦苗开始返青…”.据此判断,这一天应该在() A. 春分日前后 B. 夏至日前后 C. 秋分日前后 D. 冬至日前后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

第五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 回归运动规律。 3.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学的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的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1.新课导入 引用毛泽东主席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提问学生这种情况能否发生。 讨论后给出明确结论:可以,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从而引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2.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①借助地球仪演示“自转”,讲解概念: 提示学生注意地轴指向。 结论:自转是围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倾斜,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提问学生) 结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则为顺时针 ③讲解地球的自转周期: 首先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已经自转了一周?引导学生思考。 结论:地球自转周期的度量需要一个超然于地球的参照点,这个参照点应当是固定不动的,故我们选择一颗离地球非常遥远的恒星,在地球上看来,恒星的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动的,以它为参照点算出来的周期即为恒星日。 ④运用地球仪和彩图册上的图,讲解地球自转的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画,注意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角速度的特征。结论: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线速度则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3.讲解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①演示地球仪和太阳代表物,提示学生观察地球公转轨道特征 结论:地球的公转是围绕太阳在转动,其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 个焦点上,导致地球有时离太阳较近,有时较远,从而引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②阅读表格“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提示学生阅读时注意在近、远日点时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差异。

中图地理八年级上册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练习题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单选题 1.每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期是() A. 3月21日前后 B. 9月23日前后 C. 6月22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2.下列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 四季的变化 C. 一天24小时的划分 D. 昼夜交替 3.在下列节日中,揭阳市日出最早、正午时刻树木影子最短的是() A. 元旦 B. 春节 C. 国际儿童节 D. 中秋节 4.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是() A. 太阳东升西落 B. 冬去春来 C. 热带气候炎热 D. 一年有365天 5.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令世人瞩目,你知道吗?在这里,每天国旗伴随太阳升起。 下列几个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A. 元旦 B. “三·八”妇女节 C. “六·一”儿童节 D. 国庆节 6.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极圈 D. 南回归线 7.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8.同学们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福州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一天),其中 最接近冬至日的是() A. B.

C. D. 9.读“地球五带分布示意图”,五带中无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A. 热带和南温带 B. 北寒带和南寒带 C. 北寒带和北温带 D. 北温带和南温带 10.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小朋友惊叹,哈尔滨的圣诞节是白色的!因为在圣诞节这天, 哈尔滨飘起了美丽的雪花。他会这么惊讶的原因是() A. 澳大利亚四季如春,冬天也不下雪 B. 澳大利亚的小朋友从没有见过雪 C. 澳大利亚在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D. 澳大利亚非常干旱,不会下雪 11.北半球冬至日,下列城市白昼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 广州、北京、哈尔滨、南京 B. 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 C. 广州、南京、北京、哈尔滨 D. 哈尔滨、广州、北京、南京 12.2015年12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 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遥感卫星高分四号送入太空。此时地球运行的位置位于图中() A. ①与②之间 B. ②与③之间 C. ③与④之间

地球自转和公转教案

年级学科八年级地理中心备课教师:肖清新教学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②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2.能力目标 ①实践能力: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 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 ②读图分析能力: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能用相关的图准确解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个人研修

一、新课导入引用毛泽东主席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提问学生这种情况能否发生。 讨论后给出明确结论:可以,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从而引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二、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①演示多媒体动画“自转”,讲解概念: 提示学生注意地轴指向。 结论:自转是围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倾斜,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转动地球仪,结合动画,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提问学生) 结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则为顺时针 ③讲解地球的自转周期: 首先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已经自转了一周?引导学生思考。 结论:地球自转周期的度量需要一个超然于地球的参照点,这个参照点应当是固定不动的,故我们选择一颗离地球非常遥远的恒星,在地球上看来,恒星的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动的,以它为参照点算出来的周期即为恒星日。 ④运用多媒体动画和彩图册上的图,讲解地球自转的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画,注意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角速度的特征。结论: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线速度则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三、讲解地 球公转的基本规律①演示公转动画,提示学生观察地球公转轨道特征 结论:地球的公转是围绕太阳在转动,其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导致地球有时离太阳较近,有时较远,从而引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②阅读表格“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提示学生阅读时注意在近、远日点时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差异。 结论: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教案 宁远二中蒋军艳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设计的这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下面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是课程标准中这一章的主要内容。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光照图的判别方法,分析理解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能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直观图示和计算机动画理解和比较地球公转的规律性和地理意 义。 2、通过模拟动画,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与自主思考,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找出其中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2、通过合作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太阳公转所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难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应用到生活 四、教学方法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所以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利用生活中的地理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适当的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维。 3、在知识的掌握上要使得学生学会去分析一些地理现象。 4、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空间思维的要求比较高,而传统的教学很难去很好地球的空间运动,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我这节课将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现地球的运动,从而能够掌握地球空间运动所带来的地理现象。 五、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就以上目标与教学理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分为如下几步。 七、教学过程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详案)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2. 基本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够读懂地球自转 和公转的各种示意图,会画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能利用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二、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近 日点,远日点,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自转公转的地理意 义。 三、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空间概念的建立。 四、课型:单一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 教授法,演示法。 六、安排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尊敬的为人毛泽东同志在他所作的《送瘟神》当中有一句是这样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我想请一个同学告诉我,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揭示了一个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回答,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2 分钟) 大家来看我手上这个地球仪,这中间有一个连接北极点和南极点的固定点,波动这个地球仪,看,是不是好像中间有个轴,而这个地球是不是在绕这个轴转动呢?是的,这种地球地球自身的转动就叫做地球的自转,这个轴呢,就叫做地轴,这是一根假想的轴线,现实中是不可能真的存在这么一根轴线对吧?不然那得是多大一个轴啊!还有大家要记住,地轴是永远指向北极星的。 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我们都知道任何物体的转动都是有方向的对不对?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 ? 学生:“自西向东” 很好(用地球仪演示),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地轴作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那么大家来看这个正在转动的地球仪,我们从北极点看去(这是将地球仪放低,拿下讲台给同学们看)她的转动方向是怎样的呢?学生:“逆时针转 动 ! ” 很好,既然在北极点俯视是逆时针转动,那么很显然从南极点俯视的话呢就是?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讲 地球的自转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第四讲地球的自转课时跟踪检测 (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xx·北京101中学期中测试)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东向西飞行B.都是自西向东飞行 C.都是向低纬飞行D.都是向高纬飞行 2.(xx·杭州二模)xx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出现在1月4日,图1为某观测者在我国某地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流星)拍摄的一张照片;图2为示意图,图中能显示流星和照片曝光的时间分别为( ) A.①;30分钟B.③;6小时 C.④;2小时D.④;一整夜 (xx·北京东城区统一检测)2013年12月2日1时48分(北京时间),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越甲地(0°,178°E)上空时,火箭和探测器实现成功分离。据此回答3~4题。 3.器箭分离时“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 ) A.亚洲上空B.南美洲上空 C.大西洋上空D.太平洋上空 4.器箭分离时,甲地的区时为( ) A.1日21时48分B.1日5时40分 C.2日5时48分D.2日21时40分 (xx·淄博期末考试)下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EOF=150°,阴影部分表示11月6日。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②该图表示南半球③AC为晨线 ④BC为晨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1月6日6时B.11月7日18时 C.11月5日6时D.11月5日4时 (xx·杭州学军中学二模)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判断7~8题。 7.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8.飞机从罗马(东三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 A.星期一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 C.星期日的18:10 D.星期日的5:10 (xx·杭州一模)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其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下图实线所示。读图回答9~10题。 9.该时间段是( ) A.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 B.9月23日-12月22日-3月21日 C.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 D.12月22日-3月21日-6月22日 10.P点的这种移动将影响地球上( ) A.各地地方时差异B.各地气候的变化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借助生活案例,培养学生发现生活、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以及合作探究、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图文转换以及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公转所产生的现象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太阳的东升西落 提问: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伴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真的是太阳在转动吗?(学生回答) 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在运动。 再问:地球有几种运动形式?(学生回答) 明确:两种:一种是自转,一种是公转。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吧! 二、新课学习 (一)地球的自转 提问:坐在行驶的火车里,我们发现外面的电线杆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个现象,你能联想到地

球的运动吗? 播放视频 (学生看视频回答) 明确:电线杆向后退去。同理,从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可以联想到地球是在自西向东转动。 展示地球自转动画图 提问: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有什么特征?(学生看图回答) 明确: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就是地球自转。地球旋转的轴:地轴;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自转周期:一天;地球自转结果:昼夜交替 展示图片, 提问:什么是晨昏线?(学生回答) 明确: 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一半,于是产生昼夜现象,再加上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活动: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更替图 读图,选择此时甲地、乙地和丙地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并连线。 连线: 甲地睡觉 乙地看日出 丙地工作或者学习 展示地球自转和昼夜更替图 提问:甲、乙、丙三地哪里先见到日出?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乙地先见到日出。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同纬度地区,偏东地区要先见到日出,时刻要早一点(东早西晚)。 拓展延伸: 探究: 2016年里约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6年8月21日晚20:00开始,北京时间2016年8月22日早7:00中国观众观看开幕式直播。分析:为什么我们中国观众第二天早晨才能观看开幕式的直播?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地球的自转(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地球的自转(含解析) 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五)地球的自转 (2019·新余模拟)2017年1月,湖南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来湘讲学。下图为戴维斯教授通过社交软件与马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戴维斯教授与马教授的聊天信息可推知,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黄花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 A.13日05:00 B.13日21:00 C.14日04:00 D.14日12:00 2.伦敦和长沙两地相比( ) A.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 C.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小于伦敦 D.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3.戴维斯教授讲学结束后,计划去北极地区观察极光现象。极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 解析:1.D 2.B 3.D 第1题,北京时间与伦敦时间相差8小时,戴维斯教授起飞时间是伦敦时间13日13:00,相当于北京时间13日21:00;加上飞行时间15小时,到达时北京时间是14日12:00。选D正确。第2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各地相等;伦敦的纬度比长沙高,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选B 正确。第3题,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使高层大气激发而产生;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向外抛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磁场时,在两极地区高空会产生极光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及太阳辐射无关。选D正确。

(2019·攀枝花模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 表示7月7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4~6题。 4.此时,b点的区时是( ) A.7月6日3时 B.7月7日6时 C.7月6日6时 D.7月7日3时 5.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7日14时 B.7月8日14时 C.7月7日17时 D.7月8日17时 6.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解析:4.D 5.A 6.C 第4题,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 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日 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 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据此和题意,判断(如图):0时经 线为90°W,b点位于非阴影区为7月7日,每条经线之间相 隔45°,b点经度为45°W,故b点区时为7月7日3时(东加西减,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故选D。第5题,由上题可得,0时经线为90°W,北京时间(120°E)为7月7日14时(东加西减,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故选A。第6题,此题考查自转的速度。全球自转角速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为0。a、b、c 角速度相等,纬度由低到高为a、b、c,故a、b、c线速度为a>b>c。故选C。 美国某软件公司下班时将未完成的工作通过网络传到印度分公司继续进行,当印度分公司下班时再传回美国公司,如此往返,可提升工作效率。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7.图中通过网络传送软件程序的时间均为当地时间,则可以肯定美国公司时间比印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检测-1.2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_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 知能演练提升 1.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 ) A.地球在运动,人没有运动 B.地球的运动速度太快,人感觉不到 C.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地球以外的参照物太远,人感觉不到 D.地球运动太慢,人感觉不到 2.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C.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D.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将如下图所示的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A、B、C、D四点中最早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的是( ) 4.下列有关从南极上方俯视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均按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大 B.东半球的经度按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大 C.西半球的经度按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大 D.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 5.山东泰安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讲述夏日的星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这种现象主要与哪种现象有关?(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D.四季冷暖差异

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6~7题. 6.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现象 B.四季变化 C.昼夜更替现象 D.同一经线上时间的差异 7.P地此时正处在( )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8.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正午时,全国各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放学时间要比冬季晚 C.爸爸凌晨起来看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D.我们家乡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9.小叶在北京饭店大堂看见四个城市的时钟如图.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B.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10.读下图,并联系学过的地球自转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自转湘教版必修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自转湘教 版必修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看到的北极星的倾角为________;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__________________(超过一半/小于一半)。 (3)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 (4)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有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路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 (6)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 110 km/h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飞机飞行了________小时(取整数)。 解析:第(1)题,由图文信息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应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由A点纬度为30°N,且北极星的倾角即为当地地理纬度;连续两次的间隔即地球自转360°的时间,为1个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第(2)题,由图中的晨线30°W向东推90个经度,可找到正午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即60°E。与60°E相对的120°W是0时经线。可进一步推出与北京同一日的范围是120°W~0°~120°E~180°。第(3)题,赤道上黑夜范围是150°E~180°~30°W,可知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范围是160°E~180°~30°W。第(4)题,此图全球昼夜平分,任何地点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第(5)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